海角七号

海角七號,Cape No. 7

主演:范逸臣,田中千绘,中孝介,林宗仁,马念先,民雄,安乙荞,林晓培,马如龙,梁文音,应朗丰,张心妍,李佩甄,沛小岚,丹耐夫正若,郭逸轩,李浤嘉,黄西田,张魁,赵舜,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闽南语,日语,英语年份:2008

《海角七号》剧照

海角七号 剧照 NO.1海角七号 剧照 NO.2海角七号 剧照 NO.3海角七号 剧照 NO.4海角七号 剧照 NO.5海角七号 剧照 NO.6海角七号 剧照 NO.13海角七号 剧照 NO.14海角七号 剧照 NO.15海角七号 剧照 NO.16海角七号 剧照 NO.17海角七号 剧照 NO.18海角七号 剧照 NO.19海角七号 剧照 NO.20

《海角七号》剧情介绍

海角七号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依傍大海的美丽小镇恒春上,音乐梦想在台北遭受打击的年轻人阿嘉(范逸臣)冷眼旁观着一切。虽在民代主席后父的帮忙下成了代班邮差,信件和邮包却被他乱堆在房间,而对一个寄自日本的无法送至的邮包,他也没按老邮差茂伯(林宗仁)的吩咐将之退回,而是私自拆阅查看:里面除一张泛黄的少女照片,是几封写于60年前的信件。其时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在台日籍教师(中孝介)随日军撤退时遗弃了相约私奔的女友,归日途中,他将爱意和悔意化为文字,但信件直到去世才被其女儿代为寄出。 在台湾留学、工作的日本女孩友子(田中千绘)有心成为模特,却被认为形象过时只能做负责日本超级“疗伤歌手”中孝介(中孝介)在恒春的演出事宜的公关。按惯例,中孝介演出之前会有乐团暖场,友子原本联络了日本某乐团,但民代坚持用本地乐团,友子无奈与包括阿嘉在内的几个年龄、工作、个性都有较大差异的当地音乐爱好者——因意外事件...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NaaiSekarReturnsU探泰拉荒野人魔探戈“沙洛姆”燃烧的巴黎圣母院你好,珠峰谎言屋第三季我的心女人的陷阱致我们的节操童年动物总动员超能少年第二季天然子结构蔡锷与小凤仙生命的证据附身复仇死循环为奴十二年生死极速来自天国的加油声佐贺的超级阿嬷白宫风云第六季滞留死亡世界奇妙物语2019雨之特别篇燃烧杀手裁缝铺11度青春之《东奔西游》底特律非常幸运罗布泊幽陵

《海角七号》长篇影评

 1 ) 小人物志

翻了一下豆瓣記錄,第一次看《海角七號》是在去年的12月中旬。

那時以為這部電影不會在大陸上映所以去網上找來片源下載看的,記得當時因為電腦屏幕有問題,還是轉換了格式DOWN到PSP里捧著看完的。

想說的話其實在那時就要寫下來,可是我這人懶勁一犯,就能找到諸多藉口把這計劃無限期往後拖延。

《海角七號》在大陸上映的時間訂在了2月14日,也許是發行商覺得以穿越一甲子時光的愛情吸引情侶們會是個不錯的噱頭吧。

機緣巧合,我在上映后不久又去了次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當時只是抱著“啊,我想去看看到底被剪輯成什麽樣了?

”的想法就去了,這還是第一次先看了完整版再去看剪輯版。

那種感覺非常奇怪,就像是知道了所有的高潮點,做好醞釀卻生生給人壓住無處釋放的不爽。

這實在算不上好的體會,甚至有些破壞這部影片在我心中留存的感覺,於是回到家,我又翻出存在電腦里沒刪除的版本仔細看了一遍。

十二月看的時候,我只記得影片里美麗的海,淳樸的鄉民,搞笑的對白和肆意的搖滾,當然還有中孝介的《各自遠飚》。

這一次看,我看到了鄉愁,看到了歡笑背後的無奈,留不住的青春,只能追憶的回憶,以及由無數小人物所構成的速寫畫。

中國人的文化傳統里,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追根,落葉歸根,尋找自己的本源。

有人說從這部電影看到了台灣人對於日據時代濃濃的懷念,我并不清楚台灣人是否真是對那段時期抱有一種追憶的心情,但是我想對於曾經生活在那個年代人來說,提起來一定有種微妙的感覺。

記得我很小的時候,有一次去大連,當時正是大連大搞全市建設的時期,還記得當時導遊說有很多大連人都不愿意搬遷,想要住在日據時代留下的房子里。

年幼的我并不明白這是種什麽感情,反而一味天真的認為,日本人的東西又有什麽好留念的?

要大大的拆掉才好!

時至今日,當我也開始緬懷一些過去時,我才明白,所謂懷念的,并達不到民族大義的高度,更多的也許只因為那代表了你曾經的一種生活,你的記憶,你的人生。

人總是怕自己活一生,什麽都沒留下,什麽都找不到,所以就格外怕痕跡被抹去。

就如同我聽聞中学的主教學樓可能要拆除的消息時一樣,那種慌張,那種難過,并非我對於那棟具體的樓有多深的感情,而是那具象的樓代表著我曾經留下的六年時光以及無數回憶。

當我走在中学體育館外,摸著重新粉刷過後的雪白墻壁,惆悵萬分,那些代表著記憶的鐫刻都被一把石灰抹去,抓不住具象,也許有一天腦中的記憶也就會漸漸模糊了。

歷史并非只屬於偉大的人和壯烈的事,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本裝訂成冊的史書。

這本史書也許更像是一首只屬於個人的史詩,并沒有機會將給更多的人聽,只能帶著它入土歸塵,可是這樣的史詩一旦有機會曝光,誰又能說它比那些人人耳熟能詳的故事遜色?

《海角七號》的好,就在於它并非立足于一個多么宏大的平臺上以俯視的角度來給我們講述一段歷史,一個故事,而是用一種平視的角度,以舒緩的綿長的語調為我們吟唱著屬於一群人小人物的記憶,私密的個人記憶交叉編織著,娓娓道來屬於一個時代一個群體的集體記憶,這聲音雖不振聾發聵,卻餘音繞梁,久久不能消散。

就像大海的浪聲,一聲聲綿延不止,讓人安睡。

 2 ) 充满细节之美的《海角七号》

最早知道《海角七号》这部电影的消息,还是因为日本歌手中孝介。

2006年末到2007年初,正是中孝介走红台湾并波及内地的时候,因为喜欢中孝介,才在他的个人官方博客上,发现他参演这部电影的消息,那时应该是去年的四月。

然后直到今年暑期,突然爆出《海角七号》大热台湾影市,票房热度持续高涨,甚至超过《色戒》什么的云云。

不免有些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影片能够让几乎不看国产片的台湾人如此痴迷呢?

到了10月,《海角七号》终于现身网络。

作为内地人看到这部电影,老实说肯定还是没法明白,为什么这样一部看似普通的青春励志片能压倒《色戒》、《赤壁》这样的大制作电影的超高票房?

《海角七号》讲述的是一个台湾小镇恒春为了迎接日本歌手中孝介要召开海滩演唱会,需要立刻组织一个当地乐团作为暖场嘉宾而展开的一系列努力,过程中不乏搞笑,失落,直到不断坚持而获得成功的励志故事。

本来很简单的一个故事,因为导演独具匠心的加入一段60年前的中日跨洋爱情,通过七封迟到的情书的传递表现出来,而使得整部影片豁然呈现出一种迥异于一般青春片的厚重与隽永气质。

影片中的七封情书是导演魏德圣亲自操刀撰写的,文字功力很深,年轻人一下子感受到文字书信的魅力,这是网络时代的他们所缺失的,因此显得尤为浪漫。

但这段爱情其实只被导演用作一个淡淡的背景,甚至作为日籍教师的脸部特写都没有,永远是远景或虚景。

而更关键的场景,60年后老太太收到后辈们努力送来的情书,竟然连一个脸部都没有给,显然显示了魏德圣决意避免煽情。

实际上这种举重若轻的处理方式形成的留白比煽情更有余韵。

内地人自然很难了解为什么,这部影片在台湾那么广受欢迎。

台湾网友这样告诉我:这部影片出来的时机很对,现在是台湾人民民族意识最高涨的时候,对于反映本土民俗的电影尤其欢迎,这才是《海角七号》狂破票房的真正原因。

至于有敏感的大陆影评人认为影片反映出是不良的殖民文化,就完全是不了解台湾历史的放言。

为什么日本人败走台湾时是影片表现的那样和平,原因是虽然日本统治台湾51年,但事实上也把日本先进的基础建设、城市规划都带到台湾,当时台北是第一个在亚洲有街灯的城市,台湾的第一条铁路都是日本人建造的,比起清廷、葡萄牙、荷兰等其他统治者来说,台湾人民对日本的好感远远超过前者,所以台湾人对日本是有感激之情在其中的。

(这些内容都是台湾网友告诉我的,在网上查了一下,似乎都是事实。

只是内地从来没有说这些而已。

当然这些都是影片的外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搜索了解。

)其次,电影对台南小镇。

市井民情的细致入微的写实是电影取得成功的另一大原因,日语、台语、闽南话夹杂反映出一个鲜活的小镇文化,演员的表演也全部以写实为主,所以大部分观众都是被这种真实所打动。

好几个台湾网友告诉我,哇,电影中的那个谁谁就是他们镇上谁谁的样子呢。

因为离的近,台湾人对此自然更加感同身受。

而内地人看起来就与《练习曲》这样的没多大区别了。

影片没有邀请一个大腕明星:中孝介在日本本土都不算著名歌手,在国内虽说影响力大概比在日本本土都大,但无论如何也只是在一部分白领与小资中流传,所以范逸臣、林晓培这样就已经算是最大的大牌。

范逸臣扮演的影片主角阿嘉,是一个因为在都市中怀才不遇冲撞得头破血流,而不得不避缩到家乡小镇的年轻人,这是现代都市造就的典型闷骚男孩,内心的愤怒与困顿无法宣泄,有些自闭与忧郁,和家人及外界无法沟通也拒绝沟通,代表了很大一部分现代都市年轻人,开头砸吉他以及恶狠狠骂出的“操你妈的台北”,实在让观众看得爽快。

女主角友子扮演者田中千绘比范逸臣要抢眼,也许是因为自身与角色的高度吻合,千绘本身就是在台湾进修的留学生,所以更容易代入到影片中角色的设定中,她将友子作为日本人孤身在台湾的不适感,以及角色本身所要求的小小倔强与坚持表现得非常出色,当然更因为身材的激凸、自身的略微性感,赋予这个角色很多源于日本女性的魅力。

但事实上小人物才是影片的亮点:林晓培扮演的心事重重清洁女工;热血敬业的小米酒推销员马拉桑;执拗火爆的青年交通警察;国宝月琴师茂伯;克制不住暗恋明恋老板娘的机车修理伙计;辍学去教堂参加唱诗班的高小女学生键盘手大大,这些配角的表现全部比主角更加抢眼,一个个都让人过目难忘,印象深刻。

当然最最抢眼的就要数那个民意代表主席了,“我叫洪国荣今年65岁,身高170公分、体重75公斤。

兴趣是打架、杀人、放火。

”,“我要把恒春镇放火烧掉,然后把所有年轻人叫回来重建恒春。

”“要自己回来当老板,不要当人家的伙计。

”作为主角的继父又是恒春的代表主席,这个演员霸气十足,无论是表情、台词还是形体动作都非常有个性,只要他一出现,镜头中其他人都可以完全无视,有手腕有魄力又不乏头脑与善良,应该是整部片子中最精彩的人物。

后来台湾网友告诉我这个老戏骨是在台湾非常大腕级别的马如龙,年轻时就是台湾的武侠明星,也是台剧支柱,老了演技更加炉火纯青,演起这样的角色自然是驾轻就熟,轻松自如。

有个小八卦是电影中扮演范逸臣母亲的那个演员,也是马如龙现实生活中的夫人。

而已经趋于化境的国宝月琴师茂伯的扮演者林宗仁,在台湾也是确确实实的国宝大师,只不过不是月琴师,而是北管大师,这是他第一次拍电影,据导演透露他的音乐造诣很高,稍微学了一下月琴就使用自如了,而生活中的他还是几个餐厅的老板,非常精明能干。

现实中的他最大愿望居然是红到好莱坞,真是和茂伯有一拼!

所以为什么这部电影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影片中包含了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小人物的投射:阿嘉是不被大都市接纳屡屡碰壁的年轻人;清洁女工林晓培也处于社会底层工作,而且与上一代总有解不开心结的年轻人;火爆交警劳马投射的是那些外表很刚强但实际内心却很敏感纤弱总有很温柔一块的年轻人;机车修理工对老板娘的暗恋也好明恋也好,是每个底层青年在从事着貌似没有前途工作时都会有的性心理;被上帝都赶出来的搞怪键盘手大大只有10岁,充分表现出90后的早熟和搞怪(话说她在电梯中唱的那首歌《爱你爱到不怕死》已经在网络上飞传);而每个做过业务的销售员一定对马拉桑非常认同,那种敬业与热血是从事销售工作的人所必须具有的;片中茂伯执拗到可爱的程度也让人重新认识到老人们的魅力;这些都很容易引起大众观影人群的共鸣;而且,导演功力更深的是将每个人物的故事都只是点到为止,绝不啰嗦,这样每个人物都有留白,给观众留下的想象空间就更巨大,所以要是看第二遍,反而感觉会比第一遍更好,正因为只有在看第二遍的时候,你才有可能注意到很多这样导演用心的细节,通过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才能将小人物们对生活的热情与积极向上态度完整的表达出来。

在这个好莱坞大片通杀全球的时代,有这样一部文艺片能够奇峰突起,获得史无前例的票房记录,是非常让人惊讶的。

什么时候,内地也能有这样一部文艺片占领票房冠军的时候呢?

 3 ) 真的爱,就不会错过。

《海角七号》若是一本小说,恐怕比这部电影要美一些。

因为电影虽然处处在刻画细节,却仍然无法在范逸臣假想的那段历史和后来他自己所经历的故事中让我看到更多的感动。

那一段历史,在日本老师离开台湾回到日本后写给女学生一封又一封的信中慢慢铺展开来,却越来越让人怀疑,回到日本后继续结婚生子正常生活的老师,到底有多爱那个女学生?

那个女学生要跟他私奔的决心,那份最纯真的爱,给了这样一个不负责任没有勇气的男人,好不值得。

     时光流转,又一个叫友子的女孩出现,却是完全不同的现代日本女性。

不过她和同样扮演歌手的范逸臣之间的爱,来的那么突然,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两个人先是看对方不顺眼,怎么突然间就搞到床上去了?

而且没有任何事情表明,他们对彼此可以爱得那样深沉。

明明就是酒后乱性的一夜情,第二天拍拍屁股两个人根本可以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可是在寻找收信人和收信地址海角七号的时候,两个人似乎被什么所触动,于是在结尾友子要回到日本去的时候,范逸臣对她说:“留下来,或者我跟你走。

”      两个友子,两种命运。

如果早一点懂得什么是真正去爱一个人,或者早一点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解脱,那么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为爱蹉跎的悲剧发生。

     林晓培和中孝介,其实根本都是无关紧要的人物。

只是为了让片子的阵容更强大一些,加入了两个歌星助阵。

中孝介那一句寓意深刻的:难道你不期待彩虹么?

让我想了半天。

雨后的彩虹,那个等待了一辈子的友子,真的看得到么?

或者对于她来说,那一段逝去的爱情连同浪费的青春,其实也不过就是一阵人生中的阴雨呢?

     你看,真的爱,其实并不是终生遗憾牵肠挂肚的思念。

不是一封又一封忏悔的信件,不是任由彼此错过而只懂得惋惜与难过。

不是回过头隐忍着接受另外一种生活。

真的爱,就不会放开彼此的手,就不会让彼此擦肩,不会让那个身影只存留在回忆里,而淡出自己的生活。

     如果真的爱,你又怎么会允许呢?

 4 ) 《海角七号》——爱,以及其他

看到评论说:“《海角七号》虽然淡化了来处,可它知道来处,然而更重要的是,它指向去处,或许只是尝试。

”我一次又一次地用“潮湿、暧昧、内敛”三个词语来形容台湾的电影,从《蓝色大门》、《盛夏光年》到《练习曲》,再到《海角七号》。

沉稳深邃的情愫,不仅仅存在于台湾,不善表达而又情感浓厚的特质属于所有东方民族,包括中国,包括韩国,也包括日本。

常常在想,为什么我们国内无法拍出真正能够震撼人心的大格局的电影,在牵扯到时代的大背景的影片里,常常落入历史公论的泥淖,侵华抗日,家仇国恨,报仇雪耻,仿佛是永远解不开的结。

但是在那些时代大潮卷席,社会风雨飘摇急剧动荡的日子里,我们忘记的也许人类是最原始的感情。

生命,最原始的恐惧、孤寂、爱、思念,渴望以及梦想,被遗落在世人对错是非的争执与坚持当中。

《海角七号》的成功,是因为他没有遗忘属于那片土地以及那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的历史与过去,更没有深陷于过去不可自拔。

人们继续在生活,人们继续在追逐,人们没有,也不可能遗忘过去,因为没有过去,也就不会有未来。

一部电影,能够真正的触及人心,是因为他勇敢地正视着惨淡的人生,没有美好高亢的讴歌,没有深恶痛绝的鞭笞,一切感动人心的,不过是真实,不过是平凡。

人,有时在这混沌的世间活了太久,已经麻木了,分不清黑白,难辨好坏。

但人,却总是轻易地被自己打败,他不是英雄,也不是傀儡,他不高大,却也不卑贱,他仅仅只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有希望也有无奈,他既抗争,有时也不得不屈服于现实。

《海角七号》的成功,和道格拉斯的《情人》导致巴黎一夜间洛阳纸贵,《洛丽塔》在60年后仍为世人津津乐道,其实是一样的。

人们并非沉迷于畸恋中不可自拔寻求刺激,只因这些作品勇敢地直面那些纷繁复杂而又略带苦涩的时代,站在“人”的立场上去叙述一些关于生命的恐惧、孤寂、爱、思念、渴望以及梦想。

也许,只有爱才是故事以及人生最为永恒的主题。

对祖国的爱,对故乡的爱,对山河的爱,对亲人的爱,对朋友的爱,对情人的爱,对梦想的爱,对生活的爱……因为,只有爱才能让我们完整,只有爱才能让漂泊的心灵找到停泊的彼岸。

故事由来自六十年前的七封情书开始,到友子与日本情人分离的场景结束。

故事最后回到原点,所有遗憾产生的原点,时代造就的一种宿命。

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时代的结束留下的永远不是只有遗憾跟仇恨,还有亲情、友情以及爱情还在发酵。

在那些黑白的历史照片里面以及教科书的字里行间,除了某事件某战役的时间地点过程以及意义之外,我相信还有更多的生命的挣扎与无奈,还有恐惧、孤寂、爱、思念、渴望、梦想,以及其他。

 5 ) 海角 月琴 思想起

二十多年前第一次听《月琴》这首歌,是费翔唱的,其中有一段歌词:抱一支老月琴,三两声不成调,老歌手琴音犹在,独不见恒春的传奇。

那时费翔火的的不行,录音带动辄几百万的发行量,每一首歌都耳熟能详。

但是让我一直喜欢到今天的,只有这一首《月琴》。

那时候对歌词中“独不见恒春的传奇”不大理解,心里存了一个疑问,恒春是什么,地名还是人名,恒春的传奇又是什么。

不久前看《海角七号》,终于见到了真正的月琴,还有老歌手,和,恒春。

恒春是台湾最南端的乡镇,在恒春半岛南部,其名字本身就是一段传奇。

从前这里曾遍布蝴蝶兰,因此古名叫“琅峤”,是排湾族语“兰花”的音译。

清同治年间,恒春半岛发生牡丹社事件,于是沈葆桢奏请朝廷在此地筑城墙,并在琅峤设县,是屏东最早的县治。

由于此地属热带气候,四季如春,沈葆桢将其改名为“恒春”。

电影开头,歌手阿嘉喝一声“操你妈的台北”,砸碎了吉他,回到恒春小镇。

这里海蓝天蓝,水清沙浅,他接替茂伯,当上了邮差,去找那个怎么也找不到的地址:恒春郡海角七号,去送那几封半个世纪前的情书。

那几封情书写的既无聊又肉麻,无论辅以怎么动人的画面,怎么煽情的声音,也像是过期了半个世纪的罐头,无法让我感动。

而作为主线的阿嘉和友子的感情也在俗套中不出所料地先抑后扬。

我只喜欢那些小人物。

辍学在教堂唱诗班弹琴却“被上帝赶出来”的大大,这个10岁小女生永远一副置身事外的不经意表情,仿佛火星来的精灵只是静静坐在键盘前,看着地球人的各种感情戏;她在电梯里当着代表主席旁若无人地唱歌,“噢噢噢,爱你爱到不怕死,若是你劈腿,就去死一死……”;在沙滩上听喝醉的交警劳马讲他的失去的爱人,“这是我的鲁凯公主,很漂亮喔,如果你看到她请告诉她……”,远处涛声隐隐,她在这个曾经的迅雷小组特警额头上轻轻一吻,任他把头埋在怀里像个孩子似的痛哭。

机车修理店伙计水蛙的爱情是我知道的最好的感情,他暗恋漂亮的老板娘,在酒宴上一直傻傻地看她,当有人劝“她有三个孩子有丈夫”,他只说,“你看过那个青蛙交配没有?一只母青蛙背上贴着两三只公青蛙,那两三只公青蛙有没有在那边互相吵架的?没有啊!那人干嘛去计较那一男一女两男一女的事呢?

”还有到处点头哈腰推销小米酒的马拉桑,一脸嶙峋如礁石的过气月琴师茂伯,叫嚷着“我要把恒春镇放火烧掉,然后把所有年轻人叫回来自己当老板,不要当人家的伙计”的代表主席,这些人组成了真正的恒春,属于过去的和未来的传奇。

导演魏徳圣在拍这部电影前也是小人物。

他来自台南,也曾是台北众多外来失业青年之一,每天骑着摩托车到台湾大学附近的35元咖啡店,躲在角落里写剧本,给报纸写“小导演失业日记”,我想他一定曾像阿嘉一样大声咒骂过“操他妈的台北”。

他筹不到钱,抵押上自己的房子,才拍完了《海角七号》,那个过程大概就像纽承泽《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中的经历。

那也是一部好电影,只是注定不会有《海角七号》的幸运。

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不知道月琴长什么样。

茂伯弹的月琴圆箱短颈,无论单个音符还是一段旋律,皆有铮铮淙淙流水的声音。

赖西安在《月琴》第一段歌词中就点明了它的古老传承,“唱一段思想起,唱一段唐山谣,走不尽的坎坷路,恰如祖先的步履。

”月琴之名起于唐,因其形似满月,声如琴,是由阮演变而来的乐器。

北宋陈旸《乐书》记载,“月琴,形圆项长,上按四弦十三品柱,象琴之徽,转轸应律,晋阮咸造也”。

茂伯在电影中,拼着改弹贝司也要上台演出,因为这个年代再也没有人听月琴了。

而在现实的恒春,是有这么一个关于月琴的传奇人物,他叫陈达,就是赖西安苏来歌中的“老歌手”, 林清玄说他是“人群和大地的写实诗人”。

1905年出生于恒春,祖母是个"番婆"。

他的身上有四分之一的山胞血统,也遗传了山地人高亢独特的嗓音,他没有上过学,从哥哥那偷偷的学会了月琴,十六岁时,他便能哼唱出“四季春”、“思想起”。

罗大佑在自传《昨日遗书》中这样描述陈达给他的印象,“他的照片还是看得到的,脸上所有的皱纹是他历经整个世纪,在这个岛上——他完完全全的家乡所渡过的,风月的刻痕。

如此平凡的人物。

他来自没有麦克风,没有喧嚣呼声掌声的年代。

在饭后,几把长凳,几个摇着扇子的乡人的围拢之下,一把走天涯的月琴,就这么就唱了,大概还不必讲究琴的调音的。

几乎没有什么太深奥的技术可言,没有什么讨好的嗓子,干涩的声音冷冷的飙出来,划破半个世纪以后依然的月空。

”而伴随这个人一生的是咄嗟多难,39岁那年,他生了一场大病,穷困僚倒,妻离子散。

直到1967年才恢复健康,重新拾起月琴,在音乐家史惟亮许常德的发掘下,和现代民歌的大学生一起,在“稻草人”餐厅唱歌,他即兴自弹自唱,歌词在现场随口吟出,就像古代那些真正的游吟诗人。

他死于1981年,在故乡恒春被一辆游览车撞倒,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去世。

林清玄写道:“在碰撞的那一刹那,台湾民谣界的瑰宝被撞碎,陈达优美的月琴弦歌声成为绝响,陈达永永远远地逝去了,像一阵风飘去,只留下满地的凉意。

”我没有听过他的歌,只有在赖西安苏来的歌中怀念,“落山风向海洋,感伤会消逝,接续你的休止符,再唱一段唐山谣,再唱一段思想起……”

 6 ) 胡言乱语的很是感动。

留下来,或者我跟你走。

看到这里的时候热泪盈眶。

很庸俗的把眼泪画在这个句点上。

很小的时候老师曾经对我们说过,演电影的是疯子,看电影的是傻子。

你是要做疯子还是傻子?2个贬义词让我无从选择。

循规蹈矩的生活只想假装自己很高深,假装自己的置之度外。

殊不知,眼泪在这个最庸俗的节骨眼里在眼眶里来回打转。

毕竟是习惯看着大团圆出生的80年代人,不管多么的讴歌悲伤能够植入人心的保质期长远。

不管每次看到俗辣到不行的编剧让每个巧合围绕成一个和谐的圆圈后大骂编剧的狗血,恨不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才能换的一时痛快。

但是,不得不承认,原来我其实向往的还是简单的幸福。

哪怕没有一丝波澜只要简单的牵手就够了的小幸福。

哪怕明明知道只是风雨后给你聊以安慰的棒棒糖,也会让我满足的热泪盈眶。

我是个俗人。

海角7号是拍给太多像我这样庸俗的人看的。

所以,最后的棒棒糖给的很适合,甜到我们的心口。

不想做剧透。

只像简单的记录自己的心情而已。

我很庸俗,没有刻意的去注意所谓精髓所在的7封情书。

没有刻意的关注所谓牵引剧情发展的60年前的故事。

没有刻意的理清整个爱情主线,随意的心情,还是让自己深深的陷入导演每个我喜欢的色调的小镜头里去了。

男猪脚很帅气,尽管范逸臣在宝岛里面让我深深的觉得是一个大叔在拍偶像剧,但是,这一次还是让我微微的浮起一丝少女情怀。

尽管这个做音乐做到失意还这么有叛逆个性的男人形象尽管会和某些乡村形象挂上联系。

但是,不的不承认的是范逸臣这一次的把捏很准。

乡土气息浓重的生活还是让他走的简单的时尚感觉。

不是属于普拉达的时尚。

只是简单的,我所谓的简单而已。

女猪脚很不错,是我喜欢的那种典型的瘦瘦的高挑的还很甜的女生(果然如我姐姐所说,你一般都是喜欢漂亮的)- - 为自己囧一下。

男女猪脚都这么的符合我的审美标准,所以,自然而然的希望他们能幸福的在一起。

所以,在男猪脚说出那句简直可以堪比白烂到不行的话时,我还是很配合的起了一层的鸡皮疙瘩。

然后,联想力很丰富的我刻意假装很专业的联想到60年前的背景故事和这个故事的牵引,然后,被自己的想到所谓的爱情感动的一踏涂地。

孔雀之珠,守护你坚贞不移的爱情。

不管是作家还是编剧管用的给某样特定事物灌以特定的意义,然后,就会吧浪漫的气息发酵到最高点。

这一次又是海角7号的胜利。

在一次的庸俗的表达自己好想我能够找到让我能够幸福的戴上孔雀之珠的时刻。

煽情的桥段,友子的脸庞,戴上孔雀之珠时投映在大屏幕上的特写。

让我狠狠的想做一把浪漫的梦。

恨不得带阿嘉走的那个人就是我- -海角7号真的是一部不错的爱情片。

忍不住的俗气的口水一句。

我不是文艺女青年。

从来没在豆瓣上发表一次看法。

这一次,哗众取宠一次。

为了被编剧骗走的那点眼泪。

为了表达自己的庸俗。

这一次,为了海角7号。

破例一次自己一点也不熟悉的影评。

也许算不伤影评的文字。

片子里的大大,很可爱。

几次不经意的笑点就发生在这个早熟的90后身上。

教堂里让一群大人差点唱憋气的阿门。

电梯里雷人的爱你不怕死。

看到妈妈时淡然的说的那句被上帝赶出来时的轻松。

选拔时故意冷冷的站在门边,一脸很成熟很冷静的小样。

在警察叔叔喝high后的真情大吐露关于公主王子的回忆时淡定的一个吻。

让我对这个长的还不咋的小女孩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顺便百度了一下爱你不怕死的歌。

很陈绮贞的嗲音。

这个小女孩,让我单独的赞一次。

“看啊 这是我的鲁凯公主 长得漂亮唷 如果你有看见她 告诉她我再也不那么卖命了 我已经回来当一个安分的小警察。。。

”警察叔叔酒后的失态,又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暗暗的想,我是导演会不会很白烂的下一刻来个妻子的回归。

大家一起high到底?

果然,导演不是我这等小P孩能唆使的,有人欢喜自当有人忧,遗憾美学无论任何地方都能用到。

退一部再说了,谁能保证回归就是一个喜剧,不是一个家庭悲剧的开始。

哎。。。

走远了。

“一只母青蛙的背上爬了好多只公青蛙,它们都不争吵,为什么人不可以呢?

”水蛙对老板娘爱还有那句经典的交配言段,赤裸的一堂生物课。

为什么人就不可以呢?

想起很几年前跟乖乖说的那句,以后我们嫁给同一个人,我们不吵架。

娃哈哈。。。

几年后的今天回忆起来。

真的可以那样么?

人毕竟是自私的啊。

谁不想做谁的唯一?

“马拉桑!

”一个很励志的年轻人,和一步一步靠近的爱情。

记得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靠近那个女孩子时,突然很傻的笑了起来。

原来,在爱情的开始大家都是从做傻事开始的呀。

茂伯。

太深刻的小人物形象了,“千万不要让代表知道你会弹贝斯哟!

”““干!

-要回答的這麼快嗎 ?

也不考考虑就回答,我是老人家耶,我心肝不是铁打的 ,我也会伤心耶…………会弹贝斯就这么嚣张额……幹, 我国宝耶”....想到这些台词时一定要联系到台到不行的音调。

为这个老人家粑粑掌一次。

不想继续开表彰大会了。

这次不成形的豆瓣处女座我想打上句点了。

我把对你的思念写在海角上,寄给那年七号的雨季,有些爱不怕时间太漫长,已经生长在心里。

我把对你的思念写在xx上。

寄给那年的雨季。

你能收到么?

华丽的END。

 7 ) 友子小姐,请你也来我家砸窗户

海角七号的纯感性解读一、是否你也有点阿嘉人不能长久忍受孤独,野兽和疯子才行。

这个名叫阿嘉的摇滚歌手砸烂了吉他,操了他妈的台北,然后骑着摩托车回到了海边的老家¬——恒春(好名字)。

如此不爱说话,无限嚣张又相当闷骚的一个人,必定是孤独的。

但他不至于还停留在仅仅愤青的阶段,客观来讲,他已经比较成熟了。

理想受挫,还能“放下架子”,回来做一个送信的,这个阿嘉实在有相当的潜质。

他脾气不好,不耐烦,不愿说话,看什么也不顺眼,话语里眼神中常带五分不屑四分狠还有一分狡黠,有机会就干一架咯,反正心里正空荡着。

典型的返乡空虚症,间歇性丧失目标,严重需要疗伤。

然而,碰上了茂伯这老愤青,阿嘉还是颇能露出他童性的那一面。

别看他还是凶。

骑着摩托车去送信,沿途风景也不错,想一想,这差事实在浪漫。

更何况坐在屋檐下,整理要送的信件,排好送信路线,老愤青弹着月琴,小愤青在一旁跟着节奏哼哼,和谐浪漫,令人陶醉。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分明是桃花源里才有的画面。

似乎阿嘉也深知这闲差的浪漫之处,只需神在就可,不必落到实处。

于是,送不完的信统统扔到一旁。

遥想茂伯当年,估计也是这么过来的吧,送一半扔一半,无聊的时候拆一封来看看。

所以不必苛责阿嘉。

无意中拆看一封,却打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爱情,心酸的悠远的隔着海弥漫深情的情书让这个刚从喧嚣浮躁的城市里退下来的年轻人若有所思。

我们不知道他过去的经历,他一定也恋爱过,这些情书似乎触动了他,让他能独坐海边,若有所想。

孤独而又失败的阿嘉,不大表露内心世界的阿嘉,在城里做过主唱的阿嘉,应该是难以有兴趣和一群“可笑”的人共组乐队的。

但是我们说过,阿嘉已经超越了愤青这个肤浅阶段,狭隘地方主义思想极端严重的继父,特别是防爆小组下来的那个交警一句“年轻人,弹吉他是件很快乐的事”,还是触动了他。

这些愤青眼里本不屑于为伍的事,其实也那么快乐,甚至从头到脚都充满意义。

阿嘉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了他成熟的一面。

他不仅仅只是拽只是看不起人。

不那么合作,但已能渐渐接受这“俗世”、“俗人”。

那几封情书,让阿嘉经常跑去晒月亮,然后坐在海边吹风,若有所想。

“留下来,或者我跟你走”。

于是他最终讲出了这样的经典。

二、反正我是爱上了友子日本女人做事实在够认真,一点也不懂中国人随意的“好处”。

只要是职责所在,即便是暖场乐队她也要处处把关。

看到这群老的老小的小的市井组合(周星星说,我靠没有一个长得像人),友子实在是哭笑不得,然而这群台湾本地人实在是不像话,他们居然能堂而皇之地以为会吹口琴一定会弹贝斯,那你还有何话好说。

还好,这里有一个科班出生的,希望全寄托在他身上了,希望他能站到自己这一边。

没想到这个人竟是无限嚣张的,正眼也不看她一下,跩跩的几句话将责任完全推脱干净。

更不能忍受的是,这家伙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不好好排练,还去海边玩水。

友子小姐不知道,阿嘉这样的野马一旦驯服之后,将会十二分地令她惊讶。

机会很快就来了,感谢茂伯家那个谁结婚,入乡随俗请帖送到了(不知友子小姐封了多少红包)。

也感谢“千年传统,全新感觉”的马拉桑米酒。

这个酒应该是容易下喉但后劲很足的那种。

友子频频举杯……看着异乡这些白痴一样的男人,又想起工作的不容易,没人理解,都不合作,很委屈。

席间阿嘉的继父“不合时宜”地介绍说,这是阿嘉的妈。

友子也该想家了,一个女生,离家那么远,工作又那么累,这群臭男人没有一个怜香惜玉,唯一一个看得上眼的,又那么嚣张不通情理,他妈妈还在身边呢,居然欺负一个离开妈妈那么远的异国女生,实在太过分了。

单纯又有那么一点泼辣的友子几近爆发,感谢那个谁居然还在一旁拉拉拽拽点燃导火索,酒性上来,友子毫不客气给了他一嘴巴。

我们的友子火了,愤愤地离席,余怒未消地走出去。

且看她要去做什么。

她来到阿嘉家门前,这个时候酒劲彻底上来,友子也该大爆发了。

她脱下鞋砸向阿嘉家的玻璃,所有不满和委屈一齐涌来,排山倒海。

“阿嘉,出来。

你为什么不敢滚出来,你在跩什么,你每天装那个什么脸啊。

”情到深处还是国语骂起来解恨,不得不说,日本话在这一刻是多么可爱。

踢门,还有一只鞋,近距离再砸一次。

发力太猛,后退几步站不稳,躺到在地上。

还是委屈,一肚子的火无法撒完,又没处撒娇,愤愤地哭,抬头见那月亮,弯弯的一道,似乎也在嘲笑。

“你在笑什么,可恶”,如果友子还有一只鞋一定砸向月亮了。

女人,动了真性情的时候,最最可爱。

什么晴雯撕扇子、黛玉葬花、史湘云醉卧花荫无不如此,而这个“友子砸窗户”丝毫不逊于以上。

闹完了,累了。

我们的摇滚歌星晒完月亮也该回了。

“你为什么欺负我,我一个女生,离家那么远,在这里工作,又那么辛苦,你为什么欺负我”一颗心已经柔软到极致。

阿嘉这个闷骚男,也该动心了。

背着友子上楼,情书里的句子还在他心头回荡,该改改歌词了……又翻出这个“较真”的女人送来的CD,床上的女子看着他,闷骚男居然还能按耐住,继续耍酷,“可是我真的不差”,这个算是交心了。

然后,一切水到渠成。

反正,我是爱上这个日本女子了。

友子小姐,请你也来我家砸窗户。

三、七封情书贯穿全片的七封情书,配之以那样的音乐,用日语缓缓而深情地读来,实在是“况味无穷”。

也许我们汉语听得太多了,换一种语言听听,感觉竟那么好。

《肖申克的救赎》里,摩根弗里曼的旁白曾让我如此记忆深刻过,那是一种离奇沉稳的旁白,饱经沧桑,饱含一切人世间味道的独特旁白。

而这七封情书的旁白,却已同那缠绵的音乐融为一体,将一段旷世的爱缓缓演奏出。

情书写得也实在深情……每个男人都有几封寄不出的情书。

每个男人都有几封未写成的情书。

花絮:这里还有许多真实可爱的面孔1、做个茂伯一样的老愤青身子骨够硬朗,愤青标志性的满脸不屑。

摩托车上飞下来居然那么快能完全恢复不见什么后遗症。

热爱工作,业务熟,轻易不退休。

业余时间怡情养性,一把月琴弹得好,唱起来更是销魂。

(看见月色渐渐亮,有话对你讲,妹妹你呀想一想。

)看不惯小年青的做派,要及时激烈地给出意见。

坚持要上台表演,那股执拗劲是许多年轻人都没有的。

茂伯叼一根烟弹月琴的模样,实在是风骨独特,教人过目难忘。

2、早熟的90后大大让人摸不透的90后,无所畏惧地哼着“爱你爱到不怕死,你若劈腿就去死”,却也能安慰劳马这样的汉子,给他一个可以依靠的小小肩头。

早熟的孩子,理解力让你匪夷所思的90后。

惊艳的中孝介不得不说,他在片中弹唱的那首《各自远行》实在惊艳。

其他老板娘的胸部实在诱人……阿嘉和友子一夜过后,第二天两人碰面,阿嘉穿的T恤上印着一个“V”,实在幽默,不知道友子注意到了没有。

现场演出《无乐不做》时,大大唱的和声相当好听,就是高潮部分的那一句“当梦的天行者”。

 8 ) 哪里有政治的问题,只是人性的、励志的、人情的

台湾和日本本来就有很大的关系,导演也只是讲述这个事实,我想像茂伯那样的老人会流利的日语很有代表性,台湾一定有许多那样的老人。

台湾正像是中华民族和日本大和的民族和文化的接壤部分;像是尼泊尔、巴基斯坦的临近与中国国界的地方的人会中国话一样,都是文化的接壤。

仅此而已。

电影中有很多美丽的令人感动的部分:摇滚乐、爱情、各种各样的职业,总会使人想到自己美好的过去,憧憬自己的未来更加美好。

这不就是这部电影给我们带来的东西吗?

 9 ) 文艺从来不怕穷死,就怕被和谐致死

我一进某电梯,遇见三个台湾人操着“国语”聊天。

突然一人大叫“马拉桑”,然后三人大笑起来,仿佛一起破获了某种密码。

《海角七号》这部令人愉悦的电影令台湾人疯狂,票房超过4.3亿新台币,被誉为台湾电影业的一剂春药。

相对于好莱坞电影的“封闭式浪漫主义”,我把《海角七号》归于“开放式浪漫主义”。

所谓封闭,即一电影一世界,关在屋子里喜怒哀乐,没有给现实生活留下一面窗。

但《海角七号》不同,导演熟知台湾,更了解台湾人肚里虫子的习性。

从“操你妈的台北”的台词,到代表“想放一把火,把恒春烧掉,让年轻人回来建设”,他老实地用了台湾人看台湾的眼光,拍一部台湾人爱看的电影。

其实全世界文艺青年都知道,他们那个烂乐队怎么能排练一天就火了起来?

但这个无关紧要,因为真实的分子已经弥漫于整个电影世界。

后现代艺术中,真善美的三足鼎,真为第一位。

否则无论多么唯美,多么有教育意义,只能是二流。

这个可以解释为什么大陆近年的电影没有一流作品。

从《英雄》到《疯狂的石头》、《集结号》,都只是讲一个故事,跟现实无关。

这反映了大家在真实面前一致地吊诡,一致地畏缩。

反观台湾电影,真实是一个重要传统。

从侯孝贤、杨德昌,到《黑狗来了》、《蓝色大门》等等,说的都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绪。

台湾电影最大的敌人是伪文艺片,像《最遥远的距离》之类的。

侯孝贤检讨说,是他把台湾电影业带入荒芜,因为大家都跟着他拍个人作品。

其实学样却没学好,没学侯大师敢于直面惨淡人生,却学了一肚子矫揉造作。

从叙事方式来说,学侯孝贤确实不如学杨德昌。

《海角七号》就有杨电影叙事的影子,人物都刻画得非常生动,毕竟魏德圣是杨大师的徒弟出身。

再看另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双瞳》,个人认为它是恐怖电影的一朵奇葩,沉郁诡异,价值还需重新认定。

它的副导演,也是魏德圣。

从文化交流看,台湾对大陆基本是单向输出。

音乐、文学,电影,我都吸取了很多养分。

从这一点,我可能比台湾人还爱台湾。

所以我对《海角七号》的商业成功是抱有拳拳之心的。

我一度担心台湾电影因为囊中羞涩而枯萎。

至今有台湾电影人担心,《海角七号》的成功会让人沉迷于大投资。

5000万新台币,折合人民币1000多万,我猜想张艺谋导演会很不屑,看看这些小岛寡民的穷酸相。

文艺从来不怕穷死,就怕被和谐致死。

 10 ) 海洋+海洋热,别放弃别失意别逃避别忧郁

我给4星的原因不光是因为魏导贷款抵屋拍片背水一战的魄力,也不光是因为摄影的精湛用光的完美海岸美丽带出来的蔚蓝海风落日孤红恒春滩头上的人生百态。

我给4星更多是给在镜头内外洋溢出的乐观向上,充满对过去时代的反思以及当下现状的真诚上,给在那句也许没有喊出却其实无处不在的台湾加油上日据时代的政治好坏,不在此片讨论范围之内,导演的视角落在大时代之下小人物的喜哀。

仅以高砂丸上的几个镜头,就给他定性成粉饰黑暗时代的同学,建议你们去看下《赛德克巴莱》的宣传片花,相信片子里原住民英雄莫那砍掉日军人头的血腥场面一定会让你们非常亢奋。

话说这点不由让人想起彼得解渴逊同志不就是为了筹拍《金刚》圆梦,才特意先拍了《魔戒》,投石问路赚以口碑的嘛。

就凭《海角7号》就凭那个宣传片花,我对《赛德克巴莱》真是超期待的。

看完《海角7号》,简直无法让人不去设想,这根本就是导演一边听着《海洋》一边创作出来的剧本吧。

无论是海,彩虹,原住民,故乡,或者是由此衍生出来的自由豁达进取坚持的人生态度这些关键字,所有电影中投射出来的元素,基本上都收拢在陈建年的这张专集里了。

我第一次听《海洋》好像最起码是7年前的事了。

那时候都不大明白“角头音乐”的“角头”两字到底何解,只是直观地从字面上理解成了跟海角,凸岸有关的意像。

当时反复听了很久,彻底被陈建年那些配合音符直发胸臆的号子般的原住民式自由吟唱给震住了。

原生态的音乐之根,一直是我理解的台湾音乐之根,正如蓝调音乐之根,来自非洲roots music一样。

不加修饰的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不管是用音乐来表达也好,文字来表达也好,或者是镜头语言也好,都是真诚到一下子能击中灵魂的地步,让人莫名感动。

比如马世芳写〈地下乡愁蓝调〉关于本土音乐的章节,胡德夫唱“我们摇篮的美丽岛”,还有李安力图复原一段遗失历史的苦心,或者侯孝贤电影里一再重现的成长式体验拼图。

它们莫不相通,又扭结在一起,让我们这些隔岸观花的局外人,又是羡慕又是仰慕。

《海角7号》头半阕,线条未束集之前,呈现的一幕幕,就是活生生地把摄像机隐形了架在民众之间,你看劳马忽然在嘈嚷的街头骂了声“干”把阿嘉从机车上楸翻,哪里想得到他跟阿爸能弹能唱呢?

马拉桑也让人想不到,点头哈腰永远精力充沛的推销员,手摸上BASS的时候,要多熟练有多熟练。

一开始,我们都只知道他们不过是普通的职业男而已,而已,要到开始练团了,人员一一归位,才知道原来这不光是〈海洋〉还是〈海洋热〉哦!!

〈海洋热〉里除了张悬的那支mango run,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支原住民乐队,可惜最后好像没拿到什么名次。

但是练团的那个调调,还有在海滩上的音乐祭,狂热的被音乐煽动起来的人浪海浪,都在〈海角7号〉的后半部记忆重现了。

演员部分其实我最喜欢的是民雄和马拉桑,民雄就简直是陈建年的化身啊,身份都一样是警察,只是“霹雳小组”这个背景,还真是查了一番才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

马拉桑最后弹低音小BASS不要太帅哦,我就知道他肯定是老乐手,只是不知道他居然是糯米团的主唱。

范逸臣这次表现很好,眼神很到位,身材也很棒。

只是发型差了点,不过很写实。

唱功的话,他真的不如民雄哦,我还是更喜欢民雄的嗓音。

茂伯跟鼓手DD,还有马如龙大哥,马拉桑,以及民雄他爹就主要是用来搞笑的。

台词难得一见的幽默,虽然故意台客,不知道是导演的智慧还是民间智慧,只可惜女猪脚部分相形见弱,她唯一一句我喜欢的台词就是讲黑人女模特不要晒太阳小心晒黑那句。

还有很多细节,比如那个骑机车等红灯还要去捡槟榔,还有其他骑车人带的希奇古怪的帽子,还有民雄爸爸脸上的纱布X战记标志,在这个不太搞笑的年代都好难得的让人笑了出来。

不喜欢女猪脚的原因,主要是长相不讨喜,然后就是情绪上有点莫名其妙拉。

但是中孝介真是完完全全地击中了我的萌点,色艺俱佳的男歌手,唉,自从平井坚以后我已经很久没这么兴奋过了。

那支“各自远颺”,带哭腔的假声自风中落落飘出,有点演歌的调调,让人惊艳不已。

最后的海洋热部分还是拍得相当有张力,一波三折,三曲下来,几个主演的表情都超赞。

歌也好听,严云农词写的相当不错,虽然国境之南,太过村上了。

但是在整部备受怀疑的组团练团经过之后,出来的效果加上临场发挥,已经实在是太过甜美丰润,虽然明知这是导演匠心的安排,依然深觉戏剧性强烈。

因为以上原因,被大家念兹在兹反复揣摩的两段爱情倒真的不在我的感受范围内了。

只想用陈建年《海洋》里的一支歌来总结一下我对此片的观感吧,无论对剧中人,那些歌唱着的青年还有乡民,或者对戏外的创作者,那些有梦要实现的人们。

在這裡尋煩惱手中的酒瓶 混合稻香和綠茶 是否紓解了你的心情別迷失你自己美麗的早晨 以為是落日晚霞你的理想永遠找不到年輕的你未來充滿著希望何不努力腳踏實地去開創人生旅途會走得更加順暢別放棄 別失意 別逃避 別憂鬱

《海角七号》短评

弱故事而情怀十足,风光明媚,心情舒畅。太清新了。7.5

7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万恶的口碑效应 全凭着推荐硬着头皮看完的 哪儿和哪儿啊 男女猪脚爱情太扯淡了··这俩人到底砸爱上的啊··- -

11分钟前
  • 瞪鞋派
  • 较差

实在不知道这部片子为何如此火爆。。

16分钟前
  • ♫LiNg™
  • 还行

什么玩意?低级爱情 低级音乐 低级故事 适合初中小女生

18分钟前
  • 双花园78号
  • 较差

看不懂

23分钟前
  • 林 寶兒
  • 还行

家乡爱情喜剧。

26分钟前
  • 梅林
  • 推荐

演员实力太差 故事不错我只能这么说

28分钟前
  • ME2
  • 还行

总算看到像样点的中文电影了

29分钟前
  • 推荐

EH。。。如果一部电影能让人一头雾水, 那么他可能是好电影, 更可能是烂电影。。

31分钟前
  • ωīлτεг
  • 较差

這女的不好看~不好看~~

34分钟前
  • 七月
  • 还行

太难看了,看得我都睡着了。 再看一遍总算看到了结局...

35分钟前
  • 花椰小C
  • 很差

台湾很乡土的文艺片,个人不喜欢此类型的,但音乐很好听,是个亮点。

36分钟前
  • 爱情海
  • 还行

爱你爱到不怕死,但你若劈腿就去死一死。阿门~

38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还行

原来如此

42分钟前
  • supersonic
  • 还行

宣传得太狠了,其实只值两星,一星给音乐

43分钟前
  • prost
  • 还行

过去能感动现在吗?我不信。

45分钟前
  • 薛易
  • 推荐

小人物相当出彩。。

50分钟前
  • 阿错
  • 推荐

很後悔先看了那個海蝦六號的廣告= =

53分钟前
  • 较差

有些桥段真是忍受不了

57分钟前
  • 胡子大王
  • 还行

歌还不错

60分钟前
  • 把鬼吓哭了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