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确实有这样付出的女性,我三姑姥就是。
希望大家批判电视的时候,也关心一下现实生活中的人,现实中他们不是圣母,他们只是为了家庭在付出。
如果你在现实中认为别人圣母,我只能说你不会感恩。
圣母不应该是个贬义词,我觉得大家对于一些事情,网络构成的词语,没有明确定义的,总是按自己的评判,每个人生活都不容易,(矫枉过正)(锱铢必较)(吹毛求疵)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除了动画以外的电视剧,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时候我在老家刚好要上一年级了,但是我户口在老家没法去城里上学,但是爸妈觉得城里教的好,非要去,但是爷爷不想让我去,觉得在农村一样。
到了九月一号,别的小朋友都去上学了,就我一个人在家里看电视正好看到这个了,感觉好好看,就停不下来了,后来爷爷都说人家小朋友放了学都去街上玩,你也不去了就在家里看傻春,后来过了一个多星期我才上了学,之后就没看过了,后来有一次看电视剧脑子里突然想起来这部电视剧了又看了一遍那时候还是小学4年级,看的感觉和之前看的都不一样,再后来上了初中和同学聊起来看的电视剧就提到这个了,然后我又去看了一遍这次看的关注点和情感和前两次又不一样。
所以这个电视剧啊对我感触很深,甚至还因为这个电视剧我上学之前才没有被同学嫌弃,否则当初听了爷爷的话去街上和小朋友一起玩,估计都要嗤笑我没学上
很难说出喜欢这部剧的原因,要是说不好的点立马就能说出来。
傻春 (2011)7.92011 / 中国大陆 / 剧情 家庭 / 刘家成 / 陶红 孔琳
全家福(略小时候版)小时候的剧了,再次看完全是因为小时候的我喜欢看且没看完,重新看才知道小时候只在电视看到了傻春一家儿时的生活,印象最深的是傻春帮菜伯收拾菜,得到免费的菜,又去用便宜的价格买了肉,一家吃的很开心,结果因为肉不干净进了医院。
这一家老小都是傻春来照顾衣食起居,傻春一直是个老大姐。
长大后的生活我一直是带着遗憾去看的,因为换成大一点的演员了,有点不舍,但人总归是要长大的,不是吗?
小时候的大姐大傻春傻春身上很多那个时代家里大哥大姐的影子,都要这样为全家奉献,那个时代需要这样的人。
我私心觉得傻春是一个很悲哀的人物,因为母亲是个大小姐,不会做活,更不愿意做活,所以把傻春培养成了自己“丫鬟”的替代品,不是说父母就必须要为孩子操劳这些家务,而是家里明明个孩子,却独独把傻春培养成了保姆,为什么不把事情尽量分担到每个人身上,家里基本上每个人都会下意识的让傻春做事。
全家福(长大版)傻春父亲的思想真的很狭隘,还重男轻女,偏偏傻春最听他爸爸的话,奉如圭臬!
傻春价值观基本都是父亲教的,想想都气!
全剧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傻春和具一喜在一起了,全剧唯一一个全心全意对她的人,其他发生的基本都是糟心事。
写到这,感觉是情怀在作祟,最近总是在想傻春,希望她能过得好一点,不要受到那么多观念的束缚,不要总是为别人活着。
爸妈在看的时候,断断续续跟着看.所以,不会像大家那么火大.傻春一点都不傻,她懂得什么才是自己要的,什么才最重要的.傻春除了对自己家里的人无私外,对外人可舍不得吃一点亏,而且一根筋,该撒泼就撒泼,该耍赖就耍赖,这样的人,在那个改革开放的年代,能混不开?很多人不理解这样的无私,连她妈都那么自私呢,有那么傻的人?还真有.那个年代,都是老大带老幺,自己心心疼疼出来的,甚至比自己老妈还疼孩子,都是很正常的.唯一的弟弟,那个重男轻女是必须的.所以就无限量的容忍了.之前一直还是不怎么理解这个"受虐"的想法的,直到看到素眠和刘茜都怀孕的这节,才理解了傻春的想法.真的都无所谓,只要人在,只要那份感情在,一切都有的,吃点亏算什么,又累不死.看着老二,老三,那么自私,那么冷漠的人,一点一点的被傻春感动,融化,带动,真的看出了欣慰.大陆这类的家庭片都是这么的,没有什么惊心动魄,平平淡淡鸡毛蒜皮里,看到些让自己感动的苦尽甘来.这个片子的编剧,导演,一点也不残,我相信,那个年代的好多大姐,都是这样的无私,最多就是这个大姐,太无私了.其实自己想想,自己爸爸妈妈有和自己孩子那么计较的么?没有的,大姐就好像妈妈一样,甚至更甚.也许我们为傻春打抱不平,可是,她说了,只要自己一大家人在一起,就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了.
开学我爸叫我在学校下这么一部片子,说十一回来带给他看…跟他一块儿看了…很真实,我大姨就是傻春那样无私的人…只是不明白很多人说傻春贱,说电视剧太假……说傻春贱的,那一般都不是平时吃得起亏的,如果家里兄弟姐妹多,肯定不和睦,我不是咒他们,肯定是这样……心宽的人不可能认为傻春那是贱,如果那种善良都被称之为贱的话,那么恭喜您,您老的时候挤公交跌倒了,基本上就可以等死了……说电视剧不真实的,我只想说不要以为自己眼很尖,心宽才是最重要的,总是有那么一帮人要求影视作品达到他们心目中那种畸形的标准,到处吹毛求疵,有时连最起码的良心都给丢了…傻春这部片,足以让一大部分国人汗颜,每个人都会有个缺点在剧中被反映出来,是聪明人的话,对号入座,好好反省吧……
昨天收到一个回应,是《流浪地球》下面我自己的一点小感想的评论,大体的主题是:流浪地球拍摄简陋粗制滥造。
我的回应还是比较触及问题的根本,就是行业问题,行业问题就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就是国家问题,在他的回应下说“如果你能像Hong Kong人一样为了一个正义目的去游行示威而不是打砸抢的时候你在来这里评论导演如何”,我的意思很简单,谈论别人之前,先看看自己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你到底对自己的话是不是负责的?
什么意思?
你要为自己的话付出行动吗?
说别人不好,你要做更好的吗?
如果只是嘴上使劲,你就是个小市民而已。
只是想利用“政治手段”打压他人,因为言论也是政治手段之一,那么你就不会是个什么好东西。
果然此人立刻举报了我的评论,豆瓣也以所谓社区规则,删除了我的回应,这就是傻春开头的出现的那批人物,当然我不做任何评价。
我只这样说,如果是封建时代,如果当局者没有承诺“民主自由”,那么那些年代发生的事情可以原谅,但是既然承诺了,还是在哪个年代发生了上千年来一直都在发生的事情,那么承诺的就是假的!
既然是假的,你不敢向毁约的人提起诉讼,还乘机落井下石,甚至兴风作浪?
这种人不论这个国家怎么历史定性,我如果能够决定这些人的生死,他们绝对没有活路,当然庆幸的是我没有这个权力,更为庆幸的是现在很多人明白了谁他么都没有这个权力,如果在明白自己没有这个权力的情况下,还在那里搞小动作,在“正义”之名下打击报复,这种人压根还活在几百年前,如果这种人是主流,这个国家的“政治形态问题”就不在我,而在这些人不是吗!!!
那你为什么删除我的回应??
难道所谓“好”都是排演的?
搭好的景,选好的演员,你只要跟他一起喊就对了???
到底谁才是“政治形态”问题?
这种言论你都不敢公之于众,这是我们先烈追求的真理,你都不敢让所有人知道,那你就不要谈所谓电影如何,电视剧如何,歌如何,剧如何,你连最基本的最为人的定位都没搞清楚,说什么评分,你心他么长歪了长黑了还特么说什么,说出来也就是违心的,守着自己那点自私过活算了,别在公正视线来表演自己有多肮脏!!!
寒假提前回来,在宿舍里花了三天时间,刚刚才看完了这部剧,心里面感觉空荡荡的。
国产的这种亲情剧,就是这样,明明知道有这样那样的牵强和说教,却仍然像是那醋溜白菜,素炒土豆丝一样,永远比肯德基麦当劳的感觉好吃。
那个傻大姐,我们村就有,可是不傻,却同样让弟弟妹妹以及下一代的侄子侄女尊敬钦佩的人,剧中那句台词说得好:“家不是索取,是付出。
”我很惭愧,这几年对家里没有做什么贡献,反倒是让家人操了心,人生在世,钱很重要,但比钱更重要的还有亲情,一张全家福究竟意味着什么,理解的程度,代表着人的成熟程度,彼此的牵挂,互相的帮助,是最重要最重要的。
虽然这个剧假假的,但是人物设定也太符合那个年代了吧。
我姥姥是地主家的,不懂事的时候就被抄了家跟着老姥改嫁,吃了很多苦,后来嫁给我的农民姥爷也没享福,生了一群女儿和一个儿子。
我舅舅就是被宠大的不争气的那个儿子,高考复读三年没考上。
我大姨因为是长女,姥姥姥爷很疼,所以让念完了高中。
我二姨就很惨了,傻春起码念完四年级,我二姨二年级就辍学了,至今都不怎么认字,在家里任劳任怨照顾一家老小饮食起居。
我二姨简直就是现实版的傻春:在家被父母忽视,没文化被兄弟姐妹欺负,结婚被家暴,临老了还得头疼啃老儿子结婚买房,最后还得盘算女儿嫁妆搞得母女离心。
哎这种剧简直是在美化苦难,穷苦妇女少看。
看到很多人都觉得看得气人,明明傻春这么好的人,这么符合以德报怨这种中国式的高尚道德观,为什么大家越看越气,因为傻春傻的已经超出人们认知的界限了。
现实生活中人们会说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可是这些好,无私的奉献,傻春这种傻劲,我想都不是这部电视剧想表现的,至少我觉得不是。
给傻春这样有的傻的设定,是为了让大家的更好接受,傻春就代表着亲情人情,就像她的一根筋,是特别纯粹的。
而这个家里人个性鲜明,包括邻里邻外都给出了充分的刻画,其实这就是人性的各种显性的形态。
在那个吃饭都要打强的,吃不饱就要饿死的年代,人们是没有那么丰富的精神空间的,那小孩在家就是每天吵闹,有点小自私,各自也有小算盘,儿子比女娃重要,邻里邻外互相掐,掐完以后照样该帮还帮,这就是很真实的人性,灰色地带不断的上演。
而傻春这个角色就是跳开这些,只是代表一种真善美,纯粹的人情。
所以我们以正常的社会人在看傻春的时候会特别愤怒无法理解,就像电视剧里一样,明明傻春没错却总是怪到傻春头上。
大家都本末倒置,偏离重点了。
是的,这一家人都是鬼精鬼精,想要过上好日子,连自己家人都算计着,可现实里谁不是这样,从大团体到小家到个人,人都是自私的。
农场主一家为难过傻春,甚至毁了傻春的爱情,可他们也帮助过傻春,这辈子他们和傻春都有割不断的革命情谊,这就是人情,不是说什么事情都可以以看客的心情去看,而是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想事,你可以不接受,但是最起码的对同为平等的人的尊重和理解是要有的,人和人交往就是不能少了人情味。
觉得片子里很多都体现了这一点。
电视剧里每一次跳跃都是这个家庭的一次坎,就像一个人的一辈子,有各种各样的坎,只是浓缩在这个家庭里,这个大院里。
我们从襁褓里长大,慢慢步入社会,慢慢就会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为了保护最重要的东西必然是要拼尽全力的。
而自己因为人生中不同的际遇慢慢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就是这些事,这些像傻春这样的人让我们不失自信,不失继续前进的勇气。
难道这种精神不是最宝贵的吗?
我们可以为了我们爱的人变成坏人,也会因为爱变成更好的人。
当然这毕竟是电视剧,是现实的再体现,会有失真的地方,所以还好只是傻春,但是永远不要忘了初心,失了人心。
好多人看了这部电视剧都说自己有这样一个任劳任怨的大姐就好了。
无非就想要一个不要钱不要在法律上承担赡养责任的老保姆而已。
人性真的很自私,凭什么剧里大姐不能读书不能结婚只能任劳任怨。
我一问凭什么,就会有人说,你知道什么,大姐乐意着。
这种回答最恐怖,社会主流观点是大姐乐意吗?
天涯上一个帖子,姐弟从小父母双亡,大姐从小辍学把弟弟拉扯大,辛辛苦苦靠卖菜买了一套大房子,帮着弟弟结婚成家。
弟弟成家之后就认为,姐姐任务完成了,应该离开他们家。
他大姐凭什么要他们夫妻赡养,他大姐从小帮着他是肯定是乐意的,是愿意的,最后他大姐应该默默无闻的离开。
完成英雄一般都会壮烈牺牲的结局。
然后若干年后,他可以教育他儿子,他曾经有多么好的一个大姐。
大姐没有地方去不愿意走。
弟弟说他大姐天煞孤星。
他大姐最后自杀,终于完成圣女的仪式。
我身边真的有好多这种情况。
我可以说,大姐们不是乐意的,至少要给她们尊重。
一对夫妻四十多,养二胎,他们理所应当认为这个孩子应该是老公的大姐的责任, 老婆大姐的责任,反正不是他们的责任。
他们做的就是等孩子长大了,吃果子。
他们第一个孩子就是这么带大的。
现在第二个,两个大姐都不乐意了。
双方亲戚既然都去抨击他们的大姐。
什么大的就应该帮小的。
快五十了,不是孩子了。
母亲太偏心…
妈妈看的时候就着饭断断续续看完,不是傻春圣女的问题,是编剧傻逼的问题。
傻人有傻福
要不是在农场那段太煽情了,我会给5颗星星。情节紧凑,吸引人。姐妹几个凑在一起,总是很热闹。
前面超好 后面soso
以前和家里人看过几集,就记住中日混血的小萝莉和反派了。
愚蠢
我他妈居然看过这个,永远都记得憋屈死了!!!女主到最后还是一个人!!!其他角色真的……太操蛋了!!
垃圾,大桃红演的什么JB玩意儿,用力过猛做作的要死!!!!真想劈了她,一生黑!!!
我妹妹们那时说我是傻春,气死
真心好看~真心感动~哭得来我真是。。
孩子们为什么会自私?因为她们认为自己得到的太少。 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得到的少?因为母亲的长年偏向——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与其称道大姐的自我牺牲,倒不如审视母亲的不公。 其实爱从来就不是平等的。 化妆减分
无论是傻春,还是傻柱,或者正阳门下里的韩春明、徐慧真,这些人物表现出的人性闪光点,是刘家成最想去表达的。
正能量!
糟粕
陪母亲大人看的 这种苦情片就是有市场
虽然有点太刻意,不过还是挺有意思的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今年没重刷我永远不知道这部剧有多气人
就目前而言 还真是我一点都不想快进地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