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

殭屍,七日重生,Rigor Mortis

主演:钱小豪,惠英红,鲍起静,陈友,吴耀汉,卢海鹏,钟发,楼南光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13

《僵尸》剧照

僵尸 剧照 NO.1僵尸 剧照 NO.2僵尸 剧照 NO.3僵尸 剧照 NO.4僵尸 剧照 NO.5僵尸 剧照 NO.6僵尸 剧照 NO.13僵尸 剧照 NO.14僵尸 剧照 NO.15僵尸 剧照 NO.16僵尸 剧照 NO.17僵尸 剧照 NO.18僵尸 剧照 NO.19僵尸 剧照 NO.20

《僵尸》剧情介绍

僵尸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曾经凭借僵尸片红极一时的动作明星钱小豪(钱小豪 饰)事业和人生跌入谷底,他带着随身家当入住一栋破败老旧的公寓。经保安燕叔(卢海鹏 饰)指引,走进了传说的凶宅2442单元。小豪悬梁自尽,谁知命悬一线之际遭遇猛鬼缠身,多得隐世道长阿友(陈友 饰)出手方捡回一条命。小豪对白发 男孩小白及经常在2442门口窥视并吃祭祀食物的女人杨凤(惠英红 饰)感到好奇,进而从燕叔口中得知了当年曾发生的一起血腥惨案。同大厦的冬叔(吴耀汉 饰)不慎跌死,冬叔的老婆梅姨(鲍起静 饰)求专修邪法的阿九(钟发 饰)帮其还魂,但酿成不可逆转的悲剧。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爱恋贪欲引出无限烦恼。僵尸猛鬼,趁夜横行……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师爷请自重紫川·光明三杰机器人笔记解语花奇葩追梦敖鲁古雅的小侠客王尔德的婚礼青春无季杜鹃花飞夜晚的灵魂钻石岛四角关系成人世界朽木火舞黄沙永远的田野超能力女儿我的危险妻子一币通关小子:我们的电玩史恋爱回旋我们的成长日记第一季姽婳记忆神探第四季荒野玫瑰武装神姬荒岛尸变时空螺旋爱情敏感地带死亡约定2临时女友♪

《僵尸》长篇影评

 1 ) 这部太沉重了,希望有人再拍一部,梗概我都写好了。。。

现代社会,都开始文明火葬了,僵尸销声匿迹,当年的道长们都转行了,炒糯米饭的,当大厦管理员的,当过气演员的,可能还有在家带娃的,泯然众人矣。

有一天突然僵尸鬼怪重现,普通人惊慌失措,政府部门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也慌乱无章。

各位道长再次出现,陈友,钱小豪,钟发等等,还是熟悉的面孔,就是上了岁数,手脚也不那么灵魂,还有个三高糖尿病啥的,大家插科打诨,互相埋汰,经过一番奋斗,终于搞定了僵尸鬼怪。

大家笑着分别,回到自己的生活中,一切如常。

啊!!!!

谁能拍一部呢!

香港僵尸版本复仇者也好啊!

可惜再也没有林道长和文才了

 2 ) 男兒一生要幾次做到失落與心焦

非典型性港片有种独特魅力,揉和了失落、心焦,又掺着淡然、洒脱。

旁观者若同是不甚如意的loser(像我),看着会很有共鸣。

最后10分钟,画面回到了钱小豪拎着行李落魄的走进公屋,他依次遇见了排挡伙计(阿友道士)、看更伯燕叔、阿凤小白母子、梅姨,还有验尸官阿九(道士阿九)。

在最后一幕结束前,我以为结局有两种:1、钱小豪死后的鬼魂和其他人一样,困在这座大厦,一遍一遍的轮回;2、平行宇宙中,钱小豪自杀了,仅此而已。

其实结局很精妙:僵尸之战真实存在于钱小豪的临终臆想。

这个失落的中年人在吊颈的一霎那,以之前瞥见的人物为配角、以令自己风光一时的僵尸片为蓝图,迅速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血战僵尸的戏码,为其平淡失败的人生,画上悲壮的句号。

此外,还有一个细节很妙:停尸房中,钱小豪的儿子来认尸,响起的是成年男子的声音,而不是钱小豪臆想中的5、6岁的儿子——孩子长大成年,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逐渐脱离原生家庭,父母角色被淡化、不再被需要;特别是父子这种关系,有“取代”的意味,所以在临终臆想中,钱小豪把儿子还原到细路仔,强化自己作为父亲的存在感。

细想,甚是心酸。

做男人,难啊!

男兒一生要經過世上磨練共多少男兒一生要幾次做到失落與心焦我有無邊毅力捱盡困難考驗立折披荊斬棘心裡更願永不折腰

 3 ) 短评写不下而已,不吐槽。

1从小看凤凰电影台,有些感情分。

其实无论怎么回忆我也记不得林正英那一系列随便一个故事是怎样了。

只记得那时的感受——不吓人的恐怖片真是太好玩了。

我当时是个连回魂夜都怕到死的胆小鬼。

2小学四年级放学回家吃饭时看僵尸道长。

桌上两盘菜,一个炒鸡丝,一个西红柿炒鸡蛋。

3小学毕业时用VCD补看之前家人为了不影响我学习而不准许我看的我和僵尸有个约会。

碟子现在都还在。

直到很久后才注意到那句献给僵尸道长林正英。

4说回本片,水准不错,也合我意。

合我意的意思当然就是……不吓人。

5整体上而言根本就不是老僵尸片的路数,但是能做到既让人看出满满的致敬意味又不落庸俗翻拍,导演是有品的人。

6相比于老僵尸片单纯轻松的风格,本片则是混搭而压抑。

如此混搭究竟是好是坏这见仁见智,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是挺满意的。

7双胞胎走路的姿势笑喷了,毕竟清水崇。

8双胞胎的死法……也笑喷了。

超绝想象力。

9剧情上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晦涩感,因为埋了梗,所以勉强算说得通吧。

10钱小豪很帅。

11But,陈友的帅度完全超越钱小豪了。

12所以这片里的老脸也实在是太多了啊!

13结尾又是老到脱粪的梗。

一开始我是纳闷你又不用在天朝上映,何至于如此。

不过仔细想想,这梗并非多此一举。

14本片恰到好处的老梗运用,正说明了梗不嫌老,还是看你怎么驾驭。

最后尸体脚上的名字作为回马一枪,补刀非常凶猛。

建议国内所有抄或有志于抄此老梗的朋友们跪着看看本片的抄法。

要不剧透写完一个观后也太难了啊。

难怪巨巨们都(再度)分析起香港电影产业夕阳来凑字数了。

 4 ) 《殭屍》:港產片的臨終幻想?

原載於「730視角 」2013年10月21日 (劇透警告)又名: 七日重生 / Rigor Mortis麥浚龍向《殭屍先生》致敬的《殭屍》一度令港產片迷期待。

在中港合拍片的大勢之下,因大陸不准「導人迷信」的限制,一度盛行的鬼片大大減產。

《殭屍》令人想起港產片的黃金時代,似乎也走上近年興起的「本土」路線。

若所謂「本土」路線是在合拍片為主流的背景之下,「港產片」基於文化焦慮而有意識地回應的話,看來《殭屍》跟《打擂台》一樣有懷舊的趣味、像《激戰》般有失意中年,也如《低俗喜劇》一般「偏鋒」。

但麥浚龍志不在此,他並沒有上述「本土」路線所有的朝氣,反而是承接他在音樂方面的暗黑路線。

主角「錢小豪」以演員本身為藍本,讓觀眾按他們對演員的認識去了解角色。

演員錢小豪主演過不少殭屍片,曾紅極一時,現在名氣大不如前。

戲裡的「錢小豪」住進殘破的公屋,生無可戀,在凶宅裡上吊,被已無殭屍可捉的道士陳友救下來。

開展的氛圍就像《打擂台》一樣,找來過氣的演員演一些風光不再的中/老年人,就像港產片一樣「霉」;而劇情發展下去,當主角重振雄風之時,彷彿意味著香港電影也可重新振作。

結局陳、錢二人消滅了殭屍,但劇情一扭,來一個反高潮,原來之前的戰鬥很可能是「錢小豪」上吊死前的一刻的幻想,就像傳說中的「死前回憶」一樣,是他把最風光的日子(主演殭屍片走紅)以幻想的形式一瞬間在腦內重現。

然後他的「兒子」來認屍,樣子看不見,聽聲音好像是麥浚龍。

若然,《殭屍》並非再一次為所謂「本土」電影打氣,而是悲觀地指那些緬懷過去的「本土」風光只是「死前幻想/回憶」,而麥浚龍即使是繼承者,也只是來「認屍」的。

而這潑冷水連《殭屍》自己也不能倖免。

最後決戰一段的劇情犯駁,設定混亂,可見這戲不只懷舊,更把港產片劇本不濟的老毛病一併接收過來了。

在驚嚇場面的設計方面,也不見有甚麼創新之處,只是像彭氏兄弟般靠突如其來的音效和「鬼衝向鏡頭」的感官式操作來演繹,加上一些諸如模仿《閃靈》雙姝等在敍事上沒甚麼意思的鏡頭,可見導演有很多想法,但未有好好消化。

麥浚龍的熱誠值得肯定,但他在技藝上需要改進的地方太多了。

註: 我整篇文都沒有說「港產片已死」我不希望「港產片已死」文章是說麥浚龍這齣戲透露出港產片之死的焦慮 而麥浚龍的回應是悲觀的

 5 ) 生不逢时的执念

  名字如此朴素,在今天,实在少见。

  港片式微,花俏的包装顶个鸟用。

  《残春》中有一句话:“我们对于生的执念,却是日深一日”。

作者肯定没想过,这句话会被人拿来做一个香港80后富二代导演的处女作的注脚。

  总会有执念,无论人鬼,或是六道之外的僵尸。

  港人当然对港片有执念,心心念念那个年产三百部的全盛时期。

那时候有色艺双绝的女明星,她们一颦一笑一嗔一怒都是撩人;那时候有才华横溢的导演,他们翻手苍凉,覆手繁华,一群白鸽、一捧黄沙、一副纸牌皆可入戏。

  何止港人对港片有执念,我们这些生在大陆长在大陆的“北佬”也抢过新上架的VCD,隔天在学校卖弄新学的“港普”对白。

  执念这件事,只有在有作为的时候才有意义。

  整个电影圈都在为港片痛心疾首的时候,有谁真正做了什么?

抖几个烂段子就是“幽默”,找几个老演员就是“怀旧”。

港片只靠黄百鸣们显然不行,好在还有麦浚龙,好在他拍了《僵尸》。

  电影一开始,童声合唱《鬼新娘》(《僵尸先生》插曲)已摆出致敬的姿态,故事就在这阴郁、沉重的气氛中铺陈开来。

致敬和缅怀的,都是不肯放下的执念。

  过气影星钱小豪象征的是香港僵尸片,港片整体走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僵尸片的无人问津也在情理之中。

心灰意冷的钱小豪找了一间凶宅自杀,死前不忘将随身携带的物品一一排开,这些都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纪念:泛黄的合影,僵尸片、赌片、武打片三种戏服。

一个时代渐远,曾经合影的一班人,有些跻身国际,有人阴阳两隔,留在原地的总是不知如何自处,痛快决绝,倒也干脆。

当绳索勒进钱小豪的皮肉,瞳孔放大,房间中似有鬼魅横行,又似乎没有。

短暂的痛苦后是幻觉,吊诡的潘神、腐烂的草莓混杂着他早年的电影镜头飞快闪过。

  过了这一关,终获虚无。

  而就在这时,大隐于市的道士阿友挺身而出,睡袍,白背心,桃木眼镜,好一派现代道士的风骨!

阿友手起刀落,割断了钱小豪颈上的麻绳,先救下他的肉身,又赶走伺机而动的女鬼。

虽久未出山,动作依旧流畅,未显半点老态。

时过境迁,人还未及老。

  阿友不知道,被他一刀割断的还有过往和如今,真实和幻想,生和死。

  当镜头摇过那照片的时候,有多少观众按下“定格”,仔细辨认着每一张熟悉的面孔。

  音容宛在。

  道士在没有僵尸的世界只能靠炒饭维生,可笑又可怜。

如果说挂在墙上的罗盘是为了纪念家父,那阿友利落的身手又如何解释?

阿友是很尊敬道士这个职业的,这么久了技艺都未生疏,只是无奈没有僵尸可抓。

  “饭炒的再好吃又怎样?

”“总之一句话,生不逢时。

”  所谓无奈,不过道士炒糯米饭时翻飞的大勺。

  无奈和爱一样,恒久而稳定。

  失去爱人的师奶、不敢回家又不愿离去的疯女、阳寿已尽的法师、屈死的双生女鬼,都是靠爱和无奈才能在这监狱般的屋村住下去。

  比恒久和稳定更加恒久稳定的,是执念。

  关于这部电影结尾5分钟内的剧情已经有了太多猜测,导演麦浚龙也给过一些解释:“我希望去说一个关于希望,一个被遗忘的恐惧的故事,小豪他在电影里上吊,通过回光返照寻找失落的家庭,寻找尊严,找到自我,这是一种探索,最后的镜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他笑着离开,我觉得这就是希望。

”语焉不详,这样也好。

  麦浚龙还在采访中透漏了几个细节:为了帮钱小豪找到抑郁的状态,他睡下2个小时,就会有人给他打电话叫醒他,聊十分钟再睡;每天的饮食也清简。

在这种状态下,人很快就陷入混沌忧郁的状态。

  这个剧本前后大改过3次。

4个高大的招魂阴兵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冗长昏暗的走廊里,这场鬼气森森又威风凛凛的戏是写给许冠英和楼南光的。

谁也没想到剧本还未写完,许冠英已离世。

麦导觉得无人可替代许冠英先生,于是大刀阔斧将一整段戏都删掉。

第一遍看这个桥段时只觉荒诞惊艳和突兀,听了这来历后再看一遍,画面更显凄冷。

“最重要的是创作是否你想要的,是否讲得到你想讲的故事。

”你可以说这是一个富二代的任性,他可以不顾市场,“不为获任何奖而拍戏”。

但这也是一个80后对儿时回忆的凭吊,一个电影人对港片的执念。

至于象征、手法、日式元素、剧情、特效、造型这些废话,在看过麦浚龙的才华后,已没必要再啰嗦。

  我只是很想知道,那段删掉的故事,是否真的无人可演。

 6 ) 时代永远不可逆行

整个故事说实话不够精彩,让人觉得由衷的哀叹僵尸片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林正英当年在僵尸片下坡路的时候试图挽救过僵尸片,但无奈投入大量精力的影片居然只能和投入打了个平手。

而今已经完全没真正意义上的僵尸电影了,麦浚龙此次算是讨了个巧。

演员表来说不可谓不强大,各个登场人物都是不弱的老戏骨,一开始热情的卢海鹏,富有人情味的老练,但词句里,搬出来的明星我见多了,搬进来的明星....几句话就把钱小豪的窘境展露无遗,十三岁出演,十六岁做主演,这么多年沉沉浮浮。

而今却鲜有出镜的机会。

不可谓不可惜。

陈友也是出道很早的演员,完全表现出了末世时代的那种黯然,我们终归无可奈何的被淘汰,糯米,难道真的只能炒糯米饭吗?

这个时代僵尸都没有,更何况道士。

钟发那种阴沉到骨子里,那种病入膏肓的最后疯狂简直传神,时间给他容貌的变化是最大的,起先第一眼没能认出他来,他也是演出僵尸片相当多的一位老演员了。

吴耀汉的台词只有那么多,但点点滴滴的细节却是最到位的,为妻子打胰岛素针剂的那种恩爱,替人试衣服的那种老年人的絮叨...楼南光只是简单客串了下大排档的工作人员,但满满的都是那个辉煌时代的缩影。

他没有特别的表现,但他在那站着就是回忆。

鲍起静说实话这部片子女性来说最出彩的就是她了,那种对爱人爱到深处的眼神,到失去后的那种沉默疯狂,偷袭卢海鹏时的歇斯底里甚至不用台词就能做的淋漓尽致,到最后酿就无法回头的悲剧的背门而泣...末了那句我们走吧完成了故事惠英红怎么说呢,这几年完全热衷于疯妇的角色,不疯魔不成活么?

让人分不清她究竟在哪部电影了,因为人物特性太过一致,全部是失去后的疯狂。

最后的结局却让人想到周星驰的功夫的结尾,火云邪神在指挥交通,包租公夫妇恩爱的逛街.....原来功夫(僵尸)并不存在,只是自己的心还念念不忘,割舍不掉那一种的情怀。

 7 ) 他还是这么悄无声息地死了

《僵尸》是一部怀旧之作,主演们都是香港黄金时代僵尸片响当当的顶梁柱。

作为一个从和片中小白小盆友那么大就喜欢僵尸片的热心观众,我在《僵尸》预告片出来那天就激动无比,直到在昨天终于看到了正片。

整个片子和传统僵尸片幽默轻松的风格不同,非常压抑哀伤。

决斗那段又有《僵尸大时代》的惨烈和悲壮。

从出现已故的九叔(林正英)和阿英(许冠英)的照片开始,基调就已经注定是沉重的。

过气的鬼怪片演员、落魄的末代天师,风烛残年的术士,年迈失智的老大爷…甚至一向以讨人嫌的活宝楼南光这一次也不得不隐于市井,摇摇欲坠的大楼,残破的戏服,泛黄的照片…处处沧桑凄凉。

这种沉重与其说是为了衬托恐怖气氛,更多的是对没落的僵尸文化的哀悼。

观众惊喜地看到一个又一个熟悉的老面孔,而随即又为他们在片中落魄的处境而忧伤,也许是他们现实的影射,不敢细想。

总之那个黄金时代过去了,老戏骨们仍然演技上佳,劲头不减当年,看到这本已觉欣慰,但我猜到了开头没猜到结尾……在钱小豪濒死之际,他看到了自己刚搬进来的那天,正常的大楼,正常的邻居,没有僵尸没有道士没有灵异事件,只有他独自挂在了屋中。

一瞬间我发现眼前看到的是最可怕的结局:之前的一切都是他的臆想,作为一个前半生都献给僵尸电影的演员,他尽管过气却不能自拔,希望自己仍然生活在那个鬼灵精怪的世界里。

就算死也要轰轰烈烈地死在与僵尸的战斗中。

无法直面现实而最终选择自杀,直到脖子伸进绳套里的最后一刻,也希望真能有那么一个道士,或者一只鬼的出现来证明他的前半生不是一场春秋大梦。

可惜什么也没发生,他还是这么悄无声息地死了。

不知道僵尸电影在走向消亡之前是否也这么挣扎过,期待能有什么奇迹出现,让自己有个活下去的理由。

P.S.但乐观地想,观众市场对恐怖题材的电影一直是有需求的,随着大陆文化一点点的解禁,也许会真的有迎来僵尸片第二春的时候。

真心希望这些老一辈能够坚持到那一天的到来。

P.S.S. 小白小盆友和冬叔有人让人禁不住想到裴东来和汪驴这个神奇组合啊!

 8 ) 煉成《殭屍》的一籃子因素

作者:月巴氏Blog:http://fatmoonba.blogspot.hk/2013/10/blog-post_24.html《殭屍》有以下一幕。

當陳友知道殭屍真的出現了,他找到鍾發,奄奄一息的鍾發嘔住血但自豪的道:「係我煉出來嘅。

」這一句對白令我起晒雞皮。

任何事物都需要一個生成過程。

就算一隻殭屍,也是鍾發花了一番心力千錘百鍊才煉製而成。

不論是殭屍還是《殭屍》,都基於一籃子因素而促成。

這一籃子因素,有些是主導了《殭屍》的歷史因素,有些比較隱藏地影響了電影的表現形式,你說成是我本人(不負責任)的聯想亦無妨。

只能說,從《殭屍》可見到一個中外恐怖片的歷史與系譜。

《白骨陰陽劍》見殭屍我們的殭屍,不同於喪屍,更加不是《吸血新世紀》裡那種用情至深的慘白美少年類型。

在中國鄉野傳說裡,殭屍是客死異鄉的人,必需借助道士法力引領才能返回家鄉。

Dress Code是清朝官服,行動時採用跳吓咷吓的方式,期間雙手仲會向前伸直。

早在粵語長片殭屍已經現身。

像武俠片《白骨陰陽劍》,便有女俠「指揮」殭屍行動的一幕。

離奇在《白骨陰陽劍》時代背景不是清朝也不是民初,而應該在更遙遠的古代(即使是架空了的古代),卻竟然存在身穿清朝官服的殭屍……為了娛樂性,粵語長片時代已經可以去到好盡。

有一點可以肯定是,殭屍由一開始已被設定為沒有意志的生物。

諧趣 + 功夫 + 殭屍《殭屍》最後一場大打,看見陳友在錢小豪身上畫滿符咒,即時諗起《鬼打鬼》——鍾發同樣先在洪金寶身上畫晒符(分別是洪金寶全身赤裸),才去單挑殭屍。

殭屍一直見於香港電影,但從來冇被大肆描述——直至《鬼打鬼》。

那時候的功夫片,還在民初諧趣功夫潮流中,技擊動作還未大肆闖進城市。

諧趣功夫片漸式微,當市場還未出現一個功夫片大變革前,洪金寶把茅山道術和殭屍大膽引入,結合成既靈幻又搞笑的民初功夫片,講到尾,重點不是要嚇人,而治殭屍表面上是用道術,實則還是拳腳功夫。

而在《鬼打鬼》的核心命題,(無自主意志的)殭屍害人,全因受制於人,(最衰的)始作俑者始終是人。

林正英 = 茅山道長《鬼打鬼》破革成功,《人嚇人》、《人嚇鬼》食住上,論創意是及不上作為先駒的《鬼打鬼》,但同樣找來了林正英,他不是主角,作用卻超越主角——「林正英 = 茅山道長」這算式已經深入民心。

《殭屍先生》的師徒與糯米《鬼打鬼》、《人嚇人》、《人嚇鬼》都是洪金寶作品,諧趣功夫味道依然濃厚。

殭屍片需要再嶄新一點的配置。

1985年《殭屍先生》,洪金寶只任監製,找來劉觀偉執導,演員除了必備的林正英,還有錢小豪和許冠英,三人構成了一個有趣兼充滿情味的師徒關係,而且不需刻意經營,很自然地你便會感受得到。

但那份師徒情,我是到後來重看先有感覺,對於當年仲細的我,《殭屍先生》最好睇是那份強烈代入感——每當睇見那隻(由元華扮演的)殭屍王出現,我真係不自覺地跟埋戲中人一齊暫時停止呼吸……而且事後發現,原來唔止我一個細路係咁做。

至於糯米,除了作為一個治殭屍方法,更衍生了大一段笑料——從《殭屍先生》你會看到80年代港產片那份獨特的靈動,明明大難當前人人依然充滿生命力同你搞笑。

糯米到了《殭屍》,卻只剩下悲哀。

在沒有殭屍的時代,陳友那個家傳道長的身份也變得沒甚麼意義了(也不需要徒弟承傳了),糯米也由治殭屍的法寶,炒成糯米飯食落肚。

中屍為體,西屍為用《殭屍先生》英文片名是Mr. Vampire。

當中的殭屍的確滲入了一點西方設計。

我們很熟悉的那一種吸血殭屍(Vampire)——會吸人血,而被吸血的人又會慢慢變成殭屍的爪牙。

《殭屍先生》便提取了這一點,交代了一個許冠英被咬後逐漸變異成殭屍的過程——但在這過程裡又進行了一點改造,在西方吸血殭屍故事裡,只要人一被咬,就注定變硬殭屍,但在《殭屍先生》,這不是一個必然結果,所以許冠英還是有得救。

到了《殭屍》,殭屍已經被塑造為一隻凶殘的怪物,好打得。

睇殭屍睇到嘔的90年代初香港電影慣常做法,《殭屍先生》票房大收後衍生了超大量殭屍片,由80年代中玩到90年代初。

單是林正英有份演出的便有《殭屍家族》、《靈幻先生》、《一眉道人》、《音樂殭屍》(呢齣單睇戲名已知是一部奇片)、《驅魔警察》、《鬼打鬼之黃金道士》、《新殭屍先生》、《驅魔道長》……後來(已經有點苟延殘喘的)殭屍熱潮甚至蔓延電視,像亞視便特登重金禮聘林正英開拍《僵屍道長》,錢小豪也拍了TBB的《大頭綠衣鬥殭屍》。

講真,真的已經睇到嘔了。

在那個殭屍片熱潮下,《猛鬼差館》未必太關事,但對於殭屍這題材玩得更癲更離譜。

片中殭屍的原來身份,是日本皇軍,變異成殭屍後卻屬於西洋那一系,但對治的方法(竟然)依然是茅山道術!

只是我們都投入在那份空前娛樂感,冇人嘗試深究或提出疑問。

至於許冠英的角色,倒跟《殭屍先生》有點相像,叻唔切但又認屎認屁,但講到尾還是屬於善良的。

作為殭屍片熱潮的中流砥柱,林正英許冠英同樣擁有深刻鮮明的幕前形象(其中林正英甚至足以成為香港殭屍片的唯一代言人);先後病逝的二人,逝世日期也同樣是11月6日。

《殭屍》在開初和結尾,向兩位演員,以及一個逝去的年代作出致敬。

不要一見屋邨就當成本土90年代打後清裝殭屍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喪屍。

喪屍隨著電視遊戲正式入屋,過去從來沒有喪屍這物種的香港,也開始出現了喪屍片(《凶榜》裡那種搽白晒塊面的鬼,則算是港產片中最早借用喪屍形象的嘗試)。

所以事隔多年後當知道有人要拍殭屍,而且是拍清裝的殭屍,我是很驚的。

仲拍嚟做乜?

還可以點拍?

電影找來了一大班已經有一點年歲的舊演員,故事場景又設定在公共屋邨(從外觀看是井字形,但部分場口見到又肯定不屬於井字形,反而似是更舊一點的屋邨環境),以上一切似乎都在指涉著近年被高舉的本土意識。

但《殭屍》真的是單純本土意識投射?

其實我看不到甚麼本土憑證,那個(經過CG加工的)屋邨,跟外邊環璄不存在任何關係,更似是一個像遊戲《Silent Hill》的「裡空間」,望落好似現實,其實絕對超現實。

戲裡那班人,恍如被注定的死命留在這空間,而同時又執迷於留著自己存在的證據:錢小豪留著舊戲服、陳友留著父親的治殭屍法器、鍾發留著煉製殭屍的秘而不宣傳統方法、鮑起靜留著老公吳耀漢的屍身。

結果奇蹟地,殭屍真的被煉成了。

各人得償所願,相信殭屍存在的人證明了自己的對的,一心保存家族歷史的人有殭屍可治了,而曾經在銀幕風光地打殭屍的也再次奪回拚命的力量。

這是一個描述執迷的故事。

本土不本土,無關宏旨。

恐怖的線索《殭屍》對昔日殭屍片的指涉,除了清裝和跳吓跳吓、彈墨線和糯米,就再沒有其他了。

反而充滿了古今中外恐怖片的線索。

1.J Horror:電影找來了清水崇監製,事實是不少設計也很清水崇:灰藍的顏色調子、總是失驚無神閃出來的惠英紅白髮兒子、亂髮披面姊妹女鬼的奇異肢體動作。

2.Slasher & Gore:最初看trailer以為全片都極度血腥,原來真正血腥的只有一場,而可能因為只有一場,blood的使用量完全不克制。

那種用刀拮落肉身的刺痛感,自然承襲自Slasher Film,而那個一刀拮落手背的設計,我想起2007年法國恐怖新浪潮代表作《Inside》,分別是《Inside》用鉸剪。

3.Dario Argento:港產鬼片最偉大的鬼光!

這種又紅又綠的超現實妖邪燈光,學習自意大利恐怖片大宗師Dario Argento,經典作首推1977年《陰風陣陣》(Suspiria)。

《殭屍》裡鍾發個竇,長期泛著刺眼紅光,預示著這是日後一切血腥慘劇之源。

4.閃靈:那對姊妹女鬼的設置和在長長走廊平排企的鏡頭,點睇都係仿倣《閃靈》吧。

5.大友克洋:大友克洋當然不是專搞恐怖題材,但他往往在最現實的環境裡找到最不理性的恐懼感。

《殭屍》惠英紅棲身的電錶房,牆身地上都滿布不尋常的電線,那種mechanic味便很像大友克洋筆下的畫面;還有,當看到血花四濺在屋邨的shot,我真的即刻諗起《童夢》其中一格!

煉,需要熱情這篇不是《殭屍》影評。

電影好不好,請自行評價。

我想說的是,《殭屍》是一個恐怖片迷,給美好恐怖回憶的重塑。

如果你也是恐怖片迷,你不難在《殭屍》按圖索驥找到一幅屬於恐怖片的時間地圖。

也是一封寫給恐怖片的情書,貫注了熱情。

這股熱情,你可以在《鬼打鬼》找到也可以在《殭屍先生》找到,甚至在過去不少經典香港電影一樣找得到。

當你用熱情煉成了一樣事物——就算是煉出一隻殭屍的鍾發,也值得含笑而終。

最卑鄙的是那些用一籃子不能公開的因素,剝奪別人動用熱情權利的人形生物。

 9 ) 港片恐怖片

恐怖剧情片,讲述一个演惯僵尸片但已无片可拍的老演员,并且家庭生活不幸,妻离子散的他搬到一座阴森诡谲的大厦,只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却遇上隐世的天师阿友后引发的故事。

一部向传统僵尸片致敬的电影。

这是部并不恐怖,但会难过的僵尸片。

道士在没有僵尸的世界,只有靠卖炒饭为生。

片里的梅姨放不下冬叔,阿凤放不下小白,阿友放不下小豪。

而我们放不下的,是那个已经逝去的,灿烂的港片年代。

如能重新来过,愿你七日重生。

相比于致敬,其实本片更像是一部日式恐怖片,清冷的色调,执念的怨灵,但整体的制作水准很高。

不必遗憾,那个年代癫狂、热闹、市井的港片气质早已回不来了。

 10 ) 结局答疑

我看到了这个电影的很多影评都在说不知道最后结局是什么意思,那我就来简单给大家解释一下。

其实现实世界中小豪上吊自杀就死掉了。

电影中讲的那些都是他临死前的幻觉。

具体为什么会有这些幻觉我像是他觉得就这么死去太窝囊,希望自己死的壮烈些。

让我们按照电影中小豪的视角一一比照。

他在背包进来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睡袍男在大排档旁边剪指甲,最后他上吊死去时也是那个睡袍男第一个赶到的,所以在幻觉中睡袍男成为了降妖除魔的道长。

那另外一个道长呢?

在现实世界中其实是一个殡仪馆工作人员,小豪被从冷柜拉出来的时候看到了那个工作人员,于是就把他定义为那个坏道长。

小豪走进大厦的时候还看到了 睡懒觉的保安,拉着自己小孩等电梯的阿姨,祭拜自己老公的阿婆。

这些相信大家都可以在小豪的幻觉中找到相应的人物。

这些他上吊前和临死前看到的这些人物构成了这部光怪陆离的电影也构成了小豪的那个死前的幻觉。

所以不知道结局是什么朋友可以再看看最后几分钟比照一下就可以发现正是因为这个结局让这部剧来的更为有趣。

可以说是一个升华。

《僵尸》短评

不恐怖,就是看着挺脏的。对香港僵尸片不熟,看不出致敬什么的。女鬼不像国产的,国产不都是阿飘么,这种蜘蛛爬类型太舶来了。

6分钟前
  • Summerpie
  • 还行

名为致敬,实际徒有其表。节奏拖沓,令人昏昏欲睡。选了这部电影真是后悔。

8分钟前
  • 不太冷的杀手
  • 很差

相当不一样的文艺情怀僵尸片,听觉上的处理很棒,开放结局也值得玩味。

9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情怀是你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12分钟前
  • 晚安好运©️
  • 较差

道长能把裤子穿上吗?

16分钟前
  • 办公室甜心
  • 推荐

片尾字幕:音容宛在林正英,许冠英~~~~~~~

21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推荐

好浮夸又不知在讲什么!没字幕口音听不懂!特效做的太过了,双胞胎密集恐惧症根本看不得

22分钟前
  • 淺灰
  • 较差

捻唔到居然系juno拍噶!

27分钟前
  • 浩子菌
  • 力荐

燃尽过后全是忧伤。麦导真是我佩服的富二代,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烧钱都励志!啥也不多说了,近几年来最好看的港产恐怖片。

31分钟前
  • Hey Johnny
  • 推荐

看不懂。

36分钟前
  • 盲忙
  • 较差

我认为好的恐怖片无非分为有现实意义的像寂静岭或纯飙血赚激素的像杀出个黎明,像本片这样整出个合体僵尸两部分都不知道要表达个啥,主角的人性意义其家人儿子最后也没有合理点题,空有外壳华丽内涵不知所云,叫个僵尸的确再贴切不过。不靠踏实讲故事纯在装逼炫技抱文艺大腿,我这里给不出高分。nothx

39分钟前
  • 蛤蟆不哭
  • 较差

超赞的僵尸片,没落破败的气息与怀旧伤感的情调如血液般慢慢铺张扩展,直至这场英雄梦画上极具震慑力的省略号。每个人都演得本分踏实,却又神乎其神,市井粗语与爱恨伦理之间,何止仅仅是僵尸片的沉沦。麦浚龙作品再次让人眼前一亮,看好他,怒加一星。

43分钟前
  • Mr. Infamous
  • 力荐

“很多人都说电影的剧情很荒谬,原来,人生比电影更荒谬” 震慑、怀旧、越怕越吸引人往下看,越看越好看,越好看故事越精彩,越精彩越看不懂……2013年最王家卫的恐怖视听奇赏,吴耀汉演的僵尸符合所有预期。“如果有一天,我失去了记忆,你一定要重新教导我怎样去笑。去笑,其实很累。”

44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美式闪灵+日式贞子

46分钟前
  • 大笨象騎士
  • 较差

哎....不搞笑

47分钟前
  • 李组长
  • 较差

如其说致敬不如说是告别。昨天的荣光不再,倒不如重头学起。结构是好莱坞式的,元素是港产僵尸、日韩恐怖、欧美惊悚甚至电玩游戏都有,情怀确是中国人的,人与人的悲欢离合,既哀婉又温情。这未尝不能作为华语类型电影一个新的走向。

50分钟前
  • 沉默の玩
  • 推荐

气氛挺好的~不算恐怖(嘛……),就是结局没弄明白怎么倒过去还修正了~~~结束前过道地上写尸油符,画面感好棒~~~再前一点双子女附僵尸身之后,僵尸好帅好拉轰(喂)~~好吧,鲍姐杀人有点奇怪,感觉没交待好。3.8分

55分钟前
  • 胡桃园咔嚓女王代表老柴咔了你
  • 推荐

在喧嘩與騷動中追憶似鬼年華,絕美之城僵尸版

57分钟前
  • 冰山李
  • 很差

从片尾可以将前面的主体剧情看成是落魄明星生前的想象(生无可恋,在臆想中重获宽慰)。结构又可回溯《绿野仙踪》。前面故事中,梅姨为私利做出种种恶事,逐渐变成“僵尸”,最恐怖的永远是人性。郁结生疾,放下才能解脱。摄影赞,倾斜构图,走道旋转镜头叠化转场。对以往类型故事的时过境迁的缅怀。

1小时前
  • 居无间
  • 推荐

看不下去

1小时前
  • 周周不是傻子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