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完了《名侦探柯南》的第 12 部剧场版。
一十二年,看着永葆青春、小学一年级“留级”到底的柯南,终于明白,原来 APTX4869 这种药丸不仅仅对当事人有影响,他周围的人也深受“其害”:小兰、园子的高中生活就这样莫名地持续了十二年;小五郎和英理的分居也因此铁定超过了十二年;而高木和佐藤两刑警那若有若无的办公室恋情似乎也快跑将近十个年头了吧……人生有多少个十二年!
这是戏内。
戏外,原作者青山刚昌和柯南配音高山南结婚了,然后又离婚。
不管结婚、离婚,一个依然画着柯南,一个依然给柯南配音。
工作归工作,感情归感情,专业人员果然不一样?
……而对于多年粉丝,从喜爱到失去耐心也绝非一蹴而就。
动画方面,直到大学中期,仍然是每周一集的动画必追、外加下载、刻盘、收藏。
大学后期开始,只关注其中的《本厅刑事恋爱物语》系列和《黑暗组织》系列。
现在只是希望能够哪天可以早点看到个结局就好。
千万别再让我在将来产生出“能否在有生之年看到结局”的疑惑啊!
漫画方面,高中时候就收全了当时已出版的全部《名侦探柯南》——虽然是陕西美术出版社的口袋版——但是印刷质量和翻译绝对是上乘。
后来长春出版社开始发行正版,但是那种但凡一个骷髅都要打个马赛克的版本,实在是提不起买的兴趣。
于是发展个苦主 Haly,每次发售新版后都是通知他去买,然后去他家看……不论如何,柯南还是会时断时续地看下去,既然已经开始了,就总是要看到为他“送终”为止。
诶,一句题外话,以前看好新一和小兰,现在开始支持柯南和小哀配了……https://eatthinkcode.blogspot.com/2008/10/year-one-for-twelve-years.html
M1: 引爆摩天楼, 1997剧情尚显单薄, 画风比较狗血, 人物走形严重(应该不是我看的版本的问题吧),背景也很潦草.推理线很简单, 凶手基本上一出场就已暴露, 没有什么悬念. "完美对称"的设置很有趣; 最后一剪的选择有点白痴. 在如此简单的情节线之下,气氛渲染却相当成功, 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这一部的重点显然是新兰感情线. 最后一幕隔门对白是永恒经典.M2: 第十四个目标 1998情节开始复杂, 推理相当有难度, 凶手心理更加变态和难以琢磨. 场面宏大起来, 危机感胜过前作.小五郎和英理的感情线与新兰交织在一起遥相呼应. 两个高潮: 柯南和小兰水下长吻被FANS们复习了无数遍; 甲板上柯南惊天一枪骗去了无数眼泪. 煽情极其成功的一部. 音乐非常出彩.M3: 世纪末的魔术师, 1999基本上被公认为最强神作. 多线剧情层层交织而丝毫不乱, 人物性格鲜明, 背景道具极其华丽, 回忆之卵被开启的一幕无比动人. 悬念设置和前后呼应恰到好处, 基本可以骗过大部分观众.KID SAMA不负众望, 大有喧宾夺主之嫌. 柯南的身份危机让FANS们揪紧了心, 片尾二人对话亦是经典桥段. 危机的解除让人松一口气的同时也颇感遗憾.M4: 瞳孔中的暗杀者, 2000较具争议的一部. 于我而言, 第一次看时超级喜欢, 复习时就觉得一般了.剧情尚可, 悬念和推理不重, 主线仍是感情戏. 游乐园追杀部分很是惊险, 柯南的滑板功夫惊天地泣鬼神. 在被青山这个暧昧狂人折腾了多年之后, 本作中柯南直接得不能再直接的亲口表白终于让FANS们过了一次瘾.M5: 通往天国的倒计时, 2001又是一部神作. 剧场版里少见的与主线情节相关之作. 哀的戏份仅次于柯南(这是不是她第一次出现在剧场版?我记不清了...), 她的崩溃让人心碎. 推理部分不重, 依然是典型动作片.消防水管玩蹦极和楼顶飞车两个高潮都夸张到有些雷人, 不过人家本来就是动画片咱也不能指望它符合现实吧. 剧情跌宕起伏相当过瘾.M6: 贝克街的亡灵, 2002我的经验是, 大部分男生都很喜欢这一部, 但它似乎没太得到女生们的青睐. 我想男生喜欢这一部很大原因是虚拟现实游戏这个颇为科幻的设定; 女生不太感冒大概是因为感情线被弱化.推理部分尚可. 虽然背景科幻,但相对而言, 本作剧情倒是最现实和深刻的.M7: 迷宫的十字路, 2003巅峰之作. 大阪\新平联手\平和感情线\恢复身体的新一\三维特效 , 噱头不可谓不足. 推理部分与历史关系密切, 两人默契的配合和无条件的信任足以引起同人女们的无限YY. 画面相当唯美, 音乐极为成功(仓木麻衣Time after time).平和感情线超越了差不多已经用滥了的新兰线. 新一恢复身体的原因比较囧, 貌似与漫画脱节.M8:银翼的魔术师,2004黄金时代结束了. 一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 柯南剧场版质量的下降不是逐渐进行的, 而是陡然间从巅峰跌至谷底, 难怪FANS们有些不能接受. 本作的宣传实在太过铺张, 极高的期望带来了极大的失望. 加之从片名到预告一直拿KID SAMA作诱饵, 结果一上映就被他的FANS们骂得无法翻身. 本作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片尾曲Dream × Dream. 开飞机这一段已经雷到不能再雷了(喂喂, 难道什么都可以在夏威夷学吗).两年后我看到恶搞片的鼻祖
这是第几个年头了呢?
柯南剧场版都出第十二弹了……从1994年漫画的第一卷发售,1996年动画开始播放第一集,漫画已经走了14个年头,而动画,是12年。
这样一部动漫,推理类的,有多少个朋友和我一样,坚持到了现在?
我想说,当看了它的第十二弹剧场版,那份感动,那份震撼,那从心灵深处涌动而出的喜悦,依然存在着。
你们,也一样么?
这一次的关键词是音乐。
很难想像,音痴柯南(新一)怎样能驾驭场面,怎样分析深入,他不会就完全束手无策了么?
因为这是他的死角啊!
所以一开始,我就是有强烈期待的,而它也没有让我失望。
用音痴来说柯南,应该是不正确的,他……他只是五音不全……唱歌白痴而已……(笑)所以当合唱排练时怜子忍无可忍地问柯南是不是故意捣乱时,我真是无可奈何的笑喷了 客观的说,这次的剧场版绝不是最好的一部,也可能优质都将将够格。
命案发生了,疑点出现了,推理展开了……可是却没有那么撩人心弦。
不过最后的犯人真是没有让人想到,而他一步一步行动也设置的很完美,让人捏了一把汗。
虽然不尽完美,但是你却没有办法不喜欢它。
当《Amazing Grace》响起的那一刻,当轻灵的嗓音响起的那一刻,我几乎有流泪的冲动。
这熟悉的音乐也许你不是第一次听到,但是你却是第一次那么真切地感受它领悟它,感觉你的心境在那一刻静了,通透了……以至于到现在我还是一遍一遍地听它,不倦不腻。
也许我更关注的是新兰恋?
也不是。
你看,那美丽的黄昏,两个正闹着别扭的男孩女孩,然后悠扬的歌声轻轻的传来,让人为之陶醉……你能不感动么?
你的生命里有没有过这样美好的一幕呢?
深入剧中的想,真的很佩服小兰,很喜欢小兰,那是多久的坚持,那一份感情的真挚,你我可以么?
柯南作为侦探的坚持——真相只有一个和决不让犯人自杀。
怜子对音乐的坚持……种种坚持有的让你会心一笑,有的让你默默沉思,有的让你感动伤怀……不过话说回来,我们也是坚持了这样久呢……柯南都上了十几年小学一年级了……也许正是这份坚持,这份喜爱,让我看到第十二弹时,还是那么兴奋。
也正因为如此,让我发现了它有很多的亮点,十分值得品味!
不管是多久的坚持,我还是会坚持下去,柯南迷的你们,也是这样吧?
失望的第五年了,不过至少比前部要好一点了。
思量了再三,不是我们大了,是这片子越编越烂了。
这片我说它好的原因是我蛮喜欢那个冷冰冰的女主角的,好出彩!!!
不敬业的是唱歌剧居然不对口型,这在2008年的卡通来说,至少好不用心。
柯南嘛,骂归骂,看归看,毕竟是自己童心未泯的一个良好佐证。
还是给了3星,因为他是柯南。
一部部的看下来,应该只能说是习惯了。
柯南还是老样子,小学一直没升学,小兰还是高中生,案子一件又一件,每一次都要勾起点新一和小兰以前的回忆,然后在剧场版的最后炫耀一下,因为那俩人在现实中只能是上小学的柯南和高中生的兰姐姐。
有大人的思想又怎样,架不住你永远是小孩子的身体。
无法告诉别人的秘密,兰是最终受害者。
剧场版=一件连环凶案+新一&小兰美好回忆+凶手制造危机致兰于危难之中(柯南一定要去救心爱的兰)+结局找到凶手(感情线也回归平静)这就是柯南剧场版。
不过,这次的战栗乐谱很明显相对失败了一些,案子太过平淡,最终兰陷入的险境不够危险,没能让柯南显示出英雄救美的大气度,没有生离死别的过程,始终落得平淡。
一开始就把凶手暗示的太明显,而且杀手杀人的动机实在是不够曲折,就是为子复仇,而且还是因为自己处于事业低潮期才干出的这种事。
太乏味了。。
还没有,柯南平时的那些离奇血案好看呢。。。
第一批字幕刚出来一分钟正好被偶碰上,于是就成了骨灰级的下载之一。
不逻辑的故事,江河日下的推理。。。
不过这里头还是有亮点的。
讲了一些基本古典音乐知识,还有那个女高音的性格刻画得很有意思。
其他人就。。。
一些重要人物也没怎么比较深刻的台词,比较雷的是哀竟然说相信柯南是爱慕的相信。。。
也许是我看的神奇字幕翻译的问题。。。
歌还是蛮好听的,D小调触技赋格,耶稣人们仰望喜悦,Amazing Grace,都是耳熟能详的古典音乐。
整个电影都没有让我觉得有点触动的地方,除了到最后结尾听到Zard唱的歌。
Zard已经去世一年多了吧。
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才想起都已经过了那么久了啊。
想到她唱了不少柯南的歌,从柯南十多年前的TV和剧场版就开始唱,第二个剧场版那首歌真的很好听。
这个从我初中开始就一直陪伴我的Zard,那个唱灌篮高手里“My Friend”那首那么阳光灿烂的歌的Zard。
一直很喜欢她干净的感觉。
我相信,这个讲了很多音乐故事的剧场版,是献给Zard的礼物。
(说起来剧中那个吹长笛的也是从楼上摔下来死的。。。
难道还真和Zard有关联?
)
实际上,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差啦……怎么说呢?
张弛有度,写实主义,给了我一个静谧之夜。
传说中的【社会派风格】,倒是真有其事。
不过也还好,没有太多奢望,给我这个写实派推理迷以不一样的感觉。。。
P.S.:我也是古典乐迷,《天赐恩宠》的女高音,美极了。
十二年来,当看柯南已经成为一种信仰、一种习惯;十二年来,当TV版已经多得没法再追,当大量的各种动漫当道,于是只能每年期盼着剧场版;十二年来,当柯南已经成为一种病。
那看到这第十二弹的《战栗的乐谱》,会是什么感觉。
让我说什么好呢,作为最经典的推理动漫,我再也看不到从前紧张的剧情,看不到精密的推理,看不到心思缜密的布局,甚至看不到怪盗基德和黑衣人组织,就连被害者被害的情景都是一晃而过,我们伟大的侦探柯南连现场都没去过,就靠个车牌号和钢琴的声音就推理完成。
请问,你让侦探推理剧情何以堪!
情何以堪!!!
小兰和新一的感情戏仍然不咸不淡地存在着,不知道动漫里面的时间是怎么设定的,总之在我看来,十二年已经过去了,黄花菜都凉了,小兰和新一连面都没有见到过,你让小兰情何以堪!
情何以堪!!!
在这一部里,剧中所有人都变身音乐家,小兰学会了弹钢琴,柯南这位音痴不仅有绝对音感,不仅会拉小提琴,还会彪海豚音,哀可以用竖笛的声音来给柯南通风报信,甚至连元太都可以用竖笛的音调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你让真正的音乐家们情何以堪!
情何以堪!!!
杀人者杀人的理由真是很老的桥段,不过因为自己的儿子被害杀死了几个年轻人还说得过去,但是炸音乐馆的理由真是很牵强,就是别人不想当钢琴家了,进而他自己也当不成调音师了,于是就要把音乐馆和音乐家们都炸死。
难道天才和疯子真的是一线之隔,艺术家们的想法总是很诡异。
而且犯人也太善良了吧,大家上来说了几句,只要园子和小兰互相表白了一下友情,就令得犯人改过自新,悔不当初。
柯南发现的车牌号码和生日日期一样,年轻时候的照片看起来像这些东西,根本就不能作为呈堂证供,就算炸音乐馆被抓个正着,之前炸死那些年轻人的罪行照样可以不认,还是那句话,柯南你真的太好运了,遇到的犯人都太善良了,如果你遇到的是腹黑的唐立言,恐怕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啊。
这样的证据,你让法证部情何以堪!
情何以堪!!!
最后,当然,你可以算一下这十二年来柯南剧场版里到底有多少是以爆炸收尾的,每次都是很紧张的救人,但是从来没有像这么淡定的,就算音乐馆的隔音防火效果再好,外面支撑的柱子都爆炸了23次了,直升飞机和消防车来了无数,电视直播都搬来了,简直是一片火海,生灵涂炭,里面的人居然还毫不知情,还在不温不火地听音乐会。
请问,你让地震灾区的人民情何以堪!
情何以堪!!!
唯一令我有点激动的是,最后小哀说出的“爱慕”,结果,后来又发现是字幕组出了错,真是瞎激动一场,神奇字幕组啊,你令广大的柯哀派情何以堪!
情何以堪!!!
还有这个名字啊,叫《战栗的乐谱》,我一直以为是什么作曲家,会有什么藏在乐谱里的杀人动机,或者杀人桥段之类的,然后通过乐谱来解密。
结果根本跟乐谱没有半点关系,你让人家乐谱情何以堪!
情何以堪!!!
总之,我想说的是,这是一部令人情何以堪的剧场版。。。
古内大叔,你编剧至少也要有点逻辑性嘛,我们也是追柯南追了这么多年了啊,不带你这么忽悠观众的,就拿个长篇TV版就想配上“剧!
场!
版!
”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真是令剧场版情何以堪!
情何以堪啊!!!
罪证一:动漫史上一直排名白痴女主角前五的毛利兰,那个拿了全国高中组空手道冠军的毛利兰,那个继承了父亲格斗血液的从小就把课余时间花在了空手道上面的毛利兰,居·然·会·弹·钢·琴。
罪证二:新一最大的特点就是推理,足球还有音痴。
那个绝对音感或者疑似绝对音感的设定怎么回事?
那个在片尾把听过两次的曲子用小提琴拉出来的能力是怎么回事?
罪证三:高木不是听佐藤的话留在直升飞机上了吗?
下一个镜头他好好地站在了佐藤身边是什么情况?
是高木抽空去了趟木叶学了影分身,还是我运气不好看的是删减版或者单纯只是剧情的BUG?
罪证四:我知道之前又是追杀又是跳楼又是飞车搞起来像美国大片似的,所以你打算在第十二部的时候装一下B,用慢拍的调子和古典音乐来讲述一个没多少悬念和推理的推理故事,我不知道你这是出于和那个凶手同一个动机还是其实想追二宫知子。
但是,这样的名侦探柯南,不够激情啊。
罪证五:这次没有灾难片,这次没有怪盗基德,这次你居然把灰原同学的那点小心事全说了出来!
你还觉得柯哀派的闹腾的不够是吧......
十几年了。
从小学看到大学毕业。
我还记得是经视台放的,接着【足球小将】之后。
当然四百多集的TV版早已放弃。
(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拜托!
作为一个有正常审美观的非小学生,谁要看五头身的小朋友做主角啊)但是看剧场版还是作为习惯保留了下来。
(最喜欢【迷宫的十字路口】)新出【战栗的乐谱】,迫不及待的下下来。
看完真想破口大骂:TMD,赔我两个小时来!
怎么能这么难看呢?
十几年的经验不应该越拍越好么?!
(最近是不是流行音乐题材?
)动不动就是长篇的静止镜头(耸耸肩膀皱皱眉头也算在内),放着高深的古典乐,高雅是高雅,但是太多太长太不知所谓就没必要了吧。
博士和那三个小朋友根本就是可有可无。
给他们的镜头有半点意义么?
为什么一出案子,警部就要跑去跟毛利小五郎汇报情况啊?
还最崩溃的就是小五郎推理贝多芬那段,太太太蠢了真可以放冷笑话小组当镇组之宝。
(因为顶着一头长乱发,所以就是贝多芬的狂热fan。
囧死)新一没出现!
靠!
唯一的帅哥只有几个回忆镜头。。。
泪小兰跟新一那段太牵强了!
扯得上么?
为什么小兰端个茶还要给三十秒的镜头啊?!
我看整个一圈人停下来等她上茶还以为会发生什么呢,结果屁都没有。
柯南,该神勇的地方不神勇,比方说差点让女高音在树林里死掉啦(那种水平也叫保护?
别把自己命搭上啦),明知道对方有遥控器,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走进去还竟然没事先检查自己唯一的武器,他到底有没有把数百条人命放在心上啊。
不该神勇的地方超级神勇,比方说我明白他隔着数百米踢中电话,还打通了110,可是不明白他隔着数百米怎么告诉警察他是谁还有他的位置的,难道靠吼?
肺活量真大。
还是说那台电话收音特别敏感?
当然,那个女高音很有爱,海报上华丽丽的背影,但是着墨那么多,点解?
这片子不是叫【女高音的番外】吧。
再说整个案子,两个字:无稽。
个罪犯就一神经病,动机一点都不惊艳,激不起同情心,作案手法不可理喻,还蠢。
高举着遥控器站在别人一望即知的地方(陆续被柯南,灰原,警察在数百人的音乐厅里扫一眼就看到了)有这么蠢的人么?
还有他干嘛不杀了那个调音师呢,反正会炸死的啊。
另外,虽然我不懂管风琴,但是要用这个来启动爆炸一定要把接收器装到管子里面么?
装到管子外面不能接收振动么?
或者在琴键上做手脚呢?
不过这点可以不算,是我想当然。
最后,主次不分,逻辑不清就算了,丫还没节奏。
想想看一般的警匪片,就算再怎么不济,起码还有点高潮啥的,让人吊口气爽一爽啊。
这个?
没气泡没矿物质的超纯白开水。
我毫无表情的看完了。
(这片子绝对能剪成1/3长。
)用四个字总结:一无是处。
我发誓,我一点都没刻薄。
ps,再啰嗦一下,有人说,动画的好看程度跟死人的数量成正比。
我之前觉得有一点点点点道理,因为我最喜欢的一集柯南是一部特别篇,叫【震动警视厅的1200万人质】,真是看哭了的,也是爆炸犯,死了很多人,看得揪心。
可是在这一部里同样是死人和爆炸,就无法给人任何震动啊。
所以我想这种说法还是太简单了一点。
忘记上一次看是什么时候了,但是又重新看一遍之后觉得很不错呵。大概是经历了不同的事情,想法和注重的东西都不同了吧。
有点脑残。尤其是吼电话接通110那段。我都无语了。
歌还蛮好听的
拖沓的老基友,看到腻··
女高音好美啊
越来越差了
音痴 绝对音感 天赐恩宠
1星 还不如TV版的任何一集 几乎无任何推理
泪流满面啊,工藤君终于在这一集里面洗脱了“音痴”的污名啊……剧情虽然还是很弱,但相较M11有了很大的提升。怜子的设定也很成功,但还是无可挽回地被柯南的绝对音感的海豚音和在爆炸中心安意得地听音乐的观众们给雷到了...
又是一堆没有决定性的证据,我倒想知道如果罪犯死不承认怎么办
剧场版能不能别虚造声势地使用炸弹了
柯南剧场版十二,这是最渣的一部了
那个音乐厅战时能当堡垒用吧,难攻不落囧灰原哀戏份太少了,可恶!(╯‵□′)╯︵┴─┴
音乐与古典乐器的ABC普及,而关于柯南的人设则完全没有逻辑,「音痴」设定与之后推理开展违和,用声音拨打电话的情节完全成为侮辱观众的妄想,对于剧本和故事的薄弱只能用音乐和演唱来凑数。
其实这部我挺长见识的,用音频拨电话这种事情我没想过会发生,不过如果是真的,那可太奇妙了……
这一部无论音乐,剧情都很棒
所以说音痴和音准只有一线之隔,能让柯南保持住音痴这个绝对优点吗?
像电影了
太雷人了!!
柯哀戏份还是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