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国家剧院现场:麦克白
National Theatre Live: Macbeth
导演:Rob Ashford,肯尼思·布拉纳
主演:肯尼思·布拉纳,阿莉克丝·金斯顿,亚历山大·维拉赫斯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3
简介:故事发生在处于战乱连年的遥远苏格兰。3个命运女巫的出现,道出了改变命运的预言。麦克白和班柯,两员英勇无畏的大将在战斗中力挽狂澜。国王邓肯将叛变的考顿爵士的封号和领地转封给麦克白,将王位传给了长子马尔康。麦克白和夫人合谋杀害了邓肯国王。因为惧怕班柯泄露命运女巫的预言,也杀害了班柯。女巫们提醒他要小心已逃亡到英格兰的..详细 >
没有朱生豪的翻译,怎么也回不去心中的莎士比亚。
很牛,无论是调度还是表演!!!选择在教堂进行呈现,也是“别有用心”哈哈哈,戏剧本来就脱胎于宗教,这种集体现场观赏非常的庄重,非常的有仪式感。同时很好的利用了教堂这样一个空间,层次、结构都做到了,导演的调度编排,每一幕戏演员的出入场都很有讲究,“因地制宜”设计的非常好。美术置景道具也很牛,立体的展现!!!
对剧本原封不动地演绎,无太多惊喜,完全为了展现男主表演所设计的舞台剧
长条形舞台太赞,场景切换非常巧妙,值得学习。Kenneth的麦克白果然还是跟Orson Welles有差距啊,虽然一个电影一个舞台剧…然后Lady Macbeth实在是有点丑啊,然后这个口音奇奇怪怪的Ross真的没有问题嘛=_=真心爱这个舞台布局啊
30年来,看过的最好的麦克白。那些烂熟于心的句子,也产生了新的含义,给我无穷的启发。思来想去,除了表演以外,还是这个场子布的好。这个场子,让所有的观众都在场。
肯尼斯布拉纳力图去还原《麦克白》的文本,但却把莎士比亚真正的塞内加式悲剧内核抛弃了,只留着一个“命运的悲剧”的影子在舞台上游荡。他将女巫的预言看作了一把钥匙,打开了麦克白内心的阴谋大门,让麦克白与夫人在欲望的“泥潭”(同样是舞台主结构)间深陷,让女巫成了飘荡在舞台上的宿命之影,时而观望、时而游荡、时而参与,这一想法出发点极好(因为莎士比亚笔下的赫卡忒与三女巫就是命运本身,麦克白和众人不过是她们水晶球中的“幻象”,仅供她们游戏取乐,因而成了命运的悲剧的化身),但构作文本时却将女巫与赫卡忒的戏份大量删减(尤其是一幕五场),使文本与舞台间出现了难以调和的龃龉,实为败笔PS:在“凡动刀者必死于刀下”这句福音下,《麦克白》成了《理查三世》的暗场戏。因此在《伦敦塔》里安娜成了麦克白夫人,幽灵则成了女巫
when is Kenneth Branagh ever good! 对古典化细节过分追求,看不出丁点人性。Kingston女士演技差评,没有一点在追求权力的样子,倒是Lady Macduff一分钟的出场令人喜欢。
演员很卖力但并没有想象得好看,略散乱拖沓~
不喜欢。感觉用力过猛。
对那位黑人演员印象深刻。
坐标,小破站除了打斗,完美
一般
第一次看莎剧,古英语像是另一种语言,如果没有字幕,怕是无法听懂。麦克白的书看过两次,悲剧性来自于野心,这野心虽有教唆,却是自然而然的野心,是每个人都可能会经历到的悲剧,Macbeth就住在我们心里。个人刷的第一部NT Live,演员台词功力无与伦比。2017年7月观影。
舞台太别出心裁了,节奏也很控制得很好,演员很棒。
英版的麦克白是我最喜欢的,看了很多次,每次Kenneth说到“Tomorrow, and tomorrow, and tomorrow”这段的时候都会看哭,演技太强了真的能感染到观众,好想看一次现场。🥲
这个剧院的观众太爽了,前排的完全可以摸到演员了。泥潭都直接搬上舞台,观众亲临战场,就是演员的衣服看着有点揪心,肯尼思的演技不用多说,他老婆演的太夸张,即使是作为舞台表演而言,口音真的很奇怪
莎翁的剧,还是原社会文化背景看着更有意思…
班珂的儿子呢?
很绝
不喜欢……场景做实调度形式感又很强,割裂感满满,肯尼斯你……我……还是不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