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看了暑期档唯一的二维动画电影《伞少女》,电影唯美的画面没辜负顶着大雨去观影的我,真的太美太梦幻了,我真的太喜欢了。
《伞少女》这部动画电影改编自漫画《伞少女梦谈》,讲述了随着前朝覆灭,只有皇室可用的青罗伞被其主人前朝公主送到了念物阁珍藏,为达成主人心愿守护黑玉剑,青罗伞的物灵青黛、天才工匠少年墨阳和他的物灵小剪刀一起踏上了寻找黑玉剑和他的物灵忘归的旅途,成功让忘归放弃仇恨并化解了念物阁危机的故事,主角青黛也在这场关于守护与救赎的奇幻冒险之旅中寻到本心,完成自我的成长与蜕变。
“万物有灵,物能化形,所化之物,即为物灵”,《伞少女》的世界观中,那些受到主人喜爱或是凝聚造物者心血的物件在时间的洗礼中会逐渐生出灵性幻化出物灵,影片女主角青黛是前朝公主最喜爱的青罗伞幻化的物灵,她高贵、美丽,在珠链卷动、纱幔轻舞间显得仙气十足。
光影变幻之间,天上的纸鸢、水中的荷花灯摇身一变幻化超萌小萝莉,小梳子、小剪刀、石敢当……无数物灵随之闪现,三彩方形枕、溪山秋色图、龙泉青瓷……各种古人使用的器皿物件以“物拟人”的设定呈现在大银幕上,绒花、越剧月中仙、台绣,非遗与国漫碰撞出了东方美学的极致浪漫,营造出别具一格的隽永古风感,每一帧都唯美的可以当壁纸的节奏。
电影通过一个个单元小故事将“人与物”“物与物”的羁绊缓缓的向观众展现。
物灵小梳子一直牢记主人的心愿——送信给春桃,并将之作为自己存在的意义;物灵鹰笛在主人去后即使已经破破烂烂也依然不忘主人遗志,示警友人,但也为主人的音乐传承下去而追随新主;物灵古镜会因为没有人能真正看到并喜爱夸奖它而产生嫉妒之心,从而引发念物阁危机;物灵忘归会因主人前朝将军自刎,产生自我厌弃和为主人报仇之心,但也会因青黛记起,杀戮也是为了守护而甘愿牺牲;物灵青黛本没有自我,只知“伞盖所及,定当全力守护”,在与墨阳的陪伴中学习、鼓励中成长,因墨阳的牺牲而蜕变,将墨阳的工匠技艺和精神传承下去……物灵于喜爱中诞生,但却无法被喜爱的人看到,好像“什么也做不了”,找到自我,才能真正生存下去,成长的路上总有风雨,即使没有阳光,你也是自己的星辰,爱人要先学会爱己。
总的来说,《伞少女》对于喜欢唯美国风的观众还是可以看的,有点儿国风版铃芽之旅那味儿了,偏单元剧的形式再加上时长使剧情稍显平淡,属于偏温情和治愈的那类,但这个画面质感,大到每个人物,小到每个物灵、每件器物、每个角落,都好精致好细节,美到想哭,颜值即正义,同时电影融合非遗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工匠精神都是一次正面的宣传,我认为非常适合学生观看。
可惜十八线小城市没有惊喜场,简直羡慕哭了,真的太喜欢那些周边了,国漫真的是慢慢找到了自己的风格,相关文创也越来越好,国漫加油!!!
我看了一半进的豆瓣 就想 看看咋会评分这么低,明明很好看啊,然后就看到了你这篇长评第一了,那时候粗略扫了一眼 觉得“什么?
这都能骂?
”(尤其是娇妻那部分让我感觉自己看了假电影)但算了 电脑端评论真的很麻烦 所以继续回去看电影现在看完了 不一一看那些一星了,看着生气,下面是对其中一篇的评论大家自己看吧觉得必须来评评你,真觉得会说几句话就无法无天了,还欺骗了这么多没看过电影,直接被你劝退的人。
首先你抨击的世界观部分,人家一个半小时的电影,你管他故事世界完不完整有意义吗?
人家主要的 观点就在青黛、忘归上,人家人物关系讲清楚了吧,人物逻辑立住了吧,你这些都不管就觉得人家没给你讲清楚这个世界的所有情况,你就给人骂了这么一大篇。
再者,我们退一万步说你质疑他们世界完整性的问题非常具有讨论性。
我们再来看看你质疑了什么:1.“物灵本身“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设定就很模糊,他们是在器物诞生的那一刻才来到这世上的吗,如果是这样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对于人类情感的领会又是如何建立的?
如果器物孤立地存在在某个封闭场所里,没有其它物灵讲解、介绍,他们是如何了解人类社会规则的?
如果不能达成这一点,他们和物主更深层次的情感关系又怎么可能建立?
”——————。。。
前面的一大段你问的有什么意义?
他们怎么感受人类情感的?
——潜移默化啊!
一直待在身边,看着听着,能不懂吗?
没说器灵没智商吧;回到这我都觉得你压根没看过电影2.“物主使用器物时物灵的状态也设计地很混乱,在忘归的故事里,物灵和物主可以互相作用,物灵可以凭借自己的个人意志控制物主,从而对物质世界和现实情况进行改变。
在这段关系里,物灵和物主的意志是互相博弈的。
”——人家没说物灵能改变现实世界,忘归也没有意志控制物主。。。
你看的都是啥啊,在这乱说,人家说了会产生影响,忘归唯一一次影响是在将军自杀的时候,她都还没成功。。。
你就张嘴就是“物灵和物主的意志是互相博弈的”。。。
真以为没人看电影是吧3.“但其它器物似乎都没有任何自由意志可言,即便他们知道何为“自由意志”,也会劝诫女主角追寻它,但其实所有物灵还是依然乖乖听从物主的差遣,最大的反抗就是小剪子偷偷翻进背包里跟着主人出门。
”啥叫没自由意志啊,人家物灵顶多就是像孩子性子,你就这么抹黑人家,我都不知道你这个点是哪里来的,还有物灵没劝她追寻自我,只是在问她,人家是小孩子纯粹不懂事查户口之类的意思,演出来是给观众看的点题,引发思考,拜托,别生黑吧。。。。。。。。。。。。。。。。。。
我不想在评了,到这里我已经知道你是为黑而黑了,最后说两点1.希望大家能去看看电影,真的画风很美,内容也不像楼主说的!
完全不一样!
2.制作这样的动画很不容易,楼主这样生黑,良心真的不痛吗别删我,删了我就重起个楼挂你 别没事找事(内容都复制了的)
“器物之用不全在天然”这句不该是男主告诉女主,至少不该是在结局的时间点。
而女主的一句“不值”,直接把女主的人设干的稀碎,我当场麻了,个腌入味的恋爱脑。
做个简单的类比,你的朋友家人所有认识在乎的人马上要嘎了,你的对象来拯救,你说“不值”。
忘归的目的是“复仇”,男主的目的是“修物”,他们的目的都是自发的。
女主前期的目的是“陪伴忘归”也就是继承主人的信念,她放忘归走是个非常重要的节点,意味着她放弃了前期目的,而她必须找一个新的目的,否则没有能动性她凭什么当女主?
很好,影片两处暗示,她的将要的新目的是“成为不依靠主人的人类快意江湖匡扶正义”。
一处乌龟的故事,一处女主说把主人的信念化为意愿。
太弱了,绝大部分时刻女主是一头被牵着走的驴。
我的问题,为什么主创把行为高光和语言(思想)高光全部给男主?
我开始制冷了,怎么改。
首先,女主必须是自己找到自己,不能或少量借助外力。
我称之为觉醒三幕第一幕 回忆公主坐在伞下翻阅古书,女主日复一日陪伴,某天她听到公主在一字一句念读,“器物之用不全在天然”,处于混沌状态的女主抓住了一缕思绪,当时的她还不懂,只是默默记住了。
(将军练剑出镜,剑光作为转场直接转到现在镜子里忘归的侧脸上)第二幕乌龟讲故事时,给一个女主思索/向往的镜头,再加一个追问“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第三幕雨中忘归点醒女主,忘归背弃主人的意愿,执意复仇,这让女主发觉原来物灵也可以求得自己的愿望,不论对错,但是这太难了,忘归与镜子的堕落交易,她不能,如果有肉身就能做出更大的影响吧,在这里女主就应该出于自我意志注入完全的新的目的。
这个线顺了,经络和立意就通顺了,结局牺牲就有了价值。
女主处在两难时刻,是跳下去救大家救忘归,还是活下去。
变成人的前提是活着,就是要让她纠结、犹豫、私心,不按照原本设定好的程序“全然无我”进行下去,才有了人的特质,有了人性。
有选择就有冲突,有冲突戏就好看。
你说是让一个渴望活着的人去死更有悲剧色彩,还是一个对生死无所谓的人。
这样,一层层递进,“器物之用不全在天然”得女主自己说出来。
男主的作用也不会消散,甚至“不值”也可以保留。
只要改成男主本有一线希望活着,但他选择献祭自己给女主肉身。
(让他提前知道有这回事就好)女主哭“不值”男主笑“我知道这是你的愿望,我一直想完成你们的意愿,可惜……”我去合情合理了,人类和物灵的身份转变,妙啊。
物灵对主人的爱,主人知道吗,不,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而男主这句话相当于给女主,给所有物灵一个爱的回馈。
俗套吗,可能吧。
比现在的情节好多了,可以赚的泪点变多,女主也减弱了人机属性。
再改两点,让cp更好磕第一公主和将军,他们最好有关系,最好是爱情,就设定为他们已经定亲,没来得及结婚就上了战场。
大军未溃,大势已去,国破家亡,将军自刎,公主殉国。
节约篇幅可搞几个青梅竹马闪回镜头,再切到将军兜里一封永远寄不出去的家书。
这样可以多磕一个cp,而且作为将军和公主遗物的剑和伞也就有联系了,是不是更好磕了。
第二伞的宝石碎了,电影里是男主让女主选一颗换上,女主不知道怎么选,最后是男主换上了。
改成男主嘎了之后,女主自己换上的,改点在于,1.女主的回答迟迟,男主再也听不到了 。
2.女主可以选男主眼睛或者忘归眼睛的颜色作为宝石,磕点加一。
3.女主成人,具有肉身,独自修复伞的过程也是灵魂自我救赎找寻本我重新建构的过程。
删几点:1.属实貌美的将军和笛师的戏应该删掉,好磕但无任何新意,流水线cp,一天能写八十个,对主线无用。
2.小梳子戏删掉,老是提她干嘛,搞得我猜她是反派之一,结果是可爱担当,不如和小剪子合并。
3.再删删女主和器物罗里吧嗦无信息量的对话,不用写两大场赞美男主手艺高超的戏,因为后面会重复,删了不影响。
4.那场火干嘛用的,直接引出忘川不行吗,女主冲进去啊,直接上戏啊,人物得动起来不要躺在那里念对白。
主创也想不通吧,所以直接用黑屏转场。
好看点:画风 取材 柳老板跳舞那段bgm挺喜欢忘归最后说“被爱意包围的人,就算迷路,也像是一场旅行”我给一分的原因是它好看的点没有好看到忽视剧情的地步,立意很好,可惜不成立,甚至歪得很。
对于重要角色青黛、忘归的塑造极其失败,小故事衔接粗糙与主线毫无关系,贪多贪足这也想占那也想要,高潮反派没逻辑工具性也不遮掩一下,以至于墨阳、忘归牺牲时我只想笑,而它的叙事不足以让它成为一部电影。
(主要是不值票价)关于我为啥通篇都在说墨阳是男主,他就在男主的地位上,不必掩耳盗铃,但《伞少女》海报画的不是双女主吗。
我的怨恨:你要是纯粹的史就算了,懒得写评价,整这精细的画风和催泪戏腔,太恶毒了。
要是正常人一眼看出草这是史,端上来干嘛,捂鼻跑开,可巧克力包史,只会让人以为它是巧克力,这是啥?
舔一口,味道不错,滋溜一口,我拿给别人也吃吃。
影片一开始对于“物灵”的介绍让我想起另一个国外电影《玩具总动员》,因为它们都是把非生物的东西赋予生命力的概念。
很多人小时候的心灵纯洁无瑕,通常也会把身边的物件看作是有生命的东西,孤独的时候会与其进行玩耍与交流,这也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前运算阶段提到的“泛灵论”。
但是通过逐步观看影片又觉得这么类比不是很恰当,因为我国古代早已有“万物有灵”的说法。
而且该影片与《玩具总动员》也有着很大区别的设定:《玩具总动员》是以活着的人身边的多个玩具为生命体开展的故事,而且每个生命的载体是玩具本体;而《伞少女》则是以一个人身边最重要的东西赋予生命,这些人大多为消失或者逝去的状态,并且“物灵”是可以脱离于原物体的存在,相当于物的灵魂,更符合我国古代提出的“形而上学”的概念。
而我认为这也是中国区别于国外独有的浪漫,因为当一个人分别或者去世的时候,他的大多数东西会被带走、遗弃或者焚祭,但是总会有一个对他最重要的器物被保留下来,以此来达到睹物思人的精神寄托。
而国外这种“泛灵论”的手法总是运用在主人公身边的多个物件上,这样便会使感情的赋予分散化,也就是说每个物件平均分到的情感表达可能远不如一件来的强烈。
对于“泛灵论”,除了小朋友,我们可能喜欢逛博物馆的观众深有体会,我们在对文物的观赏中不免会与其进行一种“灵魂交流”,我们在想这个东西是谁当时坐过的马车零件、又是谁家里摆放的精美饰品,他们身上带着哪一段故事和文化要和千百年后的我们诉说?
我们不自觉的将文物赋予了生命,也就是传奇与神秘的色彩。
这点《伞少女》完美的将其具象化的表达出来,我们看到里面每个东西,有贵重的文物,也有很平常的物件,它们的“物灵”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浪漫故事,正因为我们对古老文明保持着这种浓厚的感情,才有了延续了上下五千年的文化。
除了“泛灵论”的设计外,我还想重点提一下其中表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伞少女》在上映前一直有着“绝美国风”的宣传,除了二维唯美画风外,我更在意其中内容包含的“国风”,通过电影可以看到其中所有的器物都是我国古代的工艺,比如片中提到的“青罗伞”、“非遗绣台”、“龙鳞装书”、“绒花”、“鹰笛”等等,甚至还看到了“三星堆神树”。
除此之外,一些设定也是蕴含着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龟甲爷爷”可以知晓万事,就是古代龟甲常用来占卜的作用;比如“月中仙”曲段表达的意境是思念,也是古人经常借月思人的手法,而“物灵”托梦让柳老板理解母亲也是借物抒情、故人托梦的传统思想。
然而还有个很重要的人物也蕴含了古代的思想,就是男主人公“墨阳”,我觉得其中一个起名缘由是因为古代也有个同名的人是铸剑大师,而影片中一个很重要的器物是一把“黑玉剑”,但是我觉得这个释义不足以撑起他在片中的作用之大,因为他维修的不仅仅是剑,而且各种器物,所以我觉得另一个起名缘由是诸子百家里的“墨家”,我们都知道墨家在诸子百家里算是一个很神秘的思想,在诸多只探讨“人文”的思想中,它却蕴含着科学中“术”的思想,但是很可惜没全流传下来,墨家精通机关术,《墨子》多次记载力学、光学等物理学理论,并且擅长制造机械,是有名的工匠流派,而且墨家强调“兼爱非攻”的理念,喜欢和平,所以墨家的思想是非常符合墨阳这个人的,“念物阁”的灯笼也着重写着“墨”字,因此我相信墨阳的名字更符合墨家的观念,而片中始终未露面的墨阳师父我认为可能和我国最著名的木匠鲁班有关,因为《韩非子》记载过墨子与鲁班比拼手艺的故事。
墨阳通过双手拯救了一个又一个故人的重要遗物,挽回了人类的在人世间残存的最后念想,也能让观众对文物修复工作者肃然起敬。
而片中镜子的设计更是突出了一阴一阳、一正一邪的古代阴阳对立观,因为青罗伞和黑玉剑是两个代表相反征兆的器物,而且主人一直是一个人,所以它们的物灵也就通过镜子来进行正与邪的较量。
最后我想谈一个我理解的伏笔,墨阳是唯一可以看见“物灵”的人类,片中并没有明确说明为什么,而片尾似乎给了我答案。
因为墨阳进入了古镜,用生命救出青黛后,青黛便能拿起了东西,成为了人类,而且“龟甲爷爷”也说原来人类愿意为物灵付出生命,这个物灵也便会变成人类,而此时的青黛不光能拿起人类才能够触碰的东西外,她同样还能看见物灵。
那么反过来思考,或许墨阳原本就是物灵,也被某个人类拯救过,他便成为了能看到物灵的人类,只不过可能记忆消失了,他才不知道原因,那么这便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一种“轮回”的思想。
同样的证据还有彩蛋,因为“龟甲爷爷”说物灵进入古镜尚有一线生机,而人类进去就会万劫不复,而彩蛋中困在古镜的墨阳并没有陨落,还是存活的状态,或许人类与物灵的大框架设计就是相互转换的过程。
最后声明一下我没有看过原作漫画,影评如有偏颇望理解,希望国产动画越来越好!
《伞少女》是一部让人看了会精分的国动,上一秒还在沉醉在画风与配乐中,下一秒就被突来的无脑叙事与恶心的自我感动猛扇一耳光,唉,遇上无能的编导,再牛的画师也无济于事。
《伞少女》所描绘的是一个万物有灵的世界,这个视角其实蛮好,既有异世界探险的新奇壳子——公路片,也有更自由的表达空间——以物灵视角观照人类。
起初,一切还很正常,黑玉剑物灵忘归出逃,青罗伞物灵青黛遵照物主(前朝公主)心愿找回忘归,与少年工匠墨阳携行的一路,满满公路片的影子,迟到的情书、弥合的发钗、顿悟的骨笛,囊括爱情、亲情、友情,青黛在观望到一幕幕人间情景后,心生领悟,万物有灵的“灵”,渐渐有了灵魂的味道。
到后来,忘归刺杀节度使失败,青黛放走忘归的那一刻,她基本具有了脱离物主独立思考的灵魂,原本按着这路子往下走,影片在内核上出不了问题,但,编导偏偏“灵机一现”,设计出墨阳救青黛这一场戏,让原本具有独立灵魂的青黛,因墨阳为自己献出生命,为背负墨阳的愿望活下去,相当于,青黛再次成为一个普通的归属感十足的物灵,这次她的物主还是一个死人,兜了一圈又回来了,内核坍塌。
上文提到编导的“灵机一现”,说白了就是无力推进下的旱地拔葱,在影片未提及、未暗示、未铺垫的情况下,一面能量巨大却充满嫉妒的古镜就这么凭空出现,成为最大boss,一并摧毁了前期所有的叙事,以及画师们的努力。
其实,《伞少女》不难拍好,咱自己不行、搞不定,不能去看看隔壁宫崎骏老爷子怎么拍万物有灵的故事吗?
想简单纯透有《龙猫》想上点高度有《幽灵公主》,就是不学习,一个劲的按照自己的脑回路硬上价值,白瞎了画师们的努力,要我说,这些画师都该报工伤,领赔偿。
嗯😐,最后点子死一下,就抢走了女主角的高光成为救世主;点子死一下就赋予了女主角生命,还要让青黛把修补的技艺传承下去,青黛走上了探索世界的旅程却还要写一本墨阳手札,可明明青黛具备更加强大的修补物灵的力量,修梨花簪子明明是青黛给予了点子提示,结果却只有点子享受了成果,牠所谓的做搭档不就是让青黛被活活当血包吗?
女性在隐形的位置做着最有价值的工作,笛子是青黛复原的,忘归是青黛说服的,镜子里的物灵们是青黛唤醒的,点子不过是死了一下而已,之后青黛的所有作为是否都要打上点子的印记?
不得不说点子谋夺女性的功绩和创生力方面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
大量的女性物灵只能是依附主人的存在,她们生命的意义由主人赋予,她们赤脚,内八,做着首饰架子,萌物口口声声喊主人的恶趣味,她们是被物化的作为观赏性的存在;而创造和修补物灵的却都是是男人的工作,好不容易有个女老板,还要被男的抢了生意,被她的物灵背叛,而各个男主人的物灵都是坚贞不屈,忠贞不二,忘归更是为了个点子执念不消,明明就是这个点子先背叛了忘归,牠明明可以用别的剑自杀还非得玷污和忘归的约定,怎么不能说是诡计多端呢。
青黛寻找忘归的道路上出现的路人大都是男人,在看得见的地方男人占据了大部分的工作位置,柳老板的表演台下坐着的观众全是男人,可见即便是女人也只是作为边缘化的观赏物件的存在。
说起男的就是家国才情,回忆公主就只有表演寿宴。
这些都无不是在暗示着电影的世界——包括外面的这个世界男人作为创造者和主人的存在,牠们妄图以创造物灵的方式声称自己的创生力。
青黛的成长之旅总是依靠着男人的帮助和启示,无论画风还是个性塑造都还不如一个点子丰满,最后还要靠点子赋予生命…….只能说在失权的境地下,即便是以女性作为主角的故事女性也依旧是作为客体存在,她们所体现的不过是画面外那个创作者眼中的客体形象,就像影片里被创造出来的这些女性物灵,都为了捧高点子的可悲存在。
本来都说不看了,但影院里找一个女性主角的电影这么困难,女性的处境在电影内外可谓真是如出一辙,贯彻始终啊。
本片的画面确实令人眼前一亮,既突显了当代国风2D动漫的特色,又体现了中国古典绘画的意境,还融入了许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有关的元素,这种承载着新时代的东方平面动画的独特神韵的画风无疑是值得称赞的。
但是,本片的故事和人物都很薄弱,世界观设定也不够完善,剧情从后半段开始逐渐垮掉,结尾也没能圆回来,反而留下了更多没有解释清楚的地方。
“物灵”这个创意虽然算不上新颖,却依然是十分吸引人的,只可惜本片并没有利用好这个创意,与此同时,本片在开头的时候特意告诉观众人类看不见物灵,然而,等男主角墨阳出场之后,又说墨阳从小就能看见物灵,并且没有对墨阳为什么能看见物灵做任何解释,这一点也让人很不舒服,此外,在墨阳为了从古镜中救出青黛而牺牲了自己之后,获救的青黛竟然因此而变成了人类,这一突如其来的设定更是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顺带一提,既然墨阳能看见物灵,那么小梳子为什么不直接向墨阳求助?
小梳子因为渴望完成主人的心愿,所以不停地向每一个新来的物灵寻求帮助,她这样做是因为她曾经向墨阳求助过,但是当时被墨阳拒绝了,还是因为小梳子这个角色纯粹就是用来煽情的,而且还是那种廉价的煽情?
)另一方面,本片也没有对念物阁以及那位神秘的念物阁的主人做任何解释,念物阁这个地方究竟是干什么的?
它是民间的机构,还是官方的机构?
念物阁的主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他是否也能看见物灵?
他为什么要把念物阁丢给自己的徒弟墨阳看管,然后自己外出云游,长期不回来?
他这样做是不是有些不负责任?
对于这些问题,我估计本片的编剧大概也没想明白。
鉴于念物阁的主人在本片中始终没有出场,而且本片中还有那么多没有解释清楚的地方,本片很可能会拍续集。
机缘巧合。
上周在深圳吃饭,说看个电影吧。
其实看完预告片就不想看了,但苦于今年暑期国产电影实在乏善可陈,决定还是当ppt看。
没想到,还真是一场九十分钟的ppt。
本来国产动画片剧情是弱点,这观众也接受,除了去年的《长安三万里》是传记型的线性叙事、又有李白古诗的线索加持比较好写剧本,和再早一点的《哪吒》以外,剩下近几年的著名动画片比如《大鱼海棠》《杨戬》《西游记》之类的逻辑漏洞都多如筛子到像是小学生编的故事。
但没有最差,只有更差,国产动画片仿佛只需要抓住“国风”“画风”这两点就能卖钱一样,拼命在营销中鼓吹弘扬中国文化,鼓吹画师十年磨一剑,好像这样就抓住了观众的命脉,让观众带着补偿心态进影院,能弥补小时候看《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没花钱的内疚心理。
可是论国风和画风,这些动画片比《大闹天宫》《崂山道士》差了一百个《熊出没》,而论故事圆熟和情节逻辑性,可能差了一百个《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吧。
家里的小娃回国看电视,我瞟了一眼,《猪猪侠》《我爱甜甜圈》《熊熊乐园》等情节和制作和立意都让人瞠目结舌的动画片充斥着荧屏,劣质到让人怀疑这些制作是不是为了洗钱;相比之下,连《喜羊羊与灰太狼》都算不错了。
这样的劣币充斥市场和孩子的童年,真不禁让人担忧。
如果没有正常的基础哲学和美学教育,怎么能指望孩子们在成年的时候有正确的视野呢?
《伞少女》的画风我是接受的,虽然有评论诟病说日本动漫风,眼睛占了脸的一半云云,但那是美学争议,不是美丑问题。
除了美术外,从第一分钟开始就觉得逻辑像筛子一样。
所有物体都有物灵,这本来是个很有趣的设定,但物灵和主人的关系到底是机器仆人和主人的关系,还是两个独立个体的关系呢?如果是机器仆人的关系,那机器人三准则在哪里?
如果是独立个体的关系,那为什么黑玉剑的物灵忘归要为前主人报仇?
前主人是自杀又不是他杀,为什么要为自我意志的结果报仇?
如果要报仇,岂不是要报仇杀了主人的人,即主人自己?
情节展开后,青罗伞的物灵青黛与人类工匠踏上寻找之旅,本来我以为是个公路片,路上艰难险阻,最后有个结果,也是条合理的逻辑线,但通过两馆之后一个名叫古镜的玩意儿突然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里冒了出来,然后画风突发,这个玩意儿成了本剧最大的boss,公路片变成了打怪片,然后从此画风也一言难尽,本来好端端的古风美术变成了blingbling的各种像素在虚空中闪着光,感觉连ppt都画不下去了,改成了免费模板。
国产动画片再这么下去,由有限几部作品建立起来的好感都会消失殆尽;观众听到“国产动画”这几个字,都会如国足一样避之不及,宁愿在家里刷抖音,也不会在暑日出门去电影院吹空调的。
我不明白,底下有个说娇妻文学落后200年明显找骂的都给过审。
我甚至一句贬低的都没有,怎么这都不过?
哪里有问题啊?
优缺点都有分析,画面精美,剧情有改进空间,我依旧很喜欢这部电影,有问题吗?
相比一些差评,和我以前的一些差评,这篇温柔多了。
这都不给过审?
哥,我刚看完电影是影评兴致最高的时候,别审了我花了有十几二十分钟写的。
一句都没骂呢。
画面非常精美,有一种在电影院看原画集的美感。
故事怎么说呢,我完全不了解原作,有一种把单元剧的体量压缩成一部电影的仓促感,起承转合都很突然,最终BOSS甚至有一种从哪儿冒出来的突兀,因为没有铺垫动机目的全凭嘴炮,但也没办法,要完成叙事这种最高效。
不过最尴尬的还是伞和剑决裂那段雨戏,突然响起的OST和激烈的面部表情尬得我手脚蜷缩。
而且两位主要角色的外型设置是不是有点刻板印象了,剑是御姐,伞是萌妹,还是光脚萌妹,衣服那么齐整,为啥就不穿鞋呢,不理解。
不过吐槽归吐槽,全程我看得蛮投入,最后还哭了一下。
片中的越剧桥段是我看过的国动里,最优美好看不突兀尴尬的,比那谁......记不住追光还是谁的动画里看似精美实则难听的戏曲段落好的多的多。
而且,爱磕西皮的有福了,感觉里面各种类型西皮大乱炖。
最后,基于我个人的动漫观看经历,不时一些奇妙的既视感:小剪子我总想到《人形电脑天使心》;最后大决战时想到《美少女战士》老版动画第一部的结局,还有《龙珠》的元气弹;剑御姐让我想到林莹的漫画《铳月》,至今我都觉觉得这部只有一本的漫画里,剑灵和狄青真是配一脸啊;总之,有点喜欢,推荐。
物品寄托主人的愿望,本来是挺好的一个展开吧,但是这剧情怎么搞成这样…你们还理得清自己到底拍了啥吗?徒有还不错的画风现眼,美工可以把编剧打一顿了。国漫电影明明已经发展了这么多年,怎么又掉过头来回去玩致敬《大鱼海棠》这一套了?
电影的硬伤是没有交代好背景。从战争到将军自刎献城,保全当地安居乐业,是一个类似于“纳土归宋“的故事。在这个背景下,才能了解到忘归复仇的执念不合时宜。但电影没有交代,会感觉目前的故事就比较碎片。
骗子能不能得逞是傻子决定的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被爱包围的人就算迷路了,也像是一场旅行”首先画风,美术制作超级棒,其次里面的配乐,歌曲也很不错,最后,整个故事情节掉大分。2d画面和设定都还不错,但故事情节太弱,几段打斗的分镜设计也一般般。以上。(因为李云霄老师去看的这部电影)
剧情前期无聊,中期尚可,后期一坨。
像堆砌了很多辞藻的所谓的网络古风歌,只有设定,没有人物,只有画面,没有剧情。坐立难安的同时,常常被尬住。以及,建议国产动画尝试一下让小孩子配小孩子,成年人夹得我脑门子疼,千篇一律的套路式儿童笑声,可怕!
背景设定模糊不清,“物灵”之外的部分观众不得不依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强行脑补,由此产生的故事只能是意象的徒然堆砌,观众自然也不可能对片中悬浮无根的情感有什么正向反馈。人物动作杂乱无章,人物转身时脸型、身形的崩坏将制作上的缺陷暴露无遗;作画张数的增加永远解决不了运动节奏一塌糊涂的问题,只能反映出中国动画师劳动价格的低廉。
实在不行编剧你给美工道个歉吧
一流的美术遇上了三流的剧本。
墨阳是个工匠,他从小有特异功能,能看到物灵,他把破损的物件修补的很好。一天他遇到了一把漂亮奢华的伞,他很喜欢她,陪她去找她的双生姐姐,最后这个小工匠为了救这把青黛伞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恋物癖吧。往高尚了说他保护了非遗文化的产物。画面很美,剧情一般般。
画面好美😍是原作的味道,但是剧情不太OK~
画面比大鱼海棠美,剧情比大鱼海棠差。本来好的2D国漫就是稀缺,这下更稀缺了
这么美的画风,这么平庸的剧情。能感受到主创想要传达的对自我及家国大义、人情世故的追求,但实在是有点太仓促太扁平了,可能还是电影时长没办法展现情感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能做成系列动画可能会好很多。
3.5星。2D,画面绝美,精致细腻,每一帧都可以当壁纸。有文物和非遗技艺,绒花那段让人印象深刻。如大家所说,剧本弱,人物的行为动机太弱了,没有强烈冲突,没有看点。以《月中仙》那段为例,本身是个很好很感人的故事,但是短短几个镜头就讲完了,第一遍看的时候真的有点云里雾里。音乐也太现代了,和整体的古风不搭。影院上映的时候没有来得及去看,排片也太少,还是有点可惜,国内的2D动画不多,还是想支持的。
重生之我在念物阁修文物没有期待的女女关系这两天落凡尘和伞少女看下来,国产动画技术力没得说就是这编剧,,,一言难尽。
故事稀稀拉拉哪个都没讲太明白,改的偏幼稚,还把男主一刀切了,色彩加颗星吧。青萝伞原本是古老的,这里到成新来的了。
国风画风确实很美,中间很多场景简直是奔着超精美壁纸去的。物灵的idea不新鲜,但是有一些有趣的引申,比如自刎的剑和得不到表扬的铜镜。勉强表扬完了,来讲讲缺点。感觉想表达的太多了,反而感受不到一个一以贯之的内核,以至于片尾出现的那句话,都会让人疑惑蛤电影讲的是这个主题么... 另一个是,讲大道理这件事虽然剧情合理,但容易让人反感,尤其根本感受不到为啥剑灵就被嘴遁成功了...
画风很唯美,但剧情很跳脱
我没想与日月争辉,但伞盖所及一定全力守护。
很美。虽然剧情比较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