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啊,珀西。
我们去狩猎。
”“什么?
”“蝴蝶啊。
”在亚眠,阳光强烈的日子,湖水绿得透明,香水樽般剔透。
酷儿们的第一集,Ben Whishaw的叙述覆盖面颇广,成长过程曾和女孩子作的尝试,身份的探索和无可回避,战争逼迫与生死直面,活在暗处的压抑还有如影随形的恐惧。
都讲得很清楚,却抵不过另一些细节生动:特伦斯的笑纹,睫毛,金发,他轮廓分明的下颌线。
当然还有他的眼睛,如果不是那天望得稍微久了一点点。
好像这块块拼图有种自然温暖的色彩,传染着一丝明媚。
“他的下颌线很好看,仿佛是制图的画的。
”短暂停顿,“仿佛就是我的手笔。
”镜头里的Whishaw, 让爱情突然间变得如此真实可信。
或者爱情本来就很可信,只是少有人能在少少篇幅里,用有限光影,给观众的空间泼上无尽浪漫的颜色。
爱情果真像珀西说的那样安静,从一个眼神提起。
然后,仿佛从无要事,却震撼得只在乎月台上的对方,记不起世界尚有战争。
本来已经接受,自此会天各一方再见不到,所以珀西其后将更加明了,特伦斯并非碰巧在那个月台。
当金发的男孩谈笑如常,似乎浑不在意珀西沉默的挥别。
车要开了。
原来他会过来牵起他的手,湖边阳光灿烂时未能吻下去的,在这片温暖的黑暗里完成。
抓紧窗沿的珀西,等待的几秒里,他的徘徊,诚惶诚恐:眼角眉梢可否不要只是场误会?
多得月台上的他英勇到最后,释放惶然般一吻,余生也已被解救得潇潇洒洒。
1917年潮湿的周五夜晚,珀西记得曾经热烈的天气。
那天游泳后两人在草地里一齐进睡。
从此以后乱世很远,耳边更近的是蝴蝶。
'So that's all right.'
On November 13th 1895 I was brought down here from London. From two o'clock till half-past two on that day I had to stand on the centre platform of Clapham Junction in convict dress and handcuffed, for the world to look at. I had been taken out of the Hospital Ward without a moment’s notice being given to me. Of all possible objects I was the most grotesque. When people saw me they laughed. Each train as it came up swelled the audience. Nothing could exceed their amusement. That was of course before they knew who I was. As soon as they had been informed, they laughed still more. For half an hour I stood there in the grey November rain surrounded by a jeering mob[135d]. For a year after that was done to me I wept every day at the same hour and for the same space of time. That is not such a tragic thing as possibly it sounds to you. To those who are in prison, tears are a part of every day’s experience. A day in prison on which one does not weep is a day on which one’s heart is hard, not a day on which one’s heart is happy.1 8 9 5年1 1月1 3日,我从伦敦被带到这里。
那天从两点到两点半,我得站在克列珀汉转换站的中央站台上,穿着囚衣戴着手铐,让天下人观看。
一点也没预先通知,就把我从医院病房带出来。
天上人间,那时就数我最丑最怪。
人们看到我就笑。
每来一班火车就增加一层观众。
没什么比这更能逗他们乐了。
这当然是在他们知道我是谁之前。
等知道了之后,他们笑得更厉害了。
我就这么半个小时地站在那里,冒着十一月的冷雨,面对一团讥笑连连的匹夫匹妇。
在那次遭遇后的一年里,每天到了那个钟点,我都要哭,哭上同样长的那么一段时间。
这事你听着也许不觉得有那么悲伤。
对那些监狱中人,眼泪是每日必备的经历。
在牢里,要有谁哪一天不哭,那是他的心硬了,而不是他的心喜了。
#Queers好久没有看过如此有质感的剧了,片头/尾的钢琴旋律不愿错过半秒,灯光、布景与服饰,精致而精确。
每一集都像是一场引导冥想,置身,共情:或莞尔,或兴奋,或悲伤,能闻到皮革和烟草的香。
当下还有什么能让人专心看一个人絮叨。
感恩自己的阅历与对大英的了解,才能有这般体味。
Missing Alice这集目前Top1,故事和表演均为上乘!
小鲜肉Fionn的演技简直,把怯懦紧张时絮叨的少年活现,如果这不是他本人的性格那愈加期待敦刻尔克了。
小本这集很心水,小本演技数一数二,故事如指肚触碰水面的沁透激凉。
期待最后一集…#LongLiveBritish #LongLiveBBC
酷儿们,第一集:站台上的人,一闪流光的眼神,隐秘而伟大的相识;第二集:伟大的一天,我们甚至不需要那一点看似宽容的让步,因为这一点宽容即是冒犯;第三集:多点愤怒,如果只是面对天灾而非人祸,那么愤怒应该会少点;第四集:想念爱丽丝,爱丽丝!
你应该离开的……第五集:我想念战争,想念那场战争带来的某人;第六集:城市里最安全的地方,逃避一时,终需一战;第七集:完美绅士,快乐重要吗?
自由才重要;第八集:借来之物,如果爱一定要拘泥于形式或某种结果,那不如还你。
本·卫肖、拉塞尔·托维、艾伦·卡明等携手出演BBC Four开发重磅LGBT题材新剧《酷儿们》(Queers,,暂译),该剧只有一季,共8集,每集都配有独白。
剧集将由《神探夏洛克》编剧马克·加蒂斯执导,并正在英国制作中。
由于该剧有BBC和老维克剧院共同参与。
在电视播放前 ,全8集每集15分钟的独白都将在7月话剧舞台率先表演。
独白将由加蒂斯在内的8位作者撰写,以展现过去100年中,英国历史里同志的生活和遭遇,展现历史。
本·卫肖会在《The Man on the Platform》一集中出演从一战战壕归来的士兵;小狼在《More Anger》一集出演上世纪80年代的同志演员;卡明出演反应同志婚姻的《Something Borrowed》一集。
[敦刻尔克]男主角菲昂·怀特海德等也将分别出演其它几集。
剧集将于今夏播出。
刚开始觉得一个人的独白撑起整集剧有点无聊,然后渐渐的发现他就像是在跟你聊天,喝水啊剔牙啊还有时常不经意地笑一下,注视着镜头时,目光如水。
你可以透过一潭深水看见故事里的硝烟,看得见火车的蒸汽,周围一片漆黑有人在吻你的手;你可以感受得到他们的苦涩,看着他们痛苦地挣扎,听得见他们感叹the fucking life。
最记得小狼在最后含着泪说的那句话,在八十年代,当一个同性恋不只要面对艾滋病那么简单。
这样够愤怒了吗
在朋友告诉我麦哥和小本合作了一部叫做queers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还有比这个更gay的事吗"......然后发现果然是讨论LGBT平权问题的片子。
作为一个多年的英剧粉我不得不说英国影视圈本身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LGBT平权运动史......优秀的gay片真的一抓一大把不是gay片的也几乎一定要卖个腐(BBC America的Dirk Gently居然凑了男二女一cp而不是男一男二cp编剧脑子一定是进水了......)......已经出柜的优秀影人也是真多啊2223在此可以列个小清单。
Maurice. Tipping the Velvet. Vicious. Fingersmith. 英剧迷们一定要去看。
言归正传......首先全独白的表现形式真的很大胆。
如果演员演技不够或者内容无聊很容易让观众弃剧。
从演技上来讲有网友吐槽除了小本以外其他人基本都是舞台剧演法,但我个人认为偏夸张的舞台剧演法其实更适合独白。
英剧和美剧的最大差别便是美剧更贴近生活而英剧更贴近艺术。
而从内容上来讲,麦哥对这几个故事的选择还是非常到位的,情节和台词写的也很漂亮。
(虽然有一两集的语言和文化包袱太重了。
)缺点是对lesbian和bisexual的coverage不足。
居然没有请到Andrew Scott有点失望啊......人见人爱的莫娘......E1除了极小众的Nathan Barley以外我居然没看过Ben Whishaw其它的作品也算是人生一大缺憾。
当时看了张照片就爱上了......话说小本军装胡子的造型不美啊!故事讲的非常细腻,在此不多提了。
A certain liquidity in the eyes让我想到冰火里描写百花骑士liquid golden eyes; 话说麦哥和马丁你俩的gaydar构造是一样的吗?E3前半段本来觉得是个很无味的故事。
演员梗几乎完全没有get到。
抛弃HIV阳性的男友诚然是一般人会做出的理智选择,为此做道德评判并不应该,但是正因为太平凡太理智了也失去了看点。
然而结尾处演员的愤怒却打动了我。
当少数群体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当同性恋被无端和AIDS挂钩。
两分钟的独白成就了一集好剧。
E4Alice真的是个很乐观很可爱的妹子啊。
有一个私生子的过去涉及到荡妇羞辱?
所以公婆选择她作为同妻,因为反正她也是被人搞过的破鞋?
E5Ian Gelder老爷子是个意外的惊喜啊!
酒红色的骚气西装,花枝招展的做派......老爷子居然这么不火......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演过GOT里的Kevan Lannister了.......对于年轻人、宗教和战争的吐槽都好搞笑啊!
虽然语言文化包袱重了点。
如果世间真的有天堂,它就在地上。
我见过上帝。
他是我爱上的一个美国士兵。
老爷子卖得一手好贱,吐得一口好槽。
E6更多涉及到racism而非LGBT问题。
如果不讨论少数民族问题是相当无味的一集。
黑人小哥演技一般。
然而一定程度上的政治正确还是必要的。
看到第四集那里,最后Michael 对Alice 说这句话,然后背景音乐响起 真的鼻子一酸 脑袋一麻也许Alice 不是Michael 最爱的人 但她一定是Michael 最爱的女人这部剧真的太棒了 演员演技吊打 可以背下那么长的台词(近二十分钟)只靠言语和表情就被征服了过去的时代辛酸又凄美 对于这个群体 对于那些人 所以啊 从来就没有铺好的路 种好的树 现在他们享受到的自由与权利也是前人争取和付出得到的而在这个东方国度里 又还有多远呢
非常喜欢这种非常纯粹的形式,只有一个演员,一个场景,所有数据时代的强大的技术都不需要,重新回归到电影最本质的内核,一个好故事,一个好演员,想起类似的中国的评书、单口相声以及小时候看过的哑剧,都是AI无法代替的艺术形式。
艺术形式的推陈出新也许并不一定就是艺术水平的逐步提升,也许就是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当然也许只是不同的年龄对自己年轻时强烈感受过的艺术的一种留恋,一种对过去时光的缅怀,真正的艺术价值只能留待后人评说了。
不能不提之前看过的形式几乎完全相同的英剧《新喋喋人生》,但是看这两个剧的出场时间本剧是2017年, 《新喋喋人生》 是2020年,都是BBC出品,也许是越拍越好?
或者先入为主?
感觉《新喋喋人生》 比本剧要好看,也许是故事更具有英剧的那种阴郁、黑暗和复杂,表演上也更丰富。
至今都能记得剧情反转后的那种震惊、悲怆、凄厉,后劲忒大了点。
本剧只是关于同性的故事,可能对同性题材没那么感兴趣的就不想看了,但其实本剧好像尺度更大哦,看如何仅用台词表现情欲,也算是开了眼了,以前看《聊斋》中关于口技表演和旧社会的京剧中有相关的表演,可惜新社会这些属于封建糟粕都被禁了,自然无缘看到,其实现在社会开放程度已经很大,赤裸的刺激反倒显得愚蠢粗俗缺乏美感,激发人无限想象的语言和表演就显得韵味悠长。
感觉本剧中演得最好的是2个女演员,也许是因为对女性的感觉更容易共情?
也许是女性的故事更容易打动人心?
男演员中名气最大的是不是本.肖恩?
但也许只是因《香水》一举成名,其实演技没那么好。
长着一对招风耳的拉塞尔.托维非常面熟,看介绍演过的很多剧都看过,本剧中演得挺好。
最年轻的菲恩.怀特海德看介绍也演过不少我看过的剧,但完全没有印象。
本剧中镜头都是怼脸拍,我看到他的瞳仁真的非常奇怪,好像是竖着分成一半深色,一半浅色,牙齿也是原生态的崎岖不平,我很喜欢原生态的牙齿,感觉日本的很多,真的每种不整齐的都有其独特的美感。
编剧太牛了 冲着编剧也会给五星第一集 The Man on the Platform 1917本喵在谈及 与Terrence 也许是第一次的对话时,眼中有着星星。
而当谈到他们在站台上最后一次见面时,Terrence吻了他的手,然后一切在因为火车启动的蒸汽中消散,就如他第一次见到穿着囚服的王尔德一般。
故事含蓄而内敛,但处处都有着伏笔照应,乍看有些平淡清水的情节,却暗暗道出了感情的力量。
第二集 A Grand Day Out 19941994年英国议会同意将同性恋合法行为下调至18岁,双方同意的同性恋行为就不算犯罪。
这是在这个决议出来后的第二天,一位17岁的少年对昨晚发生的事情的回忆。
只是觉得这句台词说得很好, 接纳有种被同情的感觉。
当少年带着俏皮的声音读出他的名字
少年的表情很丰富,小动作也显得那么可爱。
而且这一次的感情表达要直白得多。
看到第二集有种看历史变迁的感觉。
第三集 More Anger 1987一位演员 但不论是谁,谈及工作大约也是这样无奈
当他知道同性恋角色没有生病的时候 感觉特别开心
Simen告诉他,他是positive
YES有种终于出现了一丝希望,然后绝望再一次降临的感觉。
不知道还能说什么,就这些图吧。
第四集 Missing Alice 19571957年9月4日由沃芬敦爵士提交给英国政府一份报告,提出“同性恋不是一种病”以及“任何成年人之间,在相互允许的情况下,私下进行的同性恋行为不应该被认为是犯罪”。
真不知道妈妈说的这句话是暗示了后来娶她的Michael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男人吗?
Michael向Alice坦白的时候也只是说 not woman 而不是 a man
最后在1957年 报告公布后 Michael还是离开了Alice
讲道理,emmm,也不知道能讲什么道理,就是这么一件事吧第五集 I Miss the War 1967在1967年,英国的英格拉和威尔士地区,法律正式取消了同性恋罪名,规定年满21岁,双方同意的同性恋行为不算犯罪
难得糊涂,也难得清醒得认识自我
并不觉得 充分利用拥有的东西 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这句话也许应该广而扩之, 给那些无聊的人当作消遣
及时行乐
第六集 Safest Spot in Town 19411941 伦敦大轰炸
虽然有诸多歧视,但也有自己想要保护的人,为了自己想保护的事物而战 welcome back第七集 The Perfect Gentleman 19291929年 全世界陷入一场经融危机,黄金从英国和欧洲源源不断流入美国一个姑娘扮成了一位绅士但当说到pass时 有种复杂的感觉
这句话说出来感觉在哭
谈及喜欢的人 眼中有光
第一次穿上男装
爱人迟迟不来
最后一个眼神 最后一个镜头
第八集 Something Borrowed 20162013年7月同性恋婚姻法颁布对于婚姻,而非蛋糕
对啊,所以熊孩子都有自己的熊家长
hhhhh
看眼睛!!!
If happiness is a place
until death do us apart最后一个故事真的很甜了
我是真的觉得,对这种对着镜头说话不感冒。挺stereotype的,怎么哪里都有本韦肖,虽然对比第二集开头,立马觉得本韦肖演技还是有的,但就是不忍直视他很久。。。不过拉塞尔·托维还是好可爱
看不下去,全程在讲话
missing Alice,the perfect gentleman.
嗯嗯,什么叫演技炸裂,这就是。尤其喜欢第一集的本喵和第七集的雅拉姐,感情语气太到位了,完完全全相信他们就是当事人讲诉真真切切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一句话一个表情完美传达,短短20几分钟,已然感动。
适合练听力真的
看不下去
每个故事都是单个演员对着镜头说monologue
内容是没得说,但是个人不喜欢这种独白的形式,太闷了...
话唠片,个人独白有些沉闷。
感觉太过深沉,还有我比较白痴,不太看得懂:就最后一集让我看到了感动和爱
看了第一集,台词写的特别抓人。
第一集哭死我了
第一集至爱,金色长睫,狩猎蝴蝶,还有月台上那手指上的轻吻,美好但隐忍,让人想到了所有那些悲伤的故事,断背山、莫里斯、橘衫男子,克制的爱总是更加深刻,也许是一辈子
a little boring
我喜欢第七和第四集
演员的诞生
Ben Whishaw真是个好演员
短篇小说集。喜欢ep1、7,以及首尾的钢琴曲特别好听
「Imagine that. Two men being allowed to do what they like - legal. No pretending.」「I like the way I'm able to be in the world.」
我个人其实觉得这种手法挺鸡肋的,极其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几集差点昏睡过去。但看到最后一集还是有点感动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