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看了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
久久不能忘怀。
这部剧讲的是东北的工业繁荣的时代,杨北冰一个社会少女和她的打小于一的故事。
同时反应了当时黑道的社会背景。
这个影片的主线是杨北冰喜欢于一的爱情线,但最后因各种而没办法在一起,但都成为了对方互相喜欢的一个存在。
暗线是杨北冰的成长故事,在剧中,她认识了生世离奇的紫薇。
最后紫薇也以悲剧的形象消失。
也认识了爸爸的徒弟雷管,他就是恶的象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给人带来黑老大的感觉,同时也是无恶不赦之人。
看这部剧,最大的感受就是青春太美好了,高中的时候那个喜欢的男孩子现在不知道还是否记得我,但是那却是我永远不可磨灭的记忆。
女主卜冠今,演这部剧真的超级适合,看了她演的二十不惑,就觉得这个演员真的很有潜力,长的小小的,剧里又是一头干练的短发,演起不良少女来毫不畏惧。
真的太喜欢了。
安利给大家看,尤其是学生,在这个年纪看这部剧会有很多的一些回忆。
我们的青春是一部还不值两颗星的电影。
今天看的这部电影名字叫做《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当然了,其实看到这个电影名字的时候,我就已经觉得很青春洋溢的了,更加青春洋溢的可能就是电影里面的故事了,其实每个人都有属于每个人的结局,人们牺牲掉的方式也不一样,青春之所以是青春,大概就是因为青春可以肆意妄为吧。
电影一开始的时候,女主就带着一帮姐妹冲进了男澡堂。
然后遇到了自己喜欢的男生,自己喜欢的男生还帮助自己打退了敌人,最后女主抱着那帮男人的衣服就跑了;期间插播一段劲爆内容,男主裸着身体给女主擦头发的样子简直了,我的整颗心都要融化掉的那种感觉诶,太燃了。
男主的摸头杀让我觉得整个人生都圆满了,等将来我有了心爱的人的时候,我也一定要来一波摸头杀才行。
仗义每多屠狗辈,最是无情读书人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觉得最仗义的还是杨北冰;她救了白宇宙,也要救下紫薇,遗憾的是,虽然她已经竭尽全力想要打败那一帮混混,想要抢回紫薇,但是没有办法,最终的时候,他也没有救下紫薇,没有从命运的手中找回属于紫薇的生命。
这大概就是人生的不圆满吧。
杨北冰一定觉得很遗憾,失去了那么好的朋友;雷管最终也觉得生命没有希望了,失去了紫薇,得到什么失去什么又有什么重要的呢?
人生就是一场博弈,人和上天的博弈,可能上天胜出,也可能我们胜出,但是谁胜出,又如何呢?
最后不幸的是大家都没有握住青春,大家都失去了最重要的青春时光。
谁的青春不期许美好啊,可是我们谁又得到美好了呢?
雷管:不狠心的人只会被无情干掉. 雷管的眼神动作真的是让我觉得这个人好狠心好狠心,就算是自己被放在冰冷的雪水里面,出来的时候还是好汉一条。
向来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心狠的人,但是心狠到这个程度的,做不了大事就真的是奇了怪了。
原本以为接下来会是美好的生活,原来生活早就计算好了要给我们当头一棒,让我们死无全尸,雷管回想从前的时候,一定觉得很没有意义吧,毕竟自己失去了心爱的人之后,生命就变得没什么意义了吧。
生命向来不是公平的,别人有的,我们从来都不会有。
雷管摸爬滚打了那么久,结果最终还是一场空。
梦一场,空一场---我们还是我们 人生在世,短短的一辈子,我们从来都不知道我们会经历一些什么不好的事情;但是活着,就得往前走,你不走,生命也会推着你往前走。
女主经历过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之后,成长了,成熟了,成长为自己了,虽然被岁月摧残过,但还是认认真真地活着,这样倒也挺好的吧。
80年代得东北,到处打打杀杀,小到校园暴力,大到黑社会仇杀,小时候感觉只有在电视里出现的情节张大了才发现电视剧里的情节远没有生活中那么精彩!
我,土生土长的哈尔滨女孩,从小上子弟校,学校里经常有高年级的学生拿着大棍子,或者大长片刀到学校来显威风。
一帮人围着一个人打的满脸是血,或者是一帮女生围着一个女生删耳光。
我从来都不觉得他们多厉害,我也没有被打和打人的经历,因为我是个平凡的小女孩!
偶尔有要被人打的时候,也因为我的不害怕,最后不了了之了,是的,就是这个不害怕,救了我好几次,在我后来的生命中也一直保护着我!
我想这是我的家庭留给我的很宝贵的财富吧,面对多么强大对手,我从来没怂过!
这份底气我到今天看了电影才明白是源于我的家庭,正如北冰一样,我想北冰的性格应该是随爸爸吧,那么仗义的男人,那么有担当的男人,即使替别人做了牢,老婆跑了,依然能重新开始,开饭店给女儿攒出国的钱,这就是北冰敢做大哥的底气。
影片刚开始,我一直不理解这么一个小嘎逗女生,怎么这么有勇气,敢和一帮男的打架,直到雷管的出现,看出北冰的家庭不一般了。
最后北冰知道爸爸得到雷管的尊重,是因为爸爸替雷管做了两年的牢,我也终于理解了北冰这样的一个女孩,是完全有可能真实存在的,而不是杜撰出来的情节!
上学的时候学校也经常有大姐大,大哥大,经常因为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打架,现在回想起来不过还是男女的这些事情,A喜欢B,B喜欢C,A找人打C,B更不喜欢A了,好像很多这样的故事,披着各种各样的理由,无非就是心里无法忍受自己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非要闹来闹去的,其实都是一群可怜的人。
就像于一眼里只有紫薇,为了紫薇差点丢了性命,北冰为了于一差点丢了性命,紫薇为了雷管丢了性命一样,这就是爱情,这就是我们底层人民的全部,爱情大于一切包括生命!
我见证过太多这样的爱情,有圆满的,有破碎的,有跨越几十年还纠缠不清的,也有早早恩断义绝的,电影里只演绎了这种,生活却比这更离奇曲折,我只想说,我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看过校园里的暴力,更亲眼看过黑社会的火拼。
在我10岁左右的一个夏天,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在院里玩耍,突然一辆面包车里下来一个穿着一身白西装的男人,玉树临风,风流倜傥,手里端着一把猎枪,当时我们小伙伴们吓的赶紧跑到一边偷偷看,感觉像是枪战片似的,那个男人把枪对准了一楼,我家旁边的窗户,当时我都吓死了,因为我爸还在家里看电视。
他看了一会儿,可能是里面没有人,就上车走了。
后来我们听大人说,挨着我们家窗户那家新搬来的人是道上混的,后来被打折了一条腿,那个穿白西服的帅哥好像叫刘威,那个男人在后来的某年被枪决了,杀了好几个人,上了报纸头条新闻,我只想说他比黄觉帅多了,哈哈哈哈,我写这么一大堆,只想给那些觉得电影胡编乱造的人看看,世界真的很大,我们能看到人生太有限了,底层人民也有爱情,而且爱情往往是他们的全部,为了爱可以放弃生命的那种!
我生长在社会的最底层,看着周围的人打打杀杀,进监狱,出监狱,有的人混成了大哥开始做生意,更多的人混的不好,没有正式的工作,没有大房子,没有稳定的收入,同时他们又有北冰和于一这样令人动容的爱情,为了你我可以牺牲自己,谁能说他们的人生不精彩?
北冰一个人活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她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个能给她拿出钱逃离那个地方的爸爸,可是更多的人没有爸爸,或者只有一个像于一家那样下岗的摆地摊的家庭,他最好的去处也只有远走他乡了。
以前总想不通那些人为什么为了爱打打杀杀,现在人到中年也终于理解了,我身边的那群可爱的人,他们打打杀杀,他们爱恨情仇,他们重情重义,没有对于错,没有应该与不应该,生长在那个环境,作为个人能改变的真的有限,我想如果再早一点出生,我上了离家最近的那个打架斗殴的学校,我想我也许会是北冰一样的女孩。
可是没有如果,我在东北那个比谁狠的年代,还是一个小女孩,我只是一个旁观者,看着那些大人的爱恨情仇,看着他们老去,抹去了棱角,我注定是个平凡的人,平凡的家庭妇女,没有作家的天分,只能在看完电影后有感而发,写些有的没的话,缅怀一下那些逝去的青春!
触动的不是电影的情节,而是平平淡淡如同微风吹过不留痕迹的青春,虽风起风过没有一点痕迹,却有真实的感觉难以放下。
青春都是拿来挥霍,最后再拿来回忆。
如今的自己不在年少,但还是被另类的青春波动的泪流满面。
结尾于一没有去到香港,没有可以和冰在一块,却选择了去做一名船员,像麦哲伦那样环游世界,这是他的青春梦。
他追上了自己的梦却丢了喜欢的人。
冰没有如同愿望那般和于一在一起,永远在一起,最后的她选择了出国留学然后在香港成为白领,最终抓到的只有一份工作,丢失了梦却最终找到了于一对他的情。
他们互相都喜欢着对方,却无法在一起了,因为他们丢失了青春,失去了在一起的时机。
有时一个人躺在草坪上纠结,为何青春抓不住,却还要那般轰轰烈烈,会有那么纯洁不掺杂生活的“我喜欢你”,明明最终要失去,最终不能活成青春里自己的样子,却还是会在青春里义无反顾,那时的自己好真。
如果可以,只想做那个不懂大人世界,不懂生活的少年。
最终时间推着他们成长,冰终于理解那句话,“有时候大人的世界小孩不懂”,她也成为大人,有时候长大只是突然的事情,假小子的冰也会给父亲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面对喜欢自己要离开的男孩也有眼泪,不再那么决绝的拒绝。
看到那个本子的时候眼泪已经夺眶而出,青春单纯的只是把我有的都给你。
紫薇并没有逃脱命运,但遇到了真心喜欢的管哥,想和他平平淡淡的活下去,于一再错失时机后才意识到对冰的情感,他们都面对生活没有骄傲下去,把自己融入了生活,即使美如他们的青春,也留有遗憾。
二十多岁男生最穷的时候,却也是女生最美的年纪。
我能遇到自己真心喜欢的女生不是遗憾而是自己的幸运。
喜欢的那个人会永远都在我心里。
我喜欢你,贯穿整个青春。
你一直在我的世界里。
故事发生在90年代的技校,东北老工业地区。
女孩杨北冰与发小于一是好朋友、同学。
杨北冰暗恋于一却不敢表达,于一学习成绩好。
杨北冰正鼓起勇气约好于一,在荒草地李准备表达时,却被于一先告知他喜欢高一年级的从普高新转学来的紫薇。
霎时,发现有人被打伤并丢进了冰窟里,两个技校生把伤者救上来,发现是雷管,雷管让他两谁都不要告诉,自己一个人找地方疗伤了。
其实,杨北冰的爸爸是老国企的老员工,曾经带一班徒弟包括雷管,曾经有过偷卖国企财产的历史,其中一徒弟雷管被关押监狱2年,后来去南方做生意回家乡开了夜总会和秘密赌场。
技校学生包括杨北冰和于一都是不是在夜总会喝酒,以示自己已经长大。
杨北冰的父亲警告杨北冰不要与雷管有往来,要她好好念书后出国。
杨北冰不听从父亲的话,认为父亲混得不如雷管好就嫉妒他。
校园生活中,杨北冰经常吃醋,联合姐妹来欺负紫薇。
却没想到紫薇大大方方、有礼有节,她姐妹都认为紫薇不是坏人,杨北冰没得逞。
三个人在工业厂房玩耍时,遇到意外事故时,紫薇救了杨北冰一命,杨北冰决定把紫薇当朋友,一起喝酒。
后来有传言说紫薇是曾经被强奸过所以才来上普高的。
学校氛围中时常有奚落取消被强奸的紫薇。
紫薇,一个人在冷风中抽烟,杨北冰教训取消她的人,然后去安慰紫薇,紫薇拥抱着她瑟瑟发抖哭起来了。
两个人都友谊更进一步了。
三个人一起去小香港喝酒,可从此紫薇却逃离消失了。
后来发现去投靠了雷管,是雷管的女朋友。
一年后杨北冰于一发现了这个,去小香港去“解救”紫薇,紫薇并不打算走,于一却执意要解救,争执中于一被痛打了。
后来,紫薇来道别杨北冰,她将去大连做生意。
却被雷管的敌人歹徒劫走,杨北冰去救人,挣脱中紫薇被大货车撞死了。
丧礼上雷管被打了几个耳光,雷管付了3万抚恤费。
后来于一去小香港放火烧,杨北冰去解救,被雷管等人自卫中打成重伤。
于一发行自己桌凳底部刻着字,是杨北冰对他的表白。
N年后杨北冰留学回了香港成了高级白领,于一当了船员,经常给杨北冰写信,却没有收到。
导演韩天在拍摄现场拍的工作照。
导演真会拍。
(在豆瓣上发这篇评论之前几分钟,还在和导演韩天聊天,最后导演说,我下午包了一场请人来看,我去招呼一下,再不请人看就没排片了,回头再聊。
——听到这话我觉得很遗憾,尽管《呼啸》的宣传为0,在国庆档票房成为炮灰几乎毫无翻身机会。
但这部电影有如此打动我的情节,有表现出色的卡司,还是会觉得被市场埋没很可惜。
希望你看过之后和我一样,为这些“不良少年”的真情所感染,被那本再也不会翻开的通讯录所打动。
)很遗憾我自己不再是少年了。
少年时我的那些往事,现在需要花点时间才能慢慢回忆起来。
《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带我走进回忆的时空,那些快要淡忘的青春,看完《呼啸》我全都想起来了。
《呼啸》的人物群像让我印象如此深刻,以至于我看着银幕上这些置自己前途未来于不顾,任性打闹欢笑的“不良少年”,我意识到自己似乎也曾幻想过这样的十八岁。
十八岁的我并没这么洒脱,我也曾经热烈喜欢过一个人,当年的心情现在早已平静,但我远远看着她,告诉自己衷心祝福对方,感情上还会心有不甘,见到她不知道该说什么。
也曾经有过热烈追求我的人,我确信我们不会在一起,但又不知该如何拒绝,现在对方早已开始新的生活,本该继续做朋友,也因我的无能和胆怯而失去联系。
《呼啸》女主角杨北冰再次见到曾经追求自己的白宇宙,仍然对他心怀感恩,坦然看着他笑起来仍然一脸少年时的样子,像少年时那样轻松地聊天。
谈起自己曾经喜欢过的于一,她流着眼泪学会放下,心间仍然驻留那个特定人生阶段的激动和温暖,那是青涩少年不懂成年人爱情的人生阶段。
还有比这更不留遗憾的青春吗?
她活得比我明白,我羡慕她。
出道刚满一年的卜冠今给出了令人难忘的表演,她一改《驴得水》里简单稚嫩的形象,为杨北冰这个角色注入了全方位的活力。
杨北冰情绪丰富,嬉笑怒骂端庄洒脱,为卜冠今给足了空间,使出一切所学尽情塑造,就算说《呼啸》是杨北冰的独角戏也不为过。
卜冠今铆足劲儿地表演,在演艺生涯初期为自己留下一部代表作,值得我们为她鼓掌喝彩。
有谁不会被这群样貌鲜活的少年所打动?
于一(刘畅饰)是他们当中最不懂女孩心思的男孩,那会儿的白宇宙(曲哲明饰)看上去比于一成熟了那么多,怎么长大之后,于一的信写得伤时感怀老气横秋,反而是白宇宙还笑得像十八岁那样无忧无虑?
紫薇(李梦饰)用真诚和淡然抚平大家对她的误解,她的态度是发自内心直抒胸臆,还是刻意的掩饰和隐瞒?
她体会到雷管(黄觉饰)暴戾外表下的男性温柔,是阅尽千帆之后的慧眼识人,还是明哲保身情非得已的权宜之计?
他们是在每个人的少年时期,身边都会出现的比我们早熟的人,他们的爱情是少年时的我们所不能理解的成年人的爱情。
《呼啸》和《少年巴比伦》同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没落为背景,两部电影也都有李梦出演。
不同于《少巴》大量表现工厂工人生存状态,令东北老工业基地成为事实上的主角之一,《呼啸》选择淡化背景,故事线紧扣人物。
少年不识愁滋味,他们满眼只看到和他们同样闪着光的年轻生命,哪有时间留意大环境的变化?
还没等他们留下一点印象,曾经管道成荫厂房林立的工业区就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从他们的人生中呼啸而过了。
片中那本通讯录拿出来的瞬间,我差点哭了。
别看他拿出来的时候故作镇定和随意,那是一个少年为爱情所做的付出,为自己喜欢的人所能做的最用心的事。
十八岁的我没有做过这样的努力,十八岁的我不配做一个少年人。
多少次坐在影院里我翘首期盼,银幕上发生的故事能够击中我,让我暂时忘记自己观众的身份,和片中的人物一起感同身受。
《呼啸》做到了,那是我最嫉妒编剧才华的时刻。
新浪电影原文链接: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59994546281972
有段时间拒绝看这样的电影,觉得是太过浮夸的彰显“青春”,有时候是因为过了那个年龄段,有时候又是因为正当年却没有影片那么轰轰烈烈而不屑。
但回过头想想,影片不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吗,不管什么主题,为了突出强调那样一个“点”,各种渲染,各种放大,让观众去感受,去思考。
剧情吗,半真半假,真不真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体会,是感觉。
就像今天的青春,呼啸而过,那回想自己的日子,不泡吧,不打架,也没有什么纯真美好的校园恋情,可能在其他人看来平淡到不能再平淡,但之于我们自己来讲,也许总有一天会说一句:“我年轻的时候……”那便是我们的青春吧,他还是不一样的,和懵懂的少女比,和成熟的女人比,那么所以,谁的青春,不是呼啸而过……所以我不会埋怨自己,为什么没在最应该好好学习的那三年那么作,那么不求上进,最后却又伤痕累累,青春吗,谁说平淡到不能再平淡,虽然那些人都变成了再也不见,但经历过的永远是经历过的……
“我谢谢你陪我一起经历的时光,虽然青春留给我们一些永远都抹不去的伤,但是,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愿意变成那个曾经的少年,远方的你应该也是一样的吧” 。
最后的这几句话说透了多少八零后的心声,对于刚刚告别青春不久的八零后们,可能或多或少对自己逝去的青春留有一些遗憾,至今挥之不去。
有时真的好想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是曾经的那个少年,陪着她,她望着我,珍惜爱情、友情、师生情,悔恨当初的任性与放纵。
青春应该就是要大胆去爱、去拼、去闯,哪怕最后没有结果也不会留有遗憾。
电影《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改编自吴小雾的同名解禁小说,原著被称作是少年版的《东北往事之黑道风云》,曾一度被列为绝版禁书。
故事是在90年代末的老东北,技工学校的少女帮派头目杨北冰,在追求自己的发小于一的过程中,偶然认识了来历成谜的情敌紫薇;三人在不打不相识的过程中,逐渐成长,也逐渐接触到成人社会中,一幕又一幕令人触目惊心的伤痛与无奈。
《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 基本看不到什么宣传,也都是没什么名气的青春演员出演,在国庆档各种大片中,出现这样一部不起眼的青春片,着实让人很难发现。
票房为名气所累,不甚理想,今日出品方乐视影业宣布仅上映三天的此片撤档。
想起东北,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关键词也许就是“打架”,本片的故事中也绕不开这个词,片中有不少血腥的暴力镜头,在内地青春片里应该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镜头,实属难得。
《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没有被审查扼杀,反而被票房埋没了,让人心痛。
女一杨北冰,一个留着短发爱打架的大姐头。
似乎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有一个这样的女孩,你还记得她的名字吗,我想你一定忘不了。
当然每个人的学生时代也有一个不食烟火的女神,女二紫薇。
还有青春片少不了的爱情, 杨北冰喜欢于一, 于一喜欢 紫薇,紫薇最后喜欢上了雷管,而杨北冰也有白宇宙的追求。
不过这并不是狗血的多角恋,这只是大家年少青春里的一股躁动,你是否还记得学生时代喜欢的那个女孩。
每个角色性格的养成都有各自的家庭因素。
杨北冰父母离异,父亲是一个坐过两年牢的老好人。
杨北冰在外喝酒和父亲发生了争执,她对爸爸说:“你知道你坐牢的时候别人欺负我,我不想躲在只有我一个人的家,只能出去打架。
”即将毕业的杨北冰没有想过未来。
于一, 杨北冰的发小,一个文弱的男孩,与杨北冰不一样,他对未来有着坚定的想法,将来扬帆出海。
紫薇妈妈二嫁,继父并不善待于她,也因在高中曾被人强暴过,有着他俩都没有的成熟,紫薇更想早日步入成人的世界,我想这就是她喜欢上黑道大哥雷管的原因,和雷管在一起,她更能摆脱家庭,摆脱过去。
故事最后杨北冰被父亲送到国外读书, 于一被开除,白宇宙在东北搞拆迁, 紫薇因为雷管仇家的报复而发生车祸被撞死,雷管也入了狱。
十年后的香港,杨北冰成了一位潇洒的白领,而白宇宙成为了一名土豪, 于一如愿当上了一名船员,就像他对未来的憧憬一样,真正的扬帆出海了。
最近这些年正是拆迁大行的时候,对于影片中的这个小混混白宇宙你是否能在你身边发现同样的这样一个人,一个好久不见早早辍学的“混混”同学,如今搞拆迁发家了。
这部青春片相比之前国内其他几部,更贴近我们的生活,看片的同时,似乎总能在记忆里找到这样的重叠人物。
本片剧情相对连贯,故事可看性很强!
几个青年演员的的表现也都非常出彩,演技很棒!
雷管这个东北黑道大哥让人印象深刻,说翻脸就翻脸,眼神可以瞬间由和善转为凶狠。
杨北冰热血义气,一股大姐大的作风,但暗恋于一羞于表达时的小女孩姿态也演绎的非常入神。
于一外表柔弱,好学生,但内心的坚定却赋予了他绝对的勇气,为了紫薇的死一个人去找雷管算账。
紫薇这个角色有着独特的魅力,动听的嗓音,李梦演出了一个真正的女神,片中当阳光洒在紫薇的脸庞上,那一刻,真的惊艳!
一直犹记紫薇的一句台词:不管将来我们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工作,我们都应该骄傲的活着。
不管《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这部电影票房有多么不理想,我想说制作出这样一部优秀电影的所有工作人员,你们都应该骄傲。
到现在为止看到的最好的青春片了。
虽然不是东北人,但感觉很真实。
很可爱也很有爱。
挺社会的,打架不是一般的青春片里的作打。
有青春的疼痛但也不会去完全的歇斯底里。
看电影时在想,如果电影停在紫薇出车祸之前就结束不也挺好的吗。
最后看到对坐相谈的白宇宙和杨北冰笑笑聊聊,看到当海员的于一的信和微笑,看到桌下刻的字,看到大海,听到于一说"我还是会变成你的少年",觉得这样结尾其实也很好。
从来没有在看一部青春片时多次泪奔到这样。
我其实蛮惊讶的,全程都没有吐槽或嘲笑剧情演技之类的。
我觉得真的很好。
果然,别人的青春就是不一样。
没看过,打一星。我不知道这部片子的存在,但是今天突然发现我的账号曾莫名其妙自动发说想看该片的广播…… 这锅反正甩这儿了,不开心!
卜冠今绝对耐看型,白宇宙剪了杀马特发型也很帅啊,所有人演技自然流畅,道具和场景布置很用心,就是内容再丰富一些就更好了。
非常平庸,几乎没什么共鸣,勉强三星。
就算当年哭过痛过,但历经沧桑,再来回望,也可以笑着谈起。
女主一言不合就开打,看得人心惊胆颤。这。。
想想当年青春期的自己,真是矫情,为了一点点的烦忧就能够悄无声息流下眼泪。在电影中观望其他少年的冷酷青春,才发现自己的青春单薄得像一张焦黄的纸。
男主人公长大后竟然真的去当海员了。这梦想追求的,可真够执着的。我觉得海员这种梦想,就跟飞行员一样,一般都是会在成长的过程中被抛弃的诶。
整个片子很聪明,对主流市场的流行趋势很敏感,青春,时代,回忆,这些该有的元素都有,是一个很“土”的青春片。美术和摄像都很不错,虽说是放在90年代的东北,但也没有刻意突出东北的标签,放在哪里都一样。虽说整体都有一个“俗气”,但谁的青春又不是荒唐而激情的呢?所以接受了细节的描述,结尾的狗血就可以接受了。整体演技都可以,特别是女主,算是低配版的赵薇那部忘了名的青春片吧PS:惊喜的是BGM有刺猬和反光镜,乐队的夏天刚过,放在这样一部2年前的青春片里听到,挺加分的3星,6.5,不差,可以看
青春疼痛系列,几年之后回看自己曾经的行为或日记,会默念一句“什么玩意儿?谁这么沙雕!——it's me…”然后一笑而过
剧情很扯的青春电影 但是比起其他也很扯的青春片 算相对不太招讨厌的一部
一部没有风花雪月和无病呻吟的青春片,一群不是明星但演技扎实的年轻人,一场有笑有泪的闹剧,一段再也回不去的记忆。从巴比伦到19岁再到本片,李梦真的蛮适合演这种高冷妹子的。而黄觉的扮相和演技真的无可挑剔。
撤档的都是垃圾。1星都tm给的多了。
黑社会气息,青春片的三角恋,没太大新意
“年轻就是总把自己搞得很壮烈,然后下不来台。”
到底是我的青春有什么问题,还是导演和编剧们的青春问题太多。中国导演永远拍不好的一种题材,抓马的要死,做作的要命。但那阴冷的空气破旧的街景差点让我热泪盈眶,但那只是个人情结。
不太喜欢。虽然卜冠英演得还挺好的 但这个角色本来就太过于漫画式浮夸 所以怎么看都觉得不自然。而且这群人的青春都是打群架泡酒吧甚至有血淋淋的黑社会追杀 不能引起共鸣的青春片注定不能给高分。
看了导演见面会点映场。算是可看的青春片。青春里,什么矫揉造作什么打架生事什么无厘头什么三角恋都可以接受。。但是黄觉大大堂堂一个黑帮大哥,被小丫头和她爸都救过,最后为什么不依不饶往死里打他们……不太理解 可能就是剧情需要吧==
很好的片子,关于青春的电影,算是一部上乘之作
3.5 那個年代東北喜歡幹架的這種風俗不是很能理解 也許是那個年代全國各地大家都喜歡幹架 只不過我沒經歷過 所以沒啥大感觸 演員演技都在線啊沒有掉鏈子的 看的還是挺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