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一个秘密——学生们总爱在上厕所的时候论老师的是非,无论男女。
这话出自我初中时一位数学老师之玉口,伊属男性,所以在说到最后一个字时,我们在坐下挤眉弄眼,暴出一屋子不怀好意的哄笑——其实,中学时男女公厕只隔一层薄脆的墙,不封顶,不隔音,该老师人虽在男厕出恭,耳朵却能男扮女装地跑到隔壁听女同学讲他坏话,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可是,伊平时自大臭美,招人讨厌太久,所以逮了这个机会,大家还是趁火打劫地尽情嘲弄了一番。
我想,这事告诉我们,厕所实在是个不靠谱的地方,很不靠谱。
说人是非这样的小事情,都难保不隔墙有耳,更别说杀人越货,这样的大生意了。
为什么女人们总爱结伴上厕所,且一呆许久不出来?
这问题困扰了年少的彭浩翔很多年,最后,他的答案是,女人是在女厕所里密谋杀男人的事情,所以需要结伴同去,大家都知道,杀人其实很是一个技术活儿,所以,需要讨论很久。
这样的论调有几分意思,所以我买了这本《出埃及记》。
除了女人在厕所里密谋杀男人,片中的奇人怪事还有:警察们会扮成蛙人,半夜里把碍眼的犯人拖出来毒打一顿;女人每杀一个坏男人,便买一只娃娃做犒赏;有一种药,无色无味,人吃了只打嗝,打够100个就死翘了。
相比之下,有口皆碑的好男人也会感情出轨,实在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毋庸说,片中的詹建业(任达华饰)是个好男人,有正义感,有爱心,疼老婆,饶如此,还是要背着老婆与潘小源(温碧霞饰)私会——那也难怪,她寂寞,孤苦,新死了夫君,最重要的是,她性感,惹人怜——那么自然!
所以有人总结说,这世上其实没有好男人与坏男人之分,只有坏男人与更坏的男人。
我倒觉得,用男人的出轨与否来评判其好坏,实在有失偏颇,就如我们不能用吃不吃屎,来评判一只狗的忠诚。
詹建业的妻子张芳(刘心忧饰)原是妇女杀人组织的骨干,婚后感于詹诚实可靠,已洗手多年,不想竟撞见丈夫的外遇,悲伤之余,痛定思痛,决定重抄就业,杀了这个男人。
用杀人来解决感情问题,这倒不新鲜,按片中邵美琪扮演的铁腕女警的说辞,世上之所以有那么多悲惨的事情,全都是因为有那些坏男人在捣乱,所以合该赶尽杀绝——负心男人到底该不该杀,这不好说,我认真想了想,觉得这方法并不可取——杀人灭尸太麻烦,成本太高,性价比太低。
虽然,这可以大大省了过程的牵扯不清,顺便,还可以缓解国内的人口危机。
然后,然后结尾很突然,吓了我一跳。
我的意思是说,结尾很草率,马虎得叫我咬牙——这厢詹建业还拥着情人唱K吃酒,下一个镜头张芳已在审讯室里了——暗杀败露,怨妇杀人组织一窝被端,OVER。
直觉告诉我,这结局被“和谐”掉了。
后来,果然在网上找到了粤语原版的结局:詹在升职面试中不停地打嗝,打到第一百个,就挂了。
over。
最后说一句,彭浩翔的粉丝们听了别砸砖——怎么看,这都该是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才对,可整部片子看下来,仍感觉少了点什么,说不上。
最近跟港片耗上了,今天很幸运,淘到一部好片,07年的港片《出埃及记》。
我开始是因好奇才看的,港片怎能起这个名字,让任达华演摩西?
但看了开头就被吸引了,也隐约理解为什么起这个片名了。
一帮香港警界的败类,半夜在警局里关掉监视器,扮成蛙人来打犯人。
犯人被打得半死,却投诉无门。
因为蛙人皆蒙面,犯人供称,在警局里被一帮加班的蛙人在走廊上打了,怎么追查?
犯人最终只能被判定为精神失常……这个电影情节根植于我脑中,很深的地方。
我觉得司法的黑暗,最甚者不过如此。
回归前香港确实有过这样一段时期,而大陆……我还是去跳广场舞吧。
这是一个荒诞的好故事,我的意思是导演用荒诞的手法讲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好故事。
这个故事源自于女厕所的密谋,是男人对爱情的出埃及记,女人对男人的出埃及记,以及正直的警官对扭曲司法的出埃及记……尽管是十年前的片子,还是推荐看一看。
【巧妙的软广】https://site.douban.com/215175/ (我的小站)
这个胖子拍出来的东西都很细腻好看,难道是很了解我们这一茬的喜好?
他选的女主角都超好看,不伦身材还是打扮,非常养眼,温碧霞好久不见,出来就是个惊喜,性感啊……本来女一号就考虑过张柏芝,现在找的刘心悠,真像张柏芝。
几年前看她和林嘉欣合戏还很嫩……dvd有彭导的评论字幕,这几个地方有点意思,摘出来:1、《出埃及记》片子的音乐是Gabriele Roberto作的,这个意大利人的前作是日本电影《花样奇缘》(《松子被嫌弃的一生》),拿了个最佳配乐奖。
他学古典音乐出身,确实身手不凡。
据说人长得很像vincent gallo,《Buffalo '66》(《水牛66》)导演(男主角),在日本很多人碰到他都要问他,你是vincent gallo?
2、http://lobelia.douban.com/lpic/s2780563.jpg 刘心攸向上看,任达华倒在血泊中的海报,那个不是任达华,是摄影师Sunny Lau的助手,很像吧3、卖公仔的那个店员叫深沢宽,是《青春梦工厂》(《AV》)的编剧,也是彭浩翔的小学同学。
是被片名吸引的 仿佛也筹备了很久时候 选角也小炒了段日子最后却是由任达华 温碧霞 刘心悠来演 温任许多年前合拍过三级片的没看过彭导演其他作品 他的构图满别致 有70年代的美国片风格 油画般 景很大而人占据景的一小块节奏时常都很慢 不经心 但个别镜头意味深长之前我没有看过任何介绍 以为又是破案或枪战 原来不是看完在想 片子和片名有什么关系1开场序幕 一群半裸的男人在痛打一个男人 他们戴着潜水面具 赤裸上身 穿着脚蹼 举着铁捶 捕获那个男人 把他按在地上大力敲打 没有声音 很重的压强 男人几次逃脱 但没有逃出屏幕就又被拖回去继续打 我麻木的反复的想这就是出埃及记出难记 逃不出来2刘心悠片子莫名其妙的关键 其实夫妻生活戏演的满好 或许这个自幼被吸收进灭男组织的小女生的角色实在不可信 她恨自己的家庭恨自己的父亲所以要杀男人吗? 这是影片最弱的地方 如果更多刻画她或者组织与男人的矛盾上 可能好很多 后来她爱上任达华 脱离了组织 "不是所有男人都坏的" 她爱他 也信他 这份爱很坚定 具备了包容 她几次三番在母亲前维护他 我不知道 对于一个曾经对家庭失望 杀过很多男人包括自己父亲的女孩来说 如何能让她对一个男人建立这样大的信任 至少绝非容易的事 而这份信任一旦倒塌 幻灭可想而知 当邵美琪提醒她他有了个女人 她以为是挑拨 她根本没怀疑过直到亲眼看见他和温碧霞在车里依偎....我们无数次在电影里见过相似的情节 某女将毕生心血倾倒在某男身上而最后仍然失望 但这里 这次 有点不一样 任并不是终日觅食的猥琐中年色男 与温的偷情 发生的简单而原始 令观者不反感反同情 不过是一群普通人罢了 不能再普通了 有自己的最琐碎的烦恼 刘深信的丈夫最终还是背叛了自己 生生世世的背叛与被背叛的圆圈 当真没人能走的出去吗 这是刘的埃及和红海 过不了 她想过杀他 被他知道了 所以当她被抓后提出想见他一面时 他拒绝了他们不过是普通人 没有什么奇妙的爱恨 不是过去侠客电影里那些承受力惊人的男女 可以一次次相见 不停的爱 互相伤害 再爱 再伤害 不停有那些重逢的机会 荡气回肠地望着彼此 爱恨交织3任达华 中年男人的心态 我不太了解 毕竟我连婚也没结过 可是在自己的生命里他也忍耐许久 他是一个老实的警察 善良 正直 有责任心 所以会在N年前 看到一帮同事暴打一个疑犯时 写信去投诉 弄到被人孤立升不了职 虽然记得了道理 但多年后他还是保持本性 不然就不会去查张家辉为什么改口供 在他 过不了的埃及是他与整个警局乃至这个社会的规则的格格不入4温碧霞 我不否认我看这电影很大部分为了她 她实在难以演绎极有灵魂的角色 但红发 雪肤 风情 还是足够了 在看了她和任做爱的那场戏后 我必须失望的承认 换任何一个女演员都可能比她更好 那段肉搏前的独白 我记得太过清楚"我说电视机小他就帮我换了个大的 每次回内地他都帮我买很多鞋子 可是我连他最喜欢的衣服都洗坏了 我真的很失败 我们以前很好的 他晚上咳嗽 我还骂他 我老是骂他 我是真的喜欢过他啊...我上班的地方经常有人叫我喝酒的 都习惯了 我不喜欢这里 没有电梯 热水都没有 每天睁开双眼又要重复一样的生活 我好恨啊 亲我 你亲我" ——大大触动了我 我认识这个人 这是你吗 还是我 其实是每个软弱到无法改变现状的人这场戏和2001年OSCAR最佳影片死囚之舞很象 一切都很象 警察去安慰死囚的妻子 两个同样承担着生活巨大压力的男女象野兽一样性交 发泄着所有情绪 悲痛 绝望 长久的隐忍 无处可诉她的埃及很难出 她本可演的更好 她或许根本不用演的好5可能是之前抱了太大期望 也可能是开场蛙人打囚犯的戏给我印象太深 第一晚我做了梦 梦里任是和温好了 但原来温是个变性人 戏中的五个主角坐在一辆摩托车上冒险 两男三女 但三女其实都是男人变的好无聊 对最近连工作都懒得动脑子的我来说 至少它令我愿意去想一想
悬疑片的架势,接下去看到的却是文艺片的节奏和细节,再加上略带荒诞色彩的开头以及略显黑色幽默的故事情节,这就是彭浩翔今年奉献的新片《出埃及记》。
看完电影感觉到导演想的很多并试图通过镜头和影像传达某些思想,但似乎这种表达并不够精准清晰。
出埃及记,多数人需要查阅一番资料才能了解这几个字的典故,大概包含了某种抗争与拯救的含义,那么电影对这方面的阐释并不明确。
翻阅了不少影迷的评论,发现对主题的理解存在不小的偏差。
有人认为主题是“男女关系的阴谋论”,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这样;也有影评通过对大量隐喻的分析认为主题是“个体与建制”的关系,同样赢得了不少赞同;还有人认为电影说的是对待“荒谬”的态度,说的也很在理。
男女关系的阴谋论这个主题本身就带有黑色幽默的性质,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可以相濡以沫悱恻缠绵也可能会演化成一场战争。
电影中一些女人就是因受到过男人的伤害才成立了以杀男人为宗旨的秘密组织,而男女主角的经历则很符合这个主题。
女主人公小时候不堪忍受父亲伤害而加入杀男人组织,后来遇到男主人公觉得遇到了好男人而决意脱离该组织,她对母亲说她知道老公是什么样的男人,她不相信老公出轨的消息,然而最终还是发现消息是真的,于是她重新又萌生杀机。
男人和女人之间可发挥的东西有很多,如果电影能够明确而精准地确立男女关系阴谋论为主题并选择黑色幽默的表达方式,其实已经足可以成为一部优秀作品。
然而导演想法似乎还不止这些,于是“个体与建制”的关系被分析出来。
任达华是一个处处守规矩的人,当他执着于看似荒谬的事情时受到很多排挤甚至恐吓。
张家辉同样也是如此但在某种威胁面前屈服了。
任最后也在利诱和威胁面前选择放弃和屈从。
仅以这样的情节配以独特的镜头运用来解释“个体与建制”的主题是不够充分的,尤其是所谓“建制”并没有较为明显和充分的隐喻。
如此说来,联想开篇的蛙人打人,倒是“如何对待荒谬”作为主题似乎还贴点边。
一样的影像却能让人看出不一样的思想,这并不能证明电影作品的成功,相反这应该是导演的表达出了问题。
联想起前段时间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其中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台词相信导演都不是随意为之,而肯定是有所指有所寓意,但如果这种寓意让人参悟不透,或是形成多种似是而非的解释,就只能判定为影像表达的不准确了。
因此一部电影里隐喻过多或许并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是有名气的导演,影迷们或许会执着于细节的分析让电影圆满高大起来,而如果是籍籍无名的导演拿出让人感觉不太清晰的作品,则很可能被冷落。
思想的不准确表达可能源自导演想表现的内容过多也可能源于导演对影像要素把握的失控,因此好的导演一定是懂得控制才能做到收放自如准确而无歧义的。
之前看过彭浩翔备受推崇的《买凶拍人》,感觉彭是一个有求新和娱乐精神的导演,但优缺点同样鲜明。
买凶拍人立意求新但在幽默搞笑的外在形式上失控了,这次的出埃及记虽形式够内敛,但主题思想上却有失控的嫌疑。
2007-11-28
这电影儿挺好看的,我只能看出两个特点。
一个是画面安排很细心,不少画面你按下空格,就能看到某种信息的传递。
是什么呢,我也说不清。
一个是情节推动缓慢但有力,虽然故事节奏很慢,但是渲染得力,就好像口胶侠的香口胶一样,很有弹性!
导演营造的氛围始终包围着你。
我最喜欢影片最后任达华和温碧霞一起唱卡拉ok,真实得让人忧伤。
我不知道这种把看似笑场的画面也纳入影片的部分为什么会给我如此大的震撼,以至于让我反复地观察他们俩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
那是最彻底的放松吧,预知未来的放松。
查了一下,他们唱的歌叫小城大事,嗯……我不太懂港台音乐,如果没有这个电影,我也不会知道这首歌儿,挺好听的。
是啊,小城大事,什么是大事呢。
我所能理解的整个电影想表达的意思已经在影片名字中最好的剧透了……女人杀男人组织代表了什么呢,这个相对于主流人生观“荒谬”的组织实实在在地存在,这个相对于现有法律可视为“犯罪”的组织却由代表着正义、“打击犯罪”的警察领导。
你发现了它,你想揭穿它,但你没有这种能力,你决定无视它、放弃目标的时候,你被它吞噬了。
任达华通过违反游戏规则的方式了解、屈服于游戏规则,可惜这个游戏没有编写这种支线情节。
为什么任达华会和温碧霞打那一炮?
是因为压力吧,导致温碧霞大喊“丢我”的,我不知道是性欲还是寂寞。
任达华为温碧霞修理防盗门的时候,是不是才是他所需要的对女人爱护和关心的表达方式?
那种平实的、生活的、社会最底层的感情。
对比任达华和妻子、丈母娘吃饭和在大排档与温碧霞吃饭时的表情,那么截然不同,一个沉默寡言,一个兴致盎然。
什么他妈的才是真实,你能确定你想追求真实吗,你能确定你可以负担追求真实的代价吗,你有资格追求真实吗,你有能力追求真实吗。
你能出埃及吗?
埃及之外也许还是埃及。
任达华一反性感男人的形象,在电影中扮演事业上无所建树、生活上好好先生的中年男人,沉默到了几近木讷。
他跟妻子过着干净的中产阶级生活。
他们住在统一管理的高层公寓,家具一眼望去都是白的,看起来很宽敞。
一尘不染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练瑜珈的书,连吃饭的碗都是白色的。
两人一起连话也不多说,也不笑也不调情,更没有做爱。
任达华在岳母面前抬不起头来,因为在她看来他“没有正经的事业”。
电影的另一个场景是任达华工作的警察局,也是极之宽敞和干净。
片中时常出现安静的片断,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事发生,你就长时间地注视着这个沉默的中年男人,走路,上楼,下楼,吃饭,喝水,发呆,伴奏的音乐是如水的钢琴曲——也是波澜不惊的湖水。
让人怀疑这是否发生在拥挤嘈杂的香港。
干净到一尘不染的家,不就是象征了男主角真空般的感情生活?
他的婚外情也是水到渠成。
男主角后来遇到温碧霞饰演的情人,她是一个来自另一个社会阶层的人,住在贫民区一间拥挤的破房间,晚上唯一的娱乐就是跑到游戏机室去消磨时间,到脏乱的街角去吃大排档。
他跟她在一起只是听她发一些语无伦次的牢骚,生活多么讨厌,男人多么讨厌,自己多么讨厌。
所有人都讨厌完了,仿佛只有身边这一个男人可以爱一下,于是他们就做爱。
在沙发上如饥似渴地搂成一团。
婚外情就这么容易地发生了。
完事之后,他们一起抽大麻,他第一次笑了,还笑得那么傻。
他们一起去大排档吃宵夜,他从来没有这么好的胃口——虽然家里冰冷的沙律大概要健康得多。
他生活中缺失的,在这个一无所有的女人身上全都找回了——脏乱的环境,不健康的食物,得过且过的生活,无人指责的颓废,肆无忌惮的享乐。
他生活所缺乏的,是生命的本色。
遇到温碧霞之后的任达华,生活变得完整。
在她的劝导下,他开始懂得疼爱妻子。
可惜他妻子并不明白这一点。
在她看来,他的婚外情只代表一件事:所有男人都是坏的,都是该杀的。
任达华说:这个世界的事情,当它们荒谬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没有人会去相信,就算是真的也好。
人们只选择他们愿意接受的信息,但并不代表那就一定是真的。
比如有外遇的男人就是坏的吗,似乎没有人会认真去考虑这样的问题。
昨天偶然看到马克·吐温的一句话,觉得很适合用来给这篇文章作结:Truth is stranger than fiction, but it is because Fiction is obliged to stick to possibilities; Truth isn't. (真相往往比小说更怪诞,那是因为小说必须遵照事情的可能性;但真相不必。
)即使是这样,我也没有把电影中的悬念给揭示出来。
这部电影像是一个构思精密的棋局,每个细节都值得细细咀嚼,没有任何一步是多余的。
而我只是用了一种方式来诠释博弈背后的机关而已。
ps: 才发现 Stranger than Fiction 是另一部电影的名字。
《出埃及记》实在算不得好,看了豆瓣的一片较好我就忍不住想写两句。
很好的故事,电影的故事简介竟然全说开了,大概是想让观众把精力集中在彭浩翔这次转型后的文艺气。
彭浩翔这把玩的够狠,多数场景固定的单机位和长镜头,表达的意图非常明显,遗憾的是我丝毫感受不到,主角生活的枯涩与无奈,明显功力不足,彭大导这次是拿石头砸自己脚了。
单立文,我上大学时红遍祖国大江南北和东瀛小岛的《金瓶梅》中西门庆的扮演者。
记得他是在10碟装的CD中,吃白唇红,确实演的很象流氓色狼。
当然了,在西门庆那个年代,他的职位是县公安局局长,所以可以理解吗,毕竟有称霸一方的势力,跟现在的警察一个德行。
国语,粤语看了第一遍都没有找到谁是单立文,通过反复查演员表,发现任达华的老丈人是。
随即慢放的好几遍,依稀找到了他过去的影子。
廉颇老矣?
角色需要?
总之显得他确实苍老了。
温碧霞还是那么有风范,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忽然想起来老任也是演过三级的,这岂不是个三级演员贺岁?
片子还是很有看头的,国语版中发扬了惩奸除恶的优良传统,粤语版中继承了秘密还是秘密的惯例。
一个是任达华老婆蹲大狱,一个是任达华打嗝死在面试的体育馆里,总之,这个家庭是破碎了。
彭浩翔这出《出埃及记》应该是他第四出黑色幽默体裁的电影,但与其前三套(买凶拍人,大丈夫,AV)所不同的是,这部电影相对来说,较为平淡,不仅票房反应平淡,观众观后反应也很平淡,也许观众都是怀着看喜剧的心态去戏院,哪知道最后却一点也笑不出来. 结果反而招致网上一众的批评. 从定义来说,黑色幽默是属于喜剧范畴,同样从定义上看来,黑色幽默却没有义务是非要让人觉得可笑的. 彭的前三部作品当中,加入了大量的发笑元素,例如鬼马的对白,滑稽的人物,轻快的音乐,人物说的笑话等等,总的来说,都是一个荒诞的剧情里面充斥各式各样的笑话来表达尖刻的讽刺. 而这次的《出埃及记》,剧情足够荒诞,而导演却很认真的对待这个剧情,没有加入可笑的对白,滑稽的人物,反而用大量(相对其他港产片)的粗口对白来突出剧中人物对待事情的严肃认真态度,更加用上大篇幅的略带伤感的弦乐来克制观众,让观众笼罩在一片严肃之中. 整部电影就这样很认真的在阐述一个荒诞的故事,并且把严肃的情绪带给观众,虽然最后导致票房的收益不佳,但是彭浩翔的影迷也许就从此分离了,真正接受并思考这部电影的才是真正欣赏彭浩翔全部电影才华的人. 这是很反传统的,以前大家看的彭浩翔黑色幽默,是电影里面的东西在黑色幽默.而这次,是整部电影在黑色幽默. 上面两句话的分别是什么,分别就是,前者是彭浩翔在制造黑色幽默,后者就是彭浩翔本人在表演黑色幽默. 宏观说过整个电影之后,再来微观的分析下里面的情节. 其中对我印象好深刻的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是温碧霞的丈夫张家辉死后,张家辉的尸体发现现场,当时的整个气氛,给我的感觉,就觉得这个死去丈夫的女人需要发泄,而且我很强烈的感觉到,不应该用酒精或者破坏物件,而应该用性爱来发泄. 要说明的是,我没有感受到淫荡的气息,那是很自然的觉得这个女人需要这种发泄的方法. 之后主角任达华陪同温碧霞回家,听了温碧霞的一阵诉苦之后,果不其然,温碧霞主动凑了过去,并就说了句"吻我,X我".... 之后就发生了关系 我对这一段戏的感受是, 我好赞赏导演以及演员的工作,他们可以在一件事情发生之前给我一个预示,从而最后令到我觉得这一个连串的略带怪异的因果(死掉自己爱的老公之后当晚与陌生人发生一夜情)其实是一个很自然的水到渠成的感情流露.. 第二个就是任达华其中的一句对白"当事情荒谬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没有人会信,但不代表它不存在". 表面上来看这是对剧中情节的描述: "几个蛙人半夜三更到警察局打人",,,"一个偷窥女厕的男人自称其实在调查某个女人组织在女厕里面商量如何杀男人",,,"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去玩具店买娃娃并对店长说我杀一个人就买一个娃娃"... 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导演本人对黑色幽默的理解,黑色幽默都是放大一些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放大到令人觉得荒诞不经,藉此吸引眼球,营造深刻印象,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 这句话就是说荒诞并不是只是让人笑话的,其实它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只是被黑色幽默的行家把它放大了. 电影中提到这句话,就是想让观众欣赏黑色幽默的时候,不只是仅仅欣赏笑. 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电影没有让观众笑,现在看来,这都是导演的刻意为之. 故意不让你笑
国语版害人啊,呼吁大家去看港版
故弄玄虚。从一开头就知道这个故事的发展。看完仅只是想看看自己猜的不对,给三星也是因为画面非常像彭力·云旦拿域安的片子。
说白了,我看的是国语版的,明显应该下个粤语版看看!!!听闻结局大为不同,国语版的结束地过于仓促,让人缓不过来。而粤语版的貌似男人要死掉,前半部分很喜欢,但是后面一点让人丈二摸不着头脑,晕字一大片,还是看明白了再说。
前面悬疑这么多,草草收尾大煞风景。
荒诞的故事骨骼长出生活的血肉
任达华演猥琐男人最出彩
吓唬男人啊……
女人杀男人的组织,真的存在吗?
一个没有悬念的故事,从平淡开始又从平淡结束
原来呢个世界入边,有D嘢荒谬到某一个程度就无人会信,但系唔代表唔存在。
something ridiculous doesn't mean it's not true. 面对荒谬的那个极点。你站在哪边?我是喜欢里面的胡桃匣子士兵的。可是看到车子后窗前排满的兵人-我满心恐惧。加之那女人眼底的冰冷。看着海边吞食三明治的男人的眼神。OMG。
很冷
剧情还挺好猜的,开头真折磨人。温碧霞真是妖精啊。
09年5月10日
x
有点点拖沓啦
这居然是部正剧,太让人意外了。因为太过意外而悬念又不多只能快进了后半部分。不管声音演技和长相我都顶刘心悠小姐不顺,不过意外她英语说得很流畅。镜头什么的比买凶拍人好了很多,肯定是预算多了宽裕了。觉得如此失望应该是我没看懂,彭浩翔应该不止这份功力的呀。
!!!!!!!!!!!!!!!!!!!
刘心悠进步了
原来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事情荒谬到了一定程度,就不会有人信,但不代表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