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猛龙》这部电影,估计知名度不高。
即使看过的人,也都认为这是部“烂片”,但其实这是一部被人遗忘的佳作。
其实自己会去看这部电影,也纯属偶然。
那天下班了,去朋友开的一家音响店逛了逛,无意间发现了货架上的《猛龙》DVD,就借来看了。
那张DVD的碟1是56分钟,碟2是54分钟,只有一个音轨,片中混着和粤语、国语和英语,除了黄圣依和李冰冰的粤语,和许峻豪用的是配音外,其他人都是原声。
这种有多种语言电影,其实就应该看原声版,都配成一种语言就直接杯具了。
如果电影频道放的是这个杯具版本。
说回片子,本片的前半段叙事紧凑、情节曲折、剪辑流畅,堪称完美!
而且本片并没有只把笔墨用在枪战场面上,对片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做了人性化的刻画,让几个角色看起来很丰满。
最难忘的是影片结尾处,几个反派都好惨:越儿(MaggieQ饰演)的眼睛被破碎的玻璃扎瞎,高东源(许峻豪饰演)被砍断了右手,沙展被电死……他们死的时候,我没有太多的快感。
其实他们也是好样的,只是因为站错了队伍,才落得惨死。
当然本片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黄圣依死的太突然;夏雨作为一个狙击手,枪法是在太失败,打了那么多枪就打中了一个轮胎;大楼那段,双方打了差不多一吨子弹,居然就死了两个人!
几个反派之前在一起行动时没被消灭,最后被各个击破了。
估计导演是想告诉我们:外国人组合在一起是龙,分开是虫;中国人组合在一起是虫,分开是龙!
后来我把本片copy到我的魅族M8里,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看,感觉仍然是意犹未尽!
翻译自国外网络影评,不代表本人观点。
由查尔斯卓别林和巴斯特基顿汲取灵感的香港电影,长久以来都有一种激动人心的娱乐性,而这种传统也成功的得到不断的传承和进取。
近日,《猛龙》一片籍着这种传统,再次汹汹来袭,而且故事严肃,绝无玩笑。
任何欣赏动作电影的人,都不能错过此片。
我很小时候看了《致命武器》,觉得那是警匪片精品中的精品。
但今天我看了这部港片以后,所有有关《致命武器》的感觉都被盖过了。
《猛龙》是如此的硬朗和潇洒,虽然运镜有时显得急躁跳动,但是一旦你习惯了,就会得到一种时髦动作片的享受。
我买这部电影的DVD时,我对此片一无所知,我只是注意到了《猛龙》这个有点怪异的名字,从盒子上甚至找不到电影的发行年份。
随后我在演员表中看到了洪金宝的名字,这几乎等于“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
我很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部片子在IMDB上的得分是如此的荒唐。
我在看《教父》时候还有点昏昏欲睡,但看《猛龙》时可始终能保持精神。
即使是重看的时候,或者在我疲劳不堪的时候,《猛龙》中那些不可思议的动作仍能让我兴奋不已。
片子里的原声和英语字幕都是绝好的附加品,我对DVD的质量也无比满意,音效,画面,动画菜单,选段功能,都棒极了。
而在全体剧组合影中,每个演员都表现出了十足的角色特色,令人印象深刻。
关于DVD的一切都结合的天衣无缝。
一直以来,我都盼望能欣赏一部真正的香港时装动作猛片(不是喜剧片,那种片太泛滥了),现在我终于如愿以偿。
港片和好莱坞大不一样,它们具有强烈的东方味(面具,匕首,功夫,反派男女颇具威胁性的态度,令人耳目一新的装扮,复杂的正反派人物关系设置,以及不得不提的烟雾追击和跑步场景,洪金宝真是太酷了),它们也有极为风格化的暴力场面。
我讨厌《老男孩》这样的暴力片,里面的折磨戏被无限拉长,细节毕现,令人反胃。
两者的区别在于,《猛龙》的暴力戏是迅速的,离奇的,而且绝对出人意料(比如某人被突如其来的钉在了墙上)。
当那个警察在站岗值勤时,许俊豪拿着那把招牌性的砍刀悄悄接近了他,镜头随后就转向了别处,使得这部影片和那种疯狂嗜血的暴力片大为不同,太聪明了。
这绝对不是一部适合少年人观看的电影,最佳观众群应该是20岁以上。
我也认为有不超过百分之一的女性观众能受得了这种紧张的动作大戏,当然了,只是个人观点而已。
我找不出另一部动作片能有比《猛龙》更爽的动作密集度,每个特警队员的出场都是在几秒钟就完成的,同时还介绍了他/她的背景和能力。
如果你在看片时眨了眨眼,绝对会错过很多关键。
镜头被不停的切换切换再切换,色调也随即转变,字幕不断打出,就像一个新闻纪录片一样。
最后,同样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故事让观众有很好的对主角的代入感,我自己就是,尤其是看到主角们都如此的年轻。
每个特警队新成员看上去都年轻,缺乏经验的弱势,而洪金宝则显得老态,充满了暮年的沮丧,但他们奇迹般的组成了一个完美的团队,在香港的大街小巷和那些最残忍的歹徒进行了殊死战斗。
我对完美的动作片有一个长久以来的标准,而《猛龙》挑战了我这个标准。
墓地那场就是一种享受,而全片有无数戏份丝毫不逊于这场戏,不能不说是一个大惊喜。
IMDB上对本片的评分让我啼笑皆非。
我给10分满分。
香港电影始终让我好奇,他们究竟还藏了多少动作好玩意儿没拿出来。
差点忘了一点,这片子完全没有那些愚蠢的裸露戏和无聊的惺惺作态(时装动作犯罪片最喜欢拿这些元素吸引眼球,但《猛龙》没了这些照样无比出色)。
感谢大家看我的评论。
2005年的动作大片《猛龙》,我已是第二次观看,记得四年前看《猛龙》时就被其中的火爆枪战和华丽动作场面深深吸引,很是喜欢这样的港片,可能是自小看香港枪战片和动作片的缘故,心中总有一种英雄情结,而我特别喜欢警察,警察除暴安良、勇于牺牲的精神深深的震撼这我,这样的警察我推之为“大众英雄”,我也欣赏像《英雄本色》小马哥这类黑帮人物,他们的兄弟情往往震撼人心,为兄弟情可以牺牲自我,这类人我推之“个人英雄”。
而我心中的这两类“英雄”在电影《猛龙》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特警队为社会安定铲除黑社会集团奋不顾身的精神,让观者热血沸腾,而佣兵团之间的“战友情”和为生存拼搏的勇猛也让人心头一震,可以说《猛龙》是”大众英雄”与“个人英雄”结合,不论电影的情节怎样,它的精神已深深的在我心中......沙场恩怨在一次银行被劫中,江龙作为警司率部下与劫匪展开枪战,由于他擅自行动导致6名警员丧生,他对此事耿耿于怀。
而这次的劫匪就是高东源,江龙与高东源展开搏斗,高东源的脸被划了一刀,比江龙稍逊一筹,高东源并不甘心,从此两人恩怨仇恨由此而生,为影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这一段并没有影片开始讲清楚,而是通过剧情的发展人物回忆叙述的,这样的手法使用使影片更有悬念,抽丝剥茧般随电影解开,可见导演对电影节奏的把握非同一般。
马革裹尸整部电影有节奏的发展,高东源和柏秋设计段边虎被警察擒获,然后逼他拿出胶片,然而警察并不知道,警司韩信想用其引出佣兵集团,江龙劝韩信给年轻人一个机会,结果韩信一意孤行,布下天罗地网等佣兵上钩。
这一切已在高东源和柏秋的掌控中,他们袭击了韩信的布局,警察死伤无数,韩信深受重伤,而后在医院与江龙的对话他发现自己真的错了。
而在这场战斗中最精彩的还是特警队在巷子中围击柏秋,这里凸显出了特警的英勇和佣兵的“战友情”,在柏秋危机关头高东源奋不顾身的营救柏秋,在火并中两人的情况愈来愈危急,柏秋叫高东源走,高东源拒绝,高东源反而叫柏秋走,这时镜头近景柏秋摇着头淡然一笑,整个画面把一种“战友情”、危机关头共生死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佣兵大块头开车想救走高东源和柏秋,其乐开着车冲撞了过去,镜头特写其乐的脸,画面突显出一种不怕危险、直面匪徒的勇敢,特警的英勇也被说明。
最后佣兵拼死搏杀冲出危局,白若雪击毙李振北,特警本以为结束了这一次战斗,结果越儿看到李振北死了,不甘心为他报仇,一枪杀死了白若雪,这才在两个人的死亡中结束了巷子围击柏秋。
越儿杀死白若雪后镜头特写她的脸,看到的是越儿眼中含泪,默哭李振北,而特警这一边首先慢镜头特写白若雪中枪倒下,而后特写李少军的脸,看到的是欲哭无泪的悲伤,接着镜头缓缓落向若雪,少军在嘶吼“阿雪”,加之轻缓的背景音乐,使得整个画面被一种悲伤、凄凉的基调所笼罩,在那一刻让人为之动容、心酸。
在这一大段中导演恰到好处的为观众展现的火爆的枪战场面及其让人心头震撼的小细节,可以说这一段是战场上的马革裹尸,无数警察丧生,特警白若雪和佣兵李振北都死了,为影片接下来更大的高潮奠定了基础。
一决雌雄佣兵团的计划仍旧继续,段边虎已经被逼上绝路,特警和佣兵也要展开最后的决战。
游静一个一直被蒙骗的女人,柏秋骗她因为真的爱上了她,他不想让游静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段边虎骗她是因为她好骗,这在影院柏秋和段边虎的对话中可知道,柏求杀了段边虎,和黄信豪决战于一条没有退路的楼道。
黄信豪追踪柏秋,柏秋退无可退,两人在狭窄的楼道展开枪战,整个画面是子弹擦出的火花、打在双方身上飞溅的鲜血,在鼓声的渲染下一种不你死就是我亡的仇怨被突显,也是警匪势不两立的表现。
有人说这里最假,打这么多枪都不死,为什么不死,导演拍得的是写意,做的是渲染,可见导演想法不一般。
双方倒在地上,柏秋艰难起身向外面走去,只因为游静在外面等他,这一刻才真正的凸显了柏秋爱游静,爱情是本片的配村,导演通过这些小细节来表现,也许小才感人,细处见真情。
高东源和江龙一对宿敌,他们的恩怨可以有个了结,两人用刀对砍,这里是影片中最精彩动作展现,刀刀置人于死地,不给观众喘息的机会,导演在对动作的处理上也是精准到位,画面中光影分明,用冷色调,这更好的表现了动作的质感及其整体效果的冷酷感。
高东源输了,军人真的只有一个结果吗,死,“留一条活路给自己”江龙说,放不下的是尊严,高东源一直放不下尊严,事有因果,他们的恩怨不来源于此么,江龙说出这样的话他释然了,可敬,而高东源看尊严高于生命亦也可赞,这是真正的对手,只可活一人。
不用说电影都是这样好人战胜坏人,佣兵团人员全部身亡,一决雌雄,仁者胜,也许这是最好的结局,佣兵团失败亦是“英雄”,他们也有情、有尊严,只是他们更冷酷而已。
特警的英勇战斗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不然我们的社会还会安定吗,向所有警察致敬。
《猛龙》一部不被大众看好的电影,有人说它情节单薄、有人说它洋土结合、......,我只会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存在即合理,我喜欢影片的“大众英雄”与“个人英雄”,这不就是一种精神吗,我永远记得我一位亦师亦友的好友说过:“《猛龙》不是一部片,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我开始不是很理解,现在也许更懂了些,这需要一生去感悟,一种精神、一种信仰......《猛龙》一部实实在在的电影,不玩深沉、不玩帅,只是表达它想表达的东西,李仁港这场“英雄戏”的缔造者,一个擅长枪战、动作大场面和细腻刻画人物的导演,今年贺岁档李仁港新作《锦衣卫》即将上映,看这位有着英雄情怀的导演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警察足够的傻,匪徒足够的高智商,特写镜头让人觉得无聊,漫画式的章节,尽管片中网罗了老少多位明星,但是都没什么特色,夏雨的加盟我觉得就是自毁形象,这里面当个爱表白的狙击手,还是喜欢夏雨扮演小人物的感觉,朴实而简单,特别是《独自等待》让人回味。
片子最后的集体掏枪,更是让人莫名其妙,总之两个字-“失败”。
江湖上以释凡大师为首的“猛龙帮”,人傻钱少,曾经带给我“这样也能当影评人”的励志典范效应。
现在看完《猛龙》正片,我是觉得释凡确实胃口就这样,好东西他消化不了。
所谓观众素质低,就体现在这一点上。
当烂片的创作者都觉得自己拍得质量上乘时,你怎么要求观众有判断力?
在电影杂志和网站干了这么多年,好多电影的钱都发在了车马费和宣传费上。
当记者时,有一个坏处就是你看了某部电影,比所有人都早看,知道这是个会砸参与者牌子而且市场反响也会很一般的电影,但不能瞎说。
毕竟片子让你提前看了,人家还没上映,你上去说就是吸引大仇恨。
可是不说,你又难受,觉得自己是救世主,应该给大家劈开红海。
或者憋不住说了,确实吸引了仇恨,最终还是得在各种突然而来的压力(甚至是导演直接找上门来)的情况下把它再删掉。
你说何必呢。
当个拿钱写点不疼不痒话的影评人不就得了。
对于我来说,我是骂得过瘾,可对得起一脸希望让你来看片的人吗?
好莱坞影评从来不考虑这个,我只是在当下中国的影评环境谈这个事。
我工作的几家东家,都涉及到电影的投资,有时自己愣头青就撞上了自己东家投资的电影,结果让我给骂个狗血淋头,最后骂急了要人道消灭我。
这种事儿算是我办得不地道。
好在时间终将证明一切,片子下映后,不还是豆瓣一窝蜂的差评,还不如当初让我先骂,咱们来个负面宣传,你们承认一下不足,保证以后进步,这才是皆大欢喜。
不然你看《猛龙》,总有猛龙帮和陈嘉上这样一直拍烂片但不停拍的导演做后盾,但还是豆瓣评分5而已。
或许我不是资本家,没法让大家先看了再说烂,那时你就敞开骂吧,至少钱已经进了口袋。
有媒体同行,骂电影要用小号,这也算是一种发泄不满的策略。
唉,《猛龙》这样故事支离破碎,硬拼起来的动作片,你勉强说好,也说得自己不舒服。
所以如果真的觉得这片子好的,也算是幸福的人。
判断标准低了,大家自然见面都笑呵呵,没什么冲突。
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姜文在《一步之遥》柏林颗粒无收后,坚持称自己没有受到伤害,会是他开始走下坡路的开始。
如果不能接受别人说自己不好,甚至不能承受辱骂,不要当个电影人。
中国的电影观众是看着国外优质电影长大的,90后的孩子只是看得还不够多而已。
苦口婆心的说了这么半天,中心思想就一个:烂片就是烂片,你不说,有别人说,有市场证明,最次也有豆瓣评分这个东西在。
如果有一天评分系统崩溃了,大家重新打分,结果也是一样的啊!
哪天我要是不找东家或者换了个东家,你说我要是把以前一些事都扯出来,带着酸酸的委屈,或许等于在电影的坟墓前又唾弃了一把——这样真的好吗?
剧中人物:正方:洪金宝——降职警官,不错的身手,演技没有太大的突破,可他的大腹便便确实让人一惊。
还有就是他嘴上始终叼着个像是雪茄的烟类物体,不知道,香港警察的工资有多少,对于一个开着警车的快要退休的老警察来说,是不是抽雪茄不算什么奢侈行为?
任达华——每次出镜好像都是这样的形象,角色毫无个性可言,完全是个符号化的人物,希望他以后接戏慎重考虑考虑。
余文乐——车神,可戏里没怎么见他开过车神那类身手车的情况,而令人尤为失望的是在超市与柏秋的那段戏,还以为会有什么精彩的打斗场面,结果只是被对方轻轻一戳就倒地了,和前面很拽的出场完全不是一个境界。
而更奇怪是后来明明已经倒地晕厥的他居然又在关键时刻救了吴健豪所饰演的队友,大概是其他队友死的死,伤得伤,实在不能再分配角色来解救他,所以只得派已经倒地的于文乐再次爬起来。
吴建豪——枪神,没觉得他打人很准,倒是打鸭子很准,噢。
不,一开始打鸭子也不准,还是在人家啤酒妹妹的协助下才打倒鸭子的,还不知羞得解释说“我是练习移动射枪的”,让人纳闷的是,难道移动射枪的比固定射枪容易吗?
还是觉得他的《少年阿虎》不错,虽然这部有些失望,但比起其它F4的成员来说他的演技应该是最好的。
只是希望他以后不要再给自己随便扣上枪神的大帽子,瞧最后一场与伯秋的戏,太恐怖了,两个人就跟疯子一样的互相对开枪,而且夸张的是柏秋最后还站起身来走了两步,而我们的吴警官早已没劲开枪只能任由其走几步,对嘛,本山大叔不是说过嘛,“没病了走两步!
”夏 雨——狙击手,打中的枪数屈指可数,好不容易救了回自己心爱的女警官,可后来还不是死了,而且还是因为他俩在执行任务时互抛媚眼的结果。
活该呀!
现在的打狙可以不一枪上一次弹了,完全可以当冲锋枪用。
这部片子把他影帝的封号都快毁了,真是的,那个曾经的马小军(《阳光灿烂的日子》)到哪里去了?
但是很喜欢他的《独自等待》、《电影往事》。
黄圣依——前卧底,夸张地是,她是因为和我们的夏警官在执行任务时互抛媚眼而不小心中了李美琪饰演的的越南阻击手的子弹,那能怪谁,打CS时都没人像他们那样注意力不集中。
而且死就死吧,做卧底就做卧底吧,最后还让那个曾经和自己有染的黑帮人物来认尸,奇怪的是,两人还都有真感情,你搞什么东西啊,这又不是《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女警爱上黑帮老大,把两个人搞得神圣的。
又不漂亮,又没演技,在《功夫》里面就只记得她总是手握一根棒棒糖,很痴呆的望着我们的星爷,莫名其妙!
周俊伟——一个台湾歌手,怎么会来演戏?
剧中人物太易冲动,人物形象塑造不清。
还有就是他的形象太奇怪了,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留一脸胡子,又不是摇滚愤青!
把我们好好的人民警察形象彻底污染了。
反方:M Q——一直喜欢她的美丽,和吴彦祖太配了,又都是ABC(American Bron Chinese),唉,分手了,可惜呀!
不过在剧中她枪法好像是比夏警官好一点点。
但是比起她的那部《赤裸特工》,这部是有些逊色,不是主角嘛 ,可以原谅。
总之支持她。
美国GG——整部影片看完,我有一个感觉,他成主角了,让人怀疑他是否是导演的外国亲戚。
他和游静的爱情来得就很蹊跷,和许俊浩的友情就更是从何谈起了,俩人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家伙,哪来的那么丰富的感情,还又是友情又是爱情的。
而且在影片最后和吴警官对开枪那场戏中,也表现的很蹊跷,画面先后出现游静(柏秋的女友,渡边虎的前情人李冰冰饰)和许俊浩所饰演的杀手的画面,令人很是奇怪,这个反面人物怎么突然这么的高大威武!
许俊浩——还是喜欢他在《看了又看》里面的一道君的形象(金珠的老公),那个多可爱呀!
许俊浩虽然长相是凶狠了点,可也别把三年前被洪金宝警官在自己脸上划伤的伤口记到现在嘛,那句很搞笑的台词“我脸现在还在疼呢”。
还有,明明就是心胸狭窄,杀人不眨眼,还要极力表现出一副有情有义的样子,在他和李美琪去见渡边虎的时候,就因为人家扇了他一巴掌,他最后居然用匕首刺进了人家的手里,太狠了点儿。
不过要不是他惹得祸,也就不会有这部《猛龙》了,还是很值得表扬的一个角色。
李冰冰——饰演渡边虎的情妇和柏秋的女友,奇怪啊,这个女人,真把自己当灰姑娘了,人家不过就是路过相救,送了只鞋子,她这么着就爱上人家柏秋啦?
或者因为人家是外国人,重要的还是人家是一在美国出生的外国人,难道我们的游静小朋友想要出国不成?
还有就是,总拿着没有嘴巴的天使,说是什么男朋友给她的,男朋友对她又不信守诺言,不爱她啦什么的,她是想博取人家美籍外国人柏秋的同情吗?
不过在小摊上等待柏秋那段还是挺感动的,女人嘛,永远都是这么傻,这也是她的可爱之处,就算是谎言可也会相信,单纯是很单纯啦,奇怪的就是她不是个夜总会的公关吗,按理说应该是个很有心机的女人嘛,这里怎么弄得像个涉世不深的小女孩,更何况她曾经还是个黑帮老大的情妇,她这个情妇是怎么当的啊?
搞不懂导演为什么要在影片一开始给他们一个那么声势浩大的出场,还以为后面会有很精彩的戏份呢。
结果后来每个人的出演都和先前的出场不符合,完全的不符合。
导演和编剧好像是一个人,我也懒得记他的名字,唉……拍成这个样子,你就找个编剧好了,干吗要省那些钱呢?
瞧,和我那天在玻璃门上看到的酷酷的海报完全不一样,失望啊!
实在不想评论这部电影,好几年了,香港电影还是脱离不了打打杀杀、烟雾沉沉、摆酷玩命的固定模式,除了特技还是特技,除了追打还是追打,情节永远是警察和土匪你追我赶,画面永远是俊男靓女加枪支弹药,都进入21世纪了,香港电影还是不懂优雅,除了周星驰和王家卫,我不知道还有谁能站出来让曾经以枪战、武打片扬威世界的香港电影扬眉吐气。
吴建豪这种在电视上都没红起来的演员,居然在这部片子里充当主角,可想而知,导演的创新意识是多么的强烈,然而创新不仅仅是用几个新人当主角那么简单,何况是这几个新人的演技的确不敢恭维,举手投足那种令人心寒的做作,只能让人退避三舍,让我只想说,钱不是用来浪费的。
如果说优点,这部片子也还是有,也是关于演员的,这也是我发表评论的唯一理由,这部片子里有一个配角,是个外国人,就是那个所谓外国军团的第二号人物,名字我忘了,但是真名知道,叫麦克.宾,正是看到他的表演,才让我没有关掉电影,忍受其他“当红影星”的表演,把电影看完。
以前香港电影里面出现的外国人,不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打手,就是表情呆板,毫无表情的傻瓜,这部电影里,这个麦克.宾一出场,便与众不同,他的气质与其他人格格不入,优雅、潇洒还很有智慧,与李冰冰短短的几场感情戏,角色把握得丝丝入扣,竟然让我想起了《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的让.雷诺的角色,虽然进入了导演设定好的抢战加爱情的固定模式,但是从表演的深度上来看,已经完全超脱了角色的要求,让我觉得,周围尔虞我诈、斗智斗勇的武打戏完全是爱情戏的陪衬,有点像一只天鹅拉着一群鸭子在天上飞,让人在遗憾的同时又感到些许安慰。
角色最后死在和警察的火拼之中,之前还说过整个戏里最有用的一句台词,是对李冰冰的前任男友说的,“我跟你的最大区别,就是我从来没有骗过她”,在为了利益搏弈的战场,他的感情执著地从烟熏火燎的阵地上撕开一道希望的缝隙,里面透露出着真诚和单纯,留给爱人。
能给我这种感觉,我估计这都是导演始料不及的,如果换了其他人的表演,不会有这种效果。
不知道那些觉得电影差的人是怎么想的,结局雪_死胡子男_生余文乐_中枪夏雨_为喜欢的人报仇了,脚也被爆了吴建豪_被打得和马蜂窝一样,活了个人认为很好看。
虽然可能略粗糙的枪战画面。
但仍是好片
把这个归入好看电影还有点犹豫,因为它绝对不算是经典,正如我在开始看之前不认它是会好看一样。
毕竟李仁港不是陈木胜,也不是刘伟强。
正如我所认为的,在片的中间二分一开始出现转折,三分二的位置出现高潮。
虽然编剧用各种手段让剧情复杂化,但,几乎所有的情节都在我意料中。
不过有些细节也确实巧妙,可惜这样的明星打斗片细节并不是吸引人的关键。
故事的前段比较郁闷无聊,从介绍到引发故事稍微有点老套,没看出由大牌明星凑成的“红黄蓝绿白”队伍有什么特色(由始至终,除了狙击手夏雨,都没看出其他人的特长有什么……),后段由于故事的推进变得紧张而稍微吸引。
某些安排可以算是新颖,比如血腥的屠杀警察,比如正义方唯一的女角死得如此早等(假如最后一战多死几个或许也可以算新颖的一部分),可惜同时也有很多认真贯彻好莱坞定律的地方,例如主角不中弹论、主角万能论等……编剧在其中安排了若干感情伏线,不过都着力不足,只有其中Maggic Q、夏雨、黄圣依和圣依的前男友之间的感情那条比较突出,整场戏没说一句废话的Maggic Q在射杀黄胜依后那貌似百感交集的神情是唯一给我印象深刻的一幕(可惜,在最后她明明可以杀死夏雨的情况下,又犯了那个反派定律而含冤而死……)。
本片很多幕的拍摄的手法可以作为教材使用,声画同步、声画不同步、画外音等等……最后连画面分割都有了,汗……整体上可以认为是卖明星的娱乐片,看看还算不错的……
安志杰:“曾经我多次申请你来见我,你都不肯来。
我并不是想责备你怪你,我只想知道,你对我,是不是真的。
(泪,我的玻璃心)黄信豪:“这是我第一个任务,我已经把整个过程拍下来了,人的头脑太复杂时间过得久,有时候自己都被自己给骗了,直到那天晚上,我回去了那间酒吧,坐在柏秋的位置上,我又看到了她,我觉得他今天跟以前不一样了,我突然明白拍下来的东西未必是真实,只有坚信那件事,它,就会变成真实” “它”是什么呢?
是一种信念,还是彼得之于游静,圣杰之于若雪的爱呢,也许还有其他的什么。
是一部不错的剧啦~
虽说影片整体有刻意卖萌嫌疑,但两场短兵相接确是猛力十足!【6】
极至憋闷。倒胃口的剪辑与武打动作,每到关键时刻就戛然而止,螳螂捕蝉,黃雀在后也用得頻繁,太呆脑的导演。
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这时我最喜欢的两部港产动作片之一,另外一部是导火线。
相对于正义五人组,国际雇佣军团明显更帅啊!!
反方演技成熟 相反正方5人组稍微嫩了点 4星 D371 H10
连看过都忘记看过了……
漏洞百出演技也不怎么样...看在李想同学极力推荐下...
還不錯。MQ的演技是女的當中最好的够狂野。
李仁港的个人艺术风格非常强烈,就是那种不论你喜不喜欢,但你知道这是李仁港作品,从这个角度来看也蛮好。猛龙的开头很酷,但穿插了太多pose和ppt,把本来就是一段一段的结构切的更稀碎,观感就逐渐疲劳了起来。当年能聚集起如此多的少年偶像们,故事抛开不谈,养眼是挺养眼的。
我当时看了觉得很好看啊~~
2005年某天 电影院 时间久远具体哪家忘记了 这个“还行”完全是冲着有余文乐的存在
基本是不会拍电影的人在硬凑电影,分明闹出这么大场面,居然能拍得如此波澜不兴,着实是个本事。一帮能叫得上名字的人装腔作势,故事水得可以,问题在于还不会讲,不讲逻辑、不讲电影语言、感觉就是快点交工完事儿的样子。典型的为钱弄出来的口水合拍片。余文乐有些动作挺帅,有的特技也还算可以。
预言了后来拍出的一系列烂片。
有点不同!主要还是冲着小V来的!
这个片子绝对看过,但是看的时候还不够成熟,游离于高中和大学期间,已经不记得情节,愉快的玩耍时间。本来就喜欢港片警匪动作暴力或者黑帮毒品的题材,这款肯定会看,从03年看到了无间道,到今年的怒火重案,18年间看过的港片应该超过800部了,依旧喜爱尽管不如00年代经典。看剧照还隐约能记起来这一群警察的组合打击犯罪的一些片段,香港一线演员细数下来其实就是那么十几个,这几个人都不算真正的一线,故事也不是很经典
当年那么多人合作,我和我朋友兴奋死了。一直在说吴建豪余文乐怎样怎样,结果电影😓
当初非常迷恋……可以算耍帅成功吧。
又名: Dragon Squad / Maan lone导演: 李仁港主演: 吴建豪 / 余文乐 / 洪金宝 / 夏雨 / 黄圣依上映年度: 2005-11-04语言: 普通话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imdb链接: tt0446313
黄圣依那个时候还可以啊
Maggi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