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囧》的优缺点都很显著。
先说优点: 1、用力很集中,将人物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冲突所制造的喜剧效果极致化,这是尊重和善用套路的结果。
2、比《人在囧途》要好,笑料更自然,趣味更纯粹一些。
其实这里最有趣的地方是集中于人妖、spa、床震这些元素上的,虽然这有点低级趣味,但对于喜剧来讲,这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
3、基本的技术手段都尽可能做到位了,音乐尤其突出,节奏感烘托得不错。
4、黄渤演得好。
再说缺点: 1、授权书的情节设定是最大的问题,很不严密,公司决策不是谁先见到大股东就可以拿掉决策权那么简单的事情,从半程开始这个问题就开始困扰我,说穿了这是一个自说自话的冲突设置。
如果故事说不圆,不妨退到最经典或者说最俗套的剧情模式,如寻宝,只要把过程做扎实、有新意,比这样的假嗨要好。
2、笑料过分集中在王宝强的非正常人格上,开始有新鲜感,堆砌到最后就审美疲劳了,因为观众对王宝强的二百五举动有精神准备了。
当然不排除有从头笑到尾的,但比起看一个有心智缺陷的人一味地装疯卖傻,看几个正常人一本正经地做一件可笑的事情是更高级的喜剧,要而且可回味。
《泰囧》的笑料可回味空间不大,它与《疯狂的石头》最主要的差距在于,很多笑料只依托人物而不是依托于情节产生的。
3、可以看出来在制作阶段创作者信心并不是很足,有的能做大的冲突和场面都拘着,比如误闯黑社会一场,本来应该是一场很hi的戏,但动作场面都极其敷衍,只突出了王宝强的绝杀技。
这个系列肯定还会往下拍,特别是在《泰囧》的成功以后,我也相信在后续的创作中会在这些方面做出相应的改善和升级,再动手,他们要做的就是一个喜剧大片了,而不是现在这样误打误撞的超级黑马。
遗憾的是,我看完以后,并没有找到这部电影受到如此追捧的必然性,它合格,但并不优秀,它值得鼓励,成功却难以复制,因为内在的决定性因素不够。
这也可说明我们以前所做的喜剧都太枉顾创作规律和观众体验了,所以这不是一件多么令人欣喜的事情,它证明了以前很多人的努力实际上是徒劳的,在这一类型片上,我们还站在起跑线上。
《泰囧》这部电影,徐峥一人担任了导演、编剧、监制和主演这四个角色,一人分饰多角,肩上的担子不可谓不重,一开始很多人并不看好这部戏,但是谁能想到这部戏彻底征服了来观影的群众,不仅是票房火爆,口碑也不错,可谓是名利皆收,大获全胜。
但凡成功的喜剧片,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自然而然“顺”出来的笑点。
作为《泰囧》的导演和主演,徐峥说,这部电影的笑点是随着情节而来的,很大程度上出自表演,而非浮夸的坊间段子。
所以我们看到影片节奏把握的很好,有起有落,让笑的岔气的观众有点舒缓的时间。
《泰囧》中的笑点都是以系列形式出现的,而不是散落的,仙人球系列、人妖系列、葱油饼系列、范冰冰系列、老婆系列,让人耳目一新。
难得的是,这些笑点不仅仅是单纯的喜剧元素,他们同时也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动力,喜剧之中更混杂着亲情的感人和对生活的反思。
最后徐峥放弃了跟黄渤的油霸的争夺,用心的跟宝强一起护着他的仙人掌,还陪着他完成他要做的一项项事情,而他最后也跟妻儿团圆。
在足料的笑点之后,徐铮也让人看到了他作为编剧的用心良苦。
很少有国产喜剧片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希望徐峥以后能有更多佳作,更希望国内的有些所谓的大片认真点,不要觉得观众傻,好糊弄,糊弄我们的作品,那票房和口碑也就糊弄了……
电影再为搞笑,总是要有个逻辑吧?
看到别人用电脑还要一盆水下去,说了加一两滴愣是加了一瓶,就这智商,还敢一个人去泰国啊,不怕被卖了做人妖啊?
为搞笑而生硬甚至丑化,实在有些恶俗了。
真的蛮生气的啊!!!
看这片子不乐还不许人说了吗?
你们看乐的值回票价就开心吧,干嘛非要和没看乐的找不痛快。
没乐的人还要当义工给你们笑了的陪笑吗?
只要没笑的就给人家扣帽子,文青,装。
又不是机器人,能人人一样吗?!
你觉得好看的就好看吧,但是为什么只要有觉得不好看的,马上就跳出来在呐喊:水军吧,又装了吧。
谁装了,你才装了,你才是水军吧!
看着真气人!
不笑还说被人说有病悲哀生活压力很大吧,你笑了,你就正常了,你就人了啊,你就生活无压力,妹子少年钞票从天上掉下来了啊!
不贬低非议毁谤别人很难受吗?
你就看个电影笑出来了,你至于这么有成就感吗?!
本来去看泰囧就是图一个乐,我从来没有在此之上的要求,从没有想过看到内涵或是什么其他的。
但是现实就是我没有乐!!!!!
我也不分析,我也不条框,你要是问我真的完全没笑,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就是没有让我感觉到欢乐!
连很轻松的心情都没有!
郭德纲的相声我觉得很欢乐,我爱我家,武林外传,功夫,甲方乙方,康熙来了,非常了得,的士速递我都觉得好好笑。
甚至TVB轻喜剧,谁家灶头无烟火,爱 回家我都觉得有趣很轻松!
没乐没乐就是没乐!
没乐就算了,本来也没什么,每个人笑点不同。
为毛一堆人搞得你没乐是错的一样,法西斯啊。
突然觉得有时候大众真是个讨厌的东西,连快乐的方式都要被指责。
如果真的是有人刷好评,给一部喜剧刷好评真的是更恶劣!!!
连开心都要被指导,那还有开心而言吗?!
这部片子和人在囧途1无论从人物,故事还是风格上都如出一辙。
都是两个男人在旅途上,前半部分徐峥扮演的白领对王宝强演二愣子各种欺骗利用,制造笑料,最后两人被这趟旅途折腾得狼狈不堪,白领情绪失控。
后半部分升华主题,白领被二愣子的单纯善良所打动,虽然没有跟二愣子在一起,但是做了深刻的自我反省并与二愣子成为至交。
主旨思想都是教育大家要多多关心老婆孩子,不要欺负旅途中遇到的一些看起来有点二的朋友。
这种风格活像一部加长版的春晚小品。
徐峥是一个有喜剧气质的演员,但不能算是一个很有喜剧天赋的导演。
喜剧导演必须具有的一个特质是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让观众意想不到才会笑得出来。
可惜在这部片子上,很多的笑料是观众可以提前预见的,这已经丧失了一个导演讲述故事的作用。
而最后的煽情部分更进一步证实这只是一部包裹着喜剧外衣的温情小品。
能看到徐峥想拍好一部电影的诚意,可惜在喜剧部分缺乏想象力,在温情部分又缺乏对生活深刻的洞察力,这两部分都让我觉得很做作。
我既没有被愉悦到,也没有被打动的感觉。
听说有观众在影院笑到缺氧,难道说大家的生活压力已经大到把观众的笑点拉低到这种程度的地步了?
如果这片子都能拿5亿票房,我只能替大陆的电影市场感到悲哀。
看样子稍微有点资源的人,随便撺掇一个轻松点的电影就能赚钱。
我也是一个没有想象力的人,只想到一个大家都熟知的段子,人傻钱多速来。
首先承认的一点 这部片子很好笑 笑得我在影院里拍腿 但是 看完正步片子下来 我个人觉得只是搞笑 却没有所谓的内涵与哲理性 剧情很扯淡 当然 如果不扯淡一点儿 也没有那么多搞笑效果了 个人觉得这种影片适合消磨时间 郁闷或无聊的时候看看 看着玩儿 不值得让我们去深思再者 徐峥首次做导演 我觉得还是合格的 起码演员方面演技过关 宝宝一如既往的发挥自己的“特色” 黄渤老师演得也很好 最后冰冰出来的的时候伴随着那首《当》还是很感慨的
看泰囧就是图一个乐,这片子还是有得乐的,这点要肯定,我相信绝大多数观众都能笑出来。
应该说,泰囧完成了贺岁片应有的使命,让大家到电影院找了点乐子。
故事又是围绕王宝强这样一个正直犯二青年展开的,徐铮又是在王宝强的乐观、耿直和信任中完成了一次灵魂的洗涤和救赎,并回归了一个正常人的幸福。
笑料虽有那么一点低俗,情节又是屌丝逆袭的老套重演,但架不住观众喜欢,电影情节至少是紧凑的,矛盾冲突和高潮也营造得有板有眼。
至于电影中出现的某些难以自圆其说的情节,就不要去深究了,因为泰囧这种故事本来就不大可能在现实中发生。
但我还是没有推荐,可能是《人在囧途》让我有了期待,看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也许是又用了人囧的人设梗让我没有了新鲜感吧。
其实,相较这部电影,我个人更喜欢囧途一的故事,更自然流畅,也更让人有共鸣。
但是,刚才发现《人在囧途》豆瓣评分竟然微微低于泰囧。。。
影片讲述了徐朗、高博、王宝三人跨出国门远赴泰国,一路遭遇“敌人”狙击,上演泰国冒险传奇的故事。
《泰囧》中最大催笑器是角色,其各种意想不到的台词和反应令人捧腹。
公路追逐、丛林打斗、对决泰拳高手,这些动作元素作为相对静态的双人对白戏的调剂与补充,增加了不少视觉愉悦感。
和一般喜剧片不同,《泰囧》中的笑点都是以系列形式出现的,如仙人球系列、人妖系列、葱油饼系列这些笑点不仅仅是单纯的喜剧元素,他们同时也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动力。
影片的主题其实还是很传统的,“重利”如何被“重情”所感染、所转化,让一个低端的角色通过自己的思想和语言潜移默化地改造一个高端的角色。
必须承认,这部电影还是能够让人发笑的,笑的程度和次数与个人笑点有关。
有的人长期浸淫论坛微博各种段子,笑阈值颇高,难免会觉得里面的搞笑桥段有些陈旧和低级,无非是王宝强的装疯卖傻和徐峥黄渤的各种倒霉。
但电影院里此起彼伏的笑声,证明笑的市场依然广阔而有前途,我们的观众在饱经各种莫名其妙的国产烂片摧残之后,已经变得非常宽容和友善,只要你耐心把一个故事讲得清晰完整勉强又能让人接受,大家都会觉得还不错,要是还能让人大笑几声,对国产喜剧片来说,绝对是赞誉有加。
同《人在囧途》一样,徐峥和王宝强这对好基友飞机、火车、汽车、摩托各类交通工具坐了个遍,旅途中种种不期而至的遭遇、屌丝兼二逼青年与成功商务精英男的反差、反派黄渤的步步紧逼成为了电影里喜剧桥段的主要出处。
但由于故事发生地从祖国大陆变成了泰国,《人在囧途》里那些很接地气、能够让人心领神会的某些氛围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王宝强的各种献宝,比如他傻里傻气的语言,土里土气的行为,还有两人如同谈恋爱般的各种对白,这些成为了影片里笑声的主要引爆点,徐峥作为成熟稳重的现代人与王宝强这个新鲜活泼充满原始气息的外星人之间,由于千差万别的背景经历所造成的反差效果来制造笑声有些不够,例如如徐峥和王宝强讨论葱油饼的发展那段,个人认为比王宝强走哪都要剪刀手拍照好笑得多。
在非喜剧情节上,《泰囧》比上一部《人在囧途》还是强一点的。
当《人在囧途》里各种人间自有真情的陈词滥调还要以一种陈词滥调的方式表达出来时,喜剧片快要变成弘扬主旋律的和谐宣传片了,而《泰囧》就巧妙得多,不再试图去用电影去拯救整个社会的世道人心,老老实实说人物个人的事儿,家庭重于事业的主题非常合时宜,试图制造笑中带泪的手段比前作高明许多。
爱情,亲情,友情,是否自然流畅先不谈,一下子拿出来总能唬唬人,再说,不少观众们还是很好这一口的。
电影叙述比较流畅,线索清晰,演员表演到位,但核心内容却是一个有少许失败、逻辑有少许问题的故事。
故事的主要冲突是,互相是同事的徐峥和黄渤两人因为一个名为“油霸”的产品的发展方向有不同想法,于是都想先一步找到公司的大股东拿到授权,成就辉煌事业。
首先“油霸”这个加几滴等于半缸油的貌似伪科学玩意儿就让人觉得可疑,是切糕吗?
这么神奇?
那位神秘大股东更是可疑,神龙见首不见尾,都不知道在哪,历经千辛万苦找到地方大股东却如同隐居世外的大罗金仙一般,早知徐峥和黄渤两人的苦斗,安排手下丢出一个锦囊,自己又云游四方去了。
如同《读者》里的心灵鸡汤一样,锦囊里要你们兄弟连心,徐峥顿悟佛法,放下执念,想起了疏远已久的家庭,一番忏悔,全家重归于好,老婆婚不离了,女儿又爱自己了,原来放下油霸,并不像自己对宝宝倾诉的那样一无所有,照样事业有成,你看,最后连范爷范冰冰不是也请动了吗。
笑完之后,电影又想给我们上一课:人们太过执着追寻的东西,却忽视了身边美好的其他,老婆、孩子、好基友……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值得珍藏的东西,何必要盯着那些华而不实的切糕呢?
我们就这样,就这样,伴随着最后《还珠格格》久违的主题曲,被深深、深深地感动,喝下了好大一碗读者牌心灵老鸭汤。
我曾经一再问过:为什么年底时候想看一部纯爆米花电影那么难呢?
历史上这一重任从来都在冯小刚导演的肩头,但是今年他申请休假,放弃拍摄贺岁篇,改去拷问历史了。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历史咬紧牙关没招供,冯老师也没真敢下狠手。
这也倒罢了,但是年底几部大片往深沉里扎,明显的副作用是观众欲求不满。
一年将尽,有什么比看一部比现实生活更累更苦逼的电影更类更苦逼的事情呢?
都想着去电影院放松一下,也好把团购的优惠电影票在过期前消费掉,等出来的时候却全都抑郁了。
好吧,让我们一起在黑板上重新再写一遍吧:电影首先是商品,它的主要功能是娱乐观众。
贺岁片的功能更加单一,让大家笑一下,再让大家睫毛沾湿一下,最后加上个大团圆的光明结局。
左手笑料,右手温情,重点在于允许观众狂笑,但是温情部分一定要把泪点控制好。
只允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姑娘们的小胸脯在黑暗里剧烈地起伏着,男人们发出轻微的咳嗽,不安分地扭动屁股,原则是绝对不允许眼泪流下来!
于是,他们看完大团圆的结局走出电影院,觉得情绪上做了一次充分的按摩,满身舒爽地投入圣诞新年春节大购物,甚至在春运的人山人海里回想起爆笑桥段突然就乐了起来,暂时忘记了自己已经单脚站立了36个小时。
基于以上分析,《人在囧途2》之泰囧很可能成为今年中国电影的最大黑马。
导演兼编剧兼主演徐峥(别百度了,就是《春光灿烂猪八戒》的那头猪)很严格地执行了贺岁片的工业流程,该有的全都有了:有笑料---王宝强(别百度了,就是《士兵突击》里那个二)扮演的二逼阳光青年,正面遭遇徐峥扮演的精英装逼青年。
两人身后,还有专注倒霉三十年的黄渤一路追杀。
有温情---无论是陶虹和徐峥的夫妻温情流,还是王宝强的母子温情流,都让电影院里瞬时安静下来,观众暂时停止了大把大把往嘴里填塞爆米花,而是认真呼吸,努力眨眼。
有床戏---你根本不会相信眼前发生了什么!
真的有床戏,而且极腐!
而且爆笑!
事情发生在第25分钟到30分钟,全场观众的腹肌都快断了。
有大场面---听说这部片子总投资2000万人民币,虽然是一部屌丝级投资的影片,但是徐峥还是安排了追车、黑帮对峙等大场面。
但是,追车的车子加起来大概不超过10万就是了。
有屌丝逆袭---狠重要!
这世间有什么比屌丝青年最终心愿得偿更让人振奋的事情呢?
感谢范冰冰范爷,她扮演的女神狠有说服力,估计也拿不到多少片酬,但是让结尾增色不少。
徐峥、黄渤,徐峥,黄渤,你想到了什么?
《疯狂的石头》。
有人肯定会问,《人在囧途2》和《疯狂的石头》相比如何?
坦率说,还是要差一点。
《疯狂的石头》不是贺岁片,是纯喜剧。
徐峥自己第一次做导演,拍贺岁片,不可能做一部从头笑到尾的爆笑喜剧。
徐峥自己又做编剧,自然也忍不住要炫耀一下剧本书里学的技巧。
比如一开头就是同时交代两条线索,再比如说台词全都是写成潜台词,完全没有“你不知道吧?
事情是这样的。。。
吧啦吧啦吧啦”。
所以,看起来故事是圆了,拍得也很流畅,但是总有些小瑕疵。
让人看了觉得徐峥还不足够倒霉,而且倒霉程度不是逐次提升,刺激不太够。
同时笑点要能再多再密集一点就好了,我们完全承受得起。
最后,笑点基本上是纯表演,一个网络段子都没有,也没有流行台词可以让人背的可能,有点脱离群众,群众总是需要点段子的。
不管怎样,年底终于出现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贺岁片。
2000万的投资,估计能过一亿票房,弄不好过两亿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观众实在是憋太苦了,之前倒逼《少年Pi的奇幻漂流》逆势票房大涨就是一个预兆。
在这个时间点上,能让观众开怀大笑就是王道。
最后,我知道很多人又要说我是帮人营销,拿钱吹捧。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个分析完全是正确的。
在这个故事里,徐峥从2000万的制作费里艰难地划出来一笔钱给我,要求我帮他做营销。
如果票房大卖,他承诺我可以和范冰冰晚餐。
关于这个故事,我还有第二个版本。
在这个版本里,我根本不认识徐峥,纯粹是看完电影之后因为喜欢而义务写这篇东西,以此纪念我的朋友们当年在看完《疯狂的石头》之后,自己掏钱买票在街上发给路人以此支持宁浩的壮举。
前后两个故事,你更愿意相信哪一个?
这个。。。真的好笑吗。。。你们知道8.6分有教父3吗?
也就是一部票房比较高的喜剧吧
太可爱太好玩了!比起第一部来说,制作更加精良,节奏控制的更好,影院里笑声不断,全程无尿点,今年看过最好笑的电影了。虽然徐峥在预告里说过好的喜剧电影不应该是一直笑,应该留有空间,但是煽情的“空间”还是稍微多了一些。但是…导演,说好的人妖呢?★★★★
①确实很好笑,我觉得不比国外的公路喜剧差,而且因为笑点都很接地气,国内观众会理解的更容易②王宝强比我想象中演的好不少,虽然演的还是自己,徐铮黄渤更不用说③有些桥段略微造作了些,结尾撕授权书和夫妻重逢更是让我有种在看芒果台师奶剧的错觉,堪称败笔
你拍着手傻笑,却不知下一秒就要热泪盈眶。
泰囧比人在囧途华丽了很多,但是却不如人在囧途搞笑,但是贺岁档去看感觉也蛮不错的!
我就问下徐铮,预告片里拜佛那段呢,说好的人妖呢?
能让我看完。
只能说很一般的喜剧片,相比于人在囧途1只是粗俗的笑料多了,依然没什么突破之处。但鸡巴这个片一度冲到9.1分还尼玛号称没水军?我去你骂了隔壁,人在囧途1我打了3星,这个最多2星半,但尼玛为了让更多人的知道这个屌片到底值多少分,我去你妈的怒打1星。
前半段有意思,主要是剪切干脆漂亮,后面的感情戏份就不是靠技术能突破的了…不过确实比成龙那个好笑一些,但是靠250的人格造就的笑点还不如暮光四下的那个有意思,贵精不贵多(-_-)zzz
高圆圆、范冰冰都被王宝宝搞过了。
喜剧中的经典,真的很搞笑,宿舍里几个人一块儿看的,笑到合不上嘴,特别喜欢黄渤。
抄了别人的剧本还不好笑
我为什么要看呢 ,因为我周围的同事都看过,他们为什么要看呢,因为他们周围的朋友都看过,并且众口一声的吹捧表扬赞。即使和同事没共同语言,我那被国产喜剧摧残过的心灵也阻止了我去电影院。我在家看的,事实证明,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已经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
3星半吧,有几个桥段还是很好笑的。但可怕的是,走出电影院脑子里竟然回想不起来啥东西。王宝强完全本色出演,黄渤的角色没啥可发挥的。当还珠的音乐响起,我被吓了一跳。。。。我怀念《疯狂的石头》。
笑到打翻了爆米花
也就那样吧,哪有那么好看。
傻根演了回文艺青年
低俗喜剧的精品
三傻大闹Thailand,欢乐多多。。。ps:王宝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