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菌物语虽然讲出一这部片子的主导:萌...但是我觉得,豆芽文这三个字本身就更加的萌......这部片子简直就是萌物大合集,尤其是片头曲,看完就想说,市面上是否有卖这种形象的玩偶?我一定要买一个回来抱一下.但是除了萌之外,我并不特别的喜欢这部片子,至少不钟爱他,在我感觉上来说,略有拖踏的故事情节,还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校园生活(这点也许是由于文化差异),构成了我对这部片子有局部解读障碍...嗯,说白了就是看着有点累.
天啊,谁会想到菌们会那么萌啊!
看这个,我从来都觉得这个片子的主角就是菌菌们。
好菌,坏菌,全都可爱到我开始产生自己学生物很幸福的错觉。
超喜欢片头的设计哦!
好乖好萌从来没有想过原来细菌的世界是这样的真是太可爱了·有时间还想再看一遍呢
可爱的学生!
可爱的教授!
可爱的农大!
这部动画正如校徽上打圈的麦穗和那个“农”字一样给人一种与自然亲近的乐趣。
日本人似乎在什么样的题材,作品中都能挖掘出些什么来。
故事在平淡地行近至尾声时,突然掀起了一个象是在寻求突破升华似的不小的波澜,萤的选择,泽木的迷失,还有学姐的逃避。
大学!
是一个前途未定的年青人呆的地方!
so what?!
在电驴上无意看的这部动画片感觉还不错,但只更新到第四集快点上传啊,漫画好像也没有完。
里面的细菌真的好可爱啊,主人公居然能听懂他们在説什么?!
很好看哦把细菌讲解的很有意思,变得生动而可爱起来了呢!
学到很多的知识的动画片,不但有细菌,还有农大的大学生活,超喜欢。
真希望自己懂很多这么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我们都不知道的事情呢!
动画片的人物也很有意思,对话也很有意思,动画的节奏也很好,情节也能抓住观众,中国有这么好的科教片么?
突然觉得身边充满了看不见的朋友呢!
因为新冠病毒,整个春节都在家待着,突然想到以前看的这个动画,又重温了一遍。
有点羡慕直保,可以看到菌。
说回正题,不得不佩服日本动漫是个什么都可以拟人萌起来的环境,不管是《萌菌物语》还是后面的《工作细胞》都是萌萌的。
有的人提菌色变,其实我们的生活环境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细菌,不光是有害菌还有很多有益菌,比如酸奶中的乳酸菌、酿酒的酒曲菌、酿造酱油的酱油曲菌、制作纳豆的纳豆菌,还有广泛分布于空气、土壤及霉腐有机物上的青霉菌,产物青霉素是常用的抗菌药,当然也有很多不好的细菌。
看着这些萌萌的拟人形象,了解了很多的知识,发酵真的是人类的一大发明!!!
酿了你哟
刚开始的时候在想,为啥个头那么大?
后来发现,哦,原来他看见的菌和显微镜下的菌不一样原来,如果一样估计这部动画就没人看了。
酿了你,虽然这句话是学会了,也够可爱,不过我对里面那些酿物还是有些寒不要请我吃,我连看都不想看
这部剧里边偶尔出现的那些耳熟能详的字眼,都会带我回到当时大学里上微生物课的那个学期。
教微生物的是个超级可爱又活泼,超级热爱微生物的老太太,我们对微生物的兴趣或多或少也是被她的热情所影响,当时还会用微生物给班上同学起外号(这种事ms只有我才干得出来)。
如果当时就有这部剧的话,估计在做实验看显微镜的时候我也会想着那些萌菌们说话的样子,然后就被萌倒了吧……
如果说——虽然不会有人这么看——把《萌菌物语》看作是一个个独立的小短篇,它们显然不够精彩和完备。
而如果说,把它作为一部长篇来看待,这十一集却架构松散,不具备构筑完整故事的统一向心力,不具备形成凝聚一切基本元素的思想或情节核心,不具备可以纵贯串联所有片断的中轴主线,以至于看似面面俱到实则纷乱庞杂的话题——菌、农学、青春、成长、友情、爱情、BL&GL——始终没有能够汇聚到一点。
正因为其中任何人物,任何事件,任何元素的内在关联与交互效应的内在逻辑都是剥离的,所以故事情节的外在发展,承上启下,因果缘由才更显得荒谬与突兀。
显而易见,这部动画中最有创意的部分可以说是男主角泽木(或说植保)“看得见菌的能力”。
作者本可紧紧围绕这一核心以及东京农大这一异想世界构建起自己的世界观,注入血肉,搭建细节。
犹如OP的恶魔果实与All blue, Bleach的斩魄刀鬼道与静灵庭十叁队。
我们还曾企盼泽木的这种能力能同微生物领域的权威人物的研究所碰撞出趣味但不失内涵的科普火花。
但遗憾的是作者似乎并没有游刃有余驾驭自如的能力或野心,泽木的能力在动画里被彻底架空,除了刚开始找到冬虫夏草,以及在数起食物中毒事件中发挥了一点积极作用之外,几乎再无建树。
只沦为了吸引眼球的噱头与故事的装饰花边而已。
至于农大,在十一集的篇幅里,作者描绘起校园氛围,习俗惯例等等可谓不吝笔墨,不厌其详。
但是如上所说,与校园密切相关的任何事件和元素都没有成为动画情节发展或者人物性格发展的推动力。
无论是偷菜被捉还是打败大将,发生时都是浓墨重彩,发生后则不留痕迹。
每一集故事都停留在发生的那一集,辐射力等于零。
其次,这部动画的大多数角色设定都是不成功的。
主角苍白,配角又嫌多余。
如果说“眼镜”是新八的本体,那么“看得见菌的能力”难道不是泽木的本体吗?
除此之外他还有什么个性与特色呢?
而树教授——这位微生物领域的权威展现给我们的风采也不过是一而再,再而三,千方百计地搞到、两眼放光地吃掉一堆世界第一、第二、第三臭的发酵食物而已。
长谷川和蟑螂二兄弟还算是从多角度刻画了性格。
但结城萤就毫无征兆地变身成了哥特少女。
而武藤和及川更是可有可无,武藤的UFO研究会和男友往事不仅没头没尾更是莫名其妙。
及川,除了杀死冬虫夏草和同武藤一夜情——话说从后面她对同性之吻的震惊程度来看,她们的一夜情真的发生了么?
有发生的必要吗?
排除掉这个之后难道为了杀死冬虫夏草就非要再添一个配角出来?
或者其实只是为了拼凑三个女人好让三个男人齐心合力买春药?
人物设定更大的弊病则在于并没有任何将这些人联系在一起的所谓“羁绊”。
他们没有共同的经历,没有共同的目标,不需要通力合作,不需要同仇敌忾。
他们大多数之间,似乎只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而已,都谈不上喜欢或者讨厌。
似乎作者只是采撷了他们恰巧都来研究所的一些琐碎片断,而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互不相关一样。
最后要说的是叙事语言。
外界批评《山楂树之恋》里有一点,说导演吝于使用镜头语言,只用字幕交代剧情。
在我看来《萌菌物语》同样有这个毛病,只不过换成是人物的对白或者独白罢了。
比如结城的转变,仅仅是他对泽木说的两句话——我想尝试各种经历。
但是为什么会想尝试以及尝试了什么(除了那一吻),没有交代。
长谷川的转变是通过醉醺醺的武藤说出来,印象里就说了句类似于:你变了,是因为他们吗?
于是我们知道,长谷川被设定“转变了”,但是怎么转变呢,似乎只能靠日本漫画的路数来推理,而不能从动画情节明确感知。
泽木的成长就只能从树教授对长谷川的一番话来拼凑——他要在树教授的作用下,结城的启发下,最终遵从内心的选择与召唤完成个人觉醒。
或者换个角度来说,事件和意义也是剥离的。
所有的情节都没有意义,所有的意义都不通过任何情节展示。
但如果说这部动画有哪一点打动了我,却是长谷川口中的“蟑螂二兄弟”它在这一点上突破了动画片里脸谱化的做法。
蟑螂二兄弟在刚出场的时候就因为违反校规为了牟利偷偷酿酒而出了事故。
他们长相猥琐 虚荣+拜金(虽然没搞懂为什么需要很多钱) 没有任何杰出才能和高尚人格。
但是就是他们,一开始是最想利用泽木能力发财的人,在知道泽木失去能力的时候 首先想到的是隐瞒真相,保护泽木的尊严。
在被特许成为树教授的研究员之后,去找兼职工作,对长谷川说:“也算有后辈了 要有点军费嘛 ,不要跟那些一年级的说哦。
”这位一向看不起他们的财阀家的大小姐很轻蔑:”作为前辈没能在学业方面指导 就好好用钱来补偿吧。
“大脸君却单纯地微笑:”恩 所以学业方面就拜托你了 不过就算请吃饭的是我们,受尊敬的还是长谷川你,这方面我们要保持团队合作哦!
“
这乱七八糟突然从科普转到耽美的剧情是怎么回事= ='
- -
这个。。明明就是。。以菌为手段。。行恶搞之实嘛。。
细菌出场,谁能抵达?!算是有点新意的。这里的菌菌真是卡哇伊。
呀呀 里面的小细菌真是超级可爱超级萌啊。。。人物直接忽略不计
农校春祭那集,长谷川喝醉那集,good
第一季愣是恶心得让我什么都吃不下
搞不懂别人怎么那么喜欢`````我确实只觉得一般啊
3.5 虽然一直都不是特别萌,但是在面包上留言很有爱。。谢谢小松子咯~
很无语
这最后的神展开谁能给我解释一下
没能理解和体会
没看完,无论是动画还是漫画还是真人版我都没看完……但不记得看到哪里了……
我果然是已经过了那个发萌的年龄了么-v-
可爱的菌们..
嘿嘿嘿
“萌”菌物语,确实很萌。创意不错
萌啊萌啊萌啊。。。
我要把他们做出来~~
弃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