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谍影重重1》的时候我看有些弹幕在说,这部电影开创了晃镜头的拍摄手法(不知道真的假的,我不懂),我不懂晃镜头的艺术,也不懂这种拍摄手法,但大部分人好像对开创这一先河给了很高的评价,因为今天看的第二部基本上是从头晃到尾,显然第二部的导演发扬光大了这个“艺术”,走路要晃,开车要晃,两个人安静坐着说话时候也要晃,更别说追杀中的剧烈晃动,总之,我分成三次才看完这部电影,因为太晃了,我需要中场休息,否则眼睛疼、头疼,真是毫不夸张,特别是最后在俄国街头和俄国特工的追杀过程,我基本没怎么看,一直在看别处,实在晃的受不了,又不想快进,只能听听声音,真的是难受。
我认为打斗过程用晃动的镜头拍摄确实可以增加打斗的激烈氛围,但是,两个人坐着说话(Jason和小女孩坦白真相时)有什么好晃的呢?
还没从刚才的打斗中缓过来吗?
明明Jason都不大喘气了,难道是为了表达Jason的内疚心情吗?
明明从他的语气中也能表达出来,到底有什么可晃的?
观众都快吐了好吗?
哎,这么多年没看《谍影重重》系列是不是就是因为镜头太晃啊。
让我想起来曾经追求文艺的时候,我尝试过很多次看周迅的《苏州河》,但是看过很多次都是因为镜头太晃,一次都没坚持下去过。
(哎?
不是说《谍影重重》开创的晃镜头的拍摄手法?
弹幕消息果然都是假的啊,但是,我也懒得去查真伪,没兴趣知道)说说第二部的故事吧,明显比第一部精彩很多,值得5星,无论是开篇引出Jason复仇,还是Pat重新调查绊脚石计划,以及白头发老头在调查中的反常行为等等对剧情的推进都恰到好处,逐步递进,整个故事都是一松一紧的节奏,知道最后的俄罗斯街头的飙车,真的是高潮迭起,引人入胜,但说故事真的是非常精彩了,如果什么时候可以剪辑一版没有晃动的版本,那我肯定会刷好多遍的,但是这一步就算了,以后不会再看。
原本看完第二部就打算接着看第三部的,但是,刚打开第三步就发现开头就在疯狂的晃镜头,让我直接劝退了,等我休息一下再说吧,晃镜头真是让人劝退啊。
作为第一部剧情的补充,《谍影重重2》以一个稍显牵强的方式接续上了剧情,为什么CIA内部都不了解的情况下一定要牵扯出一个已经失控的特工呢,还委托给俄国人去做?
全片的近景手持镜头也让我觉得不太舒服,或许在荧屏上效果会好很多。
除此之外,片子本身还是保持了一贯水准,打戏流畅,作风高效,绝不是一部有狗尾续貂之嫌的作品。
死了两个人,三百万现金没了,奈斯基的文件也没拿到,还搞得人人皆知。
我们还算是一个秘密机构吗?
我们,所有人,要把这件以前懒得做或者没能力做的事情解决掉。
他们不会犯错,他们不会随意做事,总有一个目的,一个目标。
我们是专业人士,如果一次行动失败了,就得了结它。
他的脑子坏了!
是我们搞坏的。
对你来说,没有哪个地方是安全的。
杰森,你注定是个杀手,永远都是。
当你的所爱从你身边被夺走时,你就想知道真相。
伯恩(马特·达蒙 饰)和女朋友玛丽(弗兰卡·泼坦特 饰)隐居在印度偏僻的海边小镇,想忘记以前的生活。
一天,神秘组织的杀手来到小镇,打破了伯恩二人世界的宁静,两人驾车逃亡时司机玛丽中枪,车翻入河中,玛丽死亡,杀手以为伯恩已死回去向俄国人尤利复命。
为了查出真相,伯恩重新开始战斗,他发现以前工作的中情局开始重新寻找他,自己被卷入了一场刺杀活动中。
原来7年前,中情局有一笔两千万美元的资金在经过莫斯科电汇的过程中不翼而飞。
当时俄国政客奈斯基称有人泄密导致钱被内部的人吞掉,结果奈斯基被他妻子所杀。
1个月前,另一个俄国人声称有关于奈斯基被谋杀的证据,中情局主管帕姆·兰迪(琼·艾伦 饰)派人跟踪,却发现有杀人袭击,两人死亡、三百万美元和文件丢失,现场发现了伯恩的指纹。
帕姆·兰迪调查伯恩身份时发现“踏脚石”行动小组的组长康克林死时在苏黎世的人账户有76万美元。
兰迪怀疑康克林侵吞公款,而杰森和康是一伙的的,所以现身杀人灭口。
中情局局长让康克林的老板沃德·艾伯特(布莱恩·考克斯 饰)和兰迪一起参与调查。
沃德的部下索恩怀疑现场伯恩的指纹是被人陷害的,他向沃德汇报,结果被沃德所杀。
伯恩来到当时奈斯基被害的酒店房间,终于想起是自己在第一次行动中杀害了奈斯基夫妻,并伪造了奈斯基被他妻子所杀的现场。
沃德眼看奈斯基事件即将败露,电话联系俄国人尤利让他干掉伯恩,当时正是沃德泄露情报让尤利偷了2000万买到了油田租用权,两人从中发了财。
这段话正好被伯恩录音,沃德饮弹自尽。
伯恩将录音给了兰迪,兰迪联系俄国政府抓捕了尤利。
伯恩来到俄罗斯找到奈斯基女儿告诉了她真相,承认自己是凶手。
“当你的所爱从你身边被夺走时,你就想知道真相。
” 伯恩的反追踪和逃脱本领展现得很棒,没有了第一部的男女对手戏,整体节奏控制得更好。
时隔多年之后再次观看仍旧是经典佳作。
本片的反跟踪与跟踪的剧情桥段设计真的可以说是好莱坞动作悬疑片的典型样板代表,男主与警察、与俄国杀手反复穿梭于德国柏林和莫斯科的大街小巷、城市轨道之中,大量的虚荒跟拍镜头的切换追踪使得观众身临其境、代入感极强。
紧张悬疑的配乐在声音和背景上又为影片的悬疑主基调增色不少,让男主人狠话不多、身手极其强的形象更为生动形象、栩栩如生。
男主杰森伯恩注定是孤独的,因为强者一向都是孤独的。
这一次,他只为自己而活,而不是继续成为美国CIA中情局其下“垫脚石”计划的无情杀人机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的人。
女友玛丽的死注定是宿命论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内心难以磨平的伤痛,但是一切都需要向前看。
他隐藏在人群之中,周围的一切不过都是过客而已,他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
当他给你打电话的时候,而你还在寻找他的位置的时候,其实他早就已经在某个高处盯着你和你的同事了。
超越了第一部,叙事与影像上更加风格化,非常喜欢这种异常凌厉简洁的风格。
还有结尾颇令人感慨,面对万家灯火,却无一人陪伴,只能继续逃亡。
来源:Plaatsonbekend.net编译:蔷薇柠檬
2019年,旅游网站Plaatsonbekend.net发布了三篇博文,梳理了《谍影重重》三部曲的旅行清单。
从冰冷的港口到大雪纷飞的苏黎世,从浪漫之都巴黎到与世无争的希腊小岛,让我们跟随着一幕幕熟悉的影像,再次在伯恩的世界里云游。
苏黎世霍恩公园 伯恩的冒险始于地中海,一艘意大利捕鱼船上。
他身负重伤在冰冷的海洋中被救起,失去了一切记忆。
他在意大利利古里亚的毛里齐奥港上岸,然后去了瑞士苏黎世。
片中第一个小高潮,是两位当地警官驱逐睡在小公园里的伯恩然后被袭——尽管场景是在布拉格拍摄的,但我们愿意相信它想表现的是苏黎世霍恩公园。
伯恩的第一趟行程:由意大利前往瑞士伯恩在苏黎世银行取出护照与枪、现金,和偶然遇到的女孩玛丽一起驱车逃往巴黎——他发现自己在巴黎有一所房子。
伯恩与玛丽从苏黎世到巴黎的行车路线 由于Jason Bourne对CIA及其秘密行动“ Treadstone”构成威胁,因此CIA需要清理伯恩。
CIA为此启动了来自巴塞罗那等地的特工。
所有人都负有清除杰森的任务。
伯恩在他巴黎的房子里打败了一名特工,由于特工坠楼,他与玛丽不得不逃离巴黎。
玛丽带着伯恩逃到一处自觉安全的房子,电影暗示这所房子位于法国Nevers和Riom之间。
但是,它是在布拉格郊外拍摄的。
《谍影重重》中伯恩击杀“教授”的地点伯恩与玛丽分开,独自前往巴黎新桥。
他通过GPS追踪器找到了CIA巴黎据点。
伯恩在巴黎独自作战伯恩在与CIA的战斗中幸存下来,前往希腊米克诺斯岛再次找到了自己的爱人玛丽。
希腊米克诺斯岛
希腊米克诺斯岛《谍影重重》第二部开始,伯恩和玛丽在印度果阿的Palolem海滩附近一座小小的房子隐居。
伯恩依然饱受失忆带来的头痛困扰。
印度 果阿邦 CIA的杀手在追杀伯恩的过程中,误杀了玛丽。
伯恩踏上了为爱人复仇的旅途。
他从印度帕纳吉(Panaji)的Kadamba汽车站出发前往意大利那不勒斯。
伯恩在海关过关,伦敦的CIA触发了警报。
他制服了扣押自己的探员,盗取了CIA的汽车且窃听到自己必须去柏林解决问题。
伯恩慕尼黑激战 伯恩穿过布伦纳山口(Brenner Pass)到达慕尼黑,在那里与一位“前”同事展开激战。
(尽管电影中设定发生在慕尼黑,但场景是在柏林郊外拍摄的。
) 同时,CIA另一组人马来到柏林。
伯恩在慕尼黑战斗后抵达柏林火车总站(Berlin Ostbahnhof)。
他在那找到了CIA的女高层兰迪住的旅馆,乘出租车经由Jannowitzbrücke到达Western Grand酒店。
伯恩与她约在世界时钟附近的亚历山大广场见面。
奥伯鲍姆桥是柏林的施普雷河上的一座双层桥梁
柏林,世界时钟,亚历山大广场在柏林之战结束后,伯恩前往莫斯科,寻找他“任务”受害者的女儿,向她坦白了一切。
离开莫斯科后,他前往纽约,在那里寻求与兰迪建立新的联系,以求进一步重新发掘他的过去。
伯恩前往莫斯科《谍影重重》第三部的开头,从闪回开始。
开场第一幕在莫斯科基辅斯基火车站,伯恩急于逃离紧追不舍的俄罗斯警察。
莫斯科基辅斯基火车站伯恩在战斗中受伤,他给自己实施了紧急治疗。
随后,他制服了2名警官。
不断闪现的回忆困扰着他。
伯恩从莫斯科又回到巴黎六个星期后,伯恩前往巴黎,他拜访了玛丽的兄弟并答应要为玛丽复仇。
他找到了一名线人,与线人约在伦敦滑铁卢车站见面。
法国在伯恩电影中出现多次在伦敦,线人Simon向伯恩讲述了Treadstone计划升级版Blackbriar计划。
CIA杀手赶到杀死了线人,伯恩在线人留下的线索中追踪到似乎是马德里的人在行动。
伦敦滑铁卢车站,达蒙与导演保罗伯恩在西班牙马德里找到了CIA的安全屋,与朱莉娅·斯蒂尔斯(Julia Stiles)扮演的尼基·帕森斯(Nicky Parsons)重逢。
他们一起去了摩洛哥的丹吉尔。
来到西班牙
西班牙马德里街景伯恩和尼基从马德里前往丹吉尔(Tangier)。
同时,CIA也派一名特工赶到丹吉尔。
从西班牙到摩洛哥
经典的摩洛哥屋顶追逐片段
摩洛哥片场,达蒙与导演保罗 在摩洛哥,伯恩与赶来的杀手展开《谍影重重》三部曲中最激烈的一段追逐杀戮,成为影史经典。
最终,伯恩回到纽约,将窃取到的机密文件与兰迪交换,得到了他想要的情报。
他潜入当初训练的CIA秘密基地,找回了许多失去的记忆。
电影最终的对抗场景就在这里发生。
达蒙在纽约片场
参考原文:Reis mee met Jason Bourne – deel 1等三篇
如果第一部就是勉强及格,那就没必要看第二部了,一般来说系列电影最成功的都是第一部。
但是我又浪费了2个小时。
终于可以确定我可以不用再看后面几部了。
剧情一如既往的简单,再加了点幼稚。
所以本文含不含剧透都无所谓。
故事衔接很粗糙,编剧表示懒得跟你解释并朝你扔了一只拖孩。
上部女主毫无意外地被写死了(哀悼一下,她死于剧组的贪婪和编剧的无能)。
打斗场面也没特色,动作既不帅气、也不惊险、也无肌肉可秀。
然后这片子就没什么可点评的了。
这片子在豆瓣8.5分?
说明很多时候群众的眼光是不能相信的。
比如当年郭敬明刚出道的时候,我很懵懂无知地被群众的口碑给骗了,看了一本他的小说,鸡皮疙瘩掉一地。
P=帕梅拉.兰蒂(Pamela Landy)K=杀手Kirill伯恩是天主教徒,片中说英语、德语、俄语拿走中情局2000万美金种子基金的人:尤里.格列特科夫(Yuri Gretkov),沃德.艾伯特(Ward Abbott)1、伯恩在睡梦中回想起自己杀死掌握CIA高官拿走中情局2000万美金种子基金信息的俄罗斯政客(弗拉迪米尔.奈斯基 Vladimir Neski),伯恩杀死了奈斯基和他妻子,并嫁祸给他妻子2、P通过无线电听到俄国特工K爆破交易地点电闸对话。
K将伯恩指纹留在电闸处3、P的2名特工找到中情局2000万美金丢失相关证据时被K枪杀4、K在印度(Kadamba靠近海岸小镇)杀死伯恩女友玛丽5、伯恩离开印度抵达意大利那不勒斯(Naples)6、P会见沃德,沃德表现出紧张情绪(拿出手帕擦眼镜)7、伯恩在那不勒斯被扣留8、伯恩打倒field officer内文斯Nevins和一名安保员,复制内文斯电话卡,窃听内文斯与P的通话内容(伯恩杀死两名中情局当地办事员),获得P的名字、身份(C.I. supervisor)手机号(+17575557421)9、伯恩的行踪在柏林暴露,伯恩在柏林向前同事问询线索,无果并杀死前同事10、伯恩找到P住的酒店,并跟踪P找到中情局办事处11、P的方案:①泰迪Teddy负责监控所有离开那不勒斯的公共交通和警察报告;②重要联系:重读踩石行动中伯恩的所有细节;③吉姆Kim负责伯恩实时行动监控;④丹尼(Danny Zorn)重新检查丢失奈斯基文件的现场12、伯恩见到妮基Nicky,P听到伯恩说中情局两名特工被杀时自己在4000英里外的印度看着玛丽被杀害13、丹尼因分析出丢失奈斯基文件现场的线索(诬陷伯恩)被沃德杀害14、伯恩来到杀死奈斯基夫妇的酒店Brecker Hotel。
伯恩被警察通缉,很快引来大批警察。
15、伯恩拿到沃德操作杀死中情局两名特工的录音。
伯恩搭乘火车去往莫斯科。
16、P收到伯恩给她的沃德录音room#23517、奈斯基家原住址的一位老太太告诉Irena新地址(她没有理由知道那么清楚,奥兰尼公寓16号Orannyi Projects. Number 16)18、伯恩找到奈斯基的女儿(Irena Neski)向她说出是自己杀死她的父母。
19、P告诉伯恩他名叫大卫.韦伯(David Webb)
本来想写个短评,发现短评空都写不下了。。。
转战影评。。
关于情节:玛丽上来就死掉,确实够可惜。。
不知道编剧是不是想换换胃口,为伯恩找个新搭档。。
总之,一个人的戏肯定比两个人好写就是了O__O"…女主管,很御姐。。。
一上来还真有点小不适应。。。
但后来,又因真相大白体现母性光辉。。
(难不成女性角色设置永远都陷于如此境地不得翻身?
)杀手挺演绎,无表情少言语,十足杀人机器。。
这也让稚嫩演技成为合理。。
Danny Zorn死掉,很桑心-。
-最后孤儿女出现,我预想会在第三部出现。。。
可能成为新杀手。。
到时候,复仇记什么的会否涂抹一层传奇与神话色彩。。
关于主观个人感受:有几点 首先,第一部05:52与第二部05:20呼应不错。。。
真是对应一和二了。。
然后,看完一部再看第二部,从某个角度上,马特神似莱昂纳多(⊙o⊙)!
再者,马特在莫斯科被击中,无缘无故打偏没中要害,作为一名职业杀手太牵强了吧。。
o(╯□╰)o.。。
杀手其实似乎设置成被巡警呵斥所惊没真正打中他是否更合理。。。
(一家之言,难成大气候。。
)还有,真的很喜欢近结尾伯恩和杀手隧道飙车戏。。
我一直紧握鼠标。。。
像是替伯恩握着方向盘。。
囧。
挺揪心,导演拍摄也很讨巧,把人物设置到山穷水复之地。。
几近命丧一线,最后还是会有东风助雨,主角力挽狂澜。。
最后,片子想要看得爽就得把每个段落剪得尽可能短促且稠密。。
镜头数要远远大于观众视觉反应速度才会达到理想效果。
套拍的方式真是好,又有连贯性又有整体性,整个第二部其实最好的地方就在于和第三部的联系,第二部的结尾居然是在第三部的开头之后,这是很多续集所没能想到的地方,自然而然的提升了这两部的味道。
没头没尾的又结束了一部。依然还是大量手持,摇的想吐。第一部好容易娶了老婆,第二部就被献祭,就为了给男主角一个复出的理由么……
已经看得很免疫的说,但飞车戏还挺精彩。差点YY要是男主要是一边飞车一边自己拔子弹,那真成印度神剧了,,
典型的美国大片,刺激,紧张,火爆,不过也就这样而已,穿插几个人性温情的镜头加分不少
---我找不到她怎么办?---不用担心,她就站在你旁边。
Colin Farrell如果看过这部电影就该知道,如果一直做梦梦到同一情节,那这事儿绝必发生过,且你绝必是个特工.........另外Matt Damon天生一眉高一眉低?
几年前,我的室友上课被老师抽到要描述《关山飞渡》的剧情时候说,他们跑啊,跑啊,跑啊,跑啊,跑。
最后那段汽车追逐太棒了 女主居然一上来就死了!!这是什么设置!!果然是纯特工片么!!
我发现鸟,巴黎是巴黎,柏林是柏林,而莫斯科看上去像北京,于是莫斯科飙车戏就不如第一部的巴黎飙车有看点。
依旧精彩!(这个系列片的音乐非常无敌,为影片大大的加分!)
作为动作片,节奏感不强。
这个系列必须连着看,不然无法理解里面的网状联系,丝丝入扣,到最后可能你还是会有很多疑问,别担心,还有第三部。
有點扯蛋,有bug,打斗情節不新鮮,鏡頭還老晃。
说句刻薄的 这片子好歹还剩个平庸的音效师在工作
如何提升叙事节奏:台词基本控制在20个词以下,命令建议式祈使句居多,很少解释说明,尽可能用动作展示。演员语速1.5倍速,字尾咬字头,中间不停顿,增强戏剧性。中近景镜头多,保留前景,加深阴影,增加视觉压迫感。手持摄影颤抖快移,快速剪辑推向最大,让观众身临其境,迅速移情角色,产生生理性紧张反应。
好看好看!最喜欢马特达蒙演绎的版本了!
《谍影重重》1~3是我看过的最棒的动作惊悚片了!这三部比碟中谍、007什么的更刺激、更真实。没有美女帮忙和高科技道具,全靠观察力、DIY和身手~ 导演和编剧功力不浅,马特·达蒙把动作戏和感情戏都演得宁静自然。毫无多余的煽情或莫名其妙的拖延,代入感极佳。(9.5/10)
伯恩在水下亲吻玛丽的那段,真是又美丽,又悲伤,唉。
很难想象自己第一次看的时候居然不喜欢,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一部电影的看法也会改变。我们的伯恩没有高科技,没有帮手,靠高智商和好身手赤手空拳对抗强权,你以为电影传递的会是复仇的快感,想不到是一曲壮士的悲歌。
继续进行着反抗之路。不过这部不太好看。情节上,第一部的女主出来20分钟领了盒饭;动作场面的处理上,没有了第一部犀利无敌简洁速度的再现,反而是一种势均力敌的持久战,看这部电影关键是看这位特工多么strong,现在成了和以前上司抱一起互殴;摄像上,似乎为了追求一种真实性屏幕很多时候处于一种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