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out,时至今日,才看了《美国派3》,想来,已经出7了。
记得第一次看《美国派》时,也就是距离现在不久的时候,嗯,记忆中那一天很温暖,阳光灿烂,某个上午,没有课。
我不知道《美国派》对大多数人来讲意味着什么。
第一次看它,我还不是很能接受那种感觉。
那种美国式的阳光,美国式的幽默,美国式的青春,美国式的性爱,美国式的暧昧,美国式的party...美国式的dick,fuck,owesone... 尽管那时候也看过一些美剧了,应该是CSI:NY,GA,Friends,QAF,Lost等等,但是,这些也具有美国性质的片子无疑都不是怎么轻松的。
Friends也还好,但毕竟与“性”关联较小。
所以,看《美国派》,那种感觉还是比较新奇的。
那时候的感觉只能隐约记得,有些甜,有些涩,有些喜悦,不管剧情如何,不管演员如何,只感到轻松和惬意,whatever,还有随意与欢乐。
昨晚很累,不自觉地打开了已经在硬盘中沉睡已久的《美国派3》,而它也真的没有让我失望,并给了我更多的欣喜。
在今天,已经习惯了H.I.M.Y.M,习惯了Barney,Marshael,Ted,和那些bla bla bla的女人们,我开始渐渐融入了“美国式”。
《美国派3》也好,整个系列我看过的和没看过的也好,想必都不是不容置喙的电影,但是它们确实给了我们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和一些典型化的东西。
至少,这种美国式的故事给了我很多欣喜,更加的欣喜,依旧的惬意。
有人在《美国派7》的条目下发表评论说,不过是满画面的乳房,如果有一天你看这部片子不再觉得有趣时,你就长大了。
然而,也有人说,不管怎样,这可是美国派……我将继续看《美国派4》,或许还会看5、6、7。
而这些到底会不会发生,会怎样发生,会点燃我内心中怎样的化学反应,都是未知的。
或许有一天《美国派》终于消亡了,或许有一天我真的会长大会告别这一切...whatever.这美国式的一切,想必会一直都在吧。
当我们确认要结婚的那一刻起,该是多么的神圣与无畏。
从此两个独立的生命彼此渗透,牵绊,蔓延。
当然为了那些曼妙的时刻,我们要付出,忍耐,牺牲。
虽然现在对于婚姻的内涵我还没有深刻的认识,但我明确认识到了一个事实,婚姻中没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没有一劳永逸的经营,没有永恒美妙的性。
就如电影中父亲对儿媳妇所说,婚姻中除了性,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比如牺牲,比如包容,比如看见,很多很多……能看见对方的努力与付出,能包容对方的失误与缺点,能发自内心欣赏接纳对方。
说起来容易,做到得需要多大的智慧与心力。
当我向咨询师请教,婚姻到什么地步就可以结束了,咨询师的回答是两个人一直用错误的方式去解决与修复问题时,她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描述,面对伤口时,大家都选择拿刀去清理,你刮一刮,我刮一刮,最后骨头都出来了,失血过多而亡。
这个回答我是认同的,爱,情感是一些瞬间,而这些在错误的处理中消失殆尽,人们就把婚姻的失败归结于不爱了,没有感情了。
可感情怎么没的,很少有人去深究。
每段关系都有伤口,如果两个人都想着往伤口上撒药,清洗,消毒,会不会就没有那么多痛苦了。
在痛苦中浴炼,至少看清婚姻关系中的本质,也不枉遭遇这些折磨,这也是大道,不是么?
前三部为一个系列,感觉不错,小店很多,也还算有些内涵,不过第三部较前两部来说力度不够,斯蒂夫乐的疯狂表演也为后续衍生了新的系列。
前边五十分钟比较沉闷,主要讲结婚的原因和一些筹备工作,后边就很搞笑了,特别是吃狗屎那段,吃了还要描述它的味道,笑得本狼眼泪都流出来了,倒毛和跟老奶奶嘿咻那段也很好笑,还成功解决了老奶奶反对结婚的问题,总评三星7分,片子有着浓郁的美国特色,有些台词咱们这些外国人无法理解的,对美国人来说也许很逗逼,三个损友平时办事不靠谱,但是这个繁杂的筹备工作还是有惊无险的完成了
Stifler这个很不懂礼貌的人,出口就是脏话,让人极其反感,而且总是把事情搞砸,然而他却是这一季是最出彩的一个——一个脸皮超厚又乐观自信(抗打击能力蛮强),就像他对Jim说的那样。
为跟Finch斗在美女面前装绅士却在眼看大功告成时本性暴露,不过又凭着自己的努力再次赢得美人的芳心,也算极大欢喜吧。
美国派三部曲里我最喜欢的倒是这一部,看完后保存在电脑里的也只有这一部。
几个最精彩的人物都有出色的发挥,尤其Seann William Scott。
窃以为他其实才是美国派的灵魂人物,美国派可以没有Jason Biggs,却不能没有Seann William Scott。
电影最后也终于给他安排了一场美满的爱情,可喜可贺。
之前评论4时,有人说3最好看,于是找来看,结果只能说我不太同意这位朋友的看法。
这部片子的最大问题在于它缺少核心矛盾,只能没事找事。
经过2,jim与michelle建立了感情,接下来结婚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但是两个人的结合并没有根本上的矛盾,所以关于他们婚礼的故事缺少真正的“麻烦点”,也就是说缺少一个足够大的麻烦将影片推向高潮。
stifler的不着调,michelle父母对jim的不了解,jim奶奶的糊涂,这些都是小问题,不足以对婚礼造成真正的阻碍,也就无法套入“问题-解决”的公式,而这样一部喜剧电影又是必须要套入这个公式的。
所以这部片子给人的感觉就是散乱,缺少核心的主线,缺少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只能靠stifler不时地制造点儿小麻烦填补空白,但这远远不够。
此类影片成功套用公式的例子是《拜见岳父大人》。
岳父退休间谍的身份、多疑的性格、对女儿的过度呵护,与男猪脚令人怀疑的工作、存在疑点的学历之间就构成了核心的矛盾,不断的误解将矛盾推向集中爆发,影片也就自然而然到了高潮部分。
没有朋友的帮衬,这个婚礼无法完美举行;没有父亲的开导,两位新人无法敞开心扉。
婚姻的严肃属性无法避免,这并不单纯是性与爱的结合。
幸好,开放乐观的亲友冲淡了沉重的氛围。
如果我们不将性看得那么重,或许生活能有更多的浪漫与情趣。
青春将逝,但一切还是带着曾经的气息。
希望疲惫的中年生活依旧能有新鲜的活力。
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想起了这首歌,party in the usa。
在这个自由的国度,everything is possible. party无处不在。
各种恶搞的镜头,从影片开头就已经开始了。
虽然有些情景颇有些重口味,但总体而言还是比较不错,有喜剧,有温情,典型的美国派。
只看过美国派1,跳过2,直接看了3,这次不是写四个人,而是着重描写了男主还有那个满口脏话的家伙。
不过,美国也不乏这些家伙。
那个女主的妹妹,是饰演love actually中那个美国酒吧的妹子之一,印象很深刻,所以一眼认出。
wedding真是件让人高兴的事情最搞的对话,我记忆犹新。
"what are you? grandma-f*cker?""...you mother-f*cker!""I am.""......"
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出于美国派的大名,于是翻腾出来准备大笑一番,结果。。。
差点睡着了。。。
有几个镜头还是比较醒人的,比如几乎所有人物同时拥挤在主人公的家中(居然连主人公的名字都记不得了...)于是出现了很搞得一幕;再比如吃狗屎一段,恶搞才有点苗头。
总之,电影非常一般,适合十分十分十分无聊人等观看,而且,看了一遍我保准您不可能再看第二遍。
不信,您抽我。
这部差点没把我笑抽过去,哈哈
少了几个演员
简直就是闹剧
mood killer...当所有人都长大成人,连Stifler都变得专情又负责,改邪归正戏码上演皆大欢喜,可还会想起那些荒唐岁月?
用新电脑看完的第一部电影。。。mark
Oh, Stifler's mom~~
还好吧..
这集差了一个人啊。。总感觉少点什么。。Michelle没想到这么漂亮啊。。。
日狗狂魔
老奶奶那块 笑疯了
Jason从第二部开始变帅了呐~这部里面正式变成帅哥了~这三部电影也算是几个角色的成长历史了。
冷饭已馊。
至今还记得史蒂夫吃狗屎那段 哈哈
我年轻 我喜欢 嘿嘿
四部里最弱的一部,但搞笑程度依然不减
女主很有爱
不大好笑~但好喜欢lily!!!
Michelle真是变漂亮好多,男主角也帅了
真的美国派系列很好笑
经典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