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那个夏天,Brian的记忆一直在浑浊。
他在日记上画着ET,在电视上关注所有UFO以及遇到UFO的人,他在梦境里将自己幻想成那一夜被ET劫走的男孩。
他寻找着真实,却一直在逃避真实。
他是一个看上去单纯干净的男孩。
他被女生强吻时瑟瑟发抖,他的情感一片空白,他的记忆一直停在那个夏天。
另一个男孩,Neil,他被他的朋友视为神,或视为一个无底黑洞。
因为他的精神从来不委顿,即使反复被镇上的男人压于身下,即使脱离了镇子后他来到纽约,他遇到的仍旧是一些将他当作性玩具的男人。
当他遭受性暴力,在他对这一切感觉厌倦的时候,他在空无一人的门前轻唤妈妈。
他更像一个未长大的男孩,他不逃避,却幻想过去的美好。
片中的所有性镜头都被遮蔽,取而代之的是人单一的扭曲的充满欲望的脸与身体。
只有那场性暴力,发生在浴缸中,从Neil被敲破的头上流出的鲜血,直接地暴露出导演揭示人性的残酷手法。
只有那一幕,也够了。
观众会记住两个年幼的男孩所经历的迷途,这些震撼远远超于一些性镜头所能制造的噱头。
所有镜头,在Brian与Neil重回到那个棒球队教练家中最终结束。
Neil在Brian回想起真实而痛苦痉挛时,伸手拥紧他。
拉远的两人相拥的镜头,耳边是屋外唱诗班唱着圣歌的美好声音。
最后,Neil在镜头外的独白,使我陷入长时间的寂静。
导演对这场深思抓得太深,太深,任何剖析,都是无力。
在这样一个不受宗教约束的社会,人们已经越来越多的追求人性的解放。
女权主义走着弯路渐渐开始恢复女性在这个社会的地位,同性恋逐渐合法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不会存在什么近亲之内不得通婚的迂腐桎梏。
但是,这些对旧道德的打破必须建立在两个前提上,其一是必须你情我愿,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把黄袍加身作为一种好处,女权运动的弯路说明了这点;其二,就是把实现这些突破时采用的骗术降到最低点,也就是说,这种你情我愿已经建立在将所有负面效应考虑周全的基础上。
有一种人性注定无法实现这两个前提,那便是对洛丽和正太的偏爱。
最根本的不足便是一个孩子的经历太少,他们不可能在经过一番思考之后理性的接受或者拒绝你提出的那些床上的要求。
《Mysterious Skin》在我看过的许多伦理片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它用非常写实的手法正视并且分析了这个社会问题。
故事以有过相同经历的两个男孩子展开,他们所受的家庭教育程度炯异,他们后来的社会经历不同,他们的性格和探求人性的方法各异,但最后他们回到了那个初次接受不曾准备好的那种特别的爱的方式,拥在一起,忍受着这相同的开端带给他们相同的阴影,在各自绕半个地球走过之后,惊讶的发现殊途同归。
小说的作者无疑是想以此警世,不论一个孩子以后在社会上经历过什么样的不同,在童年时候心理的压抑总会对他们一生的心态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这一点我们在《蝴蝶效应》和《Identity》中都感受过。
Neil走的是一条明线,在同年时经历过能作自己父亲的棒球教练鸡奸与被鸡奸的初次体验之后,正太的阴影便直接笼罩了他的一生。
由于棒球教练调教有方,Neil对与成年男子的行事并没有感到太多的负罪感,反而,曾经一度他能从中体会到肉体的乐趣,虽然他开始在这种独特的爱中渐渐迷失,但最终还是踏上了援交少男的不归路。
但必须注意,小说的作者从头到尾都是怀着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深深同情,所以他让故事最后三次的援交越来越残忍,从一个冲动的巴掌,到一身奇怪的皮肤病,最后,那个圣诞前夜,在澡盆里倒吊着一边被殴打出血,一边进行着。。。
Brian则走了一条暗线,他和Neil不同的是,从一开始便没有把这种不伦作为一种爱看待,所以自初次体会之后便失去了对于这一段经历的记忆。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他把这段时间的失意归结为被外星人带走的经历,并与Kansas州的自称有类似经历的一个残疾姑娘开始联系,直到突然有一天那个姑娘粗暴的拉下他的裤子,Brian才明白,那个姑娘大腿上的伤疤,那天夜里去摸母牛的内体都不过是一件又一件的性暗示罢了。
虽然不像Neil那样一直在皮肉上遭受心里阴影的影响,虽然Brian无法回忆起失意期间的事情,但是,他非常清楚当时经历的是一种恐惧,所以一旦试图回忆,便开始流鼻血直到休克。
(这一点又不得不让我们想起《蝴蝶效应》)。
现在回到开头我说的观点。
孩子小的时候,对性都是一无所知的。
因此,不论是正太还是洛丽,只要你碰了他,那么便无所谓你情我愿之说。
更严重的并不是你一脸堆笑的用自己的方式爱着他,而是你在享受完这种罪恶的快感之后,把孩子们留在一个全新的,未知的,令他们恐惧的世界。
这一点是针对现代社会讲的。
在古代,当男童还是一种时代潮流,一切还算勉强,因为这些孩子放到社会上也不会遭受如现代社会一样多的,《撒玛利亚》中就连雕塑都瞧不起的白眼。
情节周全的另外一方面在于它并没有把正太现象完全归罪于那些变态色魔,电影中所有作为牺牲品的孩子都有着另外一种阴暗的心理,那便是儿时的孤独感。
Brian和Neil虽然家庭的阶级有差异,但是他们家庭有一个极大的共同点便是缺少父爱。
Brian对此做出的反映是对父亲的反感,而Neil对父爱的渴望却残酷的被中年男子利用了。
如果我们观察的再仔细些,我们可以猜测出Kansas姑娘也遭遇着类似的情形。
电影中没有出现过她的母亲,而她的父亲也是一个非常冷淡的角色,于是在这样孤单的童年中,女孩开始编织外星人的故事,对性的渴望让她欺骗了Brian,而最后自己的欲望依然以悲剧收尾。
恋童的主题并不新颖,中外古代都有童色,而现代有博纳科夫著名的《洛丽塔》。
《Mysterious Skin》的脱颖而出在于,它完完全全是站在了受害者的立场上,而在《洛丽塔》中我们只是看到了亨伯特作为一个狩猎者关于审美的精彩演讲,完全没有顾及到人性的另外一个主体;而且,《M.S.》把这样一个伦理现象的大背景也阐述的淋漓尽致,因此便更有一种让人窒息的真实感。
另外不得不赞叹的一点:不知你在看力邦油漆或者某种水洗马桶广告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那些在全世界观众面前展现臀部的孩子长大后看到这些广告会想些什么?
不得不承认,有些孩子会勾起童年美好的回忆,但是总归会有一些认为在自己懵懂的时候由父母作主去拍这样一个广告实在有些羞赧。
那么,你便更要欣赏这部电影了,因为他大胆的描写了童男行房的性场面,虽然这些场面是侧面描写的,但是你会感到那些表情,那些刺激的抽搐来的是何等的真实。
因此,这样一部电影的拍摄过程必然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阻挠,其难度不会亚于狐狸和鸡一起表演的儿童节目,但这部影片背后让人潸然泪下的,必然隐藏着我无法看到也无法想象的各种各样的执着。
本来还想写一下电影的叙事手法,镜头剪辑已经部分超现实情节的巧妙作用,但请原谅,我依然没能从价值观本身的震撼之中恢复过来。
電影中的幽浮和外星人真實出現過!
因小說【神祕肌膚】一舉成名的美國作家史考特海姆,以自己親身的童年經驗寫下這部充滿詩意、美麗又夢幻的原著,電影裡出現的每位少年都是他兒時的朋友玩伴,拍片時他還曾帶著男主角喬瑟夫高登-李維一一造訪那些老友,而片中的幽浮和外星人情節更是他自己親眼所見,某個夏日的夜晚他和媽媽就看到發光的飛碟自家門前徘徊停留,然後閃閃消失於夜空中...。
来自:http://www.atomcinema.com/filmdetail.asp?sn=AF004
片尾曲samskeyti,在专辑里叫untitled3,我不得不承认因为这首歌让我对这部片更加不可自拔。
自然心疼neil多一些,除了我从来喜欢外表不羁和内心脆弱的人之外,更因为他坚定的说,虽然他不只有我一个,但是最爱的是我。
以及他伤痕累累的趴在地上叫,妈妈。
和最后搂着brian说的所有的话。
相比brian是不是要幸福一些,虽然他最后终于知道了事实,但起码他不曾伴随着那个阴影度过青少年,更没有因为那些让自己堕落放纵。
可是缺失的记忆迎来的恐惧依然可怕。
两个人都缺乏父爱,也许neil曾经把教练当作爸爸一样信赖,我不会恨教练,当小neil不小心把玉米圈洒在地上愧疚地看着教练以为他会挨骂的时候,教练只是笑着并和小neil乱扔了所有的玉米圈。
小neil开心的样子甚至让我们可以几乎原谅教练即将做的事。
而brian一直记恨着爸爸没有在他孤独害怕的夜晚给他力量,我想他爸爸只是不知道小brian在害怕什么,或者不知道怎么表达,然后选择放下礼物落寞的走去。
最后的相遇让两个人找回了失去的曾经,不管neil之前怎么迷失怎么痛苦,不管brian当初多么不安多么害怕,我愿意相信他们互相的抚慰可以抹平很多恐惧和伤口。
sigur ros的untitled3,我头一次听到的时候眼泪就如同排泄般顺畅淋漓,并且源源不断。
昨日看完电影我速度关掉电脑躺在床上重温一遍,泪是没有流下来,但是我闭上眼睛深呼吸之后,终于随着结尾音符找到了平静,像neil和brian最后的抱。
摘了耳机,只有宿舍人呼吸的不均匀声,和最近每天这个时候都能听到的x环x郎轰鸣的引擎声。
p.s. 小时候的两个都很可爱,但我更喜欢小brian多一些。
看完整部片,我一时间找不到什么词形容它给我的感觉。
迷惑里参杂着心痛,欲望里混肴着纯真。
貌似这部片披着儿童性侵犯的外衣,而招来不少非议。
看过之后,却对片中的那位棒球教练没有丝毫恨意。
影片对于那些禁忌的镜头有意无意间避开,如果不仔细的品位和继续看完电影,完全看不出来教练有对两个少年做过什么。
虽然影片没有过多的性爱场面和露骨镜头,但仍然有许多令人充满幻想和惊心的性描写。
尼尔与布赖恩是两个典型,两个过于极端的典型,虽然尼尔在童年的阴霾下变得浪荡不羁,相反布赖恩却从那次被侵犯的经历之后,一直相信那次只不过是自己与外太空人士的接触,而变得内向自闭。
但两个人同样是令人觉得痛心的。
影片两个镜头让我最为震惊。
到了纽约的尼尔在和那个满身疮疤的患病男子做爱时,从他眼里看到是对过去的憎恨与无奈,似乎是一种自暴自弃,却又是一种无知与物质。
另外就是影片最后,尼尔与布赖恩在十年前教练与他们狂欢的那间房子里,静静的回忆那天发生的一切时,他们似乎都变得那么脆弱,尽管尼尔表现得依旧放浪不羁,布赖恩表现得不知所措,但是我仍感觉到他们找回了十年前的失去的东西,他们互相依偎着的身体慢慢变小,慢慢消失在黑夜的房子,却不知那些阴霾那些过往,是否也会消失于黑夜。
值得一提的是尼尔过着男妓般的生活时,对好友说过的一句话:可能教练那个时候对他们的,才是真爱。
这是讽刺,还是告白,我们又该说些什么呢,无从得晓。
他不懂什么是烙印,他也不懂什么能够左右一个人的命运。
不是宇宙中其他的力量,也不是家庭的琐碎和破裂。
当两个人同时俯卧在那个男人的身上时,他们视如等待印上标签的生命。
这个标签会改变所有,改变道路,改变视野中所能够获悉的所有信息。
这是恶,这是善;这是无意义的,这是有价值的。
这个世界充满判断,Neil将这个世界所有的快乐判断为性,Brian把这个世界的所有快乐判断为真正了解自己。
但性是相互的,但自己永远是个未知。
他们被自己身上的烙印驱使,被某个隐含的力驱使,即便最后到达了同一个地方,即便最后Brian倒在Neil的怀里,即便Neil希望他们两个人都可以忘记着一切,扯下那个便签,即便要去寻找新的快乐。
只要能够重新活一次。
故事沿着两条线开始,两个主人公似乎没有任何交集。
他们小的时候在同一个棒球队打球。
但之后发生了什么?
Brian只记得那个夏天他一个人留着鼻血躲在衣橱中,并被外星人召唤。
而Neil只记得那个夏天他第一个性的萌芽,他毕生都将爱上同一种男人――强壮而有侵略性。
片头不断下落的模糊色块,最终变成了一块块颜色各异的糖果,落在8岁的Neil的头上。
这个棒球教练诱惑Neil所做场景,同时也使得观众认为这样缤纷的童年,不该有任何丑陋的标记。
但这个故事恰恰是在童年中滋生,在童年的单纯和无知中一步步进入一个陷阱,或者说另一种人生。
Brian和Neil,没有人逃过了这次洗礼,即便是在与教练的“性交”中极度享受的Neil,即便是将这段记忆在潜意识中几乎抹去的Brian。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不够明确的隔离,没有人能够真正将那个夏天所发生的种种视为“荣誉”,也没有人能够将其抹去。
于是他们带着这一点点残留的痕迹,在记忆中,在对这个世界不断的判断中,长大,并且走出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一直觉得Brian的角色有点过分的修饰,那幅大眼睛似乎是从小到大的标志。
他是两人中柔弱的一端,他太过软弱,因而将那个夏天一段一段接踵而至的强暴视为幻觉,视为自己被外星人选中,视为一段可以忘记的时光――似乎他真的在努力忘记中其中最最明显的标记,最终,在呈现潜意识的残留的梦中,他唯一记住的只有Neil,而不是于教练肉体上的触碰。
他认为自己是圣洁,甚至无暇的。
但这些经历确实没有被完全清楚,他对性,对冲动的极度克制和恐惧,他在听到Neil完整叙述这个故事时,一遍遍打断,却又像拼图一样将自己的残留与那个残酷的真相一遍遍对接。
而Neil则是两人中坚强的一端。
他成为了男妓,他继续出卖肉体,像和棒球教练一样地,他被占有和“呵护”,他在彩色的糖果雨中感到了爱,即便这种爱是挑战世俗的“同性之爱”,即便这种爱存在于本不坚定的情感之中。
但他仍旧想象,他是教练的favorite,他似乎一直在嫖客中寻找那年夏天之后就不见了的教练。
直至最后,他发现自己所作的,不过是在让自己的身体糜烂,让那明显的伤疤越来越清晰可见,让少时的记忆变成甜美异常的虚伪。
他不会拥有什么,他不会真正拥有什么――除了梅毒――,他只不过在慢慢失去,自己的底线,失去对于那个坚持下去的理由――他要从性中寻找快乐,这是那个便签带给他的对这个世界的判断,但是最终这一切变得索然无味,他记得最最深刻的仍旧是教练的笑容和身体,只是那一刻中被细心呵护下的“快感”。
没有人是正确的,他们本就站在了两个不同的极端,Neil亢奋地延续了性的乐趣,而Brian却一直躲藏在幻想中。
从纽约回来的Neil已经意识到自己是错误的,彻底错误,没有挽救的余地,他站在自己所处的深渊感受疼痛――来自他的快乐的疼痛。
而当他在深渊中继续漫无目的地往前走时,Brian出现了。
他们同是位于深渊中脆弱的个体,与棒球教练邂逅,并用那个夏天最残忍的纽带绑在了一起。
Neil的遗忘付出了代价,而Brian在瞬间追忆时体会到的痛苦和煎熬却是记忆的另外一种存留方式。
是干脆忘记,还是永远记得并视其为美好以抚平心中的痛苦?
电影给出了两种假设,在两个性格迥异的孩童身上进行了大胆的实验。
最后的音乐来自Sigur Ros,他们的音乐和现实的生活有距离。
Sigur ros 是可以使人脱离记忆的音乐。
最后两人相拥着期盼超脱,脱离记忆的枷锁,像Sigur Ros一样漂往天际,最好永远也不要回来。
我遇见过太多的Neil,他们在电影里被演员诠释的如此迷人、纨绔、玩世不恭欲罢不能,但在现实里我却曾深深地鄙视、不屑、视他们如草芥,还夹杂着丝丝怜悯。
我没用太大的功夫就回忆起那些Neil男孩们的名字,名字牵连着我特定的神经,接着如坐滑梯一般的顺产,记起了他们谈吐时的表情,就像静了音的电视节目。
曾在不知道多少个大课间,他从最后一排的“宝座”径直走向我坐的第一排。
带着他的目的,就像胳膊夹着披萨饼的配送员走向他所要配送的房子。
在那个时候似乎他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在干什么。
在教室的门口来回不安分地走动,做着打篮球的假动作,不停地打扰我,抢我的书,好像有严重的多动症。
那时候的我过于沉浸在自己的读本世界中,去窥探他人的爱情纠葛,完全没意识到原来那就是一个男孩想要引起注意的需求行为,原来他是在渴求我的关心和关注,原来我是会那么轻易地忽视一个我不爱的人的行为,掐灭我亲手点燃的星火。
我突然想起之前喜欢他的女孩对我说的:你不觉得他喜欢你吗我经历过这种戏码如此之多,向来自作聪明的觉得:只是因为你喜欢他,所以你看他和我玩就觉得他喜欢我随之那个女孩开始跟我分析,但我好像从来没有听进去过,无非是“他总在你眼前晃悠”之类的话。
居然连我的男班主任,(他甚至敢在班主任的面前摸我头,也正是因为这个直接原因,在一次课间把我召唤到办公室,很隐晦地问我:“你和他是不是有什么”,老师还没说完,我当场笑出声来很坚定地否决,我仍然记得当时我的坚定,以及对老师疑神疑鬼,甚至怀疑的对象居然是我跟“他”而感到讶异和搞笑。。。
连老师都发觉了,当时的我却没有。
我靠,我曾经以为我在以前的一切“school社交”中,都是最清醒的那个,但是现在回忆起来,“回忆”嘲笑我:当局者迷,后知后觉。
或许是那次千米的赛跑,他为争得第一死命的跑,咳了血而我害怕的哭了;或许是同学们一起顺道回家,在落日下他和他妈妈的一通电话和我的赞美;又或许是他终于主动起来回答问题时,我转向他眼神里流露出的信任和支持。
他似乎是把我对所有人的好以为是只对他一个人的。
好像许多男孩都是这样。
我的博爱让他觉得自己是特别的,是被关注的。
写下来总有一种自恋的意味,但是如果当时的我真要是这么自恋和“自觉”,我也就不会让好多人对我的喜欢和爱,甚至连封回信都没有收到,就那样无声地死去。
有些男孩还好,D跨年夜的那一晚,我们熬到了四点多,就是为了解开他心中的结,当时他说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我的同桌D,是那么难过的喜欢着我,我离他最近,最没有发觉到。
他跟我说的,所发生的事情,我一点都不记得了,“夸别的男生帅”“和XX一起练歌”,这些都是我的记忆里没有的,或者说是对我而言不重要的东西。
似乎那时候的我被爱包围了,已经不知道爱是什么,长什么模样,就像长时间看一个字,竟会忘记它怎么读。
还是我从书中读了、在生活中见识太多太多成年人撕扯的恋爱,没有把那些现有的最该珍惜的幸福放在眼里。
我把这种对幼稚未成熟男孩对我不恰当的喜欢所有的“钝感力”的罪名,还愿意推卸给我的初恋。
thank u but go to die我很少遇见过Brian,似乎这个社会很难塑造出这样的男孩,他仅仅让我想起了X。
饰演Brian的演员,微笑唇很可爱,他值得被保护。
真想和那些男孩们说对不起,但是没机会了。
这电影看得我心痛,心悸,而又惺惺相惜,在2006年的末尾看过之后毫不犹豫的列进了年度最难忘的影片名单。
我在听着Slowdive和Ride的时候反复的想这电影,想这这电影的时候听着Slowdive和Ride,伴随着这寒冷天气的绝望不断的加深,我无法拒绝Shoegazing,就无法拒绝这如同音墙之后孤寂但安静的世界一样,迷恋这电影,就想对寂寞和真爱的渴求一样的真实。
这是一个堪萨斯的小镇,八岁的Brian以为自己被外星人劫持,八岁的Neil认为遇见了自己的真爱,那个夏天的一个恋童癖的棒球教练,将两个男孩的生活彻底改变。
Brian丧失了对那个雨夜的所有记忆,阴冷的地下室,流血的鼻子,无法停止的噩梦,当他愈加的封闭内心将记忆里的一切都归咎于外星人的时候,却在他找寻真相的时候,找寻能够让自己存在的爱的时候,把记忆深处的伤痛赤裸裸的掀翻出来。
教练对Neil说,你是个天使;Eric说,他就像个神;Wendy说,他是一个黑洞;Neil抱住Brian说,带着翅膀的两个天使,消失不见了。
Neil是这电影的灵魂,他让过去存在的一切有了意义,他让现在感受的痛苦真切而决然,他让屏幕之前的我们一点点的冷却。
他毫无疑问的爱着教练,用一颗八岁男孩的心,也用一颗十八岁少年的心,在所谓的一见钟情中,在凌乱的糖果雨中,他不断的在于年长者的性爱中看到教练的幻觉,他出卖自己的身体的最初原因之一也来自于教练的五块钱游戏,他沉浸在这种放纵之中缅怀过去,就如同Brian沉浸在UFO之中遗忘过去一样,他们所渴求的,都不过是虚幻缥缈但是给人慰籍的爱而已。
两条线索从一开始的重合到分裂,再到最后宿命般的回到同一个原点,逝去的是他们蹉跎的岁月,是他们对真实与爱的寻找,是他们痛苦扭曲着的过去。
无论是Brian的遗忘,还是Neil的放纵,他们谁都没有办法真正逃脱得了那梦魇,当他们在十九岁的圣诞夜依偎在梦中的地点的时候,他们是真真正正的长大了,童年与梦一去永不复返。
那画面让我如此的绝望,如此的温暖,却又如此的落寞。
你不能片面地说这是一部Gay片讲恋童癖的片诸如此类带着诱惑性的标签,它有关成长,有关伤痛,有关过去的痕迹,有关人群中一眼望不到边的寂寞,有关音墙之后的随心所欲,有关圣诞夜里冷凝着的水汽。
挥散不去的是对于那光和影与音的记忆,糖果雨中八岁Neil狂喜的眼神,第一次卖身之后与Wendy幻想着宇宙声音的微笑,接待了艾滋病客户之后在吉他声中狂奔的醒悟,Joseph Gordon-Levitt演活了这个放荡俊美内心充满渴望的边缘少年,也就支撑了整部电影鲜活了起来。
而他今年的那部《Brick》也同样入选的我的十部名单,不得我让我感慨他的实力,当然还有他的美丽。
导演Gregg Araki,美籍日裔,据说是双性恋,热衷独立制片和自赏音乐。
电影改编自美国作家Scott Heim发表於1996年的同名小说。
配乐为美国氛围大师Harold Budd与Cocteau Twins成员Robin Guthrie,你可以在电影里听到以下的声音:Slowdive,Ride,Cocteau Twins和Sigur Ros。
其实我没有想通的是Mysterious Skin到底象征的是什么,电影里着眼于肌肤的地方并不多,或者还是有什么我所不理解的特殊含义呢?
在电影的最后,我突然地想到了《且听风吟》里的一句话,“一切都将一去杳然,任何人都无法将其捕获。
我们便是这样活着。
”我恍惚着看到所有曾经纯真的青葱少年哭泣着他们所有的回忆,帷幕落下,曲终人散,我深吸一口气,脆弱且无奈,我们的生命,还将如此继续下去。
看完后给了3星,看了一些评论,和我的理解很不一样,于是把开头重新看了几遍,不认识的单词统统查明白了意思,对片子的理解多了一些,觉得应该给个四星。
喜欢里面的Neil。
就从他开始。
没有父亲,有一个非常爱他但是工作繁忙而且不停更换男朋友的妈妈。
于是,棒球教练就是一个完美的父亲的替身。
高大,力量,有一个有巨大电视,有少年喜欢的游戏,还有妈妈舍不得给她买的零食。
对于男孩来说,父亲是用来崇拜的,父亲的话当然是用来服从的。
于是,少年服从了教练……教练说,it will feel nice.少年于是相信it will feel nice幼年的经历对neil影响很大,不知是对这个变态关系的留恋还是对那种生理感觉的迷恋,neil长大后成为男妓。
心中仍念念不忘教练,认为教练是他真爱过的人,认为教练也真正爱过他。
我想,这里的爱,应该是缺失的父爱吧。
圣诞前夜的前一天,他接的客人是一个性虐待狂,遭到毒打,遍体鳞伤的他蹲在厕所啜泣,嘴里叫着妈妈。
我想这以后,或许他决定走出童年的那段往事来面对现实了。
另外一个受害者小眼镜有着不同的背景,对那段经历选择了不同的应对方式。
虽然同样缺乏父爱,但他没有沉溺于和教练的这种非常态的关系,而是选择了遗忘\粉饰这段事情,认为这一切是外星人在他身上动的手脚。
blah blah不想多说了。
all in all,亲子关系多么的重要啊!
以后有了娃一定给他一个完整美好的童年,不然阴影一辈子哇。
完。
“我想逃离尘世间的一切痛苦和哀伤,和那些无尽的苦难,我全心全意地祈求上苍,让我们两个像善良的天使飞上天空直至消失不见。
”这是影片结尾Neil抱着抽噎的Brain时说的话,空气里弥漫着Brain鼻血的血腥味,夹杂着圣诞夜糖果的香甜。
那一刻,两个孩子第一次一起直视了1981年的那场梦魇,那一刻,他们真的成长了,那个夏日将尽的童年无法被抹去但它终于不再徘徊。
电影给我带来的阵阵心痛不仅是因为两个孩子的遭遇,我更是心疼长大后的Neil与Brain,二人还未相遇时,Neil仍在寻找把自己当作是天使的人,Brain仍做着那泛着冰冷蓝光的万圣夜梦,一切看似都没有尽头。
这种迷离的悲痛少不得导演优秀的配乐营造的氛围。
Neil刚到纽约之后躺在Wendy腿上抽烟的那一段放的是Slowdive的Dagger“The world is full of noise yeah, I hear it all the time, You know I am your dagger, You know I am your wound...”迷幻虚无的盯鞋摇滚和Neil迷茫的心境搭配太完美了。
结尾放的是冰岛后摇乐队Sigur Rós的Samskeyti,配上Neil与Brain渐渐消失的画面,留下的只有八十年代嘈杂的老电视,五颜六色的麦片,吸引人的电子游戏与1981年夏日最后的一阵风。
这电影,一个半小时真是又臭又长,断断续续看了一个月才忍者恶心看完。最后的结局确实惊艳,外星人原来是小孩对自己不可描述的童年经历的扭曲。
结尾不错,整体却显得虎头蛇尾了
演员 导演 配乐都好 编剧是个精分的sb
谁都有青涩的时候
男主角还蛮帅气的~
9.3/10 这是同类型里我看过最有共鸣的电影!又一次拜倒在Joseph Gordon-Levitt的牛仔裤下。
讨厌男主角的长相气质以及性格
小囧真的好水嫩
正太 MB 也很辛苦
没有什么感觉呀 里面的女孩不错
oh my Joey
冲着约瑟夫去看的~@!!!
很熟悉
Joesph真的很诱人~
有些恐怖的主题 但是拍的不大好 而大家的演技却能弥补之 OST赞啊
童年阴影的无限放大。没啥意思
對於我們的性格大多數都是從少不更事的時候打下的基礎格調。约瑟夫•高登正太樣真是驚喜。
不喜欢!!!节奏不喜欢!!风格不喜欢!!囧瑟夫在里面的造型也不喜欢!!!
装X的剧情,做作的表演,整个就是bullshit
不论一个孩子以后在社会上经历过什么样的不同,在童年时候心理的压抑总会对他们一生的心态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