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克的近路
Meek's Cutoff
导演:凯莉·莱卡特
主演:米歇尔·威廉姆斯,保罗·达诺,布鲁斯·格林伍德,威尔·帕顿,佐伊·卡赞,雪莉·亨德森,尼尔·哈夫,汤米·尼尔森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简介:故事发生在1845年,西部大迁徙的步伐刚刚迈出,想要穿越那片荒芜而又充满了凶险的蛮荒之地,除了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运气之外,智慧必不可少。三个家庭决定离开故土,寻找新的生活,为了自保,他们找到了一位名叫米克(布鲁斯·格林伍德 Bruce Greenwood 饰)的向导,希望他能够护送他们安全抵达目的地。 然而,当众人..详细 >
看一遍睡过去两次,不文艺,欣赏不能。。
2013-45。太闷了
这部电影是一部反西部类型片,探讨了人在艰苦环境下的生存观。也批判了西进运动的不合理性与野蛮性。没有财富,酒馆,警长,只有生命与尊严。惟一的缺点是前半部分太拖踏,情节更紧凑一些就更好了。PS:自以为结尾是点睛之笔,远去的土著象征着传统的对土地与生命尊重的远去。另外中间我睡了半个小时,太慢了!!
在荒漠中寻找「出路」太有宗教隐喻在其中,与广袤自然相比,人类的一点诉求与欲望实在是沧海一粟,如果真的有神灵,面对「近路」这样一种纯人类的小聪明一定会笑得不行。
艾米莉将枪口对准米克的一幕非常带劲,来自19世纪女性强有力的一击。
总觉得有人要揍Paul Dano
历史重写,所谓“开放结尾”是对道德叙事的结构性完成
没劲。特无聊的片子。
太平淡了,太文艺了,Michelle能不能主流化一点呢?那么好的演技。。。
中山大学滑动门协会观影第十七部。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89/100 利用西部片的戏剧,但一定程度反西部片的戏剧性,归根到底只是美式生活一个时期的样态、“非典型的西部”的一页。我们虽然能看到传统的西部人与土著的关系、传统的西部片权力结构和男性气质等等,而雷查德总是牢牢抓住了女性独有的特质。年代不止指向西部迁徙的初期,同时能暗指电影当下的美国时期:多家庭融合的联邦,占据了一定资源,在文明上相对领先,而这并不能让他们解决一切问题,他们至少必须处理好与各族群的关系,偏见、野蛮与暴力是轻易就能被唤醒的。除开这一切可能涉及到的戏剧性与寓言性之外,以自然主义的方式强调了西部生活的时间绵延和所处空间的独特纹理,让人们的精神延宕一阵子再面对各种待处理的问题,在问题之外人的空洞缺失其实是电影关键的动力,不关于命运的风险,而是历史本固有的感伤,每走一步的代价总看上去很沉重
拿什么来看懂你,我的大闷片。
4.5。Kelly Reichardt的镜头是meditative的,painterly的,感情充沛的。She shows, but never tells. 让人联想到的是《愤怒的葡萄》,而不是西部片。车的那一段好紧张。结尾那棵生命之树,但是加上unnerving的音乐,前途未补,没有答案。
女当谛听:信的路近了。
一种印象派的影像写作,一个镜头被处理成整体的印象,相近的声量,相近的运动速率,让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边界消弭。前半段Meek的声音刺耳,提供方向感。结尾当印第安人开始唱歌,并坚定地向画面纵向走去时,电影中出现了重重的一笔,是为Cutoff。
它其实值得四星,但印第安人一如既往的是形神涣散成为符号的瞬间,我就不想给它四颗星了。很奇怪的思路,既不想拆解美国的原生本土,但又只肯给原住民一个进步猎奇的标签,可也太别扭了点。没这么太多可说的,西部片的想象在某种程度上如同印第安人的消亡,有多少轻松自由的过去,就有多少静默消沉的现在。
看过最无聊最闷的西部片,不知道想表达什么,也不知道要怎么评论。
失效的语言,绝望的行走。应许之地在荒漠里终于成为男性筛子一样漏洞百出的拓荒精神罗织的骗局。此时女性的决定与符号一样的土著也并非象征着希望,而是象征着打破与见证。前方依然未知,但首先要丢弃烂掉的马车。你无法想象我们建造了何等宏伟的城市,但不管是那个人种,死了一样会招苍蝇。保罗达诺和伊利亚卡赞其实是传统基督教拓荒者的代表,而Meek 则是美国西部精神的诈骗犯。他们失能也意味着整个历史叙事在新大陆的失效。此时站出女性,几乎是政治宣言了。
倒并非女性视点,不过是说女性也是西部拓荒的重要一分子。印第安人在片中被用提喻的方法处理了,其就像西部一样神秘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