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命金

奪命金,Life Without Principle,Dyut meng gam

主演:刘青云,任贤齐,胡杏儿,卢海鹏,苏杏璇,钟舒漫,谭炳文,黄日华,车婉婉,陈自瑶,梁俊一,黄智贤,尹子维,贾晓晨,姜皓文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11

《夺命金》剧照

夺命金 剧照 NO.1夺命金 剧照 NO.2夺命金 剧照 NO.3夺命金 剧照 NO.4夺命金 剧照 NO.5夺命金 剧照 NO.6夺命金 剧照 NO.13夺命金 剧照 NO.14夺命金 剧照 NO.15夺命金 剧照 NO.16夺命金 剧照 NO.17夺命金 剧照 NO.18夺命金 剧照 NO.19夺命金 剧照 NO.20

《夺命金》剧情介绍

夺命金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香港世道不景气,普通人的日子不好过,连黑白两道的人也日陷窘境。打拼多年的黑道小人物三脚豹(刘青云 饰)诚实忠义,但在利益至上的年代他的忠义既珍贵又可笑。好不容易帮助当年的好兄弟凸眼龙(姜皓文 饰)经营黑市期指,偏偏当天就赶上了大股灾,凸眼龙破产在即。二人合计,决定从放债 人锺原(卢海鹏 饰)的手中骗抢一千万现金。谁知出手前却遭遇另一组劫匪,锺原更因此陈尸车中。银行职员特丽莎•陈是锺原的客服与投资顾问,面对突然留在自己手中的巨款,长久以来倍感压抑的她面临一次重大的选择。 受命调查锺原遇害案的警队督察张正方(任贤齐 饰)刚直不阿,老父患绝症、妻子私下挪用存款。在巨大的现实压力面前,三个身处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波澜……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希望与反抗我来过独身一人一生有你猛鬼3宝我的士兵们灰姑娘的姐姐焚兽之都兄弟如手足行骗天下JP:运势篇风云九州怪胎雏鸟的天空如果是你,或许可以相恋权欲第三季一家不说两家话自古英雄出少年点满农民相关技能后,不知为何就变强了。地狱少女宵伽渣男岛第二季魔法少女伊莉雅:运动会的舞蹈铁蛋铜锤孟婆传说花漾天海她痴迷于我的丈夫爱情真可怕方氏家族母亲的AI无上婚宴叛逆边缘

《夺命金》长篇影评

 1 ) 杜琪峰的香港浮世绘

一在还没看之前,甚至早在一年多前,我就已经四处散布杜琪峰这次要转型的预言。

一方面是因为《复仇》已经是杜氏元素的大集合,再这样重复下去也很难有突破。

另一方面,从各种小道消息已经拍摄过程来看,影片似乎与典型的杜氏作者风有所区别。

在威尼斯与多伦多的放映后,也有一些评论传出了相应的信息,就是杜大炮这次是玩了点不同的东西。

那《夺命金》算不算他的转型之作呢?

《夺命金》到底是怎么样的影片。

先简单说一下。

《夺命金》是与以往杜琪峰作者风格的代表作(枪P柔黑放神文)——首先在影像风格上不太一样,没了那高反差的灯光和人物站位式调度、以及镜头内外节奏的对比。

但最大的不同,还是在讲故事的方式上。

如果了解杜琪峰的电影语言,就知道他其实有两种倾向,一种,当然是越自我越潇洒:武有《PTU》《放逐》,文有《文雀》,风格就是一切。

另一种,是完全围绕着故事本身的气质进行,适当进行个性化发挥。

代表作是《黑社会》、《神探》,这两部作品,故事、人物放到了第一位,风格是为它们服务的。

这符合绝大多数观众和评论者的标准,所以,这两部作品一直位于杜琪峰评价最好的电影系列。

(另外,其实在纯商业片中,杜琪峰也会压抑导演风格,进行标准配置《单身男女》《蝴蝶飞》)当然也有两者接合得天衣无缝的妙手偶得之作《枪火》。

总的来说,一旦当杜琪峰谈到“文学性”的时候——他不止一次在访谈中提到好电影需要有一定的“文学性”,比如黑泽明的电影就有“文学性”,比如《黑社会》就试图加入“文学性”。

他说的“文学性”,显然并不是一般人理解的“文学性”,导演的措词不会像理论家一样精确。

我认为他说的“文学性”是另一种“电影性”的代表,是电影中的“故事性”、“人性”、“思想性”、“社会性”等元素的综合体现。

而《夺命金》,就是杜琪峰继《黑社会》之后,对电影中“文学性”发起的又一次冲击。

就是说,这一次的——1.故事、2.讲故事的方式——将会与他大部分电影不太一样,而与《黑社会》有些一脉相承的地方。

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

《夺命金》谈不上是与杜氏之前作品完全不同的作品,相反,够熟悉他的人,能从这个故事特征、从人物困境,甚至从镜头语言里,都可以看出“承前”的影子。

但你又不得不说,《夺命金》对于杜琪峰,是新的起步,新的方向。

因为他在讲故事的方式(与以往相比),进行了新的尝试。

无论是摄影、声音、场景设置、剧情结构、视听节奏方面,都有了新的整体性。

是银河大方向下的小航标,一个也许能“启后”的转折点。

所以,《夺命金》是“转型中”的杜琪峰作品。

至于他会转回自己原来的模式,还是彻底转向另一边,有待下一部作品来验证。

不用跑太远,接下来还是谈《夺命金》,首先要说的,自然就是影片最重要的元素,也是杜琪峰最落力的地方:如何讲故事。

在这方面,《夺命金》虽有遗憾,仍然是精彩十足、好戏连台,可为当今影坛顶级水准。

二《夺命金》是类型片里的文艺片,是文艺片里的类型片。

所以抱着老眼光来看这部电影,是会有一点不适应的。

它看似有类型片的元素,却是一个文艺片的内核与结局。

影片采用的三段式结构,并不算少见,虽然在杜琪峰电影里是第一次尝试。

(《铁三角》虽是三段,却不是三段式)不过三段式早被用得太多,这部电影也没在结构上有多少突破。

我觉得《夺命金》在叙述上做得最好的,是丰富性。

叙事结构上的丰富性、群像的丰富性、社会元素的丰富性——镜头调度的、修辞的丰富性。

并不新奇出挑,但很沉稳、很细腻,整个形成了“漩涡”般的叙事,但这个“漩涡”,是由一系列“泡沫”组成的,故事一边在建构、人物一边在崩溃。

也就是说,“漩涡”一边在形成,“泡沫”一边在消失。

故事属性是冷酷的,纠结的,另一方面又是黑色幽默的。

下面涉及具体情节,没看过电影的同学,请止步。

提醒一句,想完全欣赏这部电影,就不要看任何剧透。

有一种好的电影叙事,是“吸引力”型的,就是它会引着你一步步地走下去。

《夺命金》就是用这种方式,不过不像传统类型片那样充满着快进程的“悬念”勾搭,影片更多是用暗线来推进故事,也就是说,故事的表层是一套东西,故事的底下,在人心里的东西,才是根本的推动力。

比如影片开始,有一长段受到争议的“银行推销”段落。

这一段落是“很长”,甚至“重复”,但这正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写实的场景。

它的剧力全是在底下的——就是一个师奶把钱投在了一个所有观众都预感会出问题的基金上面。

这个介绍越长,这种坠落感也越强,故事的绝望感也越强。

当然,对白里面的黑色幽默也越明显。

可以说,银行的段落其实是这部电影的属性代表。

有着冷静却无所不在的场景特征:办公室的狭窄暗示着生存空间的残酷;不停的画面分割线条是冷漠隔离的人际关系;那鲜艳的红色几乎就是人心赤裸裸的斗争。

在表面公事公办、无懈可击的流程下面,是无休止的合理贪婪。

每句对白都在导向一个必然的悲剧,但语言中时不时出现的笑点,又仿佛在暗暗嘲弄这一切。

所以我认为银行的段落是饱含戏剧性的,这是一种缓慢的戏剧性。

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写实性”,另一方面也是与其它两条线进行对比,与停车场血案的突然发生进行对比。

而说到“三脚豹”的那条线,实在是精彩纷呈,可以说是继《黑社会》之后最出色的黑帮群戏。

这条黑帮线完全走“金钱至上”反讽风格:过生日的黑帮老大如此孤寒,不但计较于礼金还买不起单,而红包也都有很多是空的——一个细节表现出整个黑社会在金融风暴下的狼狈。

而“拜山华”因为交不起担保被手下一个个抛弃,黄日华因为卖纸皮反而挺直了腰板。

把黑帮这种原本属于“都市神话”“叱咤风云”的人物,一个个还原成被钱搞得焦头烂额的小市民,丰富了整个主题的层次。

影像风格又很纪实,没有炫技的灯光,没有多余的镜头,一切都围绕着故事展开。

这条线索人物众多却丝毫不乱,而且出场者皆有个性,情节展开看似随意却一环扣一环,让人越陷越深,实在是导演功力所在。

这里面,只有“三脚豹”是属于传统的黑社会产物,他忠诚仗义,无论是打扮和言行都与整个现实格格不入,最后却在股票市场大展拳脚,其荒诞性不言而喻。

他与凸眼龙的经历更是影片戏剧性最强、讽刺感最强的段落。

最后凸眼龙开着车在街头打转,四处受阻,心口又插着致命的花,这种被“金”逼得走投无路的“夺命感”,正是导演极力营造的。

而最后“升”与“跌”、“生”与“死”的对比,将这条线索的剧力推至最高潮。

相比讲述“股市”“银行”两条线,讲述“楼市”的警察故事稍显平淡,实为小憾。

但整个故事的丰富性无须置疑,在三条线索的支撑下描述了一个金融都市在金融危机下的众生像。

各种时代元素出现在电脑上、在广播里、在电视中、在银行里、在茶餐厅里、在写字楼里、在住宅区里,人声噪杂、人心浮躁。

高楼林立,乌云压城,整个维港的横移远景亦不断穿插其间,形成了杜琪峰对香港经济乱像的一幅浮世绘。

三条线的讲述方式也进行了精心的剪辑,并没有按照时间的顺序,更多是按整段的节奏和悬念的营造来设计。

如开场的血案是“紧”,随后的银行是“松”,接着的停车场又是“紧”,生日会又是“松”,在最后半小时,开始集中线索,慢慢往高潮爬。

各色人物的登场、交会,因果,巧合,这个阶段是影片最好看的时候。

这时也产生了一个我认为最冒险的地方,在三条线的交合处,影片的最高潮位,并没有一波又一波的累积戏剧性,在“紧”了一段后,反而在最后又来了一个“松”,就好像“漩涡”的最中央是个大泡沫一样,“啵”的一声爆掉了,然后留下了更多的空虚感,甚至是观影的空虚感。

这当然不像类型片的结局,更像是文艺片的做法。

最后股市的反弹给三个人带来了暂时的平静,但这平静全是表面上的,他们随时还会因为金钱的“漩涡”进入下一个“夺命”的循环。

所以,影片的最后段落并没能提供情绪上的高潮和满足感,反而提供了未知的问题和方向。

这能否让你满足,得观乎你自己对一部电影的要求如何了。

是想看完就满意地睡觉,还是让故事继续在头脑中不停地生长?

 2 ) 怎样从夺命金结局推测出你看的是内地还是港版?

话说很多年前就开始喜欢杜琪峰,他的电影虽大部分是动作或枪战片,但无处不透露着宗教的哲学意味。

以前看过《神探》的两个结局,港版结局乃是小PC,终结掉所有人,不停从三名死者手里换枪的镜头,无不透露着小PC如何绞尽脑汁地编撰剧情,正是这样一个镜头,毫无遗漏地展示了人性之复杂;而内地版结局,则是小PC拨开电话自首,这应该是受到天朝威武的影响了。

前天看完《夺命金》,我不知道夺命金是不是有两个结局,但本人所看版本,特瑞莎和三脚豹两人手提五百万,然后任贤齐所饰警察忽然出现,说查到一千万去向,特瑞莎和三脚豹认罪伏法轻判。

看完立马改QQ签名:人生来就是有罪的,所以应该无时无刻去祈求赎罪,而人性中哪怕是微小的恶,也该受到应有的审判。

《夺命金》当属杜琪峰又一GC力作。

第二天起床发现不对,因为小齐说他查到一千万去向和那一幕三脚豹特瑞莎伏法认罪的字幕实在来得太突兀,而杜琪峰所导电影,主题向来是青睐那些有微笑恶行却主体善良的人,因为有《神探》两地分局在先,《夺命金》港版结局就应该是急公好义的豹哥和善良柔弱的特瑞莎两人没有受到威武的PC部门逮捕,开开心心拿走五百万,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以此类推,大家来分辨自己下载的是港版还是内地版吧。

 3 ) 夺命金

《夺命金》借三个背景各异的角色:银行职员Teresa(何韵诗饰)、黑帮中人三脚豹(刘青云饰)及警队督察张正方(任贤齐饰),因一宗离奇劫桉而串连起来。

到底处身泡沫时代,冲击不绝,人在金钱与原则之间应如何自处?

一场股灾,一袋现金,引发这时代的终极矛盾。

Teresa被逼由银行柜位员转为投资顾问,其大客锺原(卢海鹏饰)刚巧欲提取千万现金,令Teresa心生贪念。

另一边厢,身为黑帮中人的三脚豹,对股票一无所知,刚开 始苦心鑽研即遇股灾,经营黑市期指的凸眼龙(姜皓文饰)亦输掉巨款,二人决定向锺原假意借款,实则抢劫。

而负责此桉的正直警队督察张正方(任贤齐饰),亦因面对着生活巨变,令一向坚守原则的他也开始动摇,一笔巨款,被身份各异的人虎视眈眈,上演一幕又一幕金钱与道德挣扎的人性阴暗面,到底最后各人能否抵抗贪念,坚守道德底线?

 4 ) 玩不起,真的玩不起——评《夺命金》

跟你打听一个人,苏杏璇,知道么?

估计90%的人不知道,这位女士在《夺命金》里演郑小娟,不是青春靓女,而是一个普通的香港老太太,她把自己所有积蓄用来赌明天,在早就不该做梦的年纪偏偏幻想一个夕阳无限好,当然,玩这一把一部分原因是实际生活所迫,而更多的是被专业人士很专业的忽悠——银行投资经理的投资建议。

结果呢,当然是巧遇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损失惨重,百万资产谈笑间灰飞烟灭,当然百万资产现在也就是笔小额存款而已。

之所以提这个老太太,是因为她曾经在若干年前演过一个古装剧,在里面她扮演一个两宋交替、风云变幻的普通女人,当然风是腥风、云是愁云,幸运的是她有个好丈夫,不幸的是丈夫被金兵杀了;幸运的是留下了遗腹子,不幸的是被金兵追杀无家可归亡命天涯;幸运的是她的儿子很猛成了大侠,不幸的是儿子年少时很笨总被欺负,刚刚风生水起她却挥一挥衣袖找孩子他爸去了。

怎么样,熟悉吧,她的儿子叫郭靖,那个片子叫《射雕英雄传》83版,她演的是郭靖的娘。

联想到这个是因为,我忽然觉得,这个老太太就是古往今来的中国人,在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都命运坎坷,乱世容易没命,治世常常破财,除了小心活着,别的都玩不起啊,真的,苏杏璇女士的表情穿越了时代,传神古今。

在电影里,郑老太太和她的一笔钱是游离于故事之外,却实实在在的触动着我们的心,是啊,相对于横财,一辈子的积蓄才是我们的所有,能有的所有。

横财或许能改变命运,但更可能夺命,放高利贷的老头虽然龌龊虽然卑鄙却看透了人性的贪婪,资本的本质,包装的再精美、谎言再完美也是唯利是图,所以他选择现金为王,自己控制钱来生钱。

而基金经理之流其实无非是包装光鲜的吸血鬼而已,她们最大的能力就是利用理论上无懈可击的真实的谎言,为自己卖命的金融机器创造剩余价值,也为自己在足以致人于崩溃的压力下挣钱买命。

其实,大家都不容易,在香港这个寸土寸金、分分钟都是钱的地方,每个人都是脆弱的、无力的、无根的,不接地气、呼吸困难,像一群挤得密密麻麻的鱼,只能拼命的到水面吸口气。

不仅普通人如此,连黑社会这种在港片里风光无限的职业也一样,混的那叫一个惨,刘青云演的豹哥整个就是个职业的孙子,底层啊,无需多说却一言难尽,混江湖的基本素质忠义,在钱面前非常不值钱,你可以玩,但绝对玩不起,玩的再好也只是享受个过程、过把瘾,结局一定是被玩死。

在杜琪峰看来香港这个社会这片江湖其实就是个丛林,里面的声色犬马仁义道德纸醉金迷辛苦工作都无所谓,因为这里通行的只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一如杜琪峰的既往,结尾有一次毫无悬念的跌宕了,意外了,不过天降馅饼的黑色之后、好人好报的童话之后,是几行点睛之笔一一和谐。

这才是最让我意外的。

而郑老太太的钱在一次高端世界经济会议之后又失而复得这种事,不管你信不信,对于金融理财产品和各种投资的忽悠,我反正是不玩了。

 5 ) 一個真實的香港

第二次看完《奪命金》後,觀感相對來說已較完整,所以不妨說幾句。

對於這部電影最大的感受,是導演難能可貴的在今時今日的電影環境中描摹了一個真實的香港,這個“真實”是相對類型電影中的“香港”而言,這種寫實是對一個城市的坦誠和承擔(如非有切膚之痛,拍不出這樣的戲),而這份難能可貴,可以說是《奪命金》之於香港電影,也可以說是《奪命金》之於杜琪峰自己。

觀眾究竟對類型片中描摹的“香港”還有多大的興趣?

不妨以曾志偉年前的《我愛hk開心萬歲》和彭浩翔早兩年的《維多利亞一號》來做例子(因這兩部戲同樣以“香港”這座城市作為切入點,並多少帶有主觀性”城市“母題的基調),前者依舊走的是80年代的合家歡路數,用人情味來做包裝;而後者則以”民生“話題做包裝,拍出一部嗜血電影。

雖然這些電影某種程度上依舊受歡迎(無論是糖衣炮彈的人情味,或是借樓殺人的洩欲,本地居民似乎樂於接受),但不客氣的說,雖這些電影以城市為母題,但和一般的類型片比,簡直是徹頭徹尾的”偽善“。

因為他們並不關心任何與這”城市“休戚相關的變化,亦不關心任何活於期間的人,實際上,電影中所有涉及與這”城市“相關的討論都是道貌岸然的掛羊頭賣狗肉。

事實上,在香港近15年的變化中,真正有電影創作者以”香港電影“的身份,真正看”香港“這座城市的作品確是鳳毛麟角。

而《奪命金》的意義就在於它的這份勇氣與擔當。

電影中的香港混亂擁擠,嘈雜浮躁,維港上空烏雲密布透不過氣。

電影裡對於城市之中人對於金錢的某種瘋狂已經說得再細致不過,我們再看看電影中的一些細節處理,無處不透露著作者對這個”城市“的愛之深責之切。

如果你記得電影中的那一幕,姜皓文扮演的凸眼龍死的那一刻,在人群圍觀的時候,眾多香港男女爭相拿手機在拍照留念,並熱烈的討論,這大概與進來內地的許多新聞毫無二致,而如果你還相信類型片中那些滿口”人情味“的香港人,你也許不願意承認,其實香港人(更嚴重是下一代)的自私冷漠無情簡直已經病入膏肓。

所以說《奪命金》是一套難得的香港電影,按主流電影習慣大可以去從類型角度看待這城市(如早前的《竊聽風雲2》),但那效果和現在這種寫實旁觀的基調相比則是天差地別。

我們接著說說,《奪命金》在導演角度看來對於杜琪峰的一份難得。

每個人都會看出杜琪峰這次的不同,顯然他沒有再用過去的燈光布局(因這戲連夜景也不多),沒有再如過去那般的復雜調度(何韻詩就在一小隔間做戲,如何調度?

),沒有再如過去一般畫面精簡(取而代之的是眾多的群眾演員走來走去,混亂的背景)……我們暫且不說對於杜琪峰這樣業已成功的導演,大可以靠那幾招養老,不用謀求改變。

而我們光看這些改變的時候,是否可以想象到,這樣的改變,對於一個有固定風格的導演來說,究竟是多大的難度和挑戰,究竟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夠做到?

白天的戲多,杜琪峰便不再能夠像過去一樣用燈光來擋掉畫面中殘余的元素(按他自己的話說,燈光是為了”強調看見的,遮掉不想看見的“),而他這次則要學習如何去控制畫面裡越來越多怎麼遮也遮不掉的東西;何韻詩的戲基本在狹窄的隔間中完成,無論是盧海鵬還是蘇杏璇,坐下倆人就對話,這種拍法等於把自己逼到死角,機位怎麼再擺?

人怎麼走位?

沒的走還是杜琪峰?

群眾演員眾多,光銀行裡的群演就多不勝數,如何控制走位(對於強調畫面構圖的杜琪峰而言,這次仍留有很重痕跡)。

所以輕易的說杜琪峰”變了“固然簡單,關鍵是這背後,作為一個導演,究竟做出了多大努力,去一一挑戰自己原先並不熟悉的方式,中間不停的逼自己,一定要不斷克服從未見到的困難。

這就是這部電影之於杜琪峰的難得,一個56歲的成功導演,所表現出來的勇氣,以我看來,值得尊敬。

我們其實也能看出杜琪峰這次在戲劇性上的學習。

還是舉何韻詩在狹小隔間中的戲份為例──沒有走位,空間小,機器運動少,沒有特別的燈光,如何才能引人入勝?

杜琪峰用戲劇性的嘗試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蘇杏璇與何韻詩的對話相當長,就算是簽定合約的錄音部分,也來來去去由頭到尾講了幾次,也許有些觀眾會覺得有些冗長(為何不cut掉重復的對白呢?

)事實是,他不這樣事無巨細紀錄片式的展示這個過程,他不這樣一次次重復這錄音的台詞,你根本就不能夠體會到,這看起來完全真實的一個情境,是多麼的荒誕、扭曲、滑稽、殘酷……而這“寫實”的真正的社會,真正的香港,則遠比這情境可怕得多。

我們同時也看到,杜琪峰刻意用寫實的方法來拍何韻詩任賢齊兩條線,而用荒誕的手法來操作劉青雲那條線,這方法本身已經很冒險(因兩種風格格格不入),但杜琪峰完全用一個主題先行的”荒誕“基調將幾者統一起來,劉青雲一條線索是”明荒誕“,而何韻詩任賢齊則是”暗荒誕“,銀行裡交易的荒誕程度不亞於劉青雲的擠眉弄眼,任賢齊突然有了個五六歲大小的妹妹,則涉及荒唐的上一輩──原來荒謬瘋狂的香港,一早已種下了因。

另外值得一提的幾點,一個是杜琪峰在聲音上的使用,這次強調音樂的反諷,在最荒誕處唱出輕快的和聲,一如洪偉良(飯店伙計)在開壽筵前敲打的優雅樂器聲(叫什麼?

),反諷意味再明顯不過,而背景聲(包括電視,電話,廣播等)則充斥著整部戲,更加詮釋了電影所需要的那種繁雜混亂的氣氛;而另外一點是,在結尾起主題音樂時,杜琪峰竟然用了定格這一法國新浪潮年代的時髦紀實技巧(當然,那定格中的女孩表情確實讓人失笑),如果沒記錯,之前似乎並未見過杜琪峰玩此類技法,確實有點驚訝,不知道是導演本人的意見還是剪輯的決定。

就戲來說,《奪命金》並非那種高潮迭起的電影,也並不像杜琪峰的過去電影一樣有那樣細致的影像氛圍值得細細品味;但值得稱贊的是這部戲本身的視角和主題,杜琪峰做出的勇敢改變,當然,最重要的是,杜琪峰仍舊對得起”香港導演“這頭銜(已有許多人名不副實),他對於這城市,仍舊保有一顆赤子之心,以致於我們沒有理由對他失望,尤其是我們說起熱愛香港電影時,可以負責任的說:還有杜琪峰。

 6 ) 天下熙熙皆为利困之2012最写实香港众生版-夺命金之影后感

*报告广大影迷,我要举手发言,本片的结尾肯定被光锭棕桔河蟹了,证据如下:-本片广告词是:人生赌局,用命扑火;本片的英语名Life Without Principle 直译过来是:没有原则的生活,可结果拿着500万未入账款辞职回家的小银行职员、不开户赌对期货拿到三千万意外之财黑社会小头目居然都主动伏法了,你信吗,反正我是”信”了。

所以,我相信看到本片结尾银幕上打出那个文字结局,大多数观众都会觉得结局太突兀了!

怎么是这个结局?

无法自圆其说的光锭棕桔,生活中有点黑色幽默不好吗?-以老杜在以往"暗战""枪火"“放逐”的习惯,结局明显不是丫的个性。

2012年刚开始,后续电影百花待放,凭什么给老杜的这部新作戴个帽子是“2012最写实香港众生版“*因为一:三个主角和众多配角真实可信-如果你是一个长在新文明世界下,生活落寞,把义字当头为朋友两肋插刀当作生命原则的黑社会小头目的话,你去看看刘青云演的阿豹吧!

-如果你是身为公务员,待遇尚可能够得着银行按揭贷款,工作幸苦,可还是买不起房,家里老小都要照顾,多年女友整天要买房子的,你去看下任贤齐的张警官吧!

-如果你是个银行客户经理为生活打拼,生性善良不愿用骗来提高业绩,眼见就要被辞,却静悄悄有笔无人知的巨款放在你的柜子了,你去看下何韵诗演的小职员吧!

-如果你人到中年,精于世故和各种理财,开着家小的公司放高利贷,由于希腊危机到处缺钱机会来了,你的客户拿着房契找你借债的,看下原叔吧!

-如果你表面做物流实业微粒运营,实际上自认洞察股市,专为富人私募炒股的,遇到希腊危机几乎破产,只要赌一把估跌期指,盼翻本救命的,去看下龙哥吧!

-年级一大把,有一定养老存款,想多赚点的老大妈,被你深信的银行经理误导买了高风险的股票基金......*因为二、多个细节好出彩:-废品收购老板-傻郭靖黄日华面冷心热,只留了几张生活费,把钱包全给了朋友凑钱去保释的大方。

-小富豪在会所,修理炒股失败还更改记录的凸眼龙时,多次提醒不要被打断话的文明嚣张。

-打劫老板的女小职员面对审讯,镇定自若说发飙就发,对法律条款精通彻底,说的警察哑口无言。

个人小民体会结论-戒赌戒除股才能平安生活-人多地少高楼林立的都市人亚,买房须谨慎,按揭生活鸭梨山大。

很认同并分享一个网友的原话:[对我而言,此片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是香港人的电影,里面有他们的喜怒哀乐,好多个细节貌似随意,但是看着却是莫名触动。

900万元的房子却有着如此狭小的厨 房,繁华的城市中那么多人蜗居在如此拥挤的合租房内,闹哄哄的银行大厅里面交织着平民的生活斗争,银行经理的压力与内心的挣扎,虽然没落却坚持排场的黑帮 人群,认真工作的公务员加入房贷一族。

有人觉得影片一开始的40分钟很平淡无知所云,想来导演只是想通过貌似平淡的镜头描述这个被金钱和欲望绑架了的城 市。

一遍一遍的重复着清楚明白的老阿姨,一次又一次不断录音的银行人员。

我觉得这不是欺诈,却是迷失。

印象最深的是刘青云和他那兄弟对股指升涨的表情,黑 色幽默。

迷失的城市还有什么值得珍惜,我想导演给出的答案应该是亲人家人,是任贤齐和胡杏儿的最后拥抱。

]*本片几个优缺点综评优点-大巧不工、不露痕迹拍的一部超写实真实的看后让人有所思戒股思考人生的片。

缺点:-部分情节的倒序、插叙有点乱,要缕一缕才能看的懂(疑刚才这个高利贷原叔不是死了吗)-特效、动作全没有,情节前松后略,给普通影迷感觉是潭死水,缺乏激情陪歌:李宗盛 凡人歌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 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 你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 道义放两旁,把利字摆中间。

…...

 7 ) 纖毛畢現勾畫荒誕不經

杜琪峰放棄了以往的風格化,不再遊走於現實與非現實之間,也不再與現實世界若即若離,而是徹底進入現實世界,還纖毛畢現勾畫出當中的荒誕不經。

大多數觀眾在笑,甚至是大笑,我也不例外。

笑過後,才意識到恐怖。

這不是喜劇。

這是描述全民皆投機的實況電影。

電影中出現的人物,大多是你我在街頭遇上的小人物,甚至是你,又或是我。

我們笑,因為他們太荒誕太可笑。

可是,我們的社會正是充斥著如此人物。

一想到此,笑,只是恐怖的前奏。

杜琪峰風格變了,電影的節奏和影象當然沒以往亮麗悅目,也可能叫一些觀眾失望。

然而,我看到杜琪峰的用心和苦心,他認為我們的社會有問題,且用電影來思考。

《奪命金》也許沒有以往他過去電影的亮麗悅目,但卻很扎實,讓人心頭沉重。

 8 ) 无帆之船

香港是一座存在于我们想象中的城市——对于从未自由行扫过货,没坐过香港不让吃东西的地铁的大多数大陆同胞来说。

但是香港又是我们想象中熟的不能再熟的一座城市:尖沙咀、维多利亚港、庙街、中环……都像是住了几十年的故地。

这种熟稔感当然要拜香港电影和电视剧所赐,一个个关于香港的记忆碎片在我们的心中重建起了一座城市。

这座城市有着多样的面目:是打打杀杀的江湖、是白领奋斗的都市、是市井气息浓郁的旧殖民地。

面目的暧昧来自用于想象的材料的多元。

香港这座城市,在想象中被必然的夸张而传奇化了。

而杜琪峰以往的大多数电影,显然呈现的是一个江湖的香港,尽管他的江湖是一个更加真实而包罗的江湖,但毕竟是平行于市井和都市叙事的。

当然杜琪峰也可以用《单身男女》这样的片子,在商业类型片中涉猎香港的其他角度,但毕竟世俗的与江湖的并无交集。

而《夺命金》显然让这种多样的面目相交了。

这不仅体现在三条叙事线索中白领、警察、黑社会人士的交叉并进,更是电影中的每个人都在“钱”这个极度世俗化的符号下,在各自的身份之内织就了一张涵盖社会各阶层的大网。

黑帮片中的混混、TVB剧中的师奶、都市片里的白领,第一次汇聚一片,将我们观念中以往自己都觉得荒谬的平行的香港立体化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夺命金》可能呈现了一个最真实的香港,起码是最符合我们想象中逻辑通顺的香港。

这当然就是所谓的现实主义了,对于一贯非常自我的杜琪峰来说,从故事和视角来看,这当然可以称得上是转型。

更加明显的转型体现在风格上。

杜琪峰以往作品所呈现并独树一帜的风格化,是用光、人物走位、场面调度的强烈的形式感,以及收放自如的节奏感。

的在我看来如果用一个文学性的比喻,就像是古龙的小说,重意不重形,洒脱而不失韵味。

而到了《夺命金》,这样的画面的写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平稳的写实。

最突出的表现就在全片最具现实主义的银行场景之内。

镜头变得不再那么干净、凌厉,人群和逼仄的格子间让画面显得拖沓而杂乱。

人物在镜头里不再如鱼般灵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就坐在或站在那里。

这样的镜头在给了影片一种纪录片般的质感的同时,无疑有利于营造一种焦虑、躁动、压抑的气氛,并最终导向绝望。

当然,镜头剪辑上的平实不是平淡,而是大巧不工。

还是以银行戏为例,娟姐买基金的一场戏,画面事无巨细地交待,不急不缓地叙事,规规矩矩地正反打,但既不少波澜,又不少悬念和张力。

以一句“想多赚点嘛”做结语,简单却意味深长。

场面调度的大师并没有失掉他所擅长的,依然以武侠小说做比的话,就是没有了纷繁的招式,只有扎实的一掌一腿,却最见内力。

至于杜琪峰同属尝试的略显复杂的叙事结构,其本身并不能以其精巧性带来观影的快感,纯粹是为了更好展开多角度叙事的编排。

这也正是杜琪峰的成熟之处,并没有在现实的控诉上沉溺下去,事实上这样的故作严肃也不是杜的风格。

不同角度的展开也是不同情绪的张弛,在良好的叙事编排之下形成了还不错的节奏感。

刘青云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其以往江湖片里黑色幽默部分的延续。

不会开车的三脚豹让我们很容易想起了《一个字头的诞生》。

而商业社会金钱至上与传统社团的忠义观念的侵蚀和取代依然在延续,而且更加极端化了。

“讲义气”的化身三脚豹干脆变得有些呆傻,而被时代抛弃的老大也显得异常寒酸和落魄。

与前两者相比,警察情侣这条线显然弱了许多,甚至可以以失败定论。

并不仅仅是任贤齐和胡杏儿的演技不济,剧本本身也没给他们太多发挥的空间。

对任贤齐“想的太多”的指责显得没头没尾,任父大陆私生女的插入也显得简单粗暴。

同样简单粗暴的还有打劫情侣。

考虑到拍摄过程的散乱,这样的瑕疵也可以理解。

显而易见,杜琪峰的野心是描绘一幅香港社会的众生相。

充满荒诞感的剧情,描绘出了在股市、楼市、通胀之中生活的都市人在金钱的重压之下的疯狂和异化。

Teresa、三脚豹、警官、龙哥的命运都在被金钱驱使和掌控着,在不可控的阴差阳错之下,Teresa和三脚豹被金钱所救赎,以对一笔巨款的掌控摆脱了自身的麻烦,但他们永远摆不脱的,是金钱的束缚。

这是现代商业社会人们所必须面对的深深的无力感。

可喜的是,杜琪峰并没有迷失于对这种异化和束缚的廉价控诉之中去,有关怀、有悲悯、也有黑色幽默的消解。

至于那个大陆版的结局,我们可以看做是一个关于智商的黑色幽默,广电总局友情附送给银河映像的。

当然,以上所述现代商业社会对人的影响,是全球化的。

但正如前述,《夺命金》对香港的立体化呈现,是最符合我们想象的。

事实上,这也确实是一部港味浓厚而且植根香港的电影。

对于现实香港心态的把握,归结起来只有两个字:大陆。

对大陆的复杂情绪,可以看做是港人97心态的延续和发展。

从《夺命金》看,回归和其带来的大陆游客、资金对香港社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黑社会的破落、楼市的高企都与大陆客和大陆资本的来港分不开。

正如香港电影的大踏步北上,一些香港人在主动投向大陆的过程中获益,比如卖骨灰龛的B哥。

而另一些人则一边在观望,一边对大陆的冲击有些许的恐惧——不局限于经济上的,蝗虫抗议就是这一心态的集中体现。

而整个影片的背景——希腊债券危机所带来的股市震荡,香港自身是无力解决的。

新闻中充斥着以大陆为本体的报道,危机的解决也靠的是大陆的动作,这显然是香港不得不依附于大陆之现实的明证。

影片出现过几个香港的的全景镜头,都是黑云压城,维港惊涛。

高大的玻璃幕墙建筑显得异常脆弱。

如果香港是一艘船的话,这些建筑就是脆弱的桅杆,惊涛骇浪之下,很容易就折断了。

香港是一艘无帆的船,无法靠自己的能力远航。

背后身靠着一个大港,但船上的人却也不愿意投入大港的怀抱。

只能在波涛中孤独的漂浮着,跟船上的人一样无力。

 9 ) 杜琪峰镜头下的众生相

看惯了杜琪峰的黑帮警匪片,习惯了那种男性荷尔蒙爆棚的快意江湖,初看这部片,不禁觉得好惊艳。

不再是那种快节奏的枪林弹雨,不再是那种印象中他的影片总是在不遗余力的将人性暴露的淋漓尽致,不管是《枪火》里的人与人之间义,或者是后来《神探》里人性的恶,亦或者是《华丽上班族》里人的贪婪和自私。

这部片自然也不例外。

一个为了生活奔波的银行职员,一个碌碌无为的警察,一个连“捞人”也需要四处借钱的黑社会,三个人物浓缩了整个的社会。

三条线,三个人物,一笔500万,被电影用倒叙和插叙的方式巧妙地串联在一起。

一天之内,由人生低谷到高潮,就像坐了一列过山车,荒诞却也真实。

电影用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来调侃人生,来绘制一幅利益驱使下为求生存的众生相。

开篇让人觉得冗长而又缓慢的剧情铺陈,到刘青云的出现,开始慢慢拉开高潮的序幕,回味渐甘,酣畅淋漓。

这部影片的英文译名是对整部电影极好的诠释:“life without principle”。

什么是原则,什么是底线,义?

信?

礼?

然而这些在金钱至上,利益最大的面前,显得这么不堪一击。

不得不说,杜琪峰的电影总是有一种浓重的宿命感。

你总会发现杜琪峰镜头下的人性都这样的真实,让你不愿承认,但却无力辩驳。

 10 ) 《奪命金》:你是否清楚明白這遊戲?

「接下來,我們的對話將會錄音,你是否清楚明白﹖」《奪命金》其實是一套悲劇,戲中人各為金錢奔波,出賣自我的良知,一邊看便愈感受到爾虞我詐的醜陋,這種醜陋每天都出現在我們的社會當中。

有時受到一些銀行的cold call,問你要不要借錢,你很可能會膚衍幾句,一下子說自己很有錢,有時則會問候一下別人的母親,有時你會想大好青年幹什麼淪落如此地步。

可悲不可悲?

有時走在繁忙的尖沙咀街上看到衣著斯文,打扮光鮮的銀行職員走上街頭向人兜售「信用卡」、「借貸」時,會想到今日香港到底發生什麼事,當銀行淪為妓寨時,當職員為了「湊夠數」便紓尊降貴成為「企街」時,我們不妨想想這個追名逐利的「商場」是如何令人介乎在醉生夢死與傾家蕩產之間。

  最近《奪命金》代表港產片參與奧斯卡外語片的競逐,為香港電影在死水中爭回一口氣。

再者,演員之一的何韻詩獲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縱然在香港金像獎中敗給《桃姐》也是雖敗猶榮的。

杜琪峰在影片的處理上與他一貫大大咧咧,直接了當的手法有所不同。

這部片雖是有黑道與警察的元素,但都不像以前的作品中有對立的關係。

反而帶出了「金錢是萬惡」的根源,帶出能奪命的就是人的心魔與貪婪。

  先論創作背景,《奪命金》是圍繞期貨、股票、債券的交易開始的,香港是一個「全民皆股」的城市,電視頻道中二十四小時滾動著各國市場的數據,以前讀歷史科均會讀到所謂香港的優勢,其實就是時區上處於中間有位置。

香港股市收市不久後就到歐洲、再晚點就是北美。

再者香港是個國際金融中心,除了H股爭著來港上市,盼獲得國際的認同外,還有其他持份者在香港有所得的利益。

不只是中環人痴迷股市,在香港的年青人均以讀國際商業為驕傲,家長教導孩子向錢向,大學中最多人垂青的科目始終與錢有關。

彷彿香港人一出生就與市場連上關係。

香港經歷了九七風暴、零三的經濟疲弱、再到零八金融海嘯,一零年自今仍猶在的歐債危機,卻又受惠於大國堀起炒起概念。

起起跌跌之中生存就是香港人敢搏的一大寫照,同時有人可以投資獲利,但有人輸剩自己。

猶記得早幾年發生的雷曼迷債,被人戲稱為「I kill you later」,看到受害者控訴銀行制度的不堪,職員為了達到目標而誤導投資者,而在之後的委員會上面對無從規管的條文,責任究竟落在誰的身上呢?

《奪命金》主要是把三個不同命運的人牽連在同一件事上,先是銀行職員陳小姐(何韻詩飾)如何引導消費者購買基金,再到豹(劉青雲飾)的黑道線索,帶出這個看似是正經,玩弄條文的市場也有別一樣的玩法。

同時又因著戲中人物關係的緣故,帶出張警長(任賢齊飾)面對婚戀問題的制肘。

而連繫三個人命運的事情就是一宗血案。

就電影的手法上,杜琪峰把故事的表達埋下了伏線,每一個人都彷似有他們自己的故事,用在個人上的篇幅也較長,而戲中主要三人的交集並不多,內容交流上可謂是一句起,兩句止,而三腳豹在陳小姐的接觸可謂是零,二人的交集就只有出現在最尾的一個畫面,但畫面所呈現的是「向前走」與「向左走」。

電影的一個成功之處是在於導演利用線性的叙事,帶出三人背後所面對的故事,在時間性來說是相當短的,同時做到一定的戲劇衝突。

電影中彌漫的氣氛不是槍火、不是打鬥,而是一種令人感到窒息的真實。

陳小姐明知眼前的基金是騙人的,但為了工作,為了不用再「包尾」,她博取了別人的信任,在茶水間中她掙扎,但最終她還是要走上舞台為客人處理這宗的交易。

在片中銀行經理要求每名員工要「射兩球」,而她未能完成工作,要留在辦公室裡打cold call,而其中她飽受客人的冷嘲熱諷,工作相當的累人。

此外,她有名叫做鍾源(盧海鵬飾)的客人,職業是放數,心知肚明的他寧願教陳小姐如何辦事,也不願把錢投資在銀行。

原因很簡單,銀行某程度上是「正牌爛仔」,事實上每年香港都二萬多人申請破產,某些人正是每月都還信用卡的最低還款額,結果利息倍增,九出十三歸。

做人不要太愚蠢,即使銀行也是「吃人的魔鬼」。

真實的又何止是銀行的醜惡,還有是置業的困難,戲中的張警長與女朋友不就是為了置業而煩惱。

女朋友沒有工作,未能申請九成按揭,樓市升得快到上下午的叫價都有所不同。

置業困難,是近年香港社會面對的一大問題,但眼見政府的不堪,無阻樓價的上落,租金佔整體工資的一半有多,近年可見某些工資中位數算是中產的人住進「劏房」之中。

又有些人無力還債,被迫走上絕路,而這些事情正在每天發生,可以是發生在我們每一個的身邊。

然而,銀行、電視的廣告、每天收到的電話就是一種悲哀,最近更見過一個廣告說明可以借到二十一倍月薪,真的很恐怖。

《奪命金》的內容不但真實無比,更重要的是在中港電影合拍的洪流下杜琪峰在前作《單身男女》的中港迷失中重新回應香港的社會環境,選擇拍攝有血有肉的題材。

奈何不足之處是有些影迷認為杜琪峰的故事未有完全的寫好,然而筆者認為以流白作為結尾會有更多的想像,可惜得知內地版的「政治正確」後略嫌替內地的觀眾抱抱不平。

事情不應該就是非黑即白,有多面向性,只是偉大的祖國連電影也閹割,實屬對電影創作的侮辱。

清楚明白,清楚明白,或許不論是電影的改動還是現實的可怕,很大程度上我們都一早清楚明白。

只是我們不願明白罷了,在金錢至上的國度下,夢想被踐踏得一文不值,個人價值與「搵錢能力」相掛勾,無它的,這就是真實的香港。

文/Dorothy

《夺命金》短评

1、老杜这回贴地贴的有点儿狠,2、这是银河最有情怀的电影之一。

10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刘青云眨眼睛的灵感是来自于姜文么?呵呵

14分钟前
  • 粟熙
  • 推荐

杜琪峰转型了,竟然也玩环形叙事好牛逼啊!看了半小时刘青云才出场,真是演得太好了。而这片子的真实感真是谁入市谁知道吧。。(豆瓣评分过低五星鼓励

15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原来结尾被和谐过了啊。。

18分钟前
  • 大浦洞二号
  • 还行

今年最好的港片之一,杜琪峰照样给力,刘青云照样卖力,任贤奇却有些乏力

22分钟前
  • 马拉松先生
  • 推荐

好吧,我承认我没有在用生命看电影.....真的不喜欢这片子

27分钟前
  • Crazy 太阳
  • 很差

刘青云依旧给力…任贤齐可以直接无视…故事紧凑…多线穿插叙事。结尾恰到好处…(去除和谐的那两句)

29分钟前
  • 皮皮敦敦
  • 推荐

比较失望,故事最终没有连起来。更烦的就是光腚最后加了那个结尾,明明是天衣无缝的天上掉馅饼,真TM恶心。

31分钟前
  • Dora KID.
  • 还行

挺烂的

34分钟前
  • eel
  • 较差

2012.05这是一部真实的香港小人物的故事,所有人都在被金钱驱赶,然而又有几人能像刘与何那样飞来横财、笑到最后?

35分钟前
  • DennisZz9
  • 还行

很不错 前提是不是大陆添加版

38分钟前
  • 云鸢
  • 推荐

要命的开头半小时,击败后面的深刻写实,原谅我分了三次才撑足精神看完。

43分钟前
  • 玉藻前烬
  • 还行

在广电局的感召下,坏人又自首了

45分钟前
  • adele885
  • 还行

超出想象的好看。相当牛,香港的市井百态真可谓淋漓尽致。对价值观没有导向,没有输出,却变相挑战了价值观,这会让很多习惯洗脑式电影的内地观众不能适应。港人人人理财,但是如果是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观众,没有理财经验的观众可能会无法理解解其中细节上的微妙感受。这终究会这部电影和观众的隔膜。

47分钟前
  • 水木丁
  • 推荐

。。。。。结局也太。。。点点点了吧。。。。

50分钟前
  • forfaen
  • 较差

悲哀而又现实的社会人生,谈贪婪谈生存,金融危机下的芸芸众生。多线、倒叙、黑色幽默,故事依旧银河味,冷眼旁观的视角少了些让人深刻的宿命感。如果不是大陆版的和谐结局而是在何韵诗与刘青云交汇时掐断,那么值四星。★★★☆

54分钟前
  • Q。
  • 还行

真是用命扑火,评分这么低你们是怎么看的!?大小人物都十分生动,满分!

55分钟前
  • 悟·净
  • 力荐

83版郭靖和郭靖他妈都出现了

56分钟前
  • zitsunari
  • 还行

七年后二刷。剧本08年写好,但一直放着没拍,直到09年希腊债务危机爆发,正好加入到剧情里,这份随行就市的随机感倒也符合角色随波逐流人算不如天算的状态。刘青云演了个傻乎乎讲义气的帮派中年,连车都不会开证明其穷了一辈子,鞍前马后帮兄弟筹钱过程属于喜剧。何韵诗那条线巨细靡遗的展现卖基金,导致剧本意图太明显了。所有人为钱焦虑、死磕,难得幸福,一起劫杀案意外造就了两个幸运儿,这是杜琪峰电影里常见的宿命论调调,而几大国接下希腊债务令股市房市反转,未知幸运之人几何?但印证的是香港随风倒伏的命运。全片节奏控制尚可,剧情回环,人物穿插(尽管有的角色出现的突然),总有突发事件抓观众,但剧本能看出大调整的痕迹,任贤齐领衔的警方对核心事件没什么贡献,姜皓文在车上等死也毫无理由

58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何谓阴差阳错,人生如戏,但杜佬玩多线有些生疏,应该被和谐了不少,港版结局才是正解。

1小时前
  • 老朱無電影不歡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