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风阵阵

Suspiria,美版阴风阵阵,窒息(台)

主演:达科塔·约翰逊,蒂尔达·斯文顿,科洛·葛蕾丝·莫瑞兹,米娅·高斯,杰西卡·哈珀,西尔维·泰斯蒂,安吉拉·温科勒,玛高莎·贝拉,英格丽·卡文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美国语言:英语,德语,法语年份:2018

《阴风阵阵》剧照

阴风阵阵 剧照 NO.1阴风阵阵 剧照 NO.2阴风阵阵 剧照 NO.3阴风阵阵 剧照 NO.4阴风阵阵 剧照 NO.5阴风阵阵 剧照 NO.6阴风阵阵 剧照 NO.13阴风阵阵 剧照 NO.14阴风阵阵 剧照 NO.15阴风阵阵 剧照 NO.16阴风阵阵 剧照 NO.17阴风阵阵 剧照 NO.18阴风阵阵 剧照 NO.19阴风阵阵 剧照 NO.20

《阴风阵阵》剧情介绍

阴风阵阵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77年,德国正值于冷战时期。少女派翠西亚欲参与革命而离开柏林当地知名的顶尖舞蹈学校─马可斯舞蹈学院,于离开柏林前探望了心理医生约瑟夫。约瑟夫对其所言的舞团所发生之事产生疑惑。也使其回想起与他逝去的妻子的过往。不久后派翠西亚便失踪了。 另一位来自美国的少女苏西前往柏林就读马可斯舞蹈学院,艺术总监白夫人对她的表现非常青睐,便想她取替派翠西亚培养成下一个明日之星,而派翠西亚的好友莎拉及欧嘉也告诉了苏西于舞团所发生的事。 自派翠西亚失踪及欧嘉离奇死亡后,苏西的到来也使灵异现象接二连三的发生,而随着苏西一步步取代舞团首席,苏西也变得越来越怪异。莎拉也渐渐发现学校深处的腥风血雨。而约瑟夫也将慢慢揭开这所由白夫人领导的学院背后的黑暗历史。而发生的一切也记录了柏林在历史中被遗忘的一面。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玩家2:玩家的战争无处藏私呼叫助产士第一季风中玫瑰无处容身桃花小霸王莫比乌斯:黑色太阳嘻哈星节奏:意大利篇第一季果阿猎人开战日圣诞传说雕形拳毛骨悚然撞鬼经2011夏季特别篇名门劫黑死病我是一名教师去海边Ídolo蜡笔小新:激战!涂鸦王国和约四位勇士最终幻想14:光之老爸欺凌游戏十二生肖城市英雄适婚女郎傻白甜的霸总老公蜜月团团转暗战风云主竞赛临界点折磨女朋友,男朋友

《阴风阵阵》长篇影评

 1 ) 不知其深,看之无味

先是看了电影,然后才看了解析。

两个半小时的时间,真的是几次想弃之,最终还是艰难的看完了。

看完后就两个字,就这?

论恐怖,却感觉被文艺的气息包裹着,论文艺,又时常透着阴森的气息。

然后看了解析,才明白算是看懂了,也算是浪费了两个半小时。

这种太过于文化地域的电影,感觉真不适合东方文化的我们看,里面的文化艺术等东西和天方夜谭差不多了。

就像让一个天天吃鸡天天听流行歌的年轻人去听一场文静的古典音乐会一样,任旁人如何的解析如何赞叹如何褒奖,还是不可能明白,还是不可能懂其内涵。

所以,这部片子不太适合普通爱好的大众看,很多推文和解析将之夸赞的,却都是不可信的,因为,这只适合那些西方人的,更只适合某一小部分有偏好的中国观众的。

 2 ) 个人影评

个人影评:1.一部极端难以理解的文艺片,其最“恐怖”的地方是假借恐怖片的名义来揭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体制真相!

体制可以理解为政治、宗教、学派等一系列指导人心、领导人心的、系统的理论体系!

2.一部极端的女权主义电影!

主角必须由女性饰演,个别打酱油的男性都是卑劣、丑陋、无能的!

3.母亲可以替代任何人,但别人却不可以替代母亲!

4.似乎宗教类的电影都和母亲有关,还有一部就叫“母亲”的电影和这部很像!

到笔至此,因为实在只看懂这些!

需要了解德国历史,尤其是二战后那一段才能真正读懂这部电影!

希望圈内好友都看看,以便共同切磋!

 3 ) 炫酷的形式,凌乱的内核

《阴风阵阵》炫酷的形式,凌乱的内核。

一位身世不明的舞者,一群阴气森森的老师,一个怪事接连的舞蹈团,一段关于宗教、女权和复仇的故事。

原本对这片不抱什么预期,但还是被电影营造出的惊悚氛围和最开始就设下的悬疑点所吸引。

作品在视听和风格化呈现上做的很有特点,所以观感并不差。

看得出来导演想在这个恐怖片的基础上表达出更多层级的内容,可能也是因为想表达的太多,让除去表现形式之外的故事本身,显得杂乱无序,比如纳粹、恐怖袭击虽然被混剪在主线之中,但完全没有展开,更因为没有与主线故事产生很好的连接,而显得很多余。

只能说导演确实有着很大的野心,但无奈能力有限,不过这种类型片的风格化改造值得称赞。

5.5分。

Ps:没看过原作,也没法进行对比。

c

 4 ) 和 Pina Bausch 一起跳芭蕾

(大量剧透慎入)在一个古典的荷兰天气 (aka 阴雨连绵阴风阵阵)看了 2018 年重制版的 《阴风阵阵》:1. 我真是失了智,要在荷兰看意大利片 - 我以为只是有一点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台词。

结果 30% 的时间对着荷兰语字幕的德语懵逼,10%在猜测浓重德语口音的英语在说什么。

以及女巫白夫人跟我们的(来自比利时的)国际法老师一个鬼样,讲到中间突然开始扯 French is a superior lanaguage. 然后女巫白夫人就开始跟女主法语对话了喵喵喵?

2. 一句话故事梗概:皮娜鲍什于 70 年代德国柏林与骗子合伙开了个现代舞团练习黑魔法为骗子续命,结果骗子反而唤醒了被其冒名顶替的恶魔,然后被秒杀。

导演你跟我说说 Mme Blanc 设定为一个大烟枪真的和 Pina Bausch 没一点关系?

当然这是我毫无根据的一家推断。

一方面,文德斯拍的《皮娜》中其中几个小节给我蛮惊悚的感觉。

而另一方面,听说学舞蹈的蛮多靠吸烟来缓解精神压力,包括 Bausch 本人。

皮娜 (2011)8.82011 / 德国 法国 英国 / 纪录片 歌舞 / 维姆·文德斯 / 雷吉娜·阿德文托 玛洛·艾劳多

皮娜·鲍什:穆勒咖啡馆 (1985)9.31985 / 西德 / 音乐 歌舞 / 皮娜·鲍什 / 皮娜·鲍什 Malou Airaudo

这是已逝的现代舞大佬 Pina Bausch. 她曾在阿莫多瓦的《对她说》里跳《穆勒咖啡馆》。

Wim Wenders 一直想给她拍个片,遗憾的是最后只能做成纪录片《皮娜》,推荐。

另外她的《穆勒咖啡馆》也很有趣。

就是比较难找。

对她说 (2002)8.42002 / 西班牙 美国 / 剧情 爱情 / 佩德罗·阿莫多瓦 / 哈维尔·卡马拉 达里奥·格兰迪内蒂

这是调皮的 Tilda Swinton. 3. Thom Yorke 大爷的配乐真赞。

虽然和电台头给我一贯的感觉一样,很丧,从头丧到尾。

反而原来的哥布林乐队的强烈的电子风配乐更有恐怖气氛。

4. 导演扯了一堆 70 年代的德国和美国时代背景。

从美国俄亥俄大农村强烈的破败气息,到电影中反复出现的恐怖组织德国红军旅 (Red Army Fraction, aka Baader-Meinhof) 及其刺杀事件。

以及 70 年代的女权主义隐喻。

结果是电影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太散,然而缺乏一个连贯的 argument. 导致作为恐怖片本身并不怎么恐怖,而更多像是一部有强烈时代背景的惊悚片。

比如开头俄亥俄大农村那么长的段落,其实和整体剧情关系并不大?

惊悚的点主要在于超级现代的舞蹈 - 然而电影中的编舞估计远远超前了电影的时代设定?

开局的舞蹈叫 Volk (人民)是想借荣格理论暗示什么么?

关于纳粹的芭蕾舞者又是一个很有趣的题目了。

第三帝国历史上除了极少数的舞蹈家,对现代舞的态度基本上就认为其是“下流艺术” (Degenerate art / Entartete Kunst). 需要深入了解的话可以参考 Hitler's Dancers: German Modern Dance and the Third Reich, by Lillian Karina & Marion Kant.5. Tilda Swinton 除了 Pian Bausch, 不但演了一个完全看不出来的老太婆骗子女巫,还演了一个 70 岁的德国男人去演心理学家,真调皮(见上图)。

其中 Lutz Ebersdorf, Ebers = Swine, dorf = Town.6. 和老版剧情关系不大。

故事从弗赖堡小镇搬到了东西柏林大都会。

除了人物名字和原始设定以外和老版没有关系。

老版的画面对比度更高,而新版大多数时间都是灰蒙蒙的西欧深冬气氛,呆过的人都知道不见阳光有多抑郁。

新版远胜于老版的一点便是编舞。

老版中的舞蹈元素更多是作为一种软色情暗示的存在。

虐杀美丽的少女便是铅黄电影的一种元素。

事实上老版中舞蹈学校作为女巫集会之地是让一部份人不解的。

而新版中舞蹈则成为了语言及仪式的一部分,同时负担了推动剧情的作用。

女主是靠一场接一场的舞蹈,觉醒了自己身体里的恶魔。

7. 这电影在字幕滚完之后是有彩蛋的。

彩蛋就是觉醒的女主在你脸上画个符。

这个符咒似乎和最后一章中强迫医生遗忘一切的符咒是同一个。

大概许多松散的线索在可能的续作之中会被串在一起。

老版拍成了越来越差的女神三部曲。

或许新版会越来越好?

如果有续作的话,还是蛮期待的!

老版的女主 Jessica Harper 在新版中演了心理医生 Josef 已逝的妻子。

Harper 在一口答应参加新作之后的第一件事是跑去报了个德语学校 - 她骗了剧组说自己会说德语。

据说新版中对 Harper 最大的挑战是一边倒着走,一边用带有口音的德语和老公聊天。

总体来说,对于看过老版的观众,观影反而是一种不断地期待被打破的过程。

这至少是一部有趣的电影。

——————————————分割线————————————————亮点:美术,编舞,音乐,镜头。

缺点:剧情松散。

结论:新版电影的叙述展现了导演的熊熊野心。

美术指导,编舞及音乐都让人非常享受观影的过程。

过多的德语及荷兰语字幕让人出戏。

以及最后导演用的线索太多,最后线索干脆就全散掉了。

晒一个姑娘与彩蛋的合影。

I put a spell upon your face!——————————————分割线————————————————Yorke 大爷在电影开拍前已经写好了主题曲。

 5 ) 不会做减法的堆砌

1977年老版是影史经典,是恐怖片中的艺术品,小成本B级片中少有具备欧片精华和先锋意识。

影片色彩浓烈的影像和超前的视觉构图带来的冲击让人过目难忘,或沉浸或反斥。

更可爱的是,影片的艺术风格全程为通俗服务,最终成为邪典中的经典。

2018年翻拍版却是相反的,试图让影片成为艺术片中的恐怖片。

新版具备更大规模的艺术化堆砌,却画蛇添足丰富延展了剧情,更深入的背景描述也造成混乱,真心想让原作从B片升华成史诗。

可惜失败了。

即便新作气质极佳,可是冗长节奏遮蔽了艺术品的气息,小题大作的渲染只能证明匠气泛滥,大而全的社会背景根本不应该是女性所思,事实证明还是原作好。

如果观者有很高的艺术追求,可以看新版,有些段落确认值得研究。

如果只追求娱乐性,那新版就很让人遭罪。

如果不幸介于两者之间,建议还是看老版。

极佳的氛围被松垮的叙事毁掉了,就是因为不会做减法。

 6 ) 关于故事线、一些细节和隐喻

没看过老版。

本片因为有太多德语口音的英语,听起来像一团浆糊,我二刷才稍稍懂了些许。

在此分享我对本片故事线的理解以及一些细节回想。

一、关于故事线 1. Susie是Mother Suspiriorum的转世。

从出生开始,Mother Suspiriorum就在她的身体里沉睡。

所以她的母亲在临终的时候提到:我的女儿是最大的罪恶。

2. Susie一直不知道(只是一种猜测)。

自她的童年开始就有一股不可描述的力量驱使她向往柏林和舞蹈学校。

3. 由众女巫投票来决定Markos和Blanc到底谁在coven里处于掌权地位,Markos赢了。

至于这个coven是怎么组织起来的我没太明白。

4. 而Markos是个冒牌货,从舞蹈学校成立之时起就自称是Mother Suspiriorum,所以众女巫一直在替她寻找下一个宿主。

5. 在舞蹈学校,Susie能隐隐察觉哪里有些不太对。

刚去舞蹈学校参加audition时,她的呼吸。

她还找Sara问过有没有觉得有没有感觉到什么。

(但我还是抱有疑问:为什么Susie偷看到女巫冻结并玩弄了前来调查的两名警察后,她只是一笑,没有惊慌,也没有下文了。

所以Susie也有可能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Mother Suspiriorum,只不过一直伪装了起来?

)6. Susie身体里的Mother Suspiriorum在舞蹈学院内渐渐苏醒(也许是被那些梦唤醒的)。

7. 在舞蹈Volk结束后、最后的仪式开始之前,Blanc和Susie有一段心灵感应的对话。

这意味着Susie身体里的Mother Suspiriorum已经醒来了(但如果Susie知道自己是Mother Suspiriorum,就意味着她认为不需在Blanc面前伪装了?

)。

8. Blanc试图阻止Markos的仪式,因为她觉得Susie像年轻时的自己,有点惺惺相惜的意味,另一方面她也在怀疑这个仪式的pureness。

9. 最后Susie也就是Mother Suspiriorum召唤了Death(那个黑色生物),杀死了所有支持Markos的女巫以及她自己的母亲(黑色生物同样出现在母亲的房间)。

二、一些细节 1. Susie在火车站的时候,有个站牌名字就是Suspiria,预示着Mother Suspiriorum的到来。

2. Patricia找心理医生Jozef的时候说They took my eyes。

而Markos一直戴墨镜。

3. Tilda Swindon扮演了心理医生,不过我其实根本没发现。

但她的口音真的有点奇怪。

4. Olga被女巫盯着看以后,狂流泪,并被引入练舞房。

我之前以为那个女巫是Mother Lachrymarum(泪之女神),但后来才知道并不是。

除Mother Suspiriorum以外的另两位女神没有出现在这部电影中。

事实上所有女巫都能透过盯着Olga看的这位女巫的眼睛看着Olga,并蛊惑她。

(电影其他很多细节都证明女巫的感官是相通的。

)5. Olga在练舞房的扭曲动作和Susie的舞姿并不能完全匹配。

既不同步也不算相反,有点遗憾。

6. Susie跳舞贴近地板时,感应到的下面的那双手是Markos的(有人说是Death的,但Death这时候还没出现吧;还有人说是Mother Suspiriorum的)。

7. 心理医生准备离开警局并折返感谢其中一位警察的时候,这警察用手调整了一下蛋蛋。

8. 用叉子自杀的女巫,她从一开始就能感觉到Susie就是Mother Suspiriorum而Markos是冒牌货(她拒绝投票,不论是投给Markos还是Blanc她都拒绝)。

所以Susie刚来的时候,她就在楼上观察,并一直坐立不安。

而后来感知到所有支持Markos的女巫的悲剧下场后,提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9. Caroline的跳跃技能被Blanc的一个眼神交换给了Susie。

10. Sara数数字找暗室,前面是顺序数,之后是倒序数,用脚步丈量长度。

但是我记得倒序刚好数到零了?

11. 跳Volk的时候,Sara归队以后眼睛有点奇怪。

没错,是Blanc和她交换了身体,实际是Blanc在用Sara的身体跳舞(可以看到Blanc站在旁边做舞姿)。

所以这一段Susie和Blanc共舞了。

12. 女巫们的第二次聚餐场景中,墙上有个会上下抖动的手臂。

13. 最后仪式的30分钟可以被称为WTF的30分钟了吧!

大概由于影片前面都刻意滤掉了红色色调,最后这浓墨重彩的红色可谓让人炸裂。

14. Markos的手臂上有个婴儿的手。

15. 舞蹈学院的大门正对着像是柏林墙的一堵长长的墙。

三、隐喻 1. 有人说影片中不断播放的Terrorist新闻和场景是在暗示1977年秋天德国的新生代反叛力量与旧政府的对抗,这是对舞蹈学院故事线的隐喻(反过来说也行)。

2. 影片也可解读为对法西斯主义的反思。

Blanc迫于Markos这位冒牌当权者的淫威,在1944年编写了舞蹈Volk,正值纳粹德国的黑暗岁月。

而Volk一词是德语的“人民”,也是一种隐喻。

3. 还有评论说本片表达了战后的德国女性对她们参与二战的丈夫们进行阉割的欲望,因为他们未曾在意她们的抗议。

4. 心理医生Jozef是父权制的缩影。

尽管他是仁慈的,实质性的作为却很少。

他没能拯救妻子免于大屠杀的迫害,也没能拯救Patricia和Sara(“Women tell you the truth and you tell them they’re delusional.”)。

父权制仍然制定了这个世界的规则,甚至Markos也屈服于此——她的仪式现场必须有一位男性证人,仿佛没有男人的公证,一切都毫无意义。

但不管怎样,最后Mother Suspiriorum清除了他所有有关女性的记忆,以示惩罚。

另外,据说,有彩蛋……很遗憾我两次都没看到最后。

据说彩蛋的场景是Susie看向屏幕,并对观众做出清除记忆的手势。

也许正因为我没看到最后所以还能记得情节吧哈哈哈。

欢迎补充和指正。

 7 ) 艺术的力量

蒂尔达总是不吝于出现在这样的女性向作品里,她在电影中的主要角色代表了艺术:美丽却没有足够的势力。

然而她的舞蹈确实一切力量的爆发点。

她让女主跳,跳的再高点,脱离地面,脱离权利的控制再进入艺术的殿堂,艺术当然是最有力量的,它能让人的心灵发生改变,可惜艺术又是最容易被打碎的,权力重压之下往往艺术无可挣扎,无处生长。

 8 ) 改编得面目全非,改变之大像是两部电影

2018美国恐怖片《阴风阵阵》,改编自1977同名电影,全球累计票房794万,定级R,豆瓣评分6.7,时光网评分7.2。

看之前以为是翻拍,看之后才发现是改编,和1977版差别巨大,只是保留了基本故事内容,改编得面目全非,改变之大像是两部电影,1977版经典的视觉元素、色彩元素、悬疑元素荡然无存。

1977版是悬疑片,影片绝大部分都在构建诡异惊悚的悬疑氛围,直到最后女主才解开谜底,而本片则没有悬疑感,开门见山,开篇就已经告诉了观众女巫集会和女巫BOSS的存在。

1977从一开始就诡异惊悚,这种强烈的惊悚氛围牢牢吸引着观众,贯穿始终,一直持续到影片结束,而本片则像剧情片一般,一开篇就平淡不惊悚,我看完全片也没被吓到,心情始终很平静。

1977版仅一个半小时,节奏紧凑,因为故事并不复杂,所以一个半的叙事架构恰到好处,而本片则长达两个半小时,足足多出来了一个小时,大大拖慢了叙事节奏。

就算不和经典的1977版做对比,单看本片,叙事混乱,支离破碎,乱七八糟,看得我稀里糊涂,努力让自己参透剧情,却始终无法看懂看透,导演故弄玄虚,刻意玩影像、玩风格、玩意识流,反倒将影片搞得不伦不类。

豆瓣评分6.7真是高抬了,我顶多给5分。

女主达科塔·约翰逊在《五十度X》三部曲中的留海造型掩盖了她的大脑门,在本片中头发上梳,露出了圆圆的大脑门。

在《五十度X》中没觉得她是平胸,在本片中有一幕穿着舞蹈紧身衣的侧身影像,简直就是一马平川飞机场。

 9 ) 我整个人一百分钟始终处于紧绷的状态

1977美国恐怖片《阴风阵阵》,定级R,豆瓣评分7.4,时光网评分7.4。

非常经典和精彩的恐怖片,我看后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四十多前的超老电影如今看来仍然会被吓到。

我好久没看到本片这样让我看完脑子很累的恐怖片了,整个人100分钟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

影片的气氛弥漫着诡异、惊悚、压抑、恐怖、血腥、悬疑、超自然,从第一分钟开始一直持续到最后一分钟。

诡异氛围开门见山,一开篇就迅速将观众拉入状态,一开篇就将观众的神经牢牢抓住。

本片独特的配乐堪称一绝,听一遍就能记住,怪异和撕裂的背景声音令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心里发颤,极强地衬托了影片的诡异氛围。

本片的色调和画面更是堪称一绝,独特的取景和拍摄角度,大量采用的夺目的血红色,几乎每个镜头都经过精心设计,自动门传动结构、洗手池下水……这些司空见惯的场景在影片中演化成了强化诡异氛围的载体。

影片的血腥尺度很大——利刃割喉,刀刺肉身,陷入铁丝网,狗吃人肉……触目惊心,不忍直视。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中鲜血用的是浓红色颜料,比鲜血更浓艳,与鲜血相比颜色是失真的,有些让人出戏,我不确定导演是故意为之,还是当年没有鲜血仿真颜料。

如果本片采用仿真颜料,血腥效果将更加刺激。

本片的结局揭示了悬疑剧情的女巫谜底,关于女巫集会和女巫BOSS的内容让我想到了2020年安妮·海瑟薇主演的《女巫》中也有相似的内容。

 10 ) 一次对铅黄电影的失败复兴

虽然导演瓜达尼诺声称自己完全没有翻拍的想法,只是一次私人化的重新表达,但他复兴上个世纪80年代衰落的意大利铅黄电影的小小(也许是大大?

) 野心不可能不被察觉。

原版《阴风阵阵》是阿金图“母亲三部曲”的第一部,主要讲述“叹息之母”的故事。

三部应该连起来看才能了解脱胎于英国浪漫主义的“三女巫”的故事,瓜导并没有在这一部电影里讲清楚“母亲”和“女巫”的概念,所以新版《阴风阵阵》在剧情理解上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意大利铅黄电影发兴于上世纪60年代的意大利,以神秘性,处于险境的女人,精心制造的悬疑,性和暴力,血浆,刺激而鲜明的视觉色彩,对谋杀与死亡的偏爱,锋利武器刺穿身体,甚至少许超自然元素为特征。

在新版《阴风阵阵》里,最明显的是迷幻鲜艳的视听语言的缺失,瓜导在坚持自己美学的同时—即对精心布置的静物定格式的展现,却在大量封闭暗室场景内没有对光和色彩有任何费心的调度。

暗物背景前的人物在做着“逃避—追杀”的行为,无形之中在对影院屏幕的亮度质量作着极高的要求。

在悬疑惊悚感的塑造上也是令人遗憾的。

导演迷恋于对女性躯体关节的破坏与扭曲,以此来营造生理上的不适感,却对整体的惊悚气氛没有起到任何帮助。

另外,太多无谓的梦境恶心场景,没有隐喻,只是无谓的大尺度填充。

作为一个意大利人,瓜导利用新版《阴风阵阵》传递出的只是对过去铅黄电影盛兴社会背景(即意大利极权下的社会恐惧)的再唤,着重在历史背景的陈述,扯上了私人命运与政治隐喻,与纯粹铅黄电影对视觉心理快感喂养和冲击的原初背道而驰了。

《阴风阵阵》短评

他心里的东西多但每一件都很贫瘠,导致片子形式大于内容,政不政治,历不历史,精不精分……只能靠大量的红色鲜血和少女的肉体来刺激观众。

5分钟前
  • 女神的秋裤
  • 较差

能不能少点这种莫名其妙的概念片,这里面每一段截出来都可以是不错的概念短片拼起来我只想说什么玩意儿,编剧和剪辑都好像有大病就是不让观众看得清晰在那边故弄玄虚= =

9分钟前
  • 阿特拉斯抠抠脚
  • 较差

舞与巫。人类艺术与巫蛊的同根同源,同表同里。音画极佳,某些片段大量挪用当代艺术让人仿佛误入蓬皮杜,是个很鸡贼的方法,但置于艺术与巫蛊的议题下确实绝妙。对阿金多有致敬,但大体上南辕北辙,这是对的,创作力受时代引力的牵坠,2010s的人是很难真正复刻出上世纪70s的美学风格的。导演的个人表达欲喷薄而出,癫狂过火,然而结局太动人,撕开胸腔一幕简直是从我脑中扒拉出来的——有点失落,这个画面我十年前就想画了,结果被人抢了先。

14分钟前
  • 力荐

除了保留无处不在的阴风和一些基本设定外,跟原作真的判若两部完全不同的电影…但视听棒到炸裂,好几幕我都目瞪口呆。近日最佳。

17分钟前
  • 斯琴高丽的伤心
  • 推荐

差了点劲;视听效果还可以…

22分钟前
  • KD6-3.7
  • 力荐

看到女主就一心想打她PG。。。至于剧情,就仨字:W!T!F!

23分钟前
  • 眯着眼的偎灶猫
  • 较差

与其说恐怖片不如说更加avant-garde。门槛极高,所以故事没有第一时间看懂我自觉毫不羞愧。最后接近四十分钟确实令人目瞪口呆,尤其是光线和色彩的运用以及弥漫全片的诡异气氛。但主线和支线的间离以及冗长的铺垫让人觉得导演要不是故弄玄虚要不就是疑虑重重。

25分钟前
  • 斯大凌
  • 推荐

原作重在铅黄电影得风格视听风格,剧情其实很简单。这部抛弃了铅黄电影得视听,剧情进行了大量的填充,走了文艺cult的路线,作为资深恐怖片粉丝我还是挺喜欢的,最后几幕高潮戏很给力。但剧情填充的琐碎细节过多,尤其那个老头医生的恋爱史,篇幅很大,但没多大用处,精简一下时长会更好。而且结尾如果停留在最后的仪式就更完美了,现在的结尾过于大团圆,削弱了邪典氛围。

28分钟前
  • 说什么图灵
  • 力荐

说实话原版我看的晚也没看出哪好来,这版很多恶趣味感觉还行,演员我都蛮喜欢的,女主一跳舞用的替身太明显啦,真的很出戏啊。

32分钟前
  • 荒淫少女朴赞郁
  • 还行

狗屁不通,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太拼贴,完全不连贯,拿德国人二战“负罪感”说事想挖掘剧本的深度,寻找恐怖的事实根基,更是可笑,败笔中的败笔。

37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较差

欣赏不来....wwwtttffff

41分钟前
  • 欲圣
  • 还行

一部几乎是必须同时打一星和五星的电影,在恐怖片类型里无疑从影像的角度作出了贡献(Olga之死、梦境剪辑和结尾),可是对剧情和主题的塑造除了极度空洞与故作深沉外,最致命的是毫无诚意,那种骨子里的peudo-intellectulism简直到了最令人反感的当代艺术的程度。达妹的角色即使有了这个结尾仍然是毫无重心与存在感,相比之下Tilda的演出和诠释简直完美,而且好看极了,还第一次特别留意到她长的如此高。。。技术上也有一些令人说不出的别扭之处(剪辑上偏好在多个固定机位的画面迅速而没什么逻辑的来回剪切、刻意让人觉察摄影机存在的诡异移动和zoom in等),虽然显然是刻意为之,但最终是进一步增加了(贬义的)观影不适感。。。

42分钟前
  • Rilkelee
  • 还行

前作有三大经典,魔性BGM,灵性主角,红色艺术。续集少了后两,多余政治因素无关联副线,添堵不添彩,失望

47分钟前
  • DioretsaZ
  • 还行

对不起,我是一点都没有看懂,也没有觉得恐怖和惊悚

52分钟前
  • Ironman.
  • 很差

衰老对于女性是丑陋的 不可饶恕的

53分钟前
  • Wongwongwong
  • 还行

还是重看下原版压压惊。

5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毛骨悚然,冷入骨髓。较之77意大利版那种大色彩夸张的表现主义风格有很大的不同,一开始全片的色调非常冷,镜头感冷峻严肃,随着剧情推进,惊悚氛围和恐怖效果随之不断加强,直到第五幕达到高潮,布景又变成了骇人的大红血腥。中间不断的加料女巫的宗教史,这种无形的恐怖节奏推进配合邪教的宗教学意味,真是令人毛骨悚然,极具恐怖感。舞台美术真是极具风格。7.6

60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既然都把落脚点和表现的主要内容转移到新加上去的背景与人物上了,那干嘛不改成心理医生作为主导展开故事???★★

1小时前
  • qw0aszx
  • 较差

毫无防备地去看,看到第一场舞蹈戏,真实被折断的躯干吓尿……这部电影的美学恰如蒂尔达扮演的Madam Blanc所言:舞蹈既不是美丽的,也不是宜人的。心理医生作为善良的、甚至某种程度上“负责”的旁观者,被迫到最后的祭坛上见证过度的暴力和死亡,spectacles of the sublime。他的视角和体验从而和观众相连接,而“看”则与“惩罚”/“折磨”相连接,反抗着传统的 voyeuristic pleasure。穿插恐怖分子劫机的新闻片段,以及采取见证者的心理医生的视角,影片更把恐怖的心理体验升格成一种战后对创伤的集体回溯。影片拷问心理医生代表的无辜观众:“你为什么不相信她们?”,如同Europa拷问男主人公:“你为什么不take side?”在战争和犯罪中,不作为的“看”即是最大原罪。

1小时前
  • 雁城
  • 推荐

就不能简单地恐怖一下嘛,搞那么多暗喻隐喻的看起来成大杂烩了

1小时前
  • 诸葛福媛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