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郭德纲不是最好的相声演员,却是最挣钱的相声演员; 2、德云社的集体亮相,挣钱就得了,就像赵董事长,既然有人跟着混,就得让徒弟们有钱花; 3、郭德纲喜欢自嘲,其实那是实话,免得别人说了没面子,他不是艺术家,他也不会拍电影; 4、能笑就可以了,何必非要把“艺术”那么高的东西放边上呢,何必忧国忧民呢,三俗; 5、这算电影么?
相声剧吧。
博:http://xiaogs.org/2010/07/25/3646.html
这个,人一火啊,就什么都想插一脚了。
郭德纲先生在电影里也露了几次脸,《建国大业》的摄影师和《越光宝盒》的曹操由于都是角色出演长度不那么长,于是大家也就看下去了。
可这个《三笑》却真的让我笑了,我真的笑了。
从开始到最后,这么一个仿佛还俗的胖大和尚极度震撼了我的试听,尤其是那几段唱腔,我似乎听到了拿钝刀子割玻璃的那种让人承受不了的噪音之效果,当时我正在夏天某个晚上热火朝天的吃着一个刚削了皮的白玉香瓜,但我还是遽然感到十分寒冷还是什么的,一身鸡皮疙瘩落满了地面,害的我找来拖布拖了三遍。
一群无知少女加上一个胖大和尚,这些人物可以出演的其实应该是《火烧红莲寺》或者《水浒传之武松杀妖道》之类的影视剧,而不是故意整一出这么恶俗的电影;从一个关爱的角度说,即使恶俗也不能如此之恶俗吧。
今晚过后我竟然开始佩服我自己,竟然还拿出二十多分钟看这么一个片子。
救救我吧,神。
不知道为何会有那么多还过得去的女星在里面客串/龙套;难不成为的是参观于谦大叔反串?
亦或是以后去德云社听相声不用给钱了啊?
在男友盘里看见这部电影,闲来无事,就瞅瞅吧,反正咱的时间也不值钱。
我是边看边写的评论,其实也算不上评论,只是被这部片子刺激的不行,过来发泄发泄。
刚开始就是冲着凑乐来的,没想到纯粹是找抽啊!!
真不明白郭大叔这么自信,竟然出演唐伯虎,这才子佳人什么的也不是谁都能演的,一开场看见那些姐姐妹妹们装模作样的崇拜郭大叔的场景,差点没吐死。
琢磨着看看畸形才子是不是在型上不行,才上总么找也要出点彩吧,结果发现这出戏演的太他妈弱智了。
张恒的电视剧看的不多,但是对她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在我看来是一个比较随性认真的女子,她这古装造型和角色在我看来味同嚼蜡;看片头那么多友情出演,友情出演就不能认真点吗?
才看了半小时,我不知道能不能坚持看完,如果看完,再补完这个出气坑,实在看不下去就睡觉去了......
郭德纲拍电影……如此不靠谱的两样东西居然也有有交集的一天本人绝非“主流意识形态下的相声支持者”也不得不承认无数个无眠的夜晚都是郭先生“损人不利己”,博大众一笑的相声让我不觉得无聊可是郭德纲拍电影?
还是拿着被无数文人骚客翻来覆去YY了近半个世纪的“唐伯虎点秋香”做材料?
郭先生就免不了被一群抑或道貌岸然抑或慷慨激昂的电影爱好者泼冷水的下场了……在娱乐明星“跨界”成为潮流的今天一从未淡出过大众视线,总是以“非著名相声演员”自居郭德纲跨界并不稀奇开博,录歌,演戏,情景剧,主持人,服装店,“郭家菜”管他著名非著名,主流非主流郭先生的“吸金”能力也都非同一般,如若无人之境了本人也有幸拜读过郭先生的博客嬉笑怒骂间自是掩不住其不时迸发的思想火花字里行间,遣词造句也都深得中国传统文学的精髓毕竟雅也好,俗也罢,相声都是受到了中国五千年历史文明浸淫过的传统艺术为之奋斗至今的郭先生,即使没有那一张越来越不值钱的“文凭”作证其个人的思想境界也不会差到哪里去郭德纲做主持,也是将其相声演员“插科打诨”的水平发挥到了某个极致亲切通俗的“京痞”气质也能获得观众的大程度共鸣即使个别节目逃不了“低级趣味,通俗无聊”的指责很大程度上也是源自节目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后期制作的专业人士失误郭德纲作为主持人,即使不很出彩,至少也是个及格——如果他能别再穿得像个被面一样或许效果会更好……而屡屡在电影里“惊鸿一瞥”——无论是《建国大业》里的摄影师,还是《火星没事》里的某某某郭先生的那憨厚的外形和与生俱来的喜感也都能博得观众一笑以致在鬼才导演刘镇伟的《越光宝盒》里,郭德纲获得了和郑中基,孙俪等刘导一干爱将比肩的重要角色那个香肩微露,长发飘逸的曹操相信比人们看腻了的“傻大姐”和“猥琐男”的形象更有让人喷饭的效果以上皆为郭德纲“跨界”成功的正面例证然而……有些人天生有表现力,所以他可以成为演员有些人天生有亲和力和控制力,所以他可以成为主持人但是“电影”这个领域,虽然从不缺乏天才,但即使你是天才,也很可能被埋没况一相声艺人乎?
(注意,本人丝毫没有贬低相声艺人的意思,就事论事哉)郭德纲对电影一厢情愿的“热情”,其对相声掌控能力的缺失打造出了一个不伦不类的《三笑之才子佳人》且不论那场轰轰烈烈的“女主角大换血”范冰冰和姚笛都算得上美女中的翘楚,前者开始走国际缪斯的路线,后者也跌跌撞撞地诠释了全新的“凤辣子”不过相较之下,挑戏日渐严苛的“国际范”或许并不希望用一个“儍秋香”颠覆自己苦心营造的“演技派”气质一次档期不合,或许对其来说是一种幸运姚笛虽是一张新面孔,但好在清新可人,傻得纯真,呆的可爱在薄弱的剧情面前,她这个没有被影片完全烘托出性格的“秋香”至少还是有一定的立体感花痴、专情、情窦初开的羞涩都被其演绎得差强人意况且……与之演对手戏的唐伯虎是……郭德纲!
人届中年的郭德纲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和传说中“色艺双绝”的唐伯虎存在的巨大差异当然,什么貌若潘安之类的描述未免太过理想化打造一个个性版的唐伯虎本也无可厚非但毕竟有周星驰版本的珠玉在前,经典的榜样力量是难以抗衡的而且周星驰奇迹讨巧地把唐伯虎设定成了文武双全,风流名声在外实则情场失意的绝世好男人这必然能攻击到各个阶层的缺少安全感,又感性得一塌糊涂,母性泛滥的女性观众周星驰又利用限时作画,对联PK的片段,夸张而又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这个名列“四大才子”之首的男人的才华反观郭先生版的唐伯虎,光头,皱纹,一身横肉,五短身材这个外形在剧场应该能博得台缘,在宽银幕前却不免让人觉得不能值回票价怎么看都不禁要为姚大美女大呼可惜而在唐大才子的才华渲染上,恐怕只有片子结尾那首影射了“我爱秋香”的七言绝句勉强入耳开头的唐寅版古代朋克演唱会显然套用了《河东狮吼》的模式然郭德纲的唱腔依旧是那个太平歌词的发音方式,抹不去的曲艺调调所谓的“印象派”画法终究也太过印象,荷塘游鱼的画面喜感有余,惊艳程度则远不如周星驰那副《春树秋霜图》至于毫无章法的“乱对”,极尽恶搞之能事的“比划猜猜”更是让人看得毫无头绪只叹可惜了高圆圆大美人那张清秀无比的脸……还有“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吃便当”OMG,郭先生,您只能拿唐李白这一首诗开涮了吗?
电影看到一半时,我不禁怀疑,是不是无力展现唐伯虎的满腹诗书唐大才子才无奈得在影片中让被怜巴巴得撞坏脑袋,失忆了事再来看看剧情,《三笑》的故事框架俨然是匆忙堆砌后的产物九千岁,房产,夜明珠,石榴和管家的小情思……种种毫无关联的故事情节被七拼八凑到了一起,冷不丁地迸发出一个个僵硬的笑料通观一部电影,连最基本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都没有处理好即使再努力地向里边填充可以制造气氛的内容骨架的缺失,也注定了电影的残缺,只可惜了里边郭德纲动用其各方人脉请来的客串明星……提及演员,不得不说被赶鸭子上架的一干德云社的人气王郭德纲一把年纪还要装纯装天真,和女儿辈分的女演员谈情说爱哪怕有看月亮,放烟火等所有偶像剧的“必杀”桥段,视觉上的冲击依旧让人着实不觉得美好李菁何云伟一个是北京科技大的高材生,一个在北京电视台主持节目时的冷幽默让人无比受用无奈电影给华文华武的戏份实在太少,有限的戏份里还是以装疯卖傻居多就算把打快板这样压箱底的招牌手艺拿出来,华府两兄弟依旧是可悲的“打酱油的”典型的扭头就忘型人物,与周星驰版唐伯虎里”前赴后继“的两兄弟不可同日而语我也不的不大喊两声“屈才”为此二子鸣不平索性李、何二人一人是郭的师弟,一个是郭的徒弟,出演电影纯属同门情谊,不牵扯利益关系人家都不较真儿,我等看客又何必斤斤计较不过电影里还有那么些亮点的人物做点缀的……首推于谦反串的华夫人,这个让人无比期待的角色在电影一半才姗姗来迟一干观众也纷纷感慨于谦的长相的确富态,很有大家族夫人(还是很会享受那种)的气质于先生也却是心宽,相声里总是无辜得被挤兑不说(我知道那是艺术需要,三分逗七分捧)还要为艺术献身反串女角,不过由此可见,郭、于这对黄金搭档感情可见一般(祝他们幸福吧……)还有曹云金出演的华劳总管,金子年轻,在德云社这个成员长相都比较“抽象”的地方姑且算是美男一枚况且性格上曹云金最像其郭师傅,耍宝搞怪的功夫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相比其他人严重的做戏感,曹云金更懂得在镜头前的“忘我”之境,勉强略有“演技”可言奈何瑜不掩瑕,用电影的标准衡量,《三笑》仍然有太多败笔……郭德纲把电影拍成了群星闪耀的群口相声可是,它连相声的包袱都没设计好就让人匆匆上台了罢了,罢了,博人一笑也是好的只是,奉劝郭先生一句,您说相声要回归剧场,电视不是相声合适的载体,电影更不是您还是呆在剧场里头更合适……
三笑之才子佳人,一部郭德纲的电影。
下了好久终于看了,知道必会烂。
这种烂片还可以了。
但有大明星的烂片(例如灵灵狗,未来警察,演员片酬高,票房也高)烂就不值得原谅。
我还一直以为郭德纲是个愿意追求艺术的执著的人,他天天挂在嘴边的“咱就是三俗”只是戏谑之语,以为他是一个懂得有所不为的人。
我又他妈被抽了一耳光,都他妈是娱乐,真没必要相信谁。
我喜欢郭德纲的相声,不过还没到钢丝的地步。
就是很喜欢听,感觉很搞笑。
不过这个电影才是搞笑。
要是一句话“影评”的话,我只能说:手淫电影,意淫观众。
我承认,我看了这部“电影”(如果称之为电影的话),我很多地方都在笑,还真挺搞笑的呢,不过看起来没有相声过瘾。
不过,还是挺理解那么多人都在骂刚哥的,因为他们是把这个当做电影看得。
我宁愿把这个当成情景剧。
好吧,不多说,这都叫影评?
你搞了吧!
额。。。
我还真有点搞。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喜欢老郭,喜欢他的相声和博客,也喜欢德云社的兄弟们(除了何云伟)。
从他们的相声里面能听出睿智、机敏和对生活的热情,但为什么会选择这部要剧情没剧情、要笑点没笑点的电影,实在是匪夷所思,匪夷所思啊我推理出一个景象,可能是某天老郭同学和众弟子在酒吧哈屁。
老郭说:本山大叔在隔壁开了刘老根大舞台了,介不是呛行么!
李菁慢悠悠说:不仅大舞台吧?
他们还和张艺谋拍电影了呢老郭说:哦?
(二声)曹云金嚷嚷道:许他拍,不许咱们拍?
拍,咱拍!
于谦说:不就是拍个戏么,简单老郭总结:嗯,对,多找点人,上次我拍“见郭大爷”,他们用了那么多明星,连成龙都只露一小脸,观众很吃这套啊!
于是,三笑主创团队在酒桌上诞生了。
第二天下午两点,起床最早的应该是何云伟,他用他的小短腿跑到雪村那里开始忽悠,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那些平时混惯综艺节目却怎么也登不上大屏幕的众位小明星蜂拥而至,发誓要把三笑打造成超越“见郭大爷”的国产大片。
可惜啊可惜,看完电影后,我的脑海中只有秋香举着的那朵好粉好粉的“蓝莲花”啊!
我是怀着对郭德纲班主的尊重才看完这部片子的,但是我后悔了我为什么不老老实实地去听他的相声,闲的了才看这部片子至此我也知道为什么范冰冰不出演这部片子了,是个正常人都不应该去演[ps:我的意思并不是演出的都是不正常的人,毕竟我对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不了解]
人家就是想给大家逗个乐,没想到大家却都认真了。
这片子可以这么看,以相声幽默的内核,用电影这个形式包裹,呈现给大家。
对于大家的不满和BS,可以这样来理解,就是挺高雅深沉一包装盒,里边放了一副天桥茶楼的竹板。
本着批评挑刺的眼光去看待,一部比它好很多的片子都能道出不是;相反,如果是郭德纲他们的粉丝,爱听相声,没事闲着想找个乐,估计也能乐出来,而且还不是被咯吱的,是自发的。
我只是觉得他们认真的做事情了,只是动机、出发点很简单,给大家带去欢乐。
不是想拯救中国电影。
那些要求很高评价很低的,估计他们也说不出中国有几部电影有水准,比的上欧美,甚至日韩的。
有点说远了。
反正已经跑题了,最后总结一下。
是炸酱面就陪黄瓜和白菜丝,是苏格兰打卤面当然配芝士培根。
对着一碗本来挺香的炸酱面,你非分析它配料简单,工艺粗鄙,毁了你芝士培根的舌头,那就是饿死的命。
哎呀好纠结啊,在一星和五星之间。
不知道是不是南方人不懂北方人的笑料,总之看完以后觉得很差劲;不过平时看郭德纲的视频也没觉得这么没劲啊。总之觉得整部片子都乱七八糟的,最大的败笔是高圆圆,最大的点睛之笔是于谦反串华夫人。
无厘头笑料不少 囧
额·最异型的唐寅·
钢丝嘛 一定会喜欢哒~~
郭德纲的影视作品情节都过于紧凑了。不过还是很有意思~
2010-05-23,哈哈
大金子的兔宝宝套装太有爱了!
不错的喜剧片。从片尾花絮中可以看出,删减的内容很多,而且结尾高潮部分交代的平淡而且很快。任何一个电影都是需要商业的,一个半小时的片子总会比两个小时的排片场次多。但是片子前半部分的喜剧部分很不错,而且能看出来从导演到场务再到演员都很下功夫。看完不会骂街的片子。
就是喜欢郭德纲。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吃便当。呵呵。便当好可爱的说~~~
去新疆飞机上放了两遍…
我是刚丝。。。
拼着于老师的一身为艺术献身。我才推荐的。= =这富态的华夫人。其实德刚有点放不开呀
我爱dei纲,可是真是烂片啊,
里面竟然有那威
好冷。。。故事,情节,笑话,造型,场景,台词,音乐,歌词。。。好吧,几个角色的设计也有点失败,来得快去得也快。三笑,妞给爷笑个,要不爷给你笑个。要我说,选其中几段类似相声的说词听听得了。好吧,见郭大爷,见过大爷。
四星是给几乎完美的摄影,道具,调度,尽管故事弱智程度在国产奇葩中都是一朵奇葩
就当是郭德纲的加长版小品得了……
唐伯虎的小胖手一边弹琵琶一边唱的那首歌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