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者:异类觉醒 (2014)6.62014 / 美国 / 动作 科幻 冒险 / 尼尔·博格 / 谢琳·伍德蕾 西奥·詹姆斯😄😄😄😄😄😄😄😄😄😄😄😄😄😄😄😄😄😄😄😄😄😄😄😄😄😄😄😄😄😄😄😄😄😄😄😄😄😄😄😄😄😄😄😄😄😄😄😄😄😄😄😄😄😄😄😄😄😄😄😄😄😄😄😄😄😄😄😄😄😄😄😄😄😄😄😄😄😄😄😄😄😄😄😄😄😄😄😄😄😄😄😄😄😄😄😄😄😄😄😄😄😄😄😄😄😄😄😄😄😄😄😄😄😄😄😄😄😄😄😄😄😄😄😄😄😄😄😄😄😄😄😄😄😄😄😄😄😄😄😄😄😄😄😄😄😄😄😄😄😄😄😄😄😄😄😄😄😄😄😄😄😄😄😄😄😄😄😄😄😄😄😄😄😄😄😄😄😄😄😄😄😄😄😄😄😄
《分歧者:异类觉醒》,自从Hunger Game火爆影坛之后,乌托邦式的小鲜肉科幻电影便开始流行世界。
比如Maze Runner和这部《分歧者》。
影片发生在世界大战之后的芝加哥,人民被分为五种,包括无私派、诚实派、无畏派、友好派和博学派。
每个人在16岁时有选择的权利,但选择后不得更改。
如果被所在派别淘汰,只能成为路边乞讨的无派别者。
女主角加入了无畏派,但却逐渐发觉自己是属于被统治阶层-博学派,高度警惕的跨派别者-分歧者。
因此,开始与意图统治整个社会的博学派开始对抗。
影片前半段描写女主角逐渐通过无畏派的各项考核的桥段比较紧张刺激,后半段突然变成2人对抗整个博学派,虽然节奏把握稍显仓促,但整体上还不失为合格的乌托邦式科幻片。
期待其续集。
严重剧透。
从电影院出来的第一感觉就是:瞎了。
电影世界分为五大阵营:诚实(Candor)、智慧(Erudite)、和平(Amity)、无畏(Dauntless)、无私(Abnegation),女主这个瞎货生在无私这个阵营里一个幸福的家庭,在成人祭典的前一天,女主去MaggieQ那里测试,结果被告知自己是个分歧者,留着非洲土著发型的MaggieQ让女主不要告诉别人,在一个放血的仪式上,女主选择了无畏(Dauntless)也就是酷跑一组,如果在中国,德尔惠和特步一定会植入广告,一定。
女主进入了酷跑阵营之后,马上就结识了一群假姐妹,另外也和酷跑小分队的小四(也是个分歧者)擦出了爱的火花。
在小四的帮助下,女主从吊车尾的成绩一步步成长,最后终于通过了最后的测试。
这时候,智慧(Erudite)的女Boss 凯特温丝莱特正在酝酿一场阴谋,为了维持世界的“和平”,她要歼灭无私(Abnegation)一族,他们发明了一种药物控制酷跑一组,在超大的平板电脑上操作控制人群,可是,女主和小四因为是分歧者,他们的药水不!
管!
用!
机智的女主和小四马上进入了表演模式,假装被控制,结果还是被酷跑小分队的另一位队长识破,两人开始和几百人展开了撕逼大战,在这个过程中,女主受伤,凯特温丝莱特让小兵们出门把她解决,而小四却要被带回去!
编剧你考虑过韩少的感受吗!
在女主角要被枪决的时候,女主角的麻麻化身神枪手出现了,迅速击毙了酷跑小兵,救出了女主,这时候女主的假姐妹出现了,他要攻击女主,女主不情不愿的杀了假姐妹。
这时,为了煽情,编剧让女主的神枪手麻麻也死了。
(粑粑,别着急编剧不会放过你。
)女主回到营地,组建了几人小分队,马上杀到了凯特温丝莱特的总部,小四居然被放在一旁无人看守,女主图样图乃衣服没有发现小四已经被控制,最后在紧急关头用枪指在自己的额头上,我心里默念我的妈呀,难道她要用爱唤醒小四吗?
小四在一丝挣扎之后,居然恢复了意识,我当场就瞎了。
凯特温丝莱特你们的科学体育老师教的吗,这么不堪一击?
小四和女主二人带着主角光环狂扫总部,最后该死的女主居然用一把刀把美丽的凯特温丝莱特的手定在了平板电脑上!
太过!
分!
了!
最后女主用药水控制了美丽的凯特温丝莱特,让她解除了程序。
大家都得救了。
电影完。
不知道是不是美帝如今的生活太过压抑,还是我看片出现了偏颇,只是感觉近几年像分歧者之类的披着科幻外衣的超能战士加时间旅行加控制论加外星入侵加家园毁灭加制度压抑的片子似乎太多了。
举例如下,分歧者、时间规划局、超体、遗落战境、命运规划局、饥饿游戏、全面回忆翻拍版、人类毁灭计划等等,稍微上等的包括源代码、明日边缘等等。
这类片子有个共同的特点,立意新颖,原著虽然存在诸多雷同,但是还是很有想法;动作画面较为华丽,剧情在意料之中发展的极为吻合,作为商业片,好莱坞拍类型片的底子可不是盖得,片子要么在剧情上扣人心弦、煽人泪水,要么就在特效上扣人眼弦、煽人肾上腺,可是,然而,这真的没有什么卵用。
在剧情上,新颖的立意被无处不在的煽情点淹没,科幻故事所建立的危险世界不是全部人参与的和谐舞台,而变成男女主角肆意秀恩爱的宝地,详见分歧者、饥饿游戏、时间规划局、命运规划局等。
在特效上,这些片子还是比较专业的,为了避免被人说成变形金刚、超凡蜘蛛侠之类的逗比动作巨制,因而在特效使用上相当节俭,爆炸、机器人、人兽撕逼、激烈而持久的巷战、飞机散花,一概没有,(当然明日边缘在特效上还是具有可看性,跟环太平洋一个画面级别)。
然后,对于电影本身而言,在选角、摄影、对白、配音、编剧方面,我觉得说多了也是黑,也就别说了。
综上所述,抛去商业因素,这些片拍出来的意义除了迎合一下原著小说的名气以及畅销度之外究竟还有什么呢。
美帝当然没有那么傻,美帝已经未雨绸缭的开始的上电影史课了:背景设置中的家园毁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额,银翼杀手、十二猴子、巴西、未来水世界、攻壳机动队;外星人趁虚而入,与人类撕逼大战:独立日、星球大战、铁血战士;不对,那不是外星人,那是人工智能造反:黑客帝国、我机器人、终结者;大战过后,制度压抑,**制度下人类渴求革命:V字仇杀队、巴西;不光制度压抑,原来还有控制论:世界旦夕之间、第十三层、黑客帝国、攻壳机动队;这些其实还不够,还要玩时间旅行呢:所以还有回到未来、死亡幻觉、索拉里斯。
而本部佳片不仅批上了科幻的外衣,还努力想进行人心的探讨呢,但是这玩意迷雾、银翼杀手、发条橙子、潜行者、奇爱博士玩的还少吗。
那么问题来了,美帝的科幻片导演已经在未雨绸缭得翻看教科书一般的影史资料时,**在干什么。
ps:其实大闹天宫拍的挺好的
【严重剧透未看莫读】 —— 千万记住,从【科幻、反乌托邦】的角度来理解本片是完全错误的。
要知道这是一部【青春片】,【青春片】!!!
只有以这个正确的视角来看本片,你才能理解本片真正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纪律散漫人缘不错的学渣混进了体育特招生队伍最终逆袭摆平了欲夺班长职位的学霸。
懂了没有啊?!!
作为一部主打青春类型的系列电影,这部电影的头一炮个人觉得还不错,电影不管是从故事情节,人物,场景,音乐,动作场面,还有世界的设定都很不错而且很到位。
与《饥饿游戏》系列类似的反乌托邦类型的电影,这部电影与《饥饿游戏》不同的是哪里人因为地域分开,而这里是因为派别分开,类似的情节,类似的人物勾画,狮门公司在这个上面吃到了甜头加上《暮光之城》的火爆这个系列很值得期待。
好莱坞式流水生产线的电影,爆米花系列的圈钱电影,不过关于北美票房什么的没有关注到,国内最近才上映,等待着有什么样子的成绩,在这里感谢天朝的网络分享。
刚才搜索词条的时候无意间看到9月8号电影会在大陆上映,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电影院看一下,试听感觉和故事结构故事发展很是不错,贡献一下票房,还是值得的。
电影故事情节什么的可以看看小说,或者介绍在这里不多赘述,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对于电影我的感受是如何。
简单的对比了一下《饥饿游戏》系列,这部电影情节上面比较类似,但是我想说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整体比《饥饿游戏》好一些,视觉上面《饥饿游戏》主要是盛大的开幕式和封闭的内部场景,而这部场景比较多,高楼,滑索,城市,郊区,给我们呈现的比起《饥饿游戏》更多,电影中着装很有近未来的感觉,不过由于派别的区分,每个派别的颜色都不一样,像无畏派的黑色,无私派的灰色,博学派的蓝色,还有图标很有特色鲜明表明了每个派系的特点。
电影中音乐对于电影节奏的代入很有感觉,很能带动观众的情绪。
人物特点鲜明,通过故事可以看见人的成长,而且很理智的感觉,不过说真的女主角长相真心不喜欢。
一句话说感受:剧情发展合情合理,故事结局也有猜到,不过诠释很不错值得推荐。
青少年题材软科幻片近几年比较火,《超级8》《关键第四号》《饥饿游戏》都是此类型的代表作,无奈除了《饥饿游戏》能做到口碑票房双赢,其他的作品都难以让人满意,《分歧者》也不幸加入了后者的行列。
拍这种软科幻电影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个可以让人接受的设定。
《饥饿游戏》把所有人分在了12个区,每个区行使自己的职责,这很明显是在说明一个社会的运转需要不同分工;《雪国列车》把人分在了不同的车厢,用来指代人在社会上的不同阶级;分歧者..直截了当的把人分为了5个种类,没有原因,没有解释,观众觉得不合理?
设定就是这样的,不爽来打我。
本片要传达的信息其实很明显,无非是我们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都有无限种可能,靠标签给人分类什么的实在弱爆了,勇敢去成为最真实的自己吧。
就这一个道理五月天已经写过很多首歌了,美国人把这个写成小说拍成电影也是蛮拼的。
影片刚开始,女主就要去参加分类测试。
这个测试的设定也是比较醉,刚开始还以为是像哈利波特分院帽那样读你的思想,结果就是一个超拟真的MBTI职业性格测试,关键是测试根本不能说明什么,最后你选哪个类别还是可以自己决定,请问这个测试的意义何在?
简直没有必要啊。
测试完了尼基塔就给女主解释了,你跟大部分人不一样,可能是主角光环携带者,领导要是知道了可能不好办,我先帮你顶一阵子,你就说自己病了先回家吧。
女主回到家,女主哥和女主爹问你测试完了干嘛去了,女主说我病了,逗我呢吧,明明跟你出门时候一个样啊,这算哪门子病啊,演技就是这个时候才需要啊,拿了片酬好歹表示一下吧。
紧接着Elie Goulding歌声响起,选择典礼开始。
女主他哥是个腹黑,片头女主旁白就说谁都看的出来她哥是天生的无私者,结果这货选择了博学派,正在爹妈心痛不已的时候女主又来了一记补刀,选了无畏派。
这个也真是一点意外都没有,博学派已经被定义为敌队阵营,呆在家不符合“从心”的主题思想,加入友好派去种田?
笑话!
农村题材戏你怎么拍的过天朝,其实女主这种有选择困难的选手加入天平座也是可以的,不过拍出来可能就是《傲骨贤妻》了,唯一符合要求的就是天天酷跑大队,毕竟穿着运动内衣到处跑还是可以吸引一点青少年观众的。
好吧,成功加入跑酷队又要测试,这一段跟《饥饿游戏》第一部里,JLaw的赛前准备还是有点异曲同工,不过只是形近,意差的有点远。
《饥饿游戏》中的这个情节,选手的包装好坏可以直接影响赞助进而影响正赛中你能走多远、包括主持人的夸张表演,这些桥段很明显都是以当前的选秀节目为蓝本,进行夸大,巧妙的讽刺了当今的娱乐媒体,看的时候带入感也很强烈,《分歧者》因为原著没有这个属性,所以也就罢了。
训练也没什么看点,相比《饥饿游戏》里JLaw的那一支技惊四座的穿云箭,本片所能展示的也就是青少年的拳击比赛了。
接下来就是千篇一律的感情线,就不提了,这两个人在一起的速度也是快过闪电。
最后的反转实在是逗,被注射了血清失去自我意识的男主居然在女主的呼唤下成功恢复了意识,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电视剧《仙剑奇侠传》里最终打败拜月教主的那一招爱无限……P.S. 谢琳·伍德蕾...真Poker Face,你去演M.J.怎么可能比得上克里斯滕·邓斯特。
谢琳·伍德蕾在《分歧者》中的很多画面像极了《饥饿游戏》里的詹尼佛·劳伦斯,派系选择大典上她忐忑纠结的表情几乎与《饥饿游戏》里凯特尼斯等待抽签决定时如出一撤,加之同样都是青春对抗强权,也难怪两部电影要放在一起比较。
《饥饿游戏》所要表现的是大制度背景下个人的反抗精神,颇有些《大逃杀》版《暮光之城》的味道,每一部都好像是下一部的前奏曲,塑造的是一个时势需要的“英雄”;《分歧者》则更像是《哈利波特》版的《进击的巨人》,以派系选择来明确人物内心冲突,据说下一部也已经开始投拍,看来是以连贯的方式表现主角的成长。
更倾向于塑造起一个完整的“人”。
★电影架空在未来世界的美国,经过战争等不可知因素的洗礼,只有少数幸运的人得以生活在“城市”之中,为了便于管理,人们将人细分为五个派系——“友好”、“诚实”、“博学”、“无畏”和“无私”,每个派系有自己的生活,除了16岁的大典一生都没有选择的机会。
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曾经风靡一时的“九型人格”,其中包括的“全爱型、智慧型、忠诚型、活跃型和和平型”几乎可以被看做是电影几大派系的翻版。
当然,“九大人格”尚且不能准确地区分一个人,那么五大派系显然也不会严谨。
人是不能被简单区分的,这就从一开始决定了有可能发生变故的基础。
对于电影创作者来说,《分歧者》所构建的“五大派系”可以算作是“软科幻”的一种设定,其背景存在的合理性并非他们关注的重点,一旦建立起了这种方式会发生怎样的事情才是。
《分歧者》和《饥饿游戏》很像,在腐化的既定模式下加入了勇敢叛逆的灵魂,年轻人想要突破自身的壁垒,完成在青春期对于个人身份认证的困惑,就势必会挑战权威。
青春电影基本都以此为矛盾点,人物的纠结决定了戏剧的魅力——《歌舞青春》系列里男主角特洛伊对于自己是否能唱歌的困惑也是建立在固有形象的重塑之上的。
在类似《分歧者》式的“幻想乌托邦”电影中,这样的困惑则更多的与革新相结合。
是《分歧者》作为成长电影重要的一个标志。
☆个人形象投射的反复出现象征着Tris对个人身份的确定。
作为“无私者”她没有资格照镜子正暗合了她无法面对真实自己的窘境。
而实战演习成功时高空滑翔她凝视着玻璃中反光的自己,也真正意义上接受了自己的形象。
在恐惧考验中,Tris对反射影子的确认是她认定幻觉的重要标志,这也成为决定她“分歧者”的标志——从“无私者”跨越到“无畏者”再到“分歧者”的过程,就是Tris自我成长的重要过程。
“个性”是美式教育中一个独特的环节。
曾经有人以职场畅销书来分析社会,中国多是人脉培养,日本多是企业忠诚,而美国则是寻求个性。
青春电影市场所展示出的这种敢于冲破牢笼表达自我的价值观,是美国社会对于“个性”追逐的结果。
因此在《超凡蜘蛛侠》中,年轻的蜘蛛侠会反复的追问“who am I”,在《饥饿游戏》中凯特尼斯会和皮特一起挑战游戏规则,而《分歧者》中的Tris则无法受困于“派系大于血缘”,也无法隐藏自己作为“分歧者”的身份,她的差异造就了她的困惑,也使她不断成长。
爱情则永远是成长的催化剂,有趣的是如今天朝也开始拍摄15、16岁情窦初开的爱情电影,但大多只能是“亲下去,爱下去,就是不能好下去”,而好莱坞式的青春之爱则要复杂的多——《分歧者》没有选择延续《暮光之城》式的三角关系,Four担任的不像是情人而更是导师。
Four可以被看做是Tris的进阶版,是度过了青春迷惘期的Tris。
他也有自己的恐惧,每个人都要面对自己的恐惧是他能教给Tris的最重要的课程。
★在《分歧者》中,凯特·温丝莱特饰演的博学派领袖认为,维系城市和平最大的敌人就是“人性”,而她选择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抹去人性,抹去对于派系的忠诚,把人都变成可以操控的傀儡,分歧者却恰恰因为不能选择固定的派系而免受洗脑。
只可惜无论是控制电脑的博学派还是留守下来的“无畏派”战士徒手战斗力都几乎为渣,大决战最大的看点竟然是来自来自于Tris和Four这对情侣的互殴。
当Tris正面对抗凯特大声说出自己是“分歧者”的时候,整部电影则好像完成了任务般迅速地滑向结局。
这对于前半程漫长的铺垫来说实在是有些虎头蛇尾。
而对于国内的观众来说,最大的看点可能在于我们终于看到不是每个16岁都注定为爱情流泪,16岁同样也面临着对人生、对信仰的抉择。
有种说法是国内从不拍摄未来题材电影,是因为无法确定未来是否还是由我dang正确领导全民走向繁荣富强。
对未来设想一片虚妄,国内如今的青春电影还依旧停留在“你伤害了我一笑而过”的儿女情长上,即使是如《分歧者》这样非常典型的爆米花电影,概念上依旧是超前的,这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了。
从《暮光之城》火了以后,《饥饿游戏》、《分歧者》、《移动迷宫》这类teen adult科幻小说改编的电影接连上映。
最近这三部里,《饥饿游戏》显然动静最大,影帝影后,大牌扎堆;《移动迷宫》虽然上映最晚,但是标新立异,属于后起之秀;《分歧者》虽然在小朋友里人气不算低,但整体口碑不如另外两部。
小说第一本我看了,电影改编确实有很大问题。
原著对虚构世界的设定有很多描述,在电影里要么被直接删掉,要么就是大段无聊的画外音。
这一点其实是架空背景电影的通病。
另外就是导演拍摄手法毫无新意,镜头语言太简单。
还有就是视觉效果非常平庸,跟《移动迷宫》简直不能比——电影的预算都花在温丝莱特的片酬上了吗,特效只剩10块钱了吗?
改编水平的问题放在一边,就故事设定来说,我觉得《分歧者》没有其他几部那么红,主要是输在了没有三角恋和没有搅基这两个硬伤。
你们看,《暮光》是苦大仇深的女主在白化病帅哥和狼人帅哥之间徘徊,《饥饿游戏》是苦大仇深的女主在Peeta和锤弟大帅哥之间徘徊(这还不算芬尼克等等甘为女主赴死的酱油帅哥)。
这部《分歧者》呢,苦大仇深的女主一上来就锁定了大帅哥阿四,眼里再也没有别人——这片子的男二帅哥是女主他哥,虽然在别的片子里跟女主也来了一发,但在这儿还是不能乱伦对吧。
除了这两位,其他帅哥要么技能太弱没到boss那管就嗝屁了,要么干脆就是boss的人。
这是一个致命缺陷。
虽然我个人非常厌恶毫无意义腻腻歪歪的三角恋,但我毕竟不是这类电影受众的主力大军。
Young adult主要受众群是青少年,青春期荷尔蒙旺盛的少女正式满脑子浪漫幻想的年纪,两个男生为自己挣得死去活来这种烂俗的琼瑶戏码她们就是百看不厌。
所以,尽管演阿四的英国小帅哥比Peeta帅100倍,尽管我不理解大表姐瞎了哪只眼看上Peeta而不是锤弟,但是再帅的男主,如果毫无竞争就轻易追到女主,那怎么能满足少女们的玛丽苏之心呢?!
即使男主长得挫,只要有竞争、有真心付出,就能让少女们肝肠寸断死去活来,就算没有爱慕也有母爱。
OK,尽管异性恋的部分输掉了,这年头还可以通过搅基卖腐来讨好观众。
看看《移动迷宫》里那一群小鲜肉,不同种族,各种类型,任君挑选,随便排列组合心仪的CP,甚至多P. 搅基的同时,也加入了妹子,可以双向行驶,可进可退,弯直皆宜。
不光是young adult电影,所有电影现在都离不开搅基。
M家那几个我就不说了,连《万物理论》这种申奥英伦传记片也要给霍金来个忠犬基友公主抱什么的!
再看看《分歧者》,男女主的异性恋闪光弹恨不能闪瞎我的狗眼,其他男性角色虽然人数不少,但描写篇幅很小。
非要硬抠的话也就勉强能抠出Eric和阿四这一对相爱相杀,但是Eric的渣和阿四异性恋闪光弹实在让这一对的发展前景堪忧。
总之,就我个人而言,这部电影的背景设定还是很有想法的。
我打算找后面两部小说再看看,如果前方有三角恋和搅基情节,这个系列还是有救的。
又一部美国畅销小说改编的影片被运到了中国,在这个2014暑期档接近尾声又直接进入中秋档期之时,大规模登陆中国内地银幕。
本片是“狮门影业”在非常成功的运作了暮光之城和饥饿游戏系列之后的又一部相同类型的青少年题材系列影片。
影片的原著小说早已在世界各国一版再版先后三部曲《分歧者》、《叛乱者》和《忠诚者》,为年轻的作者——维罗尼卡•罗斯带来了无数的粉丝的同时,也将他直接推到了美国青春文学界领军人物的位置,同时也为影片带来了庞大的天然票仓。
狮门面对“分歧者”依然采取了“饥饿游戏”的策略,从项目立项伊始就全程跟进,不论是选角、导演人选确定、凯特温丝莱特的加盟都在狮门官网大规模宣传,并故技重施举办读书会,邀请读者们进行心得交流,同时让电影宣传海报登上多家媒体杂志的封面。
在维罗尼卡•罗斯缔造的世界里,人类按照所有最美的特质划归五派,无私,无畏,诚实,友好,博学,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还会不会有杀戮,争端,夺权,暴乱?
如果没有那么人类就不称之为人类了,小说也就没的可写了。
丑恶从未消失,它只是蛰伏、隐藏了起来,虽时都会在某一天,酝酿成熟之时,从阴暗处冲出,试图颠覆世界。
影片符合“青少年畅销”小说的所有元素,女性第一视角(事实证明,像《安德的游戏》那样将小屁男孩作为主角是没有前途的,因为自 “哈利波特”之后这类“青少年畅销”的主要观看群体是女性,她们需要的是英俊高大的男性角色,而女性主人公的后宫男友“们”可以满足这样的市场需求,往往有多位好男人相伴左右、时不时还会玩出点“兄妹”戏码(比如说《圣杯神器》)、诸多性格各异的青年角色作为绿叶(《饥饿游戏2》)、知名成人演员加盟(《哈利波特》的一堆、《圣杯神器》的一堆、《波西杰克逊》的一堆,还有《安德的游戏》的哈里森-福特,本片的凯特-温丝莱特等等)。
“分歧者”与“饥饿游戏”一样,在情节上没有仅仅止步于简单的儿女情长、谈谈情说说爱,加入了反抗体制、追寻自由的主线,主人公们对爱情诉求反而成为拼图之一,逆转了“暮光”那种一切元素都为爱情主线服务的态势。
本片在故事情节上,较之饥饿游戏推进的更为迅速,在第一集结束两位主角在基本确定了恋人关系的同时,还成功的破灭了以凯特温斯莱特为首的博学派的阴谋,在利用自己的天赋拯救了濒临颠覆的世界的同时,却对胜利的果实没有丝毫的留恋,搭上远去的列车摒弃了居住的城市、长久以来的规则与制度,向着未知的世界进发。
整个故事的情节还算不错,作者所构建的世界逻辑缜密而奇妙,整座城市的人们看似分工明确、各自安守本分,实则却暗流涌动,人类对权、利的追逐早已深植灵魂,任何看似完美的制度都存在着缺陷与漏洞,而故事中的这细微的漏洞,在几位蓄谋已久的阴谋者面前成为了颠覆整个城市和制度的毒瘤。
除了故事本身之外不得不说说影片的几位重要角色了,女主角与男主角的选取,这我只能说有点太经济实用了,两位年轻人在此之前貌似连个脸熟都算不上,就成了这个被狮门寄予厚望的系列电影的主角,女主角有点婴儿肥的脸,再加上男主角那远远算不上英俊的外貌,这样的组合较之暮光之城和饥饿游戏差距着实是有点大。
还算好的就是有凯特温斯莱特这位大反派撑场面,不然在登陆中国市场的时候,在这个相对上几乎没有太多原著读者的地方,真的不知道怎么去宣传这部影片的主演阵容。
看了电影,想看原著的童鞋现在还来得及,坐等续集到来也是不错的选择,总之等吧!
还可以吧,就是太长了,2个小时。。。。
不要跟饥饿游戏比了,本来就都是少女玛丽苏读物改编的,主角设定和世界观肯定有相似嘛~女主太像郭美美了我总想笑场,男主帅的流鼻血~唐家屯和黑暗传说里都有~分分钟让人想脱衣服,至于虎头蛇尾什么的青少年读物要求别太高,就是可惜了我大凯特和MaggieQ两位女王~不知道为毛要接戏。2星半~
虎头蛇尾!!结尾弱爆了,该不会是资金不足了吧。但是,蛋蛋是,当中从天线宝宝开始的一段zipline真是逆天了的好看啊!!!由于地点是芝加哥加一星。女主小包子挺招人爱,男主竟然是唐顿庄园出场即崩的Mr.Pamuk! 哇哈哈哈。。
不喜欢女主的颜..男主也还凑合着 剧情创意还ok吧 这么多人非要分出派别来 出现和规定违背的多种分歧者就要被杀 制度都是聪明人来制造平民们却只是服从且无力反抗 相对饥饿游戏 两者平平
很奇怪的设定,因为这些分歧者是那么出戏和然并卵
four真帅啊
好傻逼。青春片吗?应该是儿童片吧。。米国小p孩们没事可干了么?天天想着反压迫反集权,这些跟你们有毛关系啊。。女猪脸歪的还丑还肥,哭起来更难看。男猪在其他丑逼男配的衬托下仿佛好看了那么一丁点吧,本质也是个普通白人而已,根本谈不上帅。
原作这个世界的设定很幼稚。多样的人类被划分成五种只能从中选一种定义自己。每一派系特点鲜明,弱点也突出。不说电影没表现的其他派,说女主选的无畏派,无畏本是勇敢面对困苦不畏挑战也懂何时进退取舍,而他们的做法跟找死有什么区别,该叫无脑派,所谓不知者无畏。为什么这类电影女主都差不多类型?
这电影描述的“未来世界”把人类按不同品质划分为五类,分别是:地,富,反,坏,右。不劳动不参与分类的人被称为“自由派”。
如今的YA小说不加个反乌托邦背景都不好意思跟制片方说要拍三部(哦不,是四部……)第二阶段的噩梦测试是致敬1984里的101恐怖房间吧。先看的女主和她哥在另一部电影里演绝症情侣,于是奇怪的违和感……
美国现在真是文化荒漠,三部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没一部能看。
太好看了,平庸者为了所谓和平而打击分歧者,他们占有人数和资源,想方设法留住平庸。可好在分歧者为了爱和正义总会胜利。(不知道为什么评分这么低,看了短评说是有很大部分抄袭饥饿游戏,等看了饥饿游戏会改评)
结尾太弱了,设定有点简陋不过真心觉得还挺好看的…还有为什么男配都和谢琳演过情侣…
正面临选择,然而她与别人不同-同时具备无畏、无私、博学三种特质,她是一个“分歧者”.../进入了表演模式&假装被控制...不论电影本身如何,这某种玄秘感_有种"身临其境"的微妙联系:)究竟选择哪个阵营呢?或是看透了地球人性本质..根本就懒得陪他们玩了!启动/闭合程序~Swag!
女主角演技太差,同样是肉饼脸,跟人家詹妮弗劳伦斯比差远了,关键是剧情越来越狗血
4.0/10 分。最受不了的是那种青春片的弱智设定。。。
女主又丑又中二
剧情幼稚到让人如坐针毡,逻辑上的问题也是熟视无睹,动作场面无非是爬爬火车或是过家家式的枪战。女主角一脸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天煞孤星样毫无魅力,尤其是和男主角含情脉脉的对望搞得好像随时都要来一发。可悲的是如此糟烂的戏还请到凯特·温丝莱特来轧一角,一想到还要拍续集就无限神伤。
一家人去看的,适合青少年。如何面对恐惧,如何摆脱贴标签,如何找到自我,以及他人。
很新颖的题材,格斗和跑酷那段不错。女主很精致耐看,男主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