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没错过这部片子。
欢喜冤家的男女主角鬼使神差换身后经历了不同的错位人生。。
故事从开始到结局一直很喜剧很温情,剧情很爆笑,到后面比较感动,有很多值得发人深省的思考,最后是个happy ending。
男女主角换身后以旁人的身份看到了另外一个自己,也重新认识了真正的自己,了解了别人眼中的自己。
生活中,有时候不理解别人的选择和所为,就主观的判定他的对与错。
其实人人心中都有个小太阳,他有他所追求和执着的,只是不被旁人理解罢了,so不要随便去对别人下定论,也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学会错位思考。
有人抱怨命运的不公平,埋怨所处的环境。
也许环境是由不得我们改变,那就去改变心境。
至于命运,一直是人为掌握的,只是我们都没信心也没尽最大努力去改变了。
正如男女主角,错位的生活轨迹,面临最错位的人生选择和考验,结果还是能成功的。
记得女主角的一句:不能改变,那就学着接受。
面对未来种种未知,不总是顺遂的,那就学着改变和努力接受挑战吧。
关于爱情,能谓之真爱,总会是建立在相互了解包容默契共鸣上的。
不经过深入观察就做决定的感情是肤浅的。
真爱了,就不会认为对方那些种种不堪是缺点了,欣赏角度变了,胸襟更包容了。
舞会那里伍迪对妮儿说的那番话是有多动情:you made me a better person....相爱的两个人应该是相互鼓励相互扶持一起成长的。。。
最后总结,每个人都能做最好的自己,也能做好别人能做好的,每个人都能错位人生,换位思考。。
要不是看到豆瓣上的影评,还一直以为是标准美片。
小人物,奋斗并且成功,校园生活,happy ending,和随处可见的粗口和性话题。
似乎都已经发展成为固定的模式。
故事的情节很简单,两个邻居和同学因为生活方式迥异而彼此瞧不顺眼,阴错阳差交换身份之后互相帮助成为恋人。
只是当看到高潮部分变成男性身份的女主角在赛场上奋斗并且夺得冠军的时候,还是觉得感动。
美国式的电影似乎总是喜欢向大家传输这同样的观点:只要肯奋斗,小人物也会创造奇迹。
虽然略有夸张,可是对于现代压力重重快节奏的社会来说,总是受用的。
轻喜剧就是这样,不需要任何思考和压力就可以轻松打发时间的产物,而且每每看见剧终的字幕打上来的时候可以伸个懒腰满怀微笑,对未来充满着深深希望。
似乎预示着生活,在大同小异的轻快下,也总有预想得到和预想不到的happy ending。
剧情不错, 看时吃着爆米花, 差点笑死掉还噎到。
可是剧情中没详细讲男主角是怎样爱上女主角的,恋情太迅速了。
和前一阶段看的日剧【父女七日变】基本上相同的套路。
两个人因为某种很邪门的原因被迫变成对方。
以前也有好多类型的片子。
所以创意基本上没有新意。
看到介绍的时候也没有下载来看的欲望。
不过拜某人所赐,基本上VC那个帖子上有某人就会下。
本人又抱着不忍心浪费网络资源以及“一部电影”的心态,基本上某人大概浏览一下之后我都会找时间仔细的欣赏。
片子以典型的美国校园生活为背景,讲述两个欢喜冤家经过对换身体之后逐渐改变对方,以及努力为对方成就梦想到最后爱上对方的故事。
开始没抱着多大的期望看,因为剧情也都在预料之中,只不过虽然猜得到一切,却不知不觉被可爱的男女主角吸引,男主角很帅又秀气,女主角很漂亮却又调皮,都很喜欢。
两位真的都很“漂亮”,呵呵。
这样轻松的看完一部电影,结局时会心的一笑,没悬念,没惊悚,没太多感触,其实挺快乐的一件事。
2007-12-16 02:43:05
片中的女主角的风头明显大于男主角,女生把换位后的男性特质演绎的淋漓尽致很酷男生演的就有点娘了……当然……是剧情需要啦。
不过感觉女生比男生戏份多哦。
整部片子很轻松,搞笑也很有创意。
也许生活中会有很多你不喜欢的人,但当你们彼此的加深了解了后,说不定你会变得慢慢喜欢上他/她哦呵呵
07年的时候看过这部电影,在情节上遵循着一般的美国青春喜剧。
结局必定皆大欢喜,这样的电影看完后也不至于让我久久的为主人公的遭遇伤神。
世上真的要有那样的神灵把男女性别自由调换,我要第一个去朝拜。
做为男性或女性真的有那么必要的界定么?
性别的机缘巧合难道非要我们树立起两大阵营的防护墙。
说实话我并不愿意做女孩,但做男孩又真的那么好吗?
脏兮兮的生活、粗质神经和一些看似疯狂实际愚昧的想法。
性别差异的缩小是一种趋势。
人们不再依照无根据的古法来刻板的约束性别时,我们会有更多的发现和理解。
如果我们都换位思考,生活会变得更为顺利和简单。
好吧,可以说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影片,看到至今以来。
我本身一直都很排斥那些催泪,感人的影片。
生活中已经有那么多的甜酸苦辣,为何还要在影片中获得这样的感受呢?
这不会使得人更加多愁善感么……影片,对我而言,就应该轻松搞笑些,就应该在闲暇的时候起到闲暇的效果,而美国青春喜剧片在笑之余还会有某些东西让人慢慢回味。。。
我很喜欢。
女主角很漂亮,男主角也很俊俏,这是我看这部片的原因之一。
而且随着影片深入,我发现我很喜欢女主角腼腆时微微一笑的样子,很可爱,很俏皮。
男主角更不用会说了,那长相根本只能用完美来形容= =影片一开始就让人明白这是部搞笑题材的青春励志片,两人的相互斗嘴,为下面两人在雕像前因吵架而互换身体做了铺垫。
女主角的家庭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母亲尤其看不起作为邻居的伍迪一家(男主角),认为开五金店的他们很低劣,粗俗,但妮尔(女主角)的父亲却不这么认为,到了最后还是他促使了妮尔去参加毕业晚会,使得他们能够在一起。
其实他们之间的斗嘴与看不起,都是因为他们对彼此的不了解,妮尔读书优秀从小就想去耶鲁,伍迪踢球很棒,想要努力踢球被星探发现而不是毕业后到五金店去帮助他父亲,这样过一辈子。
身体互换后,准确是灵魂互换后,他们在不断地生活中渐渐了解了彼此,渐渐明白对方的习惯,玩笑话,互相为了这可笑的遭遇而委曲求全尽量帮助对方,使自己做到最好。
在那一次餐桌上,妮尔的母亲对妮尔(实质上是伍迪)说:”没关系,和伍迪在一起读书,浪费你的时间是你的事。
“这一句话完全引发了伍迪心中最脆弱的神经,每个人都有梦想,即使是在别人眼中浑浑噩噩过一辈子的伍迪也有,他不是废人,只不过没有人了解他,他有梦想就是靠自己进入理想的大学。
一切的分歧在他们不断的接触摩擦中慢慢消损,他们彼此都认清了对方的内在,他们彼此喜欢上对方了。
很喜欢最后在毕业晚会上伍迪(此时已经正常了)对妮尔的表白:”我应否将汝与夏日相比,汝较夏日更其美好温柔,劲风,什么什么的,我忘了,“妮尔笑起来了,伍迪继续说:”对不起,我不是莎士比亚,我想罗密欧也不是四分卫,我想用全世界最美好的语言对你说,如果我能想得出来,我想告诉你我能和你在一起有多好,我喜欢你笑起来皱鼻子的样子,老是纠正我的语法很讨厌,但最重要的是,我想和你说,你让我变成一个更好的人,成为我自己,所以我知道,这顶皇冠(美国毕业晚会上都会选举出皇后与国王)对我来说不重要。
“很直白很平淡的表白,却感动坐在电脑前的我很久很久,很感动,心中有什么被装得满满的。
最终因为这一次事件,他们都彼此找到了自己,妮尔最后也在耶鲁休学了一年和伍迪在一起。
一切都很美好,而在其中我看到了很多东西,这是写也写不完的。
两个人的演技也很棒,男主角演出了女孩子的羞涩,女主角演出了男孩子的粗狂,这在小细节中可以品出。
我看这部片子,断断续续有4,5遍左右,妮尔的我行我素一直是我所敬佩的,她不看别人的目光拥有自信,傲视一切,但遇到了伍迪,却对那样学习不好,运动发达的人有了新的改观。
而伍迪也重新改变了。
真的真的很喜欢,里面的音乐也很棒,我想我还可以再写的,可是不知为何今天静不下心来呢………………写得也很零乱。
不带脑子纯享受颜值的青春爱情电影,29岁看这个还是觉得美国青春电影太开放了,从性压抑到性解放到性泛滥,性不代表着自由,这种以发生性关系和自身魅力挂钩的评价体系导致很多时候青少年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有人要”物化了自己,并没有真的直视自己的感受和享受这件事情。
就像电影中的男主并不爱拉拉队队长,求着发生关系然后对外宣传自己魅力无穷。
拉拉队长也并不真的去了解男主是怎样的人,仅因为他的运动员身份而在一起。
就是这样脑子里对自己的感受毫无认知的人,随波逐流着这种评价体系,再去嘲笑有自我有自己思维的不随波逐流的“处女”女主。
🙂↕️这种青春冲动的代价往往是底层家庭的女孩在怀孕中匆匆结束了青春,也大概率结束了她本来有更多种人生追求的人生,真实的人生结局就往往如女主对这对成绩差的“校园明星情侣”的吐槽:小混混考不上大学回去继承家里的小门店,逐渐拥有一个发福的肚子,夜夜去酒吧买醉。
小太妹怀孕🤰🏻生小孩,在平庸的生活里或是当普通妈妈或是维持着复杂社会关系的妈妈。
这种性自由代价往往由怀孕的女生承担,因为青春期的男女都不够成熟懂得保护自己,成熟的男女都会戴套去保护双方,这些底层女生大多数都会成为单亲妈妈,而这种文化对富人的影响不大,因为富人根本不认同这种可笑的文化,富人的女儿不会为了寻求这种可笑的认可去做这种事,就像女主从小的梦想是考上大学而不是嫁给一个男人。
看电影的时候有一个弹幕说,男女主这两种家庭根本就不会住在一个街区。
这个爱情故事,也必须要抹掉这种由于家庭经济不同而带来的价值观完全不同的逻辑才能去看,其实看完我也不能理解为什么他们会相爱,男主本身的性格就是纯纯的小混混性格,报复女主的手段充满了男凝,甚至想到用女主的身体和男人睡来报复女主,虽然最终也没做但是没有表现出一点觉得抱歉,问题是他报复的原因是因为女主用他的身体和他看起来也没有很在乎的女友分手了,因为觉得没面子就去做不计后果的事情,是一点点共情能力都没有的随波逐流以老二为荣的纯白痴男,这种男的时常让我觉得是老二成精的异形而已。
男主这个人物设定挺失败的,一点内涵都没有,女主说他白痴真没冤枉他。
男主直到最后也理解不了那些诗,背一背也背不利索,他从不知道女主的精神世界的追求,在热恋的时候可以忽视这种价值观不同,当激情的潮水褪去,当女主说“我觉得处境很像风筝🪁”而男主却说“原来你喜欢看风筝🪁啊”这样鸡同鸭讲的关系能走多久呢?
感觉电影在有意弱化女主的家庭的温暖,女主的妈妈很爱女主,她每天早上都会亲妈妈一下,这一点已经超过太多母女关系了,太多母女关系就像《我的天才女友》和《黑暗荣耀》,母亲对女儿不会那么热烈表达爱。
但是电影却让妈妈去当大反派,让前面那么好的母女关系,女主为了爱情叛逆妈妈叛逆梦想,实在是让我宫寒。
对这种剧情设定我只能说:我对此感到厌烦🖕🏻。
fuck u。
看这个电影觉得那个时代的美国🇺🇸女高中生青春也挺惨的,在向下的自由的幻像下,年纪轻轻就开始脱毛服美役,拉拉队队长就是很经典的悲剧人物,梦想被设定为嫁人或者获得一个并不重要的名声,把最好的青春拿去整容和讨好同龄男生🙂↕️。
在校园霸凌的阴影下,害怕自己是隐形人物边缘人物,而让自己去和男人发生关系,去努力融入小团体,然而这些没有共同信念支撑的欺软怕硬的群体根本不会有温暖。
所以女n号在受伤后真情流露,感慨女主很厉害,可以独立特行不在意别人的看法。
我只能说:“你在意谁的看法,你就成了谁的奴隶。
”
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对这部电影有着固执的喜欢。
不是什么大片,不是什么巨作,甚至题材也普通,让人觉得只是不起眼的校园喜剧里的小打小闹。
可是我就是喜欢。
前前后后,大概看了五遍。
喜欢看着女主角笑的时候皱起的鼻子,她的表情很可爱。
那个安静的念着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的女孩,那个一心想着耶鲁大学的女孩,不起眼,甚至有点无趣,但努力的按照自己的生活轨迹活着。
也喜欢男主角的恶作剧,爱橄榄球,生活很随意,一身的阳光。
有个校花级的女友,有个臭味相投的死党。
像校园里让女生尖叫的那些男生。
就是反差这么大的两个人,交换了身体。
相信么,有时上帝的安排,是有道理的。
如果不是那一次的交换,她永远不会懂橄榄球场上大汗淋漓的痛快,还有他不正经外表下隐藏的较真。
对于未来,他不能也不敢含糊。
如果不是那一次的交换,他也永远不会知道在夕阳下默念十四行诗也可以变得那么美好,还有她无趣的性格下的小可爱。
我喜欢最后伍迪向妮儿走过去的那一幕。
周围的人仿佛都不再存在,只有人群外站着的那个女孩,有点傻,但真的值得他去珍惜。
最后那个没穿衣服还一脸淡定的黑人,被改装一新的车,扭着屁股的面试官,让我很想笑,也让我觉得一切美好。
这个片子看完后,我就喜欢上了那个女主角Samaire Armstrong,深深的酒窝,笑起来有点attractive&sweety,把这个角色演的绝了,同时美国社会和文化的开放&
橄榄球&诗歌
短视频平台上流传的段子,就是如果你变成了女孩你会做什么。那肯定是造福我的兄弟。这部电影如同短视频里的口嗨一样无价值。
不好笑,你的名字真人版。
节奏上真的大有问题,剧情一段段的撕裂太严重。男主演技明显优于女主,在对手戏的表现上太尴尬了,女主选角也有问题完全不像个学生...看完下来令人感到难受又后悔,这4万人的评分能来到6.9我是没想到的,只能说古早期的豆油舔外国作品太厉害了。
非要舞会不能结束
又是男女互变的故事,难逃同类作品万恶俗套结局。演员演得比较到位。挺搞笑。
轻松时刻
各种上错身
表演的太烂了吧!!!
这个主题是姐姐很喜欢的……交换身体……不过外国人果然是开放得多……换了就换了……竟然没有怎么描写就换后一些该注意的事情(比如洗澡什么的),他们就那么自然的换了就换了,亏姐姐还期待了一下呢。
男演员演的不错
就那样
男女主角是怎么做到的。。。
无聊不无聊
还行吧,爆米花电影总能找到几个看得下去的。
看完很舒服,男的帅,女的甜,还有2位可爱的老豆,呵呵。不错。
一个又滥又扯的剧情,一个又俗又假的结局
女主在《倒霉爱神》里客串琳赛罗翰的好朋友吉他女,男主长得未免也太像扎克埃夫隆了。。。
2.9很早以前看过
再见Deb,还是不好看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