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公众号“影探”作者:女神的秋裤转载请注明出处1995年,一部电影让梅尔·吉布森走上人生巅峰。
他自导自演的《勇敢的心》横扫奥斯卡10项提名,最终拿下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在内的5项大奖。
梅尔·吉布森手握两座小金人,图片来自variety.com影片以英国历史上伟大的失败为结尾:领导苏格兰人民独立的威廉·华莱士被凌迟处死。
他最后一句撕裂心肺的“自由”呐喊,成为许多人心中多年挥之不去的声音。
《勇敢的心》他死后,发生什么?
1305年8月23日,威廉·华莱士被长腿爱德华处死。
他的头颅被挂在伦敦桥上,尸体则被分成4块送往英格兰和苏格兰的4个地方,以警告那些试图造反的人。
威廉·华莱士的手臂被挂起示众但这并没有起到长腿爱德华设想的镇压效果。
相反,这更激起人民的反抗情绪。
就在此时,历史上另一个重要人物出现——罗伯特·布鲁斯。
而在现实中,他才是“勇敢的心”的原型。
这部无缝衔接《勇敢的心》的电影,就是《法外之王》。
一、“勇敢的心”原型罗伯特·布鲁斯(Robert Bruce)是谁?
一句话概括:他是领导苏格兰独立的人,他是历史上开明的国王。
罗伯特善用战斧图片来自heritage-history.com2在《勇敢的心》中,他背叛了英雄。
由于历史上背叛威廉·华莱士的叛徒后来被罗伯特重用,所以一些人猜测罗伯特背叛了华莱士。
《勇敢的心》但在现实中并非如此。
他和华莱士的恩怨充满争议,但他仍是苏格兰历史上最重要和最有威望的国王之一。
是他完成了威廉·华莱士的遗愿,击退了英格兰人的入侵,取得民族独立。
英国斯特灵城堡外的罗伯特·布鲁斯雕像图片来自stirlingcastle.scot他是个虔诚的基督徒。
生前他希望自己的心脏能被带到圣城耶路撒冷。
《法外之王》他死后,心脏被做了防腐处理放入银制琉璃骨灰盒。
由他的挚友詹姆斯·道格拉斯携带踏上征途。
罗伯特·布鲁斯和詹姆斯·道格拉斯,《法外之王》不料一向骁勇善战的道格拉斯陷入埋伏,被敌人包围。
突围无望,传说他取出盒中罗伯特的心脏,扔向前方,并高喊:“冲啊!
勇敢的心!
就像以往汝惯常的那样,道格拉斯将追随汝或战死!
”Forward, brave heart, as ever thou were wont to do, and Douglas will follow thee or die!
最终道格拉斯战死,这个传说被后人称为“勇敢的心”。
《法外之王》《勇敢的心》为塑造英雄将这个传说嫁接在华莱士身上,《法外之王》则比较客观的呈现了罗伯特·布鲁斯这个人物。
这次的电影版权被Netflix买下,可以说是导演大卫·马肯兹(《赴汤蹈火》豆瓣8.0)和Netflix的强强联手。
片中不仅有长达12帧的派恩全裸镜头,开头长达9分钟的长镜头足以让人惊叹强大的场面调度。
相信我你啥也看不清高潮的战役场面宏大,现实且残酷。
Netflix放开了尺度,什么开膛破肚、爆头断腿都被一一再现。
《法外之王》如果仅仅是为了羞羞的尺度和血肉横飞的画面来观影,那可真是暴殄天物。
因为《法外之王》不仅制作精良,更呈现了英国历史上鲜为人知又跌宕起伏的英雄故事。
二、在苏格兰拍摄的成本最高电影《法外之王》是在苏格兰拍摄的成本最高的电影。
为了呈现最真实的中世纪景观,剧组来到位于苏格兰古城爱丁堡。
单在克雷格米勒城堡(Craigmillar Castle),他们就花了整整3周的时间进行修复和改造。
拍摄中的克雷格米勒城堡
拍摄中的克雷格米勒城堡大到石墙草屋,小到木柴牲畜,全部实景搭建。
而这只是其中之一。
《法外之王》除了景观,在习俗和服装上片子也非常考究。
在苏格兰,每当有重要的节日就会在地上铺上一层稻草,虽然至今也没能搞清这个习俗的意义,影片还是将这个小小的细节还原。
地上洒满稻草
地上洒满稻草当时平民衣着朴素,以黑白灰三色为主,且必须长至遮住屁股(贵族不受限制)。
一般的战士多以皮衣为铠甲,能穿金属铠甲的都不是一般人。
朴素的衣服
罗伯特着皮制铠甲和少量金属铠甲
长腿爱德华儿子着重金属铠甲《法外之王》比《勇敢的心》更忠于历史,许多场面在历史上都有记载。
比如长腿爱德华的儿子曾对着晚宴上的两只天鹅起誓。
《法外之王》
图片来自bookpalace.com全片在人物的塑造上让探长印象深刻,几乎每个角色都个性鲜明,短短几个镜头、几句台词角色就能立住。
比如许配给男主的伊丽莎白,面对蛮横征兵的英格兰军,别人都吓得不敢动,她却跑上前去,一把将士兵推开。
安静温柔外表下的独立、勇敢与无畏展露无遗。
悍将詹姆斯·道格拉斯勇猛到有些癫狂,打起架来有时像个疯子。
当他回到故土复仇时,几句画面感极强的台词,就让人感受到他狂傲笑容下隐藏着的思念与悲伤:“我记得我的父母曾站在这个院子里,我的父亲在我母亲耳边细语,我不知道他说了什么,但一定很有趣,因为我的母亲笑个不停……”
这部电影如此用心,是因为Netflix想把他打造成一个三部曲。
威廉·华莱士之后,罗伯特·布鲁斯的战绩更加辉煌,故事更加曲折。
第一部《法外之王》只是讲述了罗伯特的崛起。
三、从《勇敢的心》到《法外之王》我们先从英国国旗说起。
众所周知,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它由北爱尔兰+苏格兰+英格兰三部分组成(还有个威尔士),国旗也是由三部分组成。
但北边的苏格兰是个扛把子,千百年来,它都没有被“驯服”。
2014年,英国就苏格兰是否独立而进行公投,最终投票反对55.3%,赞成票44.7%。
苏格兰独立失败。
@谷歌地图而700多年前,苏格兰独立迎来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时光。
1286年,在去探望新皇后准备造人的路上,苏格兰国王亚历山大三世因天气原因坠马身亡(一般猜测)。
他没有可继承王位的子嗣,苏格兰权贵为争王位乱成一团。
他们脑袋一抽,竟然请英格兰国王长腿爱德华做仲裁人。
《法外之王》中的长腿爱德华(中)
《勇敢的心》中的长腿爱德华(左)爱德华可不甘心只仲裁一下,他趁机建立傀儡政权。
在13名王位候选人中他淘汰了所有对他不利的人选,其中就包括罗伯特·布鲁斯。
他选中约翰·巴里奥尔(John de Balliol)为苏格兰王,但约翰敛财暴政,不得民心,常有暴动。
爱德华火速出兵暴力镇压。
《法外之王》中亮出爱德华的战争神器:“战狼”War Wolf1297年,威廉·华莱士的妻子在英军的行动中被杀。
华莱士爆发,攻城屠将,一呼百应,罗伯特·布鲁斯也一度支持他。
《勇敢的心》但最终,在复杂的实力角逐中,华莱士被俘虏。
1305年,华莱士遭凌迟处死。
《勇敢的心》这就是《勇敢的心》中的故事,紧接着,《法外之王》的故事开始。
苏格兰的反抗势力不得不向爱德华低头,罗伯特也只好对他俯首称臣。
《法外之王》爱德华将华莱士的尸体挂街示众,以警示民众。
结果,苏格兰人民反抗情绪不降反升。
华莱士向往自由的星星之火,在许多人心里燃起熊熊火焰。
《法外之王》
《法外之王》表面屈服的罗伯特终于下定决心反抗爱德华。
他迅速得到一些贵族支持,毕竟,无论看血缘还是资历,他都是最合适的国王继承人。
他曾被亚历山大三世指定拥有王位继承权罗伯特先是在争吵中手刃了约翰·康明(John Comyn)。
他是罗伯特最大的国王竞争对手,而且得到爱德华支持。
还原罗伯特用匕首刺死约翰,《法外之王》
图片来自historyextra.com然后,1306年,罗伯特在斯昆石上(Stone of Scone, 又称命运之石,加冕石)自行加冕为苏格兰王。
爱德华闻讯后立刻宣布将罗伯特逐出教会。
罗伯特因此成为不法之徒(outlaw),即任何人都不会向他提供庇护和帮助。
《法外之王》
图片来自inhistorytoday.wordpress.com成为不法之徒的罗伯特屡战屡败。
现实中,他的三个兄弟被屠杀,妻女被抓去囚禁。
罗伯特军队遭偷袭
妻子被囚禁,片中还有他兄弟被开膛破肚的露骨镜头,探长没胆放罗伯特远没有华莱士一般的勇猛,在爱德华的镇压下,他只有逃命的份儿。
最惨的时候,罗伯特身边只有40人。
四、从40人小队到苏格兰王>>>>蜘蛛结网片中罗伯特后来领导人们和爱德华军队对战前,一个雨中的蜘蛛网镜头一闪而过。
这是对在英国流传百年的感人典故“蜘蛛结网”的致敬。
1306-1307年间,罗伯特在历史上消失。
传说他躲避在山洞里(一说为茅屋),七战七败让他精神颓废(一说为六次,总之很多次)。
一个雨天,他忽然看到一个蜘蛛在结网,每当蛛网快织好时,一阵风雨就将蛛网吹破。
图片来自ancientpages.com而每一次,那只蜘蛛都从破的地方接着开始织,直到最后织成一个漂亮的蛛网。
罗伯特受到启发,他决心重返战场,和英格兰血拼到底。
>>>>劳登丘战役·Battle of Loudoun Hill罗伯特带领部下打游击战,洗劫了英格兰控制的城堡。
苏格兰人民再次看到希望,他们慕名而来,只为跟随罗伯特为苏格兰战死。
1307年,罗伯特的军队在劳登丘迎战爱德华儿子率领的英格兰大军。
传说在10年前,威廉·华莱士曾在此击败英格兰军。
长腿爱德华并不是像电影中一样在参战前死亡,实际上战后他才亲自出征,在路上染上痢疾病逝。
《法外之王》中的劳登丘
现实中的劳登丘图片来自heritagelandscapecreativity.wordpress.com但这次,罗伯特的军队只有600人,英格兰军足有3000人。
他的军队中,甚至有人赤脚上阵。
这一战,是整个苏格兰和英格兰局势的转折点。
至于怎么打的,探长不剧透,在这里探长只想说,这一战被呈现的可圈可点:
镜头从全景到近景,从整体到局部切换自如。
中远景浩浩荡荡,气势如虹;近景血肉横飞,残酷惨烈。
每个镜头都真实到叫人不禁发问:演员们还好吧?
罗伯特的挚友詹姆斯·道格拉斯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猛,人称“黑道哥”(Black Douglas)。
这一战也能见识到他有多么勇猛与疯狂:
600人对3000人的劳登丘战役燃到让人心潮澎湃。
但这还只是大战前的一个小会战。
7年之后,罗伯特统帅的军队约7K-1W人,他们依旧食不果腹,赤脚光膀。
罗伯特和爱德华二世相遇在班诺克本(Bannocburn)。
此时,来讨伐罗伯特的英格兰军超过1.7万人。
图片来自ancientpages.com战役耗时两天,罗伯特在第一天就用斧头将英格兰军大奖亨利·波鸿(Henry de Bohun)砍死。
最终,英格兰军伤亡9000余人,是英格兰700多年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此后的10多年,英格兰再无力入侵苏格兰。
罗伯特砍死亨利·波鸿,图片来自britishbattles.com1320年,罗马教皇承认罗伯特的地位。
1328年,爱德华三世与罗伯特签订《北安顿普条约》,正式承认苏格兰王国独立主权。
此后的400年里,苏格兰一直独立。
1329年,罗伯特去世。
他的一生印证了那句话:每个人都会死,但不是每个人都活过。
罗伯特死后,关于他的“蜘蛛结网”和“勇敢的心”的故事,流传至今……文/女神的秋裤(更多原创影评,微信搜索ttyingtan,或保存图片,然后扫描识别二维码关注,后台回复片名,一起来看片儿)
对本片比较陌生的可以先去温习一下《勇敢的心》,本片在剧情上连接的是《勇敢的心》,威廉·华莱士在本片开始已被处死,本片的主角即为在《勇敢的心》当中背叛(有争议)威廉·华莱士那位贵族——罗伯特·布鲁斯,如果说《勇敢的心》是点燃了英格兰独立的星星之火,那么本片可以说是对星星之火的进一步发展,与《勇敢的心》相比本片在剧情设置和场景调度运用上完全可以与之匹敌,《勇敢的心》悲剧式的结尾留下的遗憾在本片中得以发展,宏大的场面设置和场景调度以及非常良心的细节还原,片中很多剧情设置都是有史可依,有据可查,这样处处细节的完善呈现出来的作品带给观者的也是满满的诚意和震撼。
如果说《勇敢的心》带给观者的是敢于反抗的力量,那么本片带给观者的则是逆境中求生的不屈和坚强,蜘蛛以不懈努力而弥补破网之风,人更应该以不懈之力以弥补天灾人祸之害,在逆境中保持向上的决心和勇气与在温暖中保持清醒和镇定同样重要,《勇敢的心》教会我们,在乌云遮盖的雨天,我们要学会追寻自己的太阳和活下去的勇气,当灾祸来临我们除了忍受还可以反抗,本片则教会我们在艰难险阻之中求生,在众叛亲离求存,在为世所鄙求同,在生死一线求变,在大势所趋之下可以逐浪而行,在兵散人亡之际可以东山再起,意义非常深远的一部历史传记类电影,期待下一部的到来!
大势所趋之下的逐浪而行,生死存亡之际的绝地而生,法外之王的穷途末路,英雄诞生的徐徐归途,没有人会忘记自由的回想,我们更不会忘记,阴霾之下,明亮阳光的坚强!
以上内容转自微信公众号《诗词里的影院》
诗词里的影院
《法外之王》。
7分。
大卫·马肯兹编剧、导演,克里斯·派恩、弗洛伦斯·皮尤主演作品。
离梅尔·吉布森的《勇敢的心》还是很有差距的,故事聚焦于罗伯特·布鲁斯鲜为人知的故事。
克里斯·派恩饰演的罗伯特·布鲁斯是苏格兰之王,他和他的父亲惜败于当时的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被迫投诚。
面对英格兰人的残暴统治,苏格兰人再次站起反抗,并把已经投降的罗伯特推向了领袖之路。
爱德华一世非常愤怒,宣称罗伯特为“法外之王”,亲率大军和他无比暴躁的儿子威尔士亲王前往苏格兰围剿罗伯特。
罗伯特开场的几次对抗惨遭失败,但很快,他就意识到应该以游击战对城堡进行各个突破,这个过程中,他的人马逐渐壮大,直至在沼泽地成功抗击了威尔士亲王,令他受到了极大地侮辱。
这个片子的精彩在于沼泽地的决战,十分惨烈而经典。
但遗憾的是罗伯特·布鲁斯这个人物的性格、成熟,并未被关注。
惊喜在于弗洛伦斯·皮尤,她虽然戏份不多,但每一个桥段都表现得相当精彩!
对面珀斯真的好狗啊,那个贵族说今天是星期天(基督教圣日),明天才决斗,结果当天晚上就偷袭。
而且还残暴地把支持的人民(即使是自己的同胞)都烧死。
这是更大的罪在上帝面前。
这战争打得真惨烈,苏格兰王自己的兄弟被杀,死状还很惨。
妻女被抓走,一座城堡的男人被杀死,女人被抓走。
罗伯特这妻子质量太高了吧,新婚之夜被冷漠,听到丈夫要谋反还依然支持他,哪怕自己本就出身望族。
在阶下囚时,还那么努力保护非己出的继女,送去与修女学习圣经,得以活下去。
对面要是不是诚实人,那么骑士精神在战场上就不管用,也没必要对恶人讲仁义,是时候让他们见识什么才叫兵行诡道。
既然他们率先违反决斗的约定,屠杀无辜同胞,那么在棕枝主日趁他们放下兵器时突袭他们也不是恶行。
对面英格兰的军队大白天还睡觉,只有2个值岗,这打战要是还不输那就没天理了。
不能打战的小孩子有宣传的作用,罗伯特对未成年的孩子说:去和你所有的朋友说:“我们快要夺回我们的国家了”,宣传效果棒棒的。
这王的身体语言,满分,一个拥抱对于赶来投奔的旧部下,如同冬天的暖火。
这皇后太勇敢坚毅了吧,这都阶下囚了,别人让签字离婚,还敢不签。
别告诉我3000骑兵对540步兵都干不赢,结果还真是干不赢,如果对面不撤退那么尸体堆起来的“硬土”也足够后面的人冲上去了,杀掉罗伯特,只是他们心不齐,第一波进攻失利就胆怯地逃跑,输了整场战役。
放那个战败的王回去和贵族们内斗是个好主意,因为如果把他杀了,那么很有可能继任的王很厉害,反而打不赢。
这个战败王(即残暴,又自大疯狂,刚愎自用不会团结人)俘虏了也没用,因为没实权的他很快就被抛弃。
把他打出心理阴影放回去是个不错选择。
给女人送花作为礼物,是个不错的选择,看皇后的笑容就知道了。
看完《法外之王》,跟N年前的《勇敢的心》有点像,故事是讲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的电影,男主本来想用骑士精神来对抗英格兰的残暴统治,结果被偷袭大败……简直就是一部大制作的战争风光大片啊!
讲的是苏格兰英雄罗伯特·布鲁斯抵抗英国“鬼子”。
“抗英神剧”《勇敢的心》经过了商业化改编,很多剧情不合乎事实,《法外之王》无论剧情,还是服装道具都高度还原。
我以前看《美国种族简史》,记得这样一个段子,欧洲各民族移民到北美的时候,苏格兰人拿着前膛枪,骑马驰骋,进攻印第安部落,英格兰人、德意志人等其他民族,待在安全的大后方,坐等摘桃子。
大约有25万苏格兰人去了北美殖民地。
有意思的是,北美独立战争中,交战双方部队里都有大量苏格兰人。
决定性战役约克镇之战中,第七十六高地团为英国战斗到最后一刻,而俘虏他们的敌军正是美籍苏格兰移民后代。
苏族士兵以顽强坚韧闻名,威灵顿公爵征伐印度时,第74高地团阵亡率达到惊人的92%。
剿灭太平天国的洋枪队长戈登、平定1857年印度大起义的科林·坎贝尔将军、加拿大联邦之父约翰·麦克唐纳、澳大利亚开疆拓土的重要总督拉克兰·麦考利都来自这个民族。
苏格兰人才是真正的战斗民族,比傻大粗俄国人厉害多了。
顺便推荐下我的公众号:小赵电影 ,可看剧
先简单讲一下剧情,剧本改编自欧洲中世纪苏格兰传奇国王的一段儿历史故事,罗伯特布鲁斯(Chris Pine饰)从败将贵族成长为苏格兰国王,经历了战败、重新赢得民心、征召士兵、打游击战,决战,最终推翻英格兰领主的过程。
影片开始于长达数分钟的英格兰胜利典礼,导演极尽所能的“羞辱”苏格兰方,其后我们能看到苏格兰内部政治斗争,因为人数悬殊选择打游击战赢回城堡,最终首尾呼应苏格兰大胜,形成剧情反转。
中间还包括喜闻乐见的谈恋爱和兄弟情桥段。
从《法外之王》中的表现来看,Chris Pine的魅力毋庸置疑,然而即使在身披锁甲头戴王冠的时刻,从头到尾他看起来都很不适应罗伯特布鲁斯这个角色:语速迟缓、神情犹豫。
不过这也是可以原谅的,毕竟Mackenzie在让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操着方言演逆袭的苏格兰国王,这难度估计跟让马特达蒙说着东北话演秦始皇一样令人尴尬(这个比喻不太好,毕竟其第一语言是英语),从当年他留着马尾辫帮我们在长城打怪兽的表现就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跟历史相关的文化是很难完成跨文化交流的。
除开这个因素,罗伯特布鲁斯的角色定位和心路历程也难以掌握。
影片开始时他被英格兰击败,于是他既要掌握从英格兰的手下败到苏格兰国王的心路历程,又要去揣摩属于人物自身的风骨和柔软的部分,这点儿确实不易,从影片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被挑衅、羞辱、结婚(?
)、战斗,他几乎没有一刻是让自己置身于这个角色而感到特别舒适的时候,倒是像某新生代偶像穿越回中世纪似的一脸懵逼。
也许是因为Chris Pine不算太到位的表演,使得配角Aaron Taylor-Johnson有时显得抢戏,他饰演的角色James Douglas动机更加简单粗暴,James Douglas是和罗伯特布鲁斯一同抗争的盟友,和罗伯特并肩为收复Douglas家族失地、为受到的羞辱复仇而战。
James Douglas带着几位伙伴伪装潜入贵族们祷告的教堂,掏出匕首怒目圆睁,大吼一声“Douglas!” (为了道格拉斯家族而战!
)喊的人热血沸腾,他在最终决战中也很突出,为了向曾经羞辱过自己的领主报仇,他跨过小半个战场砍向无能贵族,并在斩杀前问道:“你记得我姓什么么?
” 复仇与荣耀,塑造了这个角色非常有力量的部分。
不过在影片后期,当与罗伯特感情甚好的妻女被俘,罗伯特有了更加强烈的个人动机,才让Chris Pine演技达到及格之上,让他的表演不再是“古装cosplay”或者单纯民族英雄情节。
画面非常优美,拍摄地点就定在苏格兰的土地上,导演也来自苏格兰,他带领观众以“insider”的视角领略中世纪苏格兰风光,可能跟这种“从内而外”的视角有关,让剧情发展更加自然和贴合人心。
这个故事是紧接着威廉.华莱士《勇敢的心》之后的,电影比梅尔.吉布森那部更贴近史实。
罗伯特.布鲁斯,率军抵抗英格兰,一路败退,最惨的时候只有40人追随,妻子被抓到英格兰囚禁。
在看到蜘蛛修补残破的网后得到启发,开始打游击战,突袭战,把英国人占领的城堡烧毁,开始不断得到苏格兰民众的支持,1307年在华莱士曾经击败过英国人的劳登丘,以不到600人,还有打赤脚农民的绝对弱势下击溃3000英格兰骑兵,此役为苏格兰反抗英军的转折一战,7年后罗伯特.布鲁斯以不到1万人,依旧有打赤脚农民的部队对抗1.7万英军,英军伤亡9000人,再也无力入侵苏格兰。
最戏剧性的是300年后,罗伯特的后裔成为英国国王,成了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国王。
这部电影几乎就是历史重现,劳登丘之战残酷真实,看的血脉喷张,喜欢历史的可以好好一看,还有罗伯特的妻子伊丽莎白皇后对他的忠贞也是可圈可点,始终没有背叛自己的丈夫。
法外之王“我想给你们看一个史诗格局的慢笔叙事的例子,过程长达数百页, 只为了让我们准备好迎接那无穷喜乐的一刻,不像色情电影的快感很快就消退于无形。
”——安贝托·艾柯《悠游小说林》沉重是史诗电影一以贯之的风格,《法外之王》也不例外。
影片根据苏格兰勋爵罗伯特.布鲁斯的生平改编,讲述了罗伯特带领苏格兰人民反抗英格兰王残暴统治的故事。
史诗电影最难的一点是在真实和虚构之间进行准确的拿捏,而这部影片在这方面做的恰到好处。
服装道具、构图摄影、配乐剪辑、故事情节、血腥场面......让这部电影拥有了厚重的历史感,同时也艰巨了一定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法外之王》对战争的意义并没有着墨过多,也没有所谓的为了自由、和平,相反,战争是为了部落、为了家庭、为了爱情还有男人心中独有的英雄梦。
没有高屋建瓴的目的,电影反而更加意味深长。
之前看过导演大卫·马肯兹的几部电影,《赴汤蹈火》、《完美感觉》、《手铐情人》、《深狱父子情》,《法外之王》是看过的第五部电影。
大卫·马肯兹的每一部电影都在阐述不同的主题,很少会重复相同的内容,所以每次看他的电影都有一些意外的惊喜。
《法外之王》的亮点在于,战争不单单是血腥的对抗,还有兄弟之间的惺惺相惜,缠绵悱恻的鱼水之情。
战争胜利之后,也不再是所谓的大一统、解放、自由这些形而上的词汇,而是家人重聚。
这样的剧情设计,就算是不了解这段英国历史的观众,也可以轻而易举的进入电影营造的情境之中。
每次看史诗电影都格外激动,因为每一部史诗电影都有一个宏大的世界观,从中可以窥探到整个人类命运的走向。
遗憾的是,中国没有史诗电影。
钱钟书有一段话说的非常好: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
中国诗可不然。
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
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
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
早熟的代价是早衰。
早熟的文明意味着严谨,所以我们在保留各类文献资料上颇有建树,能够给古装电影、连续剧提供丰富的素材。
但正因为早熟,也让我们的民族文化失去了浪漫和天真。
史诗必须有一定的浪漫和天真在里面的,它有历史的严肃性,也有浪漫的诗意。
“我的生命是不能贱卖的,我宁可战斗而死去,也不要走上不光荣的结局,让显赫的功勋传到来世。
”人民创造了历史,英雄把历史变成史诗。
在我们的过往的历史中,英雄比比皆是,但却无法逃脱“政治”的囚笼。
当英雄被限制在历史细节之中,就失去了塑造史诗的力量。
看国外的史诗电影的确会弥补一些遗憾,但更多的是对本国史诗电影的期待。
苏格兰嘅伟大反抗故事被传颂得多,而细节了解得少,相对于以威廉·华莱士为主角,名声在外嘅奥斯卡经典《勇敢的心》,本片以领导苏格兰获得独立嘅罗伯特一世为主,更符合正统史实,所以莫论电影艺术效果如何,至少係普及历史知识方面係成功嘅。
电影截取1304年华莱士起义被扑灭,苏格兰贵族向英王俯首称臣开始,到1307年第二次劳顿山之战苏格兰获胜为止,叙述咗罗伯特·布鲁斯如何从战无不败,到运用游击战逐步统一全国,再到劳顿山下奇迹逆袭嘅故事。
其实战争讲到底还係生产力嘅比拼,呢个理论放之古今皆准。
最落魄嘅时候,布鲁斯麾下只剩40人,还集体成为被国王通缉嘅法外之徒;到最鼎盛嘅1314年班诺克本战役前夕,动员咗全苏格兰所有可以上战场嘅男性,人数亦只有对面英格兰2.5万大军嘅三分之一。
表面睇,两军嘅差距係人口,但根源上还係因为生产力差距,苏格兰无法产出足够嘅粮食,又山地众多,气候寒冷,所以当年罗马军团会建哈德良长城划南北而治。
但苏格兰人不愧係赛尔特人嘅后裔,硬係依靠地形同斯奇尔绰恩——一种类似于马其顿方阵嘅长矛阵,再加上英军嘅轻敌,成功用步兵重创重骑兵大军!
电影真实重现咗衣衫褴褛嘅苏格兰人,如何用12英尺长矛同短弓将骑士成片击倒,而重装骑兵又係如何被陷入沼泽失去战斗力,呢种直观感受係历史课上讲多少次文字都比唔上,称得上係一部优秀嘅中世纪反骑兵战术教科书。
最后感叹下米国嘅多媒体企业真心厉害,服饰考究,摄影复古,场面宏大,表演细腻嘅本片,头号出品係Netflix,一个以提供在线影视资源为主业嘅网站!
而由本片最容易联想到,同样制作精良嘅“权游”系列出品係HBO,一间电视台。
可以讲,佢哋都唔係我哋一向理解以拍电影为主业嘅荷里活大咖,却能拍出一部部令荷里活汗颜嘅历史大片,其中嘅专注同创新实在令人感慨。
就例如本片开篇就係一段接近9分钟嘅长镜头,少说亦有上百人参与,一气呵成,相当惊艳!
描述咗苏格兰贵族投降称臣,王子比武挑衅,道格拉斯被灭门驱逐,巨型投石机攻城四个场景,一次性将故事背景交代得清清楚楚。
更厉害嘅係,呢个长镜头係每一个场景中视觉都唔係固定嘅,意味住机位要不断移动,对摄影师要求极高,真唔係一般导演敢随便挑战嘅。
提到“权游”,同本片都係欧洲中世纪古装大片,龙石岛公爵同“黑鱼”亦係本片轮流登场,相信取景地点亦会有重合,恰逢近期“权游”推出最终季预告,藉此隆重期待明年嘅呢场古装魔幻盛宴。
精彩,原汁原味嘅历史气息令人不虚此行,推荐,考虑收藏。
勉勉强强七分吧。
动作戏,战争大场面都不行,这点雷得利斯科特是真的牛。
本片导演比不上他。
开头八分钟左右的长镜头不错,非常考验剧组,摄影,收音,而场记剧务都得躲远,导演的协调调度能力还行。
文戏武戏爆破戏一起来。
克里斯派恩我是很喜欢的,但这片里他的角色可真够蠢的,对方说周日不战,他居然真的就听信了,也不安排警戒,侦察。
防止敌军偷袭,却跑去跟娶来还没圆房的老婆行房。
我也是第一次看他这么祼,后面有场河里出浴的戏,更是直接露出升职器来。
女主甜美漂亮而又表现的智慧忠诚善良,演的是个完美角色,果然衣服一脱,熊型也不错。
两人行房那场戏也很投入,演的跟真的似的靠!
但感觉这片真是美化苏格兰,丑化敌视英格兰很厉害。
都一千多年前的事了,导演还这样抓住不放,肯定很激进,很愚蠢无脑的充满仇恨。
属于最易被煽动的民族主义者。
一看条目,果然,苏格兰人。
你说他会加入类似爱尔兰共和菌那样的激进巩布组织我都信。
说回偷袭那场戏,外国不了解,中国的开国君主都不用说,就连他们的手下败将,项羽,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陈友谅,张士诚,这些人,都不会蠢到男主这个角色那样。
毫无防备的被偷袭,不知道安排警戒,导致一次被偷袭就算了,后面渡湖又来一次。
军事战略的头脑简直连猪都不如。
当然,那个光头伯爵敌人未必食言,人家过了午夜十二点来偷袭,就是周一,不是周日了啊!
还是心急了点,现实中要是我,非得三四点去偷袭,并且安排包抄两翼和后路,这样给敌人造成的损失会更大。
后面的群狼战术倒是还行,但有点抗日神剧的意思,美化己方,矮化弱化敌方。
这苏格兰导演真是恨透英格兰人了啊?
历史上两军对战,肯定比这还要血腥残忍的多,无论中外,毕竟是冷兵器时代,中国历史上也动不动屠城,让对方失去反抗意志。
片中英格兰王子吊起男主弟弟时,看着就已经够狠了,哪知他还去扒开人家衣服,我一激灵,心想卧槽!
演水浒传么?
中国人都不敢拍的,你们要拍吗?
要剖腹剜心吗?
结果还真是,直接开膛破肚,内脏肠子和血流了一地。
看的我恶心的,短短几秒镜头,却拍得异常残忍血腥,不忍直视。
最后的大决战真是儿戏,混乱。
雷得利斯科特看了只怕要大摇其头。
最后,男主父亲去世前那短短的表演极佳,绝对可以拿个最佳男配的奖项或提名。
开头就是一个长镜头,介绍各个人物关系,表现了英格兰人的傲慢和对苏格兰人的羞辱,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伏笔。
等了一个半小时,等这一场大战,好残酷,焦灼着,剥离开就像撕掉一层皮。挺好的,可是终究无法超越勇敢的心。
战争戏的摄影可圈可点,国王和王后之后的爱情也是水到渠成,不显得生硬。
真是失望透顶啊,跟勇敢的心比起来太糟糕了。最大的问题是缺个好编剧,前面叙事没什么亮点,特别是最后的决战过程简直是在搞笑啊……
一般。爱德华二世那一部分跟历史出入太大了。从军事历史角度来看也挺有意识,英苏两国针对对方的战法多次调整战法,主动变者胜。看了纸牌屋后,很多电影都觉得太一般了。
@Netflix
太像勇敢的心了,但艺术成就不及后者,一方面是政治逻辑上有硬伤,二是战争表现上过于简单,三是人物刻画不够丰满、思想深度不够。不过,在还原历史背景和渲染自然风物方面,还是非常可圈可点。女主也很漂亮。
整个过程看下来很有红军艰苦卓绝的发展壮大历程既视感。但是一个称王的人王冠刚带热乎一晚上就被偷袭得只剩几十个人,以及最后围殴爱德华二世之后居然直接放他回去这两块看得时候觉得太莫名其妙的情节翻看历史发现果然不是这样的。。。纯粹只是为了二次美化的需要。但因为这个从王到寇的过程太生硬,导致对他后面的各种遭遇完全没有感觉,全程“尼玛就一小村长非要作死称王”。
节奏没把握好,前面过于流水化叙事,最后班诺克本战役勉强算个高潮,但放走爱德华二世那段显然是扯蛋的夸张
灾难般的叙事,打斗场面毫无新意,摄影时不时奇奇怪怪的变焦令人出戏
行货
太闷了,看不下去
用了正確的劍,沒有穿裙子,四星保底了。
看的很爽,想重新玩一次《全面战争》。
就算比《勇敢的心》接近历史又怎样?看得略无聊。
片子一般,但是看得出来情绪啊,难怪苏格兰人与英格兰人势不两立。即便筚路蓝缕,浑身是血,蓬头垢面也遮挡不住Aaron Taylor-Johnson的帅气之光……
男主扮演的苏格兰国王没一点魄力
中世纪的战争不喜欢
这乱的要死的剪辑和公共台水准的摄影真是太破坏观感了
还不错的历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