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电影点评团# 似乎是目前最贴合圣诞季氛围的一部电影了,却档期奇少,青岛只有李沧万达给了全天的排期。
但很遗憾,所有场次全是中文配音版,导致剧情进行中显得有些聒噪。
轻喜剧,剧情很简单,适合带孩子们一起看,似乎能解答很多中国人对于圣诞节的疑问,比如圣诞礼物哪里来的?
圣诞老人是如何送圣诞礼物的?
能更深入了解老外心中的圣诞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最后的圣诞树很震撼,愿圣诞节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圣诞礼物🎁🎄🎅
对法国这个国家较有兴趣,大学二外特意选修过法语,对法国电影的印象也主要停留在10多年前在大学寝室里批量观摩的年代。
“法国电影”这个标签很大,其中不乏本人愿意毫不吝啬打上满分的神作:碧海蓝天、天使爱美丽、两小无猜、蝴蝶、放牛班的春天、这个杀手不太冷等等……但更多法国电影给我的印象是8个字:灵光乍现,虎头蛇尾。
也就是说,编剧通常是有了一个奇妙的构思,就着手将它写成剧本进而拍摄成片,但在将一个金点子丰满成一部120分钟的电影的过程中,随兴所至,缺乏推敲,导致全片落为平庸之作。
本片也是一部平庸的法国电影。
主题肯定是面向儿童的吧,但全片充斥了太多不适合儿童的、或儿童难以理解的剧情:1,普通市民们普遍不尊重圣诞老人(不管他是神仙还是凡人,他首先是个老人),首先是粗暴对待顾客的药店营业员,勃然大怒的大胡子警官,圣诞老人和观众我都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就被投入了监狱;然后主角一家在和蠢萌的圣诞老人交谈时,也是屡次没声好气(我们中青年也有时对长辈有不耐烦的态度,看了不禁有点惭愧,不过本片本意显然不该是讽刺片吧),主角那一记老拳就更别提了,为什么要给儿童看这些粗暴对待老人的画面呢?
我只能理解为这是为了推进剧情而刻意制造剧情冲突。
2,圣诞老人的角色定位也很奇葩。
作为一个神仙,可以不食人间烟火,可以一辈子送惯了礼物不知道索取回报,但死缠着主角一家,开口就要9万盒药,在主角夫妇想办法的时候不断催单,毫无感激之情,他最后说过一句谢谢吗?
好像没有?
不记得了。
这些都太不可爱了。
另外编剧还非要给他加一个标签:不懂孩子。
不知道为什么要加这个设定,对剧情没有什么贡献,却进一步降低了这个人物的亲和力。
3,其他。
比如刚踏进主角的家庭时,一家四口就叽叽喳喳,再搞个不依不饶的亲戚打电话要求聚会,电话打得像吵架一样,到最后都没见到这个梗被有效地利用,完全可以删除,听得大人头都大了,孩子不知道会怎么想。
为了救9万个精灵,为什么要9万盒药?
而不是9万片药?
结果最后1片药就解决了,好尴尬啊……按照孩子电影的套路,上面这些剧情冲突完全可以用各种无厘头的、皆大欢喜的方式化解,导演偏偏剑走偏锋,让冲突如实爆发出来,不知道到底是拍给孩子看的还是拍给成人看的,所以我的评语是“定位不明确”。
再说说优点吧。
1,带5岁的孩子观看,尽管中段存在大量喧哗和无聊,首尾两段圣诞玩具基地里的画面还是很华丽的,能充分吸引孩子。
麋鹿飞行的镜头、百宝袋等设定也能让孩子笑出声来。
孩子可能善于把看不懂的东西自动过滤吧,所以孩子最后给的评语是“太好看了!
”,这不就够了吗。
2,奥黛丽·特图是特别出演,戏不多,但仍然那么动人,装扮也很华丽,因“天使爱美丽”而成为我心中的女神,10多年之后能再次一睹芳容,值了。
3,亲吻的镜头果然不少,都很优雅,不会有少儿不宜的感觉。
4,最后两个警察基佬深情一望,什么情况……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圣诞老人的传说不再相信了呢?
记不起来了,或许是经过了某一个阶段,或许是某一个瞬间的顿悟与了然:没有童话,没有奇迹,成人的世界尽头没有仙境,正如美剧《破产姐妹》中Max所讲的那样:圣诞就是通过疯狂采购来满足心底里无限膨胀的欲望的大洞!
咻的一下,就把对于圣诞的无限美好揣想戳破了。
然而这部法国奇幻喜剧《圣诞奇妙公司》,让我们开始重新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不仅有圣诞老人,而且还有一个与他如胶似漆的妻子,有九万两千个永不疲倦的圣诞老人,还有一群会飞又爱发牢骚的驯鹿!
当这一切就这样活生生地出现在你的眼前,任你再顽固也一定会相信这就是真的,圣诞老人真的存在!
圣诞老人住在哪里呢,是位于芬兰的圣诞老人村吗,还是在北极点周围某个不为人知的小小角落?
统统都不是,圣诞老人其实是名副其实的“不食人间烟火”,如果没有什么十分特殊的紧急情况,其实根本没有降临人间的必要,只消在圣诞夜将所有大大小小的礼物全部收进神秘袋里,就可以满足孩子们各式各样古灵精怪的愿望了!
哪里还需要挨家挨户亲历亲里爬烟囱送礼物呀,那些都是早已落伍的小把戏了。
那么,这部电影为什么要叫《圣诞奇妙公司》呢?
或许是因为时代在发展,圣诞老人原本繁重的工作流程也变得相当体系化,有着自己有条不紊持续运行的流水线:九万两千个小精灵如同永动机一般完成圣诞礼物的制作、包裹、运输等繁杂工作,而快乐则是保持工作效率的最好秘诀。
直到某一个看似平常的瞬间,所有的精灵突然齐刷刷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倒下,才发现精灵们还需要另一样秘诀:来自人间的营养补充剂——天然维C。
于是,圣诞老人只好驾起驯鹿车,踏上了通往人间的路途。
一场令人啼笑皆非,同时又暖心动人的圣诞奇幻之旅,就这样拉开序幕……一个仿佛来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的圣诞老人,别说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了,就连一些最基本的概念也一概不清:身份证是什么?
活了六百零七岁还没听说过。
天然维C还要用钱买?
钱从哪里来,买又是什么意思?
圣诞老人像一个无意之中闯入了全新秩序的孩童,看什么都觉得新鲜,无视一切人间规则,畅行无阻但又不知所措:时间紧任务重,毕竟九万两千瓶天然维C可不是说买就能买得到的。
还好在一家四口风风火火的帮助之下,兜兜转转终于把任务完成了。
哈,向来为孩子传播欢乐散播爱的圣诞老人,有朝一日也得到了孩子们暖心的帮助!
电影《圣诞奇妙公司》里的圣诞老人并非身着红袍,而是穿着一身亮眼的绿衣服,大概就是标示着圣诞老人并非某一个既定的形象,也没有什么明显的线索与印记,可以是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可以是面对糟心人生时无可救药的乐观,可以是用爱战胜时间,也可以是无条件的单纯热爱与信仰……传说里的圣诞老人,说不定就存在于我们身边!
成年人觉得很尴尬,小朋友觉得看不懂。
主线不明确,剧情很乱。
圣诞老人太任性,一直在【我不管我不听你们要赶紧给我准备维生素C】,然后托马斯一家就花了三年积蓄全部去买维生素C…结果只用一片就够了…那另外的几十箱能退货吗?
乱插支线,挖坑不填。
男主弟弟的智商和魔术技术忽高忽低宛如神经病,警察局的人为什么要一直揪着圣诞老人不放,拘捕的理由呢?
当他是神经病不应该送进精神病院吗?
圣诞老人因为别人没给他按时找到维生素C就大发脾气放弃圣诞节;艾米丽前一秒还在骂圣诞老人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下一秒就让他看家看孩子???
你们不是知道他非常任性而且童(?
)真烂漫吗??
个人因为get不到法式幽默所以并不觉得很好笑,很好奇全片大部分人都动不动就大发雷霆然后几个人同时嘴炮,每次都像吵架一样非常聒噪。
任性不是童真,圣诞老人太任性,对世界毫不知情还要理直气壮地我行我素…对别人的帮忙视为理所当然?
一星特效,一星塔图。
请好好讲故事,还有片尾的精灵跳舞,实在是很辣眼睛。
充满童话色彩的家庭喜剧,不谙世事的圣诞老人为了给小精灵们寻找治疗疾病的药而误入巴黎。
无论是小精灵制造礼物的过程还是疾病的药是维生素,电影处处充满了童话的浪漫。
就连圣诞老人碰到的人,看上去对圣诞老人并不相信,但在下雪的那一刻,大家都露出了孩子气的一面,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童话的向往。
男主一家善良,细看,可以发现这真的是一部童话电影,每个人表现不同,但都是温暖的。
阿兰夏巴的圣诞老人穿了一身绿绒袍子,在12月末的巴黎横冲直撞。
在深蓝天光里,驯鹿拉着电动雪橇车跨越闪烁的铁塔。
奥黛丽塔图还是天使爱美丽里那个样子,眼底有星光,美得不可方物。
她就着雪落泪的时候,泪滴晃荡着像珍珠。
相差了三分钟的双包胎姐弟萌出了我一脸老血,母爱泛滥成灾。
偷小孩的老瘾再度袭来。
那些略显俗套的合家团圆欢天喜地,中年夫妻生活糟粕却不懈追梦,老年夫妻异洋远隔重逢的桥段这里都有,可是每一个看起来都质朴戳心得实在。
总之,这是一部你看完之后。
一整晚都会沉浸在一个叫做圣诞奇妙公司的美梦里。
希望这整个圣诞季,在你纠结要不要走进电影院,纠结掏口袋买哪部电影票的时候。
犹豫三秒,给圣诞奇妙公司一个暖心的机会,关于家庭梦乡都幻化在这一百分钟里了。
然后做一个关于礼物的梦吧,我用了一天许愿,12月25号清晨睁开眼屋子里面就会停好一辆哈雷。
中国人过春节,鬼佬们过圣诞,虽然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中国的春节,但圣诞节依然是全世界波及范伟最广泛的节日,也是一年一度最重头的节日。
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档期,许多合家欢电影都在此时推出,也就说,没有几部圣诞节电影那都不叫过节。
为了大家能过一个欢乐祥和又能避免送女朋友昂贵礼物的圣诞,所长向大家推荐一部非常有爱的又非常欢乐的圣诞节喜剧电影,这部电影就叫做《圣诞奇妙公司》。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如果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那么圣诞老人做的事情也是一种公司行为,他生产出礼物给人们带去希望和欢乐,而他作为公司的老板兼CEO也不能总是高高在上,偶尔也要下基层做一下调研。
这次圣诞老人就离开了他的公司,下凡啦!
影片由法国导演阿兰·夏巴自导自演。
听名字大家可能不那么熟悉,但看他的脸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他曾出演过许多电影,前不久上映的《星际特工:千星之城》中的海盗鲍勃,《追踪长尾豹马修》中的男记者,艾迪·墨菲主演的《临终千言》,本·斯蒂勒主演的《博物馆奇妙夜2》中都有他的身影,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之外,相信还有不少观众看过他演的电影,法国片也好,好莱坞片也好,总之,阿兰·夏巴是个兼具导演、演员、编剧、制作人等多重身份的电影人。
作为一个法籍人士,搞笑绝对是天生的。
这部《圣诞奇妙公司》有好莱坞电影欢乐热闹的同时,还带有浓浓的法式幽默。
电影中的对白很幽默,比如丈夫想攒钱买哈雷摩托车,妻子说你又不骑,干嘛要买。
丈夫说为了发朋友圈啊!
还有片中两个双胞胎姐弟的对话也有一种成年人世界才有幽默,比如“你从来都不相信我”,“爸爸妈妈发现你要承认这是你的主意”等等。
法式喜剧的台词很讲究,话密但不啰嗦,往往用两个人的对话就能碰撞出喜剧效果。
电影的故事是这样的,圣诞前夕某一天,圣诞老人在家里跟自己的妻子圣诞奶奶你侬我侬,圣诞老人说,“亲爱哒,我得去看看精灵们把礼物准备得怎么样啦!
”然后,他就骑着驯鹿来到自己的巨大的又梦幻的礼物公司,92000个长相都差不多的精灵正在辛勤的制造各种礼物,有毛毛虫、泰迪熊、小赛车……只要你希望的,这里面应有尽有,这个公司奇妙就奇妙在,圣诞老人是BOSS,精灵们是雇员,他们用快乐的魔法制造出各种玩具……这段制作玩具的场面非常吸睛,在这里大家能看到视觉效果超赞的美轮美奂的画面,如同巧克力工厂般的玩具工厂,制造玩具的手法也一定会超出你的想象,就好像是日本那档《超级变变变》的节目,神奇又巧妙。
可以说,这次阿兰·夏巴的扮相就是圣诞老人本尊了,身穿绿色毛领长袍,后背背着一个神仙袋,说是袋,其实是个非常不fashion的筐。
他的任务就是下凡寻找维他命C解救得了传染病的92000个精灵。
影片的笑点就在于圣诞老人下凡后遇到的那些“凡”事,跟他本身作为BOSS的那种傲娇激发的那种矛盾。
最后,在“鬼马一家人”的帮助下,圣诞老人治好了精灵也如期制作出礼物。
如果你是带着女朋友走进影院的,看完电影,你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牵着她的手对她说,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就是爱啊!
因为对这种风格电影的偏爱,所以来看了这部电影,剧情有点无聊,没什么内容,但本着导演的想象力和拍摄出来的美好画面我还是要给四星的。
穿着原谅绿衣服的圣诞老人,像冰雪奇缘般的圣诞奶奶,可以用驯鹿语与它交流的一群驯鹿们,92000只长相一模一样的精灵,必须要开心工作的精灵们,从世界各地送达的信件,可以遥控的雪橇......虽然看到EMILY一家的生活感觉很辛苦,莫名的对结婚产生一丝丝恐惧(哈哈哈哈我的点也是很奇怪了......)可是虽然男主人和女主人每天都被生活的琐事所纠缠,但他们依旧非常相爱、互相是彼此的力量,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困难,即使中间会有争吵,这大概就是生活吧。
想象中的美好永远无法用语言文字具体描述,虽然剧情无聊,但还是喜欢这种温暖的画面。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魔法解决,我们要为所爱的人努力。
这一对夫妻真可爱。
我的圣诞愿望是有一位抱在怀里的爱人(越长大越贪心)原来圣诞树是有礼物组成的,哇!
醒醒吧,回到现实,资本主义的发达国家才有的福利,努力建设祖国,实现全面小康(越长大越世故?
越同化?
其实不然,中国还是有它的魅力的。
)越长大越孤单,应该说是少了父母的陪伴与照顾,少了亲情,独自承受着各种压力,所以成人的圣诞愿望是一位爱人。
圣诞老人也有爱人,也是,不然怎么会把快乐传给他人呢片尾曲不错,但是没找到,不是纯音乐!
结尾驾雪橇说买胶卷那段,有知道的多谢共享!
圣诞快乐 《圣诞奇妙公司》大概是阿兰·夏巴最“正经”的作品,有趣但不够high。
从开场“改编自真实故事”的字幕,就显示出典型“夏巴式”风格,
阿兰·夏巴是怎样的风格呢?
简单而言,就是作为法国人,作品中有着法国电影一贯浪漫幽默的格调,同时电影还有着大量无厘头、恶搞、甚至屎尿屁等不正经元素,这让阿兰·夏巴的电影显得很特殊。
他拍摄了大量喜剧片,但作品风格有着法国喜剧片的幽默,同时又“不那么法国”,甚至还有点“好莱坞”。
“法国周星驰”他这样的风格,从他之前的《埃及艳后的任务》、《森林原始人》、还有我特别喜欢的《追踪长尾豹马修》中就看出来。
所以中国观众叫他“法国周星驰”也是不无道理。
他与星爷很多地方都相似,从演员做到导演,作品都带着无厘头和大量特效,而且同样比较低产,但每部作品几乎都能登顶当年票房榜冠军。
这是阿兰·夏巴的作品与传统法国喜剧片不一样的地方,因为他是阿尔及利亚人(跟齐达内是老乡),后来移民法国,所以造就了阿兰·夏巴的电影。
举个例子,另一位演而优则导的法国喜剧片导演丹尼·伯恩,后者的《欢迎来到北方》与《无物申报》,这才是法国非常传统的喜剧电影。
但对比《追踪长尾豹马修》,其中的恶搞和无厘头特色,就明显与丹尼·伯恩的作品不一样。
PS,中国电影市场如今越来越火了,连法国电影都能撞档期,丹尼·伯恩的《疯狂特警队》与阿兰·夏巴的《圣诞奇妙公司》两片相隔一周,但貌似是这部电影更好看一些。
这部《圣诞奇妙公司》大致也是如此,电影中处处体现的是“夏巴式”无厘头和脑洞,但整体故事和氛围却难得的“正经”一次。
如果说对比我们的星爷,这位“法国周星驰”的《圣诞奇妙公司》在其作品中的定位,大概等同于星爷作品中《长江七号》的定位,就是一出童话,却混杂无厘头和恶搞。
电影的故事并无太大特色,基本就是“XX在人间”、“乡巴佬进城”的故事模板。
与周遭生活的格格不入角色,什么也不懂+阴差阳错产生各种笑料,最后融入体系,完成主题的升华等等。
其实故事内核等同于我们熟悉的“穿越”,比如让·雷诺的《时空急转弯》系列就是这样,但夏巴的作品,在这个被玩烂的故事中,还是能找到有趣的地方。
因为虽然正经,但无厘头和恶搞还是必不可少的。
恶搞+无厘头比如开场圣诞工厂,置景让人想起了《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很有好莱坞童话范儿,一般法国电影这样的场景不多见,但生产礼物的过程,那就是法国人的欢乐脑洞系列,爆米花小羊、剪纸变成毛毛虫、被人抱嘴角就会翘起的泰迪熊、还有鳄鱼面具等等,很有趣。
诸如这样的脑洞场面很多,最典型的就是雪橇和驯鹿,圣诞老人的雪橇,被当成了“真车”对待,不但可以倒车,还有锁车保险。
圣诞老人可以跟雪橇的发动机——跟驯鹿进行对话,模仿驯鹿叫,这是阿兰·夏巴很有意思的地方,想起了《追逐长尾豹马修》中这位学鸭子叫。
除了无厘头,还有恶搞,比如开场雪橇遭遇雷击的时候,就恶搞了《ET外星人》中著名的单车月球场面,只不过这里是的雪橇车是头朝下的。
还恶搞了法国小姐,电影中在非常煽情的段落里,圣诞老人那句“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魔法解决,必须为所爱的人而奋斗”,放在这里虽然俗套但非常贴合主题,没想到旁边托马斯一句“这是法国小姐夺冠时候说得”马上就破坏了气氛。
这就是典型的夏巴式无厘头,第一来人间的老神仙,竟然说了句人间名言,也很符合主题,把一切俗套变得不俗。
联想到《埃及艳后的任务》中用吊车造金字塔,《森林原始人》中原始人跳霹雳舞,《追逐长尾豹马修》里土著人放电影,这样的桥段很有趣,也很“夏巴”。
当然,电影中恶搞的最大对象自然是法国警察。
在法国喜剧片中,法国警察有三大功能:逗比、搞基、抓不着。
不信可以参考已故喜剧大师路易·德·菲耐斯的“警察系列”,还有著名的《的士速递》三部曲。
其实我不太了解法国电影为什么特别喜欢黑法国警察,尤其是喜剧片中,以上三大功能几乎百发百中。
所以在《圣诞奇妙公司》中法国警察这幅德行,真的见怪不怪了。
终究还是童话故事电影前半段可以说是妙趣横生,后半段则偏向于正剧,有些不尽兴的感觉。
因为就是冲着夏巴来的,但本片并不如导演之前几部作品那样疯狂的无厘头,反而有所克制,电影说白了是一部轻喜剧量级,也算是一部很典型的童话风作品。
由于参加了该片首映,导演阿兰·夏巴还来了中国,在夏巴的现场描述之下,其实《圣诞奇妙公司》是他儿时的梦想,因为他说小时候真的以为圣诞老人存在,而且等了一通宵也没有等到,所以导演最初就想拍一位倒霉的圣诞老人的童话故事。
而且他还说,这部电影为的是让大家“相信美好、相信童话”。
迷失在人间的圣诞老人,与周遭环境各个不入,被药店老板揍,跟中国小孩对骂(看得是法语版,这段夏巴说的是中文,而且发音还很标准,不太清楚配音版这段内容怎么配,但原声非常有喜剧效果,建议看原版),还进了警察局,很符合“乡巴佬进城”的路子。
其实这位圣诞老人何止不懂人间规则,连孩子也不懂,说白了,没有什么情感的角色。
他的任务就是送礼物,是一种单纯机动行为。
所以这部电影到了后半段就开始就进入到温情的路线中,圣诞老人最终体会到人家真情、也是同类故事一贯的特色,这一点无可厚非,但相对而言不如前半段好玩了。
毕竟这是一部圣诞题材的作品,跟《圣诞精灵》这样的作品还是比较类似的,阿兰夏巴的狂欢式无厘头体验感觉意犹未尽,但终究还是一部童话电影,结尾礼物圣诞树场面特别美,完成了电影主题的升华,还是不错的。
不过本片中个人最关注的还是“绿色圣诞老人”的设定,用时髦话来形容就是今年的圣诞老人是“原谅色”的,就差一顶同款帽子了。
其实这个设定在电影里已经解释了,但还是要详细说明一下。
绿色圣诞老人的来历圣诞老人起源于欧洲基督教圣人典故,这位叫做圣尼古拉斯,会在节日里给信徒们悄悄送礼物,后面人们送给圣诞老人的名字就是Saint Nicholas,后来干脆变成了Santa Claus。
不过圣尼古拉只是原型,后来这人物跟随着基督传说进入到欧洲神话故事中,逐渐成名。
但最初对圣诞老人的形象是真没有太清晰的定位,早期欧洲人认为圣诞老人是一个瘦高的精灵老头,有着灰胡子、尖耳朵,这个喜欢玩《魔兽》的朋友不会陌生,这就是最普遍的精灵形象。
而且因为精灵的大自然属性,圣诞老人还身穿绿色衣服。
所以《圣诞奇妙公司》中这个圣诞老人,说白了就是最原汁原味的圣诞老人造型(除了不够高之外)。
那么后来我们熟悉的红衣服、白胡子圣诞老人是怎么来的呢?
是因为可口可乐。
早在20世纪20年代,可口可乐就开始在圣诞广告中使用圣诞老人形象,但当时的圣诞老人长着一张严肃脸。
直到1931年,可口可乐公司与艺术家海顿·珊布(Haddon Sundblom)签约,让他创造一个喝可乐的圣诞老人形象。
海顿从著名诗歌《圣尼古拉斯的神秘到访》(俗称《圣诞节前夜》)中寻求灵感,诗中将圣诞老人描写成一个温暖亲切、胖乎乎的老头形象,而且这首诗中是以圣尼古拉斯当红衣主教时期的造型为原型的。
所以海顿画出了一个穿着可口可乐招牌的鲜艳的红白两色、挺着发胖的肚子、白胡子白头发的老祖父模样的老人,这也就是60亿地球人今日心目中圣诞老人形象。
这也是第一次把圣诞老人打扮成红色和白色造型首创。
从1931年到1964年,33年间,可口可乐的广告一直不断的强化红白衣服打扮的圣诞老人形象,并频繁出现在各大著名报刊杂志上,进而走进了千家万户之中。
在这部电影之前,知道圣诞老人是原谅色的估计没几位,那么《圣诞奇妙公司》为什么非常用这种大众不熟悉的造型作为圣诞老人的形象呢?
除了追求最原汁原味的原谅色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法国电影对北美流行文化的一种不屑。
我一个在法国混的朋友,就跟我说过,虽然都是欧美文化,但普遍法国人对美国人是看不起的,认为他们都是大老粗、什么也不懂,而且也对其他欧洲国家不感冒,比如比利时是法国人最鄙视的(当然,欧洲大部分也不喜欢法国人,他们认为法国人太骄傲而且懒惰,这叫“大欧洲鄙视链”)。
这些情绪也被带入到电影中,在《欢迎来到北方》中,男主角去临近比利时的里尔工作时,就跟赴刑场一样悲催。
所以,诞生于欧洲的圣诞老人(其实圣·尼古拉斯是土耳其人)被美国营销广告改变了形象之后,虽然深入人心,但欧洲人总有点不甘心的感觉。
所以《圣诞奇妙公司》用了这样一个噱头,绿色的圣诞老人来到人家,结果发现没人认识他,这是电影搞笑的地方,也是一种讽刺。
当然了,法国人不但讽刺美式文化,连自己也黑。
最典型的就是那夫妻俩去看电影前吐槽了院线上映的电影,妻子喜欢超级英雄电影,丈夫吐槽都拍了五集了还没看够?
然后丈夫想看一部有“四个金棕榈”标志的文艺片,妻子吐槽“闷的让人想睡”,结果最后一部也没看。
最后,推荐一下电影的主题曲,《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经典名曲了。
首发于公众号:电影文酷 dreamcrowfilm
老少咸宜合家欢 圣诞老人可以这么任性坏脾气嘛 omg 我的塔图不知不觉已经演婆婆了 真的好久好久好久没见差点没反应过来 不过不管多少岁仙女永远都是仙女 身上的灵气不减当年
依然喜欢这种奇幻和圣诞元素,虽然圣诞从未眷顾,反正……
不好看…莫名其妙的法国笑点…好久之前看的了,想起来了,评个分,留个纪念。12.19
主线乱七八糟,有点摸不着头脑??
很吵,很家常,很梦幻,很合家欢,冬天来了,看这种电影才会觉得人间温暖~
第三部 :在家。制作玩具可太有意思了~
你知道么?没有家人陪伴的圣诞夜很恐怖,圣诞节是抑郁症的高发期。因为没人陪所以你点开了这部电影,看完后更加抑郁了。平时的小孩和圣诞夜是不一样的,他们永远是又哭又闹的。您的精灵不需要工资,我们的精灵是要挣钱的。一个人终于能歇会儿了,真的很不容易。我也想凌晨三点有精灵替我去上班,有精灵去买菜、做家务,并非所有事都能够靠精灵和魔法去解决。圣诞老人不懂这个世界的法则,他不明白钱这个东西有什么用,他觉得我们的世界太疯狂了,他也不理解曾经天真烂漫的孩子们长大后为何都变了样,但他也觉得拆礼物的感觉真好。为什么长大了会那么不快乐?为什么不能一直当小孩?长大了就必须为所爱的人去努力奋斗了,就必须像大人一样去付出一切了。圣诞老人啊,我的圣诞愿望是真的会有圣诞老人的存在,他能在圣诞夜实现我所有的愿望。
轻松幽默 天马行空又浅显扎实 真正给孩子看的电影但又不反智低耍宝
绿色的圣诞老人,圣诞礼物背后的圣诞礼物制造公司。画面精致奇幻,但剧情过分沉闷。喜欢Audrey Tautou鬼马精灵的风格,没想到Golshifteh Farahani还会讲法语,而且还这么流利!
中间一度想弃,因为男主的弟弟太无脑了,还有很多感觉蛮不讲理的人物,但是结尾很棒,童话般的感觉很治愈,让人觉得很温暖。现在国内现实主义大行其道,让人觉得治愈温暖的片子很少。所以再加一星。
来看我的女神~最后那个被打断的吻哈哈哈这很法国
小精灵制作礼物的方式很有新意,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看点,为什么圣诞老人是如此的以自我为中心,幼稚,电影后期也并未看到成长性,并不温馨,也不暖心。
2023. Merry Xmas!
皮卡丘站起来以后就变成了皮卡兵
无聊到爆的无聊电影
get 不到本剧的圣诞快乐🎅
玩具工厂设计的也太好玩了吧,不付工资给精灵让我一秒想到赫敏的S.P.E.W。。。以及孩子们的懂事真的是冬日里最暖心的了
法式喜剧,讲述温馨奇妙的圣诞故事,故事简单不老套,国语配音差强人意,片尾彩蛋记得看哦。(75)
12月合家欢,鸡零狗碎的温馨,来自于坚守自我的决心。
好看的,剧情很新颖(于我而言),轻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