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伪宅,没有看过原著,没有培养资深的宅文化,无法理解那些番剧梗,看这部片子有点吃力。
but,能了解到漫画作者夜以继日的赶作品、编剧要处理主编跟辛苦的作者之间的无奈、还有岛国的动漫文化… 中二,但是很热血,“教练,我想要画漫画!
”。
片子讲述一对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中生,一个脑洞特别大能写出好作品,一个素描功底好画画特棒,两个人打算不继续升学,开始画漫画。
花了一个暑假的时间,把完成的作品jump的编辑欣赏。
编辑被眼前的两个高中小伙子惊了个呆,给了很多建议与处理方法。
接下来的日子,修改旁白处理、绘画线条细节、人物的编排、分镜的搭配、剧情的调整… 总算是拿到了手冢奖的第二名。
又修修改改,学习新技巧,几经波折终于是拿下了jump的连载。
接下来的剧情就是跟,同样是高中天才漫画家 新妻英二 ,争第一排名的故事了。
如果他们没有下定决心画漫画,可能就像秋人说的,高三考得差不多,上了一个差不多的大学,接着毕业在一个差不多的企业工作…很佩服他们的勇气。
(当然啦,真诚最高起初是因为妹子…)他们后来就不可能认识到那些为jump连载而努力的漫画家们,学到那么多画漫画的技巧,体验到画漫画说带来的快乐,更不会想到高中生居然能把自己的漫画连载到jump集英社。
我以后看番都会想到原作者赶稿的辛苦,为每一个人物、背景、小的场景,为了还原空间感、透明感画了多少时间去修饰,还要忍受自己完美的作品被编辑,为了大卖,肆意的修改内容。
还要随时面临着跌落到第十名被腰斩的压力。
我知道了手冢新人奖,跟漫画之神阿童木之父手冢治虫有关系。
知道了作品如果极其的受欢迎,就会出单行本。
知道了那些突然完结,感觉有点烂尾的作品有可能是被腰斩的原因…(what?
好像我一直都是看动漫化的番,从来没有看过漫画。。。
)这是一部很赞,满分推荐的漫改!
一星给我喜爱的演员们,表白砂糖DD还有NANA一星给BGM和特殊音效,最喜欢蘸水笔勾画线条的声音了,想起高二夏天里的画室里全是笔触的声音。
三星给剧情,紧凑也很燃!
半夜看得时候都想立马跳起来去学习去做自己热爱的事!
四星给全剧所有的细节,包括特效动画的剧情处理,最后介绍staff的片尾,还有整个画室和jump编辑部的布景等等等等!
最后五星给所有原创漫画家和他们的团队,感谢漫画家们的心血。
表白电影剧组,对最后大量一扫而过的原创漫画都申请了授权,这样维护原创的行为还需要我们继续坚守!
看完了感动的我哭的稀里哗啦的!!!
导演的视效创意和故事节奏把控的实在太棒了!!
(剪辑风格颇有马修沃恩风范)最主要的是电影拍出来漫画版和动画版中完全没有的现实感,燃烧着灵魂所画出的原稿以及漫画作者绝不会妥协的自尊“这是我自己的漫画,不可能有人画的比我更好”,看的我泪流满面!!
另外导演真的很会讲故事,和其他漫改电影把漫画情节乱塞一通只为塞更多原作情节不一样,导演懂得筛选自己需要的情节和角色,所以才能拍出这么一部丝毫不拖泥带水的电影!
这片放在漫改电影中几乎可以排前三了啊!!!!
连End Credits都制作的如此用心啊!!!
(可以在End Credits发现很多现实中的小彩蛋)顺便吐个槽,佐藤健演的让人真的相信那些原稿是他画的,线条很有力度,也很流畅。
但是染谷将太描线的方式就让人觉得演员真的不怎么会画画,看得出电影中画画完全是演出来的,电影里新妻的戏份不多,染谷的演技也没得到太大发挥(不如说这次染谷真没演好)不过电影拍的真的太好了这点无所谓了人设改动得更为贴近现实了,但是把新妻的气场和戏份安排的太像反派了,这点对于没接触过原作的路人观众来说效果非常棒,因为可以在几场染谷和砂糖的对戏中起到足够的戏剧效果,但对看过原作的读者来说可能还是会有那么点不适应,但“电影终究不只是拍给粉丝看的”,这点为了增加戏剧效果而进行的改动是值得理解的。
亚豆比起原作中少了那么些纯真感(特别是让我们这些看过《渴望》的人要如何直视小松的亚豆啊2333)最高和高木对比起原作来说性格改动也都比较大,但每一处改动都可以看出是因为戏剧性所需要(比如最高第一次看见编辑长的反应如果放到漫画中可以算OOC了,但放在只有两个小时的电影中却能制造出不错的戏剧效果,也更能体现出“现实感”这一要素)电影虽短但对每一位漫画作者角色都塑造的非常立体,角色塑造上最好的莫过于福田了。
福田对原作进行的改动是“彻头彻尾的不良”,原作中刚出场虽然也是不良,但没有这么彻底。
但就是因为电影进行了如此改动所以高潮部分的“友情努力胜利”才显得极为感动。
(一个小细节,导演甚至用了每位作者不同的作画习惯来刻画角色性格,这点太用心了)导演非常聪明,他没有和其他漫改电影导演一样按着“原作这么多我第一部先拍到这,后面的留给第二部再拍吧”这种思路来写剧本,而是“我就只拍一部,把最好的内容都放在这一部给观众”这样的思路。
所以电影呈现出来的效果真的是每分每秒都有着极大的意义,且没有像其他漫改电影一样留过多的尾巴,成为一定要有续作才能成章的“残次品”,而是极大程度上的做到把“漫改电影”拍成了一部有头有尾的“真正的电影”。
如此巧妙的方式,就算后来没有拍摄第二部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最棒最棒的一点是,电影真真实实的反映出了现实中漫画作者们的现状,努力、热血但又残酷,绞尽脑汁写出来的故事想出来的点子,也许这一次能拿第一,下一次就可能被腰斩了。
但也正因为如此漫画才会那么有趣!
导演大根仁也给了其他想要拍漫改电影的导演们指了条明路:漫改并不是无脑的还原原作场景和原作情节就是好的,这首先是一部“电影”,其次才是一部“漫改电影”,没有做到讲好故事、刻画好角色,那再怎么还原也只是一部高成本cosplay剧罢了。
(最后,电影中蘸水笔在纸上作画的沙沙声听着超舒服!
w(゚Д゚)w )
也曾有过一个很好的绘画搭档。
从小就很要好。
于是,小心只要画线条就好了,涂色就交给小佳了。
中学时期,小佳全家移民去了加拿大。
突然联系不上了,原因不明。
所以,至今除了会画线条,颜色方面有严重功能性障碍。
MSN关闭,雅虎邮箱号码都被注销了。
我寄出的那封E-mail像个无家可归的幽灵飘散在这个网络时间里,永远得不到超度。
连自己都忘记了。
还在哭吗?
书柜架子上那个缺了角的史努比存钱罐在咧着嘴对你笑呢!
也许是洲立引进的缘故,仅MCL院线独家而且场次非常少,好不容易在休息天挑时间,位置已经满满的了,环场扫视,年轻女生占八成,三两成群窝一堆。
想想也对,除了热血励志漫改卖点,偶像男阵容强势:佐藤健×神木隆之介×染谷将太×山田孝之。
故事讲述高中生双人组合(大场鸫和小畑健?
)结成漫画创作团队的成长和出道历程,而且实名《少年JUMP》背景(宣传片),导语提及到全日本约有三成读者看过《JUMP》,就冲着这定位,日本票房都有一定群众基础了。
此片类型明确指向粉丝受众,例如导演安排那场虚拟的打斗能增强感官刺激,已经无法跟类似《编舟记》文艺细腻的成长相提并论。
整个剧本进程意料中的顺利,拍得很阳光、欢快,说白了就是泼洒正能量。
他们吐槽的“友情”、“努力”、“胜利”三俗元素尽在故事里展示:请外援加Buff,硬抗病魔执念坚持,终于拿下排位第一。
所以呢,电影很难评高分(打高分的都是真爱粉)。
虽然我的童年也被日漫浸淫过,但对于“漫画创作”并不感冒,本来看完就罢了,不过观影过程被高频音乐和眼神特写震撼,竟然有些许触动,于是写下了一堆啰嗦的感想。
斗心重要吗?
身边有朋友批评我做事斗心过强影响不好。
其实自己也知道,尤其在才华撑不起野望之时,往往失败后即使不被旁人挖苦,也会暗自沮丧。
但是电影中的他们,安静的校园生活近乎无干扰状态,就偶尔会被老师拍醒,更重要是失败也没有被嘲笑(除了新妻的挑拨和主编佐佐木的实话实说)。
很客观说,这样算是“鸡汤”:给你看见最好的而忽略残酷的。
尽管如此,我还是很羡慕(嫉妒)争强好胜的他们,这是一种保持活力的秘诀。
什么是梦想寄托?
因为真城一直暗恋亚豆(日本人读书阶段没有暗恋过几个异性都不好意思说是校园青春)。
其实呢,饰演亚豆的小松菜奈在日本女星之中不算美,但很有魔性,每一个轻柔动作的镜头足以诱惑大多数男生,能与这样的女生相约承诺,不冲动答应才是傻子。
至于高木,他的热爱漫画动机描写相对薄弱,我当时还在想:日本文坛不是也很火吗?
每当看到陈列漫画柜子就异常兴奋,或许只能用“因为爱所以爱”强行解释。
简单来说,无论是亚豆的微笑魅力或者漫画陈列的冲击诱惑,动机都像被“美图”渲染过一样,跟自己想象的白日梦相似,拼命追逐着前方饱满的萝卜。
有热血竞技必有“宿敌”之论。
读书时期,你跟班里的某同学争成绩排名之类,顶多也就三年,万一真从初中、高中、大学到工作还在争?
恭喜你!
有个好对手了。
想起F1题材电影《极速风流》有一句经典台词:“别把生命中的敌人当成诅咒,这是上天的恩赐”。
新妻被称为“百年一遇”的漫画天才,并且他很早就盯上了真城和高木,显然是受到屡屡挑拨才燃起二人的斗心。
要有被认可的天赋,还有难得一遇的“机遇”。
除了“三俗”和励志,我还看到“努力的极限”、“勉强无用”等,人要承认自己的能力也要看清处境身位,实力都需要时间慢慢成长,虽然那些障碍都被剧本开挂解决了。
而我还是喜欢最后残酷的结局:妹纸没了,连载砍了,他们依然能够振作。
爱护能共同进退的伙伴,铭记曾奋发向前的目标,珍惜上天的恩赐的敌人。
有时候放下眼光,看一场轻松电影,哪怕明知是偶像片,找到共鸣就好了。
1开篇秋人偷看最高笔记本的几个镜头就让人体会到真人电影与原作的不同——看动画和漫画的时候只顾着感叹最高画技一流,完全没注意到偷着画了一笔记本的妹子这一行为本身就有点痴汉的味道。
紧接着最高美保在楼梯上的表白更是让人突发尴尬症——“我们都实现梦想之后,你就嫁给我吧”——果然少年漫画的台词不能拿到现实生活中来用。
2最高看完美保出演的《圣女子学院》后,拿起桌面上的女性角色——也就是美保的画像,勾勒出胸部,并一度想画上乳首。
有人说这一描写损害了最高的清纯形象,开什么国际玩笑!
如果最高不清纯,他早该拿着自己画的本子施法了好么,还用得着去纠结点不点那颗樱桃?
青春的寂寞和创作的苦闷在这个镜头里表达的淋漓尽致,你们竟然说这是污化角色!
动画里的最高自然可以通过幻想接吻来表达他的内心,那真人电影呢?
难道要佐藤健对着空气噘嘴?
3在有限的篇幅内,要如何放下30集动画以上的内容呢?
大根仁的决定是做减法,突出“友情 努力 胜利”这一故事主题。
其中删减最明显的,就是爱情线。
美保为了事业放弃了和最高的约定——在电影所展现的世界里,两人的爱情本身就没有很牢固的根基,以分手告终也算是情理之中。
这个改编虽然让人有些遗憾,但也算不上硬伤。
而且其突出主题的效果也很明显,如果在这之前还有观众会质疑最高创作的动力是对美保的爱的话,那么失恋之后,能够支撑最高拖着病体坚持工作的唯一动力就是他对漫画本身的热爱了。
还有一处很明显的删减就是电影把亚城木梦叶的助手给删掉了(笑)。
虽然这让他们连载时的精疲力尽有点像是自讨苦吃,但倘若一开始就请了助手,那影片高潮处福田组的“友情 努力 胜利”也就不会那么燃了。
4新妻从小天使变成了自负的狂徒,高木从高穷帅变成了(伪)基佬。
前者的改动很好理解,毕竟假如有人能再现出动画里那个古灵精怪的新妻的话,那他离一座奥斯卡表演奖的提名也就不远了。
哦,对了,有人说新妻修改最高的原画是自大的表现,我反倒认为这个举动和动画第二季里新妻在电视节目里提到亚城木梦叶是同样的效果——善意的嘲讽。
懒得截图拉片了。
简而言之,画稿神圣不得侵犯的原作新妻自然懂得,他也没必要大老远去讽刺大病未愈的最高。
更何况,他如果是真的狂的话,又为什么要在那句“我在jump等着你们”以后和最高相视一笑呢?
镜头语言解释不通啊。
至于高木……他的改动比较迷……或许是为了照顾部分女性观众?
5电影里cg和投影的运用简直是神来之笔,漫画创作片段的画面表现力远在漫画和动画之上。
我们总说,漫画和动画最大的优势就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可电影版爆漫王却向我们展示了在特效技术越来越成熟、同时也越来越廉价的今天,电影人也可以尽情挥洒自己的想象力,而且其空间之大,反而超过大部分掣肘于成本、画技和工期的漫画动画。
6草薙素子是谁?
她是士郎正宗笔下的女流氓,她是押井守剧场版里超越人类的神,她是神山健治TV系列里更平易近人的女神,甚至她是冲方丁arise系列那个稍显平凡的女特工。
这就是我所推崇的改编模式,在原作基础上加入改编者的思想进行二次创作,而不是照搬对白、分镜,良莠不分地拍一部宣传片交差了事。
大根仁对爆漫王的改编是成功的,而且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无愧于电影这一载体的。
小畑健和大场鸫赋予了最高们灵魂和容貌,阿部敦等人赋予了他们声音,在动画化之后,二维世界里的爆漫王已经完满了,如果真人电影一丝不苟地翻拍原作——假设那些漫画式的个性可以被真人演绎出来——那么这部忠实于原著的电影和一部TV动画剪辑而成的总集篇又有什么区别?
是漫画和动画完结的太久,以至于需要一部总集篇来唤起我们对于爆漫王的回忆?
还是我们已经失去了对新故事、新情节和新演技的需求?
我们可以对这部电影提出这样那样的不满,但抱怨前先扪心自问,现代电影工业是否能够满足我们的这些要求?
二维的感动就留在二维,欢迎来到三维的世界。
等了好久差不多都快忘了,无意间发现,神木dd的[食梦者]终于在大b站上线了!
想想就有点小激动~故事讲述的是两个高中生,一个是已故漫画家的有点素描基础从不参加社团活动的学渣侄子佐藤健,一个是脑洞大开漫画真学霸电影为学渣且从不参加社团活动的神木dd。
两个人不参加社团活动的知音,因为在楼梯摔了一跤下决心组队闯荡漫画界。
两人一路打怪,在已故漫画家的工作室通宵达旦,作品一度成为jump人气第一的漫画。
然而,图样图森破,最终被每周截稿日截杀,作品人气下滑而被腰斩……电影的两位男主半路出家勇闯漫画界,他们的心态是极好的。
编辑说要改,他们就朝着jump王道改,主编说不过,他们就另辟蹊径走邪道,竞争对手太牛逼,他们就冲劲十足夺命连环追。
即便是最后作品被腰斩,他们也不气馁,而是朝着梦想的另一边下嘴。
佐藤健和神木dd在[食梦者]是默契十足的搭档,你开脑洞来我画画,这cp感没sei了。
私下里,神木dd也是佐藤健的小迷妹,爱拍照的他曾在某节目中自曝,梦想之一是拍一套佐藤健的写真~哎嘿嘿嘿!
穿不穿衣服的那种?
(捂脸)蓝后,佐藤健知道神木dd怕螃蟹后,亲手剥螃蟹剔肉给dd吃神马的,这画面怎么自带小粉红呀!
在[食梦者]漫改电影之前,两人也一起出演过浪客剑心的真人版,佐藤健的剑心,神木dd的宗次郎,每个都美如画!
言归正传,电影版的[食梦者]缩减了女主这条线,重点描述了两位少年的奋斗。
女主这条线由于改成了声优不能谈恋爱(也不知道是谁规定的)而抛弃了男主佐藤健(其实他们并没有谈恋爱),致使佐藤健似乎要沿袭叔叔的老路,走上漫画就是女朋友的单身狗生涯,让人想给编剧寄个刀片玩玩哈哈。
不过电影在视觉上很良心,创意十足地运用投影仪塑造燃爆了的情境!
加个鸡腿~结尾工作人员名单曝光方式也很有趣,不仔细看真的以为是在向漫画家致敬呢(笑哭
原著内容应该更丰满,毕竟电影时间有限,该表达的内容也都有了。
漫画家真是一个残酷的职业,如果你还有一点不服输的斗志,那么基本上就处于成功和死亡的边界。
夜以继日的赶稿子,还要担心调查排名,对于还只是高中生的最高和秋人来说,是一次拿生命在搏斗的过程。
电影很热血,梦想、努力、胜利,可电影毕竟是电影,现实中的幸运儿又有多少呢?
如果有什么东西值得用生命去交换,也许就是所谓的梦想吧!
一探日本周刊漫画奥秘!
(大雾)哪怕你没看过《火影忍者》,那你肯定也听过《名侦探柯南》或者《海贼王》吧?
这些都是日本的著名漫画,而且这些漫画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周刊连载。
周刊连载,顾名思义就是每周都会更新。
与之相配套的还有“读者投票”制度:通过读者投票来确定热门漫画,热度降低到后几位的漫画将直接完结,通称“腰斩”。
这一套制度完全是商业因素驱动才产生的。
漫画家为了维持在周刊的连载就必须不断地努力努力再努力,否则随时有可能迎来“腰斩”。
而新的作品能否再在周刊上连载就不好说了。
《BAKUMAN》就是一部关于漫画家的电影:两个具有天分的高中生为了各自的理由,决定在少年周刊JUMP上连载自己的作品并获得投票第一名。
在努力的付出、经历了打击、收获了友情之后,他们的梦想能实现吗?
为什么是少年JUMP而不是少年MANGAZINE?
因为JMUP天下无敌呀!
电影相对于漫画原作有了较大的改编,也由此被很多原作粉丝诟病。
但事实上电影的改编相当成功,所有的变化都完美兼顾了电影的长度和叙事手法,还留下了足够的悬念以提升原作销量和续集可能。
改编中最成功的应该就是特别改编出来的反派“新妻英二”。
这一人物的性格变化使整个故事的冲突性大大增强了。
与原作漫画相比,电影中的新妻英二更加具有对抗意识,从漫画中一个单纯的狂热漫画作家变成了看不起其他同行、一定要捍卫自己JUMP霸主宝座的狂热漫画作家。
在与主角两人的一系列竞争中,新妻英二最终见识并承认了“友情”的存在。
在他最后的宣言中,他对漫画家这一身份的重新认识想必不会有人理解错。
改编出来的敌人难道不是更催生热情吗?
全片中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当然不止新妻英二一人,责任编辑服部哲也是完全值得好好分析一番的角色。
一开始的服部只是普通的上班族,每天发掘新人都到了麻木的地步。
对自己的主编和组长言听计从,完全感觉不到对于漫画事业的热爱。
在见识了真城最高拖着病体也要完成漫画的场景之后,服部终于开始只属于自己的努力,他也回想起了一个责编应该尽的责任。
正是服部的努力才让总编终于认可了继续连载最让人赞叹的是影片对于结局的处理。
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之后,主角两人的作品终于到达了两人希望的位置——JUMP的顶点“读者投票第一名”。
但这个世界是残酷的,超新星的爆炸也只是一瞬间的事罢了。
友情buff结束,回归正常的主角二人在短暂的成功后没法维持高水平的创作。
不断下降的作品排名最终给作品带来了“腰斩”。
短暂的成功也值得骄傲友情、努力、成功。
是少年JUMP的信条。
《BAKUMAN》这部电影想要传达的信念,我确实收到了。
追逐梦想的旅途中,会有挫折和成功。
有的人吃掉了梦想,有的人被梦想吃掉了。
但是哪怕经历了失败,只要还有“友情、努力、成功”在自己的生活中,只要还有梦想在自己的心里,不就足够了吗?
依旧有梦想不就足够了吗?
(=。
=有水印是因为这是我自己的公众号)
高中生真城最高可以走上漫画家的道路,当然绝不仅仅是热爱漫画这么简单。
甚至最初,他压根也没想成为漫画家,可以说走上这条路完全是个偶然,是同学高木秋人偶然间看到他在本子里画的暗恋女生的素描,于是鼓动他合作成为漫画家的。
而真正让他下定决心的,是那个他暗恋的女生的鼓励。
其实人们选择某项职业,有时候就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偶然。
当然,偶然只能让真城最高进入这个行业,却不能帮助他站稳脚跟,还有一系列的客观条件成就了他。
首先当然就是真城最高的漫画天赋,这是与生俱来的才能;其次是那个漫画狂热分子高木秋人,他有热情,有创意,能说会写,就是不会画,这是他选择真城最高的原因,他扮演了漫威创始人斯坦·李的角色——为漫画编剧本。
然后他还有一帮无私的同行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然后他还有一个热忱的、富有责任心的编辑,再加上日本电影里永不缺乏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才成就了这部热血电影。
说这么多其实是想说,尽管电影演绎得如此热血沸腾,但这绝不是漫画这个行业的常态。
影片里的另一个角色,真城最高的叔叔川口太郎给出了漫画家的另一种人生。
川口太郎曾是小有名气的漫画家,但因过劳和连载被砍最终英年早逝,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所以真城最高一开始对漫画家的艰辛是有着清醒认识的。
碍于电影的篇幅所限,漫画家的艰辛与苦楚并没有能够充分展现,别的不说,起码有一点是电影难以展现的,那就是无边无际的寂寞。
热情很容易就会被寂寞消磨掉,你不可能一次次地为自己打鸡血,最终能够坚持下来的,都是耐得住寂寞并深深热爱漫画的人。
《食梦者》这部电影改编自热门漫画,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漫画家小畑健,当然,就像影片的主人公一样,小畑健不负责编剧,只负责画画。
出道以来,小畑健一向是以这种合作方式行走江湖的,他的那些代表作如《死亡笔记》《棋魂》都是与作家合作的产物。
所以这部电影的设定,我们可以理解为有小畑健夫子自道的意思。
作为资深漫画家,小畑健把漫画行业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并最终确定了一个热血的主题,我想他要表达的意思是,这一行虽然艰苦,但却值得我们为之奋斗。
用山鸡的话说就是:你试就有百分之五十的希望,不试的话就一点希望都没有。
用马云的话说就是: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每个人小时候都会有很多梦想,而且随着兴趣的转移梦想也随着变来变去,就拿我来说,我曾经就梦想过成为漫画家,也梦想过成为武侠小说家,也梦想过成为电影导演,但对于如我这般的庸人来说,最终梦想也只不过是想想而已。
而所谓庸人,不在于我是不是有这份才华,而在于我是不是有尝试的勇气。
对于任何行业来说,聚义厅的台阶上就那么几把椅子,大多数人最终都是台阶下面的喽啰,但进不进大厅却是你自己能够决定的。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上课的时候他不听课,就在下面写小说,小说的名字我至今还记得,叫做《史前狩猎》,顾名思义是部架空历史小说。
而引发他写这部小说的,是他看了日本作家田中芳树的《银河英雄传说》。
我们经常拿来传阅,但却不是因为写得好,相反小说写得非常糟糕,我们借来看是为了取笑他。
然而这样糟糕的小说,他一直坚持写了下去。
多年以后,他开始在起点中文网连载小说,我也慕名去看了,实话实说同样写得不好,可能因为赚不到钱,他写完两部之后就没再连载新的小说。
我经常在起点中文网上看小说,也经常感觉这么烂的小说居然也能红,那我来写岂不是也能红。
然而我最终也只是想想而已。
我这位同学比我强的地方有两个,第一,他开始动笔写作没有功利色彩,只是因为热爱;第二,他一直坚持下去,直到被这个市场淘汰。
仅此两点就足够让人自卑的了。
我这位同学,是电影名字所说的食梦者,无论成败,他都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
最后说个不那么励志的例子,就像电影中设定的“反派”新妻英二一样,有一种人的存在就是为了带给同行挫折的。
就像维特根斯坦拍着罗素的肩膀说:“没关系,我知道我的论文你永远也看不懂。
”前些日子,日本著名漫画家富坚义博决定重新连载经典漫画《猎人》。
这部漫画,富坚义博已经断断续续画了很多年了,基本上属于累了就停写一年半载,缺钱了就再续写一年半载,有时候太懒了,就直接把草稿刊登出来。
但是没办法,他太过天才了,这让他有足够的资本任性,而漫画迷们除了骂他一句富坚老贼之外,就只能祝他健康长寿了。
为了动漫而奋斗
三星半~友情努力胜利,漫画家的热血征途。两次瓶颈其实对应了“定位”和“灵感”这两个所有创作者都要面对的问题。《灌篮高手》式的结尾,热血漫画的剧情,应该会让漫画粉们找到共鸣点
完全不行,节奏混乱,情节生硬,演技也很单一。感觉就是临时凑起来的一部电影,没有好好打磨,一点都经不起推敲,感受不到诚意。
没看过原作,七分有的。看不懂小松菜奈。
年度最佳片尾演出
一纸漫画,几多心酸,数载血泪。为了梦想你能牺牲到什么程度? 看完《食梦者》真的有被所谓的 友情 梦想 胜利 深深触动到。
哈哈哈哈,真不错,热血激情漫画郎,卡司厉害虽然套路略旧实在是可爱呢!
哇~女主很符我的眼缘嘛~
基本还原漫画,节奏狠赶没办法,女主漂亮,山田孝之你居然出现当编辑了!染谷将太雪崩,
佐藤健演高中生好勉强啊 有些特效还挺喜欢的
论燃和励志尚不如垫底辣妹,适合初中漫迷~
不看漫画所以无法体会到当中的燃,动画当初也是那么弃的。但是画画好的人真的很有魅力呀!
披着少年激斗,梦想青春外衣的漫画业初级科普入门解说,满足漫迷心态的作品,作为电影蛮差劲的,卡司不错,配乐很好。
没觉得有多燃,但笔触到纸的声音真心好听哈!
实在没有电影感,拉长改编成日剧比较合适。
电影的容量限制使得后半部分的节奏无可避免地失控。可惜了,真该做三部曲。
与题材类似的日剧《重版出来》相比,无论人物、剧情都差太多了,实在没法给高分。
大部分人冲着ID,后来发现是动作片!
2015年日影配乐最佳!佐藤健和小松菜奈表演不及格,一个像肾亏,一个像失眠。
没看漫画前提下没觉得多燃,但还蛮好玩,当然年轻人的励志类电影很少有不好看的。暗之伴走者之后第二度接触漫画家题材还是觉得不错,很青春的一个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