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先给我讲讲这部电影应该怎么定义呀?
动画片?
爱情片?
古装片?
还是科幻片?
为什么说它是里程碑呢?
因为这部电影可能创作了一种新的电影模式:杂片。
以上提到的这一堆电影类型,这部电影都有,如果你的荷包足够充裕,心理承受能力较好,我还是推荐你看这部电影的,至少,能在短短的100分钟内体会到如此多的影片形式先说说大腕,套用文章在里面的一句台词“骗子”!
每个人的镜头可能都不超过5分钟,开场时徐若瑄,她一开口,我就不自觉地想到了若干年前那部被口水淹死的《无极》里面的满神,不仅如此,甚至有那么N分钟,我觉得《无极》其实还不错。
再说杨千嬅,杜汶泽,林雪,姜武...想找到他们几个还算容易,就在其中一场提亲戏里,但是,要仔细看哦,不然可能就漏掉了某一个你不太相熟的大腕,比如我就漏掉了罗家英、郭羡妮和林雪。
至今也没回忆起来,他们几个究竟演了什么,有木有台词,有木有镜头啊!
再说说特技,微博上真有人说这特技虽然比不了好莱坞,但是在国内电影里也是屈指可数的。
稍安勿躁,去你大爷的,这要能叫特技?
假到不能再假了亲...活脱儿有一种看动画片里面对打的赶脚嘛!
让我想想啊...比如圣斗士星矢,比如美少女战士,再比如宠物小精灵神马的。
这样都叫好特技的话,还是回家抽空玩玩97版拳皇吧,我觉得十几年前的渲染做的也不赖。
就说个最最最搞笑的,为啥在水里就都不起气泡呢?
许仙和素素神马的都是用腮呼吸的吗?
重点来了,我必须得说说剧情...编剧可能是看金瓶梅长大的。
素素和青青出场的时候,两条硕大无比的形似鳗鱼的长蛇缓缓地蠕动着,蹭啊蹭的,然后说着姐姐妹妹的情话,要说编剧大人也挺与时俱进的,这是什么,这就是时下最流行的百合嘛如果最后她俩能在一起,我一定给这片子多一颗星,以资鼓励编剧大人的与时俱进。
赵雅芝的白娘子就是我童年时代的女神啊!
温文尔雅、善良、敢爱敢恨...反正美好的词都能给她吧。
这版的素素可就不一样了,神马淫荡啦,恶毒啦,自私啦,都挺适合她的。
先不说激吻许仙吧..就说那雷人肉麻的台词,主动攻击的方式,吃在一起睡在一起的誓言,都能让人联想到韦小宝他妈,时代的名妓,你懂的。
开场十五分钟之内,我就希望法海收了这骚货了...老版电视剧中青姑娘的五鬼在这里被几只动物取代了...兔子、老鼠、乌龟、鸡神马的...然后做成了十分喜感的动画片效果...如果他们能进入精灵球,我就再给这个片子一颗星,好歹也是宠物小精灵范儿的。
片尾的时候,法海看到能忍救人的时候就翻然悔悟了,他一个老和尚,看过的场面如此之多,怎么能这么就认错了呢?
还有为什么法海放白素贞见许仙一面的时候托塔呢?
是门坏了还是钥匙丢了...或者是法海把自己想成了大老龟?
最后的最后法海看着长的像极了伏地魔的变成蝙蝠妖的能忍,向上扔了一个苹果,说:看久了就不觉得你丑了。
亲,你有没有想起死亡笔记里面的夜神月和死神呀亲!
...还是那句话,如果豆瓣有负分,我早给负五分了。
如果这片子没有文章内点点的搞笑戏份,我劝您都不必买盘和找资源。
从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中挖掘素材作为电影母本是当今电影创作中一种日渐凸显的趋势。
从《满城尽带黄金甲》(改编《雷雨》)到《画皮》(改编《聊斋志异》),从《山楂树之恋》(改编自同名小说)到《最爱》(改编《丁庄梦》),当代中国电影的创作似乎已经极力把根须深入到文学的土壤中以求获取营养。
然而,当下的中国电影创作似乎又陷入了进退的两难境地:不断新瓶旧酒的改编让已然审美疲劳的观众对电影的制作水准差评不断;另一方面,一些原创性强的电影由于投资、市场、宣传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而票房惨淡,即使在艺术上有所创新和突破,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也很难在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与这种两难境地相应显露出来的,则是在“大投资大回报”观念影响之下的技术主义思维倾向——过分追求影片的技术表现和视觉冲击力,而忽视对电影本身内容的创作。
《阿凡达》的成功带来了电影技术新的革命,高额的票房回报使得越来越多的电影导演在电影创作过程中忽略剧本自身的表现力而注重特效,技术主义就某种程度而言重新泛滥。
《肩上蝶》、《画壁》等影片反映出的这种倾向,在《白蛇传说》中尤为明显。
然而,技术所不能掩盖的是电影本身的平庸与苍白,这样的趋势折射出的则是当下电影创作的浮躁环境。
情节改编:平庸荒诞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另外三部为《梁祝》、《孟姜女》、《牛郎织女》)之一,《白蛇传》的故事流传甚广,尽管版本不同,但核心情节还是具有连贯性和内在一致性,都将许、白的爱情故事完整的表现出来,同时也让一些经典桥段如水漫金山、断桥等深入人心。
对这样的故事进行改编,很大程度上需要编导在尊重观众审美需要基础上进行思维上的创新,赋以作品新的意义和内涵,但创新并不意味着毫无原则的胡编乱造。
《白蛇传说》的改编让观众丝毫看不到影片情节的逻辑性,反而充斥着大量荒诞、平庸、肤浅的台词,以及自恃高明的桥段和粗劣的特技效果。
我们知道,许、白二人的相识不是风月场上的偶遇,是发自内心的深爱和跨越伦理障碍的厮守,因而,编剧在这里安排的许、白相识便让人莫名其妙:白素贞一眼就看上了落水的许仙而不惜用自己的真气相救,许仙因为白素贞的水中一吻而瞬间定情。
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许、白爱情的严肃意义,同时无法为后面情节的展开提供合理的逻辑依据——如果他们的爱情只是这萍水相逢后瞬间擦出的火焰,那么我们如何去理解他们爱情悲剧后面所承载的力量?
没有根基的爱情如何换来心甘情愿的付出与厮守?
也许是刻意为了追求创新,剧作者在这里将盗仙草的情节移植到了许仙身上,试图表现双方在这场爱情中各自的付出,但是编剧在这里忽略了一个尤为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对许仙的形象塑造。
无论是在古典传说还是在以往的文艺作品中,许仙这一形象都是作为一个矛盾体而出现的:一方面,他深爱着自己的妻子,愿意与妻子长相厮守;另一方面,他骨子里又有着中国古代传统知识分子的懦弱,听信法海谗言,成为破坏自己幸福的帮凶。
徐克《青蛇》中许仙的形象将这种矛盾性进行了深刻细致的刻画,正是由于许仙自身的怯懦铸下大错,才更加体现出他幡然悔悟时对于爱情的见解的巨大震撼力。
但在《白蛇传说》中剧作者的这一改动,使许仙站在和白素贞同等的地位上,甚至让每个角色都以“完人”的姿态呈现,忽视了电影本身所应具有的人物形象的表现力。
如果说《青蛇》试图在传递“所有的神都是人”的理念的话,那么《白蛇传说》中所阐释的,即“所有的人都是神”的庸俗看法。
影片中的白蛇甘愿为许仙付出,许仙为了白蛇而去盗仙草,能忍为了救青蛇不惜与法海反目,青蛇为了救白蛇不惜一切,法海因为能忍而对青蛇手下留情,甚至那些小动物个个都是乐于助人的角色。
如果影片中存在着如此之多充满爱心的人,那么许、白爱情悲剧的根源只能归结为他们各自身份的巨大差异。
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如果剧作的“创新”依然只是为了表现一个陈腐主题的话,那么这种所谓的“创新”价值何在?
就整体的剧作结构而言,由于为技术噱头服务的支线(包括人物和情节,比如能忍被蝙蝠妖咬到)过多,整个影片显得过于零散。
台词并未为推动情节而服务,而是机械、零散地穿插在演员的表演之中,完全限定了演员的表演空间。
如此苍白平庸的剧情设计几乎可以说是影片失败的根源所在。
演员表演:乏善可陈主演们在影片中的表现乏善可陈,动辄声嘶力竭的叫喊间或楞挤眼泪纠缠丝毫让我们看不到任何艺术创作的痕迹,反而更容易让我们把目光投到配角演员身上。
从《海洋天堂》开始,李连杰开始了其自己拓展戏路的努力,希望以新的银幕的形象出现,《白蛇传说》似乎又让李连杰走回了功夫之王的老路。
与以往不同的是,在《白蛇传说》中李连杰的功夫被特效技巧所淹没,连文弱的黄圣依在功夫巨星面前都能够抵挡一阵甚至是占据上风。
这不禁让我们想到王晶《鼠胆龙威》借张学友所饰演的形象对电影技术主义的嘲讽。
李连杰所饰演的法海,没有赵文卓的矛盾与自省,反而是以一种冷处理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极为中庸的人物。
与李连杰在《海洋天堂》中有过合作的文章饰演的能忍本是一个可以充分挖掘的人物,但由于剧本本身在人物形象上没有足够的素材支撑,演员在角色上的创作自然也就很难再有发挥的余地。
由于剧本的平庸与苍白,《白蛇传说》将人物形象能够表现得空间压缩到了极致,每个角色都是极为概念化的,观众对人物形象的判断基本靠的是固有经验,而绝非演员的表现。
眼花缭乱的技术很大程度上已经为演员的表演戴上了面具,让我们无从看到表演的真实。
乱弹及其他:需要指出的是,《白蛇传说》可以说是一个典型,是技术与商业结合的典型,是剧本苍白与电影产业浮躁的典型。
影片的投资者在谈及出品理念时曾说拍这部影片是为了“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看完此片大家最为深刻的一个感觉则是:那些口口声声喊着为文化而电影的投资者恰恰不懂得什么是文化。
所有新瓶旧酒的投机与生硬的“炒冷饭”都只能让大家愈来愈失去对国产电影的信心,技术主义繁荣下所隐藏的,是利益的驱动和对电影本体的忽视。
《白蛇传说》就好像一条蛇,它中了自己酿造的毒,吞下了自己以为甜蜜的苦果。
上班闲着无事,在网上在线看了白蛇,枪的,效果不行,但还是看完了,今年的国产影片,能让人耐着性子看完的真心不多,凭这点,心里给白蛇打三分。
再上豆瓣看看白蛇的打分,果断给加一分。
真心不懂现在豆瓣上的人是在闹哪样,只要是外国的就千好万好,国产的就随你们嘴上糟践是吧;只要是文艺片就千好万好,商业片就烂是吧。
先说《钢的琴》,也是在网上看的枪片,为啥,因为院线放这部的太少了,档期又短,想跟老婆一起看的,结果没赶上。
豆瓣评分8分往上。
你们真敢打分,这部片子立意确实不错,但拍摄质量和情节太粗糙,剧本甚至没有写完片子就上马了,导致影片架构上很多硬伤。
话说回头,这部片子的立意确实是国产片少有的,可惜好点子没有变成好剧本,8分真的不值。
再说最近的《白蛇》和《画壁》,后者还没看所以不评论,而且个人不喜欢闫妮大妈。
光轮《白蛇》,虽然我看的是枪片,但是也能看出来白蛇从剧本到演员到场景到特效,真可以说是诚意之作。
情节虽然了无新意,但是结构还是比较严谨,能做到首尾相顾自圆其说,从剧情上是一部老老实实拍出来的电影;从场景特效上也可以说中规中矩。
中国电影现阶段能做到这样算不容易了,以国产影片的质量而论至少可以值个7分,何必一个个把人往死里拍呢?
讽刺挖苦谁都会干,表扬一下有这么难吗?
老实说要不是团购的券要过期了,我是不会看这部片子的。
画壁和这个,男友说 白蛇吧,还能看个武打。
嘈点1 雪妖为什么穿红色???
还舞个大刀啊?
乖乖啊,你是想塑造了啥啊嘈点2你妹许仙不是个书生吗?
你干嘛打扮的跟个农夫似的。
他不是个大夫吗?
我就一直听他说要开医馆,结果连个店都没有。
这个叫什么?
蒙古大夫?
嘈点3文章你是蝙蝠精,不是猪精啊!!
再次为美术指导折服。
嘈点4就这特技,白蛇青蛇还有腹肌啊,您是多嫌黄美眉不够男人啊!!
有胸肌,有腹肌啊亲!!!
嘈点5这个剧情直到最后我也没看明白,白蛇许仙是怎么相爱的。
基本上黄mm就跟个饥渴的女流氓似的见到许仙就亲……然后亲着亲着许仙就有感觉了……嘈点6去你妹的李连杰从头打到尾,他信春哥的吧。
舞了几次大棒子,然后满血复活了!!!!
制片被骗了才对,完全不值你的身价啊。
连杰老矣,尚能打否?
……剩下的实在懒得吐了,就这剧情就是个二流电视剧。
强烈要求今年天涯爱情无敌的金乌鸦加上杨子!!!
这绝对是因为爱情啊
开篇是李连杰带着文章走进了纳尼亚魔橱,在魔橱内的冰天雪地里收服了雪女徐若瑄。
然后里的伏地魔化身吸血鬼出现在闹市,文章一不小心被伏地魔咬成了石像鬼,并投入妖界与青蛇厮混;接着出来两条《新白娘子传奇》片头里那种动画水平的大蛇,黄斗鸡饰演的大白蛇被打至奄奄一息,林峰饰演的鼓上蚤许仙进入雷峰塔盗取人参娃娃救了黄斗鸡。
黄斗鸡苏醒后莫名奇妙演起了未来水世界,与李连杰大战,李使出如来神掌最牛逼的一式“万佛朝宗”打败了黄斗鸡并压至雷锋塔下,剧终。
本片参考剧目:《纳尼亚传奇》《新白娘子传奇》《哈利波特》《魔兽世界》《功夫》《水浒传》《人参娃娃》《未来水世界》……
和白蛇的交集有三个关键词: 无聊, 赠券, 二选一。
无聊的国庆,正好手里又有两张电影赠券,于是我让老婆挑一个片子看看。
说是挑,其实也就是二选一。
李献计这片子看看介绍还是很有意思的——我这个奥特曼当时还不知道这片子的动画原作是那么的牛B——但场次太少,时间不合适;真正能有的看的,也就是画壁和白蛇。
于是:小、公、鸡、点、到、谁、就、选、谁……老婆手气太臭,就点到了白蛇。
水,很水,非常水。
把这片子带到撒哈拉,那里就成了绿洲。
编剧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那个体育老师的专业还是游泳。
什么样的台词叫水呢?
像《没事偷着乐》那种百姓俗语,不叫水;像《大明宫词》那种全篇不说人话的,其实也不叫水。
好吧,我就直说吧,《大长今》那种,车轱辘话来回说,没话找话的,那叫水。
而白蛇更进一步,又加上了前言不搭后语这一特色,听起来一个沟接一个坎,一路踉跄,整个电影看得我那叫一个纠结。
其实咱不应该细究台词。
那玩意听一乐呵得了,还是要看片子的优点嘛。
比如说,特技做的还是很用心的。
再比如说,……特技做的还是很用心的……情节吐槽无力啊。
黄素贞和蔡小青登场之后,基本就干了一件事,抡圆了打啵儿吊凯子。
可怜林许仙被先吓后X,一共和黄素贞加起来见面没超过五分钟就被搞定,这叫秒杀。
那个时候李法海正领着文章到处打怪升级,还没功夫管这俩妖精——真是妖精。
只是这个法海有点贫。
再者,文章让蝙蝠咬了,你也不治治啊……领了另一帮人继续组团打怪,文章这就样由妖变成了人妖。
然后黄素贞损了几百年的道行(!
)给百姓治病——千年的蛇精,治个妖毒几百年道行就出去了,太不给力了,后面是怎么漫的金山?
李法海很阴险,先是强拆了一条街,然后假么假刀的放了黄素贞一马。
当晚就攒了一帮人堵人家人妖小两口的家门。
接下来白蛇现身,被扎了一刀遁去。
好,停。
应该说,到这为止,除了泡许仙速度过快,台词过水过肉麻,其实还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但接下来,天雷滚滚。
林许仙!
给白蛇盗仙草!
还TM到雷峰塔上去盗!
金山不但软件做的不错,人家也是这个传说中一佛教圣地不是?
雷峰塔镇妖,用的不是舍利,佛珠什么的佛教法器,学李时珍搞了一人参扔到顶层去镇着!
(虽然我长得像人参,其实我是仙草)然后,之前就给过镜头,那雷峰塔自己有多高先放一边,塔下的山可以立高立陡。
林许仙一凡人,在一耗子的带领下,穿一迷彩,连根绳都不用就祼攀上去了……当然,你也可以说他是向misson impossible II来致意,汤帅不也祼攀装B来着么。
那我没话了……但雷峰塔这么重要一个地方,让一凡人轻易的从山下到山上,再进到塔顶,保安和城管干嘛吃的?
这么容易得有多少人去偷人参?
(其实,我是仙草。
)人参会说话啊!
人参会分身啊!
人参会扁人啊!
人参不管人或妖或人妖,上去就扁啊!
(我我我我我,我TM真是仙草!
)危机时刻,林许仙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办法。
用自焚的方法来鉴定人参真伪。
你娃真有创意……烧的混身是火啊,然后找到了人参,火就灭了,衣服连个洞都没有啊!
你娃才是真正练轮子功的啊!
等林许仙完成任务,已然妖魂附体。
惹了这么大事,李法海没打算修理他,反而组织积极分子组团给林许仙驱妖。
这个说得过去吧?
在情在理都说得去,江湖道义做到这份上也就到头了。
所以,现在很和谐。
青白俩蛇来了也打不起来,怎么着也得把这个妖给驱完了再说别的。
但,这片里就打起来了。
我挺理解的,要是讲理,真打不起来;但打不起来,你让谁水漫金山去?
所以,就不讲理了。
编剧这个时候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把台词的前言不搭后语发挥到了极致,生掰硬套反正这仨人就干起来了。
我觉得李法海心里冤得紧:打你妹啊,救人也打……再说一句,这片子特技还是真不错。
这一段一出手就是全屏掉血的必杀。
问题是,大招这东西,刚开始看还行,看多了发现还是一个路子。
站好,手划圈,然后往上一托——接着,漫天飞舞着各种东西,如龟波、水柱、蛇、板儿砖……李法海好修养。
一直攒着气。
金山寺被淹了,丫不急。
积极分子团都没了顶了,丫不急。
林许仙都让耗子救出来了,丫还是不急。
最终,自己快被人搞死了。
丫急了。
放出终极奥义了……你丫憋什么呢……那边黄素贞还和林许仙磨叽呢。
小仙,你还认识偶吗?
偶是小白?
林许仙想了想:不认识啊。
然后黄素贞飙泪了。
闺女,你飙啥啊,你当年泡他回来也没费过什么劲,五分钟啊!
再泡一次呗……总之李法海原地满血复活,发出大招,把黄素贞扣塔底下了。
我长出一口气,心说可算是完了。
黄素贞还在磕头:让我再看他一眼。
我说:差不多行了,快散场。
哪知,最后一雷,来得如此汹涌澎湃……李法海,单手把塔撬起来了,然往里喊:就一眼啊,说好了就一眼!
咣叽,我倒地不起……这TM也可以啊。
你当这是唐山还是汶川啊!
小仙小白MUMUMUMU回头一看法海,还在那边撬着塔呢。
别TM腻歪了!
哥快抗不住了,快回去!
然后,回去,放塔,全片结束……我心有余悸,演员表出来才长出一口气,这次是真没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你手里有赠券又很无聊的时候,更要提高警惕。
当两个电影都很有可能是经验中的烂片子,那二选一是没有意义的,不看才是王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年月,不要对黄圣依童鞋的片子抱太大的希望——希望可以有,但不要太大。
但对于杨子,根本就不要抱任何希望。
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写写所谓影评,是有两种片子好写的。
一种是特别好,看完之后感想万千,心潮起伏;另一种看完之后跺脚骂娘,大呼上当。
怕就怕像《源代码》的这种,片子质量还行,但没什么高潮,看完之后反而没什么感受,所以也没什么话说。
但看这种片子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那是真正的休闲。
总比被雷劈强……
故事取材于民间传说《白蛇传》,照说情节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这个电影《白蛇传说》中就不同,故事情节大异于先前的所有版本,唯有本质精神不变。
很多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都被颠覆了,这样也好,更多的不是在演绎传说,而是在追问爱情,本质上是向年轻观众靠拢吧,不管是人物形象的设计上,还是人物对白的设计上,还有就是白蛇和许仙的生活场景等都更倾向于现代感。
本来,《白蛇传》也有若干个不同的传说版本,那么为什么《白蛇传说》就不能成为新一个更现代的版本呢,所以,对此我要好好称赞一番。
片中很多超级精彩的对白,不过我都忘记了,但是影片所要表达的精神我是领会到了一些。
白蛇修炼了一千年只是为了能与许仙相恋,说到这里自然而然的就响起来了那首歌《千年等一回》,片子中白娘子(素素)也在反复表达"我无悔"的感觉,对于看过《白蛇传》电影或台湾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的,这个是很亲切的。
素素反复追问,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相爱呢?爱怎么会有这么多外部力量的羁绊呢?爱是许仙和素素两个之间的事,他们彼此真心相爱,他们也不显摆,生活也不糜烂,没有影响到任何人,反倒是普济苍生,为什么就不能见容于法海?千百年来的传说中都是倾向于同情白蛇的,那就说明,老百姓是理解并支持白蛇和许仙的爱情的,这也是故事得以流传至今并且不断发展传承至今的原因之一。
李连杰饰演的法海在影片中成了正面形象,其实,在这个片子里无所谓什么正面形象还是反面形象,因为片子在讲爱情,爱情中没有谁对谁错,当然也就没有什么正面反面形象之说。
因此法海的形象完全可以被观众接受,而法海俨然成了青年人的精神导师。
法海对素素说,你如果真的爱许仙,就不能叫许仙流泪,泪只能素素自己一个人流,在影片的结尾,但是法海还是有一个致命的硬伤,那就是,他不懂爱情。
法海对素素说,如果许仙知道她是一个蛇妖,许仙还会爱她吗?后来,许仙知道了素素的真实身份,照样爱,爱的更深,而且为救素素而去偷灵芝仙草,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演绎出了真爱了,虽然这样的可能性在现实社会中绝对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在文艺作品中当属完全正常,文艺作品本来就是幻想的产物,自然还可以给人以幻想。
剧情矛盾的化解,编剧选择了让许仙失忆,这种处理方式也很好玩。
据说这部影片耗资1.8亿元,从这个电影上我看到了中国电影的进步了,大制作、大场景,高科技的应用,唯美的画面,足矣媲美好莱坞大片。
我就在想,要是外国人在欣赏这部电影的话会想些什么呢?
我不知道,如果把《白蛇传说》里所有情节设定都保留,场面档次也不变,人物关系网依然,只是将关于“白蛇传”的文本部分统统摒弃。
让这个故事发生在--比如,一个现代高中。
那么,这部电影是否会变成一部接近于《暮光之城》那样感觉的作品。
当然,是不是能如暮光系列在美国那样大卖,则是另一个问题。
有这样的发散思维,实因电影在大部分时间所展现的内容,始终明显洋溢着某种青春片的气质。
不仅是人物在对话时相对随意便脱口而出的现代词汇与尤为“接地气”的笑料。
很多传统港产片里照样会有这种“乱入”,但那往往是在做反差和意外。
而比如青蛇和能忍之间处于懵懂与顽皮中的交流状态,基本和台词中简单无稽的内容是完全吻合的。
更不用说几个角色在处理爱与恨时的轻率,处理矛盾时的乖张,都充满了毫无自省感的张扬与恣意。
这正是少年人充满无比活力,注意力只放在自身欲望上的最好写照。
当然我并非暗示这是多大的缺点,相反,因为剧中人物虽然穿着古装或者特技装,但内里却是与我们身边拿着手机一边发短信聊美甲秘笈一边偷看树荫下学长侧脸的女生并无二致,所以她们即便并没有完成相对有层次的人物塑造,却应该能够引起年轻人的注意,甚至隐约的好感。
这应该是电影编导在一开始便主动靠近的方向,对比《大武生》之前的那种“就想拍给年轻人看”主动市场定位意识,《白蛇传说》其实定得更彻底。
本片一开始就做出了并没有把自己太当回事的姿态,只有在你首先假定这是一部古装动作片时,恐怕才会发现有所谓的“浅薄”与“愚蠢”存在。
而如果不去板起脸来旁观,它的轻松并不令人讨厌。
但这并不能为它实际在运作中的粗疏而开脱,事实上,《白蛇传说》叙事时对情节的无视已经到了令人骇然的地步,给人一种都懒得去用剧情推动故事的错觉。
当然,白蛇传原始故事有一个被打磨了几百年的基本架构,徐克那版也留下了很多精彩瞬间,所以有些被人烂熟于心的情节到底要不要改,怎么改,是两难的选择。
明显这一次的主创并没打算在最本源的戏剧矛盾上做什么动作,更多把事件推进中几个必要点--白蛇戏许仙,施药救灾民,雄黄惊变,水漫金山等--当做钉子固定住,然后在其他地方做展开。
所以观众会惊讶地发现,无论故事在讲什么人物在干什么,最后都会回到他们熟知的剧情段落里。
所以确实不要深究为什么白蛇连多一句话都不愿意问就要开打,也不要问许仙为什么前一秒钟被蛇吓得够呛,下一秒钟就加入豚鼠特工队。
主要角色在每段高潮戏做完自己必须做的事情之后,都会出现各种理由带着他们去下一个地方。
这种走马观花的推动,这种毫无倾诉欲望的保守把握,保护了电影产生其他同类电影在用力过猛后的断裂。
尽管不会出现《无极》那种企图深化主题却令人冷眼旁观的脱节状,却也依然没法抓住观众同悲同喜。
但高潮段落不煽情又无事可做,于是最终能重点渲染的,居然不过是反复重复的几句朗诵中的逻辑,不过是已经无人在乎的离别。
累上慢镜头和主题歌,感染力不能说没有,可集体的走神依然能将所有深情与伤悲时的题外话催化成笑话。
另一个笑话,是所谓的,魔幻。
不知道做相关设计时,有没有对创作团队提出类似于下面这些问题“这个世界里的妖是以什么为生的,他们是不是都必须吃人,如果不吃人他们吃什么?
”“妖怪原始状态是各种生物,那么终极形态是什么?
他们的法术是如何修炼的?
”“法海收妖到底是靠咒文,还是武功,还是靠法宝?
”“蝙蝠毒能完全改变外貌,为什么没有影响一点心智?
”“雷峰塔里关了多少只妖怪?
为什么一株看起来妖里妖气的仙草可以镇住他们?
随着妖怪增多,仙草会不会失灵?
”对相关内容不感兴趣的观众大概要嗤之以鼻,觉得反正这些都是瞎编的东西,何必那么较真。
但事实是如果你不较他不较,就没有“真”了。
上面那些问题也许有的需要在片中解释,有的完全不需要出现。
但是否认真想过这些问题,代表着创作者是否相信,真的存在如此一个人,妖,佛共存的世界,这个世界和其他所有文化里的世界都不同(当然尽可以参考其他文化),电影结束以后,这个世界还可以存在。
这些细节非常明显代表着故事设定到底是遵循着固有一个世界观写出来严密规则,还只是为了满足各种目的而找到的"理由"。
如果世界是死的,碎的,你有什么理由相信里面的人物能活得起来?
而这些年因为资金支持变大和国际间交流增多,电影工业内的部分工艺水平有了长足的提高,一些以前用“土法炼钢”式解决的效果开始能出现新的做法。
但事实上,我们真正的“新”还远没有出现。
一些外来样板的刺激,反而变成了一种束缚。
这拨所谓的魔幻电影里,能看到的是大量西方电影里碎片毫无来由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CG蝠妖的魔鬼造型,湖心矗立的奇怪比例的石像,莫名出现的地心岩浆场景,唱诗班反复吟唱的配乐,这些同设定的世界也没有直接关系,只是用来丰富场景。
这种没能产生真正互动的元素,最终变成只在一个平面上滑动。
那投下巨资营造的庞大场景,仅仅给人留下网游宣传片的感觉。
这不是属于《白蛇传说》自己的问题,事实上,这种轻率与幼稚的人物故事,它并不是做得最乱的,也不是最差的,只是它用投资支撑起的那些“看点段落”强化了这一点。
比起《战国》,它甚至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我们企图用始终薄弱的一环快速涂成对手的模样去攻击对手,这也许才是更值得担心的。
有人说赵文卓终于有耻笑李连杰一次的资本了,这其实大可不必。
李连杰什么也没做错,既不爱也不执的法海木然看着这个他不明白的世界,对那个从来都不存在的佛说一声“原来我错了”,并不是一件难事。
而,“原来中国电影里也能出现这样的场景哦”的惊讶,在今天,对中国电影本身,的真正意义,在哪里呢?
今天看了这个片子,感觉还可以。
最起码想要表达的都表达出来了。
演员也都很卖力。
可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在打 1 分么?
你们能说出具体的东西来么??
更好笑的是,竟然有人专门去找出那些给好评的。
您这么会分析,怎么就不分析分析是不是真的有人看好这个片子呢???
有的人喜欢欣赏特效。
有的人喜欢体会剧情。
你欣赏不了,不代表别人欣赏不了。
来这里的没人是瞎子,也都有自己的判断,评价的对与不对自己自然会去分辨!
现在的人们,就是看不得与自己意见不一样的。
难道你就一定是真理么?
这里是个给大家介绍影片的,不是让大家看你们多么的爱表现自己多么的聪明的。
最后奉劝一句。
请管好自己的嘴。
我在豆瓣的打分通常偏高,三星以下屈指可数。
因为自己学这个专业,深知电影其实并不好拍,口碑和票房往往不可兼得。
然而事情是这样的:一个阳光明媚的假日,我来到了位于帝都北四环的华星电影院,观看虐恋系列之 蛇の伝説 。
电影院环境很好,冷气很足。
然而片子放到5分钟左右,我却突然产生了一种血气上涌,头晕目眩的感觉。
网页小游戏一般的画面,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剧情,大愚若智的对话,配合上黄婶子含情脉脉的贫乳,立刻深深震撼了我。
这时我不得不暂停下飘逸的思绪,拿出手机发出了一条微博,以抒发心中的感动:猫饼干cuc:白蛇传奇看得我都要尿了…今天11:40 来自Android客户端群众纷纷表示让我尽情尿粗,另外有人说 画壁 也是一部催人尿下的好电影。
看到大家对这部电影的好评如潮,我更坚定了即使湿一裤腿也要看下去的决心。
直到法海被轻而易举打得奄奄一息而又信春哥满血复活的那一刻。
我更像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尿点扼住了前列腺一般颤抖起来。
这部片子完全颠覆了我十几年来对这个传奇故事的全部认知。
坑爹啊!
原来法海就是个水货!!!
这一段落以一种全新的视点解析了一个不变的真理:能力不重要,重要的是上面有人。
事实上,这部伟大的影片实在是尿点太多,我无法一一复述。
包括打酱油的众多大腕赫然位在主演之列,文章卖萌的那一句“骗纸”,白素贞几百年的真气只够煮一碗汤等等……另外,相比较徐克的《青蛇》,本片在剧情上的许多创举也让人啧啧称奇,我妈在观看过程中就这些问题与我展开了探讨:蛇到底有没有肋骨?
白素贞的小名为啥不叫贞贞?
她和许仙生的孩子到哪儿去了?
法海被狐妖脱了衣服又是怎么瞬间穿上的?
为啥蝙蝠有了翅膀还能有四只爪子?
这一切的神秘,只能等待观众边尿边自己寻觅……另附上黄婶子在开场前的三个广告中的一个,相信在电影院观看的朋友们一定对这个广告心有余悸。
黄婶的呻吟实在是太销魂了。
http://video.sina.com.cn/v/b/44974740-1570025532.html
台词太“经典”了~
造型囧,特效砸了钱,剧作嘛谈不上剧作吧,至少比《画壁》强多了。
没想到今天就上映了,刚刚看完,原来黄圣依确实演技看有,足以证明自己,白蛇重的特效绝对的中国目前最高水平,魔幻的颠覆。可惜为了一个李连杰的戏份,牺牲了剧情,成了《法海捉妖记》。里面的爱情只用了几个短短的镜头概括,白蛇传的真义没有出来。不过还是值得大家一看的!
我们应该用宽容的眼光来看这部电影,特效还是值得一看的~黄圣依很漂亮!
重口味,人兽
前半段故事触了泪点。文章很可爱,你太有见识了,你好有智慧。这个版本的法海还挺有人情味的,最后打斗的场面科幻不科幻,功夫不功夫,无语。。。不喜欢黄圣依。。。剧情太花哨,感情没挖深,时有突兀感,失忆那段太雷人。。。商业片。。。想再看徐克的青蛇。
学青蛇 比不上青蛇 但,特效真不错 。。。= ^=
挺有意思的
坑爹啊
你的一句:素素~~~~~~成功的把我击倒!!!
挺有趣,就是特效太假了。
骂声够多了,我就不添油加醋了,平心而论,配乐相当不错,结尾处有小感动~~
有诚意
整体感觉不错,要不是黄小姐的表演略微稚嫩些,戏可以更加动人!李老师现在的表演已经到一定境界了,该拿的地方拿,该收的地方收!
比起《画壁》和《辛亥革命》,这部电影简直就是神作。当然,没有李连杰,要减去3颗星;没有黄圣依,可以再加一颗星!
没有想象中的差啊。。但是感情其实拍的不够纠结,白蛇去水漫金山的时候有点突兀
看到两个 S13在那蠕动 我就TM没兴趣了。。另外黄圣依你是演白蛇 还是演慰安妇啊
一星给特效,三星给最爱的故事
我觉得没有传闻中那么烂么,难道是因为黄圣依加扬子这样的奇葩组合。不过这次杨子知道不该自己上场了,于是我们就看到林峰那种嫩脸~
看了一下短评,发现全是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