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组和同学老师一起努力的故事以及他们在这过程中彼此理解,互帮互助的故事确实不错,动漫里的歌也很好听,水濑祈配的女主也真的非常合适。
但我真的看不懂四人组的感情走向。。
有点吃男女主感情线的我真的像被噎了一口屎。。。
女二和男主之前是在一起,情侣,但女二连和男主的关系都不敢承认并且连联系方式都没有。
二人互道心声的那段剧情里男主还说自己不该和她交往这种话。
这让我有种是他俩不合适,各走各路的感觉。
为什么最后又要表白在一起?
男主这个老好人和女主前期的互动不仅让女主也让我有种他对她有好感的想法。。
还有男二也颇为奇怪,是女主鼓励了他几句,在咖啡厅帮他解围,但之后喜欢上了她和她表白是我属实没想到的,像是生拉硬扯组成的结尾,虽然也不知道女主答没答应。
并且男二前期还是喜欢女二的,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思维转变了,很奇怪。。
我真的看不懂四人组的感情戏份。。。
心灵想要大声呼喊 (2015)7.62015 / 日本 / 剧情 动画 / 长井龙雪 / 水濑祈 内山昂辉
意外看了本片,激赞!
首先给两位主创点赞:作家兼编剧冈田磨里和导演长井龙雪写这类题材真是出类拔萃。
其次给豆瓣两篇阅读量不大、评星不多的影评点赞: “老套”得如此真实: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710296/ 不只是爱情: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839786/ 。
故事其实蛮简单的,就是治疗创伤,找回自己。
童年阴影导致女主角成濑顺获得表达障碍,认为需要封闭自己的语言和内心才能做个好孩子。
而和同样封闭自己的男主角坂上的相遇后,坂上不经意的肯定和鼓励被成濑引以为知己和王子。
而两人的真挚的交流和冲突,让两人逐渐找回真实的自己,找回感情的依托,找到解开自己心扉的钥匙。
最重要的是,和自己妥协,接纳自己,接受自己的感情、失恋、不完美的地方,以及对方的真实的不完美的甚至有些时候会变得阴暗的各种各样的一切。
简单的故事能写得不简单,功夫就深了。
最重要的,我认为是感情真挚,一点都不狗血。
片中描写出色的地方不是一处,而是很多很多的地方。
幼时的成濑,音乐老师的几次推动, 仁藤、 田崎的转变、小伙伴们的支持、疑惑、疑问,成濑妈妈的努力和挣扎……数都数不完。
成濑骂坂上你有狐臭、仁藤是说谎精,再让她骂时,她说她也没什么好骂了,其实仁藤也挺好的……能有这么多细腻而真实的观察和描写,非常难得。
至于有没有恋爱成功、有没有失恋, 成濑有没有和坂上在一起,坂上最后和仁藤有没有在一起,成濑最后有没有接受田崎的告白,真的不重要啦。
情节推进干净利落,直切要害。
从一个人的简单矛盾,逐渐带出相关人物的关系、因果和前前后后。
看这几段对话,强烈赞!
“我喜欢你。
”“谢谢,但是我有喜欢的人了。
” “嗯,我知道的”“那个女生是说谎精,假装好人,最阴险的了……还有……还有……””还有?“”已经没什么想说的了……““你虽然平时不说话,其实想表达的东西有很多。
我才想到我有很多想对别人表达、想倾诉的事。
和你遇见我很高兴。
多亏了你,让我意识到了许多事情。
因为你的话让我变得特别开心。
”
因为之前被《那些花》骗走过眼泪,所以在《心欲呐喊》还没上线之前就在期待着,这次长井美雪和冈田麿里等原班人马又会给我带来怎样的催泪体验?
看完之后才发现我被套路了,人家这次根本就没想要骗你的眼泪的意思。
(影片宣传时导演和编剧讲过的,《那些花》有点刻意催泪了,人家想要换种方法讲故事,并没有一定要让观众哭出来的想法。
附链接:http://comic.qq.com/a/20150917/026705.htm)《心欲呐喊》,虽然依然是青春群像戏,但是这次的青春显然有别于《那些花》,无关好坏,只是另一种生活罢了。
(我只是想告诉那些奔着哭来的却没哭成,而给这部作品过低评价的朋友,别太拘泥这些东西,这部作品还是很良心的。
)青春故事总是如此,都是内心受伤的主人公,在遇到正确的人(可能是一群)之后,慢慢打开心扉,获得成长的故事,这部作品的情节也是类似:在年幼时的失言,导致家族四分五裂的少女成濑顺(女主),在突然现身的“蛋之妖精”面前,为了不再伤害他人,她的言语被封印,并被施加了一说话就会肚子痛的诅咒。
(后面解释到 其实就是心之壁在作怪)升上高中二年级后,顺在某天被班主任任命为“地域沟通交流会”的实行委员。
一同受到任命的是完全没有交集的三名同班同学。
无法说出真心话、没有干劲的少年坂上拓实(男主),被期待前往甲子园、却因为肘部的受伤而遭受挫折的前任王牌田崎大树,以及为恋爱烦恼的啦啦队部优等生仁藤菜月。
他们各自有着心灵的创伤。
在大家一同完成“地域沟通交流会”(歌剧)过程中,慢慢敞开心扉,治愈各自内心的故事。
其实这部作品并没有简介里的这么单纯和善意,前半段充满了矛盾和伤害。
成濑顺的父母埋怨自己的女儿,明明是自己两人的错,虽然无奈却又肆意把错误归结于自己的女儿(这一点我观看时真的很不爽);坂上拓实的父母因为孩子教育方针的问题,肆意离婚,把男主丢在爷爷奶奶那里,基本不管不顾;坂上拓实和仁藤菜月,在初中时明明是情侣,却没能表明心意,无法完成拯救,而各自心存芥蒂,放任感情变得暧昧不清,并因此伤害了喜欢他们的另外两位主角;棒球部两任王牌自以为是地互相怪罪,搞的棒球部没了往日的朝气;女主顺也不顾轻重在关键时刻,因为自己内心的嫉妒和不满足,差点放了全员的鸽子……但我这部作品里面同时又能看到满满的真诚。
首先是剧情中的真诚。
故事里的每个角色还都是一个个会犯错的人类,会和我一样因为发生不太愿意面对的事情而给自己找个台阶下;会因为失言而轻易伤害到别人,而内心心存歉意而展开“AT力场”而封印自己的语言;同样也能慢慢学会“心里所想的再多,不说出来别人是不会懂的。
”的意义,然后真诚面对对方,展开交流,把心里话大声地呐喊出来,最终化解所有的不解和疑惑,完成了美好的歌剧表演。
虽然这部作品充满着矛盾和伤害,但这部作品里的人物也因此丰满而真实起来。
其次是制作者们的真诚。
他们没有把男主角和女主角强行安排在一起这一点, 搞了一个四人组模式,挺新鲜的,我十分欣赏(虽然导演在《龙与虎》里用过了);而且没有沿着催泪的老路子来故意煽情,这一点也充满新意;人物形象的塑造也贴近真实,充满着现实中那个年龄段该有的问题和矛盾;整个影片中的配乐也有效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歌剧部分也很好听,填词也很符合主题。
正如片中老师所说的“音乐不总是伴着奇迹吗?
”因为这场歌剧,影片中的每个角色都收到了音乐带来的奇迹,那便是真诚!
虽然有些话可能讲出来也不会让对方明白,但是还是应该大声把自己心里话呼喊出来,毕竟青春故事需要的正是这一抹色彩。
PS:片尾曲 乃木坂46的单曲 今天终于找到可以倾诉的对象 这首歌的MV简直和本作完美契合,有意者可以看一下。
记得,当初粉丝们抱怨《长歌行》作为一部少女漫男女主角互动太少时,夏达回应时大致说过:长歌和隼是我想心中的两个主角,只是刚好一男一女而已。
近来似乎能理解这种男女主角未必互生情愫,最终走向终成眷属的一成不变套路的设定了。
大概,在这一个主题里,创作的人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又最终能走向统一吧。
男女主分别独立的代表着创作人内心的一种方向。
男主坂上因为忽略言语的表达而让一段恋情无疾而终,后悔遗憾;女主成濑顺因为多言导致父母离婚的悲剧,自责愧疚。
都是言不由衷,想说的话不能很好诉诸于言语的人。
这两个人相互矛盾,也相互补充,最终多亏了对方,找回了自己,弥补了遗憾。
有时候想,要走出一个消极的状态,大概孤军奋战、豪言壮语、自我暗示确实是太孤独,太残酷。
或许两个相似的人聚在一起,心中那份对自己的悲哀和对同伴的怜惜,能恰好彼此治愈。
拓和顺就像是为彼此提供了一面镜子,看到对方身上自己没有的、无法做到和对方一样完美的地方,然后心生怜惜。
然后,在怜惜关心对方中,互相治愈了。
好剧本,虽然仍然有日剧跑,女主被全世界反对却碰到了支持她的朋友,大家都很善良,知错就改。
虽然那么多键盘圣母的人说什么谁成长期没这么点挫折还耽误的全班,最后结局真是狗血巴拉巴拉的。
可仍然不耽误我评它为好剧本(里面的曲子都很好听,真心好听,怪不得高晓松说日本人民是在创作音乐上有天赋的民族)顺的心理创伤是从小开始的,因为她的爸爸出轨,在女儿挽留他的时候却说都是她的错,妈妈也以她为耻,在这种情况下,顺能好好长大,在后来还能鼓励他人,努力生活已经很不错了。
请那些键盘圣母不要在说全世界都围着女主转了,首先她是女主,世界理所当然围着她转,其次她也背负了我们无法理解的痛苦。
她与班里同学排舞台剧,剧的内容是一条线,她自己的故事是一条线,两条线一同跟着女主的心理历程进行,不过为了大局,当然还是舞台剧先写好啦~果然以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情感写出来的故事就是好。
开端有了,就是一起当了执行委员。
前十分钟是交代前史,顺在学校的时候几个主要人物就出场了,情节便可以很快展开。
女主男主对话巴拉巴拉,因为是动画嘛,想讲一个好故事但是细节没法达到完美,所以就忽略为什么男主不怀疑女主神经病,为什么女二也不怀疑女主神经病为什么大家都不怀疑女主神经病吧。
开始是小矛盾,大家不同意演音乐剧,各个人物之间也有矛盾,不过在女主的感染下,大家开始一同克服。
电影,就必须围着女主转,因为它主要表现的就是主要人物,围着他人转才叫跑偏。
接着故事达到了最幸福的时候,音乐剧确定下来了,每个人都为自己做的不对的事情道歉(此时棒球男的道歉还没结果,不过算是新的开始了),治愈的平和的幸福了一段。
果不其然,到最后要表演了,大矛盾就来了,因为女主失恋了,她发现男主帮她并不是因为喜欢她,她发现女二帮她也是为了满足女二自己。
本来就是个心灵有创伤的人,没有朋友,没有温暖的家庭,没有可以倾诉的人,好不容易有一个温柔善解人意像云备胎的男主帮她,她肯定会喜欢上啊(珍爱生命,远离中央空调),并且她认为自己有了女二这种朋友,结果发现大家并不是像她想的那样,除了心痛还能干嘛。
然后,她选择了自我放弃。
接着这个矛盾延伸,延伸到大家好不容易准备的舞台剧要吹了,大家开始责备顺,因为,她因为自己失恋就不来了,可是女主不仅是因为失恋啊,她是失去了所有东西,她是绝望。
不过不要担心,男主蹦出来了,好朋友们也出来,接着大家想办法让舞台剧继续,男主找女主。
然后再经过让你心急的一段时间,为接下来的爆发做准备。
我觉得最好,也就是最高潮的部分,就是顺的呐喊:男主真是讨厌,明明不喜欢她却还那么暖,自以为是!
女二真是讨厌,表面温柔可是内心小人!
可这时候的画面,却是男主一次又一次的帮助,是女二因为她的缺席不得不卖力的表演。
说到底,顺就是一个平凡的女生,遇到了一个对她好却不喜欢她的男生,遇到了一个比她漂亮,让她喜欢的男生喜欢,无意间伤害了她却仍然是个好人的女二。
她也是普通女生,要发泄自己的不满,把所有对自己不好的人都要说一遍。
说到底,顺才是没有那么大的女主光环,她一直都是自己在坚持。
谈话也从恶毒的话语,到最后的告白。
结局,当然就是,女主上台了呀!
音乐剧本真好,最后的音乐也那么感人,很感动。
我不懂音乐,可是音乐带给我的感动真心赞。
关于话语会伤人也穿插全篇,有话就要好好表达出来等等道理。
还有每个人的衣服设计也很符合他们的风格。
男主女二也因为顺引发的事情消除了前嫌,妈妈也发现自己的态度并且改正。
声优的声音也好听!
反正,我是喜欢这部动画电影的。
自打高中毕业,我就脱离了二次元,如今回来看看,还是不错的嘛。
其实想打三星半的😂 以下仅个人观点:【ps:有少量剧透】由《花名未闻》原班人马出的剧场版动画《心灵想要大声呼喊》,连地点都是一样的,都在秩父市🙊因为知道编剧是冈妈,所以一开始就做好了“贵圈真乱”的心理准备,然而我还是图样🙃这次并不怎么乱,因为主要角色就这四个人,但是好多人都站错了😂我也是其中一个😭这次的主题其实挺好,虽然并不新颖,为什么比起“言多必失”我更觉得是在讲“有啥就说”?
😂高潮部分让矛盾爆发的导火线太低级了,突然就显得女主特别作,但是我想了半天该怎么改更好,却也想不出来设计怎样的情节才能让矛盾合理的爆发让剧情达到高潮🤔冈妈的故事总是有狗血的地方,总是有让我想起琼瑶式言情的矫情和作的地方。
音乐方面二次创作的那些剧中歌挺棒的,素材都是用的名曲;bgm有我喜欢的横山克,可能是因为是由克哥和ミト合作的,反正我觉得克哥的风格不够突出,怎么说呢,中规中矩吧,没有觉得特别惊艳的bgm,不过还是要再说一遍把名曲二次创作的那几首剧中歌倒是真的挺好听的【其实硬要说的话这部分就比较有克哥的风格,四月的谎言也是用了很多名曲】,尤其是わたしの声【就是女主从台下走上台的时候唱的那首】。
那场舞台剧很青春,拍得很用心,挺打动人的,而且舞台很真实。
本来前面,应该说故事走到高潮之前我都挺喜欢女主的,超级萌,但是高潮部分冈妈让女主狠狠的作了一把,我也就有点爱不动了🙃人物关系方面我觉得有些地方铺垫不够,所以总有种哪儿都刻画的不够清晰的感觉,尤其是女主的妈妈,花的笔墨太少了,有都主要是在表现不好的方面,我觉得既然女主是在意的妈妈的,那就该也表现一下妈妈好的方面啊。
总体来说,这个故事还是可以,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高潮部分女主从台下唱着歌走上台那段,莫名想哭,或许是歌太好听,词太有感触,也或许是感动女主终于不再害怕说话,反正想把那段再看一遍【撒花】<图片3><图片4>
四人组和同学老师一起努力的故事以及他们在这过程中彼此理解,互帮互助的故事确实不错,动漫里的歌也很好听,水濑祈配的女主也真的非常合适。
但我真的看不懂四人组的感情走向。。
有点吃男女主感情线的我真的像被噎了一口屎。。。
女二和男主之前是在一起,情侣,但女二连和男主的关系都不敢承认并且连联系方式都没有。
二人互道心声的那段剧情里男主还说自己不该和她交往这种话。
这让我有种是他俩不合适,各走各路的感觉。
为什么最后又要表白在一起?
男主这个老好人和女主前期的互动不仅让女主也让我有种他对她有好感的想法。。
还有男二也颇为奇怪,是女主鼓励了他几句,在咖啡厅帮他解围,但之后喜欢上了她和她表白是我属实没想到的,像是生拉硬扯组成的结尾,虽然也不知道女主答没答应。
并且男二前期还是喜欢女二的,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思维转变了,很奇怪。。
我真的看不懂四人组的感情戏份。。。
心灵想要大声呼喊 (2015)7.62015 / 日本 / 剧情 动画 / 长井龙雪 / 水濑祈 内山昂辉
对于未闻花名的饭或者乃木坂的饭来说,这部电影大概可以评价四星甚至五星,毕竟精良的制作,非常不错的音乐,还有和前作相似,甚至更胜一筹人物设定,特别是特典赠送的和片子里一样的音乐剧小册子,都有体现制作方的用心。
和前作不同的happy end也算是回馈给广大粉丝的一个礼物,剧情方面刻意少了一点苦情多了一点治愈,整体节奏和主旋律悲怆一样,不温不火但没有冗余,总体来说还是可圈可点。
但是如果观众对前作没有太多关心,那这些小温暖恐怕也就不会起作用了,甚至可以说这就是一部典型的三分动漫。
煽情却缺乏泪点,人物也没有特别突出的特色,平淡无奇。
而最致命的是,这部电影的核心飘忽不定,监督把这部电影做成一半治愈,一半煽情,但是哪一半也不够突出,结果浪费了良好的配乐和清新的校园题材,造成了整体上的平庸。
这部电影的音乐是一个很大的亮点,主旋律选择了贝多芬的《悲怆》,但用合唱的形式淡化了悲伤的情绪,清新而治愈。
片中男主喜欢音乐剧,把《跨越彩虹》和《悲怆》mix了一下,效果令人耳目一新,非常精彩。
高潮部分女主人公终于回到舞台,演唱的曲子使用了《绿柚子》的旋律,同样是妙用耳熟能详的大俗曲目,催泪效果满满。
但在最关键的高潮部分,我本以为我可以看到完整的一部舞台剧,把前面已经铺垫了这么久的音乐化为女主的心路历程,完美地展现出来,一定非常催泪。
但直到女主临阵脱逃男主跑去找她,我才发现我太天真了。
冈田大妈永远都忘不了打嘴炮,并且用嘴炮代替了绝大部分的舞台剧时间,我根本看不到整部演出,充其量就是看了一个部分演出曲目的集锦,还要穿插嘴炮,你让我怎么感动?
憋了一整部电影就为了这部音乐剧,结果你就让我看了这么点,我纸巾都准备好了你就让我看个嘴炮?
即使监督想要表达“即使不说出来,内心也在呐喊”这个主题,也完全可以让女主临开演的时候被带回来,或者至少早回来一会儿,再把这个音乐剧好好地编一下,让观众至少有一个完整的时间欣赏一下主人公们努力的成果,把《绿柚子》放到最后,观众也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好泪腺。
日本动漫总是脱离不了用文学语言代替镜头语言这个毛病,总以为自己是莎士比亚,打上七八分钟嘴炮喊上两句“我想开了!
”观众就会被感动得痛哭流涕,简直荒谬之极。
看音乐之声都比这个强。
所以劝冈田监督少看点韩剧,像电影里女主表现的那样,给嘴巴上一个拉锁,想表达什么,唱出来就行了。
——致最了解青春期孩子的作家冈田磨里老师本片影评写于遥远的2017年7月31日星期一,一位即将步入大四的老“大叔”,望着电影中的少男少女,眼中满满的都是自己青春期的回忆。
纵观本篇,无论是男女主人公离异的家庭,还是少男少女间那朦胧而真实的感情,亦或是那经典的日剧跑,并没有太多的创新,可以说是满满的套路,又或者说是“老套”。
但一个人或者说一个团队最强大的功底在于,即使是用尽前人用过的套路,也可以在稍加修饰的基础之上,将无数片段连冠而和谐地串联起来,产生1+1>2的效果,将作家和导演最想表达的心情深刻地表达出来,使观众得到共鸣,最后成为口口相传的好片和佳作。
《心灵想要大声呼喊》在我个人看来就是一部如此成功的作品,甚至超越了套路,显得如此真实。
女主成濑顺小时候一次无意的多嘴成为了父母离婚的导火索,自那起再也不愿说话,将自己封闭在蛋壳中的他成为了同学眼中的异类。
不知是音乐老师的无心插柳,还是命运之中无形的安排,同样因为父母因自己离婚而不愿表现出内心的男主坂上拓实,望着遥远的“王子”而无法伸出手的仁藤莱月,经受了打击而无法继续前进的田崎大树。
四个如此相同又是如此不同的人聚在了一起。
当成濑听到了坂上那仿佛窥觑了自己内心一般的“蛋之歌”时,不由自主地将自己内心期待已久的王子形象与坂上重合在了一起。
成濑的那份想要表达出内心积攒的无数情感的心情,在无意间传递给了有相似遭遇的坂上,促使他也想要帮助成濑呼喊出自己心灵的话语,也在同时改变了坂上,促使他和仁藤能互相交流出内心中想说而又不敢说的话。
而这一点对田崎亦是如此。
在音乐剧准备得日渐成熟的过程中,大家也都在通往自己成熟的道路上。
在音乐剧的前一天晚上成濑最终不得不直面自己喜欢坂上而坂上内心仍然喜欢仁藤的这个自己内心或多或少明白但是不愿承认的事实。
内心痛苦的成濑再次将自己遭遇不幸的原因归咎于自己想要和别人交流自己内心的话这一点上。
于是,她再次将自己封闭在了那个已经满是裂纹的蛋壳中,即使是自己最希望,最努力的演出已经开始的情况下。
意识到成濑对自己心意的坂上决定独自去找回成濑。
在一切起源的爱情旅馆,坂上表示自己能做出改变并获得幸福全都是托成濑的那份想要大声呼喊的福,这份心愿并不是错。
而成濑在说尽了内心最恶毒的情感后,也表达了自己最后也是最真切的心意,坂上亦是如此。
两人回到学校后,当成濑从后面缓缓走出,唱出那句“大家都不愿听到我的声音”时,成濑的母亲也了解到了这么多年来对女儿的误解和女儿这么多年来所承受的一切并不比日夜操劳的她轻松多少后,留下了泪水。
创造奇迹的音乐剧以近乎完美的方式落幕,坂上和仁藤终究会直面自己和对方的内心,而成濑和田崎的结局似乎也并不重要,因为大家都已经呼喊出了自己最想表达的情感。
最终,在风吹走落叶,也吹走了那无限青春的画面中迎来了故事的结尾以及那动人的片尾曲。
在观看过本片后,我个人最大的感触并不是感动二字,长井龙雪和冈田磨里都曾表示在创作剧情上并没去考虑过如何催泪、创作令人感动的作品。
与《未闻花名》强要素的冲击不同,《心灵想要大声呼喊。
》是一部很直接的作品。
冈田麿里创作的本源就是要戳中观众心中的痛点,而不是催泪。
也正因为如此,看完本片给我个人最大的感触是真实。
真实二字从何而来,当老师问起有人是否有人愿意来做这次活动时那无人举手的场景,亦或是大家对事不关己的事情只想办个合唱朗诵草草了事,都像极了我大学初期的经历。
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即使不是那么忙,也略有点无聊的生活也不愿被突如其来的事情占据太多时间,但是,一旦被指派去做,最后都会全力去做,甚至是说服全班的同学去做,而参与其中的人又会不自觉地深陷其中,一起尽力去做好。
片中,田崎一开始反对音乐剧甚至于这次活动本身,但后来他站在讲台上说服同学一起去做时,除了他内心对成濑的歉意之外,或许也产生了自己要做的活动也希望大家能好好的想法吧。
其他的同学亦是如此,最终全班同学对这次活动的投入之大或许连他们自己都深感惊讶,这或许就是“参与”的力量吧。
当然,如果说最为真实的,莫过于女主成濑顺的塑造。
小时候,因为父母离异而造成孩子内心或者性格上有缺陷的事例在哪个时代都不少见。
孩子就是这样,往往不是自己的错,也会往自己身上揽,最后造成被伤害的人又加了一个。
而除此之外那份青春期的悸动描写得如此真切,相信每一位十几岁的孩子心中都有一位自己幻想的王子或公主,当一位帅气的男生演奏出一个女孩内心最为需要的情感时,又有几人不会动心,不会将他与自己的梦中情人相重合,其实有时我们所喜欢的人只不过是能了解自己,解除自己内心孤独的人而已。
而最为人称道的,是女主最后临阵脱逃的那一段描写,有人说这一段描写太过套路,显得如此矫情,然而我个人感觉恰恰相反。
在自己准备的活动已经准备了一个多月后,自己那份紧张与不安充斥着内心,更当自己得知了自己其实隐约感觉得到但不愿承认也不想承认的事情时,又有哪个青春期的少女能承受得了如此打击。
而她给坂上的回复也是如此的青春期。
“对不起,我做不了女主角,我得意忘形了。
真的对不起。
”当事情进展顺利时你会以为自己无所不能,自己就是世界舞台的中心,当你失去重要之物时,你又会觉得自己是如此自大,自己是如此无力。
我相信所有有活动主持人或者主办者经历的人都会觉得成濑的这份心情和当时的自己何其相似,自己当时脑门一热,主动或被动的同意揽下的工作在行将开始最后的考核时总有一种“当初早知道就不揽下来了”,“我以后再也不要做这种活了”,“万一自己办砸了岂不是很对不起大家了”之类的想法。
那句“我得意忘形了”除了对男主的幻想破灭外,也有一份类似的心情吧。
在一切的开始之地,那家外形犹如巨大的城堡,实则是阴暗的地狱的爱情旅馆中,女主的那一句“来不及了,已经开始了吧”又是如此真切,自己亲手办成的活动,去与不去的纠结,正如片中那位同学说的“最坏的结局无非就是整场演出失败吗,那样的话成濑肯定是最失望的一个。
”之后,坂上为了重新打开成濑的内心,选择了让成濑伤害自己,那一段成濑大声呼喊出的内心最为黑暗的感情,再次凸显了冈田磨里老师对于青春期孩子的深刻理解,当遭受打击时,世界的一切都是黑暗的,他人的优点会变为缺点,他人的缺点会被无限放大。
而当这一切全部宣泄出来之时,成濑仍然不忘那一句“我喜欢坂上拓实”。
多么自然,多么合理,这才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该说的话啊,无论受了多大的伤害,无论造成了多大的错误,无论在外人和事后的自己看来多么愚蠢与奇怪,都要说出自己内心最想表达出的对于他喜欢的那份心意,这也是无数像我这样当初没有干过这样的事的大叔们所羡慕的吧。
而最为让我惊讶的是男主的回答,“谢谢,但是我已经有喜欢的人了。
”看到这一幕,我真的在感叹这或许是我看到过的最不狗血的“狗血镜头了”,两人相互传达的心意都得到了对方的认同,如此奇妙而真切的经历(剧情)此生无二。
不得不说若冈妈没有对青少年极为深刻地理解是绝对写不出如此合理且直击观众痛点的剧本的。
最后,我还是想说说这部片子的主题——心灵想要大声呼喊。
讲述人与人心灵的隔阂的片子绝不在少数,但这部片子从一个相当正能量的角度叙述了这个道理,心中的感情只有说出来别人才会理解。
若将自己封闭,只会无限地伤害自己和他人,最后只能使人心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在这部片子中真正创造奇迹的我个人认为不是音乐剧,而是所有人埋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份想要大声呼喊的心情。
正因为有这样的想法和需求,才借助歌声和音乐剧表现了出来,实现了所有人有所改变,相互理解的奇迹。
纵观全篇,没有多么华丽的剧情,也没有拯救自己与世界的英雄,但那份真实的青春却历历在目,让人久久不能自拔。
谢谢您,冈田磨里老师,带给了我们如此美好的回忆,甚至可以说是对青春生活的向往,同时教会了我们心灵就要大声呼喊的道理。
说说本片的亮点,1.虽然本作没有着重笔墨描写大家为舞台剧共同努力共同奋斗,但我还是从本片中感受到了那青春的热血,一群人为了一个目标而拼尽全力而共同努力,有哭有笑,最终将自己的成果展现在所有人的面前,无论成败,无论好坏。
这种纯粹的心无旁骛的和许多人一起去努力去奋斗最终将我们的成果完美的展示出来,从中收获,自己已经想不起来上次有这种经历是在什么时候了,所以到他们在演出乃至谢幕的时候感动了我。
2. 不得不说一下本片的音乐,监督很好的将很多经典的旋律完美的与剧情和场景进行了结合,为本片加分不少,另外最后他们的合唱,虽不能说唱的有多好有多专业,但真挚的话语,柔和的旋律让听的人会不自觉的感到了温暖和力量。
总评:总分4分,音乐+1分故5分
无口什么的已经不流行了
语言的力量的确被大多数人小看了。
抒情太多,干货太少,有一种不知道哪里来的情要抒的尬感,女主的锅背的太牵强。想走细腻路线实则一场空。【个人看法】
cp这样子真的巨心痛看得 cp狗的心跟鸡蛋一起裂开了!
一开始只是觉得这个父亲不是个人,为了自己的心安理得把原因都推到女儿身上。后来顺的操作也挺迷惑的,因为别人的善意,自己认定为爱情,以此的自私去愤怒和道德绑架。别人只是善良,又没做错什么。最后说话就会肚子疼,改为唱歌的设定也太尴尬了吧。
冲着女主的发量而来,想不到是呕吐妹系。回头推荐给同学的呕吐妹好了。
确实很好的青春故事 但以不对口
女主太中二了,看得我都想抽她,就不能好好说话吗,一说话就拉肚子的话,坐在马桶上说,磨叽死了。
女主角和我好像。不少短评诟病主角的感情线和性格,我想说一点自己的看法:越是缺爱越容易依赖别人,也越容易自作多情相信自己被别人喜欢;一开始满怀憧憬的小孩子,在自己最在意的事情上受到伤害,那带给她的疼痛是一辈子的,是从心底里感到自己卑微和不堪,不会轻易能够振作。大声骂身边人并不是人设崩塌,而是她本来就不完美,这里她才把真正的自己释放出来,在这里得到认可,才能真正地接受自己,接受那些矛盾、不足、难过与不尽人意,因为不尽人意并不代表自己不可以说话,不尽人意就是不尽人意,不一定是自己有错。我也有自己的蛋壳,我无法将它消除,但是特别感激遇到过的善良友好的每一位。分享歌词《僕らのうた》:为了不让梦境里的情形在某一天化为悲伤,而努力地去面对,就算时间流逝也有可能会化为喜悦来访,所以鼓起心中热情试着去相信吧。
好棒的青春片呐!关于语言的伤害,音乐的力量,懵懂的爱情。学校真正带来治愈帮助成长的地方,不是干巴巴的知识,而是这些在文娱活动,和同伴的摩擦和互相帮助上吧。
二次元青春片,bgm赞爆。男一女二两情相悦,喜欢女二的男二又去追女一,这样的结局不想要。成濑的经历告诉你,心魔就是个蛋。多一星给音乐。
动画剧情没什么意思,不过里面拥有大量的对白和配乐素材
原本以为你只是用极端的设定来掩盖平庸的故事,没想到你这故事不只是平庸,更加恶心。男主角渣到不行,女主角蠢到不行,后半段全体发疯。画风这么糟糕,剧情更是一无是处。|1.0
少女说喜欢男孩,却说人家有狐臭,我是不信的。喜欢一个人一定是从嗅觉开始的,你会最先喜欢上他独有的气味,衣服上的皂香发丝间的果味。然后才是他唱歌多动听弹琴多迷人。从公交下来,仁藤刚打开手机地图,成濑很自然就知道坂上家的方向,女生独有的敏感小心思一览无余。言语伤及肺腑,不如伤彻心灵。
冈田大妈的剧本果然还是有毒 后段白眼狂翻 女主本身就是各心眼小的碧池 矫情的中二病就应该立刻去世啊 心疼男二女二【好想被男二。。】 乃团ED真是越听越好听 配乐算是全片拉分点
算是佳作吧,感觉作画音乐好评~~只是这些人物的性格都是别扭至死的啊。。。强行配couple也是醉了。不过最后的musical show还是不错的
成长线很棒,关于语言双面性的探讨很完整,感情线真的是一塌糊涂,除男女主外其余感情都很薄弱,以至于最后cp配对莫名其妙,然而男女主并没有除同学互帮互助友好感情之外的任何发展。
本想成就伤痕青春,结果搞成了矫情做作。冈田磨里怕是连擅长的青春戏也不会写了。
凡是日本高中生为主角的,一定跟爹妈离异,你爱不爱我,我爱谁谁有关
整个故事都很好,甚至意想不到的找到了自己。就是最后结尾的歌曲太无力了,没有找到我从一开始就期待的那种呐喊、呼喊的感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