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感觉

Perfect Sense,末日情缘(台),感官失乐园(港),遗言,末世之恋,最后决定,最后的世界

主演:伊万·麦克格雷格,伊娃·格林,康妮·尼尔森,斯蒂芬·迪兰,艾文·布莱纳,丹尼斯·劳森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瑞典,丹麦,爱尔兰语言:英语,手语年份:2011

《完美感觉》剧照

完美感觉 剧照 NO.1完美感觉 剧照 NO.2完美感觉 剧照 NO.3完美感觉 剧照 NO.4完美感觉 剧照 NO.5完美感觉 剧照 NO.6完美感觉 剧照 NO.13完美感觉 剧照 NO.14完美感觉 剧照 NO.15完美感觉 剧照 NO.16完美感觉 剧照 NO.17完美感觉 剧照 NO.18完美感觉 剧照 NO.19完美感觉 剧照 NO.20

《完美感觉》剧情介绍

完美感觉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这是一场发生在世界末日即将来临时的末世之恋。流行病学家苏珊(伊娃·格林 Eva Green)与餐厅主厨麦克(伊万·麦克格雷格 Ewan McGregor)相识、相恋,但无奈此时此刻的世界正在遭受一场新型流行病的侵袭。随着流行病的蔓延,患者会伴随着情绪失控逐渐丧失味觉、嗅觉 、听觉、直至最后丧失视觉。虽然苏珊和麦克都尽量努力避免患病,但当作为厨师的麦克不再能尝出食物的味道,作为科学家的苏珊也渐渐丧失感觉,这对末世情人便已知晓无人能够逃脱这场灭顶之灾。两人于是选择珍惜仅有的彼此,最后在逐渐模糊的视线中拥抱住对方。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亿万第二季机动战士高达雷霆宙域BANDITFLOWER早安白桦林汉娜·沃丁汉姆:回家过圣诞弹球游戏被遗忘的爱夏来冬往毒劫99分女朋友公平竞争腐败魔王学院的不适合者失踪:他们存在过任意依恋爱本无罪残破的誓言时间去哪儿了巨虫列岛OVA丘比特远征职场小烈第三季当男人恋爱时百战天龙第四季京城怪物绯闻女孩第六季直率症陛下在左,将军在右海边升起一座悬崖蓝水-天堂梦魇全民公主探秘太阳系

《完美感觉》长篇影评

 1 ) 失去感官的世界

如果失去了嗅觉、味觉、听觉和视觉,那么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人是否也真的需要觉感齐全呢?

听得见,看得见,闻得见,就是完满人格么?

所有这些都失去之后,你还是否是真的你呢?

又或者失去了所有这些外在的“装饰”之后,你才是真的你?

2011年的美国电影《完美感觉》便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失去了所有感官的流行病学家苏珊与餐厅主厨麦克相识、相恋,在世界的末日之际相拥在一起。

这个故事写得并不完美,八十多分钟的电影讲得牵强,但是其中的一些概念一些想法很有意思。

一、身份设定女主角苏珊的身份是流行病学家,这是一个窗口。

利用这一条线,女主角的身份便成了导演传声的话筒,直接地讲述故事的发展进程。

这无疑是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让故事更简单,同时消息更灵敏。

把观众直接带入到剧情中,参与感会加强。

而相对于最终的结果来说,流行病学家也换上了同样的病,失去了同样的感觉,研究者同时也无能为力,这就是真正的世界末日了。

男主角麦克的身份是主厨。

一个厨师失去了味觉和嗅觉,那么他作为这个身份的意义便不存在了。

但是同时他仍然要为人类提供食物,无关乎味道,只关乎样子,甚至说只为了宴请宾客联络感情而设置。

可喜的是,这时的厨师仍可以作为一个提供食物的人存在。

甚至当视觉失去,面对一片黑暗之时,人类需要的仍然是食物。

这设定的两种身份,都在人类的各类身份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没有食物无以苟活,没有科学家无以使生命更好地继续。

二、完美感觉的定义片中全世界所有的人都失去了感官,最后陷入一片黑暗、无声的世界中。

但是影片的片名仍取名为《完美感觉》,难道不是所有的感官一应俱全完美无缺才是最完美的么?

也许一切都是悖论,只有失去一切才是最真最美。

当你追求一切时,你失了心的感觉。

心的感觉是什么样呢?

心的颜色呢?

外在实在的完美的感官有时是一种障碍,是一种过于花哨的屏障。

的确,它会带给你很多非常棒的体验,但是同时你太过在乎这种美,便忘了探索自己的心了。

一如片中男女主角在失去了一切感官之后在黑暗中的紧握双手相拥在一起,此刻他们的心离得却是真正的近吧。

三、情绪失控和感官失去之间的关系片中很有意思的一点在于它提出了一个概念。

这个概念是说人在失去各种感官之前会先出现各类的情绪失控。

比如失去听觉之前,人们会感觉到极度的饥饿,在失去视觉之前,便出现愤怒的感觉。

愤怒时毁掉一切,这样的伤害无疑是毁灭性的。

失去嗅觉可以不闻,失去听觉可以使用手语,反正一切都有应对的办法,人们总是很快适应。

而再加上失去视觉之后,一切感官都失掉之后,人们彻底疯掉了,只想着一切都完了,世界末日真的要到来了。

四、感官与世界末日的关系依片中的思路,感官最后完全失去等于世界末日的到来。

对于世界末日的探讨一直伴随人类的发展。

人类与生俱来的危机意识和对自身的好奇迫使人类一直在思考自己从哪里来以及到哪里去的问题。

到哪里去呢?

如果不相信轮回的话,那么便是死亡。

对于整个人类来说,就是毁灭。

几种毁灭方式不在此一一探讨,片中提出的概念是不是真的死,而是感官的全部失去。

但是仍然有触觉啊,只要你还握着我的手,我便依然好好地存在。

我依然能感受我自己,我的躯体在这儿,我的灵魂好好地可以思考,这是真的末日么?

还活着,便是幸运。

 2 ) 感官世界

高二的时候看过一部台湾片子叫做《第36个故事》,我仍然记得其中的一个片段,是文艺电影中常有的情节:里面的女二号林辰唏骑着自行车穿过街道,很澄澈的阳光扫过她的碎发,又透过浓绿的叶片把大片的树影投射下来,背景乐是雷光夏的同名配曲,声音的质感很厚却又让整个画面轻盈无比。

后来这首歌被存到p4里,随机播放时偶尔会放到,前奏在耳边响起时,脑海中也会随之铺陈出温暖明亮的画面:阳光、树影还有街道上骑行着的单车。

当声音尝起来是彩色的。

我听见声音,我看到色彩,我嗅着气味,我尝出味道,于是我触摸到了这个由感官感知出的庞大世界,我的世界。

所以电影这样开始了:“这个星球上有黑暗,光明,男人和女人,有食物和餐馆,疾病,工作,和交通,有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和我们所谓的世界。

”末日的题材没错,却讲述得沉静,舒缓配乐下铺展开的情节让人联想起村上一本小说的书名《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一切来的很平静,人们在一阵突然袭来的悲伤后首先失去了嗅觉,紧接着便是味觉、听觉,最后是视觉。

人们在恐慌中迎来了每一次失去,又无可奈何地继续原本的生活。

life still goes on.浓酽的悲伤混合着恐惧笼罩在城市上方,可男女主角却在这样的情况下相遇了。

先后失去嗅觉后,他们见证了彼此末日的开始。

来势凶猛的“病情”变成了他们爱情最好的催化剂,或许也只有彼此相伴时的拥抱与亲吻才能勉强与心底的绝望相抗衡。

影片的最后,视觉最终离去,大幕降下的黑暗里,他们却也触摸到了对方。

没有救世主,没有末日英雄,结局顺理成章的同时也无比的残忍。

但仔细想想,这样的设定还是善待我们的,至少接连失去了嗅觉、味觉、听觉和视觉以后,影片里的人们还能够感受到彼此的爱意。

早已破落不堪摇摇欲坠的感官世界依凭着最最虚无缥缈的爱竟还是模糊的存在着。

前方已经是黑暗了,可我还能触摸到你手的温度。

不足以照亮前路,却足够填补起我心底的空洞。

我们在世界的尽头,我们也在冷酷的仙境。

我爱你,所以你是我的黑暗之光。

附《第36个故事》歌词夏天的雨水飘落宁静公园深夜的微风拂过吹干了树在街角的咖啡店相遇的一刻故事从头我对你依然心动温暖的太阳照着冬天的花你微微笑的让我抹去眼泪看这座城市漫漫被时光移动若伸出手还是渴望被你把握给我我想要的生活面对最坦白的眼眸前方是一篇晴朗星空答案紧紧拥抱我

 3 ) 感觉 senses

当感官一样样地离我们而去,嗅觉消失了,我们闻不到花香。

味觉消失了,我们尝不出美食的味道。

听觉消失了,我们听不到彼此的关心,视觉消失了,我们的双眼失去了整座世界。

只是,当这些感官不复存在,我们是否还有勇气和意志去思考,是否还有耐心去期待未来。

和相爱的人拥抱,体会身体的温度;在黑暗中沉思,尝试去理解生命的真谛。

 4 ) 你爱ta什么

有那么一个人,你很在意。

你在意ta的味道,ta的声音,在意ta的电话,在意ta的时间,在意ta的朋友,在意ta的感觉,在意ta的笑,在意ta的哭,在意ta的口头禅,在意ta的冷笑话,在意ta侧光的笑容,在意ta逆光的背影。

乃至在意ta的每一个习惯。

但是,如果这一切都无从体会。

我们怎样去爱?

这是末日来临时的一个爱情故事,我们失去了探索与感知的依据,接下来,怎样证明自己的存在,怎么表达自己的体验,怎么告诉别人“我是如此丰盛而完美的自己”。

不必。

一切不过如来,如是。

这部电影不错,可以作为剪辑的范例了。

电影的剧情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但是电影带给我的感受却难以用语言形容。

画面,音乐,整部电影就像是用一组组镜头来表现感情、感受的范例。

虽然也有语言的直白提示,但是画面的组合,还有音乐的搭配,确实一次次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导演所要传达的感情,也让我感同身受。

由此我也想到,其实我们的学习,经历,最大的优势可能就是让我们有了更丰富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

当你的生命经历的越多,你掌握的语言越发丰富,你就有更多的途径来表现自己。

影像语言也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可以让我们有另一种途径传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悟,表现自己想要去表现的生活。

生命不是为了证明,与苍茫的宇宙相比,我们聊胜于无。

但是对自己而言,每一次体验,每一次表现,都是让自己更加丰富与完善的旅程。

所以,去受伤,去遗憾,去悔恨,去哭泣,去悲哀,去恐惧,去发怒吧,去爱,去享受,去拥有,去付出,去微笑,去在拥抱中体会彼此的温暖和重要吧。

只要活着,就好。

 5 ) 末日来临,我依然用尽力气感受你的美

这个世界或许已经默默沦为感官的世界,大家似乎忘记了灵魂深处那些声音光影味道和触感,当有一天,他们都消失,我们开始会感受到痛苦悲伤和愤怒,无可抑制地沉沦,恐慌着,放肆着,绝望着。

可是,或许这样一个末日,当我们平静下来,我们发现,即使失去着感官,生活依然在继续,也必须继续,而我爱的人,我依然可以用心去感受,感受她的美,那,便是完美感觉,而不是感官无限制地刺激与堕落。

是的,失去这些时,我们很恐惧,觉得一切都完了,可是,生活总是光明的,当我们闻不到味道,我们开始更专注于口感和声音光影;当我们失去味觉,我们呢尽情感受这世界的叮咚;当我们失去声音,我们还能为清晨的阳光而散发迷人的笑容,感受万物的颤动,当我们的世界变得黑暗,我们还可以贴近你的脸,你的呼吸拂过我的面庞,你的眼泪湿润我的嘴唇,你的体温包裹我的灵魂拒绝寒冷;当我们连触觉也失去,我还能够,依偎着你,告诉自己,我们还是一体的,直到死去,每一刻,都可以多么美好。

只有当我们失去感官,或许我们才能体味那些感官原始的美丽,或许我们才能体会生命之初,海水拂过身体,没有任何感官,却水乳交融的美好。

我们失去了感官,我们以为末日来临,但发现,我还可以紧紧抱着你,那么,世界依然是幸福的。

 6 ) 地球毁灭之前,让我们紧拥这感觉

一场毁灭性的疾病席卷了世界,它传染的特征是,因为大脑组织对于病毒的初阶反应,病毒首先击溃人的感情底线,让人突然感情崩溃,是为感染的前兆,悲伤、绝望被无限放大,人们通常恸哭失常。

紧接着,五官官能逐步丧失:嗅觉,味觉,听觉,最后则是最重要的视觉。

当这末世即将到来之前,Ewan McGregor饰演的Michael,这位厨师,遇到了他一眼即认定的真爱,Eva Green饰演的医生Susan,两人在地球毁灭之前匆匆相遇,并且相爱。

因为爱情,他们至死不渝,心手相牵。

电影名Perfect Sense中的Sense,和人类的感官Sense同为一词,电影中人的五感逐渐消失,道德法则逐渐失灵,人与人之间的唯一信仰,只剩下感情可以维系,可感情感情,也必须先要有“感”,才能有“情”,当人的感知系统都已经通通消失,人与人之间的爱是否还依旧存在,依旧能成为末世信仰呢?

导演David Mackenzie开创了苏格兰电影的先河,引领出像Danny Boyle之类优秀的导演,他们的作品色彩鲜明,剪辑高速,处处有着独到的睿智。

这部电影中,他选用了丹麦作家Kim Fupz Aakeson的作品,故事线索并不复杂,讲述的却是人类在面对世界消亡之前的不同接纳方式,以图展现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些特质。

可惜题材虽好,导演却也没能拍出新意。

电影试图营造的一种逼近世界灭亡的绝望,仅仅通过各地的人群因为病毒侵袭而逐渐癫狂的行为来展现,荒诞之余却少了震撼:我们看到人们暴怒、悲恸,人们争抢食物,不知所措,可真正的绝望不在于情绪的宣泄,而在于信仰的放弃,即便导演在非洲、亚洲和其他地区都有拍摄片段,却没能让人感觉灾难的宏大、人类的无望。

相对比较同是英国电影的《惊变28天》,同样是灾难降临,电影一开场的万人空巷,空城死地的几个镜头,就把那种苍凉和绝望展现无余。

该片唯一的新奇之处仅仅在于听觉丧失的那一段:电影也选择了静音处理,给观众以失聪的代入感,但这不过是依照剧本而来的设定,也不算手段高明。

电影着墨甚多的Ewan和Eva的爱情,本该是我们在这绝境之中看到的唯一曙光,可惜两人的感情萌芽始于对彼此的肉体的感觉,也仅仅在世界灭亡前通过性爱维系,肉体的成分多,爱情的成分少。

当然,最后他们还是在一切消失殆尽之前确定了对彼此的爱,感情终于在一切丧失之前让他们找到彼此。

Ewan和Eva的表演都不错,各自的几场情绪失控都很出色,发挥了应有的水平。

当他们在床上紧紧相拥,势要fuck till the end of the world的时刻;当他们在浴缸里欢乐地戏水,喂彼此吃下洗浴用品的时刻;当他们在一切谢幕之前找到彼此,紧紧相拥的时刻,我们都相信爱的力量,爱终会在黑暗过后点亮我们的心房。

不管前路如何孤绝,这一刻,让我们紧拥这感觉。

 7 ) Live, really live.

说是完美感觉,实际上电影是说现代人根本没有感觉,被消费主义毒害,被精神上的麻木与迟钝污染,这种麻木与(对物质的)疯狂就是电影中传染病背后的真实含义。

味觉、听觉,最后是最重要的视觉,这些感觉的逐渐丧失,人也不人,能吃能睡,能挣能花,如此而已。

这些感觉既然是逐渐失去,就是要看人人在这过程中的举动。

意义在过程中。

这个过程当然是百家争鸣,有说政府的,有说企业的,从经济角度说的,从宗教角度说的,还有说外星人的。

但是,导演真正希望的估计还是大桥下音乐家的方法,这是最直击根本问题的,大家的感觉出问题了,那还得直面自己的感觉问题。

如果不能品尝,那么听吧。

或许只有失去,人才会在其他感官上更灵敏。

在听中,在音乐中,其实也有味道,这是我们以前不愿体味。

感觉的丧失,有人采取麻木的态度,life goes on。

有人加大剂量,就像电影中的餐厅,调料按斤放!

但是麻木就是麻木,将就之后,下猛料之后,结果只能是没有味觉的美食家在大厨都没有味觉的高档餐厅写出了全五星的美食评论!

荒诞。

下面,上帝果断决定需要撤掉人类的另一感觉。

听觉也没了。

一样的步骤,一样的症状,人类应对的很好。

首先是比较困难的将就着,只能待在家里吃配给的意大利面。

然后,成功将就了,人们在餐厅中继续用手语谈笑风生。

失去的已经够多了,再麻木的现代人现在都需要心灵的安慰。

比一般人做得更好的,有电影的男女主人公。

他们在最后的感觉丧失之前,找到了爱。

怎样拥有完美感觉?

通过爱。

为什么要有完美感觉?

为了真正地活着。

想起之前花了30分钟看完的2小时电影,the grey。

其中的小诗真是感人:Once again into the frey,into the best battle i will ever knowlive and die this daylive and die this day最后,dear friends, live, and really live.最后的然后:我也恨中英夹杂,如果还夹杂那是我很无奈。

电影拖着看得,胡乱解读不负责任。

 8 ) 以感觉失去为母题的末日叙述

《完美感觉》当然讲述的是一个爱情故事,但这爱情故事如此的“与众不同”。

而世界末日的到来不再是洪水等外部的自然灾害,而是从人的内部发生的逐渐失去感觉的过程,而这过程中,世界分崩离析。

人们先是失去了嗅觉,在一阵孤独感来袭和疯狂的吞噬之后,人们又失去了味觉,进而又在混乱的暴力和狂躁之后,人们失去了听觉,失去了声音,最后失去了视觉。

于是,人们完全地堕入无声无味的黑暗世界。

然而,在每一次失去一种感觉之后,人们都是陷入混乱和恐惧之中,但不久人们就又会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在最后人们准备着失去视觉之前,黑夜已尽,黎明到来,人们发现他们还可以看到光明和这世界,于是相互兴奋地拥抱,最终在拥抱中进入了完全黑暗的世界。

事实上,以人们失去某种感觉来探讨某种东西并不新鲜。

《失明症漫记》中人们失去了视觉,变成了盲人;《百年孤独》中,有一段时间,人们得了失忆症……在影片开始之前,我觉着这无非是一个可爱的故事,远没有《失明症漫记》那么残酷和可怕,但是,导演却让人们一步步地失去了几乎所有感官——当然,如果触觉也算感觉之一种的话,那么它并没有失去,但是谁能够保证呢?

无论如何,让人们失去某种感觉似乎都会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即使影片本身也许并没有多么好。

 9 ) 电影慢谈之[0247] Perfect Sense 完美感觉

2013-06-12越来越喜欢英国。

在这个人口不多,天气和食物都很糟糕的岛国,传统上有些保守的人们往往能想出特别好的一些题材。

《黑镜 Black Mirror》系列中的故事一个比一个离奇,而这部《Perfect Sense》中描述的故事更是从来没有在电影中展现过。

一阵痛哭、一顿狂吃、一场暴怒、甚至在一个毫无征兆的时刻以后,大部分的人类先后失去嗅觉、味觉、听觉和视觉。

仿佛,人类在这个宇宙中,人类只是相对高级一点的机器人,冥冥中有一种力量可以随意操控我们的生命。

而在渐进渐强的折磨中,用树叶拂过脸庞感受气息,贴近喇叭来感受声音的震动,人类始终在努力应对这种变化,虽然有人打砸抢,但是也有人在沉默中扶起一辆辆倒掉的自行车。

这些举动让人觉得温暖,也觉得充满了乐观和力量。

男女主角是幸运的,在失去视力之前,他们最后一眼的世界是自己的爱人,也能在黑暗来临的霎那抱紧对方。

 10 ) size不是问题,年龄不是距离,闷片因而美丽,小舅小舅我们爱你

嘛,姐也很想正经写一点什么,毕竟看得出来这是一部很正经的电影。

虽然不像塔尔的《都灵之马》一样专心要用眼神把观众集体杀死或者被自杀这种程度的正经,但是女主角旁白串场,干涩的颜色,感官消失,世界没到末日也反正是一片漆黑了,那是孔乙己数酒钱的正经啊,连姐都不好意思目前去调戏这柜台上两三铜子儿的贫瘠。

嗅觉与记忆紧紧相关(关于这个常识在The mentalist里一再被提到),所以在失去嗅觉前要把郁积的大悲痛泄清。

味觉用来探测美好(PS:其实如果没有嗅觉的话,人类对食物的分辨能力会下降八成,有鼻炎的同学懂的),对孤独的恐惧伴随着味觉的离开。

失去听觉就不会再听到任何人的愤怒咆哮。

剩下视觉与触觉唯二与外界环境的桥梁,当眼前一片漆黑时,我们只有学会原谅并紧紧依靠彼此。

然,对于这种硬把几句话就可以交待完的浅白整出90分钟的故弄玄虚,姐表示欣赏不了(同理《生命之树》)。

《年轻的亚当》已经是“文艺到苍白”,至少还没跟这片似的“苍白到气虚”。

影片中居然还给我出现幻灯片摄影集……要不是两位主角煞是好看又一身好肉,姐就要退场了!

在某种电影里,casting导演有时候真比导演和编剧加起来都重要啊。

两位伊人气场配合得天依无缝。

金发伊万小舅丰腴了之后那股子柔美的小受气息,和露出大额头就有几分男相的黑发伊娃妹纸,对比的发色,还是各自奇特的口音,抑或“异域”的气质,无不交相辉映。

这两个人站在一起摆90分钟的pose姐表示都可以从头观赏到尾。

当然本片的casting的好品味还是要导演和演员配合的。

正所谓“戏不够船来凑”。

本片根本没神马正戏(也可能姐放空过度了),姐到后来已经把这片儿当另类情色片来看了,觉得戏肉就是“露下不会死星”的伊娃妹纸和来自“不露会死星”伊万小舅,宽衣解带赤身肉搏的动作戏,咳咳。

这两只抱在一起啃啊滚啊各种美好。

有一场船戏,伊娃妹纸伸出舌头,配上她那张不化妆都胜似烟熏的脸,姐立刻进入美杜莎之类的神话氛围,然后伊万小舅大义凛然(?)地就把那条美女舌给吸进去了有木有!!!

姐瞬间在座位上夹紧鸟大腿,勾起鸟脚趾,握紧鸟座位的把手,屏住鸟呼息。

这场船戏,对姐来说那就是本片的高潮啊!!!

最后要说下,虽然在露鸟界多了法鲨这条巨鸟新秀,但是我们伊万小舅以他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裸露精神,没有裸露必要也创造条件硬要露的无谓气魄,再次证明他才是“不露会死星”的首席代言人!

他甚至成功引诱跟自己合作过的导演(比如本片导演大卫)配合他的露意来拍摄。

我说像本片里小舅露鸟的情节换成其他人都会背对观众先穿上内裤再转过来说对白吧,或者至少找个能切到上半身的角度(你穿内裤的时候站得离床近点,或者弄个被子枕头的遮蔽物就行了)——从躺床上到掀被子站起来穿裤子还非得是一镜,你就是为了刚才证明你是没有做任何措施的实打实的跟伊娃肉搏么你!!!

Ewan你个露阴癖!

你要不是长得这么好看你这种行为就叫“猥亵”好末!

好吧,要是在公园里裹着风衣等小萝莉经过的怪蜀黍都长你这样子,露阴癖应该可以算是”社会福利“吧……呀,说着说着好像完全沦落到奇怪的地方去了。

总之,伊娃纤细身架上那副看着手感很美的沉甸甸胸部,和伊万小舅那只经常掏出来跟吾辈照面的小鸟,为本片赢得了1星半casting的导演们,下次要记得再把他们送作堆哟,而且不要再在这种片里打擦片球了,就大方的去拍一部正经的情色片吧!

《完美感觉》短评

这片完全是孤独寂寞冷

6分钟前
  • 音五六// Jee Zark
  • 还行

看到失去味觉就了解整部影片的套路了,拍的好文艺20121114

7分钟前
  • rovin
  • 较差

很是发人深省的片子,如此之深情的末日哀伤,最终成了阳光明媚般的漆黑!文艺的让人窒息啊

11分钟前
  • 大魔王
  • 还行

可惜了两个好演员,画面色彩服装都很养眼,主题太宏大,也是个贪心的导演,既然想要从个人反映社会就不该这么急切又直白的把主题抛出。搞得两个人的表演就是在发神经一样。无感。

16分钟前
  • 无彩潜水艇
  • 较差

末世前的爱情故事,忧郁至极

19分钟前
  • Marty McFly
  • 力荐

Life goes on,就算末日又怎样

21分钟前
  • 賴床不起。
  • 推荐

什么垃圾本子啊,无聊又没创意,絮絮叨叨的旁白也令人昏昏欲睡,电影拼命营造一种文艺又有深度的氛围似乎想引导观众思考,然而只让人觉得想睡觉,连伊娃格林的颜值也拯救不了。

26分钟前
  • 伏伏伏伏伏的馍
  • 较差

有创意的想法,奇怪的拍摄,我甚至看到了金正日。两位爱裸的人碰到一起后果可想而知。

31分钟前
  • 盲忙
  • 还行

因为人们丧失了嗅觉,所以厨子烹饪时加更多的盐、醋和辣椒胡椒,这不是扯淡吗?人们已经失去了嗅觉,所以可以进一步失去健康?没见过这么没有生活的作者群。通常,嗅觉和味觉是一体的,新冠过后,对此我们更有理解。没有嗅觉就没有回忆?再次扯淡吧!都tm不是一相同的神经元好吗?没有回忆那tm是植物人了都。无病呻吟是拿手的,乱吃乱喝那段已经都比死亡更可怕了,神智都没有了,活着还有个丢意义?好吧,他们又做一次爱。当他们开始吃剃须泡沫和香皂并接吻我们就不应该对把剃下来的胡渣和泡沫直接丢到他们正在泡澡的澡盆里感到奇怪了吗?这是两种感官好吗?两星都给伊娃格林的奶子,左边一颗,右边一颗。

33分钟前
  • 星芒
  • 较差

在文艺片里,连世界末日也可以如此文艺,谁说科幻片只能是大场面的?当感官功能逐渐丧失,嗅觉,味觉,听觉乃至视觉,最后世界一片黑暗,在此时刻,你是否能和你最爱的人紧紧相拥。寓言式电影,和2012这个氛围蛮搭。PS:床戏真美

38分钟前
  • 随心随性
  • 推荐

生命的最终意义是与你相拥。

40分钟前
  • 司令
  • 力荐

伊娃太伊娃了

43分钟前
  • zzzzz
  • 推荐

每个人忽然想起自己最悲伤的事抽泣着鼻子时,嗅觉离去了;每个人忽然拿起身边一切可以吃的东西狂吞时,味觉离去了;每个人忽然暴躁着说着最令人发指的言语时,听觉离去了;而当熬过了久日的黑夜享受着眼前最美丽的景色时,视觉离去了.而在那一刻,男女主人公找到了对方,享受着最后的完美感觉...

44分钟前
  • 三水采田.先生
  • 推荐

understanding...acceptance...forgiveness...love,,,

47分钟前
  • 黑眼圈
  • 较差

一次世界末日,一段末世之恋,不过实话实说,整部影片除了伊娃·格林之外,其它的部分都毫无看点。相比于年轻时来说,伊娃·格林的身上少了一份娇柔的气息多了一抹妖娆的妩媚,但她曼妙的身躯依旧风情万种,不觉间就俘获了我的内心。剧本设定过于夸张,一种未知的病毒在世界上的各个角落里侵袭着人类的肉身,他们开始胡言乱语的抽搐,变像野兽般如饥似渴,一点点丧失生理上的各种感触,世界陷入一片混乱的局面。如此尖锐的事实摆在了人们面前,四处弥漫的恐慌,无处可逃的压迫,将人们逼向了死亡。后半段的沉默性表达方式是最大的败笔,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让观众身临其境,却逐渐与影片原本的叙事节奏脱离开来,走向了无法挽回的境地,逐渐浮夸、逐渐破碎,到最后使人完全出戏,人类在末日下的乐观,没有丝毫的情感,没有丝毫的体验,一切都是如此虚假。

52分钟前
  • 三色堇紫
  • 较差

这些群演太拼了

53分钟前
  • 毛病小精灵
  • 较差

能看到Eva Green的美胸是最大的安慰。。。

55分钟前
  • CD要睡了
  • 较差

当人们依次失去嗅觉、听觉、视觉后,从不安到狂躁,到最终的平静,成千上万的过往片段逐渐消失,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一切!

58分钟前
  • 王二嘿
  • 力荐

最爱还是Ewan,可惜故事有些太玄。

59分钟前
  • É
  • 还行

文藝版《傳染病》,災難版《初學者》。ewan越來越文藝了。。

60分钟前
  • 又又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