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妮克
Yannick,冲三小剧场(台)
导演:昆汀·杜皮约
主演:拉斐尔·奎纳德,皮奥·马麦,布朗什·加丁,塞巴斯蒂安·查萨涅,艾格妮丝·赫斯泰尔,让-保罗·索拉尔,洛朗·尼古拉斯,穆斯塔法·阿波拉希德,萨瓦·洛洛夫,夏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23
简介:典雅舒适的小剧院里,一出差强人意的舞台剧正在上演,突然有名观众挺身站起,打断了演出的进行。他自称名叫亚尼克,是一名停车场管理员,下班后舟车劳顿赶来看戏,演出内容却让他失望透顶。众人将他驱离剧院,过没多久他却又突然出现,掏出手枪跳上舞台……今晚,亚尼克才是真正的主角!详细 >
+
Quentin Dupieux现在走洪常秀路线:半年出一部片,时长硬凑到一小时😂套路没变,还是搭建起一个荒诞的框架然后看人物在里面的反应,但至少演员表换了,主题也是新的。这次的题目我还挺喜欢,不仅涉及文艺作品乃至文艺工作者自身的定位问题(观众在哪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说,男主Yannick从“感到没有看爽”到“我要自己写剧本让你们演给我看”的姿态就是政治讨论中说到的那些代表性缺失、政治话语脱节引发的反体制话语、反智情绪、民粹运动…片中Yannick和不同观众的对话在让人捧腹的同时也充分展现了阶级/地域等区隔之下不同群体间的对话有多不可能。结尾处导演先给了一个其乐融融的温情场景,但最后一个镜头又给了即将进入剧院的防暴警察,预示着激烈冲突与可能的悲剧,也算是对法国近期状况的不遮掩的比喻了。
成为扬妮克右前方的那位观众,目光不离他,沉默着不语,吃瓜心态,听故事模样,情绪到位了笑笑,偶尔戳到了便沉思一下下,甚至是些许肢体互动,过得轻松点,但不是提线木偶那样,演一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喜剧。短小精悍,灵动魅惑。
lovely!刚好在看了《美国小说》后接着看这部电影,结尾部分便显得很微妙了。
稳定发挥的昆汀·杜皮约,电影生产-观影流程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成为其解构嘲讽对象。其文本毋庸置疑是象征的、隐喻的、可供解读的,但相比于那些故作高深故弄玄虚、符号堆砌却又内核空洞的伪艺术片,他拥有一种十分难得且可贵的轻盈的姿态,这便是其喜剧的最大美德所在。
短小而精湛,我很喜欢(时长不影响我后面的吃饭hh),剧院拍摄地是Théâtre Déjazet,但其实有个剧院正脸镜头似乎是Bouffes Parisiens,凌晨可以去哪里吃饭,Au Pied de Cochon,这波广告不亏,下次深夜可以试试。/ vaginal,mettre du baume dans le cœur使心里得到安慰,haleine气味,cocu戴绿帽子的丈夫,开头重复了无数遍的Je n'en reviens pas.(惊魂未定)
哈哈哈有趣前15分钟可谓剧场观众现象典中典!喜欢杜皮约每年一个小恶趣味!
对其他导演来说或许不错,但是对杜皮约来说过于简单了。
好举重若轻的宣言,荒诞的小人物对抗荒谬的权力艺术。多少次坐在影院里被暴力式挟持按在座位上,就有多想像扬妮克那样让对方也体验如坐针毡的感觉。
年度最佳喜剧片,前几天看影评讲May December在英语语境里是忘年交的意思,在法语中这个意思通常用马克龙替代,这不法国人就来调侃了,电影里扬尼克指着一对母子说,不敢随便定义你们的关系,因为现在总有一些奇怪的情侣,你们知道我说的是谁。
我都成为昆汀·杜皮约的粉丝了。他的电影《在警局!》《鹿皮》《育蝇奇谭》《吸烟致咳》都是很有趣的作品,但这部电影我没觉得多有趣,仅仅故事比较特别。远道而来选择看舞台剧过周末的扬妮克对这部舞台剧意见很大,他打断表演发表看法被演员回击,心有不甘的他持枪劫持了演员和其他观众,大家等着他现写一个剧本,然后交给演员表演。虽然观众和演员被他折磨得精疲力尽,但新剧本似乎还有些意思,扬妮克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不太喜欢这片,好在导演拍片速度极快,等着看下一部吧。
概念电影 适合舞台剧剧中剧 精英控诉显得可笑猥琐 保安挟持风趣从容温柔进退自如善于倾听 人设还是太讨巧了些 剧情编排架不住确实耐人寻味
居然还搞了一手升华
2.5 拍电影拍疯了就这样,自嘲出一种命很苦的感觉,真灵感枯竭就退役吧,别和观众过不去。
有点没意思。“如果我感觉到了不舒服,那它就是垃圾”“主观是双向的”说得好对。
诠释权,全是“拳”。3.5
3.5,比杜皮约前面几部加起来都好笑,想必是他心中的《一个绝望的人》。建立了一个不动声色的剧院结构,但本质上是关于人的。放飞的心意踏着谨实的步调(视觉上的严密与高强度的文本),而正因抱怨都来自朴实的生活,嘲弄才变得率直而不轻蔑(不像鲁本)。结尾当然是令人触动的,一个不入流的戏剧演员和一个不懂丝毫戏剧的白丁,在此时体会到的,是戏剧中观与演的魅力,还是与他人产生联结的共振呢。而从话剧到脱口秀再到电影,到底是什么会带给观众真正的快乐呢?果然关于生活与艺术的关系,一如既往地令人好奇。
昆汀·杜皮约又认真了,哥们一认真,就有佳作。对我来说,不必去深究这场闹剧的背后是要展示什么主义,什么运动,就跟着导演的过山车走,已经很乐呵。如果我是导演的话,结尾我会选择,这其实是安排好的剧本,观众看嗨了,狂鼓掌,吹口哨。我就是这么俗,嗯。
牛逼
说实话,对西方人这种自以为是的冒犯挺反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