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啊,买威信版的D9,没想到中文翻译是山寨版的,电影不搞笑,倒是这些翻译把人雷倒了。
把几个猪脚的名字翻译成:郭负成、周洁轮、朱笑天、李假诚。
哈哈。。
不过,最雷人的是汤姆克鲁斯,靠,结尾那段跳舞跳得简直太山寨了。
kao。。。
无语。。。
这电影实在是太雷了。
不是冲着小萝卜和汤姆克鲁斯我真看不下去。
里面的中国话听得我嘴巴疼。。。
在化身钢铁侠万人迷之前,罗伯特唐尼有过一段人生低谷,在触电反弹之前,他出演了一部大雷片《热带惊雷》。
在里面他出演了一名陷入角色不能自拔的神经质演员,片中他还故意把自己的肤色抹成了黑色......这部雷片,集合了当时多位一线男星,有让人笑到上气不接下气的鬼畜魔力。
如果你是好莱坞电影迷,影片中大量对经典影片的恶搞和再解释,一定会让你大跌眼镜的同时,感叹自己脑洞的渺小。
当胖哥看到本·斯蒂勒多次疯癫的模仿致敬《野战排》的经典下跪、仰天长啸一幕时,他贱贱的表情,装作认真,实则差点自己也发笑的故意生硬的表演时,反正我是笑喷了......本·斯蒂勒是好莱坞屎尿屁类型片中,为数不多让人拜服在他的才华之下的演员、导演、制片人之一。
作为演员,他有《博物馆惊魂夜》、《拜见岳父大人》等过个喜剧系列片。
作为导演,他有令人记忆犹新的《白日梦想家》。
他在表演上自成一格,接替了金凯瑞喜剧之王的位子,同时他还发挥着自己的导演能力,让自己多年坐在好莱坞一线巨星的王座之上。
《热带惊雷》中,他自导自演,集合了小罗伯特·唐尼、杰克·布莱克、 马修·麦康纳、史蒂夫·库根、汤姆克鲁斯等多位具有影响力的演员。
他故意以反差式的设计给这些演员提供了平时他们几乎不会出演的角色,以此制造笑料,打破类型化的束缚。
《热带惊雷》一开片就给观众提供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戏仿式预告片,演员的表演达到疯狂而白热化的即兴地步,以至于影片还没正式开始观众就开始大笑。
在这些伪预告片中。
我们的大英雄唐尼饰演一位在宗教和性取向中挣扎的神父,他的对手,爱人,敌人由蜘蛛侠托比麦奎尔饰演。
两人要用激情扣问上帝为何真爱。
这短短的几分钟预告片,让粉丝激动不已,给予两人演艺生涯最佳表演的称赞。
本·斯蒂勒则饰演了一位靠英雄片起家,为了得到奥斯卡倾尽全力饰演一位有口吃的智障的励志片,可疯狂的恶毒评价,让他在现实中也被扣上了弱智的帽子。
还有靠屁发家的杰克·布莱克 ,因为在一部影片中一人饰演多个角色,靠着低级趣味的放屁引发笑料而当上了明星,他的第二部屁作品正在积极筹备中。
这三位看上去风光十足的演员,其实正经历演艺生涯的低谷。
几个让人笑断气的,高仿真致敬恶搞式预告片后,正片终于来了。
唐尼饰演的黑人军官柯克带着手下深入越南,准备营救自己的同伴,由本·斯蒂勒饰演的越战英雄塔克。
影片一开始就是乱力怪神,各显神通。
夸张到极致的场景化处理,很快点燃了观众的情绪。
喷射个没完没了的血浆,被炮裂了人,还有肠子如稀泥一般的惊人场景,让人又笑又抽搐。
正当一行人准备撤离时,塔克出现了,被打中了N下,依然屹立不倒,最后成功模仿《野战排》。
长镜头+慢镜头,把那段悲惨人性的描绘顿时抛到九霄云外,就是要逗你发笑而已!
《热带惊雷》里面有大量对于《野战排》的符号性颠覆使用,一切都是为了揭露,为了讽刺。
一番生离死别,眼泪鼻涕相互交换之后,镜头突然后拉,原来这不过是一个拍摄现场!
所谓的越战不过是影片中正在拍摄的电影热带惊雷。
本·斯蒂勒故意制造现实和虚构的交融,因为这部影片就是为了讽刺现实电影产业和部分演员的。
影片中,正在拍摄的热带惊雷因为演员的耍大牌,导演的弱势,让工期一拖再拖。
这时出演老板的汤姆克鲁斯,发火了,一再要求保证进度。
顺便说下,片中汤姆克鲁斯第一次放下了偶像包袱,饰演一个秃顶,大腹便便,贪婪的毒蛇老板,影片最后还大跳厌恶。
因为该片,他获得了金球奖最佳配角奖提名;钢铁侠唐尼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
就在导演犯难时,剧本提供者,当年的越战英雄提出,把演员丢到真实的热带丛林区,偷偷安置摄影机和炸药,靠身临其境之感刺激出演员们真实的反应。
结果,当地真的有个东南亚贩毒集团。
演员们以为还在拍戏,纷纷跟着剧本的安排大胆演出;另一方,贩毒组织被搞的五迷三道。
所有的人物弧光在影片的高潮出现,这个段落呼应了开片时的救援场景,不过这一次是真的救援。
所有演员,在影片中,再度演员化,在虚构的真实中再度虚构化,以演员的身份和勇气,打破了当地贩毒组织,救出了他们的朋友。
双重虚构,让演员在角色在真实社会和戏仿式的影片中互相引爆,社会现实与影片现实,影片真实与影片中的虚构,发生了连续性的多重互文性内爆,制造出了笑料密集,且具有一定深度的戏剧场面。
《热带惊雷》既关照了现实的电影业,以颠覆了好莱坞众多经典影片和人物的意义。
对于现实,影片讽刺了好莱坞产业的虚伪。
贪婪的制片人,虚假的宣传,低俗的招摇撞骗的low片。
这些影片毒害了观众,也扼杀了演员,让他们陷入分裂,在金钱荣誉和演员梦想的矛盾中陷入两难。
同时,影片也讽刺了这些演员在虚构中完美的人设,和在现实中多么的不堪,懦弱的,娘娘腔的,疯癫的,甚至精神分裂的。
《热带惊雷》里调侃其经典影片也是头头是道的,队员调侃塔克饰演弱智为什么没有得奖,因为没有人喜欢真正的弱智。
《阿甘正传》中,阿甘真的是弱智吗,他接受了美国总统慰问,创立了公司,引领了潮流,这就说明他不是弱智的。
《雨人》中,那个数学天才看上去是弱智,但其实他最多算是交流障碍。
唯一真正出演弱智希望以此得奖的《不一样的爸爸》让肖恩潘颗粒无收。
虽然是以搞笑的方式说出,当不得不佩服这段评价真实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啊!
真正的喜剧片,由外及里,都是希望关照回社会现实,喜剧片大师卓别林的电影,无疑都是讽刺着现实社会,他用笑料凸显了社会的不公和疯狂。
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这就是喜剧片对于社会潜移默化的引导功能。
每一次发笑,本·斯蒂勒都在讽刺和揭露着好莱坞电影产业的部分虚伪和真实。
他给出的解药是,让所有演员和制片人在现实中做自己,做真实的自己,而不是拜服在金钱和欲望之下。
做一个真正的,有价值的,偏向纯粹的演员,终究能够获得影评人和观众的认可。
喜欢这种不断跳转的电影。
黑色幽默+脏话连篇,但是拉拉杂杂有些情节感觉完全没有必要,看不出有什么意思💀最厉害的还是那位爆破师,叫四叶的其实非常垃圾,本以为唐尼是主角会有比较清晰的线,但是还是很混乱。
感受到了每个人都有问题,不要轻信小孩子😂哈哈哈 简直了,中文那段好雷人,也确实不懂为什么老挝人还是越南人要说普通话??如果不是特别无聊别看,不是很推荐。。
早就听说这部电影有点意思,拖到现在才看。
影片开始一段儿还是很有意思,尽管其中充满了很多无厘头式的搞笑段子,以及一些涉黄涉暴的东西,但还是在很多地方有意地讽刺了当下的好莱坞有些规则、有些人。
总体来说,还算很不错,尤其唐尼的表演很给力,入戏很深,倒是没想到本·斯蒂勒居然是导演,小觑他了。
总之是部挺有意思的喜剧,值得一看。
我去,最最没让我想到的是,那个制片人竟然是阿汤哥!!!!
完全地颠覆式化妆!
颠覆式表演!
要不是别人提醒,我还真没认出来啊!
阿汤哥最后一段儿舞蹈,实在是太过瘾了,越来越感觉他也很有演技,只是大家总关注他俊朗的外形,而忽略了他真实的实力。
这部影片总体来说,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喜剧了。
《热带惊雷》是一部超过瘾的片子,喜欢战争片、粗口、越战、黑色幽默、 BEN STILL、JACK BLACK、小罗伯特·唐尼的兄弟们,你们有福了!
但如果对汤姆·克鲁斯还有偶像幻想的女同志们,千万别看这部片子,否则你的纯洁幻想会被阿汤哥的宅男造型击得碎渣渣。
《热带惊雷》看似是部热热闹闹的关于拍战争戏弄假成真的喜剧片,其实真正的核心是一群在好莱坞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演员们的复仇梦想。
不觉得吗?
BEN STILL是个过气动作明星,很努力,试图真正表演,但只有第三世界的毒贩子们喜欢他的表演;JACK BLACK有毒瘾,之前拍的片都是屎尿屁的片,观众们喜欢他的“屁表演”,连毒贩也嘲笑他;小罗伯特·唐尼则因为入戏太深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身为一个澳大利亚人却满口黑人俚语,他自己都说:“ I'm a dude play a dude(who)disguise another dude!”(我是一个在扮演一个扮演着另一个家伙的家伙!
)真正的小黑阿尔则一直努力隐藏自己的同性恋倾向……所有的演员们都有着一肚子的苦水,但片子的最后,他们都自己解决了自己的问题。
那么导演、编剧、投资方和观众呢?
嗯,这部片子的结论是:“没一个好东西!
”片中的导演,一个英国新丁菜鸟,搞不定这群大牌演员,最后听了原著作者的馊主意,把拍摄拉到了丛林,结果自己第一个挂掉。
BEN STILLER是这部电影真正的导演,片中的演员们都是好莱坞的混子,谁没有碰到过疯子导演疯狂折磨演员的事情?
在拍《泰坦尼克》时,疯狂的卡梅隆差点把里奥纳多淹死,估计那时的里奥纳多心里也很想把导演给淹死,所以STILLER让片中导演第一个挂掉,也算是为演员们出口恶气。
片中的原著作者,看似好像是很酷的战后英雄,弄了半天原来是个骗子,跟以前国内那个唱《血染的风采》的老兄有得一拼,片中几个活宝演员不但没看过原著,也没看过剧本,这样的情节除了自嘲之外,也表露出演员们对编剧的不待见,当然这样的仇恨没有对导演来得深,否则最后片中那位“四叶”上校也不会觉悟而且活着回来了。
片中的制片人毫无疑问是个暴君,也是演员们仇恨的对象。
但不像导演,真实世界中的演员对制片永远是像平民对暴君那样敢怒不敢言的,因为制片掌握着他们的生杀大权。
所以阿汤哥饰演的制片最后还是稳赚了四个亿兼八个奥斯卡,活得好好的。
不过第一次看到阿汤哥那么“颠覆”的演出,哪怕就是阿汤哥这几分钟的DANCE,其实也值回票价了。
本片还狠狠地对观众也复仇了一把。
唯一能欣赏STILLER用心表演的是一群鬼头鬼脑的毒贩,一个小孩观众甚至将STILLER感动得愿意“留在敌营”,结果没过几分钟,情况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小孩观众跳到STILLER身上又抓又咬,被STILLER一把扔进树丛,演员们再次复仇。
所以说这部片子是一部复仇片,也可以说是演员们自娱自乐的一部片子,这些老戏骨们把自己在多年工作中积累的脾气和不满都在这部片里意淫地一一解决了。
真没想到STILLER这个一直扮蠢的家伙居然有这么厉害的导演能力,还是应了中国那句老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主要看小罗布特和阿汤的哥和斯蒂勒的演技真的不错,那个白痴的形象确实还是挺好笑的…恶搞的东西有的倒是还可以但是!!!!!!
电影时长俩小时,可圈可点的内容估计加起来不到半小时……这是最失败的!
主要剧情实在拖拖拉拉没什么看点,情节相当失败无聊……精华的东西真的太少来一点经典截图:蜘蛛侠钢铁侠原来早就很基情……
热带惊雷要把我给笑死了。
笑死了。
笑死了。
我太快乐了。
快乐的都要忘了我有一个巨婊子的室友以及我挂科了这些让人沮丧的事实。
我把它放在一部恶搞片Superhero Movie后面看的。
笑的没有它那么多……但是……我只是说没有它笑的多……这不是一个类型的喜剧片。。。
不放在一起说。。。
重点要说的是……其实我最爱的一段是……本斯蒂勒小罗伯特唐尼和蜘蛛侠小朋友的互动看的我笑的眼泪都出来了……很美,小唐尼满眼泪水的一回眸,托比马奎尔淫笑着斜眼一瞟,太他妈美了。
笑死我了。
无限销魂。
--以下为跑题:Superhero Movie也把我给笑死了。
我就爱恶搞片怎么着。
怎么着。
就给五星怎么着。
不像有些人。
我不认为不讨论人生意义不讲一下童年阴影不深刻不人性的电影就可以揉着笑疼的肚子装出一脸文艺表情给它个三星甚至更低。
我承认它不是一部普遍意义上的所谓“好电影”,但是它让我笑了一晚上,让我忘了一些不快乐的事情。
电影不就是这样么,要么带着你认识这个世界,要么带着你脱离这个世界。
两者之一,它做到了,它就成功了。
前提是你得事先看尽量多的好莱坞主流商业片以及少数也许会提及的小众片并且还要一定程度地了解那个总以自我为中心的国家的各界名人们(基本上从帕里斯希尔顿到霍金)以及各界名人们的八卦们(基本上从安吉丽娜幼儿园到水门事件)以及它辽阔的地理和短暂的历史……才能在电影的90%的时间里领会其真意并感到恶搞带来的快乐。
所以此类型不适合与室友一起看。
适合自己藏在帐子里笑抽抽。
此类型还有遇见斯巴达,史诗电影,以及我们亲爱的傻姐儿安娜法瑞丝的惊声尖笑系列,少数英国人拍的冷幽默系列,等等等等。
还有一个比较好玩的事情就是看前两部电影之前还看了一部爱情无限谱(Nick and Norah's Infinite Playlist)。
很惊喜不是那种烂俗型青春校园剧,看它是因为我通过Raise Your Voice里的那个巨酷无比的钢琴女以及我们亲爱的傻姐儿安娜法瑞丝主演的The House Bunny里的另一个酷女爱上了Kat Dennings而无限谱是她与Juno和Too Bad里那个闷骚小男孩儿主演的于是我毫不犹豫就下了我就爱酷女加闷男……跑题。
我要说的是爱情无限谱里面她的前男友……很恶心。
还发出像猪一样的声音。
还唯利是图。
还丑。
还弄出一张封面烂到家的CD。
结果热带惊雷里此前男友惊艳登场,一个戴着眼镜的小可爱,些许内向。
一开始我都没认出来。
真可爱。
完全推翻之前的印象。
于是乎判断此乃一有前途演员。
啊对了,还有越狱版杜汶泽也出现了。
我都喷了。
看越狱的同志们对他感情很深。
我说怎么那个早就挂掉的导演那么可爱那么熟悉……看第二遍终于看出来了!
博物馆奇妙夜里的屋大维!
我见过的电影里出现过的最可爱的古代人物……还有就是我完全没有听懂戴着斗笠化着烟熏妆的小罗伯特唐尼的奇特的普通话。
我还挺喜欢一个演员就是那只貌似死后微笑的熊猫。
它的脸出现在屏幕上的同时一口水就喷在了上面。
本·斯蒂勒自编自导的一场非典型好莱坞闹剧,大批A级卡斯鼎力陪衬,莫非演员的酸楚只有演员最懂?
小罗伯特·唐尼饰演的戏精从头到尾走火入魔得真假难辨,不过最后一口叮铃哐啷的破中文实在是晚节不保……
2008年,小罗伯特·唐尼出演了漫威宇宙中,钢铁侠托尼·斯塔克一角。
自此开启了长达十多年的超级英雄银幕生涯。
在漫威宇宙中的成功,成就了唐尼,但也将他的戏路牢牢禁锢。
这才有了他从《复联4》中功成身退,离开漫威宇宙的重大抉择。
而在此之前,无法找准自己定位的唐尼曾经陷入低谷。
进行各种戏路尝试的时期里,他就鬼使神差的出演了一部限制级喜剧作品《热带惊雷》。
这部由著名喜剧演员本·斯蒂勒自导自演的作品,汇聚了包括他和唐尼、汤姆·克鲁斯、杰克·布莱克等实力派演员。
影片用喜剧的外衣,讲述了一段表面上是反越战主题,而实际上探讨演员心理状态的电影。
阴差阳错入敌营,假戏真做险丧性命秃头·阿汤哥斥巨资投拍号称史上最贵的越战电影。
邀请来的主演分别是:曾把一款系列电影拍了24部的过气动作影星笨·斯蒂勒,高傲又固执的他,甚至连个朋友都没有。
靠放屁来逗笑观众,私下里却被毒品控制的胖子Drug(毒品)·布莱克。
五次获得奥斯卡奖,却因为入戏太深、放荡不羁而丑闻连连的罗伯特·黑妮。
本片中他为了饰演黑人士兵,把自己也染成了黑色。
这样的演员阵容,拍摄过程肯定无法顺利完成。
笨是业内公认的演技黑洞,却偏偏想要挑战演技。
在一场和黑妮的对手戏中,他因为频频笑场,惹得导演崩溃。
不小心传下了引爆特效炸药的命令,400万美元投资的大场景因此报废。
为了挽救自己的工作,导演想到了用最逼真的环境去激发演员的表现。
将众人带到了金三角深处,期望来一场以假乱真的拍摄。
可一转身的功夫,一声轰天巨响,导演被炸了个满天星。
原来这里真的有军阀毒贩,电影拍摄变成了真枪实弹的求生。
只不过几位大牌演员依旧被蒙在鼓中,以为被老式地雷炸没的导演,使用了特效技术退场。
于是一场错进错出,啼笑皆非的闹剧就此展开。
爆炸那么大动静,自然不可能当做无事发生。
林中的毒贩迅速赶到,可在几位演员眼中,对面只不过是必败无疑的死龙套。
于是掏出手中的道(玩)具枪就和对面扫射起来。
要说剧组至少是专业的,听到枪声四起,道具师适时引爆了之前布置好的炸药。
此时毒贩眼中的几位大牌演员,也成了实实在在的美军精英,爆炸声起后四散而逃。
第一次遭遇战,就这么稀里糊涂以胜利告捷。
导演炸了以后,几人和外界脱离了联系。
当然他们只以为是拍摄的需要,于是继续深入雨林。
在笨的带领之下,几人毫无悬念的迷失在雨林之中。
毕竟他塑造成功的角色,除了没有脑子的战士,就是没有战斗力的傻子。
用黑妮的话说:你可以用各种方法去扮演一个傻子,但你不能真的去成为一个傻子。
不幸的是,目前的笨,就是个傻子。
这也是他身为过气演员的最大障碍,不够聪明的他,如果没有好的动作戏演出机会,显然无法转型成实力派演员。
黑妮发现苗头不对,带着众人折返寻找出路。
笨继续一根筋独自前行,等着他的自然是敌人的围捕。
被抓回敌营后,笨依旧认为只是剧情。
直到真的被酷刑打得皮开肉绽前,他甚至成功的扮演了几分钟宁死不屈的硬汉。
饶了一大圈路的黑妮,机缘巧合也来到了毒贩的营地。
一番内心挣扎之下,众人还是希望救笨出去。
可是看看他们的阵容,布莱克是个发起了毒瘾的胖子,西诺是个同性恋的暴躁黑人,靠谱一点的桑达斯基也只是个没有自信的童子军。
而黑妮自己,也只是一个经常迷失在角色中来逃避生活的人,他从没有活出真正的自己,尽管这种逃避让他成为了优秀的演员。
可话说回来,这几位到底也都是专业演员出身。
结合他们拍戏时从没有看过的剧本故事,以及他们在拍摄中受过的训练,竟然还真的找到了办法。
黑妮凭着自己的演技吸引敌人注意,掩护其他人进了营地。
布莱克仗着毒瘾发作的疯狂,搞定了毒贩的老大。
经历了一番生死,笨竟然因为被毒贩要挟让他取悦众人而开窍,掌握了表演的精髓。
就连看他表演的毒贩小孩,也送给了他手工制作的小金人。
而一连串的经历,也都被录制下来。
凭着完全真实的画面,影片也帮助笨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小金人,帮他颁奖的正是黑妮。
死里逃生的几人,也都获得了灵魂的升华。
西诺公开出柜,桑达斯基找到了真爱,布莱克戒掉了毒品,黑妮和笨也各自走出了自己演艺生涯的新道路。
然而,这场意外的最大受益者,还是投资老板秃头·阿汤哥,影片最终让他获得了数亿美元的收益。
真实与虚构的交错体验,营造疯狂的喜剧效果以阴差阳错的意外为卖点的本片,以堪称疯狂的违和感来营造喜剧氛围。
正片开始前,为每个角色都拍摄了各自的成名作片花。
除了逼真的剪辑内容外,甚至还有各自的品牌,以及片头的制片厂LOGO动画。
几段假片段结束之后,镜头一转,四周突然战火飞扬。
断臂、残肢、爆炸、血浆以及士兵的哭喊。
宛如修罗场的画面,随着镜头的再变,原来又只是电影的拍摄现场。
戏中戏中戏的三重反转,产生的违和感,让故事的一切都显得极为荒诞。
但是又使得后续任何意外的展开都合理起来,影片开头通过这堪称魔术一般的暗示,让观众接受了故事清奇的套路。
来到真实战场的那场戏,导演做了慷慨激昂的演说。
正当他第一次震慑住几位大牌,以为自己可以顺利完成拍摄时。
一个转身,两秒的功夫,他就从故事里正式杀青。
尸体还被当做道具,继续推进这个故事向着疯狂的荒诞展开。
电影与真实的反差梗,在影片中被反复使用。
毒贩打电话勒索赎金,老板以为是电影人的恶作剧。
笨被绑在木头上行刑,他却以为是拍摄,而只是徒劳地喊着“暂停”。
就连布莱克毒瘾犯了的时候,也能通过表演来迷惑众人,希望他们可以放开自己。
这就是演员的本事,他们可以通过自己表演的这门技术,去伪装一个自己,去隐藏自己的真实。
这种手法的优势,是可以让无数笑点围绕同一个核心来展开。
远高于如今通过粗俗的对白,以及愚蠢的动作搞笑的低劣手段,是喜剧中较为成熟的一种手法。
比如开心麻花的《西虹市首富》、《夏洛特烦恼》都是这类喜剧的代表。
是一种接近于小品的表现形式,喜剧笑料可以集中在一个点去呈现,保证了故事的完整度。
与之相悖的,自然就是香港电影为代表的无厘头喜剧风格。
这种没有中心点的搞笑形式,较为符合快节奏的现代观众审美,笑料的安插也更加天马行空。
光鲜的背后,演员到底承受着什么正如开篇所说,影片反越战的外衣之下,其实更重要的核心,在对于演员真实一面的探讨。
本·斯蒂勒饰演的角色,很像是布鲁斯·威利斯或者迈克尔·基顿那样的演员。
常年的动作片演出,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即使有心想挑战演技,也常常找不到头绪。
当然,迈克尔·基顿在沉寂了多年之后,凭借《聚焦》和《鸟人》中的出色演出完成了转型。
而老布这两年则十分尴尬,大量减产不说,也鲜有高分作品推出。
其实类似被角色限制,而影响整个演艺生涯发展的故事并不少见。
如果唐尼不是选择急流勇退的话,也极有可能会陷入这种境地。
唐尼扮演的角色,问题出在过度的投入演出而迷失了自我。
这种方法派的演出方式,需要演员大量沉浸在角色之中,导致影响其正常生活。
我们常常会听到娱乐新闻中,某某演员称自己拍摄完成后,无法脱离角色,就是因为产生了与角色感情的共鸣。
比如张国荣和希斯·莱杰等优秀演员,都有可能是因为入戏太深而引发抑郁症,才导致自杀。
去年凭借《小丑》一片大火的杰昆·菲尼克斯,也曾经深受这种情况的影响。
而他在生活中的不羁性格,也和唐尼的角色极为相似。
杰克·布莱克饰演的瘾君子角色,也是演艺圈里的一大问题艺人的类型。
无论国内外,明星吸毒的新闻时有发生。
可能是因为巨大的关注度引起的压力,也可能是情绪问题,都有可能让艺人染上毒瘾。
甚至就连寻求灵感,都有可能成为艺人染上毒瘾的诱因。
尴尬的是,唐尼在拍摄本片之前,恰好有很长一段时间被毒品所控制。
而黑人演员布兰登·T·杰克逊饰演的西诺,则成为了被导演完美利用的一位。
与唐尼假扮黑人而引起的种族歧视争吵,以及角色本身的同性恋设定,都堪称政治正确的极致。
你知道《月光男孩》吗?
那部奥斯卡最佳影片中的角色设定,甚至没有西诺来的丰富。
这是艺人不为人知的艰难一面,也是艺人真实的一面。
当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依旧会被常人的烦恼所控制,走上弯路也时有发生。
剧中的演出和真实的自己引发精神上的割裂,迷失自我甚至是出现自毁倾向也不是没有可能。
就如同喜剧的根源本是悲剧,经典的表演背后也往往有着不为人知的挑战。
演员本不是轻松的职业,认为靠着颜值刷热度就能成功的混子,必然不能长久生存。
就连真正的演员都会被淘汰,都何况是假的呢?
这里是电影乱荐,带你看不一样的影视资讯,讲你不知道的娱乐科普,点关注就对了
长这么大看过那么多电影,从来没有人丧心病狂想杀熊猫的!从来没有!!RDJ扮黑人居然说话都自带rap口音,好厉害
吐槽片
制作精良的恶搞片,汤姆克鲁斯的客串是最大的惊喜
本来觉得蛮好看的 但是在越南就说越南话呗 都说中文就算了 还都听不懂······
没看懂的电影,感觉文末有点装13,但是还真没感觉到导演良苦用心的内涵。很多情节完全只是当成搞笑的桥段来看,比周星驰还无厘头。里面演员发现真枪实弹的游击队时,反应也太镇静了。另外,最后那个boss戏份实在是没看懂。唯一值得表扬的就是Jack Black的卖力演出,的确很敬业。以上。
挺烂的。
Ben Stiller的从影感悟么!还是不到火候,总还是透着蠢。群星阵容看点很多,小罗伯特唐尼居然能这么“黑”;汤姆克鲁斯也可以这么雷
罗伯特·唐尼怎么会靠这片获奥斯卡提名呢?
唐尼的中文酸爽得不行
虽然转折了好几层情境,但仍是一部单薄的闹剧。
囧男人们,朕爱死你们啦~~克鲁斯,从现在起,我看好你哟~~
好多体5明
看字幕才发现原来帅气的秃顶是阿汤哥。
片头和片尾很强大……阿汤哥又发胖了……至于情节,真的没有什么好说的,不过又是好莱坞下三滥的搞笑
从头喷到尾 口水横飞的诸位
制作精良的山寨片儿,老外说中文太逗了,但像这种片子,估计一个月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果然惊雷啊,吃不消的美式脑残
除了头尾的预告片跟汤姆的热舞 中间大可以省略..对上一次看博物馆奇妙夜 很安稳的睡了一觉 下一次要是有什么失眠没睡意 我肯定还会找本斯蒂勒的片子来帮助一下 btw喜剧金凯瑞才是王者
有些疯狂,有些无聊
恶搞野战排就不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