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方搬到城市的一个女人海秀,开一间咖啡厅开始新的生活。
常来咖啡厅的女高中生艺珍,继而在咖啡厅打工,渐渐被海秀吸引。
艺珍确信自己的感情是真的,向海秀告白。
学生妹妹自我认知的过程,本来也是另一种痛。
两个人都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她们永远都不会再有交集。
喜欢这种淡淡的叙事,无需太多色彩的点缀,冷清空虚而又干净。
韩国电影有一种迷一样的致郁,又疼又沉溺,大抵是因为引起了共鸣。
很喜欢短评里@V.Dunham 的一句话“无论身体、性向还是爱情如何搁浅,季节依然恒定转动”剧情淡淡的,忧郁而不悲伤。
演员选角不错。
配乐满分。
本片除了讲情感线以外,实际上更多在讲“自我认同”。
对于一直认为“爱情并不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事”的我来说,这部片子虽然剧情很淡但却有共鸣。
艺珍的自我认同:喜欢女生。
艺珍的自我认同之路上两个关键人物,一是海秀,二是同校les小姐姐。
一个让她产生感情,一个教她确定感情。
别忘了艺珍是高中生,她的爱恋是不成熟乃至有点幼稚的。
当社长不结帐还要饼干吃的时候坚决反抗,要求结账。
当她控制不住事态,她会尖叫,大吼。
女子一心一意的爱恋,想要陪在心爱之人身边。
所以她就算被家人反对,被海秀拒绝,还是要陪在海秀身边。
海秀在告白时拒绝她的话是“你知道我为了维持现在的生活有多么努力吗”。
这次艺珍迎来的是对自己的考验,她打扮成大人模样,去les吧,和陌生人接吻亲热,却在最后止住,说着抱歉去了海秀家告诉她“无论你怎么样我都不介意”。
海秀抱着她哄着她睡着了,但迎来的是第二次拒绝。
第二次拒绝的话是“对不起”。
无论如何,艺珍成长了。
她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来到新的咖啡馆学习。
这是自我认同,自我接受,接受无奈,学会成长,这样的一个过程。
海秀的自我认同:以女性身份正常生活海秀离开首尔来到这里,本来就是为了好好生活。
看着求婚视频,手机里还有结婚日提醒,可以看出求婚应该不是太久之前的事,但她删掉了日程提醒,甚至重新换了手机。
海秀是坚强的,拥有着强大的内心,拥有着重新生活的勇气。
海秀应该一开始就是取向男,但这或许并不一定是灵魂的相认,而是她出于对自己女性身份的保护。
正常女人就应该和男人在一起生活。
对人礼貌,甚至对社长没有任何反抗。
一开始她拒绝社长的相亲,无奈之下必须要去,虽然一开始不情愿,但是“约了一个人见面,还是会紧张”。
她只想展示自己女性的身份,或许一开始也没有说要和那个男的在一起,只是见面而已。
但是那个男人所做的,所给她的,让她变得幸福,让她想要尝试拥抱幸福,这里相亲男的台词我很喜欢
原来如此她接受了相亲男的吻,但在碰到丝巾那刻决定说出真相。
但她也知道并非那么顺利,在相亲男答复她之前找到相亲男,她温柔,体谅别人。
想要正常的幸福,但却得不到理解。
相亲男自述相亲男看出她的空虚,想要但却做不到填满她。
坚强温柔的海秀摘下自己的丝巾,“那就让我一直空虚下去吧”。
她是那么坚强,那么果毅,那么努力的维持正常生活。
对于艺珍,我偏向于海秀对其动过心,但她明白她承受不起那样的感情,那样让她偏离正常轨迹的感情。
同意艺珍打工,是新生活新接纳的开始。
艺珍表白,她说“你知道我多么努力才维持现在的生活吗”。
在回家的路上在车上爆哭,回到家里打开药却摔了一地,无奈去捡但又哭了起来。
她不敢承受任何差池。
艺珍妈妈找上门让她拒绝艺珍兼职,她用了最温柔的方式。
约艺珍去海边,吃美食,住旅馆,用假设的方式劝艺珍专注学习,不要再去店里了。
艺珍和她在一张床上,鼓起勇气搂上她的腰,但她却装睡着不敢有回应。
艺珍从les吧出来寻她,艺珍红着眼说“我不介意姐姐怎么样”,她抱了艺珍轻抚她的背。
艺珍在她怀里轻轻颤抖,她安抚着艺珍伴她入睡。
却提前离开,留下一张“对不起”的纸条。
店里生意多的时候,脱口而出“艺珍啊”的那一刻,她也明白自己习惯了艺珍。
想到对艺珍说的“不同不代表是坏的,要证明着自己活下去”。
无论如何,她想要的,是正常的活下去。
结束那一幕,冬天到了,海秀坐在咖啡店玻璃旁边的座位。
围裙上有艺珍编的手链,口袋摸出来艺珍的草图。
或许海秀真的会“到了冬天有冬天想看的装饰”吧。
诸事流转,无非顺逆,做你自己,难能可贵。
虽然此片的豆瓣评分只有6.9,但我觉得这是今年看过的最好的影片。
抛开情节、内容、叙事方法不做评论,单是片中浅浅流出的忧伤,就让我时隔多日后再想起其中的人物和情节,依旧不能忘怀,有种释然后却心中仍隐隐作痛的感觉。
这是艺珍的青春之爱被彻底拒绝后的伤痛么,还是海秀终遇良人却遗憾失落的隐痛,亦或是男主欣喜错愕交替之际却难以面对的现实之痛,这些夹杂在一起,让人无从分辨。
但剧中每一个人物的经历和情节,随着简单对白与季节时光的推进,都互相交织却又独自成画,构成了人生中的独特经历和自我体验。
本以为这是部甜甜的御姐少女间的恋情,温柔的海秀冷若冰水,淡淡的语气和无谓冷热的态度会在艺珍的热情下渐渐化开,却想不到,艺珍在摒弃异见、勇于探索之后化开的却是海秀内心苦守的秘密,海秀的身份给全剧带来了强烈的、扭曲的反转。
虽然这一设计过于意外和刻意,但不得不说这也是本片能够跳出窠臼的契机,这不是因海秀的复杂身份必然所致,而是只有在这种扭曲的关系中才更显感情的张力。
曾有一瞬间,我完全失去到底海秀对艺珍是何种感情的判断,甚至一度以为海秀的身份并不影响她与艺珍的感情发展,可直到最终海秀与男主在热烈中中断,我才明白这注定会是个悲剧,海秀从头到尾都不会在爱情意义上喜欢艺珍,艺珍迟早要独自面对成长和告别的痛苦;海秀对男主的感情曾是她人生里从空虚中的短暂逃离和骐骥,可最终也将失落离开;而男主又何尝是怀揣着小心翼翼与内心的期待,却在得知真相后难以直面这残酷的事实,如此种种,加之每个细腻的、深沉的、感情流露的镜头,都让人叹息,为艺珍,为海秀,也为男主。
可以说,剧中的艺珍、海秀和男主,在不同的身份下、不同的角色里,有着不同的感情和人生,可恍惚间,也觉得他们曾是一个人,是一个人分别在少年、青年和熟年时,不同的经历而已,有喜悦也有悲伤,有青春也知轻重,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在日久之后沉淀下来的感情前,却不得不与喜欢的人说再见。
导演把这么一个故事讲的如此细腻和丰富,让人与艺珍、海秀和男主同悲喜、同伤感、同落寞。
如同另一个观众所说,真是幸运遇到这部电影。
最近痴迷lgbt题材的电影 怎么说呢 亚洲电影对于蕾丝的恋爱描写过于细腻清新有点不适合我这种cult爱好者 而且韩国电影缓慢的叙事情节看得格外抑郁 但好在女主店长演技全程在线每一个表情举手投足都很有气质难怪女二会渐渐沉沦 les圈一向有恋姐倾向本来作为直女不能理解 看了本片的女主果然是温柔沉稳细腻体贴的理想对象 完全没料到女主是变性的身份 一个变性人+被扳弯的直女+正宗直男 每一个人物都很贴切完全不突兀 想找个伴侣携手过日子的中年直男 对爱情刚刚迸发萌芽的高中生和经历生活巨变勇敢做自己的变性人 每个人想要的都不同 但无非都是幸福而已 中年男认为自己如果能填充女主的空虚就很幸福了前提当然是她是个百分百的女人 高中生认为的幸福是和温柔的社长在一起工作生活毫不顾忌未来的活在当下 而女主想要的身份是真正的接受自己适应现在的自己如果有可能找一个可以接受全部的自己的男人一起渡过空虚的人生 没想到结局BE天真的以为女主连改变自己人生的性别都能跨越又怎么不敢面对同性之爱 果然是自己天真了 可能对女主而言艺珍只是一个年下的朋友吧 与爱情无关 而对艺珍而言姐姐也是自己发现性向的一个启蒙未来人生轨迹的一段苦涩的回忆吧 每个季节变幻之间 女主都会想起的那个艺珍多半是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始终无关爱情“苦恼也是一种幸福 那为什么幸福一定要这么痛苦呢”艺珍哭诉着对姐姐告白时说
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
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
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
天不老,人未偶。
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这部片子弥散着隐隐的痛感,虽然不是HE但是我觉得确实最好的结局了,哪有一切都好的结局啊。
知道海秀是Trans的时候,非常震惊,也非常心疼,她成长的过程中得经历多少不理解,多少痛苦啊,我从来没有看过有关LGBTQ的T的影片,这次也算弥补了一下空白,我觉得trans是最需要坚强的。
就像海秀渴望家庭渴望爱,但最终还是得选择空虚活下去。
最心疼艺珍的一个场景不是她在街上苦苦哀求姐姐为什么不是能喜欢她,而是她在浓妆艳抹后去les bar和调酒师拥吻后落荒而逃,我想起来那句“不要是女人就交往,我们没有那么不幸”,这是她同学给的衷告,挺悲伤的。
但是我可以看到艺珍的苦苦挣扎,毕竟突然发现自己喜欢女生还喜欢上了一个永远不可能的人。
晚上和同学聊过如何找对象,讨论的最后总是带着点深深的叹息,她想着早点从gkd毕业读研去研究所就可以找对象了。
可是好难啊,大学找不到,读研的圈子更小了,最近一年,总是经常陷入自己要孤独一生的惶恐中。
她说等缘分吧,等缘分上门,是啊,好像也只能等,我们俩的脱单简直就是地狱级难度———在一个结合科研、全理工科、人少、活动少几大特点的学校,两个人都深柜加一点特征都没有,不想线上异地,不想掰弯别人,自己是0就算了还都喜欢长发p,而且gaydar也不大行。
脱单可真难,而且还有种没有安全感的惶恐,害怕在付出一切后被抛弃,害怕孤注一掷后一无所有。
能碰到相互crush的就很难了,还想有人能携手可相托一生,痴人说梦,痴人啊又熬夜了,这个月最后一次了,意外意外,深夜网抑云。
以后可能得孤独终老,还是珍惜身体吧,免得老无所依还疾病缠身。
(想想还是爬起来补充一句,阿黄如果看到了这里,keep the secret,please)
很想隱藏過去的海秀,搬到新的城市重頭開始,經營咖啡店,更請來高中生藝珍當兼職,命運令兩人走在一起,她們的友誼更為海秀的生活帶來新火花。
然而,兩人內心都埋藏著秘密,不想輕易向人透露。
跨性別與女同志的邂逅,譜出淡淡的感動情緣,以不煽情的方式,訴說一個關於接納自己和容納他人的故事。
很想隱藏過去的海秀,搬到新的城市重頭開始,經營咖啡店,更請來高中生藝珍當兼職,命運令兩人走在一起,她們的友誼更為海秀的生活帶來新火花。
然而,兩人內心都埋藏著秘密,不想輕易向人透露。
跨性別與女同志的邂逅,譜出淡淡的感動情緣,以不煽情的方式,訴說一個關於接納自己和容納他人的故事。
一个女高中生在和一个咖啡店姐姐的相处中逐渐产生情感。
当从同学口中听到“蕾丝”这样的词,并接触到一位les。
那位女生的长相我还蛮喜欢的 而且在厕所和她的交流也很恰当。
(私心喜欢片中另外一位小姬佬。
)渐渐地女高中生的性向觉醒,发现自己喜欢上姐姐,并接纳认可自己然后大步向前走。
可姐姐是变性人。
变性后的重生本就艰难。
在这部电影中可以了解到性少数群体在还并没有那么友善的大环境下的生存真的举步维艰。
谈谈人物吧。
高中生艺珍爱上姐姐并逐渐性向觉醒这段还挺符合小姬崽的心境的。
(姬圈的恋姐情怀哈哈哈)不过像咖啡馆老板这样温柔美丽知性的姐姐哪个小姬崽会不喜欢呢。
看前面的时候能感觉到海秀(咖啡馆老板)也是喜欢艺珍的,只是碍于年龄和性别,在不断地克制自己的感情罢了。
看到后面没想到的是海秀是跨性别者。
原本是男性通过手术后变成了女性。
换成她的处境想一想,更加一发不可收拾了。
海秀的饰演者在片中真的很郑秀晶神似。
五官甚至神态真的挺像的。
在影片中演员将这一段感情的隐忍也诠释得非常好。
所以跨性别者真的很难吧。
希望这个时间给他们跟多的尊重和关爱。
感谢这部电影让大众能够看到性少数群体。
好特殊啊,本以为是部清水流影片,顶多谈谈寂寞与重归寂寞,却发现片中的个人境况竟被描绘得如此立体,我不想用三角恋去归纳它,因为“爱情”在这部电影里其实呈现着半缺席的脆弱状态,它悬在一个并不高的地方,却没有谁想真正抓住它。
其实真正戳中我的,是每个角色周身的那层真空场域,在告知别人前先理解自己,在寻爱之前先爱自己,是她们用双手捂热了这方窄窄的自由之地,寂寞的人不会激烈地追求情感,因为破碎过的人会明白,孤独的最后一条防线不是爱情,却是自己的生活。
片中的三个人物像三条不曾相交的水平线,她们温热着隔爱相望,用虚空将虚空填满,身处不同的季节(性向)却在流动的时间里温润交接,无论是异性恋、同性恋还是跨性别者,我相信在种种“不同”之下有着一片能够深刻同频的荒野,待我们纷纷坠落至此,爱定会显露出它的真相。
故事的节奏、感情线绝对是5星。
细节上有些地方是存在不合理,高三的女生夜不归宿这些不思议的事件,有点超自然了。
海边餐馆那一段,让我从昨晚哭到现在 ,"有感情了再分开会不舍,趁着现在 我们尝试着分别吧"那眼神,分明是爱啊,姐姐这是亲手拿刀子把自己的心划开,好疼好伤。
明明是有感情的,不曾得到就不会失去,艰难的过往才会让她这样患得患失,接受不了分离 所以选择不开始。
艺珍还是个学生,考虑将来 考虑家庭,姐姐也只能克制。
上一次哭成这样,是杨乃文的离心力"不要拥抱,切莫亲吻我会粉碎,再不完整""再眷恋一生,也不会成真"结局没有大团圆,想看小清新的失望了吧。
"安静地望着,不属于我的"姐姐一个人坐在窗边,看着季节之间,我觉得很圆满了,没有孤零零 没有惨兮兮,得到了想要的平和宁静*关于姐姐的性取向问题,这个我觉得跟姐姐自身的性别无关。
姐姐内心对自己的认同 是一个女孩子。
根据影片里交代过的背景环境,同性恋是不被认可的,姐姐也自然是以为 要作为一个女人,和男人相爱、成家。
如果姐姐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喜欢女生,这也并不影响后来做手术。
nonononono拒绝拒绝拒绝!!!
东亚女性的细腻、隐忍与压抑。一点一点靠近,产生依恋,再一点一点(被迫)抽离,对自己说“我不需要你”“再靠近就离不开你了,我不要这样”。看得超难过啊。但看着她们靠近时,一度产生“啊!好好啊!”的想法。被打动过,留下痕迹。是我喜欢的故事。配乐好!
非常细腻,故事过半艺珍才发现并正视自己的感情,海秀面临的则是性别和性取向的双重困惑。另:海秀欧尼太好看了。
母女暧昧的好突然 细腻拧巴又难受 樱花装饰浓浓的影楼风
金星采访俞飞鸿的时候,说到了自己为了变性彻底,做手术取出了喉咙里的软骨。剧中的阿姨明显是生理男、心理认同女,所以她不会爱女性。PS:为什么我是一个阿姨绝缘体?!感觉大陆很难出百合片/剧了,难道有生之年,亚洲范围内只能看日本韩国泰国港台地区了吗?
电影本身平淡如水,变性后再被同性和异性喜欢但最终选择继续孤独看得有些心疼。
自我认同就耗尽了此生全部的力气,可能只能继续空虚下去了。
青春爱的那么轰轰烈烈,断的也这么干干脆脆
海秀拒绝贤宇之后,靠在车窗上的痛哭这一幕,让人太难过了,即使再无法感同身受,看到她这个样子也觉得于心不忍,她原来是如此一个人这样久,久到惯性会拒绝掉所有爱她的人,但是是不是她甘愿这样,我觉得应该并不是,大抵爱她的人还是并不够坚持,比如她对贤宇的感情是期许,期许自己有勇气迈入正常的生活;而对艺珍则是习惯,她在上班以及回到家之后,想到的都是艺珍在的日子,所以她并不甘于这样一直空虚,但不管是哪种,我觉得都需要爱她的人作努力,毕竟她自己已经习惯了
兜兜转转 回到虚空
五星都给女二
让我回到自己的生活吧,情愿孤独。性别就是内心最尖锐的矛盾,永远没办法战胜,但何必胜呢,至少心中有爱,随着季节变换。
这分明显低了。开始以为又是文艺的疼痛系列恋爱故事,却被一点点小细节逐渐破解真相。个子高、没药吃会烦躁、没有常备的姨妈巾,还有永不解下来的围巾就已猜到女主的秘密了。而学生妹妹自我认知的过程,本来也是另一种痛。两个人都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她们永远都不会再有交集。喜欢这种淡淡的叙事,无需太多色彩的点缀,冷清空虚而又干净。韩国电影有一种迷一样的致郁,又疼又沉溺,大抵是因为引起了共鸣。拥有无限青春的学生妹妹可以跌倒了继续爬起来在自我认知的路上越挫越勇,而经历了太多痛苦的女主将继续空虚此生,找一个理解的人太难了……“不要是女人就交往,我们没那么不幸!”酷酷的女孩子,真好!
啊莫
比较莫名其妙,演技台词剪辑故事发展都很生硬。韩国新生代导演的水平参差不齐,《小公女》《蜂鸟》一样的片子水平高得出奇,但也有这种很僵硬片子存在,希望以后自己别再踩雷了。男性凝视下的LGBT群体。
用季节的更迭来试图留住一个人。店铺的打理,是情感的积累。变性人这种暗黑反转也是没想到,但是跨性别的心理压抑非常细腻,没有刻意停靠在一个结果上。特别能够理解艺珍情绪失控时暴发式的喊叫,也无法忍受。
好难给这部电影评一个分数。如果说中学生很难逃过一次依恋上一个姐姐的命运,我完完全全共情艺珍的感受。一个很灿烂春天里的女孩纯粹且无条件地爱上一个心里一直是冬天的姐姐,给她留下了满墙的粉色樱花,留下了一个永恒的春天。其实她们喜欢男生还是女生有那么重要吗,幸福里总是带着痛苦的。但我们无法阻止相遇,无法提前预料羁绊的深度所带来的后果,那不如静静地接受,看看内心的自己,对自己说没关系人生不过一次体验而已。
啊啊啊啊啊啊李英真 这辈子总归要和韩女恋爱一次!👉🏻👈🏻
还是可以吧,说得通的一部。
承认自己,然后,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