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lashfilm.com/rubber-trailer-movie-killer-tire-psychic-powers/#
…這是用來啟動我多年前所被植入的擬人法嗎?
除了輪胎和木椅,還有實在的軀體Roxane Mesquida也太耀目。
电影从开头就透露出了淡淡的无聊 随着影片的进程。
无聊 随意 就越发深刻 当电影进行到一半时我才发现被耍了 怎么说呢 这部电影就是你看完证明你是个无聊的有心观众 不看完就是没看完 这他吗说的白痴到极点啊 但电影就是这样的 this is it 全片无flag 无广告 但有大量槽点 可以说是对现实电影界风气的宣战 通过一只轮胎的诡异行动暗示许许多多的电影套路一样 并且在电影中的观众表现看 好好的恐怖片在无聊的编剧下可以说观众完全免疫 不停的观众演员场景切换使得全篇对比强烈 如果认真的观众仔细想想 这部电影包含了基本上所有的电影元素 恐怖 搞笑 爱情 伦理 科幻 灾难 战争 ...这也是该片能代表大部分烂片的原因 而其中的小细节比如商家先捞钱就下毒 不管毒没毒死 后面剧情毫无心意了 再加上面对观众真实的想法 导演仍旧玩着破洞百出的梗 拉长剧情 (光这一点就打倒一批啊)最后镜头里出现一堆复活的轮胎也代表了还会有烂片继续下去 总结一句 该片以烂片讽刺烂片 所以请选择观看 这导演屌 能看完的更屌
昨天我看了《橡皮轮胎杀手》,看似荒诞,但是却意味十足,值得我们谈一谈。
首先我必须告诉观众,不能看电影本身,因为电影本身,真的毫无原因,也毫无结果!
正如电影开头,一辆警车开来,睡在后备箱里的男人出来将的一堆话,他的意思就说“嗨 别问我为什么!
”,然后一个呆如木鸡的人,将手里的望远镜发给了各色人等,说了一句好好享受吧!
就急匆匆的走了。
那么影片就开始了它的荒诞不经了,一群人拿着望远镜,看的远处一个垃圾场,突然一个橡皮轮胎有生命一样,站了起来,滚动着,并杀死它遇到的任何物品,它可以杀死一切,用一种无法解释的能力,总之它就是可以杀死。
然后轮胎就这样滚动着,类似一个人类一样,洗澡、看电视、游泳,然后把阻碍它的人杀死,死的人都是脑袋被炸的血肉横飞。
那些拿这望远镜的人,也莫名其妙的待在那里,没有原因,像旁观者一样看着轮胎杀人,等到他们饿了,弱弱的男人送来了火鸡,众人疯抢着,唯有坐轮椅的人说了一句类似真理的话——“都是一群野兽!
”。
然后吃了火鸡的人,都死掉了。
当轮胎杀人被警方知道后,开场里的警长出现了,他貌似调查一样,询问了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看了一下手表,就终止了提问,说结束了,并告诉自己的下属放弃调查,并让同事开枪打自己,来正面都是假的,只不过是演戏,但是得知还有一个坐轮椅的在观看的时候,他有开始了调查,就像演戏。
最后,他们得出结论杀人的就是一个轮胎,一定要杀死这个轮胎,他们制作了一个假人来引诱轮胎引爆炸弹,然后把轮胎炸死,这个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那个做轮椅的残疾人走到警长面前说,你为什么不换个方式。
警长一气之下,走进房间,把轮胎打烂了。
很诡异的是,似乎轮胎的灵魂转移了,出来了一辆童车,坐轮椅的男人,说自己只不过是旁观者,但是童车发怒,依然把坐轮椅的人炸死了。
影片最后,童车似乎唤醒了很多的轮胎,追随它一轮的滚动,最后一幕定格在了一座山上。
似乎写的“好莱坞”的字眼。
影片就此结束。
我为了怕其他言论影响我自己的体会,没有第一时间查阅其他影评,所以我现在把我自己的理解分析一下。
第一、这个电影其实映射了很多事务,比如社会、制度等等,但是我这里重点分析一下导演的意图,我个人理解导演映射的其实是电影本身,但是也不妨碍他映射的更为广泛。
为什么这样说呢? 1、警长说了一堆话,其中都是分析电影,按照警长的解释,其实电影都是没有原因的,然后由一个呆如木鸡的人发给每个人一个望远镜,难道不正是意味着“导演拍什么,观众就看什么”。
2、弱弱的男人走时说了一句“你们好好享受吧!
”,一个通过望远镜的看,如何是享受呢?
当然是享受啊,普通电影无非是通过电影院,人们想通过3D、音响效果来满足心理上的享受,而这些人利用望远镜,观看着真实世界的表演,看着那些没有刻意安排的剧情,看的一个个人被杀死,难道不正是一种所谓的享受么?
3、导演为何用轮胎来杀人呢?
其实导演最后已经告诉观众了,是不是轮胎根本不重要,它可以是任何物品,这难道不是暗指电影中,中各类表现形式么?
而所有的电影共同点大概就是寻找一个莫名其妙的理由,然后有一个莫名其妙的人,杀死其他莫名其妙的人所构成的么?
人们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其实就是反复看的同一个故事,只不过是人物、道具、杀人的方式不一样。
4、轮胎杀人把人的脑袋炸开,人们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就是一种大脑思维的碰撞,电影中的演员疯了,观看电影的人也疯了。
5、那些所谓的旁观者,为了所谓的享受挨饿,等终于饿的不行了,别人送来了一只火鸡,吃了火鸡以后所有人都死了,唯有坐轮椅的人没吃,但是都以为他是一个智者,但是不幸的是,最后这个所谓的智者只不过是更疯狂的人而已,他亲自去质问这个警长,警长其实就是映射“导演”,他质问警长为何不换一种形式?
难道不正式一个影评人说的话么?
结果这所谓的旁观者也进入到剧情里,随后奇怪的是,他没有被炸掉脑袋,而是浑身都炸没了。
很讽刺的吧!
6、最后这个轮胎变换了形式出现,成了一辆童车,这童车带领着一对轮胎滚动着,知道最后看到了“好莱坞”。
难道这不是意味着,这电影就是一个电影而已,这个看似无聊的电影里,没有原因,也没有结果,作为“导演”的警长,扬长而去,那个“配音”的女人,也活了下来,但是在剧中,警长曾经让人向自己开枪,告诉所有人,告诉演员、观众、正在观看电影的观众这是假的,都结束了。
但是只要有一个观众,就得演下去,不管多么无聊都得演下去。
7、别问为什么,荒诞的影片,但是真的很有味道,好多地方值得回味。
第二、还映射的社会现实,这个我就不多解释了,你懂的!
In the Steven Spielberg movie “E.T.”, why’s the alien brown? No reason.In “Love Story”, why did the two characters fall madly in love with each other? No reason.In Oliver Stone’s “JFK”, why the President suddenly assassinated by some stranger? No reason.In the excellent “Chainsaw Massacre”by Tobe Hooper, why don’t we ever see the characters go to the bathroom or wash their hands,like people doing in real life? Absolutely no reason.Worse, in “The Pianist”by Polanski, how come this guy has to hide and live like a bomb when he plays the piano so well? Once again the answer is “no reason”.I can go on for hours with more examples. The list is endless. You probably never gave it a thought. But all great films,without exception,contain an important element--a “no reason”. And you know why? Because life itself is filled with “no reason”. Why can’t we see the air all around us? No reason. Why’re we always thinking? No reason. Why do some people love sausages and other people hate sausages? No fuckin’reason.
Along with Quentin Dupieux’s works, we can easily found out he’s an imaginable director. His films are full of ironic plot and unnatural things. Most importantly, he always mix the reality and unreality into one scenery, it is so amazing. To be honest, this kind of style is unusual to see. He can use a normal thing like TV to transfer the time and the space. Also,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haracters have not been totally logical but you still feel conventional. That’s awesome.
谁还记得很久以前,有这样一个笑话,说的是一个学生,在读过鲁迅的文章之后,模仿其中“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写道:“我家有两个舅舅,一个是男的,另一个也是男的。
”结果却受到了老师的指责。
本人没事会写点小作品,这是第一次写影评。
每次我自觉地不错的作品,又是却没能受到别人的关注。
我不能说自己读书很多,但是也读过不少作品。
有许多近期流行的“轻小说”作品,我并没有看到很多亮点。
但是依旧受到热烈的追捧,让人很是无语。
我自觉地我自己写的也不算差,这时候我的母亲就对我说:“一个作家首先要成名,之后写的东西才能被人认同。
”看这部片子,是在B站上,当很多评论说道:“导演是XX。
”“片子很无聊。
”但是我却依旧津津有味的看完了全片。
其中有一段,两个女孩子对这那些评头论足的观众说道:“能不能不说话?"观众却回应:”那你自己带上随声听别听我们说话不就好了?
“我意识到,那些评论的人如同是这些不断烦人的观众们。
于是我把弹幕关掉了。
当今又许多电影,成为了“高智商电影”。
这不免有点可笑。
到底是电影高智商呢?
还是那些好不容易弄懂的人的虚荣心在作祟?
我更相信是后者。
有一群人被称为“考据党”。
这些人会不断收集动画片,美剧,电影里的很多无关紧要的东西。
下面举两个例子。
1,《盗梦空间》,这部片子的结尾让人遐想联翩,很好奇最后到底是梦还是现实。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开放式结局,但是我却看见了豆瓣上就有人专门开了一个技术贴,把最后陀螺的声音片段剪辑出来分析。
试问这有必要吗?
所有的故事一定有结局吗?
2,《新世纪福音战士》,这部动画是被誉为“改变日本历史进程的三大动画之一”受到众多人们的追捧。
在我看来,这部动画的确立意深远,很有内涵。
但是对于那些将其中所有的借鉴之处都深究出来,自以为因此就了解其中深意,应以为傲的人,我觉得就是纯粹的自我虚荣了。
其实,这之外还有许多例子,有些东西,纯粹是编剧和作者的无心插柳,之前也有过“高考时做到自己的文章,却拿了低分”这样的事情发生。
许多画作,其实并没有许多的深意,只是那种给人美的享受,但是却硬要套上内涵的外套。
最后,作者也顺着台阶下了,一切都变得虚伪做作。
在影片的开头,那个警察不断地说:No Reson。
大家在生活中大概也会有类似的感受。
有些东西不一定要有答案。
比如即使我们不知道太阳为什么会落下升起,我们依旧可以耕作生息。
刨根问底钻牛角尖,也给自己找不快活。
虽然我就是这种人……但是对于没有必要去知道的(比如某某明星又闹绯闻啦),我一概不去关注。
鲁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鲁迅大概自己也搞不清楚。
如果我说的不够明白的话,大家可以把以下角色代入剧情就可以理解了!
警长=导演发望远镜的人=电影院老板火鸡=爆米花等垃圾食物用望远镜看的人=电影院里的观众轮胎=莫名其妙的主角坐轮椅的人=影评人 首先我必须告诉观众,不能看电影本身,因为电影本身,真的毫无原因,也毫无结果!
正如电影开头,一辆警车开来,睡在后备箱里的男人出来将的一堆话,他的意思就说“嗨 别问我为什么!
”,然后一个呆如木鸡的人,将手里的望远镜发给了各色人等,说了一句好好享受吧!
就急匆匆的走了。
那么影片就开始了它的荒诞不经了,一群人拿着望远镜,看的远处一个垃圾场,突然一个橡皮轮胎有生命一样,站了起来,滚动着,并杀死它遇到的任何物品,它可以杀死一切,用一种无法解释的能力,总之它就是可以杀死。
然后轮胎就这样滚动着,类似一个人类一样,洗澡、看电视、游泳,然后把阻碍它的人杀死,死的人都是脑袋被炸的血肉横飞。
那些拿这望远镜的人,也莫名其妙的待在那里,没有原因,像旁观者一样看着轮胎杀人,等到他们饿了,弱弱的男人送来了火鸡,众人疯抢着,唯有坐轮椅的人说了一句类似真理的话——“都是一群野兽!
”。
然后吃了火鸡的人,都死掉了。
当轮胎杀人被警方知道后,开场里的警长出现了,他貌似调查一样,询问了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看了一下手表,就终止了提问,说结束了,并告诉自己的下属放弃调查,并让同事开枪打自己,来正面都是假的,只不过是演戏,但是得知还有一个坐轮椅的在观看的时候,他有开始了调查,就像演戏。
最后,他们得出结论杀人的就是一个轮胎,一定要杀死这个轮胎,他们制作了一个假人来引诱轮胎引爆炸弹,然后把轮胎炸死,这个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那个做轮椅的残疾人走到警长面前说,你为什么不换个方式。
警长一气之下,走进房间,把轮胎打烂了。
很诡异的是,似乎轮胎的灵魂转移了,出来了一辆童车,坐轮椅的男人,说自己只不过是旁观者,但是童车发怒,依然把坐轮椅的人炸死了。
影片最后,童车似乎唤醒了很多的轮胎,追随它一轮的滚动,最后一幕定格在了一座山上。
似乎写的“好莱坞”的字眼。
影片就此结束。
我为了怕其他言论影响我自己的体会,没有第一时间查阅其他影评,所以我现在把我自己的理解分析一下。
第一、这个电影其实映射了很多事务,比如社会、制度等等,但是我这里重点分析一下导演的意图,我个人理解导演映射的其实是电影本身,但是也不妨碍他映射的更为广泛。
为什么这样说呢? 1、警长说了一堆话,其中都是分析电影,按照警长的解释,其实电影都是没有原因的,然后由一个呆如木鸡的人发给每个人一个望远镜,难道不正是意味着“导演拍什么,观众就看什么”。
2、弱弱的男人走时说了一句“你们好好享受吧!
”,一个通过望远镜的看,如何是享受呢?
当然是享受啊,普通电影无非是通过电影院,人们想通过3D、音响效果来满足心理上的享受,而这些人利用望远镜,观看着真实世界的表演,看着那些没有刻意安排的剧情,看的一个个人被杀死,难道不正是一种所谓的享受么?
3、导演为何用轮胎来杀人呢?
其实导演最后已经告诉观众了,是不是轮胎根本不重要,它可以是任何物品,这难道不是暗指电影中,中各类表现形式么?
而所有的电影共同点大概就是寻找一个莫名其妙的理由,然后有一个莫名其妙的人,杀死其他莫名其妙的人所构成的么?
人们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其实就是反复看的同一个故事,只不过是人物、道具、杀人的方式不一样。
4、轮胎杀人把人的脑袋炸开,人们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就是一种大脑思维的碰撞,电影中的演员疯了,观看电影的人也疯了。
5、那些所谓的旁观者,为了所谓的享受挨饿,等终于饿的不行了,别人送来了一只火鸡,吃了火鸡以后所有人都死了,唯有坐轮椅的人没吃,但是都以为他是一个智者,但是不幸的是,最后这个所谓的智者只不过是更疯狂的人而已,他亲自去质问这个警长,警长其实就是映射“导演”,他质问警长为何不换一种形式?
难道不正式一个影评人说的话么?
结果这所谓的旁观者也进入到剧情里,随后奇怪的是,他没有被炸掉脑袋,而是浑身都炸没了。
很讽刺的吧!
6、最后这个轮胎变换了形式出现,成了一辆童车,这童车带领着一对轮胎滚动着,知道最后看到了“好莱坞”。
难道这不是意味着,这电影就是一个电影而已,这个看似无聊的电影里,没有原因,也没有结果,作为“导演”的警长,扬长而去,那个“配音”的女人,也活了下来,但是在剧中,警长曾经让人向自己开枪,告诉所有人,告诉演员、观众、正在观看电影的观众这是假的,都结束了。
但是只要有一个观众,就得演下去,不管多么无聊都得演下去。
7、别问为什么,荒诞的影片,但是真的很有味道,好多地方值得回味。
第二、还映射的社会现实,这个我就不多解释了,你懂的!
这个内容含量不足以拍成长片,不算导演名气的话应该在五分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片没有一句话讨论哲学,没有!
但是轮椅人的死揭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作为观众的我们也是生活的存在。
这就是一个从存在主义到虚无主义再到存在主义的超强反转!
只有膜拜,没有二话。
(豆瓣发影评怎么开始有限制了?
让我水他个140字先从哪里水好呢?
就从这里开始吧,首先啊,这部电影啊,真的是其次啊,我看到结局,心里真的感到最后啊,这部电影给我留下的印象嘛水够了吧?
)
和影片相比,还是预告片比较有趣,cult片最吸引观众的地方,在于其中会设计一些让观众热血澎湃或者很想却无法做到的情节和画面,奇思妙想在本片里绝对足够,可不能几乎所有的人物和情节都无厘头起来,这样的影片很容易让人游离之外。。。
作为法国人拍摄的电影,又一次对好莱坞电影制作工业强烈的讽刺,不太喜欢法国人这一点,总是一位讽刺别人,有空就不对自己好好反省一下。。。
电影中最大的亮点是那个美女,身材相貌俱佳,完美的花瓶形象。。。
看了20分钟,我真的看不下去= =
就像片子里自己说的:no reason。。。没有理由,这就是一部很2很白痴很无聊很浪费时间的片子。。。
没有有育蝇奇谭那么好笑,但也足够脑洞大开了。那辆小车车和轮胎僵尸大军是把恐怖片邪典化了,还那么萌萌哒。
个人不喜欢这类卖弄把戏的电影。开头的一段所谓no reason的解释只不过是导演在为后面的自作聪明做诡辩,煞费苦心地讽刺好莱坞的糊弄与观众的盲目买账,实际上导演自己的做法和电影里嘲讽的对象没什么两样。
最后也太直白了。
不斷地打破第四面牆,迫使觀眾一起去討論、思考電影。(不過很明顯地,有些觀眾就是不能接受這樣的設定)是評論電影的電影。開篇的前設已經表明得非常清楚。若再細分、可以看出製片(瘦眼鏡男)、導演(警長)、演員(美女)普通觀眾、影迷/影評人(很調侃)之間的相互關係。照鏡子一幕很耐人尋味。最後的意圖也很明顯。象徵用最虛假的外表,但卻是最真實的情感去「挑機」好萊塢。★★★☆
好想法,拍闷了点
个人觉得编剧弱爆了 什么都要解释一下 没意思
满分给摄影!!!
能拍出这种片子的导演伤不起!!!!!!!!!!!!!!
7.1 no fucking reason!
讽刺
作为实验性电影来看吧.
荒诞的一比 音乐和摄像蛮讲究
太好玩了,故事外的比故事内的好玩。
用八分钟讲一个*灵光一现的好创意*是精彩,用八十分钟讲*一个*灵光一现的好创意叫狗屎……这是狗屎,不是电影
还好吧,不看影评真的不太懂什么意思。
画面感觉很好 内容…… 呵呵
轮胎君也是有念力的啊。。。。。
No reason!杀疯了!巧克力圈似的轮胎居然表演出了生命,欢快的紧张的暴躁的,每一个细微情绪都生动逼真。「观众」角色直接介入,有人在盗录,有人在大声点评,还有人直接向主创提出拍摄建议,讽刺又好笑。结尾男主摆烂射杀了轮胎,但电影却没有因此完结,化身小三轮车的橡皮轮胎杀手重焕新生,继续上路,配合电子乐让人莫名激动。非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