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迈耶的痴梦
La folie Almayer,阿尔迈耶的愚蠢
导演:香特尔·阿克曼
主演:斯坦尼斯拉斯·莫哈,马克·巴贝,Aurora Marion,Zac Andrianasolo,Sakhna Oum,Solida Chan,Sun Yucheng,Bunthang Khim
类型:电影地区:比利时,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1
简介:《奥迈耶的痴梦》改编自约瑟夫·康拉德1895年发表的处女作小说,影片在马来西亚取景拍摄,被《电影手册》评为2011年法国今年最受期待的新片之一。该片讲述了一位荷兰富商在马来西亚寻找黄金的故事。详细 >
把国内不会上映,网络热度也起不来的电影,带进国内,在福州除了海丝电影节,桂湖美术馆也干了这事儿。这样的 把空气里的分子,放大数倍的影片,要沉下去盯着看才行,一秒都不能走神。
#2023电影大师香特尔·阿克曼回顾展 东南亚的潮湿感仿佛拉我回到看《面纱》的感觉。在痴梦的男性面前,失语的女性在导演镜头下显得额外刺眼。先去补看康拉德的《黑暗的心》。
颜色太美了,翠绿的雨林,海边蓝色的天空,都在闪闪发光。妮娜也美得闪闪发光。黑色的皮肤,生命力远超过白人孱弱的白色。香提尔肯定也经历过那种学校生活吧,学习毫无意义的拉丁文,什么都要服从规则,而自己知道不属于这里。内在的生命被扼杀。但是不知道去哪里。这也是她反抗的来源。妮娜应该是她内心存在的一个形象。长时间的定点拍摄,每一个画面都很美。画面本身,也是这个电影存在的一个意义。
痴狂,潮湿,迷茫与失落。要不是之前接受过阿彼察邦的洗礼,也许我也在影院呼呼大睡了,开头几分钟对着大银幕上一张又大又美的脸真的会产生超现实的漩涡直直叫人眩晕过去,之后便是不断的雨水、不断的雨林,失意的男人与无家的混血女儿,正巧近日在阅读古尔纳,可以说白人殖民者为后代“子孙”创造了多么大的“财富”,出走的人和混血的人,在两边世界都无法拥有合适的位置,拉扯着,寻找着,却是徒劳的。
【中国电影资料馆香特尔·阿克曼影展】
也太会拍东南亚的丛林和潮湿了吧。阿克曼真的是爱拍水啊。
帝国梦的破灭:殖民者们遍寻不获的黄金仿若牢笼将他们禁闭在殖民地,试图改造殖民地的民族社会文化但收效甚微。妮娜上了白人寄宿学校并不能适应欧洲人的宗教饮食礼仪;她仍然认为当地的宗教音乐是动听的,而来自欧洲的父亲却会说这根本不是音乐,真正的音乐是肖邦和德彪西。最终,操着本土语言的古老灵魂唤醒妮娜,让她别再表演别人的故事,快点唱响自己的歌。
看过~
大银幕效果非常棒,想看一遍胶片版
春梦了无痕
文艺的有点过了,太多的象征和隐喻,看起来很累。感觉还是导演的第一部最好!
選了和《Melancholia》一樣的華格納。有些畫面不錯。
景真好看
热带丛林,一切都是湿漉漉的,荒僻的小岛,周边皆是河流与海洋。一个做着痴梦,也是坐着等死的法国人,一个有着混血血统的女儿。影片的节奏非常缓慢,但故事线仍在,静静地观看,倒还是能让你看到一些东西。
很长,观看的时候一度闭上了眼睛,在半梦半醒的状态里睡过去了。被种草了康拉德的小说,接着补一补。
主观上可悲的男人和客观上可怜的女人。比马来层层叠叠的绿更让人窒息的是茂盛的控制欲和自我意识,其他部分则很像大型ASMR
男主好帅
"Tourment sur les îles",阿克曼对康拉德的出色改编证明了塞拉随后的仿作何其拙劣.影片成功的全部本质在于它无关action而关于reaction:奥迈耶的基本状态乃是等待,收取,防卫和回忆,而非激发,告知,进攻或筹划;他走在所有人物的后面,总带有"事毕方知"的迟钝拖延,在这部"反应电影"中,特里斯坦卧于岩上动弹不得而对库文纳尔大发宏论,其他人物却纷纷加速离港,把他的疯癫留给海浪倾听.
“我厌恶我在的地方”这个母题现在变成了殖民地与皮囊
让我想起另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