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中的女人有许多个一个FBI的美丽女探员,最后被抹除记忆了,一点特异功能没有只会打电话然后被人忽略,掏枪射击误伤自己人。
唯一一个立大功的时候就是穿着内衣溜进夜总会探查情报。
反正做女人,就要靠脱衣服······另一个女人,似乎外号是angel,她算是最能打的了,能飞,能吐火球但是在加入X Men以前,还是一个脱衣舞女,而且这个女人无情无义,最早叛逃的就是他。
钻石女貌似很牛逼,实际上打起来也不行,主要作用还是给邪恶男一号端茶送水,顺便脱衣服勾引苏联上校,所以她也是一个靠脱衣服的。
至于变外形的那个妞,她这么多集里换了多少人了,动不动衣服都不穿了。
在前面几集里还很能打,但是在这一集里连打都不行,唯一的重大成就就是和万磁王莫名其妙的在床上怎么地了一次,片尾就跟万磁王跑了。
也是无情无义动辄就脱衣服的。
总结下,本片里女人有什么用?
脱衣服,勾引男人,被男人干,背叛,自怨自艾自卑。
回看,片中男人们各个身怀绝技,无论是书呆子型的,自卑的,自负的,老的年轻的帅的不帅的。
不仅各个有特异功能,现实中什么牛津的教授啊,科学家啊······万磁王更是跟X教授gay来gay去后,忽然能力大爆发,先是玩刀子,后来就可以转卫星接收器,然后可以拉潜艇,最后杀了仇人就可以莫名其妙的飞了。
而且当上坏人后,品味也变好了,最后出现时那身红西服非常有档次。
一看就知道当了boss当了boss后的万磁王第一件事情是干什么?
把前任boss的小bitch给救出来自己玩······坏人那边女人和男人的比例是3:3好人这边那个FBI女的不算变种人,留下的全他妈是男的开始死去的那个黑哥就算死,也死的有情有义的·····你们说,这是不是性别歧视不过据说女人最强的终极技能就是征服能征服世界的男人
X-men: first class 看得我心潮起伏,在电影院里被萌得死去活来,如果有地毯老子直接就躺倒翻滚了啊!
回来搜评论,发现James McAvoy说:It’s kind of a love story, which, really, was a love story between two men. ——主演带着这样的觉悟演电影,怪不得两小时内我的狗眼被闪瞎了一次又一次啊!!!
事实上整段话是这样的:It’s kind of a love story, like “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 which, really, was a love story between two men.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n their lives they’ve met someone who is an equal of sorts, someone who understands them and can connect and push them too. Especially Charles, he’s fascinated with Erik and his potential. For Erik, Charles is the first person he’s trusted to really tell about his past and the first person to understand the horrible things he’s been through.——James 你够了,你把人物解读到这种地步你给同人留一点活路吧...回来重看预告片,字幕写:Before he was Professor X, he was Charles.Before he was Magneto, he was Erik.Witness the beginning...我直接在后面脑补了 of love...暗黑攻圣母受!!
小攻很帅有木有!
小受很人妻有木有!
(James我对不起你...)Erik 影片最初穿着睡袍躺在床上玩弄硬币的镜头啊,标准童年创伤生活在仇恨里的反派boss啊有木有!!!
初遇,Erik一个人挡在潜艇前面,那时候你俩还不认识啊,教授你就这么跳下去了啊!
Erik,那一瞬间你有木有觉得这个人从天而降仿佛上帝赐给你的礼物,你生命里的光,仿佛闪电划破你阴沉的内心啊!
光光一个初遇就能脑补多少啊!
很多年后Erik回想起他们的初遇,周围是冰冷的海水,他拼命地想要毁掉面前的那艘潜艇——可是他不能够,潜艇依旧缓慢但坚定地向他驶来,他感到肺里隐隐的窒息,他觉得自己需要一大口新鲜空气,可是他不能够——他咬紧牙关,用尽全力想要控制那庞大的金属体。
忽然有人在背后抱住了他。
Erik一惊,紧接着就是急迫的挣扎。
然后他听到有人在他的脑海里说:Let it go. Let it go Erik...I know what this means to you but you have to let it go...他被那人扯上了水面,空气再次涌入胸腔的时候,他看到一双湛蓝的眼睛,和过于红润的嘴唇,他听到一个略为沙哑的声音对他说:“Hi, Charles Xavier。
”他听到那个声音絮絮地对他说,我知道,我知道你经历了什么,我知道你的一切。
那一瞬间他感到眼睛酸涩难耐,他想一定是在海水里浸得太久。
他听到自己说,I though I am alone...海水咸腥的味道充斥着他的鼻腔,浪花盈盈欲坠,月光在水面上激起万点涟漪,世界忽然静音。
他听到那个人的回答。
No, you are not alone。
之后一段时间Erik 反反复复梦到自己陷在各种各样的困境里不能自拔,海水,沼泽,流沙,最后总有Charles抱住他把他拖出来。
他很喜欢Charles的拥抱,温暖而坚定,令人安心,就像,很久以前,母亲的怀抱。
Erik不知道这些梦,或者说,他和Charles的初遇,是否是个寓言。
Charles总是那么正直,美好,单纯——是的,单纯。
他有时候甚至觉得那一瞬间从天而降的Charles是上帝赐给他的礼物,是他的救赎,他生命里的光。
======好了,停止吧...=====Erik 你为什么要带头盔?
你是怕教授读出你心底最深的,那三个字的秘密吧!
然而教授你其实是知道的吧!
不然在Erik狂化要毁灭所有战舰的时候,被流弹击中的你对他说,是你干的。
你真是了解Erik,知道怎样才能让他(暂时)放弃复仇。
你就是Erik那唯一的软肋啊!!
海滩边Erik 抱着 Charles,背景是不断坠落的导弹和巨大的爆炸声,那一刻我脑子里为什么忽然出现了“民主主义也好,世界变成原子也罢,我只希望他能在我身边半醒半睡地看书”这样的句子啊!!!
两个人一起出去找mutant就找mutant的好了啊,一起睡在一张大!
红!
床!
上很违规啊混蛋!
进来的脱衣小舞娘很困惑觉得自己很多余啊有木有!
飞机坠毁的时候Erik你给他当人肉安全带啊!!
Erik 冲进俄国人的地盘报仇啊!
Charles 甩下一句 “I am sorry I cannot leave him” 就跟着冲进去了啊!!!
以及两个人一起带领其他mutant的家长气场是想怎样啊!
海滩边两人分道扬镳还问大伙要跟谁!
尼玛这是离婚了分监护权吗!!
互相欣赏有木有!
互相钦佩有木有!
互相爱慕有木有!
惺惺相惜但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什么的!
相!
爱!
相!
杀!
萌死了啊有木有!!
你可以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但是却无法阻止我什么的!
你要拯救世界,但是我只想你来拯救我什么的!
我们本来可以成为最好的搭档,现在却是最好的对手。
天下之大,和我站在同一高度的,也只有一个你罢了什么的!
Charles此生不过爱过一个人,你以为那是谁什么的!
以及不知道哪个小哥的长腿细腰啊!!
当时我就有流口水的冲动啊!
我觉得我需要去重看X-men三部曲来挖掘更多的爱...
作为一个啃着11区acg长大的人,我对美漫的概念就完全只限在据其改编的电影。
所以原著党可以完全忽略(原著党永远是不满意的),但如果是炎炎夏日(巴黎终于有点要热起来的样子了),想呼朋唤友舔着冰淇淋捧着爆米花找部帅哥美女基情四射情节流畅人物鲜明场面好看(倒没有多巨大)配乐很赞总之很爽的片儿happy一下,六月档的话动画应该是功夫熊猫(阿宝多看看也蛮帅的啦),真人电影就这部了。
以上正经总结完,还有一个腐女版本的总结:姐姐我腐了好多年,看电影的时候还是讲点操守的,顶多就是掐掐大腿,有些送上门来给人YY的片儿(比如《赤壁》《新福尔摩斯》等等)也会知情识趣地咂吧咂吧嘴,一般倒不至于在电影院里就面露淫笑。
偏偏这片子,自从两男主角相遇开始,我就一路淫笑到结尾——可见本片的荷尔蒙有多旺盛(应该是以仙流作为启蒙cp的姐姐我天生就吃这种“要打的时候你死我活,要爱的时候死去活来,打打爱爱之间教学相长共同进步”这样的关系吧)。
于是下文混杂各种腐情节,敏感者回避。
这部电影的情节展开得相当流畅啊,非常出乎姐姐意料——一般这种前传啊还是美漫很容易就因为要顾及衔接后情,还有要处理人物间的关系,介绍故事背景等等弄得束手缩脚,要不然就是暴走。
能够把故事推进与人物性格塑造结合成功的案例并不多。
本片回到44年,以双线开始,一条线是生长于欧洲波兰Alex(以下简称A)被怪蜀黍拐带的悲惨童年,另一条则是住在美国城堡中远离战火的Xavier(以下简称X)与小蓝两小无猜的邂逅。
这种童年生活环境的差异注定了两人将来不会做同一种选择。
十几年后,当热战结束,冷战正在美苏间闹得如火如荼之迹,26个字母当中最攻的与最受的相遇了,帮助CIA阻止核战的X在水中搂住了正在追杀怪蜀黍的A,从此上演一段虐恋情深……这后面的剧情涉及到几个小盆友的入伍,“特种部队”的第一次分裂与认同危——除了奋力反抗的小黑(长得好像在House里酱油过的big love)之外,怪蜀黍没有伤害任何小盆友,两种正义就此摆在所有的特种人同时也呈现在观众面前(其实就是“有罪论断”和“无罪论断”,A因人类当中有想要利用他们的能力想要毁灭他们的败类,认为应当以自保这一最高本能出发先下手消灭人类一劳永逸,X因人类当中必还有同情接纳帮助他们的善者,不应当无辜受涉及)。
当然因为怪蜀黍太bt而且长得也比较ws,所以观众还是站在主角这一边的,但是当A取代怪蜀黍成为“相对反派”的领袖时,两种正义其实都是成立了,完全只取决于当事者个人的选择。
整个X-Men的关系网极其复杂,来来去去,爱恨交缠,拍前传最难为的就是要平衡住观众的倾向性,把正派和反派都维持在一个“相对”的好坏上,甚至更进一步的,要观众理解A这种“反人类”的立场。
这部电影在这一点上是很成功的。
在开始追击怪蜀黍的情节之前,编剧很聪明的先让怪蜀黍一窝端了CIA好撇掉这条线上的诸事,专心在x-men的故事上,并且找了个机会拿下了钻石女,从而使X成为唯一有心电感应能力的人(其实最好用的真就是这个能力啊)。
这两件“准备工作”都经由一场小高潮完成,完全的不着迹有没有,请国内的编剧们尽快学起来!
论角色的成长度最甚的是小蓝,论角色的复杂度最深的是A(Michael Fassbender帅啊,我的菜啊),但演得最好的还是James McAvoy啊!
那个按着太阳穴狂叫“我找不到他了!
失联了!
”的样子是有多动情啊……要换我早笑场了(其实这种没有现实代入感的戏最难演了啊,根本完全要靠自己脑补,一个演不好就显得很傻啊有木有)。
这可能是我多年看到的美漫Hero中被演得最入心入肺却不着大痕迹的角色了。
所以说人家虽然个子只有这么点儿,样子也不说有多帅,最近还有点发福,但依旧在各类型片中吃得开是有道理的啊(不过他本人偏爱爆米花片就是了)。
中间金刚狼有来打酱油,观众当中居然有人没笑的!
这些根本全是“误入”的吧。
我仔细观察后确定是Hugh Jackman本人,嗯。
跟前来“招聘”的两只的对话也很搞——“给我滚!
”两只就乖乖扯呼了囧!
最后腐时间:1. 在飞机上X把A拉上来之后,飞机就翻鸟。
然后我们攻君终于借机推倒了受君有木有!
压得那叫一个瓷实有木有!
2. 最后受君表示坚决不让攻君伤害无辜的人有木有,攻君就打坏了受君的菊花啊,5555,太泥玛狠了……完事了还想推到女人头上,想把人弄死当替罪羊,受君一针见血地指出“就是你给弄坏的”
说这片子帅,是因为X-men系列和其他漫画英雄系列不太一样:这是一组群像,所以mutant之间的互动,mutant与人类或敌或友的关系,都比一般的漫画英雄要来的复杂些,可以讲的故事就更有味道些。
而且每个mutant都不是无敌的,颇有些“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的感觉。
有缺陷的英雄才有血肉,更何况是一群吵吵闹闹,大多时候控制不住自己超能力的家伙在一起,故事就份外精彩。
就电影来看,金刚狼的塑造虽然很成功,虽然很可爱,但和强大,腹黑与优雅并存的万磁王比起来,他就是小萝卜头儿了。
看到X-men第二集,万磁王用三颗子弹“飞越”塑料监狱的时候,那一刻的影音效果,简直就是佛家拈花一笑,尘埃不染的境界。
这种微妙的东方式的强大和无敌气概,让影院里的西方男女们唏嘘一片,瞠目结舌。
唉,Ian Mckellen老爷子真不是盖的...就因为万磁王这种奇特的魅力,于是First Class的剧本出来了,据说是万磁王的前传。
但后来制片换了剧本,于是有了今天这个X教授和万磁王的爱情大片。
说它是爱情片,是因为即使让爷们儿来看,其中的bromance的剧情设计是真正的情深意厚,再加上两个英国演员的演绎,把很容易变成鸡血8点档的故事变成了莎士比亚的麦克白。
戏剧表演的魅力不过如此。
当然如果观众有心戚戚然,但努力不想为之动容,那就是装酷了。
James M.扮演的年轻的X教授一开始看似玩世不恭,性情随和,象一个普普通通的能够享受生活的正常年轻人。
但遇到年轻的万磁王之后,教授骨子里的耶稣基督特性就日益明显起来。
他隔三差五的就要拉扯万磁王一把,无论是从水里,还是从对方的恶梦里,心底的纠结里。
另外还有一群60年代的teenager,叽叽喳喳制造了无数的麻烦。
想来教授就是个天生的教育学家,所以开个学校神马的,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儿。
等到片子末尾,教授控制住万磁王的死敌,苦求后者不要杀人。
但后者听不到,于是能够接受坏蛋的所有感官机能的教授只好大口深呼吸,然后眼睁睁的看着硬币穿过“自己”的脑袋,当然还有万磁王那一脸的复仇满足感吧。
这样的牺牲看起来很狗血,但情节设计得又极其自然,于是事到临头,观众才发现教授这个耶稣有多么难做。
说实话,把一个好人塑造成圣母或基督,或者把一个坏人塑造成纯粹的恶魔,是编剧无能的一个表现。
所以James M.才在采访中谈及:教授年轻的时候,还是有点花心和色劲儿的。
这算是给人物创作的一点点辩白。
但偶个人认为,正是这种“高尚善良一尘不染”的品质,给教授这个形象打了个折扣:试想你如何解释一个拥有近乎神的能力,能看穿所有人的心思的超人,还对人类有如此的宽容和悲怜呢?
从美学角度讲,这样的一个神,有着基督教的乏味,丧失了古希腊和北欧神话中的人性魅力。
相对于圣母一般的教授,万磁王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扮演者是Michael Fassbender。
此人在300里露面的时候,偶这色雷达就预测这个德国人迟早会红:一双后现代主义迷茫脆弱的大眼睛,残酷的硬下巴和薄嘴唇,还有盈盈一握的色色小细腰,全身上下都不协调,但让人看了一眼还忍不住再看一眼。
后来他在Inglourious Basterds穿着党卫队军服招摇:你说为啥德国人演的德国军官,感觉就是很奇特涅?
这片子里的帅,大概都让万磁王占全了。
首先这个人物形象就是个伤痕男,从精神到肉体都是千疮百孔,而且贯彻了男人打落牙齿肚里吞的优良传统。
另外从超能力看,教授尽管强大,但他只能揉着太阳穴玩儿“附体”而已。
万磁王则是动辄就挪个金门桥,捞个深海潜艇之类的大手笔。
注意到没?
这个万磁王做各种破坏性举动的时候,手势很快,很利索。
但要做超级起重机的事儿时,他的手很慢,很舒展,隐隐有四两拨千斤的味道。
最后他捞完了潜艇又发导弹,大场面镜头气势非凡,绚烂多彩,风格却是很古典很简洁,不象变形金刚一样满目都是钢铁零件儿,可见导演和摄影的功底着实过硬。
银幕下的观众和银幕上的几千美苏官兵,大概只有暗叫oh my lady gaga的份儿。
但就是这么帅的威风凛凛的两个人物,演到细处,那点儿眼泪也能收放自如,决不会让观众感到突兀。
编剧和演员能做到这份儿上,这片子就超值票价了。
最后两个朋友还是反目成仇了,但这种仇恨似乎被X-men的其它电影剧本解释为“对事不对人”的仇恨。
这是典型的古典对手逻辑: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依然尊重你为我的敌人。
因此两个人无论欠了对方多少千丝万缕的情谊,该掰的时候就掰,决不拖泥带水,从此分道扬镳。
只是教授等到万磁王走了,才吐出一句I cannot feel my legs,让心思敏锐的女观众半天才回过味儿来。
好的情节设计,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吧。
---下面是一句看到铺天盖地“基情”影评后的吐槽:看到所谓基情的,大都是不甘寂寞,情感丰富的女生。
其实无论同性的基,还是异性的爱,升华到一定阶段,都是需要肉体的。
但看看这个由四部影片组成的Xavier和Magneto的故事,如果几十年后,两人还在翻看捉摸同一本书,这种关系大概早就和性别无关了。
让英国人来诠释柏拉图,无疑是目前文艺界最合适的选择。
万磁王出生在一个犹太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全家惨遭纳粹屠杀,并埋入集体坟墓中,从万人堆里爬出来的他再次被抓,被送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在那里他被迫操作毒气室,还被要求焚烧同胞的尸体。
少年时期的迈克斯在这座人间地狱里饱尝了生理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绝望,但他仍旧没有放弃活下去的信念。
终于,一个名叫玛格达的吉普赛女孩走进了迈克斯的生活,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并在1944年的起义中一同逃离集中营。
万磁王完全不是坏人,更没有被什么仇恨蒙蔽了双眼之说,他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变种人争取社会地位和接纳尊重,虽然略显激进但却有可取之处。
之前的《X战警》三部曲仅仅是把万磁王作为一个反派来塑造,本身并没有什么性格魅力。
而《X战警:第一战》中的万磁王则迎来了大翻身,影片几乎重塑了这个悲情到无以复加的大反派,而迈克尔·法斯宾德的倾情演绎更是让人落泪,唏嘘不已。
摘自网络,不妥私信删
《X战警》的原画当年看完三部曲后找来看过,感觉画风潦草粗糙,故事简单粗暴。
但这个系列中关于变种人的设定,有它最能打动人的一件法宝:当发现自己与众不同的时候,该如何选择?
是改变自己,还是改变世界?
在《第一战》中,选择前者的是汉克。
实际他没有错。
就算审美标准再相对化,畸形的脚和蓝色的皮肤也不会被认为是正常态。
世界需要秩序,而秩序需要标准,标准意味着划分:符合,或不符合。
汉克的不幸在于“治愈”失败的后果,使得本来可以隐藏的残缺,变成了彻底的变异,只能以认命告终。
从这个羞涩腼腆的文弱少年外表“毁容”后性情也变得暴躁易怒的小细节里,已足可见到他内心的痛苦——自已已无法改变,而世界依旧。
所以,我觉得大多数观众都会认同艾瑞克的选择:接受自我,做自己,直至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利而对抗世界。
对这个角色的代入满足了现实中很多人(尤其是渴望张扬个性的青少年)不可即的愿望。
当然,这种强硬的姿态是建立在丛林法则的判决之上:和外貌的“歪瓜裂枣”相比,操控金属的力量不但不是残缺,而且对于建立在钢铁、合金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特别是军事武器方面)而言,简直是堪比上帝。
这种能力的性质使得艾瑞克处在一个优势的地位。
因此他无须自卑,可以义无反顾地和整个“普通人”的世界决裂。
更何况,这个世界还欠了他一笔永远也还不清的债。
变种人才是人类进化的方向,才是“the better men”。
这个观点太让人想起尼采的“超人”学说。
讽刺的是,纳粹正是这一学说的忠实信徒。
曾身为种族灭绝对象的艾瑞克,最终却选择了新的“种族主义”,这比“一段美好友情的结束”更让人郁郁。
愤怒总比温情更有力量,而排斥总比宽容繁殖得更快。
因为前者容易,后者难。
查尔斯在片中也反复提到这个词语。
但显然,他所认为的“better”,包含着道德上的意义。
我看的版本把“We have it in us to be the better men.”译成“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很杯具地变成了一句狗血到让人笑场的台词,拿来说服央企的老总都有困难,更别说能把潜水艇拎出海底的万磁王。
实际这里二人所谈到的“better”指的还是超能力的意义。
后来当向自己射来的导弹已被艾瑞克掌控,查尔斯的第一反应是:“Eric,you said yourself,we're the better men.This is the time to prove it.”这里的“the better men”有了以德报怨的意味。
在查尔斯的观点看来,拥有超能力的人,必须在道德上也随之进化,对“普通人”的敌意报以宽容的态度。
这个逻辑未免太圣人,和这个讲究权利的世界太格格不入,还违反了生物学上的进化论。
所以X教授只能作为一个虚弱的理想主义者,到轮椅上去做行动的矮子。
改天换地什么的,还得靠金刚狼、暴风女这些动手派去实现。
可是,用以牙还牙的方法改变的世界,就能够让每个人都得到“做自己”的自由吗?
现代人类的祖先以进化之名淘汰了尼安德特人,之后,他们又划分出了自己的异端,并且终于在20世纪走到了灭绝同类的地步。
如果真有一个完全属于变种人的世界的话,又会发生什么呢?
因此,宽容不是生存竞争中的绊脚石,而恰恰是自我保存的武器。
如果遗传下来的只有弱肉强食的食物链逻辑,那么总有一天世上将无肉可食。
查尔斯所要保存的是这最珍贵的基因。
每一个有理性的生物都有机会携带着它,而并非只有人或变种人。
唯有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才是平等的。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是“the better man”。
打酱油的金刚狼,叼着雪茄整部电影就一句台词“go fuck yourselvs”,作为x-men标志性的出了10几秒的镜头,冲着这一句绝对把其他演员比下去了。
按照剧情发展时间来推断,白皇后Emma还处于自我迷失状态,因此在电影中是反面角色,在漫画中今后会成为charles的学校的接班人,可惜演员太老了。
charles用科学大球搜索变种人的时候很快的闪过一个白发少女,看形象应该是今后的暴风女。
很遗憾变色龙换了演员,比上一个胖了许多,x-men2中那魔鬼身材和凌厉的身手形象实在是无法超越了。
万磁王和charles的性格塑造非常成功,只是二位演员的演技着实无法和老一代相比。
为啥搞的查博士从头到尾满嘴仁义道德的。
变种人数量不多,此外那个身上会发激光那厮应该不是scotte,可能情节在这一开始charles还没找到scotte。
用一句话概括此集为“尼玛原来古巴中程导弹危机是变种人搞出来的,可怜的小美小苏。
”该片本来想打4星的,无耐国内不引进,今年又是marvel大年,《雷神thor》又没拍好,已经算是marvel系列的佳作了,继续期待下半年的《美国队长》和《复仇者》。
AKA 讲述尿罐子和轮椅的起源的故事一句话总结:一部节奏适宜,大小高潮分布得当,主角塑造出色,群戏设置精彩,动作场面合格的消遣娱乐大作。
喜欢X1和X2电影的不容错过,想看演员的更“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看”。
(如果你想看基情,这片里也是有的,至少很多人都是这么说的……)*****话痨、花痴外兼少数疑似剧透的部分开始了,不喜勿看,谢谢!
*****迫不及待的订了早场,看完有点后悔没多等几个小时,在晚场的大放映厅看。
无论Fox的公关宣传是多么的糟糕(劣质ps海报,无限剧透片段),拍摄日程卡得有多紧,他们终于让这个系列在X2之后多了一部好看的电影(八年了啊,终于选对了导演)。
我不是漫画读者,但CBM(comic book movie)一直是我的guilty pleasure,多少可以算是X-men系列电影的影迷,能在Last Stand和Wolverine两部电影制造出“WTF?!
”情绪后看到这么一部可以比肩X2的作品,真是欣慰外加满足。
这部电影是实打实的prequel,人物设定和剧情发展衔接X1和X2几乎无障碍(另两部不是Singer制片的,估计是一定程度上被无视了);风格上也是一贯的群戏模式加对少数人物的侧重,多角恋和暧昧情绪乱飞,认真的拿异族话题说事,小幽默冷笑话穿插……就像有评论说的,这里Eric的和X1里金刚狼很相似,都是作为外来人融入X教授的队伍;在对原著角色的态度上,Singer喜欢金刚狼,Vaughn偏好万磁王,于是这两位就自然而然的成了群戏里的主角。
至于之前纷纷猜测的reboot,只能说如果以X3和Wolverine为参照物看,这部确实可以当reboot. 在两部失败作品后,这个系列以回归的形式迎来了新生。
这部电影作为CBM最难得的优点就是主题设定和表演——和一般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突破自我不同,这个系列的主角们很多是算不上英雄的(具体解读可以看原著党对漫画的介绍评论,这里就略过了)。
没了高大全或者自毁倾向,X-Men系列里的人物更多的是一种少数群体对生存和反歧视的诉求——这两个话题,如果不拍漫画电影,是多么好的装深沉申奥选择啊!
无论电影能在这点上挖掘多深,只要能表现出这一点,这个系列就总能和其他超级英雄电影区别出来(Last Stand只把这个话题当花架子还不挖掘光无病呻吟搞得十分烦人,Wolverine则是几乎无视了)。
对这一系列传统,First Class里主要从年轻变种人对“feel normal”的追求和Eric与Charles的争论两点切入;影片最后Eric和Charles的矛盾爆发,Raven(Mystique)的心理成长完成,算是将这一主题继续带入下一部。
超级英雄们通常是一人挑战世界或者和基友并肩作战/互K:喜怒哀乐、成就委屈也多半只是围绕着大英雄一人;感情线也是以一人为中心的放射状(对手,朋友,女友,导师,基友……有时还会互相重叠)。
X-Men则是一堆相对好人,一堆相对反派和一堆相对“中立”的人(一般是有事找变种人帮忙没事就想毁灭变种人的人类)直接互相连线得出的网状关系——群戏构架虽然不会像Altman作品那样来得正宗,但和其他CBM比绝对是与众不同的。
First Class虽然以Eric和Charles的相识到决裂为主线,但依旧描述了一干年轻队员的成长,其中Mystique和Beast的戏份最为出色。
想在表演上脱颖而出,仅仅有个群戏设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个好的卡司——而First Class幸运得拥有着这个夏天的CBM里最强大最会演戏的演员阵容。
我只看了Thor,绿灯侠和美国队长还没出来就敢这么说话是有原因的:McAvoy的Charles出乎意料的好,一个“好人”很容易被塑造成无聊单调的正面角色,但JM的没残疾没秃头的X教授是个很立体的人物;在正直善良之外,这个Charles还充满活力,魅力十足,他幽默、自信有时略有自恋,没事喜欢和美女搭讪…… 好人通常很无聊,不过First Class里的Charles非常讨人喜欢。
BTW,影片最后揭示了Charles为什么坐上轮椅,还总拿他的头发开玩笑。
Fassbender的Eric是我最初想看这部电影的主要原因(本来只是抱着看喜欢的演员演烂片来娱乐的心态的,但预告片出来后才又唤起我对系列电影的热爱),国外评论夸他的够多了,作为粉丝的我反倒没什么好说的了。
只能提一点,演员做好准备功课总是十分有用的,他当年为《无耻混蛋》里Hans Landa试镜准备的法语练习在这片里就用上了,虽然说的远远不如他的第二母语德语…… 对于粉丝们纷纷表示无奈的尿罐子造型,我想说一句,照片里那个就算不错了,后面的更雷= =||| Bacon的反派,电影片头和少年Eric的那场戏里真是坏到骨子里,从造型到风格都无比像Gary Oldman;尽管剧本没给这个角色更多的挖掘空间,但他沉稳低调的表演风格配上角色的心狠手辣毫不留情让电影里的反派阵营拥有了切实的存在感。
反派阵营里的其他人物,则主要负责面子工程。
January Jones的Emma很冷艳,主要打性感牌。
虽然角色形象很单一,表演也没什么亮点,但她的存在绝对是没给电影拖后腿的;而且有了一月姐姐,这电影60年代背景几乎就是有了比老爷车和肯尼迪录像还实用的“道具”。
Rose Byrne的作用和一月类似。
Jennifer Lawrence和Nicholas Hoult是年轻演员里最有存在感的两位,值得特别表扬。
其他年轻演员的微弱存在感和浓厚的21世纪气质是First Class在群戏上和X2尚有距离的重要原因。
除了主题和表演两点外,电影在其他方面也很不错:Matthew Vaughn的执导:整体风格延续Singer作品,电影还是有很多地方很Vaughn的,比如笑点不断的招募和训练片段。
全片情节流畅,节奏掌控到位,两个小时丝毫不会觉得长(如果能更长点可能更好)。
配乐的貌似是汉子寂寞的徒弟,有点特色欠缺,但烘托气氛做得十分到位。
特效没有什么跨时代意义,但做得都比较惊喜,大场景也不少,视觉消遣完全够用的,还不用带3D眼镜。
最后,如果你看完了这篇评论,一定是和我一样希望有续集吧?
顺便推广下小组:http://www.douban.com/group/Fassbender/
——warning:此文腐,敬告非腐切莫误入,在下害怕被扣大帽子——首先自我检讨,内地六七月国产电影保护月着实坑爹,我实在无法忍耐到八月再看(那时候还不知道自己究竟会在哪里出现,要是真的跑到香港去了而叉男男早就下线了我就悲剧了),于是,开封了TS版偷跑……虽然画质和声音都相当悲催,但是挡不住里头的浓浓JQ之气。
Friendship?
Friendship你妹。
真心觉得这片的中文译名应该是《X男男:初恋》,各种狗血桥段,各种眼神交流深情对视,让我不禁拍桌打滚,导演这么拍真的没问题吗?!
以下鸡血发言按情节在片中出现时间顺序排列。
从初见面时Charles感应到Erik的存在开始,Erik执意要爆掉仇人的潜水艇,就算自溺也在所不惜,而Charles那嘶声的“You have to let it go”,然后跳海救人,到出水面后两人的对话,"I thought I was alone","You are not alone“,瞬间把我虐到了。
Erik恐怕一直以为自己是孤身一人对抗世界,到后来遇见Charles简直就是孤独航行的船找到休憩的港湾之类之类洒狗血的比喻吧——虽然相当悲催的事实是,这港湾只是暂时的。
后来的诸多JQ情节简直闪瞎我的眼。
Charles在Erik要离开时说“我知道你的一切”,努力向他伸出友谊(伪)之手;而终于Erik留下后两人相视而笑,Charles还拒绝了CIA的瞎掺和,说“I'm with Erik”;后来两人满世界找变种人时超级像蜜月旅行,脱衣舞酒吧包厢红床上碰杯饮酒,出租车后座Charles懒洋洋地搭在Erik背后的手臂,在林肯像前的阶梯上下棋,真是要甜蜜有甜蜜,要情调有情调。
Erik为了得到仇敌消息闯进苏联军官宅邸后,Charles对这片子名义上的女主丢下一句“I'm sorry, I can't leave him”就去追Erik了。
刚开始我掏耳朵想我是不是漏听了最后一个词alone?
倒回去再来一次还是没有alone——擦!
I can't leave him可以让我脑补到十万八千里之外的很多东西好不好!
不对这根本不需要我脑补了。
女主角被导演一棍子打死了。
这片没有女主角!!
再往后,训练小崽子们的能力,标准的严父慈母档,Erik比较暴力直接急于求成,Charles淡定温和循序渐进,两种训练方式也算各有所长。
而Charles帮助Erik发挥能力时,前头用枪那里完全是调情——或者说Erik简直在笑眯眯地TX Charles;后来Erik终于能在愤怒的情绪之外移动巨大物体,Charles与Erik简直一直在进行真·精神伴侣的桥段,成功之后两人笑得灿烂无比。
壁炉前的下棋夜话。
我很爱这样的情节,一触即发的紧绷的战争背景,两个人坐在火旁仿佛运筹帷幄般,合作又对立。
其实两人的分歧着实明显,Erik从小的苦逼经历令他成为了悲观现实主义者,对自己的能力怀有傲气,对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感到愤怒,因为曾被恶毒的对待而对人性失望,他不信任人;而Charles却是乐观理想主义者,那种乐观不是天真的那种乐观,我看到有人说“他自己的脑是他的脑,别人的脑也是他的脑”,Charles一定见过很多诡异纠结的大脑(比如Erik的),但他还是能在其中发现美好明亮之处,他的乐观是在通晓世情后仍对人性抱有希望。
在mutants之中,Erik站出来是因为仇恨,Charles站出来是因为责任感,所以前者激烈而后者和缓。
这么互补,怎么还不去扯结婚证啊真是。
飞机即将坠毁时,Charles把险些掉下去的Erik拉上来,这时飞机开始翻滚,Erik立即抱住Charles发挥磁力将他们牢牢钉在机身上。
我把这段反复拉了几遍,夫夫俩互救什么的不要这么带感啊!
Erik感到飞机翻滚后第一反应就是护住Charles!
接下来就是虐的了。
Erik终于能杀掉Shaw,戴上了屏蔽头盔,隔绝了Charles的声音,宣布他们终于还是站立在不同的立场上。
就算在这个时候,Charles为了控制Shaw将感觉与Shaw连在一起的时候,Erik用硬币穿过Shaw的头复仇的时候,Charles撕心裂肺地痛喊的时候,Charles还是没有放松对Shaw的控制——即使那同时会让他自己痛不可遏。
MD,这是什么,这是什么感情,我看到这里整个人都崩掉了。
然后也是最虐的,沙滩那幕,狠狠地戳死我TAT。
Charles捂着中弹的脊椎倒下以后Erik发飙了,导弹什么的也不管了,直接向可怜的女炮灰开炮,那时Erik因为Charles受伤瞬间进入蛮不讲理模式,直觉怪罪于女炮灰身上。
而Charles那句“She didn't do this, Erik. You did it”把Erik砸回现实——而后来的场景两人那姿势和对话太令人泪奔了,明明在向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却无可挽回地分道而驰。
直到Erik走了以后,Charles才说出I can't feel my legs。
就算观念的分歧导致了分道扬镳,仍然不希望用强迫的方法令Erik接受自己的观点,更不愿意以中弹这件事作为筹码引起Erik的愧疚,干脆对Erik放手,也让Erik对他干脆放手。
这里看得我直打滚,Charles啊Charles,我还可以更爱你一点吗,我果然对这种内心强大的男人毫无抵抗力啊嘤嘤嘤嘤————————————2011.7.8R5出了,坑爹的国内引进无望……果然看TS版会漏掉无数细节TAT
无论是Marvel还是DC Comics的漫画电影,似乎都在向过去简单的好人打败坏人的故事说再见;之前诺兰的两部蝙蝠侠都反映了这一变化,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票房也口碑双丰收);于是Marvel的这一部也采取了类似的方式,告别了之前X-men系列只注重场面和效果、情节偏弱的缺点,在情节安排上下足了功夫。
古巴导弹危机是一个很好的背景,美苏争霸、冷战开端之后的第二战(第一战当然是在朝鲜/韩国),并且是最有可能变成核战争的一次军事对峙。
从溯源到二战的德军集中营,到古巴导弹危机,中间虽然没有提到麦肯锡主义,但是影片反映的也是麦肯锡主义的一种——人类对变种人的排斥。
当最后美苏双方都调转枪口对准变种人时,我们才会意识到,这其实是X-men系列真正的开端。
无论是Erick还是Charles,他们不可避免地卷入人类和变种人共存问题的讨论之中;而正如我们在政党政治中看到的鹰派和鸽派区分那样,Erick作为鹰派,采取的是对抗,而Charles则是鸽派,采取的是融合。
虽然在面对共同的敌人时,两派可以相融,可以并肩作战;但是敌人被消灭之后,两派的内战才刚刚开始。
无论是鹰派还是鸽派,在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采用的策略和方法不同而已;某种程度上,两派可以相互转化,互相妥协。
我相信这一前传系列才刚刚开始,后面的故事,或许与这种转化有关。
作为X-men系列的新开始,我们有理由期待随后的续作:或许这是Marvel拿来对抗DC Comics的蝙蝠侠系列最好的武器。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去影院看啊各位亲!事实证明了,三观极其不统一,门不当户不对的两个人还是不能够在一起的呀!
这片简直法斯宾德个人秀,太嗲了!穿黑色高领棉毛衫站着的时候简直如油画般好看!为啥我觉得这片不基呢?最主要JamesMcAvoy跟法斯宾德演对手戏太没说服力了,根本压不住!我老喜欢Kevin Bacon抿着薄薄的嘴唇笑起来的样子,可惜这片里KB叔叔的表现还不够。选那么好看的小Tony,最终长成为Beast倒是挺萌
画面不错,故事简单,还有就是里面角色的设定太像封神榜了喂,我不断的出戏,以为自己在看英文版的神话啊!
据说这是最好的一部X战警,为什么我一点感觉也没有?我的个人印象是剧情散乱且不合理,中段的一些镜头处理和人物设定太做作,完全就是不及格的作品嘛。难道我真的完全不适合超级英雄电影吗?
“你完美无瑕,只是生活试图把你驯服。This is you, No more hiding.” 好看到爆,系列最佳。就像「星际迷航」,即便你没有看过该系列任何一部,也会被吸引。配乐单加一星,很有「月球」和「盗梦空间」的feel,衬托剧情,让人亢奋。
beast的前身是Nicholas Hoult,万磁王以前还和x教授 搞过基啊
在电影院看的话应该还蛮精彩的~
阳痿战警
高中观影战果
发现这部没有看过,不好看啊,万磁王和蓝色MM莫名其妙变坏人了一刚,杀了坏人,自己变坏人,太搞笑了= =
年度搞基大片!对冷战年代的完美重现~!
2.8
这种片都是卖萌的
绝对是今年到现在最棒的好莱坞电影,导演对于时代感的把握使得影片有了前四部所没有的厚重,冷战,古巴核危机,变种人自我存在的探索,主题的丰富为这个系列带来了全新的生命。这部电影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它动作戏不多,但是却可以让人感觉整部电影都是高潮,导演对于节奏以及影片整体感觉的把握做得无懈
对这种题材着实不感兴趣
即便有两大我爱的美男也不能拯救这部烂片
精彩的爆米花电影。
擦,2013年8月18日又看了一遍原来很好看,智商有提高。耶
基情不够~~
还是喜欢以前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