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斯科男孩
Disco Boy,换命战场(港)
导演:贾科莫·阿布鲁泽塞
主演:弗兰茨·罗戈夫斯基,莫尔·恩迪亚耶,拉蒂莎·基, 莱昂·鲁切夫,马提奥·奥利维提,罗伯特·温茨凯维奇,Michal Balicki,Wahab Oladiti,Salem Kisita,Mutamba Kalonji,Robert Ch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波兰语言:法语,英语,俄语,波兰语,伊博语年份:2023
简介:艾利克斯在和同伴偷渡时,同伴不幸遭遇意外事故沉水身亡,最终他只得一人到达巴黎。在经历了法国外籍兵团严酷的训练和选拔之后,他终于被选中,成为了兵团的一位士兵,也因此获得了五年的居留许可,成为了临时意义上的“法国公民”。 然而,在一次执行任务过程中,他亲眼目睹军队的暴行如何对尼日利亚地区的残忍剥削和对当地居民令人发指..详细 >
# Anteo 导演映后【B】人物躯体与环境始终处于一种互引互斥的复杂关系上,赤裸的肌肤在丛林里穿行,军事训练的泥泞与周遭的目光,两次水中的危机,移民身份困境与新殖民主义的焦虑具象。浅景深与全景的搭配,电子配乐的助推都强化了这种感受,但缺少雷弗恩简洁的勇气。红外热像冰冷观测着身体温度的交互,霓虹灯管是仪式,完成最终的通灵。
7thPYIFF
镜头挺实验性的,题材也很好,但看着有点稀碎。
啊
故事开头特别吸引人 结尾节奏乱七八糟 为什么男主会跳部落的舞蹈我没理解 被附身了吗?在club偶遇又是什么极小概率事件 是个很好的题材没发挥好的感觉
[2023.04.05 @PE] HKIFF2023·15
炽热国度外围由冰冷的防御圈包裹,有温度的青年进入之前必须驯化成冰冷的武器,在热成像中将另一副炽热的躯体变成冰冷的尸体,最后的反抗也是通过火来实现
直白的地方有点太直白,有问题的地方也太有问题了!
形式的新奇罢了,用热成像法的图像边缘溶解(dissolve)后的模糊与极冷和极暖的撞色进一步破坏了利用近景或者特写拍摄激烈搏斗场面的,不仅是眩晕,更式对视觉感受的绝对分裂。正如Alex酒醉之后被他所击杀的叛军幽灵所夺舍(walk-in)一样,异瞳症也代表了多种当代法国社会思潮与意识形态的多重分裂吧。至于后定居殖民的烦反思与否,在旧殖民地中的极端组织的设定一出现的瞬间就被否认了,转而是一种操演出的当代性。
导演应该把现代启示录看过很多遍
后半部分的故事没讲好
很多时候配乐喧宾夺主了,扣掉一星。本片的音乐应该仅作为叙境音乐出现或许才是对的,这样到了结尾双人合舞时才会更具感染力嘛。不太明白那个重场戏里红外热成像来自谁的视点(谁在看),作为片中为数不多的特殊影像,导演为何要将这种光学装置的视觉所得当作客观影像去使用呢?@Berlinale73
主题上和前两年柏林主竞赛的《同义词》撞车严重,都是关注移民身份认同问题、对殖民主义的反思,在这层表达之上用霓虹风格做外表包装。整体看下来是瞄准影展的艺术片创作思维,但表意的时候过于直白,该飞的时候又没飞起来,差一口气。
画面真是不错 后面的故事有点放飞了
挺诚恳的,至少知道自己夜戏夜拍效果不好,还会耍点小聪明弄点热力图
哪里搞这种片子我现在都觉得非常反感。
在站台的风中瑟瑟发抖的看完了,好看,配乐和画面都好美。
啧
开头节奏氛围把握不错,但后半部分,虚化故作起来,将类似阿彼察邦的丛林神秘学用在战争矛盾中,有点力道不够
一边是效力外籍军团以寻求法国身份的白俄罗斯移民,一边是以武力保卫家乡生态,暴力打击石油公司的非洲生态恐怖分子,这种对峙与纠缠很有意思。但这样的白人视角与共情总是难脱正当性的陷阱,尼日利亚人会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