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龙冰室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也是郑伊健演的也许是他以前演的蛊惑仔有太多负面影响了吧现在还是香港制安的确好了很多?从黑变白的叫色也要由他来演看惯了他的蛊惑形象对这个看了8年书的混混要变好人没感觉了伊健还是那样但电影却改变了故事情节了也许方中信说对了一朝是黑一辈子都是黑这说的是郑伊健的演技吧呵2部电影有相似之处但是港片还是依旧有吸引之处
我忘了九龙冰室的剧情,但还记得当时和同学一起看,结果所有人都对着电视机深深震撼和郁闷到了的心情。
而这一部,似乎是差不多的故事,但美好得简直像个童话。
前·黑帮老大在监狱里刻苦学习,念了八年书之后领悟人生真谛,出狱之后在一群各有所长又忠心不二的兄弟们帮助下——对了,还有美女军火商给的启动资金——改为进军慈善事业股票上市节节高升,当然,敌人和困境是必不可少的,比如那个抱着国际先进反黑理念咬定他不可能改邪归正的警官,比如心狠手辣一心和他过不去的黑帮新生代,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你看着叶秋那张表情纯良波澜不惊的脸,就下意识地觉得一切在他计算之中,一定不会有什么问题,所以剧中好几次理应是高潮的地方,居然完全不能给人紧张感,作为观众,可以非常悠闲地抱着茶杯,等着看主角最后怎么化险为夷逃出生天,而剧情的进展也一点都没让人失望,就那么轻松愉快地走到结局,想改邪归正的好人从头再来,好人的兄弟中原本最想不开的那个大彻大悟,好人想挽救的小青年在监狱里获得另一个开始的机会,对了,那位警官不仅真正理解了好人的心愿还下定决心戒烟了,可喜可贺啊可喜可贺,总而言之,童话样的故事进程,基本童话的结局,当然,每个童话总是试图告诉小朋友们一个道理,可每个小朋友长大以后都知道,道理是对的,但现实,现实是另外一回事。
这让我想到另外一个故事,同样是为了掩护他人不幸被捕的黑社会大哥,回港之后想要改邪归正重头开始,同样完全得不到警方的信任,还有往日的黑社会小弟步步相逼,当然同样也有愿意为他出生入死的兄弟——然而这个故事里面,想走回正道的大哥只能去开出租,收留他的好心老板还被人暴打,往日的好兄弟替他报仇之后瘸了腿做洗车工,非常不信任他的警方人物是他的亲弟弟,总而言之,这条改邪归正的路,走得千难万险最后还没能成功,但是观众很感动,故事很经典,同样探讨黑与白,善与恶,讲出来的故事,却是完全不同的味道最后,我看到龙哥扮演的那位昔日大哥出场的时候,总是在心里默默帮他吐槽:为什么二十年前他老人家一次又一次想退出江湖而不得,不是死兄弟就是死老婆的次次惨烈无比,如今的黑社会大佬说洗白就洗白转眼就带着千万美金领事身份变身社会成功人士给你看……这世道……好吧,收回我之前关于这是个童话故事的言论,搞不好这其实是个喻世故事
曾经叱咤风云的古惑仔叶秋,在八年狱中读了无数本书,出来后决定弃恶从善,从事正当生意,从而帮助别人。
可是他却受到别人的质疑,其中包括宋国明在内的警方,还有以前大哥的手下鬼仔,甚至好友马学仁也很不理解。
宋国明那句“你一日是给,终身是黑”,说明他对叶秋不会有一丝相信。
片中多处描写他吸烟而遭到同僚抱怨,是呀,他连戒烟这样的事都办不到,又怎么会相信一个叱咤风云古惑仔会回头是岸呢。
而鬼仔为了金钱地位,不顾叶秋劝阻,一意孤行,要与博士合作,有了最后一出戏。
叶秋早已设计好一切。
叶秋看出鬼仔不会回头,于是按照计划,拨打电话,让人用枪射自己,让警察抓到鬼仔,而自己已诈死消失在大众的目光中,从此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最后也用叶秋独一无二“秋”字最后一笔写法,告诉大家叶秋没有死,只是不再出现了。
让郑伊健主演这部电影,显然有一定意义,郑伊健也演出了叶秋的从容和最后的无奈。
这部电影虽然票房不佳,但剧情连贯,最后一场戏的设计也很不错,表达出导演想要讲的东西,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其实,这只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江湖故事。
昔日的江湖一哥叶秋隐忍八年出狱,早已心生向善, 想做个好人。
只可惜,人心即是江湖,不是说退就能退。
于是身边的兄弟不相信,自己的大哥不相信,黑道的古惑仔不相信,白道的警察还是不相信。
好在希望在人间, 终于让叶秋遇见了相信他的盲女,这也是他喜欢上她并为此可以舍弃一切的根本原因。
观片更多的时候令我想到很多年前的<<古惑仔>>,遥想伊面当年,横刀话事,谈笑间,强敌灰飞烟灭,令吾辈气血上涌。
而如今几费周折,心血耗尽,却只能万般无奈以假死勉强脱身, 呜呼唉哉,唯有轻叹世事变化之无常。
继<<无间道>>以来,香港电影试图进入后古惑时代。
君不见银幕上的黑帮世界已不再充斥血腥的暴力撕杀,更多得是不露声色的暗自较量,也许新世纪的江湖也要以和谐的姿态发展,只是这种氛围却越发让人觉得陌生。
全片中冯德伦的古惑仔形象勾起了一丝熟悉的感觉,只是受其表演素养所限,感觉疯狂有余而真实缺失,最终的命运轮回更是有画蛇添足之嫌,不甚喜欢。
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古惑时代的最后一幕已经缓缓拉上, 谁说不是呢???
从古惑仔到无间道,从黑社会到卧底题材,每逢一个经典系列塑造成功之后,跟风不计其数,同样也有人开始寻求变化。
虽然难有超越巅峰之作,但也不乏一些有思想和深度的影片。
单看天行者的演员阵容包括了郑伊健、冯德伦、方中信、黎耀祥、张智霖、葛民辉、狄龙、胡静、霍思燕等人,同样借了古惑仔的壳子想走一条改邪归正的道路,它无疑要比九龙冰室更加出色。
电影里几乎是三个阵营代表着三种思想,三方博弈共同促成的结果即郑伊健的结局,本就是注定如此,有些事情不是你想改变别人就会接受你的。
其实还蛮想不通郑伊健哪怕觉得冯德伦是曾经的自己,为什么就一定要救他改邪归正,既然选择向善,彻底脱离不好吗?
他如何选择都是他的自由,但因为他的选择害了他的好兄弟,对于他来说这样真的好吗?
若非大师对郑伊健说助人如助己,或许他未必那么坚持。
阵营一郑伊健,他饰演的叶秋功高盖主红极一时,在泰国入狱的背后肯定有老大狄龙的影子,他入狱前救了军火大王的妻子胡静,出狱后也是通过她的帮助想做一个好人。
狱中的郑伊健读书修身,借了胡静三千万美金回港做生意搞慈善,昔日的好兄弟律师张智霖、杂志社葛民辉、花匠黎耀祥等人全部回归帮他手,一时间闹得全港皆知
阵营二警察方中信,他认定郑伊健曾经是坏人,一辈子就注定是坏人,这次回港一定会搞事情。
连他自己的兵一开始都不认可这个理论,由此可见,固执与偏见是方中信的弱点,也因此害了小弟的命。
阵营三社团新星冯德伦,他觉得只有击败了郑伊健,他才能有昔日叶秋的名望,所以和警察一样紧咬着不放。
他是那种哪怕壮烈牺牲也要威风一时的人,做事够狠够绝不懂变通,宁可死也不要蹲监狱是他的格言。
可他做事手段很不高明,以郑伊健名义往警局送炸弹,充分显示出了他的弱者本质,也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冲动无脑。
他唯一聪明的时刻就是问狄龙,到底你是希望你的手下好呢,还是希望手下死呢。
懒人特别喜欢张智霖和郑伊健那段关于咖啡和黑社会的辩论,还有郑伊健和方中信在警局的对话,绝对是影片的亮点和主题,只是郑伊健的愿望虽好,可张智霖的话才是现实,别人不会因为你的改变而对你改变,再多努力去证明也是无用,方中信就是最佳的例子。
如果没有开局遭雷劈的镜头,评分还能再高一点,这个设定真的是比雷劈还雷人。
电影名为《天行者》,以前受古惑仔系列余热影响,刷了一系列郑伊健主演的电影。
包括《九龙冰室》和这个《天行者》,走马观花,也都没有深入。
最近无聊又刷了一遍。
看了看豆瓣,才感觉这个电影是如此的冷门,短评没几个,影评更是少的可怜且感觉没几个写在点子上。
个人就补充写点拙见。
如果有幸被人看到,望请勘误,支持轻喷!
《九龙冰室》01年,《天行者》06年。
之所以提及这点,因为这之间有个重要转折,就是港式电影没落前的回光返照的《无间道》系列就在这之间。
《九龙冰室》故事背景和《天行者》相近,甚至可以说相同(连演员都是同一个)九纹龙去泰国杀人被抓坐牢牢,叶秋去泰国开拓业务,遇意外(准确说不是,详情下表)被抓坐牢。
而后面的情节和结局完全不同!
因为九纹龙在牢里没看《国富论》《我的奋斗》《人性的弱点》《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史记》《基督山伯爵的复仇》等等经典。
从叶秋身上证明那句话-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所以,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啊!
人性的弱点特写
国富论,超越自我,我的奋斗等等
史记
基督山伯爵复仇记有一点背景不同这个可能大家没有发现就是,当初叶秋是为什么去的泰国?
或者说为什么要去,这一点剧情里用鬼仔来说明了,那就是叶秋为了证明自己厉害,年轻气盛,年少轻狂。
所以跑过去找大老板谈业务(应该是拓展业务瞧不上老头的代客趴车跑跑的士公交这类的业务了,电影里的鬼仔搞些小药丸,熊哥知道没说,但是鬼仔搞军火,熊哥是反对的。
这可能跟当年的叶秋一样)好巧不巧,博士被自己老婆干掉(新旧交替,老婆想拓展业务转行,老公不肯)然后被追杀,叶秋加入,在拼杀过程中叶秋一刀接触到雷电,马上就迷糊了,束手就擒。
这也是他顿悟的开始。
好了顿悟的过程中得到书经(经典书籍,粤语语境)的指引,所以洗心革面,直到出狱,他还没有两个疑惑,第一,空凭理论不行,还需要实践证明。
第二,就是究竟什么是正什么是邪他也没搞清楚。
关于第一点,就是在女博士让他留下的时候他说时机未到。
这时候女博士已经成功上岸了,转行餐饮了(可能深信时代兴亡人都要吃饭的铁律吧所以干了餐饮。
)老路子留给弟弟去操持去了,路子逐渐收缩,慢慢淡化洗白上岸。
(突然上岸没有了原本势力会被仇家,竞争对手搞死的。
)。
第二点,他通过去寺庙得到指点,所以真正的顿悟了。
女博士的原本冲突没有体现出来,靠推断。
毕竟不是主线。
主线还是香港这边的事,也就是新旧交替的事。
熊哥老了,早就想让位了,当初叶秋就是熊哥一手培养的。
出了这事,才又转手培养鬼仔。
但是心里还是没有断掉念想。
他的念想就是叶秋回来叫他一声大哥,然后他也就让位了。
可是叶秋没有!
叶秋不但没有过来拜他码头,还招呼都不打一个,不打招呼不给面子就算了,好歹要服众,再说叶秋也是他可能亲近,有寄望的人。
所以主动去找了叶秋。
第一件事是把钱(小弟出差工伤了,肯定得给点安家费)几个的士,小巴八年的收益都给了叶秋。
(所以叶秋问他是为了给叶秋交代还是为了服众给叔伯交代)。
给钱算是为了给叔伯,给兄弟交代。
但是给书出于对叶秋的感情,或者说寄望吧。
(他始终是对叶秋特别期待的,开始听说叶秋回来香港,亲自下厨,还说等叶秋一起吃饭。
后来逐渐发现叶秋不但没有这个意思,是否还有要决裂的意思。
)所以给了叶秋一本书。
这本书电影开头给了镜头。
(不算特写)我盲猜是《三国志》确实看不清。
如下:
国富论旁边这本太暗了看不清,但是和后面老头给他的那本是一样的。
盲猜《三国史》
不对放错了,应该是
有句话说“某些家庭的悲哀就是父母等道谢,孩子在等道歉”角度不一样,背景不一样。
熊哥和叶秋也类似吧。
在熊哥心里,其实无论鬼仔多么能干,都不如叶秋的。
剧情里面的鬼仔,就是当年的叶秋。
剧情冲突也是如此,当年的叶秋可能也是为了证明自己有能力把社团做大做强跑去了泰国。
鬼仔为了证明自己比叶秋强。
所以去泰国引叶秋去一呢谈妥业务,二呢干掉叶秋。
还有个细节就是熊哥和鬼仔喝酒的时候那番话。
熊哥知道兄弟叔伯去找叶秋了,心里不好受但是我认为是没有要杀掉叶秋的想法的。
鬼仔误认为熊哥要做掉叶秋还说了那些话,熊哥一句话不说。
在对叶秋说的时候,他训话叶秋,想了太多,而且还想错了。
可是对鬼仔他连说的心情都没有。
(这差距....)结局很清楚。
叶秋没死,且和博士发大财去了。
盲妹是他美好的意外。
从此快乐幸福的一块生活了。
律师去找地方顿悟去了。
叶秋那句你我之间差距不仅仅这七百万伤了他的心。
他要找个地方好好的反省,顿悟,修行去了。
阿痴被大熊拔管子了。
大熊肯定有公司股份,那些兄弟叔伯的钱也投公司了。
老头还是不服软,坚守自己的餐饮事业。
(这点和女博士有些相似,都热爱餐饮行业)。
叶秋,从黑社会古惑仔摇身一变成了大慈善家(不过在此之前得先成为大资本家)也算是出类拔萃了。
其实电影主演讲的就是几句话,第一,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熊哥默默饮写啤酒,余生都会回响葛优老师在《天下无贼》里面的这句台词)。
第二,时代变迁,也得跟上潮流。
“儿子问爸爸:什么是黑社会啊?
爸爸:穿西装开豪车住豪宅,谈吐有素质,什么事一句话就能搞定的那是黑社会。
儿子:爸爸,那光着膀子露着纹身嘴上说着你妈了个比,天天要弄死这个弄死那个的是什么?
爸爸:儿子,那是傻比!
”这不是笑话。
叶秋三千万美元,包装好上市,一年不到身价三亿。
操控资本,收刮财富。
不比喊打喊杀天天见血来的快来的多!
(还他妈合法!
)再来说说鬼仔(新时代叶秋),他出来不可能再是叶秋了。
因为,你看看他在牢里五年看的都是啥?
《乌托邦》《水浒传》当然,必不可少的必修课《人性的弱点》不能落下。
乌托邦特写!
80年代前,收刮财富,可能喊打喊杀,80年代到90年代中,都去开电影公司拍电影,开唱片公司出唱片去了。
90年后到千禧年前十年,都去玩股票炒股,炒楼。
10年后玩移动互联网。
就说说现在吧。
连老百姓摆个地摊卖点瓜果蔬菜的收益都怕是难了。
美其名曰“社区团购!
”叶秋说,力敌不过天。
雷军说,要顺势而为!
都一样的,各行各业都如此。
《天行者》总结一句话就是“干黑社会也得与时俱进”开始提及《九龙冰室》其实两者相比较的话,《九龙冰室》记流水账的告诉你,再牛逼威风的老大不用知识武装头脑的话,出来做个奶茶店服务生都要被欺负!
而《天行者》告诉观众,知识始终如一,还是第一生产力!
当然咯,个人奋斗必不可少,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无聊乱七八糟的,想到哪写到哪。
坦白说,开始看这个片子完全是冲着导演和那些个去的。
无他,如今港产片偏爱黑帮题材,这部片子公式化的市场包装,熟脸的明星阵容,与大陆合拍,种种迹象给人的初步观感就是要把它打入冷宫。
不过还好《天行者》导演一栏上赫然写着阮世生,去年的他就用一部充满励志情怀的《神经侠侣》,在如今香港电影业低迷的大环境下予人信心。
再追溯到八年前,一部《每天爱你八小时》带给我的惊喜至今没有同类型轻喜剧能超越。
加上片中主演有我向来喜爱的郑伊健(此人跟我同姓...),向来喜爱的冯德伦(据说我长得有些像此人...),于是决定开看。
电影剧本纵观全片尚算扎实,讲述一个曾经的古惑仔,在渡过几年牢狱后重回社会,并期望成为社会新人。
故事主线显得好有教育意义-,-...当然也谈不上新鲜,同类型的片子有《九龙冰室》,也是由郑帅哥主演。
只是这次的浪子回头古惑仔已经从只知道争凶斗狠每每挥拳相向的低知识分子,变成了貌似受过多年精英教育(在监狱看了八年书)成熟有为的社会高层,甚至一副雄心壮志希望能通过高端得很之手段回馈社会以达赎罪之愿(开公司,上市,搞慈善基金)。
说起来倒很有一些轮回之感,郑伊健从1994年开始接拍刘伟强轰动华语地区的古惑仔系列电影,一拍就是年6部,加上那些形形色色的跟风之作,直接形成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港产片的古惑之风,可以说,郑帅哥如今的江湖地位影坛知名度,莫不拜古惑仔系列之"威名"所赐。
你可以不知道他叫郑伊健,说不定只能喊出陈浩南来。
然而,那个年代那个江湖还是随时间远去(现在流行从小混进警校或者被踢出警校当卧底不是?)《九龙冰室》里面,郑伊健饰演的龙哥,试图脱离这个江湖,最后只能用生命来证明一句大俗话的正确性: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就如同《天行者》中方中信警官对着郑伊健怒吼的那句:你一天是黑的,一辈子都是黑的。
龙哥所企盼的另一种生活也终究敌不过过去。
《九龙冰室》以死来完成龙哥企盼的脱离,到了《天行者》,导演显然想说的更多。
阮世生向来爱在电影中讲道理,之前看过有评论说,这次导演的主旨应是:“自我对命运的正确选择”。
坐了八年牢,在牢中看了八年书的前度黑社会老大叶秋,对人生有了透彻的领悟,相信顺天而行善有善报,决定重新作个好人(说这个是教育片不无道理,全片贯彻始终的忙着要告诉大家,多读书,才有前途啊)。
他得到金钱的支持,昔日兄弟的帮助,然而身上过往黑社会的烙印,令他不得不在警察与新生代黑社会势力的压力中周旋。
导演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关于命运选择与救赎的命题,你甚至可以臆测这是阮世生对香港电影的一次自我救赎。
虽然全片从头到尾略都有勉强说教的感觉,如反复强调人在经过生活的磨练与自我学习后是会变好的,会改掉不良的习惯(方中信的烟瘾),会帮助别人,会成为社会精英云云。
加上最后改邪归正的大佬郑伊健一本正经的对着如同当年自己一般的冯德伦说出那句:“人的路不是仅有一条”god,让我觉得自己在看什么主旋律电影一般。
但是,从电影拍摄的角度来看,明快的节奏,快速递进的情节,贯穿始终的矛盾争斗,夹杂鼓点的配乐,流畅的摄影,这些商业片应有的元素都做到了,加上阮世生向来出色的讲故事能力与细节描写的把握,本片应算是今年港产片的一部“惊喜”之作。
想想看里面跟着老大叶秋的兄弟都是何许人也?
一个两个看似平淡而庸常的中年人,还有那个老脸上皱纹纵横的大哥狄龙,你会怀念二十年前他的豪气干云么?
又或是十年前古惑仔们的青春激扬,热血涌动?
我无法揣测导演的真实意图,只是像我一般追随港产片20年来足迹的门徒,看罢此等如同时代的教育片一般的电影,心底难免有些唏嘘了。
2013年5月9日 22:57:57昨天,给孩子们放了郑伊健主演的《天行者》,今天问他们记住了哪些台词,一个孩子说:“还人心愿便是还己心愿。
”还有一个孩子说:“知识就是力量。
”很俗的一句话,但话里有金。
不过这里我想说别的。
《古惑仔》是影响了一代80、90后的经典电影,很显然弊大于利,至此还有两部《天行者》和《飞沙风中转》就不得不提,带有纠错之功效。
研究一下时间点1996、1997、1998、1999、2000推出古惑仔系列,是不是偶然,1997香港回归是不是就像人们看到的那样平稳,作为政权的交接是不是一帆风顺,旧秩序打破新秩序建立是不是没有一丁点的混乱?
乱世出枭雄,可谓奉天承运,窃以为古惑仔系列电影是时代的产物,起码代表了那个时代那个地方那一部分人思想的混乱。
打着温情招牌赤裸裸的利用,你到底想他死还是为他好?
纠结的人性,瞧不起人受罪还见不得人好。
知道自己错了以后,你有没有推倒一切重头再来的勇气果敢和魄力……自古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到沙滩上。
邓爷爷教导的好:“发展才是硬道理。
”固然乱世出枭雄,然则识时务者方为俊杰。
普天之下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而已。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狄更斯在《双城记》里有一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是的,在那个“偌大北平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的时代,28岁的粟裕已是闽浙军区司令员,在这个“你所荒废的今日,正是无数先烈梦寐以求的明日”,最年轻的司令员是在56岁当上了广州军区司令,新闻报道中提及“少壮英才”,呵呵呵呵!
『天行者』一入江湖,身不由己,大彻大悟,回头太难。
一直觉得是部被低估的片子,郑伊健、方中信、冯德伦之间的较量,恰恰对应的是灰、白、黑三方势力的角逐,整体节奏还算紧凑,既有爆米花爽片的娱乐性,也有剧情片的细腻情感,将反黑、读书的教育意义融入其中,颇有风味。
【8分】
『天行者』一入江湖,身不由己,大彻大悟,回头太难。
一直觉得是部被低估的片子,郑伊健、方中信、冯德伦之间的较量,恰恰对应的是灰、白、黑三方势力的角逐,整体节奏还算紧凑,既有爆米花爽片的娱乐性,也有剧情片的细腻情感,将反黑、读书的教育意义融入其中,颇有风味。
【8分】
叶秋才是真正着了魔的人。
他的兄弟都被他害死。
律师放弃了所有,主编转到地下,阿痴白白瘫痪,大灰熊也一样什么都没得到。
他辜负了雄哥,死有余辜;为了个按摩女一意孤行,正像他说的,找博士干掉鬼仔不就可以了?
那他为什么要回去泰国。
答案是:他想跟博士合作。
那他回香港是为了什么?
答案是:证明给博士看他的能力。
其实律师到最后也没变,明哲保身离开了公司,因为公司最终一定会被拿叶秋拿回去,那个财经界的女人,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一切都是叶秋策划的一场演习。
最后的镜头,是叶秋到海边找按摩女,还扔掉了那串佛珠。
最符合逻辑的推测是:他干掉了博士姐弟。
因为片子开头提过,没有人知道博士是谁,他只需要代替博士的弟弟做生意,然后给所谓的博士找个替身。
有什么会比一个瞎子更适合当替身吗?
他在电梯里就已经想到这一步了,鬼仔只不过是给了他一个机会。
他可以因为所谓的善良,多给贪婪者七百万;但是却不惜到澳门从事赌博。
这两个细节似乎矛盾。
其实情况是这样的:几个兄弟里,只有律师最精明,所以叶秋要警告律师。
他多付出七百万,是想告诉律师:“你做的事情我都知道。
”而律师在说出“加多少糖也还是咖啡之后”,突然明白了,自己和叶秋,差距真的“不止七百万”。
而从事赌博,他原本是毫不在乎,因为只要公司能上市,他的表演就算完了。
对雄哥,他没有感恩,只是憎恨。
觉不觉得他问熊哥“你为什么不来看我”时——有些失常?
这是他的真实感情,雄哥就是从那时起,洞察了他的内心世界,对他起了杀心。
其实顺藤摸瓜,几乎能断定,鬼仔的行为都是叶秋一手策划的。
在游艇会面时,故意刺激鬼仔,如果按照他说的,他想拯救鬼仔的话,那时就该见他。
但是没有,因为他知道鬼仔肯定会出位,到时候再抓他一抓(一千万悬赏)放他一放(叫律师救他),并且吩咐律师把录象带的事情貌似无意地透露给鬼仔,让鬼仔豁出去,心思彻底紊乱。
然后在这个时刻利用坤叔等长辈给雄哥压力,而雄哥把压力转给鬼仔。
叶秋神通广大,当然知道自己的船上有鬼仔的人,于是他突然掉头去澳门,特意让鬼仔知道自己和盲女有不寻常的关系。
而头脑发热的鬼仔,完全就着那个圈套跳了下去。
球场那段自白,怎么看也是在做戏。
警局里那段对峙,是对方中信的试验,看他到底信自己多少。
因为最后解决鬼仔,他想借助警察的手,而不是博士的。
白痴警察频繁上当,他说什么都信,还自以为成了叶秋的知己。
这就是造势的好处,让每个人都觉得能和自己说上话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警察显然是虚荣的。
最后发现叶秋目的的,是报纸主编。
他在收到叶秋已死时的表情,不是朋友已死、但事业继续的那种悲壮,而是因为被玩弄,但是还要心甘情愿玩到底的悲愤。
其实当雄哥最后被逼得撕支票时,导演就已经在暗示真实的故事因果了。
这是叶秋走之前就已经预留好的“报复”。
有没有发觉,最后坤叔给雄哥支票时是这么说的:“现在叶秋走了,鬼仔也死了……”他说“叶秋走了”,而不是说“叶秋死了”,这其实是一个很明显的暗示。
什么意思?
意思是,坤叔他知道叶秋没有死!
而他知道事情真相的原因只有一个:他接替鬼仔,成为中间人,在跟叶秋做军火生意。
戏里警察是最白痴的,而最白痴的两个警察,都是中秋没家回的假洋鬼子。
进一步推测,连江警司派遣方中信成立专案小组,都是他一手安排的。
我们可以发现,江警司在成立专案组时极其随意。
然后在捉拿鬼仔时又异常不近人情。
最后又反常地准许方中信去泰国。
看样子,利用这个爱打高尔夫的江警司,叶秋为自己选了一帮没经验的废物警察当对手——实际上是保镖。
哼哼,方中信一开始说:“叶秋不犯事,专案小组就得解散,你们就得穿回制服,回去巡逻、站门……”我靠,一群制服警察,怎么跟大狐狸斗?
一切都是叶秋的安排。
回想叶秋刚出狱时,与博士的那段对话。
博士问他:“香港还有什么值得你回去的?
”他回答:“我要证明自己。
”然后博士弟弟对他表示不信任,博士说:“喜欢需要时间。
”这段没头没脑的话,正是整个阴谋的最好写照。
一切都是为了换取博士和她弟弟的信任——进一步取代他们。
他八年前被抓进去那晚,一见到女博士,就毫不怀疑地跟她交易。
要知道,女人说她是博士,难道真的就是?
除非黑社会是白痴,否则交易换人还能继续?
能解释这一现象的只有一种可能,是他——叶秋,联合了女博士,杀死了她的丈夫,也就是上任博士,夺得了主导权。
这就又能进一步解释:到底那群要砍他们的人的是谁?
这群人,就是前任博士的手下,他们在为被贱人所害的主子报仇。
说到这里,叶秋回香港表现自己的企图已经展露无疑,他利用博士,甚至准备铲除她的计划,也浮出了水面。
有一幕,可曾让你感动?
当鬼仔将女友的护照丢进海里,绑住她说:“别等我,找个好男人”时,各位热血同胞是不是觉得很帅呢?
我承认,我当时相当欣赏这一幕。
这里确实表现鬼仔的壮士气节。
但是很可惜,壮士都是愚蠢的。
他的愚蠢不仅仅表现他被叶秋骗去泰国,更表现在:那个他深爱着的女人,其实也是叶秋的安排——至少也是被叶秋买通了的。
鬼仔一出场,就差点在自己的场子里闹出事情,是这个女人去圆的场;鬼仔在喷头盔时,那个女人跑去酒店装醉,把他制作炸弹的细节透露给了卧底小弟。
当然咯,这都是叶秋为了让鬼仔泥足深陷而设的局。
可怜的博士和那个鬼仔的女人,可怜的叶秋的兄弟和大哥,可怜的鬼仔。
他们都被一个叫做叶秋的魔鬼算计了!
我们最后再来谈谈律师保险箱里的东西吧。
律师既然知道警察开过他的保险箱,为什么雄哥去找他们的时候,律师的电话还会被***?
答案是:叶秋将计就计,让警察将视线转移到鬼仔身上去,这是正个阴谋的转折。
对了,律师抽屉了还有另一样东西,就是一张写着“我们选择的路……”云云的字条,愚蠢的警察竟然逢为经典,还裱了起来。
这死东西放字那里也太做作了吧,这并不是什么机密的东西,之所以放在那里,只是等着被警察发现。
这也为什么叶秋会留下律师这个破绽,让警察去搜查——也是为什么NEC的保险箱密码竟然只设了四位数。
叶秋希望让警察捕捉的信息,就通过这个保险箱里的电话号码来泄露;其余的,当然另有办法。
回过头来说那张叶秋手写的便条。
其实最关键的,不是便条的内容,而是“叶秋”的签名。
表面的上的作用,是让警察熟悉自己的签名,在以后有人冒充自己时可以将损失减到最小;稍微进一步,叶秋的签名那最后一提,说的是自己要重新开始,转折自己的命运——真虚伪;而实际上真正的所指却是:即使到最后一笔收尾的时候,你们也不会知道我真正要走的方向!
《天行者》,这个标题其实就预示着叶秋的邪恶本性。
电影界最著名的天行者是谁?
是最终彻底黑暗的阿纳金,也就是黑武士。
而这,就是叶秋的真正面目——一个真正可怕的恶魔!
一如既往 的愛鄭伊健的古惑仔,很痛心的片,有的好人做壞事,壞人做好事,哪來的好壞之分呢? 還有,香港警察真TAD廢菜。。。
莫名其妙的結束了
想要退隐江湖,只能用“死路”来换取一条生路
就算郑伊健一如既往的帅,也弥补不了电影的不好
这文艺的
我喜欢叶秋这个名字
专为郑伊健耍帅而设
还行,郑伊健还是很帅
雷的阔怕
陈浩南那一撮刘海真的又帅还苏且秀气,球场回忆直接代入了古惑仔 ,将入不惑之年的他,气场却与日俱增,严峻凛冽,仍然罩的住一整部电影,只可惜古惑仔之后的电影剧本,似乎都不是为他写的,另外印象深刻的就是狄龙,只几年的功夫,就从流星语里还能巡街的差人,变成天行者里的大爷了,刚看到的时候觉得眼熟的可以,恍然之下,原来是他
2018.04.01下午CCTV6~好感人!男神密度太高,眼花缭乱。泰国女老大竟然是《人民的名义》里的琴姐,气场太强了,她真是太适合演女中豪杰了。这次没看到开头,下次补一下完整的。
整片在讲耶酥.不知所云.伊面近来真的没有什么好片子...
可以一看,没别人说的那么烂
找来老古惑仔来演古惑仔 冷饭热炒么 一般
“还人心愿,就是还自己心愿”
看得我满眼金花……
香港黑道电影怎么看都一样。这不还是南哥么。冯德伦不错挺帅的。
伊面好帅,有罪推论很讨厌哎
书中自有漂白粉。。
记得里面好几次出现人性的弱点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