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三义,去胜兴火车站,去寻访爷爷工作生活的地方是故事的初衷。
因为五月天而串联起的台北少年和哈尔滨少女之间淡淡的懵懂情愫,淡得恰到好处。
除了少年人的恋,五月之恋更是故乡之恋、亲人之恋,把五月飘落的泡桐花当成故乡的雪景、一辈子收藏那张1948年到哈尔滨的车票、为素未谋面的孙女进城买五月天的专辑……车票早就买好了可是回不了家。
一道海峡不知分离了多少骨肉至亲,“要团圆,除非是梦里 相逢。
”太悲切了。
随京剧团到台湾演出的孙女和到跟随五月天到大陆的阿磊是两个象征,一个为了到三义寻找爷爷,一个为了到哈尔滨找暄暄送奶奶的画,但目的是一样的,海峡两岸情其实是双向奔赴的,因为那里有想见的人。
最后想说,2004年的五月天太青涩了,金发主唱好帅,石头和阿磊气质还蛮像的都憨憨的,玛莎扔雪球很符合他的形象,怪兽还是越大越帅,冠佑像文质彬彬的学生。
蒙太奇手法写爷爷看五月天演出的时候崩不住眼泪,阿信那个挥手致敬很喜欢。
刘亦菲的颜人间仙品,这里更想说她好灵啊,男女主都演得很好。
电影《五月之恋》
一周一影,聊聊电影 不知道发什么神经,突然想考古刘亦菲和陈柏霖早年的青春片。
当时,我还不怎么懂事,只记得两位主演绝美的脸庞,今天,我才将这部电影全部看懂。
(本文共2600字,阅读约需10分钟。
) 《五月之恋》想必大家对这个名字有点好奇,确实,他就是跟台湾摇滚乐队五月天有关。
五月天一共拍了三部围绕自身乐队的电影。
分别是《五月天诺亚方舟》、《五月天追梦3DNA》以及《五月之恋》。
五月天成为了时代的文化符号
前两部都是以乐队演唱现场为主题穿插故事。
而在《五月之恋》中,电影则有自己的主线,而且还是两条,一下子有了深度,颇为特别。
下面开始来看看梗概吧 故事梗概“五月雪是什么花?
”瑄瑄一直追问阿磊。
瑄瑄(刘亦菲饰)是哈尔滨戏曲学院京剧系的学生,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是五月天的死忠粉。
当时,已不再是车马邮件都慢的时代,而是大家都使用E-mail、漂流瓶大胆交流的时代了。
她一直以为自己与五月天有邮件来往。
而在另一边的台北,五月天怎会自己回复邮件,当然是由自己的站长管理粉丝事务啦。
五月天的吉他手石头的弟弟,阿磊(陈柏霖饰)就是管理员之一。
面对瑄瑄,年轻就是拽的阿磊,当然不会透露真实身份,而是冒用五月天队长阿信的名号,这样瑄瑄兴奋不已。
甚至开始手写繁体字的日记,记录与阿信的来往点滴。
京剧班子要到台北演出了。
瑄瑄很开心,她要踏上这片对她而言很特别的土地。
她邀请“阿信”(阿磊)带她到三义、胜兴车站、到一座山间的小屋、带她看五月雪。
刚被哥哥鄙视完吵完架的阿磊无处宣泄,一口答应了。
然而年轻人就是年轻,网友面基也不定个暗号,就相约在诚品书店见面了。
阿磊在书店看了好久,碰上一个鬼鬼祟祟也在偷瞄别人的女生,他的直觉,她就是瑄瑄吧。
还躲在别人背后偷看,撞倒了旁边老人的书。
左看
右看
撞掉了老人的书 瑄瑄等不到人,只好自己乘坐火车前往三义。
阿磊则死命跟踪,终于,给瑄瑄留下了极差的印象。
这张图出自这部电影哦 瑄瑄跟着阿磊到他家,追问为何欺骗她,冒用阿信的身份。
其实,瑄没来之前,就察觉到了阿磊肯定是冒牌的,但是,她也只好当他是阿信,因为她来这里,除了演出,更重要的是要寻找别的东西。
瑄瑄又拉着阿磊来到三义,来到停运很久的胜兴火车站,闯进山间那一幢小房子里。
瑄瑄看着墙上那副黑白男人的照片,看了好久好久。
一路上笨手笨脚的阿磊怎么也不会想到,戏剧出身的瑄瑄身手了得,翻墙逃跑不畏高,把阿磊衬托成一个铁憨憨。
由于阿磊真的很憨,两个人都被后面的保卫抓到了警察局。
幸好房子的女主人来到说屋子很整齐,没有丢东西,才得以平安脱身。
两个小可爱
看着房间里的黑白照片好久好久 两个小屁孩在一起玩了几天,但是演出终究是要结束的,瑄瑄要飞回哈尔滨了,也要离开这个憨憨了。
这几天沒有发生什么,但又好像发生了什么。
喜欢这种,《爱在黎明破晓前》的唱片室也有这番景象 阿磊经常发mail给瑄,但从来都没有得到回应。
只收到了那一本日记本,里面夹着一张五月雪的书签。
这张书签,让阿磊又回到到山间的那幢房子。
我小时候不懂事,只记得到这里。
而电影的第二条线才刚刚展开。
开头为什么瑄的目的地这么明确?
一个车站、一个房子、一朵五月雪?
阿磊回到那个房子,问房子的女主人。
原来,女主人的丈夫,不是本省人,是当年随着部队来到台湾的。
他在哈尔滨本身有妻子。
他离开后,妻子才发现自己有了身孕。
他后来回老家探亲,发现以前的家都变了,还多了一个儿子,让他有些适应不了。
儿子自己也成家了,有一个女儿,叫瑄瑄。
儿子也常来台北探望这位不相熟的父亲,表示不管你是否愿意回老家养老,我都会好好待你。
老父亲并非绝情之人,只是在这边扎根多年,也放不下。
他时常想念他的孙女,那个喜欢五月天的孙女,也时常怀念哈尔滨的雪。
台湾有一种花,叫五月雪,花落之时散满山间,像极了雪。
在他生命最后阶段,他时常坐在曾经工作的胜兴火车站眺望,时常到山上看五月雪。
他迈着老腿到了台北的诚品书店,买一本五月天的书,倒霉被一个小年轻撞到了。
他到了五月天的路演现场,在一群疯狂迷妹里,突兀的看着,想到底是什么人,自己孙女这么喜欢。
他又制作了一张五月雪的书签,想一同寄给远在哈尔滨的孙女,老父亲还委托教美术的妻子画一幅大大的五月雪,但是没有画完,老父亲就去世了。
五月天真实参演,阿信看到老爷爷惊讶又有敬意
可爱的爷爷 五月天就是火,他们要到大陆巡演啦。
石头抓着阿磊跟他们去,并买好了北京到哈尔滨的机票,塞到阿磊怀里。
阿磊背着那一张画完的五月雪,飞到了北京。
但是瑄瑄此时在南方演出,阿磊並沒有见到她。
于是,他天天都来学院门口,问保卫瑄瑄回来了没有,保卫很凶,说他也估不准时间,多的十天半个月,也有可能明天就回来。
可能是面对憨憨,每个人都会变得柔和起来吧,保卫又是给冻坏的阿磊解放帽子戴,给他热红薯吃。
最后签证到期,磊还是没有等到。
阿磊把那副画交给保卫,交代让她交给瑄瑄,随后就坐车去往机场了。
暖心的保卫叔叔 阿磊在车上,对着窗外白白的一片发呆。
突然,瑄瑄在窗外敲醒了他,车开动了,死活不停。
瑄背着画筒骑着车拼命追赶,眼看追不上,边抽出那副画,拉开。
车上的阿磊看着白白的路上那一朵温柔的五月雪。
菲包好可爱
爱上刘亦菲了 爱情线 台湾的拍摄纯爱功力还是很不错的,淡淡的很纯真。
(同时推荐同样是陈柏霖主演的《蓝色大门》)本文也不对这条爱情主线做过多的阐述。
很喜欢电影里,每个人都可以纯真的去相信。
(说一句,刘亦菲真的很美,很可爱嘻嘻嘻,很多美照都出自这部电影哦。
) 两岸线 如果该电影只是单纯的单线电影,我肯定不会单独写推文。
我认为,该电影能够超脱五月天系列电影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后半部分这条两岸线。
不知道是编剧故意为之还是我过度解读,老父亲对哈尔滨的情怀,像极了台湾老一辈对大陆的情怀。
本生于此,但挡不住后来在别处扎根生长。
他留恋着,但也不能放弃新的生活。
电影拍摄当时,两岸文化交流往紧密,大家也视为一体,吐槽着各自地方的口音。
后来也不知何时,中间出现了另一种声音。
这对老夫妻,让我想起了当年我交换时候的房东夫妇。
为了迎接我和舍友,他们在楼下等到了晚上12点。
已有七十的老爷爷还帮我把很重的行李箱搬上7楼。
有一次,我为了用户访谈的作业,冒昧的询问房东是否可以上门拜访。
奶奶很惊讶,表示很乐意。
她说,这是她第一次收到交换生这样的请求。
奶奶怕我不认识路,提前很多接我,回答我很多问题,介绍她的家人的故事,老爷爷年事已高,是个权威的气象家,退休也一直在工作,经常到大陆开研讨会。
临走的时候两夫妇还请我吃好吃的鱼排饭。
奶奶说她找了好久,才找到一家没有什么味精,食材新鲜的餐厅。
房东说,台湾很美,但是最美的是人。
我知道,其实不管身在何处,最美的风景,总是那些人。
(图片源自网络)本文为作者原创,请勿转载。
在电影五月之恋里最喜欢这个镜头:刘亦菲站在满山桐花的山路上白花缀绿海等的人还未到独自对着这五月雪唱起了要相逢。
除非是。
梦里。
团圆。
想起李义山的”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果然是清丽极了
我很少会给一部电影如此高的评价,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认为这是一部被低估的电影。
由于我对影视的兴趣很低,按我以往情况,是绝对不会去看《五月之恋》这样一眼便感无趣的电影,看完这部电影已经一个月了,但我心中的震撼没能缓过来,也许是因为这部电影打上“青春”、“爱情”“纯爱”等抽象的标签,让我对它的期待值很低,所以它远远超出期待才会令我感到惊喜。
首先是美感,无论是对于主题的表达方式、电影的叙事结构、人物的塑造、人与景的碰撞、电影场景的选择,总体呈现的是一种清新脱俗、柔和细腻、淳朴自然的和谐美感。
我想,即使冲着剪辑、画面、构图美感我也会很乐意去看,因为这部电影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从心底里叹出的一个字:美!
这部电影所传达出来的整体美感和节奏变化如同记录四时变化的纪录片!
或者古早动漫?
纪录片一般的美感在电影里不多见,这令我欣喜若狂。
不论是刘亦菲出色外貌、戏曲扮相的人物造型美,电影里画面中山林与车轨交错、白雪皑皑的哈尔滨、乡村老旧房子的淳朴。
既在推进剧情、表达电影的宗旨与主题的同时又不失美感与风格。
其次是主题,我想来想去觉得乡愁二字最能概括。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是一部青春爱情电影,但我看完之后发现,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
这部电影最重要的、最当之无愧是亲缘线,大陆哈尔滨与台湾的两岸亲缘、瑄瑄家庭分割两地的复杂亲缘线、甚至男主阿磊与哥哥的亲缘线亦是一个亮点。
这部电影中大部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依靠亲缘构成,甚至影片的关键点阿磊从台湾飞往哈尔滨,大部分把这看作爱情关键点,我认为失之偏颇,阿磊不仅是因为好感瑄瑄,更是要把去世爷爷对孙女的思念带给瑄瑄(台湾奶奶的画和话)。
这部电影始终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哀愁,这样的哀愁很熟悉,让我想起了一句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电影中的车票一如诗中的邮票,遗憾的是电影中的爷爷的车票没有用上,这样的遗憾如同树叶一片片的凋零落下,淡淡的却无力抗拒。
电影中有两个片段让我落泪,一个片段是年迈的瑄瑄爷爷为从未谋面的孙女去五月天的演唱会挤在满是年轻青春的人群中的画面,一个衰老蹒跚的爷爷和一群年轻活力的粉丝,极致的对比令我潸然泪下。
另一个片段是瑄瑄身着戏服登台演出时的场景,这个场景没什么特别的,它令我感动在于传承二字,年轻的戏曲演员传承了老一辈的戏曲艺术。
最后由于篇幅所限,我简单表述一下爱情线,我认为《五月之恋》中爱情线是一条辅线,并且这条辅线很好的赋予了某些故事情节的合理性(例如阿磊去哈尔滨找瑄瑄),它没有对亲缘线的剥夺感,反而使得这个“乡愁”的故事更加丰富紧凑。
五月是一个特殊的月,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具有其特殊的意义。
不仅是电影有中五月天乐队的这一层意义,五月也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旧与新交替,意味着生命与成长,同时五月也是传统节日最多的一个月份,这与电影中有表达的“传承”不谋而合。
所以我想五月之恋中的恋字不仅是爱恋,更有思念的深刻内涵。
这部片下了很久..一直没看..我一直以为这是一部青春偶像爱情电影,剧情就是耍浪漫.直到看到瑄瑄的爸爸在抹她爷爷的照片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原来这部电影并不是如开头一样,只是单纯的爱情片..阿磊和瑄瑄约在诚品见面,那里是到台北必去之地了.瑄瑄的爷爷也在那里买了《摇滚本事》之间似乎有点微妙的联系.原来当时阿磊碰掉的就是瑄瑄爷爷买的那本《摇滚本事》..瑄瑄当时对她爷爷离开的背影看了很久..后来阿磊和瑄瑄两人一起去了三义,三义似乎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有浪漫的五月雪,有旧旧的车站,有长长的铁轨...瑄瑄为了追寻她的爷爷而来到这里,虽然两人已经不能再见面.两人逃跑到了火车轨上,阿磊脚软,瑄瑄回头拉他..被捉以后,阿磊有很man地自己一个人把事情背起来..阿磊送瑄瑄回去以后,一直追问,你还会不会打给我×3瑄瑄头也不回地走掉,我猜她已经泪流满面了吧..最后他冒雨开机车冲去旅店,也始终还是错过了..从这里,我也隐约感受到两岸问题给现代的我们的爱情带来的阻碍..阿磊后来又回到三义找寻关于瑄瑄的事情,揭开了让我们最感动的伤疤.分离,团聚,陌生,距离,想亲近却像隔着一个大海,遗憾,补偿...瑄瑄的爷爷买书了,老人缓缓地走去了五月天的签唱会...在一群年轻女生之中,出现了他年迈的身影,显得格外突出..阿信和他点头的瞬间,我们的眼泪也跟着夺眶而出.除了感动还是感动.迟了50年的车票,瑄瑄的爷爷始终没有回家..在台湾还有多少这样的老人,他们身上背负了多少往事和遗憾..我最后也没想明白,为什么瑄瑄的爷爷当初没有回家?
是回不去?
还是...?
最后,时光机..真的好好听..那阳光碎裂在熟悉场景好安静一个人能背多少的往事真不轻谁的笑谁的温暖的手心我著迷伤痕好像都变成了曾经全剧终看见满场空座椅灯亮起这故事好像真实又象虚幻的情境只是那好不容易被说服的自己藉口又顶不住懊恼的侵袭好后悔好伤心想重来行不行再一次我就不会走向这样的结局好后悔好伤心谁把我放回去我愿意付出所有来换一个时光机对不起独自回荡在空气没人听最后又是孤单到天明真的痛总是来的很轻盈没声音从背后慢慢缓缓抱著我就像你你和我还有很多的地方还没去为何留我荒唐的坐在这里好后悔好伤心想重来行不行再一次我就不会走向这样的结局好后悔好伤心谁把我放回去我愿意付出所有来换一个时光机对不起独自回荡在空气没人听最后又是孤单到天明生活就是这样爱情不是想象
本片因五月雪展开,在雪景里收尾,加上内容,算得上是部比较纯净的电影。
有点淡淡的微言大爱的感觉。
看前一半就以为是个青春偶像剧,帅小伙和漂亮姑娘网恋了,然后见光了,然后春心荡漾就完了,就像是五月花飘零在风里,然后归于沉寂。
不一样的是,加了个台湾爷爷,这个深度就不一样了,什么乡愁啦,什么温馨的亲情啦,什么海峡两岸骨肉心连心啦,就全都说的通了。
所以编剧就高明在这了。
有一点,爷爷买书的时候是不是穿越了?
好像开头在诚品的桥段啊。
然后爷爷去看了阿信,我觉得挺雷的。
但是阿信好像没觉得特雷,只是对那位爷爷表示了敬意。
阿磊经过情窦初开的洗礼,能写出好听的歌了,可见追女孩的时候会催生灵感。
常识告诉我们,恋爱中的人智商会降低。
那么,是不是因为爱的作用,有一部分智商转化成灵感了……可能是和蓝色大门的人物设定相似,陈柏霖又演了个没心没肺的小子。
两岸三地,油桐花香五月雪是三义也是哈尔滨的雪没送出的车票是遗憾也是两岸的羁绊落叶归根🍂故乡也是他乡其实电影像这样不刻意煽情反而显得真诚没有抱在一起大哭大声控诉的满只那一句“要相逢 除非是 梦里 团圆”已经让人不忍卒听小人物也没有写的很神性瑄瑄来台北没有背负那么重的家国装病那一小段也很灵瑄瑄和阿磊别说暧昧想拿青春纯爱来形容都怕俗了相识就太妙了五月天做线索的浪漫诚品书店的初见三义火车的偷看唱京剧的瑄瑄和身后的少年“我问你名儿”棒棒糖离别时三声问和急促跑开再见已经是哈尔滨的大雪瑄瑄骑单车追车笑的像朵向日葵高举着画不好好骑车又摔在雪里下一秒公交车停下再开启久别重逢的少年对着她笑电影的确年代早了说画质不好我反而感觉是优点去三义摇摇晃晃的火车配上有点泛黄的画质不能再适配瑄瑄在车站那一幕美得人心惊
(看到最近好像在dy挺火的,想起多年前没写完的观后感,只有个提纲,先发上来,以后有空再补充- -或许在两岸统一那天)诞生在台湾戒严令的背景下,以春末夏初五月花(油桐花)开,纷飞似雪,借瑄瑄的青春故事,引出一名曾经的国民党战士对家乡哈尔滨下雪场景的无限思念。
故事时间线:1948年12月5日,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平津战役爆发,国民党士兵赵更生(赵瑄爷爷)买的回哈尔滨车票(12月4日-12月11日),然而却迫于各种压力无法乘坐,只能南逃台湾,台湾随即进行长达38年的戒严令。
1987年:台湾解除戒严令,开放大陆探亲,爷爷回到家乡哈尔滨,却没想到曾经的妻子,在自己南逃台湾时已有身孕,并产子赵新中,而孙女赵瑄也快出生了。
2003年暑假,瑄瑄父亲随学术团到台湾探望父亲,希望接爷爷回家乡哈尔滨。
在台湾胜兴车站工作三十年的爷爷,早已再婚教美术的方老师,已经放不下在台湾的一切。
爷爷知道孙女瑄瑄喜欢五月天后,便去书店买了本关于五月天的书,并附上自己写的“五月天 更生”书签,一同寄给孙女瑄瑄。
2004年2月:方老师带着爷爷骨灰回哈尔滨叶落归根。
2004年4月20:瑄瑄与“阿信”网络认识60天,并约定在诚品书店见面。
……2004年冬天:阿磊写了多封邮件联系瑄瑄,却石沉大海,哥哥看出阿磊的心思后,带着阿磊去北京。
阿磊抵达哈尔滨戏曲学校,恰逢瑄瑄随南方演出而扑空,就在签证最后一天的12月18日(……)电影细节:1. 爷爷2003年去书店买五月天自传电影的时候,碰到了阿磊,电影有一幕平行时空的插叙。
(……)背后的故事:1. 这是刘亦菲的第一部电影,在剧中刘亦菲与瑄瑄同龄,1987年生,算是本色出演。
2.刘亦菲为此片特意学了两个月的京剧,有没有似曾相识?
为拍鸿门宴传奇,学了曲项琵琶,为拍恋爱通告学了半年的古筝,为拍夜孔雀带着法语老师进组学了法语。
3.剧中爷爷购买的《五月天的摇滚本事》于2002年2月出版,听说当年很火。
4.刘亦菲最后双手离开车把柄举画的片段,是真的摔了,摔了个脚朝天o(╯□╰)o(……)
她要回哈尔滨之前一天。
阿磊送她。
她转身离开后,阿磊喊:你会打电话给我吗?你会打电话给我吗?
你会打电话给我吗?
脑子里一直挥之不去的张士豪的影子突然就站立了起来。
张士豪对孟克柔的坚持、倔强都还在。
只不过走过了蓝色大门的几年后,小士又遇到了另一个心爱的女孩。
电影到这里就该戛然而止的。
这样就是一个美好的故事,关于五月里一场青春的心动。
可是....
很多年以前第一次看,真觉得一般。
后来的几年里,有反复看过几遍。
一遍比一遍深刻。
最近,又看了一遍,因为,我遇见了和电影里相似的情节。
我也想去你的那个会飘雪的城市,看你曾看过的风景,呼吸你曾呼吸过的空气,感受你所有的感受。。
电影本身挺一般的,四颗星全给刘亦菲。刘亦菲是那种清新脱俗的美,很舒服的气质。
看一半看不下去了,刘亦菲的电影大多都好烂啊。越来越觉得刘亦菲离开电影圈是对的,好的电视剧远远好过那些烂片。
那几年连、宋跑得很勤,两岸交流势头不错,电影主题明显贴近时事,1948年上海到哈尔滨的车票还是挺让人感慨的。至于其他内容,演唱会和男主角的戏码都乏善可陈,除刘亦菲外无足观者。
年轻,青涩,直接,美好的脸庞,全程盯着刘亦菲和陈柏霖的脸欣赏,以前视频质量也是真的差。在这个五月天“假唱”讨论漫天之际,我看完了这部电影,观影时只顾看人去了,歌已被我忽略。亲情和两岸关系的叠加,有淡淡的哀愁。刘亦菲骑单车双手举着五月雪的画,画面一转摔倒在雪地里的画面很真实很可爱。看完以后最大的发现就是现在的偶像剧大多都不好看的原因是他们太像假人了,一点儿年轻人的灵气也没有,表情语气妆发都是经过设计的,一丝不苟的AI。
要不是冲着MAYDAY。。。。
不知道为什么刘亦菲这演技还能出来演!陈柏霖真是那时候就苏啊
在经典的偶像商业剧也只能到这个境界了。
因为五月天去看,又因为看了这部电影立下了去哈尔滨的心愿。仍旧记得陈柏霖念苏菲亚大教堂的发音。
白开水剧情,流水账一样,无聊透顶
这是一部纯商业影片。五月天和陈柏霖是吸引我看该片的动力。
无聊的片~~~~~
总觉得这对情侣很不搭调。
喜欢清纯的刘亦菲,加一颗星
真难看天线毫无演技可言,
马马虎虎吧,有点不明白这电影到底是什么主题。
十九岁的阿磊懵懵懂懂喜欢上一个哈尔滨的姑娘第一个愿望,带我见阿信第二个愿望,带我去三义(闯的是爷爷的房子)第三个愿望,看我的演出
时隔多年,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五月雪。什么时候,一起去看五月的雪吧?
挺早期的一部作品了,讲真的仙女菲,我一般只看颜值。
这个简直不要太青春靓丽了啊!陈柏霖那个鸟窝一样的头发真是笑死,他好像跟景甜拍了火王啊,也想看那个!
“要相逢,除非是梦里团圆。”想起那句“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海峡两岸,一弯浅浅的海峡,载不动许多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