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电影,只要自己看懂就好了。
有些电影,只要自己感动了就好了。
有些电影,请大家看完未删减版再作评论就好了。
对于这部电影,网上有很多褒贬不一的评论。
说乱,怪,不明电影主题的人大有人在。
“烂片”,“精神片”也充斥着网络。
但是对于这部“烂片”,我却有种发自心底的感动与留恋。
事实上,这部电影的剧情作为惊悚片,很老套;作为爱情片,很老套;甚至作为文艺片亦显老套。
有人说,这部戏是环保,是爱情,是惊悚,是悬疑,是探索,是文艺。
但是当这些元素完整的融合并展现在眼前后,心底竟有久久的感动。
蓬莱何处,青山几度。
桑田沧沧,天长地久。
爱的最高境界,逝去了,才能圆满。
这首歌的旋律最近一直萦绕在耳边,然后眼中浮现出海底的那些画面,美的不是深邃的海洋,而是比童话还美的爱。
因为爱,所以在焦躁的时候,第二人格在他面前爆发,所以杀死了最爱的人;因为爱,所以选择性的删除记忆,所以几乎忘记了那个人;因为爱,所以才会发狂的想念以致药水快要让自己死亡;因为爱,所以才会不顾一切去亲吻燃烧自己的灵魂。
因为爱,所以才会产生幻觉。
其实国栋还在,他守护着她的生命,他安抚着她的灵魂,他像一个天使一般从始至终保护着她。
这兴许才是真正的——爱的蓬莱。
《深海寻人》,其实是爱情片。
《深海寻人》这片期待已久了,就冲着徐克老怪多年之后再拍惊悚,就值得一看,况且还有喜欢的演员李心洁。
上映第一天就逃课去看了,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深海寻人》不仅没有让我看到惊喜,反而丢失了徐克电影一向以来的行云流水,不仅让我感慨,这次老怪真是玩过头了,太想求新求变,效果却是一片惨淡。
首先就故事来说,《深海寻人》明显缺乏新意,生搬硬凑。
徐克硬是想要把惊悚和浪漫结合起来,却让人觉得不伦不类,节奏拖沓。
影片一开始便是一段电梯见鬼,古旧肮脏的电梯,配上李心洁高跟鞋走在地上发出的声音,电梯隆隆运行的声音,电梯角落的黑衣人,的确让人不寒而栗。
然而,这明显是抄袭彭氏兄弟《见鬼》的创意,并且黑衣人的造型古怪多于惊吓,又让人忍不住想发笑。
这一段与整个故事完全没有联系,徐老怪纯粹是为恐怖而恐怖,或许是想借此挑衅一下彭氏兄弟:“玩电梯恐怖,我也会。
”接下来一个没有新意的故事才算真正开始。
李心洁和郭晓冬在深海相遇,并在梁洛施的介绍下认识并且相爱,郭晓冬决定带李心洁到海底的与那国求婚。
这一段拍得极为平淡,两人之间的发展没有让人感觉到火花,也没有感觉到两个人的感情深到什么地步。
随后便开始了恐怖的一段,在海底失事后李心洁失去了记忆,而梁洛施在带回一个人头之后变得行为异常,各种恐怖的事情开始发生。
关于这一段,可以说是难为了徐克老怪,想尽了各种招数想把整个故事编的曲折离奇,海底的白色人头竟然是一个上海女人,梁洛施被鬼上身后做出各种恐怖的事件,搞笑地说起了上海话......一番胡闹之后,谜底终于揭晓了,原来所有恐怖的事件都是李心洁的臆想,她才是最严重的精神病患者。
包袱是抖出来了,但是大家都不受用,不疼不痒的。
如果就这样结束了,片子最多只算是一个不及格,但是随后的一段更加惨不忍睹,使这部本来就失控的片子彻底沦为一个大烂片。
结尾的部分老怪玩起了浪漫,海边的小木屋,刮风的夜,李心洁听着海浪,伴着烛光睡去。
一觉醒来,海滩上一片金光闪闪,男主角准备的沉在海底的戒指在沙滩上发亮,李心洁带上戒指后沉入海洋,与男主角化作鱼儿遨游海底。
整个故事可谓是不伦不类,处处都是硬伤,很多地方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整个一瞎编乱造。
而且前后结构极其不统一,后半部分拍得和琼瑶片一样滥俗。
徐克可能还想重温一下《梁祝》中的悲喜结合,可是这部片子两部分之间直接脱节,让人疑惑。
此外,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也极其不明晰,前边用了很多镜头描述都市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到后半段又成了保护海洋关爱生命的科教片,很多旁白让人感觉在生物课上看的科教片,简直哭笑不得。
而且,影片的细节设计也想出怪出新,结果却适得其反。
片头演职员表在海面上漂浮,可是那个字体实在太难看了,甚至将“两星期后”打在白蜡烛上,李心洁和无头鬼接吻时燃烧的碎屑,实在让人不可接受,一直吹嘘的海景根本不如DISCOVER的纪录片,没有带来惊喜。
最后说说演员方面,鬼后李心洁驾驭此类角色实在是驾轻就熟,估计能拿一个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但是也没有什么新意,都是《见鬼》《救命》《鬼域》那一套;郭晓冬完全失败,他的亲和气质在一堆港台演员中显得格格不入,简直土气;梁洛施让人惊艳了一把,鬼上身的造型让人想起了《倩女幽魂》中的王祖贤,不过前后反差太大,角色也没有给她发挥的空间;张震的表演最为突出,他越来越有梁朝伟的潜质了;其他的梁家辉,张震岳的角色极其鸡肋化,让谁演都行。
不得不说,徐克是一个极其具有探索精神的导演,纵横影坛30多年依然求新求变,想要探索另外一个艺术空间,值得尊敬。
但是《深海寻人》实在是背负了太多了,导演什么都想表达,什么片种都想尝试,彻底将影片搞成了一个大杂烩,浪费了这么多的好演员,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徐老怪这次玩过了,《深海寻人》是一部彻底失控的片子,不值一看。
一这些天城市总是在下雨,偶尔急一些,更多时候,只是细细的雨丝在天上飘啊飘的。
看完《深海寻人》,从影院出来时候云很厚,天阴的不行,就觉得象在海底。
如果穿上潜水服,背上氧气瓶,也许就会象鱼一样游起来。
远远的西南角的天际,云层堑开了一点缝隙,数道银色光束透射下来,不住地变幻,象海面上的阳光。
再过一万年后,这里会不会象与那国岛周围一样沉入海底呢?
城市里的一切高楼大厦只成为考古的遗迹,鱼群的游乐场;或者人类已经象电影结尾处的国栋和高静一样,进化成了海洋里的物种。
水是他们的天空,不再走路,只是飞翔。
国栋说,这世界上还有一片海,比这大海还要大上许多,就是人海。
大海再广阔,沉到海里的东西,总有一天会被捞上来,但如果在人海里和一个人失散,也许就真的再也找不到了。
在人海里,很难不迷路。
二“你知不知道?
”“什么?
”“地平线其实是个很有趣的东西,每次我们看见地平线的时候,都会以为到了尽头,但地平线的那一边是什么,很少人想过。
”世界上有那样一种人,喜欢不断地胡思乱想,山那边是什么?
海的那边是什么?
地平线的那一边是什么?
永恒是什么?
有时候会有答案,有时候没有,但无论怎样,他都会不停地走,不停地想,不停地要去看看。
在他心里,永远没有尽头。
1986年,潜水员新嵩喜八郎潜进了日本最西端的与那国岛海域,“我正在海里搜寻一些漂亮的新景色,不知不觉间游到那地方……我简直惊呆了,一根根毛发直竖起来,那是我毕生从来没有见过的伟大建筑遗迹。
”在深海海床上,他意外发现了无数匪夷所思的石质建筑:巨大的石柱,经过打磨的阶梯,人工运河,雕刻……专家们判断,这里很可能是一万年前的古文明废墟,这些建筑可能是传说中的史前太平洋“MU文明“留下的。
多年以后,徐克在探索频道看到了这座海底古城,突然间,有一种冲动,要去那里拍一部电影。
就有了《深海寻人》。
以前曾经有朋友给我看过潜水时的照片,就跟杂志上的那些同类照片一样,并没有引起什么特殊的感觉。
但是那天在影院里,宽大的银幕整个充满了我的眼帘,暗绿的海水,气泡,海底礁石,珊瑚,头顶海面投射下来微微波荡的光,就象我也置身海水之中,完全体会了徐克的感觉:“觉得自己就象鱼啊鸟啊一样,是在飞翔,游来游去高高低低,自己可以任意控制,完全不受地球引力的影响,是一种享受。
有时候一大群鱼游过来,你回头一看,在阳光下全部发亮,一阵阵银色的浪,还能看到彩虹……”那个时侯,奇怪的是我竟然想起了安徒生童话,在海的远处,水是那么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的花瓣,同时又是那么清,像最明亮的玻璃。
然而它又是那么深,深得任何锚链都达不到底。
没必要评价《深海寻人》的好坏,对我来说,什么惊悚、浪漫之类的划分毫无意义,并且,它确实算不上一部好电影,它只是一段路程,喜欢的人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心。
三吕克贝松也拍过一部潜水的片子《碧海蓝天》,电影中,让雷诺扮演的亚舍最终死在海底,他的对手和朋友杰克却在一个夜里纵身跃进了大海。
亚舍说,你说的对,那个世界比这个世界更好。
徐克说,拍戏的时候自己像主人一样,回到我想去的地方去,所以那一段时间,我在那儿活得很开心。
拍完戏回到城市去,遇到了各种现实的问题,我觉得又回到疯狂的世界里了。
《深海寻人》开始时,心理医生高静说,在这个城市中,100个人里有9个需要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
我想徐克也在此列,他是那种有分裂人格的病人,头脑一半在现实,一半在梦境,常常尝到割裂的痛苦,但是他选择了拍电影,就让梦境有了一个逃离现实的出口。
二十年前开始看徐克的电影,看他纵横穿梭在一个个梦境之间,兰若寺的鬼魅世界,龙门客栈的血腥江湖,峨眉山顶的仙魔幻境,……翻翻覆覆一路行来,满眼是一个人的心路历程,在影院黑暗的坐席上,常有恍惚之感,那银幕上的故事才是值得经历的人生。
徐克从小跟父母一起坐船从越南到香港,后来又远度重洋去求学,“一直觉得坐船出海这回事其实意义很重大”。
他说,我们活在这世界上个个都有很大压力,所以想找个地方躲起来,想去海的另一边,找个新的开始……其实如果你看过每一部我的电影,就会发现电影里的主人公们,大多数都在找他们自己的“蓬莱”。
《深海寻人》里,我最喜欢的一幕就是高静终于找到了她的“蓬莱”。
那个四面透风的海滨木屋,对她却是回到了故乡。
外面暴风雨正接近,黑云压境,电闪雷鸣,木屋里,小小的烛光中,她一身白衣,象初生婴儿般干净,脸上满满的全是宁静喜悦。
四近期的报纸娱乐版和电影杂志上,挤满了《深海寻人》的各种消息,徐克马不停蹄地接受各种各样的采访,出席各种不同的座谈会首映式,喋喋不休。
他鬓发班白,尖翘的胡子也已经灰白相间。
他老了。
以前这些事大概都由施南生打理吧,如今却要全部靠自己了。
坊间流传着徐克和施南生的婚变消息。
两个人任由外界猜测,不解释,不澄清。
徐克说,真不真不重要,我觉得事实跟大家没关系。
看着他努力地在不适合他的人海里挣扎适应,真是艰难。
但是在这样老去的过程中,他毕竟发现了一些东西,找到了一些东西,象一个秋天的老农夫有了自己的草垛和谷仓。
——你看清了生命是一个有头有尾的循环,这并不是危机。
我有很多朋友都不在了,我觉得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人生,是很自然的事情,人都有生有死,有衰老的过程,不需要去证明什么。
”——人生在世,肯定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放不下的,但放不下,又怎么能真正开心?
就好比亲人离开我们,那种感觉一定会很痛,但一个月之后,那种痛就会变轻一点,一年后,会轻很多。
又好比说你失恋……可能你跟她昨天还是好好的,但今天突然就要分手,你一定会很难受,会跟朋友喝酒,会找方式发泄。
可能一年后,你找到个比她更好的,但心里还是会放不下她,不是因为你有多爱她,而是因为你会不甘心,会觉得这件事情还没有结束。
其实它是已经结束了的。
但是因为它没有以你料想的方式结束,所以你就会放不下,会觉得别人欠你一个完结。
但其实这个完结你是没法子向人求的,因为根本就没人亏欠你。
我们常说做事情有始有终,但很多时候,事情往往是有始无终,或者无始无终,始就是终……所以人要学会放下,不能纠缠在这里面,不然,一定不开心。
他说,人生到最后还是要找寻能够让自己快乐的地方。
五来到这个海滨城市好多年了,后来却越来越少去海边。
每天生活的轨迹只是在单位,家,饭店之间重复往返,间或去电子城相熟的碟商那里,有好看的片子会去电影院。
以前还会去图书市场逛一逛,现在就只在网上了,卓越,当当,淘宝,几乎能找到所有想要的。
想一想,却不知道幸福还是悲哀,再也没有那种为得到一本书朝思暮想,寝食难安的情形了,得来的容易,也就没有了那种漫溢全身心的幸福和满足感。
我知道这就是迷失。
我知道我们每个人都会在人海里迷失,找不到自己。
我知道徐克的蓬莱就是我们每个人心里最想找到的那样东西,但其实是找不到的。
我努力驱除内心的恐慌,不停地看书,看电影,那是一些寻找的心留下的遗迹,有时候在山上,有时候在海底,有时候在伤心咖啡馆或者洋葱地窖,我只是想找到他们,喝杯酒,说一会儿话。
我知道世界上存在那样一种人,其实他是个孩子,无论年龄长到多大,只是一个孩子,他不愿意在一个地方停留,他不停地走,每一次到达都是起程,每一个结束都是开始。
那是他们让自己快乐的方式。
最近在热炒的《深海寻人》看了吗?
这出拍摄历时3年的电影也许是继《七剑》之后,徐克的又一次转型尝试,我很敬重徐大导,不过这只怕又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俗话说:由苦入甘易,由甘入苦却是难上加难。
电影也是如此,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倩女幽魂》,只羡鸳鸯不羡仙的《青蛇》……太多的经典作品,一路载誉而来,也调高了观众的胃口,尽管《深海寻人》请到了李心洁、梁洛施,随后的《女人不坏》也聚集了周迅、张雨绮、桂纶美,美是很美,只是想要魅惑众生,只怕还远远不够,徐大导想要“华丽丽的转身”,还真不是一般的困难。
痴心成狂的神经科医生高静、死在海里的潜水高手陈国栋、善良到对杀兄(尽管意外)之恨都能一笔勾销的陈小凯,《深海寻人》该是怎样的一类影片:爱情片、灾难片(看了就知道和灾难片不搭边)、恐怖片?
嗯可惜,不管做何种猜想,该片都无法满足你的期待。
虽然“鬼后”李心洁对于扮演精神分裂患者驾轻就熟,可是彭氏兄弟的“电梯鬼影”,杀伤力已经大大减弱。
至于海里那个来历不明的白发女鬼,还能吓到谁呢?
说到爱情,确实是贯穿整剧的主线,徐克善于表现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情感,也很自觉的用骨子里的浪漫和幻想把故事拍的上天入地,可是这个“蓬莱何处”、双双“化鱼”的现代海洋版“梁祝”,真的让人有点失望。
不是因为没有了黄霑、张曼玉、王祖贤……一部缺乏灵气的作品,就像精致的塑料花,最美好的生命力被抽离了,我们还能看什么呢?
故事里的高静寻不回陈国栋,我却不想看见徐克为过去的辉煌陪葬,如此,就多点耐心,一起向前看吧。
老徐说 他是借着拍电影来感受一下水下的世界。
但是,老头子还是敬业的把心思放在故事上面了。
反正我是觉得不错。
因为心态放的比较正,徐克出品的阳气有余,阴气不会足的,虽然找了李心洁这个香港恐怖片大户,还有梁洛施这个妖女,还是觉得文艺片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梁洛施也是文艺片出身的嘛阵容真是强大呐张震,梁洛施,梁家辉齐聚一堂嘛虽然梁家辉是亮了一下眼就殉职了……我和朋友一起看的,朋友是倪匡迷,开头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发现和《原振侠》一模一样,也不奇怪,香港那边的老头子很多的啦....总之比彭氏兄弟拍出来的《森冤》的没办法自圆其说的四不像好多了,起码大海风景很不错啊,幻想情景很真实阿。
贯穿影片的那首歌真的很撼动人心,飘渺的感觉太美了。
故事情节老套了点,但是不妨碍我在看到高静推开那扇古旧的白色木门看到白衣的国栋完好的站在那里微笑的那个场面的时候心里“呀”了一声,真的。
老套的情节就是人们心中最想要看到的情节,只有在心中翻来覆去想了无数遍才会觉得老套了。
因为,将心比心,如果我的男朋友离奇失踪或者死亡了,我也会希望在某天的一个转脸的瞬间看到他完好无损的站在我的身后,望着我微笑的阿。
(无可救药的少女情节……)还有在之前高静在幻想里看到穿着雨衣没有脸的国栋出现的时候,觉得替她绝望的。
有些镜头真是拍到我心坎里去了。
梁洛施真是太酷了,我喜欢她长头发,工装裤,大背包的打扮,青春逼人阿,锁骨漂亮的不得了,两条眉毛稚气又执着,我要是老男人也一定喜欢她。
且不说她的八卦,作为演员她太会演了,我只能这么说,从她以前的《伊莎贝拉》到最近两年的作品,我喜欢她只演小成本,不看大制作的口味,女生演演文艺片名声会比较好,小圈子里欣赏也很了不得了。
我爱香港电影,因为香港复杂,香港拥挤,才会有那么多的故事发生。
一开始我以为是心理健康宣传片,后来又认为是环保片,然后以为是爱情片,过了一会儿觉得是惊悚片,好不容易熬着看了琢磨可能是黑色幽默片,最后又产生疑问想知道这是不是个女同片。。。
《深海寻人》是徐老爷的新作,喜欢把徐克叫老爷,他总留着八字胡一副老爷的样子。
在电影上映前,媒体说《深海寻人》是徐老爷电影上又一次新偿试,把我们的惊悚从陆地转移到了深海中。
记得上一次《七剑》徐老爷自己说过,这是自己武侠电影一次新转变,算是新武侠风格,个人觉得《七剑》不错,可能是风格过于前卫,并不是很多观众能接受,可能《七剑》需要时间,也许过了若干年了,大家才会觉得《七剑》真的很精彩。
不过,这一次《深海寻人》上映一样也引起了很多质疑声,这一次个人也觉得电影好像真的出了什么问题,总令人看起很不爽。
电影中演员李心洁、张震、梁家辉、梁洛施、郭晓冬都表现的相当不错,也都尽心努力了,电影在海里的镜头也很漫浪,电影的气氛上也达了一定的惊悚,但还是觉得电影在某一个环节上出现了很大的问题,那是电影的剧情出现了硬伤,或是说电影故事说得很牵强,没有什么说服力。
电影开头那一段摄影机航拍,伴随着沉闷诡秘的音乐,沿着起伏的海岸线不断前进,让我想起了《闪灵》开始那个绵延的山路航拍那段,想电影的基调应该是定位在《闪灵》这样的惊悚基础之上。
随着电影不断进行,会发现电影转向了《人鬼情未了》这样男女隔世缘的温情风格。
电影在一层层拨茧抽丝的把谜底道出来时,原来电影套用了《小岛惊魂》这样的一个大反盘的套路。
《深海寻人》的电影风格一直在温情与惊悚这俩边不断摇摆,弄得我们也不知道是要被感动还是要被惊吓。
电影中小凯一角设置的极为不可信,小凯一人身上的疑点太多了。
一个死了哥哥的人,还能把刺杀自己哥哥的女人当成家人一样照顾,小凯对高医生说出那些话语就像俩个准备终身相守的爱人的对白,在电影最后一刻,小凯发现高医生葬身于大海时,那发出的悲伤哀嚎比死了自己哥哥强烈一百倍,而且对小凯这样一美女却从头至尾都是一身中性的打扮相当好奇。
如果小凯是高医生的妹妹,那这么尽心尽力的照顾高医生,我绝对不反对。
如果小凯是陈国栋的弟弟,爱上了自己的嫂子想在自己哥哥离去后照顾大嫂,这也还说得通,偏偏小凯是一个女生,是陈国栋的妹妹。
徐老爷真的肤浅到只想拍一部在海里发生的爱情故事烂片吗?
如果真这样,那么《深海寻人》是一部相当无趣的电影,一枚戒指引发的血案,陈国栋自以为很浪漫的求婚行为根本就是大费周张,最后还把自己的小命搭上了。
总觉得自己看电影中是否漏掉了什么重要信息,上网找了一下,才知道自己看的是内地公映版,电影为了能顺利能在内也上映做了一些删节。
有网友说,海外完整版电影中小凯是拉拉,也是女同志。
如果小凯真的是拉拉,那么所有留下的疑问都迎刃而解了,小凯为什么喜欢中性装扮,因为她是拉拉中的P,拉拉中的男性角色,为什么小凯在自己哥哥被高医刺杀后,还能细心尽力去照顾高医生,只能说小凯深爱着高医生,并希望俩个女生能长厢守。
所以,小凯说出那些肉麻而又暧昧的话就很正常了。
至于小凯为什么有意隐瞒海底录映带的内容,这也就很明白了。
高医生是在海底看到那个浮游的死人头受到刺激,才失疯动手杀人。
小凯不愿意高医生再回忆过去的事情,还包括和她哥在一起相爱的那一部分。
当然这些都是我个人见解,觉得徐老爷拍了一个剧情连贯的电影,迫于国内上映的限制,把小凯与高医生间同性爱故事情节做了删除。
这样的删除已不第一次了,在《C+侦探》中国内公映版就最令人振憾的数分钟的结尾做了删除,让《C+侦探》一部精彩的影片变成了一部令人看不懂电影。
因为,社会主义到处充满了阳光和正义,电影需要正面宣传效果,电影当然不能有鬼神论、因果轮回论这些唯心主义,更不能有同性文化这样非主流情感在银幕上放映。
所以说徐老爷的新作,到是好还是不好,很难下定论,因为我所看到是一部剧情都不完整的电影,电影真正的答案在哪里?
还是喜欢徐老爷的《新龙门客栈》、《青蛇》、《黄飞鸿》、《笑代傲江湖》、《蜀山传》这些有侠义有江湖味的作品,拍江湖侠士才是徐克最为擅长的。
巧合真巧合绝对巧合昨天,我稀里糊涂地回顾了一下2046,在大脑一场纠结的情况下,我只记得一个标号2046的房间,和一句话:“每个去2046的人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找回失去的记忆,因为在2046这个地方,一切都不会改变。
没有人知道是不是真的,因为去过的人没有从那里回来过。
” 略微震动,便昏睡过去云云今天,我饶有兴致地看了《深海寻人》因为某些有剧透控的同学对我说,是个恐怖片,还有人头抛来抛去,于是我带着类似于崇敬《咒怨》的心态观看了此片。
那么,我们就照着恐怖片的套路来好了。
首先是,李心洁小盆友,看到她人,我就很相信这是恐怖片。
然后人家又是心理医生,那就更加恐怖片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所谓恐怖片老是喜欢拿心理医生开涮。
这是一种对正常职业的妖魔化!
)高医生(李心洁)走进电梯,有个没头没脸的黑衣人闪来闪去。。。
很好,真的是恐怖片。
接下来么,该有的都有了,无头尸,人格分裂,冤魂附体,阴阳眼,药物幻觉。。。
还有招魂和人鬼情未了。
不能说很出色,但人家恐怖嘛!
后来就更符合了,李心洁小朋友为了摆脱怨灵,将怨灵附体的鱼(无语)送回家乡上海。
于是彻底解脱,觉得世界无比美妙,接着遇见了已经死去的男友。
截至此时,我觉得结局该出来了,要么就是人家郭晓冬压根没死,只是怨灵缠身,接下来该复活复活,该追忆追忆;要么就是郭晓冬的灵魂来告别,顺便说说进天堂啊什么的美好愿景。
但是,接下来的两三分钟里,只见两个小朋友蹦蹦跳跳地走向“幸福生活”去了,啥都没交代。
然后,徐老头子告诉你了,人家李心洁从一类似脑CT机器里出来了,然后说她的记忆都给删除了,原来,从头到尾都是她一个人的幻觉,她的病人才是她的医生,她求助的院长已经死了三四年了。。。
此时此刻,我想到了两句话:1 生命是一场幻觉 2 我觉得我被耍了。
好吧,念在徐克的份上。。。
接下来,徐老头子又给剧情安插了一不大不小的“暗号”1016.在之前的剧情里已经出现过,一个底部用红漆标号1016的玻璃杯,在无头尸的灵堂里,在李心洁家里(当然这些目前归结为幻觉,暂时omit一下)李精神情况很不好,于是乎张震和梁洛施就琢磨着把她记忆给删了。
然后李心洁就住在1016房间,用1016的杯子。
好吧,我很好奇,这个杯子会又怎样的剧情??
(此刻的我脑中忽然闪现2046这个数字,然后浮想联翩。。。
)接下来呢,就是李心洁找回忆。
她总是记得一个叫做国栋(郭晓冬)的名字,记得一本叫《蓬莱》的书。
小小感慨一下:不会吧,王家卫情节出来了,找回记忆!!
于是她找呀找呀找(个中详情忽略),找到了国栋的小木屋,找到了取景地,于是乎她过上了,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
沙滩 木屋 白裙女子 海中蓬莱 真文艺!
原来它是一文艺片啊。。。
瞧瞧这个文艺圈子绕的。。。
好吧,我还是念在徐克的份上。。。
然后有一段画外音,照我理解是国栋自小到大的类似心路历程之类的东西,童音,少年音,成年因:“海洋,是所有生命的开始,只有珍惜海洋,才能知道怎样尊重生命!
” 靠!
又给雷得七荤八素,原来是一保护海洋资源的公益片啊。。。
徐!
您老人家。。。。
为了展现人家老头子自圆其说的本事,他终于在差不多结尾的时候,借梁洛施之口用倒叙手法,点明:国栋做只专注海洋资源保护。。。
苍天哪不带这样玩的呀!
结局么。。。
掉在失事地点的求婚钻戒,通过水流的复杂运动,自动爬到李心洁待的海滩上(这个情节很偶像剧),于是李小盆友捡起钻戒,什么都想起来了,于是乎,向着大海奔去。。。
结束了我想说,那么 1 0 1 6呢??
没头没尾的,无疾而终的!!
某一瞬间,我想明白了,人家李心洁一定是去坐2046了不对,应该这样讲“每个去1016的人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找回失去的记忆,因为在1016这个地方,一切都不会改变。
没有人知道是不是真的,因为去过的人没有从那里回来过。
”哇塞,终于理解了本片的真谛了!
所以,梁洛施小朋友,别跪着了,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洗洗睡吧。
-本人的剧透到此为止,我想对剧透给我的那位同学说:你丫耍我呢??!!
我也想对徐克小朋友说:你丫也耍我呢??!!
最后,我还有几点牢骚和感悟:1 那个主题曲填词填的。。。
真是太主题曲了。。。
人家所谓“一万年”台词就小小的一句,你至于这么唱来唱去嘛。
2 徐同学,你的主题很不顺滑,很多小分叉,回家用飘柔吧。
3 这个叙事手法,倒叙插叙来回嵌套,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4 我知道你是在内地拍片子,那你至于这么整上海话吗?
满大街的女鬼,偏要安排个上海郊区的粤语系女鬼。。。
难道是为了表示现在香港人越来越把上海当回事了是吧先这样吧我也坐着2046 或者1016 或者xxxx 找回忆去了
爱情悲剧?
之所以说这是一部爱情悲剧只是因为掺杂了死亡的情节但在我看来即使死亡最终毕竟在一起 又怎算是悲剧呢和那些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且在生活中痛苦挣扎的人来说怎又不能算是一种解脱呢“听说大海里面有一个地方叫蓬莱,所有的人都可以跟大自然一起天长地久,听说他们每个人都可以长生不老,那的生活与世无争,是个真正的世外桃源,海洋是所有生命的开始,只有珍惜海洋,才能知道怎样尊重生命,这样我们才可以明白,什么叫永恒”喜欢片尾那海边的小木屋,那一席白衣的高静。
沙滩上的那枚戒指定是命中注定,是国栋在蓬莱的呼唤,这样的宿命让高静幸福而快乐,在她回想起事实之前停止思维...一万年的序幕让未枯的海洋 /呼唤心中浪啊/寻找足迹飞啊 /海鸥孤影落沙啊 /鱼儿银浪亮啊 /穿越长虹荡漾 /一万年的序幕 /不用低语深藏啊 /蓬莱何处 /青山几度 /桑田沧沧 /地久天长 /海天隐入朦胧 /大地翠意情浓 /一万年的序幕 /爱在永恒漫舞 /一万年的序幕 /不用低于深藏啊
这几年来,我们注意到,为了对抗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为了压制中华优秀古典传说,为了以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毒害我国人民,为了从震后余生的四川灾区圈钱,西方的电影资本家们,从《指环王》到《黄金罗盘》,从《纳尼亚编年史》到《地海战记》,把他们五迷三道的所谓“魔幻经典”,拍了一部又一部,一再挑战着善良的中国人民的底线。
而我们中国香港地区的徐克导演,怀着“为祖国做一点点什么”的一腔热血,参考另一部西方的伟大经典,创作出了《深海寻人》这样的大片,为香港回归11周年献上了大礼,也用实际行动回击了西方反华势力“中国拍不出真正的魔幻大片”的疯狂叫嚣,实现了对伟大领袖“我是革命一块砖,任党东南西北搬”的庄严承诺。
在影片的开头,徐克导演就以他深邃的眼光,为我们勾勒出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之后的一幅末世图景:“每100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是精神分裂,两个精神紧张,两个焦虑症,两个弱智,两个自闭……每100个人里面至少有9个需要看精神科医生。
”已经患上沉疴的资产阶级,沉醉在纸醉金迷的幻景里,却不知他们的掘墓人早已为他们做好了棺材;50年后,正式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跃而成中等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中国就是这个掘墓人。
因此,徐导演接下来一针见血的指出:“地球的寿命不会超过50年”,这里的“地球”,正是对这个资本主义横行的世界的宏观概括。
就在这时,徐克导演突然笔锋一转:“科学能带我们进入海洋深处,却远远不能揭示它的神秘”,表面上,这里批判的依然是资产阶级的买办科学家以及他们的反动科学,其实是暗中呼应着整部电影的另一个伟大母题:人类的科技力量无法挽狂澜于既倒,只有回归神的力量,才能让人类领会宇宙的大秘密。
伟大的无产阶级学者约翰·罗纳德·鲁埃尔·托尔金说:神话,有时候比历史更好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真相。
在这一重理解上,我们回头面对导演刚才提出的“地球的寿命不会超过50年”的预言,我们清楚地知道,徐克导演正如高尔基诗中的海燕那样预言着:一场世界末日之战即将拉开序幕,神话中“诸神的黄昏”就要来临了!
徐导演并不想一开始就为观众揭示这个最终之战的宏伟面目,因此他仍是借男主人公之口娓娓道来:“其实我一直认为生命是不会终结的,结束也许正是另一种开始,真正的永恒是存在的。
”在此,导演不仅暗示了整部电影的情节线索,也提出了它的思想主题,即:直到现在的诸神在诸神黄昏之中阵亡殆尽之后,一个新的世界才会创生;这个灭亡与新生的过程将不断轮回,直到永恒。
徐克导演仅用寥寥数语,就将北欧神话的主题概括得如此通透明晰,可见无产阶级革命者对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要远远优于他们的资产阶级同行们。
女主角高静是女武神布仑希尔德的化身。
她是一个精神科医生,在礼崩乐坏的年代里,她致力于修复人类的灵魂,但是她的真实目的并不在于此,人类的“精神”是战魂的隐喻,而女武神的目的便是收集人类战魂,为“诸神黄昏”的到来做准备,让他们在那天为亚萨神族作战。
因此,电影中高静接触的对象并不是什么精神病人,更不是什么傻逼、呆子、天痴,而是如同梁家辉、张震和张震岳那样既猛且壮的优秀人种,他们正是战魂的绝好适格者。
高静的杯子上写着1016,这是关于她身份的另一个重要代码。
据说女武神的总数是16个,高静所代表的女武神可能正是其中的第10个。
明白了高静的真实身份,那么陈国栋是否就是大牛人齐格弗里德呢?
作为男主角的他与齐格弗里德有颇多相似之处:一、他是女武神的爱人;二、他是剧中最牛逼四溅的人物;三、他想给予高静的定情信物是一枚指环,结果这枚指环却是他悲惨命运的直接诱因和见证人,由此可见,那枚指环正是传说中具有支配世界魔力也背负着矮人一族诅咒的圣物——尼伯龙根指环(Der Ring des Nibelungen)。
可是这样的人物设定岂不是太简单了么?
齐格弗里德一个人物怎么能体现出北欧神话的悲剧精神和宏大叙事呢?
其实,在陈国栋身上徐克起码还加入了另外的两重神格:一、光明之神巴德尔。
巴德尔是光辉和美丽的化身,世间万物都无法伤害他,结果却死于黑暗神霍德尔投出的槲寄生树枝下。
电影里的陈国栋高大英武,结果却不慎死于一把小小的匕首之下。
女武神为什么要对他下此毒手?
请大家回想电影序幕里的镜头。
结论是:电梯中出现的黑衣蒙面人正是既黑暗又盲眼的黑暗神霍德尔,被邪神洛基诱骗,前来附身于女武神的身上,以完成洛基借刀杀人的阴谋。
为什么电影中的女武神会一再沉溺于LSD的幻象中不能自拔,无法施行引领战魂的神迹呢?
正是因为善于变化的火神洛基施展邪术,用哈根曾经使用过的秘药·忘情水使女武神忘记了她对齐格弗里德的爱意,而自己化身为齐格弗里德,以行使对她的精神控制。
因此,我们看到电影中高静在服下迷药的幻觉状态中看到陈国栋出现,想要拥抱亲吻他,却发现陈的身体无处不散发着象征洛基的火焰;而他也一再以“我们的任何接触都会抵消我们的力量”为借口,拒绝女武神亲近他,以免发现他正是洛基化身的秘密。
光明之神巴德尔的死,为诸神之黄昏奠定了第一重感伤的基调。
陈国栋的另一重神格是丰饶之神弗雷。
隶属于智慧之神族——华纳神族的他,是海洋之神尼约德之子,不仅拥有过于常人的智慧和正义感,也对海中的生活驾轻就熟,但是他宁愿为了得到一个女人献出自己的贵重宝物,注定了他在诸神之黄昏里的悲惨结局。
弄清楚了陈国栋的身份之后,小凯的身份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她正是弗雷之妹,青春女神芙蕾亚。
在有的传说中,芙蕾亚是奥丁御准的女武神众的领袖,因此在电影里即使小凯明知高静是杀害他哥哥的人,也对她不离不弃,甚至自己打工来养活神经失常的高静。
若不是小凯对高静亦师亦友的双重身份,很难解释她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
陈国栋和小凯一起构成了华纳神族的领导核心。
那么,陈国栋在片中孜孜以求的那个“与那国”是何方圣地?
溺死在那里的上海女人苏珍箐又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且听我缓缓道来。
与那国沉睡在大海中,属于日本的领地,却是日本人自己都不甚了解的一个古代文明遗迹。
它的象征含义,是北欧神话里的智慧之泉,要得到其间的智慧,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沉重的代价(奥丁神就付出过一只眼睛)。
沉睡在这里的苏珍箐,正是智慧之泉的守护者,始祖神密密尔的化身。
在神话中,密密尔拥有至高的智慧,洞悉神界的大秘密,却被亚萨神族交换到华纳神族做人质。
华纳神族对这个喋喋不休的老头甚是不喜,于是砍下他的脑袋交还奥丁,以示不满。
在电影里,死亡已久的苏珍箐附身于小凯,交还陈国栋头颅的一幕,正是对华纳神族交还密密尔头颅的戏仿,表现了二神族亲如姐妹表面之下的深刻危机。
接下来,读者们不难猜到,陈国栋心心念念的那个“蓬莱”,正是神话中埋藏着神圣黄金的莱茵河。
莱茵河中的水仙们守护着莱茵黄金,谁能拿到用这黄金做成的指环,便得到统治世界的权力,但只有弃绝了爱情的人才能够拥有它,否则便要承受可怕的诅咒。
陈国栋和高静之间的爱情背离了水仙们的警示,因此他们凄美的爱情故事以毁灭告终;而神奇的尼伯龙根指环最后回到了它的出生地——莱茵,也就是剧中的蓬莱海边,召唤着高静随着它黄金般的光芒一步步走入水中,完成灵魂的净化。
这同时也呼应了瓦格纳剧中的情节:布仑希尔德以自身的牺牲,赎清了从莱茵女仙手中攫取黄金指环以来众神所犯的一切罪过。
可悲可叹啊,女武神英明神武,最后竟落得个蹈海而亡的下场,这不正是一枚指环引起的悲剧么?
不论是李安的《色/戒》,还是这部《深海寻人》,都指出了这样一个精辟的道理:革命女性也好,高贵的女神也好,一枚戒指完全可以搞定!
说到这里,有的朋友会感到不解,为什么众神之父奥丁没有出场?
根据笔者的猜测,奥丁应该就是梁家辉扮演的那个医师,他一直以长辈的身份开导高静,其实在几年前就已经死去了。
他的死,注定了高静和陈国栋的最后斗争必定会以失败告终。
在影片的最后,巴德尔和女武神的灵魂双双化鱼,在与那国的海底自由穿梭。
女武神同时也是命运三女神“诺伦”的替身,她已经洞悉了资本主义社会必将灭亡的命运,因此和爱郎一起投身华纳神族的根据地海洋,不再过问人世。
可是,你没听见她同时欢唱着预言性的歌词:“一万年的序幕,不用低语深藏”。
是的,人类的历史不会随着众神的去世而结束,在已毁灭的宇宙极南端,有一片从未有人到过的海域,末日之劫过去之后,将从那里的大海中涌出新的土地,而化为双鱼的巴德尔和女武神将无缘这个新世界的重建工作,因为奥丁之子瓦利和圣战中残存的神才是未来世界的新主人。
与那国正是这个美丽新世界在片中的地理隐喻,也在影片的最后点明了世界循环往生,无产阶级必将战胜资产阶级的题旨。
从此,世界在梁家辉之子的引领下,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梁洛施和李心潔都是喜歡的類型
x
徐克还是拍武侠好.
之前在飞机上看的。。把我吓得不轻,后来一闭眼。。就那么地倦极而眠了
徐克!!!鬼才,虽然这部电影前面把我吓惨了
被减成这样,我实在是不知道怎么打分!
迷离的剧情
画面很美。。。
乱。
坚决不肯原谅广电总局
凌乱
搜了半天还是没搞清楚是否有更加完整能自圆其说的版本……如果有,也许真的是一部前卫片,否则,的确比较烂
看港版
徐克怎么了嘛
我一直来很喜欢徐老怪,但是,这个电影,实在没有弄明白,也不知道老徐要讲些什么。在一堆香港美女和台湾美女里面的郭晓冬显得格格不入的乡村。
混杂了灵异和爱情的电影,叙述逻辑混乱,简直就是用精神病来解释一切了。郭晓冬和李心洁、梁洛施潜水出意外,李心洁终日遇“鬼”,后来发现她是精神错乱,治疗医师梁家辉、妹妹被上海女人附身是幻想出来的。原来郭晓东是她昏迷时用刀划伤了大腿动脉害死的,最后投海殉情了
这实在是一场噩梦般的煎熬,如同精神病人在耳边长达两个小时絮絮叨叨的呓语,严重怀疑这是徐克在被催眠状态下拍出来的东西。
徐老怪的怪招有些时候让人无法招架
哈哈美好的回忆哦
海底深处一直是我很向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