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影《菜鸟》的上映,台湾人气明星柯有伦继《天台爱情》《听见下雨的声音》《热血街头》之后,再度进入内地观众视野,这一次,他在片中饰演龙套演员小飞,凭着诙谐搞笑的多变表演,浪漫曲折的片场情缘,让看过的观众很是喜爱。
据说《菜鸟》原本是导演几年前为黄渤定制的剧本,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换成了柯有伦,且不论前尘,从影片最终的效果来看,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柯有伦饰演的“菜鸟”小飞,不止有欢乐喜剧的乌龙逗比,呆萌搞笑,阳光形象更对年轻观众的口味,而且他的个人气质和成长经历也和电影主人公隐隐有几分契合,他初进演艺圈是一名武行,也是从跑龙套做起,到有了今时人气地位的明星,戏里戏外都带来一种鼓舞人心的“菜鸟”精神。
菜鸟,其实并不就意味着一事无成的新手,很多时候,菜鸟代表了年轻人的理想和坚持,不畏艰难、一往无前的人生态度。
影片以菜鸟为名,由柯有伦来主演是再适合不过了,现实中,他就是从菜鸟到明星的标志案例,身为一位星二代,很多观众熟知他都是因为他的父亲——著名演员和歌手柯受良,那个在影坛打拼数十年,豪情不改飞跃黄河的真男人。
柯有伦顶着星二代的光环,却不骄不躁,继承了良好的家风,一出道先是当武行,踏踏实实从跑龙套做起,后来在给香港电影配乐大师“打杂”的过程中激发了对音乐的热情,以歌手的身份正式出道。
他的专辑在内地的知名度并不很高,却很有质量,尤其很多作为台湾偶像剧的插曲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例如大S和周渝民定情作《战神》的主题曲《零》,柯有伦演唱并亲自填词,音乐才华很是惊艳,随着音乐方面的成绩,他在台湾的人气看涨,从小就热爱的表演也没放下,陆续参演了《阿飞》、《阵头》、《天台爱情》、《听见下雨的声音》、《美味关系》、《妈,亲一下》等影视作品,都不乏亮眼表现。
2007年的香港电影《阿飞》是刘伟强监制,叶伟民执导,是一部表现残酷青春的电影,柯有伦在片子出演边缘少年阿飞,虽然是第一次在大银幕上担纲主角,但从小就有丰富片场经验的他丝毫不显青涩,精确的表现出了单亲少年特有的叛逆心理和独立意识,以及对现实社会的迷茫。
通过这一角色,柯有伦展现出的坚执信念,冒险精神,也流露出超出年龄的成熟和思考能力,令人刮目相看。
在香港小试锋芒后,柯有伦先后在台湾出演了《爱到底》和《走出五月》,都是饰演歌手,都是本色演出,却又不一样的味道,《爱到底》是四段式,柯有伦出演方文山导演的部分,角色是当红歌手,戏中其实是在给别人做嫁衣,而在朱峰执导的《走出五月》中,他饰演的是的热爱音乐的平凡少年。
这两个角色,一个是风度优雅的乐坛明星,一个是冲动毛躁的音乐愤青,反差很大,柯有伦都转换却轻松自若,尤其是后者,通过对理想、亲情、爱情的交叉,营造出满满的温馨与浪漫。
2012年,柯有伦主的台湾电影《阵头》大放异彩,影片在本土民俗技艺中融入青春和时尚元素,把一群叛逆青年的逆袭演绎得热血沸腾,最终票房超过三亿新台币,成为仅逊于《海角七号》的成功之作,身为领衔主演,柯有伦的热血表现功不可没,无论表演的爆发力,还是矫健的身手,都是可圈可点。
内地观众熟悉柯有伦,多半都是因为他先后出演了乐坛小伙伴导演的《天台爱情》和《听见下雨的声音》,两部风格迥异的浪漫爱情片,2013年先后在内地上映,都是明星云集,柯有伦却非常抢眼,证明了自己驾驭不同风格影片的能力。
从这些电影作品不难看出,他的表演一直是平实中有灵性和喜感,热血,坦诚,冲动和叛逆等青春因子在他的身上和谐并存,天然的阳光气质尤为难得。
柯有伦在台湾偶像剧领域也是难得的潜力股,在刚刚播完的台湾偶像剧《钢铁之心》中,他饰演的男一号杨可志不仅被三个女人热烈追求,还获得天王嫂昆凌饰演角色的垂青,称得上是他近年来最有女人缘的作品。
比起女人缘,之前柯有伦展现更多的是电影缘,他没有很帅,却非常温暖、舒适,也有细腻的情感,非常适合大银幕,无论什么样的角色,青涩的、热血的、文艺的还是搞笑的,经他一塑造,就会变得非常鲜活。
当前的娱乐圈奉行颜值至上,偶像先行,柯有伦这种从不刻意扮帅耍酷,自然、质朴的表演风格非常难得。
拥有呆萌可爱的形象,富有亲和力的气质,加上不俗的身手、演技和才艺,再随着作品的不断积累,各种类型的不断尝试,相信柯有伦未来的空间会非常广阔。
演艺之道没有捷径,虽然有些艺人是一出道就有天赐良机,大红大紫,但如果想长久的在这个名利场和是非圈里占据一席之地,必须有足够的实力和努力,以及洁身自律的品行才行,就像同样出身名门之后的张震、赵又廷,柯有伦的身上也带有父辈的影子,乐观、执着、勇于探索,正是这种“菜鸟”精神让他默默耕耘,像片中的“菜鸟”小飞一样越飞越高。
最近几年,银幕上的合拍片越来越多,且已经不再是过去的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合拍片模式,进而发展到中韩合拍、中台合拍甚至和好莱坞的合拍……而到了这部《菜鸟》,看着里面有韩国明星,有大陆明星,而台湾明星柯有伦当主角时,这样的合拍片,在格局上倒是已经越来越大了。
柯受良的儿子柯有伦,近年来作品不少,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2012年的《阵头》。
那部电影让我认识了台湾的民俗文化,里面柯有伦顶着大头像沿着台湾海边公路奔跑的段落,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于是乎,便一直觉得柯有伦一直在拍这类描述台湾民俗文化的作品,看到《菜鸟》,倒有些意外。
《菜鸟》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底层群众演员的奋斗过程。
群众演员这个职业,在周星驰的《喜剧之王》里被发扬光大,让所有人都知道了,甚至还有了爱称:死跑龙套的。
周星驰在《喜剧之王》里把尹天仇这个男主角的故事融入了自己的人生体验;而在《菜鸟》里,柯有伦扮演这个死跑龙套的,心怀大明星梦想,而就偏偏撞上了一个大明星,还是个漂亮女星……这个狗血的故事据说也是根据真实事情改编。
这个讲述娱乐圈的故事里除了漂亮女星和跑龙套的演员,还有一个娱记八爷,他在电影里反复利用男主角,制造各种耸人听闻的事情啦吸引眼球,达到争名夺利的目的,是电影里的反派。
在现实里这样的狗仔有没有?
比如中国最出名的“狗仔第一人”卓伟,看电影的时候,很容易就让你想起这类人。
有人说这类狗仔肃清了娱乐圈,揪出了不少人前秀恩爱,人后男盗女娼的明星,让大家看清了这类表里不一的明星嘴脸;也有人觉得这种以消费他人隐私为荣的事情并不值得提倡。
而这种熙熙攘攘的混乱,就像电影里王八爷说的那样——“我永远不缺观众!
”对于这部模糊了中台韩地域差别,以华语喜剧的模式出现的电影而言,观众无须担心会否像《鸡排英雄》那样太过台湾民俗化,导致看起来接受不能——反正就是讲述娱乐圈那点事,又是以一个屌丝小演员的角度,尽管里面少不了意淫,可这类小人物成就大梦想的情节,永远在银幕上历久弥新,永远让人看不厌倦。
毕竟看电影,总是要做梦的。
2015年开年,有一部小成本电影在大片云集的档期中亮相,在每日平均排片比仅为2.1%左右的情况下,却取得了同期全国最高的上座率。
这部电影就是《菜鸟》。
它如何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呢?
该片讲述了一个龙套演员向小飞在影视圈经历磨练,最终在一系列机缘巧合和自己的努力下成为大明星,并获得当红女星王曼菲芳心的故事。
电影将目光对准一个影视圈中的底层龙套,导演安排了各种桥段展现他的演艺经历:追车戏、坠楼戏、黑帮打斗、战争场面。。。
,在这些段落中,向小飞逐渐走上了一条明星之路。
电影中的这些桥段应接不暇,信息量密集,导演却能游刃有余地将其融入一小时二十分钟的剧情中,展示出导演对于故事的掌控力和对影像的娴熟运用。
小投资拍出大电影,这是这部电影不得不看的理由。
据说电影中的战争场面和黑帮打斗场面都仅用两天时间完成,而其结果却具备用半个月时间才能打磨出的质感。
对于一个新人导演的第一部作品,《菜鸟》展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驾驭力,无论是影像、故事情节、表演,都可圈可点。
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导演,而这仅仅是他的处女作。
个人很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
文/田金双想当年周星驰、张柏芝的《喜剧之王》拍得足够好了,此番柯有伦、崔允素的《莱鸟》却拍出了另一种谑趣。
面对诸如此类的喜剧电影,我们常常心有所感,会心一笑。
毫无疑问,《莱鸟》这部喜剧片中的“韩国女神”崔允素饰演的女明星王曼菲有点像《喜剧之王》中的尹天仇,只不过,相比生存在社会低层身份卑微性格张扬的尹天仇,王曼菲貌似一个成功的女星。
而之于“当红小生”柯有伦饰演的向小飞,其人则是一个不折不扣货真价实的草根或莱鸟,这个“天字第一号”的“龙套”,尽管出身低微但有着自己的人生信条,时常也会做出一些惊人之举。
所以,影片中,王曼菲、向小飞这两个原本身份悬殊的男女,因为一场桥头夜醉,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
这种桥段,有点真实,有点荒诞,有点儿像韩剧中流行的情节,又像周星驰的无厘头桥段。
不过,也正是由于当事男女悬殊的身份和一系列误打误撞,随着故事的铺陈,故事接下来的展开亦有了更大的释放空间。
其实,仅就《莱鸟》这个无厘头风格的片名来说,就足够给人想像力空间的了。
原本,《莱鸟》名字很有高大上的味道,美名其曰:《大牌》。
据说,当初男一敲定的人选烛当红谑星黄渤,只可惜,时过几年,黄渤这个莱鸟成名飞快,已跃身上流社会,身价暴涨,所以,男主只好另易他人。
适时,片方一声叹息之后,亦则顺理成章地将影片更名为《莱鸟》,也算狠狠地过了一把瘾。
当然,这种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桥段亦诠释了影片中的故事情节。
之所谓:娱乐多如狗,莱鸟遍地走。
快感如潮,好玩之极。
就“莱鸟”一词而言,“菜鸟”这个类似民间语文的词汇本就是一种文化隐喻,这个词汇和草根、屌丝、龙套类似,影片中的价值观更接近当下都市所有职场菜鸟、屌丝、草根底层的价值观。
相比周星驰的《喜剧之王》,《莱鸟》讲述的也是“死跑龙套”的逆袭,只不过,由于当事人所处的环境和时代不同,对于向小飞来说,表演更像一种人生职业或人生规划,比起金钱名利,他更看重实现自我的价值。
所以,在影片中,纵便是穷得连泡面都吃不上,露宿夜头,心中美好的梦想仍未破灭,纵便是身无分文,也不碰王曼菲的“封口钱”,而留下的只是一块见证过彼此“友谊”的手表。
斯如这个具有菜鸟、屌丝、草根气质的片名一样,《莱片》中绝大多数人物都是莱鸟。
譬如,无论是身处困境小强般顽强的向小飞,还是看似风光派气十足的王曼菲,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暗伤”。
王曼菲因为失女之伤饱受娱记八爷的骚扰,而娱记八爷则是一个患有妄想症具有单恋人格的男人。
当然,在故事的最后,这个歇斯底里的疯狂娱记住进了精神病院里。
而之于影片的导演,有名无实,处处看明星的脸色,而副导则对小龙套做威作福,却经常被导演骂得狗血淋头。
在影片中,每个人似乎都活得那么卑微、小心翼翼而又无可奈何。
所以,似乎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共鸣。
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曾经说过:“以放大镜来看人生,人生将是一场悲剧;但是以望远镜来看人生,人生则是一场喜剧。
”细细历数,《莱鸟》中芸芸众生亦如是。
《菜鸟》绝对不是一部只为搏你一笑的喜剧片,而是会在你笑着忘怀的时候,突然发现多了几行热泪,喜极而泣,笑中带泪。
斯如尹天仇在《喜剧之王》中说“我只是一个演员”,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成名也好,落魄也罢,每个人过得都不容易,小草根也有英雄梦。
卑微的表达,也是一种力量。
2015年开年,有一部小成本电影在大片云集的档期中亮相,在每日平均排片比仅为2.1%左右的情况下,却取得了同期全国最高的上座率。
这部电影就是《菜鸟》。
它如何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呢?
该片讲述了一个龙套演员向小飞在影视圈经历磨练,最终在一系列机缘巧合和自己的努力下成为大明星,并获得当红女星王曼菲芳心的故事。
电影将目光对准一个影视圈中的底层龙套,导演安排了各种桥段展现他的演艺经历:追车戏、坠楼戏、黑帮打斗、战争场面。。。
,在这些段落中,向小飞逐渐走上了一条明星之路。
电影中的这些桥段应接不暇,信息量密集,导演却能游刃有余地将其融入一小时二十分钟的剧情中,展示出导演对于故事的掌控力和对影像的娴熟运用。
小投资拍出大电影,这是这部电影不得不看的理由。
据说电影中的战争场面和黑帮打斗场面都仅用两天时间完成,而其结果却具备用半个月时间才能打磨出的质感。
对于一个新人导演的第一部作品,《菜鸟》展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驾驭力,无论是影像、故事情节、表演,都可圈可点。
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导演,而这仅仅是他的处女作。
个人很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
文/赤叶青枫早在多年前央视开播的电视剧《爱情是什么》时,韩式喜剧就已经让国人为之耳目一新了。
到了《野蛮女友》率领一众韩国电影“入侵”中国大银幕后,“喜剧韩流”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而对抗显然不是利于产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因此,合拍或者中韩合璧才是最好的为观众服务为市场服务的方式。
邀请韩国导演,引进韩国后期工艺,找来韩国人气明星等等,都成了当今日臻膨胀的华语电影市场全面前进的动力之一。
而也有些别样视角和水准,或者说更加自信的创作者们,采用了更加高级的学习和融合的方式。
比如新片《菜鸟》便是如此,不仅邀请韩国女星领衔主演,更融入了韩式喜剧的精华,一面向经典佳作致敬,一面以全新的中韩合璧式搞笑套路,将一个“菜鸟闯世界,得爱情,献爱心”的笑中有泪,泪中有感动的故事,完整地呈现出来。
而贯穿故事始终的积极向上的情绪与恶搞不断中满是正能量的情感,更是通过一个个编导们精心打造“戏中戏”的桥段呈现出来,让人过目难忘。
片中的男主小飞,像极了《喜剧之王》里的尹天仇。
他们都是片场里最活跃的那个龙套,生活虽朝不保夕,精神世界却异常饱满,即便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时候,也能凭着一番对表演艺术的热情和激情,忘我地投入到龙套的事业中去。
还记得尹天仇一句“我只求演出!
”的豪言壮语。
这绝不是混饭吃的节奏,更不是想出名的痴心,而是对生活热情的体现。
菜鸟小飞同样如此,他的这股热情甚至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即便是“娘炮导演”、“副导演大叔”、“肥婆房东”以及身边的街舞小伙伴,都能在他热情的感召下,积极面对自己生命的每一分钟……片中的女主,则让人轻易联想到《非常主播》中的车太贤,只不过此番惹祸上身的明星是女版。
同样饱受绯闻的缠身,同样有不良记者的死命纠缠,更有着一番难以启齿的过去。
“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
”看似搞笑的戏言,却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奈。
的确,韩国女星崔允素饰演的这位被纠缠不清的女演员,一方面在摧残的星光过着面具人生,另一方面却在变态记者和神秘经历的双重压力下,度日如年,竟几近有了轻声的念头甚至举动……“人活着就是幸运的。
”这句话确有深意。
尤其是“女版非常主播”遭遇“尹天仇”,笑料不断的同时,更渐渐摩擦和碰撞出了爱的火花。
尤其是,在那一段段或车站别离,或激烈巷战,或母女重聚等的戏中戏推波助澜下,让你一次次啼笑皆非的节奏里,一个事业上的菜鸟和一个生活上的菜鸟,均各得所需,且收获真情。
怎能不让人爱生活,爱喜剧!
《菜鸟》就是底层演员的辛酸打拼史,看这部电影,就能了解到现如今的龙套演员们是有多惨,或许给那些立志当演员的人来说,是一个警示录。
一开始看到演员表上柯有伦的名字,最初以为是一部台湾电影,但实际上这是讲述一个纯粹的内地演艺圈的故事,柯有伦的身份也设定为是来自福建的小演员,整个故事就毫无违和感了。
可以说《菜鸟》是一部现实题材的喜剧作品,并且是非常贴近于现实的作品。
柯有伦和陈雪栋饰演的群众演员在上海的影视基地混饭吃,两人虽然有多年的群演经验,但是一直都混不到露脸,这一点和其他群演有太多相似之处。
影片《菜鸟》集中展现龙套群演的悲催人生,但是这种底层辛酸的生活在导演项华祥的镜头中却以喜剧的方式呈现出来。
并不是导演想要取笑这些龙套演员,而且这种喜剧的方式代表人物的乐观和坚持,即使没有工作和饿着肚子,他们依然坚持在为梦想打拼,这样的精神必须值得肯定。
影片贯穿的故事主线是有两条,一条是柯有伦的奋斗线,还有一条是他与片中的大明星崔允素的爱情线,这两条线是互相交织的。
同时还有一个悬念线索,那就是片中崔允素失踪的女儿去哪了。
几条故事线齐头并进,核心人物仍然是柯有伦,通过他一系列的打拼,逐步引出演艺圈诸多的故事和人物。
这部电影最有趣的地方就是戏中戏穿插,因为柯有伦是群演的角色,所以他会在片场客串各类不同的角色,从古代到现代,从爱情到战争,他在《菜鸟》这部戏里几乎把所有的类型片都快尝试了一遍。
这样的结果就是《菜鸟》这部影片也会有多种类型风格的呈现,戏中戏并不是多么稀奇的手法,但导演项华祥运用的非常娴熟,这一点很难能可贵。
作为一部展现底层演员辛酸打拼的喜剧电影,《菜鸟》不仅仅是要做到有笑声,也要有泪水。
前半段中,柯有伦的角色就是一个乐天派,遇到再大的困难都能一笑而过。
但是随着后来他面对成名的考验、爱情的考验、生活的考验之时,他的悲剧色彩就越来越浓郁,甚至还要面临生死的考验。
从这时候开始,影片的氛围也从喜剧到了悲剧,主人公的生死也就成了影片最大的考验了。
群演是很多电影里展现过的群体,但是向《菜鸟》这样细致描写的电影还是很少有的。
柯有伦的表演非常用心,或许和他本人的打拼经历类似,所以他演起来也充满了真实情感。
即便是柯有伦是柯受良的儿子,但是他过往依然要从小演员做起,这样的经历,完善了他的表演。
文/田金双娱乐圈里的“非典型演员”很多,前者,如周星驰,后者,如周杰伦。
如若我们非要给周星驰或周杰伦加个演艺标签的话,娱乐定语大抵是:曾经的“死跑龙套的”!
如今,周星驰在《射雕英雄传》中默默无闻的路人甲和周杰伦为吴宗宪打工的段子仍为人津津乐道。
仔细历数时下在娱乐圈打拼的各色艺人中,似乎类似的“非典型演员”并不多见。
如果非要盘点的话,《菜鸟》中的柯有伦可以算是比较突出的一位“非典型艺人”。
身为喜剧电影《菜鸟》的不二男主,也许有观众对柯有伦这个名字比较陌生。
不过,如若提及他老爸名字的话,想必大家大都耳熟能详,那就是拥有多项飞车冒险记录的台湾演员、歌手、导演、特技演员柯受良。
想当年,就是此君只身驾驶摩托飞越长城、飞越黄河壶口瀑布,一举创造多项记录的。
不过,身为“星二代”,貌似柯有伦并未沾到老爸什么光。
相反,其在娱乐圈的发展都是靠着自己一步一步打拼出来的。
一直以来,柯有伦都在娱乐圈埋头前行,以“跑龙套”的方式现身。
对柯有伦本人而言,星二代这个词汇听起来很美,这个圈子很现实。
不管你是星二代也好,还是群众演员也罢,没有人会因为你老爸是谁,就会赏你一口饭吃。
所以,尽管在演艺圈打拼多年,柯有伦平时的为人行事一直比较低调。
“菜鸟”一词,和本就是指刚刚加入某个团队或某个行业的个人,处在适应环境、接受新事物过程中的人们。
就“菜鸟”一词而言,“菜鸟”这个类似民间语文的词汇本就是一种文化隐喻,这个词汇和草根、屌丝、龙套类似。
爆笑电影《菜鸟》讲述的恰是一个初出茅庐的龙套演员小飞“飞上枝头变凤凰”的传奇经历。
柯有伦在电影里刻画了一个出身草根的小人物,但从这个小人物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当下整个的大时代。
他身上的乐观、积极、不怕失败的精神,和菜鸟的真诚,看似简单,其实在当今浮躁社会尤为珍贵。
其实,每个人都经历过‘菜鸟’的阶段,但和柯有伦扮演的向小飞一样,只要你用心去努力的话,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可能性。
纵观柯有伦的诸多演艺表现,我们不得不承认,此君真的很敬业,甚至大有和老爸柯受良一样为戏搏命的架势。
譬如,在《菜鸟》中有许多战争戏的桥段,拍戏时,柯有伦总是身先士卒往前冲,所以很多炸点就贴着脸炸开。
而在那场女明星王曼菲跳河的戏份中,拍戏时是冬天,柯有伦二话没说很苦逼地跳进了冰冷的河水里。
而在王曼菲跳楼柯有伦奋勇相救那场戏份中,当时现场只有一根威亚,剧组为了保证镜头拍摄的真实性,地上根本没有任何防护网或防护垫。
看,柯有伦为戏搏命指数,简直和老爸柯受良有得一拼。
仔细盘点柯有伦的演技表现,我们不难发现其身上继承了父辈的职业精神。
譬如,从小他就在片场长大,很小就做起了武行,当起了替身、学会挨打,可谓一个货真价实的“跑龙套”的狠角色。
1987年客串出演电影《卫期理传奇》 。
1997年,柯有伦从做武行,跑龙套开始; 也曾凭着自己还有点特色的低音为电影配过音、为养活自己而去学习舞蹈。
有一次的兼差,他跟着香港电影配乐大师Tommy Wei,做着说不上是制作助理,倒比较像打杂的工作。
从这个打杂的差事,开启自己的音乐之门 。
再后来,此君凭着一把吉他、几个合弦,在周杰伦的鼓励下,开启了创作之路。
之后被SONY BMG看见并签下了他。
2003年师姊莫文蔚欣赏他的歌声他的创作,邀他在《爱死你》这首歌里共同演出。
他秀出Rap功力拔刀相挺,在这首歌MV中的客串演出 。
可以说,柯有伦的演艺之路和周星驰的演艺际遇类似,音乐之路和周杰伦当初的音乐经历如出一辙。
可以说,他是这样一个“非类型演员”,或者说“跑龙套的”——在出道时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此后便一直坚持到底,不懈努力着。
懂自己,懂梦想,坚持下去,不走弯路,这道理简单又不简单,明显却又藏匿在生活哲学之下。
斯如周星驰在《喜剧之王》中说“我只是一个演员”,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成名也好,落魄也罢,每个人过得都不容易,小草根也有英雄梦。
做不了伟大的事,但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小事。
卑微的表达,高高在上。
心态平和,内心明朗,柯有伦这种用“跑龙套”的状态演“好戏”的状态,真好。
如果我说《菜鸟》两次半戳中了我的泪点,你肯定说我矫情或作秀。
如果我害怕你笑我作秀,不说出它戳中了我的泪点,我对不起自己的观影感受。
能被《菜鸟》被戳中泪点的人需要符合这几种条件,一要有梦想;二要为实现梦想,曾备受折磨,真切地感受过人间险恶;三要即使人间险恶,但你还没有被现实击垮,依旧顽强地相信梦想。
还有一次被戳中泪点的机会是你有孩子,并且深爱TA,因为这里面还有一个与秀兰•邓波儿相像的“小卷毛”顽强找妈妈的故事。
有梦想的人从来都是痛苦的,没有梦想的人反而有世俗的幸福。
“人人生而不平等,全凭自己造化”,人真的分为三六九等。
很多有梦想的人最初固执得不肯承认自己其实只是一只酷似鸡仔的菜鸟,骨子里认为自己本是一只大鹏,或者认为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或聪明劲摆脱菜鸟的行列,进入那个人人艳羡的上等阶层。
《菜鸟》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当影片中的“菜鸟”小飞被早已功成名就、万人哄抬的“龙哥”毫不留情地痛扁时,痛得是每一个也曾为实现梦想放弃许多,包括尊严甚至生命的人。
饰演男一号“小飞”的是柯受良之子柯有伦,导演是项华祥,这是他的第一部长片。
这两只曾经也是菜鸟的人在影片中糅合了自己的真实经历,那经历有泪有笑、有血有泪。
很多看完影视剧的观众经常会说,这是狗血剧,生活中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事。
其实对于那些一直追逐梦想的人,你无法体会到他的人生中到底经历过、失去过什么才能换来最后的胜利。
真正的生活远比小说和电影更精彩。
我们都是菜鸟,终于有一天可以将自己的故事骄傲地说给所有人听。
还是心灵鸡汤里那些老套的故事,但它就是这样真实存在着,我就是要感谢自己有梦想,感谢自己敢于追逐梦想,感谢自己从来不曾放弃,感谢那些所有伤害过与帮助过我的人,就是因为这世间种种的美好与不美好,才成就了今天的我。
即使我长了一张看上去一点都不英俊的嘴,我也可以深情地亲吻到这世间最美好的人。
这些年来,土豆网的slgon“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可谓深入拍客之心,而我想说的则是,这口号仍然是出自精英思维的另类演绎方式,真正健康的社会是应该摒弃精英意识的,而我们每个人都只是生活的龙套而已。
喜剧片《菜鸟》以致敬“龙套演员”为主题,将镜头对准影视圈这一光芒万丈的名利场中,光芒之外的视线雾霾地带——那些为了理想孜孜不倦地追求拼搏的群演龙套们。
如今已是一线大牌明星的王宝强早年也是这一群体中毫不起眼的一名,他因此成为无数有表演梦者的榜样,《菜鸟》中故事的主角名叫小飞(柯有伦饰演),与王宝强的成名路径有些相似,或谓殊途同归,不过王宝强只有一个,更多的北漂和横漂每天不停地奔走在北影厂和横店影视城。
几年前,女作家刘继荣曾有一篇文章题为《坐在路边鼓掌的热》在网络引起热议及追捧,文章写的是自己女儿的事,一个毫无“远大”志向的小女孩只想成为的是一个在路边鼓掌的人,“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在一个普遍为前途(升官发财)想破了脑袋的国度,就连原本应该敬畏的菩萨诸神也都不得不“被”保佑升官进爵,这样一个孩子的简单朴拙令我们汗颜。
我们自幼被教育要有远大的理想,要成为国家栋梁,或成为勇于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英雄……我们从小就被要求不要成为自己,而是要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或者成为父母想成为终究未成为的人。
我们为什么不简单地做一个生活的龙套,精通于生活的各种细节和常识,做一个爱自己、甘于平凡甚至平庸的人呢?
我的答案是当然可以,尽管社会暂时不会达成如此共识,但我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成为他们自己。
当然,电影的故事是虚构的,自信的小飞相信自己如金子一般早晚会发光发亮,当然,他也是一个不甘于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他的生活轨迹原本很难与大明星王曼菲(崔允素饰演)有更多交集的,却因为一系列的阴差阳错而越走越近,最终走到了一起。
所有的戏剧都是巧合之中的巧合,假若小飞没有遇见王曼菲的私生女妞妞,又假若小飞本非善良而工于心计,又假若没有娱乐记者八爷的弄巧成拙……假若没有假若的假若,最终都只为了完成电影的“造梦”。
回想起若干年前我们初入社会,职业生涯也都是从菜鸟开始的,而后各自的轨迹开始有别,有人飞黄腾达有人默默无闻,有人提早从人生路上退场,还有人变成了自己厌恶的人。
人生只是一趟单程的旅行,无论你如何寻找存在感或暂时获得存在感,其实都将最终消亡,假若你理解了人生就知道无论你怎么折腾蹦跶,对于生活对于人类生生不息之河而言,你都只是一个龙套罢了,那么不如趁着大好年华,为社会之公平正义做该做的事说该说的话,敞亮地活着,才无愧于这趟旅程——因为在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缺少的正是自由的精神,自由的思想,自由的意志。
天呐今年看过的最烂片,我们居然坚持完了,为自己点个赞。
一股浓浓的山寨味
还是很走心的电影,观众观影反映热烈,上座率同期最高。
一部让我在电影院看了30分钟愤然离场的电影,上mtime搜了一下评分居然有6.1。于是我又机智地上豆瓣看了一下,评分3.9。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这部豆瓣上一共只有170人评分的电影居然有49篇影评。我又“惊奇”的发现两个网站上的影评完全一样。电影拍的烂,不怪你。花钱请水军这种活你都做不好,有点过了
花了我十大洋看的呜呜
必须五星打满,在大浦江镇取了好多景:召稼楼、火车栈、还有高大上的公馆还是什么来着😅
4楼B栋以来最差片
最高打这个分了,前面感觉就是无聊,就算是大牌明星也没那么耍大牌的吧?导演是个人妖吗?后面又感觉点了“奋斗”的点,结果还是借助绯闻上位,亮点就是韩国女演员漂亮。为什么每次明星的秘密都是有私生子呢?能不能不这么狗血
好逗比,除了搞笑没别的了...
很不错,为什么评分这么低!
从故事到主题均真诚的向星爷的喜剧之王致意,展现娱乐圈的光怪陆离和龙套演员的奋斗艰辛也入骨犀利,剧情上的自由空间让导演肆意挥洒自己掌控爱情亲情武打战争恶搞等各种电影类型的才华,只可惜演员的表现青涩生硬,流于形式,恶搞有余,质朴不足,让期待中的能量滋补沦为百味杂陈的一锅乱炖。
屎!这是一坨屎!
导演:向华翔。。。。。
好好看啊
低成本电影。感觉是编剧空闲时随便凑点剧情,片场空时随便插一组镜头,临时走的群演烂演群演。就ok了。
影片如片名
请别如此准确的形容自己的电影
比较水 而且其中有些道德问题
向龙套演员致敬~ 柯有伦还是很帅的啦~
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