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春水

一江春水,River of Salvation

主演:李妍锡,祝康笠,刘君,陈传凯,周恒乐,黄道胜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武汉话,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一江春水》剧照

一江春水 剧照 NO.1一江春水 剧照 NO.2一江春水 剧照 NO.3一江春水 剧照 NO.4一江春水 剧照 NO.5一江春水 剧照 NO.6一江春水 剧照 NO.13一江春水 剧照 NO.14一江春水 剧照 NO.15一江春水 剧照 NO.16一江春水 剧照 NO.17一江春水 剧照 NO.18一江春水 剧照 NO.19一江春水 剧照 NO.20

《一江春水》剧情介绍

一江春水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30多岁的蓉姐容颜姣好却一直未婚,靠着洗脚城按摩的工作独自一人在异乡抚养弟弟。叛逆的弟弟无心学业终日和女友静厮混,而此时,姐姐正面临着老板的哄骗利用,和客户田阿姨布置好的滔天陷阱……待风波平息,蓉姐终于守得云开时,静怀孕的消息再度打破蓉姐来之不易的平静生活……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台湾霹雳火圣诞小屋月野艺能事务所第二季那时的你少年包青天Ⅲ之天芒传奇脑浆炸裂少女她在这里巴克斯特一家第一季库拉乌幻之记忆魔力家族死亡主播我知道你会在未来等我圣诞颂歌看上去很美龙虎纪之忠义关云长家庭负担例外亡情朱古力亡命之徒小戏骨:八仙过海感谢生命中有个你密阳鬼屋直播青春动霸chua屌丝男士第四季女人们的谈话诈欺刑警福秀回来了防风少年第二季

《一江春水》长篇影评

 1 ) 关于《一江春水》

豆瓣的影迷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电影《一江春水》的导演高启盛,很高兴跟大家在豆瓣见面,由我编剧、导演的电影《一江春水》1月7号在全国上映,感谢大家去看这部电影。

《一江春水》的剧本脱胎于早年我创作的电影剧本《乐姐》,《乐姐》中的人物在性格层面更加外化,故事戏剧性更强。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生活和电影的理解都产生了改变。

我常常在思考,我们的生活本质到底是什么,我们的人性本质到底是什么。

我们大多数普通人,都生活在工作与家庭之间,我们会有自己的工作甚至事业,这保证了我们的物质基础,使我们能在社会中生存下去,甚至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我们还会有感情,谈恋爱,交朋友,享天伦之乐,这让我们觉得活在世界上是不孤独的。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仍有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孤独感,因为我们的内心总有一块是无人能知晓的所在,而我们绝大多数时候都在用面具示人,感情也并非说有就有,无奈之下我们不得不将感情的得与失归结为缘份。

夜深人静之际,午夜梦回时分,孤独像蚂蚁一样啃噬着我们的心。

我们的存在是无力的,大多数人都在命运安排的轨迹中浮浮沉沉。

有的人选择逃避,麻醉自己,有的人选择一意孤行,而我们大多时候,都只能平静面对。

因为面对命运的主宰,我们常常表现得不知所措,所以只能装作一副自己相当淡定的样子。

《一江春水》这部电影的名字,得来的全没有理由,也许是冥冥中注定,姑且称之为灵感。

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河,缓缓流淌的春水下,却充满了力量。

春水能够孕育一切,也能够毁灭一切,欲望和罪恶都在人心底蠢蠢欲动,但是生活的表面是平静的,我们的心充满了攫取的欲望,但是我们不一定都会付之于行动,我们会惧怕法律的制裁,会担心道德的谴责,甚至我们会因为懒因为惰性而不愿意付出,苟活的人太多了。

人都有虚伪和自私的一面,自私源自于人类的生存本能,世界上几乎没有不自私的人,只是每个人自私的程度不同,自私的点和目的不同,仅此而已。

但是我认为,自私并非一个彻头彻尾的贬义词。

剧中的蓉姐抚养弟弟小东长大,但是小东为了爱情的自私,毅然离开了蓉姐。

静,因为爱自己更多而放弃了她认为的不值得的爱情,田阿姨,为了找人分担自己的苦难,不得不用金钱诱惑无知的女人,这种自私甚至到了一种变态的地步。

赵三强更是自私的赤裸裸,他从不掩饰自己的欲望,毫不犹豫想尽一切办法无原则无底线得利用他人。

但是无论是因为爱自己还是爱他人,我们的自私和爱都是如此矛盾的存在着纠缠着。

我们压抑着自己的欲望,但是又渴望释放欲望,每个人都在欲望的漩涡中挣扎,就连片中那么自私的赵三强也曾经救助过蓉姐。

也许正是基于一种爱,或者曾经的付出,所以我们才自私的如此无所畏惧。

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

另外我再说说电影拍摄时关于表演与摄影方面的想法。

首先是表演,这是我认为针对这部电影,除了剧本之外最为重要的一环。

说人话做人事,发乎真心即可,这是我一贯主张的表演风格。

我认为纪录片式的表演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很多时候表演的优劣仅在一线之间,掌握好分寸非常重要,多一分太过,少一分不足。

而如何做到说人话做人事,又是一件非常值得研究的事情。

剧中的人物,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老百姓,是那种天天与我们在大街上擦肩而过而我们并不会去留意的人,我只是选取了一些他们的喜怒哀乐加以表现。

如何做到更为真实,首先需要演员极大努力的体验生活。

体验生活绝不仅仅是停留在模仿层面,而是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去思考去接近生活的本真,去理解人物的价值观,人生的来龙去脉,去抓住人物最重要的外部特质以及心理特质,再结合演员自身的生活经历等等,找到与角色之间最舒服最自然的契合点,从而尽量拉近演员与角色之间的距离,最后再利用一点点不露痕迹的表演技巧加以外化,并完成人物独特性的塑造。

所谓独特性指的是,不同的演员塑造同一个角色,都应该有各自不同的表演处理以及外化特质,在共性中找到独特的表达与设计是需要认真琢磨的,演员们应该力求表演的真实自然同时又能做到生动独特。

表演是一门学问,重要的是发乎于心。

另外,这部影片采用了武汉方言表演,目的就是让演员最大程度的松弛下来,尽可能减少演员的表演障碍,用自己最为熟悉的语言说人话,同时,剧本提供给演员极大的表演空间,完全不需要按照剧本背台词,而是在真正理解人物之后加上演员自我的发挥。

这个发挥既是自由的又是克制的,自由指的是发挥空间很大,克制,指的是如何在这个发挥空间有效的完成人物塑造,而不是发挥得满天飞找不着北。

演员们一定不要试图去表演人物的美或丑,无论是善良或愚昧,无论是欢乐或痛苦,在他们而言都是正常的生活,是不需要格外加以表现的,尤其不能够单独加以表现。

演员们要谨慎地使用你们的眼睛,尤其不要用眼睛去表现结果。

我的意思归纳起来就是:重内功,重联系,重变化,重整体。

不以形夺人,而神夺于形外。

在摄影方面,更生活化更客观的记录,是我对这部电影摄影风格的构想,黑白影调的构成,明暗光影的对比,既能完成美学诉求,又不会太刻意,太喧宾夺主。

一切技术手段都在为剧情和表演服务,切记这一宗旨。

掌握本片的要领就是一个字“藏”。

注:目前上映的彩色版本!

 2 ) !!!

对足浴店上班的妹子特写, 金华想找个有钱的,回去相亲的经历, 以及她吐槽怕胖子压死, 非常贴切的想法和语言. 姐姐被足浴店老板哄骗, 说明底层人还是斗不过那些有生意头脑的人. 老太太想让姐姐嫁给瘫痪的儿子, 显露出人的劣根性. 弟弟(儿子)少不更事, 在姐姐(母亲)的影响下最终决定承担起责任去找静. 静的成长与日日打麻将的妈妈脱不了干系, 原生家庭的环境太重要了. 最后的反转交代了她为什么对弟弟像儿子一样, 钱不能存自己卡里, 要金华帮忙. 为什么说自己皮肤过敏要戴口罩, 是怕人认出来. 当初她"杀"死那个陈阙生没有承担起责任, 对比最后自己的弟弟(儿子)用于承担责任, 也算是成功的教育了. 对于女性, 在整个片中都是弱势的, 很贴近现实生活, 也是导演要表达的吧, 很成功, 作为八零后看了特别有感触.

 3 ) 逝者如斯夫--《一江春水》

网上评论高导:好莱坞微电影节优秀影片奖得主,三届广电总局夏衍杯电影文学剧本大赛剧本奖得主,中国新一代年轻导演、编剧,是个高调宣传自己,低调踏实做事的人。

(∂ω∂)果然,高导高调那是应该的,哈哈!

也恭喜茜娃斩获FIRST最佳演员!

很爱这个故事,现实中有许多女孩都有故事中的情感经历和遇事反应,民族文化中大众对女人在生活中的角色要求和社会发展中女人面临的现实压力之间的矛盾描写得很细致。

流淌的春江水一刻不停歇——生活中挣扎的我们有时静谧反思于江流之畔、有时激流勇退于旋涡之中——我们可以无需大爱大恨,无暇平衡利害,就这样在武汉闲话的吃吃喝喝中,用河边的光阴、厨间的烟火、烫脚的艾草水,编织起终得开朗的人生!

 4 ) 票房不到300万的它,被低估了

刚刚结束的情人档只是噩梦的开始,如果仔细捋一遍从2月末到五一挡的院线排期,你会发现除了少部分国产和引进片值得留意外,别的几乎很难勾起人买票的兴趣。

虽然在之前的2022新片盘点中,我为大家梳理出一些值得期待的作品,但这类电影要么档期还没公布,要么正处于后期制作阶段,要么即便院线贴片预告明明提前2年公布,但成片就是死活放不出来。

诸多不确定因素,让人难免对今年国产片的质量产生动摇。

开年大面积踩雷以来,一些“现象级”大片赚足了吆喝,但观众却发现实际观感和宣传的有所区别,这时候,一些小成本电影或许可以成为我们考察国产片的另一种方式。

惊喜停留在刚刚过去的1月,高启盛执导的《一江春水》就是这样一部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电影。

影片短暂登陆过内地院线,不过很快就因为排期不足成为当月冷门。

上映9天仅109万的票房(最终票房225万),除了让人感叹中国文艺片市场的举步维艰,也让人再次领教到“冷门”题材在追求流量的环境中面临的困境。

但只要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不会将它定义为“冷门”,相反,它意外贴近我们的生活。

《一江春水》参加过first青年影展,并在影展拿到过最佳演员,题材上看,称它是另一版“我的姐姐”完全没在夸张。

故事被放置在湖北十堰的一个小县城,被称作蓉姐的女人在这里和弟弟一起生活,弟弟今年19岁,却还像个长不大的孩子,方方面面都需要蓉姐照料。

蓉姐在一个不算景气的洗脚店工作,工资不多,就是在这样拮据的条件下,她必须一个人独自抚养弟弟。

但蓉姐从不抱怨,她唯一的念想是盼着弟弟好好读书,将来能上一个好大学。

然而事与愿违,弟弟不但不专心念书,还在早恋期不小心“搞大”了女友的肚子。

更祸不单行的是,见蓉姐长期单身,邻居田姨也热情地将儿子推销上门,要蓉姐好好考虑。

可等到蓉姐偶然的一次登门拜访,才发现了田姨的秘密:原来,所谓的“天之骄子”不过是一个瘫痪在床的病人,老母因为年纪渐长,加上被查出老年痴呆,已无力再照顾失能小孩,遂出此下策。

虽然手段卑劣(因为这几乎是想用说媒的方式,让蓉姐成为服侍她儿子的“保姆”),但结合田姨的实际情况,倒也算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尽管,这样的可怜,不应该以牺牲蓉姐的个人幸福为代价。

如果说这件事还不足以反映女性在现实中遭遇的不公正对待,那蓉姐遭遇的二次诈骗,则直接挑明了女性在现实中的被动地位。

这次追求她的是其打工所在洗脚店的老版,为了成功追到蓉姐,对方甚至有模有样安排了一次相亲。

可鬼使神差,又一次意外邂逅,让蓉姐发现相亲中遇到的“丈母娘”,不过是老板花100块雇来的演员。

不光自己遭遇离奇的感情欺诈,和蓉姐一道前来打工的姐妹也有类似经历:对方原本打算和老家一个男人相亲,不料却撞见对方脚踏三只船的糗事。

男人的心猿意马让女人们吃尽苦头,她们渴望找到知心伴侣,然而迎接她们的不是花心大萝卜,就是需要自己擦屁股的残障人士……爱情对这部分女人而言是一份奢侈的幻想,她们自始至终都处于被利用、被算计的一方。

更让人寒心的还有男人对待外出务工女子的态度。

洗脚店老板因为真相败露,只能眼睁睁看蓉姐辞职时,曾气急败坏地说:“要不是老子当初收留你,你早做鸡去了。

”话语背后的逻辑一目了然,女性依旧被视作是一种交易或换取利益的工具,差别无非是自己占为己有,或让皮条客赚个盆满钵满。

《一江春水》中的蓉姐有着非常浓烈的悲剧色彩,如果说生活经验尚且能帮助她识别人性的好坏,那在和弟弟相处的关系中,她则成为无法拒绝的一方。

基于血缘纽带的关系,她不得不无条件为对方的成长倾尽所有。

成全弟弟的未来过程中,她却搭进去了自己的人生,更悲剧的是,未来也并未按照她预期的方向发展。

作为一部带有犯罪元素的电影,影片就连犯罪背后的深层矛盾都统统指向女人的不幸。

弟弟出走寻找分手的前女友后,蓉姐忽然决定打道回府,回老家自首。

在广阔的辽北雪原,蓉姐第一次卸下伪装,让观众看到了她的真面目:她本是一个东北戏班的梨园花旦,因为和戏团团长的儿子早恋,不慎怀孕在身,不料对方拒绝承担责任,一气之下的蓉姐“杀”掉对方,带私生子南逃。

至此,弟弟的身世得以揭晓。

他才不是什么蓉姐的“弟弟”,而是当初蓉姐和团长儿子的私生子,影片没有明说蓉姐来到十堰的具体时间,不过能让一个东北女人改换一口地道的湖北乡音,想必一定要在当地生活多年。

而蓉姐身上不经意流露的细节——从出门喜欢戴口罩,到不喜欢吃东北饺子——又无一不是对其早年经历和杀人案的投射。

之所以不喜欢吃饺子,是因为当年和戏团团长儿子早恋时,对方就喜欢喂她饺子;而以身体不适为由佩戴的口罩,自然是避免惹人注意套上的伪装。

当蓉姐被告知当年的受害人并未被杀死,她才得以卸下常年携带的口罩。

真相令她重拾做回自己的机会,然而无论是她和儿子间的关系,还是她自己的人生,均随着这场谋杀未遂的“悬案”给永久改变。

为了拍好这个故事,导演曾坚持每天给女主每月不足一千的生活费,目的就是要她体验四线城市打工人群的生活状态。

无论从朴素的饭菜,还是人物的精神状态,在真实性的打磨上,《一江春水》都做到了它力所能及的最佳。

和票房8.6亿的《我的姐姐》相比,排期低于0.1%的《一江春水》似乎注定只是票房大战中昙花一现的浪花。

而仅仅是为了这昙花一现,高启盛就垫进去了自己的全部资产。

导演说,起初打算用自己的钱来拍这部电影时,周边的人都很反对,一来自己不怎么能挣钱,二来自己也缺少打入圈内的人脉和渠道。

高启盛习惯将自己形容为影视圈外的边缘人:“我曾经一度觉得,自己不是属于这个圈子的。

”省吃俭用数年,电影的预算总算被他抠了出来,又是几次筛选和复排过后,才有了我们如今看到的这部成片。

>>>导演和主创在映后交流和《爱情神话》对女性题材蜻蜓点水的轻盈相比,《一江春水》无疑扎得更深,因而带来的思辨性也明显更高。

在方言电影业已成为小众的当下,高启盛依然坚持用地方语言书写当代女性的困境,这需要一点勇气,更需要一点良知。

也许他的下部电影已是若干年后,但当提起2022年的国产片,我会说,它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

撰文 / Zed策划 / 轻年力量

 5 ) “活着就是生死疲劳,生死疲劳就是活着”

虽然我号称自己是“心理健康从业者”,但是对我个人来说最最therapeutic的事情不是therapy,而是电影。

本片对我来说就是这样一部令人又哭又笑、卸下防备、若有所思、心情复杂仿佛做了场心理咨询的好电影。

前半部分虽然暗藏了许多伏笔,但是不开上帝视角来看的话,真的蛮日常、蛮波澜不惊的。

然而从影片中段揭露老太太的真相开始,到女主角在公园里歌唱,再到主人公们在影片下半部的一个个选择,我的眼泪就没停过。

如果说影片前半段展示的是戴着面具生活的大家,那么从女主角闯入老太太的真实生活这一刻起,所有人都开始逐渐卸下伪装,展露真实的自我。

导演的拍摄手法真的细腻又克制。

人生真的很苦,尤其是家里有病人要伺候时,心里有秘密时,爱人与自己不同步时,面对亲友不得不戴上各种面具时......但是人生的快乐又是如此简单,给姐姐打一盆洗脚水,对动手动脚的老板说不,丢掉口罩不再惧怕紫外线,对着他人一股脑说出憋了很久的话:无论是做出某种选择,亦或是选择“不做选择”,决定权都在自己手里不是么?

影片中的每个角色都是如此真实,仿佛他们就是我身边的亲友一样。

但我尤其想感谢导演和演员塑造了金花这一角色,因为她是为数不多从头到尾都活得相对真实鲜活的人物。

每次看到金花我都会感到莫名的心安,有她出现的画面仿佛有音符流动。

她让我想起了无数普普通通的打工人。

我们有着小小的欲望、小小的自私,也有小小的善良和和小小的知足。

结尾其实很难不令人联想到《Call Me By Your Name》。

但是噼里啪啦的柴火声,真的格外动人。

那是生命燃烧的声音。

余华曾经调侃道,他和莫言的书可以互为解释,说《活着》就是《生死疲劳》,《生死疲劳》就是《活着》。

我想,就以这句话作为本片的注脚,再合适不过了吧。

 6 ) 直接列为我清单中的女性成长必看

我个人觉得这是一部十分富有生活气息,极具魅力的一部女性题材电影,基本看不到演员表演痕迹。

导演真的牛,用非常日常和真实的主角生活折射出了很深刻的社会中女性群像,比那种刻意的片子强一百倍!

看着主角们,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和身边人那隐藏的不知名的不可名状形容的东西。

虽然我的生活跟蓉姐有很多天差地别,但我共鸣了,情感达到了共通。

而且导演全程点到为止、看破不说破,把日常生活那种平静展示的淋漓尽致,我简直佛了,还顺带揭开了生活的本质,牛逼plus!

男性以缺席姿态,却影响了女性一生生活中有多少女人,是这样度过了一生

 7 ) 春水:一种讲述的态度

一江春水的片名应和着武汉的河,片中好几次看水的场景,野草繁生,清水漫过石头与土地,缓慢地向下游流走。

人看水,水像人。

据说在拍摄期讨论片名时,曾考虑过“蓉姐”。

这个名字也有着它词语上的勾连,像是许鞍华的《桃姐》。

高启盛说,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格局小了”,其实是讲“一江春水”主要还是一种态度,“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不仅仅是关乎一个人的生活。

生命是自然流淌的,是绵绵不息,有着韧性和包容性。

这是一种很中国古典式的对生命的理解,包括“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我们可以在整个文化里找到很多叙述相似概念的表达。

影片采用很自然的方式把观众插入到蓉姐的生活中,4:3的画幅,没有背景音乐,武汉方言,固定机位,只是看人生活,看人说话,看人处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在一部表现小人物的电影中,拍摄者的态度尤其重要,他们的生活也仅仅是生活而已,不高出一分,不矮一分。

不以浪漫的方式将其艺术化,也不表现高高在上的怜悯。

自然,宽容,温柔,不仅仅对于拍电影很重要,对于理解他人的处境也尤为关键,而但凡不能理解,但凡掺杂一点虚伪,人物就会变得扁平刻板。

映后谈里,有人问高启盛,他是怎样去了解到武汉的一个足疗城里一个按摩师的日常生活。

他说,这是他看待世界的习惯,而这样的习惯从他开始观察这个世界就有了。

对人感兴趣,周围的人,地铁上的人,各种各样的人。

这不是一种通过走访,通过调研数据,通过阅读报告,能够获得的理解。

很多搞创作的人活得很自我,以为通过自己能够诠释别人的生活,甚至生发出更高一层的意义。

但这样的人,很多时候连自己的生活处境都在逃避,无论是沉迷于大而无当的叙事,还是精致浮夸的修辞。

灯光昏暗的老式足浴店,说不出漂亮话的女技师。

“不打麻将就给老子滚”。

影片中的静不算是个好女孩,但她去酒店一间一间地听里面的声音,小猫一样地让人背下去,那时候她也在发光。

所谓的真实,很复杂又很简单,我们每天都面对着真实,但有一些时候,真实的分量更重,这不是所有创作者都能够感知的。

影片里出现过两次的观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再多一些对它的叙述,就会显得做作,但它却是刚好又在那里。

导演把这个说成“缘分”,是又不是。

观音所代表的慈悲,那一种宗教上的隐忍,那种文化潜移默化赋予人的性格,有很多东西可以说。

但却又不能说,能说的所有东西是,它已经先在那里了。

这是一种具有高度艺术自知的敏感。

还有蓉姐的善良。

她的善良源于当年她遇着事,没有人帮她,所以她知道有多苦。

后来终于回到北方烤炉子,她什么也没说,眼泪落下来了。

人的生命和鹿的生命,和水草的生长,和雪落,和火炉,那只拨火炉的手。

我总觉得我们应该有很多这样的影片去讲述各种各样的人的生活,应该有很多的创作者怀抱这样一种态度。

以此来告诉人们,世界怎样实在地偏离着我们在互联网消费景观中所看到的那些或光鲜或凄凉的生活,来告诉人现实的人是怎样地活着。

 8 ) 活着

女主角一开始穿这新鞋在屋子里踱步,像是预示着方向的转换女主角一直在门里门外穿梭也是她心理活动层次她并不知晓她是否能走得出去那扇心门她和阿姨说我紫外线过敏所以戴口罩见不得光阿姨说我希望娶媳妇可以脸上有光所以彼此不合适这个细节很黑色幽默两个技师一起洗床单一起谈心另一个问你老是一个人会不会寂寞你能不能不和你姐住一起了你晚上一个人睡觉会怕黑吗其实都在讨论情感的需求和归宿姐你晚上睡不着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换一种活法为自己而活我也不会别的觉得都差不多我和小东不是读书的料我只想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可以赚很多很多钱这样就不用看别人的脸色活了这可能就是普世价值观为谁活怎么活何尝不是思来想去的问题我要回老家了搞得那么突然可能就不回来了搞得那么伤感干什么有什么事不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一顿不行就两顿这瓶要干完算了算了别喝多了喝多了不是更好想起了宫二对叶问说我要回家了其实是气数已尽缘分断然果然吃完火锅女主角就自首了女主角在派出所自首独角戏的旁白让我想起了我喜欢的女演员安藤樱当事人不追究派出所便便不予立案围坐着篝火摘下口罩女主角独自流泪眼神光给的很到位无声的结尾燃烧和埋葬了一切映后谈导演说女主角真正绝望是因为不被所有人需要了钱财和弟弟包括自首因为考虑到观众的离场感受所以结局的绝望变成了希望戏中每个人都在痛苦中挣扎关怀普通人也是创作者渴望被关怀

 9 ) 关于剧情的猜想(剧透慎入)

这部电影中平淡而细腻的叙事风格,讲述了一位农村女性的成长经历,我们把故事从头说起。

(部分内容是推测的,可能和故事设定有偏差)19年前,蓉,是北方农村的一位少女,在戏剧班认识了城里来的一位小哥哥。

两人初尝禁果并且使得蓉有了身孕。

这种不检点的行为使得蓉不能再上学,并且其家族蒙羞,蓉的父亲在盛怒之下打骂女儿,蓉离家出走。

蓉去找相好,想一起私奔,但是男方拒绝了,蓉便怒从心起,袭击了男方,蓉发现其已经没有了呼吸,便带着身孕出逃。

其实小哥哥没有死。

蓉出逃之后,家中发生了变故。

蓉的父母去派出所报案女儿失踪,也想找回女儿。

在男方家庭指责,村里人的指摘和失去怀有身孕的女儿的多重压力之下,父母郁郁早逝,姐姐也没有嫁娶。

蓉逃出故乡之后,四处奔波。

生下一个儿子,还算健康。

但是名义上不能说是母子关系。

还好蓉比较年轻,谎称是她的弟弟,因为家中罹难父母双亡,姐弟相依为命。

接下来就是电影里表述的剧情了。

"弟弟"长大成人,交了女友也意外怀孕。

这件事情触动了蓉。

蓉把攒的钱间接留给“弟弟”,自己回去面对19年前的旧事。

 10 ) 一江春水

看到最后才忽然明白:我CAO,那是她的儿子啊。。。

剧情每一次转折,整部电影都变成了一个新的故事。。。

女主角这十九年的青春啊这十九年她是怎么过的啊守着一个秘密过了十九年。。。

逃避了十九年。。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江春水》短评

这导演得挺大年纪了吧,刻板印象里的不上进小孩还停留在去游戏厅的阶段。

6分钟前
  • 早上坏
  • 还行

电影作为一种热媒介,以其单一的感官延伸而著称。说白了,电影院漆黑密闭的环境,剥夺了观众的感官,从而要求导演对于观众的吸引力作出合适的引导。高导演大胆的使用了零镜头运动,的方式直接无视所有电影前辈积累下来的经验,自己创造了一套独特的美学体系,推拉摇移跟升降七种镜头运动,他一种都没有使用,全程使用静态拍摄。这种方式是本人前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大胆尝试,可见导演本人之自信堪称毕志飞第二。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男人整天游手好闲打游戏;女人整天勾心斗角当小三。假怀孕,未成年人性行为,小三转正。哦,没事了,全靠演员一张嘴扯出来,压根没演!难怪能拿到龙标,剧情全靠前史、嘴炮、巧合支撑,反转完全没有铺垫,镜头完全没有变化,个人谨慎怀疑,这部电影为了节省经费没有聘请摄影师。(未完持续)

8分钟前
  • Aramis
  • 很差

前面虽然有些线索但转场到自首那里还是太突兀了

9分钟前
  • TOMOKO
  • 较差

啥啊

11分钟前
  • 咙咚呛
  • 较差

最喜欢弟弟给姐姐洗脚的一场戏,姐姐端坐,一脸的圆融,摄影一样将她卡在中间,那里我想起了《青木瓜之味》,幸福的女主角后期也是这样的端坐,脸上散发着明亮,这场戏交融至此,将姐姐拍出了一种陋室明娟的美,弟弟说要去找静,一抬头是一滴泪,这个处理过于唯美,其实他可以直接眼泪扑啦啦的掉在洗脚水里,和通篇接地气的风格略微不搭,但不影响姐弟情在这里的一个落脚点,它的姐弟情让我很有感触,想起来我和我姐姐,在家庭中我们的相处模式,片中得益于真实的环境,有许多糟糕的男性和可怜的女性,但姐姐和金花还有静至少有忠于自己的选择,不得不说是一种反思。

16分钟前
  • Morning
  • 推荐

(2021.12.23映后:高启盛 @成都)演员李妍锡的一枝独秀。

19分钟前
  • 地铁姑娘札姬
  • 还行

苦难,乞食,混沌,中国女性启示录。

20分钟前
  • 温存Weather
  • 推荐

摄影太烂,背景噪音太大分分钟让人受不了,里面的女性,长相气质精神状态没一个与角色相符合的,勉强看了半小时。

25分钟前
  • Bastogne
  • 较差

剧作还是挺细腻的,结尾真相揭晓会呼应前面的几个伏笔,比如听到“弟弟”女友怀孕的激动反应,以及所谓的紫外线过敏症等。不过在风格上前后又有些割裂,前面完全是生活流的写实主义,女主辞职后和“弟弟”相处的一段铺得太长,只为了自首一段能有冲击力,但这结尾又有些魔幻,女主表演痕迹过重,说到底还是女性的悲剧人生。

30分钟前
  • 超cute侠
  • 还行

是真的觉得不错。

33分钟前
  • AndylayRoy
  • 推荐

这电影挺善良的 背景里的电影海报剧照和专辑封面什么的有些让人出戏 13岁的妈妈……emmm

37分钟前
  • 愉快幻觉🕳🎧
  • 还行

太奇怪的观感,前90分钟记录的是一个女性在爱情,欲望,亲情种的种种迷失和困境,导演有意想要反高潮,去掉了故事的戏剧性,但奈何处理实在太平淡保守,看得实在昏昏欲睡,最后二十分钟的反转,颠覆了之前的人物关系,将文艺片引入犯罪元素,算是有一定惊喜。

42分钟前
  • 搬砖侠
  • 还行

#15th FIRST# 竞赛入围-最佳演员。7分。方言很到位,女主表演很不错,场景落在十堰(片中有台词提及“汽车厂”),以足疗店为中心展开了社会图景的分析(藏情节颇有些云块流的意思,比如片尾“姐姐”的东北口音带出的历史感)。女主角虽然半部片子是个被动角色,但少见地很有尊严,人物弧光完成的也不错(背叛三连击这种苦情戏的梗顺手还cue回《一江春水向东流》,好评)。构图花了挺大心思。不过,弟弟从人物到整条故事线都不太能说服我(更何况最后的底是个《十诫七》我滴妈呀);再加上(可能是为了过审而做的)结尾直接cos了一场安藤樱在《小偷家族》的名场面,就,有点露怯了……

46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逝者东流水

48分钟前
  • 推荐

🌟总体评价:一江春水向东北流。生——画幅4:3、镜头平实;猛——“我杀人了”玩弄了“见不得光”的19年,将它呼来唤去。🎥故事题材:我的“姐姐”🎯主题主旨:“好多事就像泡脚,刚开始烫的根本放不进去。只要坚持一下,越烫越舒服⋯⋯”🎭演员表现:令我印象深刻的有几场戏,第一个是片头李妍锡推开门往外看的那场。还有两场也是无声胜有声。一场是在走廊剥橘子吃,另一场是在小餐馆面朝玻璃吃饭。侧脸、正脸的表现都很有质感。

52分钟前
  • [未注销]
  • 推荐

最后的反转,让整个电影从现实主义变成某种寓言故事。顺了一下倒也说得通。最终,指代的也从个体女性变成群体了,并试图做了女性群像。

5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老婆婆自白的第一句突然哭出来了……such is Chinese people’s life.

59分钟前
  • Yinanaa
  • 力荐

在十堰拍的 有感觉

1小时前
  • Rated
  • 推荐

【2021青年导演海上影展】开幕片。4:3, 固定镜头,方言,以及一些明显是台词的台词,导演说这样的呈现方式是他想要的,开始并无深意,但观感上总觉得投巧了些。就连最后20分钟的转折,结合之前恨不得铺满的铺垫,“怕黑”“怕警察”“十八岁”“紫外线过敏”“用你的名字开户”,也太刻意了,生怕观众看不懂---映后发现竟然真的有很多人没看懂??还有人问“弟弟是不是蓉姐从河里捡到的?”??想要朴实又出彩地讲述一个故事没问题,但过多文艺元素的添加容易让人出戏。以及,不免会觉得,女性角色的印象仍旧非常刻板,就如男性角色一如既往地缺位一样。

1小时前
  • Mintnotsmall
  • 还行

前面琐碎拍的太多,矛盾冲突太少,平淡的以为是纪录片。女主在弟弟决定离开后再无牵挂,选择回老家自首,自认为多年前杀了人该得到惩罚,然而,杀的人没死。这一切都像上帝开的玩笑。从湖北操着一口方言到回到东北的冰雪地见到说着东北话的姐姐,让我产生了这是拼凑的电影。若想拍成功这类型的电影可借鉴《推拿》,《万箭穿心》

1小时前
  • 非七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