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日继<69>之后的再冲击.完全一部
将scrap heaven译作天堂失格,总觉着是文字游戏,有点儿玩味。
其实关于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和,想象力。
我们的主角,这个虽不甘心却又不得不埋藏自己的警察,也许连他自己也不能肯定遇到那个扫厕所的男人该是他这辈子的不幸还是幸运呢。
他和他;她和他。
暧昧。
不过是三个月前的巴士事件,三个冷淡的生命开始有所重合。
枪响,倒下。
但是我们都知道涅磐的含义。
他说他是死过一次的人了。
个人色彩的抗争,在平淡无味中涂鸦,是良知的泯灭还是觉悟?
血,红色的,有生命的真实感受,还会痛代表着还活着,因为忍受着压迫所以需要刺激。
但是心平气和的对待已逝和将逝,真的得有足够的勇气。
夹杂在那些误解伤害中,带着恶作剧成功的快感,得到的失去的失而复得的,当时间凝固成牢笼,毒,药,在爆发之前也能有着悬浊液的安静。
从高高在上的天台坠落,如果有什么是无法挽回的,诱导妥协,不知道还可以怎样的扭曲怎样的变形怎样的融为一体。
敢吗?
所谓复仇,也许也只是一个玩笑,开得比较巨大罢。
人们若想毁灭一切,先毁灭自己。
小田切让这次的角色,有着类似布拉德皮特在[十二猴子军团]中那样神经质的演出,也同样有着单纯如孩子的笑容。
很多将意象具体化的例子,在这部电影里,不浪费每一个镜头来拥抱这孤独的人群。
还想说的是,虽然我撕了最外面的一层写成的这篇东西充满着隐涩,其实更深的地方还有更多的东西可剖析。
但我居然是笑着看的这部[天堂失格],从头到尾,很发自内心的笑。
ED咒一般吟着的{蜃気楼},喜欢。
另有Rin'的新歌{Anti Hero}也很是喜欢。
我从不否认我英语学得糟糕,也能知道反英雄,是和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有悖的存在。
最先想到的是太公望,近的也有银时……我也许只是想到了,无论动漫里电影里,还是我们存活着的这个现实的时空里,可以卑微但决不低贱,决不丢弃自己的原则,喊着,为了想象力的起死回生。
因为看过joe和ryo的很多片子..所以这部加在一起的就没理由不看了记忆最深的是哪个小男孩的恶毒妈妈被整到不行,最后母子见面却出奇感人;
让人绝望的世界,让人失望的社会。
对于无奈的现实,疯狂的“想象力”似乎才让人觉得自己活着。
打破了那些规则和习惯,我们依然改变不了这个社会,孩童般的恶作剧,似乎为自己为他们复仇了,其实也只是一些单纯的善良的愿望。
我们不是英雄,也不是救世主。
死过一次的Tetsu(厕所清洁专家)似乎才更加明白我们活得是多么卑微。
他以为他疯狂的行动似乎打破了这种虚伪的冰冷的外衣,他以为他是救世主,但是唯一能够得到救赎的人只是自己。
如何才能毁灭一切?
毁灭自己,才是最好的毁灭方法。
Tetsu和Chiaki Kuriyama(女药剂师)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
想要毁灭这一切,最好的方法就是毁灭我们自己。
但是当Ryo Kase(警察)终于下定决心也结束自己的生命时,命运却特别喜欢捉弄。
我们只能这么肮脏地活着?
抑或是怀着渺小的希望。
当这些规则不再适合我们的时候,我们又无力建设我们的规则,像Ryo Kase一样茫然地叹息吧。
因为我们真的只是卑微的人类,在这个如厕所一般肮脏的世界。
PS:这个电影的音乐真的不错。
发狂的失意警察,一辆被挟持的公共汽车,外加三个奇怪的乘客:颠丧的年轻的厕所清洁工,碌碌无为受人排挤的小警员,带着一只假眼的孤独药剂师栗山千明;一场混乱的游戏,劫车警察自杀,年轻人中枪,另外两个人呆滞,最后,大难不死的他们3个要报复世界,世界却毫不手软的惩罚了他们,他们的行为,只是扔进屎坑的石块,只发出一声闷响而已...只是我发现我对被世界遗弃的人总是产生莫名的好感
2017-5-5 09:54《天堂失格》(2005)。
好难看的电影。
看评论有人喜欢的一遍遍的看,都不吐的吗?
通篇脏兮兮黑乎乎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报复社会的愤怒不知从何而来,故事讲的乱七八糟的一逼。
把让叔给整的真像一坨大便。
只喜欢小孩报复母亲的那一段,然后剧情就开始不停的发神经直到戛然结束。
浪费时间。
因为看过《69》,所以期待李相日的近作。
当代日本电影的一大风潮,就是偏嗜心理分析。
于是崛起了一些善于用没有表情的表情演出深刻情绪的演员,浅野忠信、洼冢洋介都是。
除了稀淡的表情,常见的主题还有对死亡的耽溺、对人生的冷漠、对社会的敌意与绝望等等。
栗山千明,即使没有表情,也有种难驯的孤傲写在轮廓鲜明的脸上; 小田切让,时而高贵时而不羁,疯起来跟妻夫木聪有点像; 加濑亮,那样的发型与口鼻,那样闪烁于善恶之间的神态,很适合诠释非主流的对象。
让这三个人相遇,便有了这样一部被称作“向Fight Club致敬”的《天堂失格》。
影片开头颇有点cult的味道,佐以节奏强烈的音乐,真是又凌厉又感伤。
片尾曲《蜃气楼》曲调十分怪异,却很有将影片气氛一以贯之的效果。
记得早前看《涩谷二十四小时》,结束时忽然响起UA的《水色》(《盛夏的果实》原曲》,感觉就很奇怪,好像电影放错了一样。
电影配乐所起的作用,正像黑泽明在自传《蛤蟆的油》里一直强调的:是影像与音乐的乘法。
人生总是有缺陷的,比如电影中三个失意的人。
可是又因为缺陷的存在,故而萌发对“想象力”的渴望。
世界不该是这个样,世界应该是怎么样?
向行恶的人复仇,虚构一个公平有情的天堂……可是又该如何将这些美好的碎片拼合起来?
向“一切”复仇,破坏身边的所有……渐渐无力承载,渐渐地当现实超出自我的想象力,生命又将向何处去?
如此这般,便觉得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这部电影的结尾也有其用心,既像是讲完了一个荒诞故事,又像是埋下伏笔任尔评说。
意思是不喜欢的人终于看完,可以去干自己的事了;而喜欢这部电影的人则尽管继续活动兴奋的神经,思考下去。
http://bodhicat.blog17.fc2.com/blog-entry-126.html
看着 看着就感觉是日版的搏击俱乐部片头的拍摄和音乐不错音乐很有现代实验音乐的感觉到后面就很一般了逻辑性就没有了...
。。。
所以说我最讨厌绝望的片子不想要颓废得活下去,颓废再颓废,绝望再绝望,到最后只是死路一条。
死得太早,什么都做不到,太遗憾。
作为一部向搏击俱乐部致敬的片子,很多人并不买账。
确实问题有,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是主动暴力的缺失,过于温和,改造社会靠幽默的力量恐怕难以企及,暴力就比如是此类影片的盐,一点不加,必然无味。
再就是前后2段调性的对立感太强,逆势而行难得人心深入,我所喜欢的仍旧是前半部分的两次整人,当然最大的喜欢还是公车上劫匪的左轮手枪。
剧情感觉上不是很顺,不过3人的气质都很符合,栗山你就这样不是蛮好,最近单曲的pv是什么走向阿。。。。
日本另外一種風格
恩,还是萌加濑亮的发型......小田切很适合这种风格的表演。话说,片尾曲真好听呀~~~
那谁忒怂了…至于f·club,我根本没往那儿想过。要是就那么让想象力一直延续直至毁灭一切,也挺不错的……OTZ
竟然不是欢乐系的....后面的结尾是什么啊......
又是这种黑色的阴暗的报复社会的片子,剧情一般,不过加赖亮和小田切让演得都不错,就是栗山千明有点酱油了。 114
如果能紧凑点就完美了。。。
我看了,但是我没看懂
消灭一切,就是消灭自己.
小田切让的演戏风格很让人惊讶欣喜 痞痞笑笑的表情下是很随性的发挥
看了一半了的时候还是不明白这个电影是在讲什么www 只好继续看到最后,结果更加稀里糊涂……内心塞满负属性的三人(小学生委托那段还真的极富有想象力呢……
浪费时间..
《搏击俱乐部》的低配仿冒品。
两个我爱的男人聚在一起了。
一开始以为是 日本版的fightclub
原来不是我一个人觉得像fight club
有点日本版《搏击俱乐部》的味道,不过刨除那些模仿和致敬的部分,其余乏善可陈。
加濑亮童鞋继续腐下去。天堂就是废弃厕所一间,复仇万事屋。
似乎是有那么些向FIGHT CLUB致敬的意思,结局让我非常非常有打五颗星的冲动。铁三角确实磨出了火花,可栗山千明的气场还是给两个搞基的男人压下去了…嗯 值得一看
把世界漂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