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和市长
Alice et le maire,市长你累了吗?(台),Alice and the Mayor
导演:尼古拉斯·帕里泽
主演:法布莱斯·鲁奇尼,阿娜伊斯·德穆斯蒂埃,诺拉·哈姆扎维,Maud Wyler,安托万·赖纳茨,Léonie Simaga,Alexandre Steiger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比利时语言:法语年份:2019
简介:里昂市长保罗感到很不安。在从政三十年后他发觉自己已没有什么新思维,感到非常空虚。他的团队决定聘请爱丽丝,一位才华横溢的哲学家来为他解决这问题。爱丽丝与市长因而展开一连串的对话,这让他们经常接触,并且动摇了他们的信念。问题也逐渐出现:政治和反思是否能够兼容?详细 >
十分gauche了,也只有法国人能这样拍;总感觉除了里昂的山居生活,这种有点土的城市根本没影像里传达出来的那么具有透明感;不过文学转哲学的女主喜欢“大龄单身的传统铅字印刷厂厂长”这个取向十分说得过去 哈哈
什么哲学与政治都是噱头,唯一的收获就是学习一下法式穿搭…
电影关于政治与反思是否能兼容的抽象提问,也让爱丽丝个人生活的困境浮现。三十岁没有结婚,没有孩子,不确定自己想做什么,固定关系也没有的生活是一片空白的人生吗?读书似乎与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感是平行的,哲学或理念并不能给予人幸福,似乎它永远是温饱之上的追求,而爱情、关系、情感是我们的温饱。
3.5,在2020年的政治底色衬托之下,19年的《市长与爱丽丝》关于“左派、右派”、“生态环保”、“城市生命力与发展”、“精致利己主义者对社会资源的全面占领”的探讨显得多么镜花水月、如置空中楼阁。保守主义浪潮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席卷世界,关于左派职责的探讨甚至都有了可笑可爱的幼稚印记。但惊喜的是,从影片中还是可以看到法国政治界的一些特点,官僚痕迹相对弱化,管理扁平化,政治家逐渐年轻化的特色,也算是这个国家的些许可爱之处了。
政治运作解析电影,文青气质里昂市长是剧本创作中具有浪漫情怀的理想知识分子模样,甚至符合了玛丽苏们的幻想,他带有传统政客不具有的反传统和(对观众而言,甚至如马克龙)的新话题性,这样的人物设计是基于现实的超现实手法,目的在于剖析政府运行中职员的功能,领导力或个人魅力决定在体系内的价值,用一言以蔽之的效果达到了对体制的展示
这不就是“L'arbre, le maire et la médiathèque-1993”的变奏吗?多么美好的故事和关系,美好得仿佛随时都可以飞起来。
政治和哲学,路易十四和拉封丹看完觉得好有意思在其位被掏空无法再思考的人,原来不仅仅是我这种能力弱的人,市长也会或者发现自我被掏空用知识分子角度思考法国左右派之争的政治
对哲学和政治的探讨略显空洞。。。甚至有点幼稚
蛮有意思的,很多对话我都会倒回去重新品味。
这市长是吃饱撑着没事找事
想到《大树,市长,和文化馆》
#72nd Cannes# 双周大奖。7分片。影片主题属于政治题材中相当少见的探讨政治运行机制和政府组织方式的影片,在对市长办公室日常工作的过程中不停地探讨哲学,并且也触及到如何在左派和右派中求同存异。导演自己坦承受到了法国古典文学,以及侯麦,尤其是《大树,市长和文化馆》的影响。虽说看上去是个典型中国宫斗戏的设定,但是重点完全不在这里!重点全放在“思考与行动”“政治事务”“如何与知识分子相处”等等议题上,也是令人耳目一新。不过实在台词太多,又有着极强的背景知识要求,短时间也不太容易看懂。
克林顿当年也是这样,本来想找点火花的
总觉得只有法国能拍出这种很哲学、很文学、很政治又很个人的电影,无可阻挡的喜爱。愿孤独漫步者找到自己的生存之路。
我看不懂
第72届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入围 观点交锋 哲学探讨
题材立意很好,政治和反思,但内容上有些浮于表面,总感觉市长和爱丽丝能擦出更多的火花。
理想与政治
很小清新的政治片,探讨的很深入以至于我不得不每一段倒带看很多次来弄明白他们到底想表达什么。女主好看
英文字幕翻译可以提高一下水平吗,我相信肯定有很多涉及专业词汇没有精准翻译,影片表面故事还行,但是可解构的东西太有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