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纯粹当一部灾难电影片来看,看客们吐槽无可厚非。
如果这是一个未来会真实发生的灾难,舒服的坐在沙发上看电影的看客们是否还能如此理性和淡定?
在真实的大规模灾难面前讨论人性善恶与否毫无意义。
如果未来有一天真实上演,人性的恐慌和可怕程度会比电影里面的场景放大一百倍。
笔者看了不少这样类型的电影了,只有这部最接近于暗喻来自另外一个太阳系的Planet X 行星(有真实新闻报道)同样巨大的慧尾会对地球构成巨大威胁。
这一天是否到来,何时到来无人知晓,说这个也有些杞人忧天,或许有些灾难片存在的意义就是导演提醒人们,地球的头顶时刻挂着一个达摩克里斯之剑。
对于这种全球性地球危机,普通人能够做的也就是该吃吃该喝喝,享受当下。
就像电影里面一样,危机来临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都不会是被guojia选中的幸运儿,除了自救,别无选择。
大家吐过的槽我就不吐了,我吐点新的。
1. 刚到空军基地只能带一个袋子上飞机,当妈的先把毯子塞了进去…(不能披在身上节约地方吗?
)2. 末日救命小飞机想上就上想下就下,不跟家人一起不肯上…(活命的事情诶,再想想?
)3. 逃命时刻满大街随便随便拦陌生人的车上…(正常时期我都不会愿意)4. 见到陌生人就把自己从哪来叫什么老公叫什么要去哪里全部讲一遍…(那,真的祝你好运)5. 片里大部分人都穿长袖怎么就遮不住几个手环呢男主还戴着大手表…(噢因为一家人大嘴巴)6. “噢求求你了我们是一家人”…(麻烦你看看那边,还有几万家人)7. 特效一塌糊涂,一家子也没有一个可爱的。
2星,小成本的老套末世毁灭灾难片, 想看大场面特效的就可以无视了。
因为投资有限,所以影片主要精力在于故事情节的演绎和人性的情感展示上,无非就是世界毁灭,人人自危,人性面领考验的同时,主角儿女多情,老人家也是个情种,孩子无助等等煽情桥段。
不太通顺,有硬伤,闲的无聊的话可以看看,没时间就算了。
在全球变暖,油气枯竭,新能源抵挡不住德州大冬天的世界末日来到之际,在遥远的美利坚,哦错了,是Greenland,有一个豪华级别的地下防空城,可以抵抗过彗星袭击地球,海啸席卷城市,shockwave怼死生物的大型灾难,可乃是人类的灯塔文明,永垂不朽。
在影片开始的时候,白左编剧就已经把远方的世界推上了神坛。
然而移民美利坚,哦错了,是移民Greenland的合法渠道十分困难,你要么得是建筑师,要么要是医生,要么腰缠万贯金玉满堂,还必须身体健康,不能有糖尿病,不能有精神病。
从此学历高,社会地位高的男主角带着老婆和娃踏上了移民的道路。
在影片最开始的时候,男主角还在自己high horse上自鸣得意,看到求救的邻居狠心离开,然而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因为逃难的军用飞机排除了身体亚健康得disadvantaged社会群体,而他自己的儿子就是弱势群体之一。
在边境查看护照和签证的混乱之中他和儿子老婆流离失所,不得不搭非法移民标配大篷车车连夜赶往新世界大家都喜欢偷渡的国家——加拿大,在这期间他得护照(手环)被同样渴望生存的非法移民们抢夺,他失手杀死了一个人,从他中产阶级的神坛跌下成为了社会底层的犯罪分子。
而老婆和儿子这边,另外一对偷渡得居民抢了老婆的护照偷了孩子准备去边境控制,在这里居然还有儿医帐篷,丰富的医疗用品和友善的护士。
在短暂的离别后,母子终于在100%雷同纯属巧合的德州边境帐篷里痛哭流涕。
弱势群体的娃和从精英神坛跌下的爹终于在红脖岳父的美丽农场相聚。
从此开启了白左自我忏悔之路:想当年男主角英俊潇洒,肌肉发达,老婆没了还有别的女人,还是被选中的神之子民可以合法移民Greenland参与新世界的建设,而白左痛哭流涕之后发现自己其实是个杀人犯+cheater+大SB。
现在也没有军用飞机了,还是老老实实和普通人一起偷渡吧。
白左编剧深刻的探讨了如今社会对于阶级的定义,反思了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但是在叙事中依然可见傲慢的构造:还是我们灯塔国好啊,你们国家都要玩儿完了,不论是杀人犯,还是精英,还是来我们美丽的国度吧,而我就是你的大爷(white savior),可别忘了投我的票。
傲慢的白救世主打断了self reliance的脊椎,消磨了建筑工程师的个人成就,又用蹩脚的家庭语境建设了一个对于美好生活的幻想,以来宣传他们的丰功伟业。
从而完全抹杀了移民们留在自己家园的幻想。
白救世主们同样也对自己的外交手段缺乏任何基本的忏悔,也拒绝为真正生活在shithole地方的人们重新审视自己各种蹩脚的能源协定,和战火交易。
白救赎主们唯有在好莱坞的屏幕上炫耀着可怜的virtue:看哪我为弱势群体抱不平。
而这个virtue是杯水车薪的小小飞机(白人开的飞机),则无情的嘲笑了白救世主们的虚伪。
想看Greenland 2,请出门左拐参见死亡搁浅,讲述了一个为了建设新家园当快递员的故事。
槽点满满,从开始到结尾男女主都高知阶层的样子,却完全不长脑子。
所有的冲突起伏都是刻意为之,就是男女主但凡长点脑子都不会有。
别问,问就是编剧导演不让。
(以下不完全槽点,摘侮辱观众智商的重大槽点)1.救命的药,显得十分的不谨慎2.往卡里走的时候喊我们被选中了让一让,生死存亡之际您可真有礼貌,这么说人家就能让?
你就直接几呗,为啥要显摆?
我要是人群中没被选中的人我都想刀他一下2.女主嘴欠的要命,不知道为啥被选中,还不谨慎点,透漏了孩子有病的信息,你没想到。
行,知道手环没用了,不弄掉,等着被人刀。
你没想到,行。
那你上了人家车,人家都透露出对被选中人的仇视了,不知道不动声色的藏一下。
孩子不懂事说爸爸在飞机上,要么说个谎圆过去,不,您单纯诚实说不了谎,但说了不能上飞机就不说原因,该说不说,没想到行,抢你孩子的时候就他么尖叫扒拉车还他么不说:明明就是因为孩子的病上不了,就是不说。
3.他爹也是一样的毛病,挺大个人了,还被选中的,手环不藏也不摘,没用了他抢就给他呗,就不给,就是非要来段打戏。
就这样的还是别选他了,他建的房子敢住?
4.最后全球基站回应,中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没有基站?
还是你觉得中国制造不行?
强烈怀疑反华
寻找一部末日电影,电影最后结局大反转主角被机器人爆头是什么电影?
记得很多年前看过一部美国电影,背景是末日主角一行好像在寻找一个目的地。
一路历经千辛万苦死了很多同伴最后终于到达后,主角探头发现目的地是一个巨型机器人基地,里面有几个巨型机器人在巡逻,其中一个机器人转头扫描到了主角,然后主角被一枪爆头,电影结束。
记得这部电影是一部少有的剧情结局非常反转的末日电影,因为整个电影从头到尾都是主角一行在逃亡、在寻找最终目的地,并且影片从头到尾只字未提任何与外星人、机器人有关的因素,直到最后主角到达目的地后爬上了山丘顶部探头观察整部影片才第一次出现巨型机器人!
至此想必所有观众看到这里已经极度错愕和赞叹,本以为主角终于达成了目的却没想到随即剧情大反转,主角被瞬间一枪爆头。
电影结束。
不是末日之书,市面上知名的几部末日片都找过了都不是,至少是十年前的电影。
我找了很多年了,百度谷歌都搜索不到,如过哪位看过的话麻烦提供一下片名,不胜感激!
如果我是做梦的话,应该不会十几年了却对此情节依然记忆犹新吧
对男女主一家实在喜欢不起来,开头就是专家说说末日即将来临,大家都要完蛋啦。
一片混乱时,男女主一家被视为精英得以选中进地下避难所,一家三口都戴上了政府发的幸存者手环。
结果上了飞机,儿子的救命药忘带了,父母就这样把儿子的救命药和毯子一起乱塞,也是心大。
后来爸爸决定冒险跑回去取,接着降智的操作来了,这个妈妈居然大咧咧地去问士兵,她老公去拿儿子的药,能不能回来什么时候回来?
啧,当妈的这操作不是把儿子的健康状况直接暴露出去了吗?
然后士兵一听,这儿子原来是有病啊?
能被选中的人怎么能有致命的疾病呢,这还了得,当即要剥夺儿子进去避难所的资格。
然后母子俩人被赶出去了。
还好后面一对普通人夫妇救了她俩,愿意带着她们一起逃难。
但是,女主依然保持傻白甜人设不变,一点都没有吸取教训。
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都末日了,还能相信人性吗?
车上,这看起来很老实的夫妇以为女主也是跟他们一样被政府抛弃的普通人,对被选中的“精英”们各种羡慕嫉妒恨。
而单蠢的女主居然没有及时藏好自己和儿子手上的手环,就这么被发现了。
然后这对夫妻立马变脸,抢了女主的手环和儿子试图蒙混进避难所。
女主没了老公和儿子差点崩溃。
虽说后面一家三口还是进了避难所,但是,我真的想说憨憨女主真的太蠢了,傻白甜一样,让人喜欢不起来。
面临世界末日,国家组织官方版诺亚方舟。
首先在人员选择上,建筑师是不是必要的。
如果确定地球都被夷为平地,那基本上幸存者面临的就是创世纪了。
在创世初,会想要盖高楼大厦么?
温饱才是首要任务吧。
有个草屋住先凑合吧。
想盖楼,估计得是几辈子以后的事了。
另外,男主不是政府官员,被选中是因为技能,那在被选中的人中,一定属于下层人员,这样的人能带家属?
那你不如直接选三个建筑师更有用。
当然有可能是为了安抚被选中者,一家都可以去能省去很多节外生枝可能性。
但你既然不想节外生枝,直接家用电视大屏幕放信息是几个意思。
你就确定人家没客人,而往往有客人的时候还是主人到处忙活,客人在客厅看电视,如果主人手机再放在客厅桌上就更方便了。
然后是保密工作,当然这种信息发布方式,就基本上告别保密这个词了。
但即便如此,当Garrity一家到达军事基地的时候,外面乌央乌央的人群,排了几里地的汽车,也够让人咋舌的。
人们不去政府大楼,不找警察局,都跑来军事基地,肯定不是有病乱投医。
肯定都知道了政府在选人,选的人要来军事基地集合。
也就是说,除了有二维码外,在信息掌握上,被选中者和无关之人所掌握的信息量完全一样。
然后在男主还不知道避难所的地点的时候,不但就已经有民间去往格陵兰的飞机在准备了,甚至电视新闻直接上避难所内部画面。
这是直接用大喇叭喊,关门大甩卖,名额有限,先到先得啊。
而最后当民用飞机到达格陵兰,本以为还会因为手环问题有一番纠葛,但无差别的所有人都叫上车运进避难所。
当然有可能是因为时间紧迫,无暇顾及了。
但也间接说明,手环无用,有飞机才是硬道理。
还是资本为王啊。
最后说人性。
捎上Allison母子的人,因手环黑化。
但如果他本身就是恶人,根本不会带陌生人。
而他的女友从起初抗拒锁车,到后来默默接受,拆穿后被士兵带走,回头喊,他还是个孩子让他上去。
来来回回都是人性挣扎。
生与死,是与非,善与恶。
当事情变换的速度远超你的头脑运转速度时,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你。
就像男主开头拒绝带上邻家女孩,却在结尾拦飞机,不带我们大家都别走。
所以一切言之凿凿的据理力争都是假的,你眼中的正义只与你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关。
彗星撞地球(彗星相撞的碎片一点点掉落在地球每一个角落,预料不到)男主是一名建筑设计师,于是被国家选中了可以去格陵兰岛的堡垒避险。
①被选中很庆幸,但朋友邻居异样,求救带上时代决绝,他说的对,万一到了那边一家三口都进去了,但邻居小女孩因为没被选中不能进堡垒难道那会才把她丢在门口吗?
于是只能狠心在家门口就不能接上她。
②紧赶慢赶终于到达飞机场✈️,却发现儿子的胰岛素落在车上,但是距起飞仅剩15min。
飞奔赶回去拿。
结果就是孩子被发现有糖尿病不能上飞机,自己拿完💊在混乱的现场和母子走失。
犹豫再三决定在起飞前下机,恐慌和混乱使得燃料泄露,飞机现场爆炸?
(what这么儿戏的吗)③母子在药店抢到胰岛素却被趁机到来打砸抢的人吓到差点走不了。
搭上了别人的便车去外公家,结果在路上被车主强抢儿子,希望带着小孩和手环蒙混过关。
女主撕心裂肺的喊叫(母亲的后悔与自责),人性在灾难面前就是个p④男主也从机场出来搭上了便车,却因为被选中而被同车的两位觊觎并强抢手环,最后拼命挣扎搏斗。
同车的年轻人告诉他,他们将会在加拿大边境搭飞机✈️去格陵兰岛堡垒躲避,那是一次机会,不需要被选中。
(母亲是医生所以也被选中了,其实国家选人是有目的和计划的)有社会贡献力的人才可能被选中?
⑤外公为了守候外婆的马🐴及他们爱的堡垒决定自己留下 ,爱让他一切都不害怕……⑥男主在加拿大强硬拦下直升机?
不开走车,一定要上机,不然全部人都走不了???
还虚报体重,这么危急时刻,直升机是能随便加人的吗?
不会增加危险性?
最后两位机长因为碎片撞击当场死亡……在灾难和死亡面前,丑陋的人性会原形毕露,我细想了一下,人生还有什么值得去挽留和尝试?
要是面对敢吗?
大概是宣发的锅,杰拉德的脸+灾难片题材让人误以为是大场面大制作,一看是个这么小格局的三口人逃生故事大失所望,所以导致豆瓣分偏低吧。
其实感觉完成度还可以,相对之前的几部灾难片,视角大幅缩小,聚焦在一家三口逃生上面,倒也有点新意。
估计预算在3000万刀左右,2亿RMB了,这个预算,拍个这么大格局的故事刚刚好,好钢用在刀刃上,你想要这么点预算面面俱到拍几个故事线全球视角,一定会露馅。
开始第一幕开车去空军基地让我想起了最后幸存者1里面的CG桥段。
其实感觉车内视角,第一人称视角之类的可以再多一点,更加缩小视野提升临场感,传统机位还是有点多了。
开篇老婆跑步机上练了5英里=8公里不带累的,所以后来才能一路从堵车地方跑到空军基地找儿子,这小铺垫我太喜欢了。
日剧里那种不管是谁都要夸张的摆臂奔跑太夸张了。
最搞笑的槽点:老婆一看就是个拉丁裔的脸啊。。。
一查演员出生自巴西的,叫Morena。
岳父人设是住在莱克星顿的保守老白男,岳母叫Mary,典型的那一代白人女名。
这???额关于种族梗:两个公然开抢的都是白男,女主搭车的白女口嫌体正直还是接受了抢来的腕带,非裔小哥好心告诉男主逃生门路,持械打劫药店的非裔放过了孤儿寡母,拉丁裔面包车一家主动停下了载了女主。
编剧心中正直度排名:拉丁裔>非裔>盎格鲁女>盎格鲁男?
女主上面包车会说gracias,听懂了aeropuerto不是更加暗示她拉丁裔出身么。。。
另外面包车司机男的西语口音好生硬,又是chicano?(相当于ABC演员说中文那感觉)机场加油管流了一地航空燃油被子弹打中起火爆炸这桥段已经在油管上被那些射击博主吐槽无数次了,不用专门的曳光弹是很难打燃油箱的,何况是地上一滩油。
编剧暗暗的告诉我们,危机时刻还是烧油的皮卡车管用啊。。。。
要电车早没电了,哪能从莱克星顿一口气跑到美加边境哈哈哈电影还暗示了全球变暖的厉害,主角一行在格陵兰下了飞机就一身短袖哆嗦都不打一下。。。。。。
关于地理方面的争论:最后一块大碎片掉在欧洲,主角费那么大劲跑去格陵兰基地不是离撞击点更近么??
编成阿拉斯加基地不是更合适一点么,还可以靠整个加拿大抗一下冲击波跟海啸。。。
还行
标准爆米花电影,某国个人英雄主义,一个半小时就够了 ,两个小时确实啰嗦了些!特效镜头太少了,胰岛素折腾好久!
看了一半,侮辱智商系列。
二星给外公吧。
细节上蠢得让人难以接受。一家人在空军基地失散,丈夫给妻子发短信,发送失败;但妻子后来在机场外,用手机发出了短信。但她为啥之前和之后都没有用手机联系丈夫?空军基地内屏蔽信号可以理解,但她试也不试说不过去。
实在是套路化的故事结构和人物设计,2020年的电影,却依然连后天的皮毛都没碰到,打5分的观众,大概都是阅片不多的人吧。一家子,一定要设计一个生病的小孩?这么大一盒胰岛素,你从小就打的,都能这么粗心?无语。手机打不通,非要营造夫妻各自战斗最后相聚的戏码,大哥,2020年唉,不是1920年,信号这么差??抢手环的两对人,也都是神经病,你要是真的邪恶,不如母子一起抢就是,少一个人家会让你进吗?还有大哥,你这手环本来就没用了,你还不如给别人,反正他们也进不去。还有进帐篷找儿子,只是单纯的扫一眼?一般母亲一般喊名字,一边找人才是正常的吧?你不怕漏看吗?还有一路上,遇到了陨石雨,结果公路依然是笔直的,也是奇迹吼。
还不错的末日灾难影片。可能是预算少,所以有些特效镜头看着不咋地,如男主救着火车主时的火焰,有些则省略了许多,如飞机迫降的过程。剧情也算用心,一些匆匆遇到的陌生人,还有夫妻母女父女之间的情感,酝酿的比较充分。男主也不是个坐以待毙的人,哪怕只有一个偶然的机会(只有某加拿大一小机场将飞往格陵兰岛这一几乎是瞬息万变的机会)也要开车12小时去试一试。男主属于人才计划或者称灾后重建计划的一部分,他是个建筑工程师,于是有机会可以进政府设置的机密避难所。事情的变化合理又无奈,非人力所能改变,所以整部电影始终有危机感伴随,但这种灾难片绝大多数都有个“最后生机”,结果肯定没说的了。剧情不够庞大,特效也马马虎虎,打个三星吧。
剧情让我不断冷笑的那种电影。
特效还行,人性的自私和疯狂在末日充分体现,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好人也不少,有几处还是蛮感动的。不必苛求这一家被随机选中的普通人,导演选的就是这一视角,或许你那时还不如他们。加一星鼓励。
特别啰嗦
不是灾难片!不是灾难片!不是灾难片!重要的话说三遍,别被骗了,特效镜头寥寥无几,海报涉嫌诈骗~
喜欢末日片,这部也很好看,除了有些逻辑问题,演员表演的都很到位。
对灾难片总是没有抵抗力,就像战争片一样,人性中最善的和最恶的统统得到展现,让你恶心又让你感动
不經歷災難的災難片,好人都是黑的拉丁的,壞人都是白的……
对于一年几乎没有新片看的观众来说,只想要大场面看看都那么难呢?
财不外露这句话歪果仁人也适用
毫无意义的一部片子,白白浪费时间
hello!我是打算看科幻灾难片的,最后你告诉我这是家庭伦理片?为了拯救一对夫妻的感情,这颗叫“克拉克”的彗星也是蛮拼的,不过这样毁掉整个地球貌似不太好吧。。。╮(╯▽╰)╭
灾难来临的时候,你会选择竭力求一条生路,还是享受生命的最后一分钟?
看完觉得竟然可以给4星?!该片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传统的一味聚焦于宏大的末日特效和灾难场景的那种片子,更多的是在刻画人性,聚焦于地球毁灭前48小时内一个美国普通人家如何自救,展现的更多是末日来临前的人性,感情。有一个地方很好哭,电影院里听见大家都在吸鼻涕啊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