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看了四天,终于把这部恶评如潮的片子啃完了,倒是没感觉有传言的那么难看,虽然与前作存在一定差距,但还是相当程度地延续了前作的风格。
只不过经典续作的普遍尴尬就在于此,没有突破就会招来不屑,更不用说这样水平还略有下降的作品了,显然骂声一片是再正常不过的。
水平下降的方面主要有:1、石头姐姐一把年纪了还要卖弄风情……作为观众如果拍着胸脯号称没受到视觉虐待,实在有点点违心,まあ、体谅到石头姐姐也不容易……= =++2、心理医生同学实在有些呆头呆脑,和尼克警探的帅度是么有办法比的(哪怕是和现在年过六旬的道格拉斯都没法拼呐)。
所谓Risk Addiction,说的并不只是美女小说家,心理医生虽然外表正统,但他之所以会被她吸引,也是由于内心深处对Risk的渴望。
可惜Thewlis同学木讷有余、激情缺乏,和努力地卖弄风骚的石头姐姐很不搭调。
3、除了演员水准下降外,情节上没有任何突破。
在大家都知道美女小说家不简单之后,还照搬前作的套路,显然毫无冲击力。
4、为了弥补故事情节的不足,只好靠增加色情噱头——SM、众P等等,纷纷登场,可惜除了游离于叙事之外的生硬感,并没给观者带来任何感官刺激。
以上是作为看过前作的观众而言,如果没看过第一部,我想这部还是可以作为打发时间来看看的。
不过随着石头姐姐的年纪彻底不再适合这一角色和本作票房的惨败,我想本能大概不会再有续作出现了吧?
ちょっと、残念だね~
《本能2:致命诱惑》2006年依然由性感迷人的莎朗·斯通主演,由她亲自挑选导演和合作演员,定下影片基调。
其拍摄过程波折重重,甚至因为导演和男主演的数次更换大混战,差点几度胎死腹中。
但《本能》1992年的傲人票房毕竟是个不小的诱惑,续集剧本完全延续第一集风格,只不过,场景从阳光灿烂的旧金山移师到清冷绅士的伦敦,稍显浮躁的旧金山警局也被冷面无情的苏格兰场替代。
虽然耗资7000万美元的《本能2》在美国只收回500万美元,列为2006年最赔钱影片之首。
但却不失为一部以精神分析理论为背景的经典杰作。
片头,由一闪一闪的一条光线开始,模糊变得清晰,加上穿透力极强的背景音,由缓慢到急促,飞速行驶的汽车将后退的街边建筑变得模糊,还有车内尽情挑逗,激情四溢,贪婪的享受欲望的男女,无不刻画出一个惊心动魄的画面,扣人心弦。
汽车飞出桥面,背景音乐停止,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后重重的冲入水中,一声巨响加上溅起的浪花构成了《本能2》惊心动魄的开场。
从心理学的视觉,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部影片带给我们的思考。
第一次见面凯瑟琳就与治疗师展开了的较量。
麦克受司部委托对嫌疑犯凯瑟琳做评估,凯瑟琳却要求她的律师回避,她要与治疗师单独谈话,她的无所畏惧代表她认为自己可以掌控局面,看看这些对话:凯瑟琳 “司法部想知道我会不会危害别人,你是司法部派的心理医生,一定会说我危险,我的心理医生说不会,法官会裁定”。。。。。。
格拉斯 “据我所知,你是作家,都写些什么?
”凯瑟琳 “谋杀、性、暴力”(背对着心理医生)格拉斯 “有没有写过你自己”凯瑟琳 “我不写自传的”格拉斯 “真的吗?
为什么”凯瑟琳 “或许我喜欢轻松的坐着,听别人自诉吧”“比如,你看起来就像离过婚” (开始对治疗师进行反击)格拉斯 “你凭什么认定我离过婚?
”凯瑟琳 “戒痕还没消”格拉斯 “你观察力过人”凯瑟琳 “对,但我猜错了吗?
”格拉斯 “猜错了会比较好吗?
”凯瑟琳 “我猜对了会比较好吗?
”格拉斯 “告诉我,你害怕什么” ( 治疗师开始防御,双手抱在胸前)凯瑟琳 “无聊”格拉斯 “所以你才喜欢冒险” 凯瑟琳 “我确实喜欢冒险”格拉斯 “比如超速驾驶、同时嗑药和性交,比如没有律师在场就和我聊” (治疗师想要控制局面)凯瑟琳 “那是你的建议吧” (打太极,轻轻地推给治疗师,读出治疗师的潜意识)格拉斯 “比如因杀人案受审,太冒险了。
你可能要坐牢”(治疗师继续)凯瑟琳 “无罪就不必”格拉斯 “经常有无罪的人进监狱”凯瑟琳 “有钱无罪,请亨利•罗斯辩护就不会”格拉斯 “既然如此,你无罪就不刺激了” (这句话问的好)凯瑟琳 “你也喜欢冒险” (转移话题她要扭转局面)格拉斯 “但我并没有因杀人案受审” (治疗师把话题扯到自己身上容易引起攻击)凯瑟琳 “时候未到”(点烟,象征攻击)格拉斯 “抱歉,这里不能吸烟”凯瑟琳 “你知道我喜欢你哪点吗?
,你喜欢掌控全局。
和我一样。
”凯瑟琳勾起了男治疗师格拉斯的控制欲,凯瑟琳也一样,她通过什么来控制周围的人——“性”,她是一个双性恋,可以同时跟男性和女性保持性关系。
治疗师给凯瑟琳下了一个诊断,说她有“嗜险症候群”,对别人有伤害对自己也有伤害。
这个诊断可能会导致凯瑟琳进监狱。
格拉斯也要完成“嗜险症候群”的论文,他执着地把凯瑟琳当成病人。
凯瑟琳也在研究,为她的小说做研究。
从现实层面而言,他们都在对方感兴趣的世界里充当了重要的作用,互为研究、成为探索的工具,从这一点就注定了这个治疗是不合适,也不可能成功的。
其实格拉斯是有机会保护自己的,当凯瑟琳被释放后来找他,要求做治疗。
看起来很可怜,需要帮助。
治疗师因设置的原因,(作为司法部要求的评估专家不能同时为其评估的病人做咨询治疗的),这时治疗师的拒绝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
但最后他突破设置答应了,接受了这个病人,“我们再约谈一次吧”——“嗜险症候群”的诊断也是下给他自己的。
设置,在心理治疗关系里最重要的,既保护来访者也能保护治疗师不被伤害。
突破设置就像医生和病人在没有任何防护和杀菌的条件下而暴露在充满病菌的环境中,危险可想而知。
有些想做心理咨询的人想当然的希望到茶室或者咖啡馆这样的地方“聊天”,其实也是想突破 设置,实际上这样的地方不足够建立心理上的安全感,咨询效果大打折扣并且潜藏危险。
回到电影,又是设置,在酒会上凯瑟琳“故意”与治疗师偶遇,麦克因设置(不在治疗以外的场合见病人)要离开,有这样一段对话。
格拉斯:你一定是知道我来,你才来的。
凯瑟琳:我知道有人和心理医生打网球。
格拉斯:跟他们上床,卖药给他们,替他们写剧本,但我不做那样的事情。
凯瑟琳:(步步紧逼)我们找个地方喝一杯怎么样?
格拉斯:我说了不和病人社交。
凯瑟琳:(退了一步),好吧,我们纯聊天怎么样?
格拉斯:明天再谈。
这时治疗师是有边界的,还可以掌控局面。
但酒会之后格拉斯找了自己的女同事替代,并和自己的同事做爱,整个人都在幻想着凯瑟琳做爱,甚至模仿凯瑟琳书中描写的做爱姿势。
有人说过:你的欲望就是我催眠你的直接源头!
这些东西就是男主角格拉斯被催眠、被控制的的原因所在。
心理医生还有个“噩梦”,七年前有一个病人,格拉斯感觉到了他的危险,他没有报警,而那个病人把女友杀死了,他很内疚,这件事折磨他多年。
非常内疚,他告诉了他的前妻。
(又是突破设置,没有边界)他的前妻把这件事告诉了一个记者(她的情人),他担心记者把这件事披露于世,由内疚产生了恐惧。
但遗憾的是,人们总是重复相同的行为,接到前妻电话,在记者死亡现场,格拉斯发现凯瑟琳用过的打火机,他把它丢进了垃圾桶。
和七年前一样他明明感觉到那个病人的危险,选择了同样的忽略!
凯瑟琳非常清楚,他致命的黑洞是什么,她都利用了,这些催眠是渐进式,渗透式的。
直到她坐在椅子上,叉开双腿对他说“你想和我做爱吗···喜欢什么姿势?
```”我们看到的是一次经典的催眠场景!
最后凯瑟琳起身准备离开并说道:“时间到了···我要终止治疗”。
留下一个无助的治疗师!
一般来说,结束治疗,病人会比较焦虑,但这里情况恰恰相反,治疗师非常焦虑,不停打电话给凯瑟琳,疯了一样的要求凯瑟琳给自己留言,跟踪凯瑟琳•••(已然失去了一个心理医生最起码的自知能力。
督导师已经觉察到危险,要求格拉斯终止治疗:“她有可能是杀人凶手,但你把她描述成像等待救助的公主”格拉斯开始混乱,不知道该相信谁。
过度卷入使治疗师不能抽离出来,无法站在中立客观的角度分析看待问题。
当格拉斯发现更多的证据证明凯瑟琳有杀人嫌疑时,凯瑟琳利用格拉斯的恐惧。
不断地控制他,把他身边的权威变成攻击他的工具,到最后包括他的督导师也知道了他和她上床,准备把她溺死在水里。
格拉斯完全崩溃了,她用他最认同的权威打击了他。
这时督导师开始卷入···(似乎是因为电影拍摄的需要而留下的伏笔,如果可能的话,也许下一个续集,就是督导师的“噩梦”,呵呵) 格拉斯“完蛋”了,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是因为他自身的原因,但是,凯瑟琳是真的“存心”想要“诱惑”“整”死他吗?
也许不是!
答案在她的小说里,她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态:“她信任这位医生吗?
她曾经说过,她需要她的帮助,但她真的需要吗?
这一点她自己也不清楚,如果一切进展顺利的话,她便是需要,如果相反,她便是不需要。
那样的话,不管结局如何,她都能找到保护自己的理由。
” 由此可见,每一个来咨询或者治疗的都希望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当画面定格在蓝蓝的天空,美丽的建筑,温暖的阳光,绿绿草地上时,一切归于平静美好的景色未必可以让我们的心安静下来,凯瑟琳来精神病疗养所看望格拉斯,并把她的新书——《凯瑟琳·吴尔芙心理分析师》送给了格拉斯,留下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吻,说了最后一句:“宝贝,快点回来,我想你”,然后转身离去,看着凯瑟琳的背影,格拉斯打开书见扉页上面写着:“给格拉斯:没有你我就做不到了,爱你的凯瑟琳”。
看着风起时凯瑟琳飘动的大衣、裙摆,看着远去的背影,麦克的嘴角收缩了。
弗洛伊德把全部精神分析学概括为两个基本命题,即潜意识和本能或欲望。
如果说潜意识论是精神分析学的核心,那么本能论就是潜意识论的核心。
在弗洛伊德早期的理论中,把本能分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两类。
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一种原欲、一种力量,他称为力比多(li-bido),表现为性的冲动,寻求快感的满足。
弗洛伊德在后期理论中,提出了“死的本能”这一概念,他把以前提出的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合而为一,称为“生的本能”。
这样便形成了两极,生的本能代表着创造和爱的力量,而死的本能代表着破坏和恨的力量。
片名其实直接点出了这样一种主题和寓意。
跌宕起伏的情节,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内心深处的交锋、争夺,背景音乐的良好搭配,对心理学的完好掌控,使得《本能2》成为不可多得精神分析为理论背景的电影,认真观看,思考,似乎确实可以让我们看见本能的真实面目,不过在我看来也许叫“本能较量”更为合适。
可以引以为戒的是:作为一个咨询师,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局限性,知道我们的心灵在什么地方。
我们也是普通人,也可能是病人。
记住一个咨询室坐着两个人,一个焦虑一点,一个更焦虑,那么更焦虑的那个就是病人。
抱着对《本能1》的好感,找来了这部片子。
很遗憾,看的这片子是部盗版,从银幕上拍下来的,画面难看,声音也过于杂乱,就此,也想看看这部曾被吹捧的片子。
看这部电影很伤脑筋,要不住地思索,关注着银幕上的一举一动,到最后,似有所悟,但比之上一部却感觉差之太远。
就象沙家浜中的那位国军参谋长所说:这个女人不简单。
就象我们国家中流行过的一句俗语:最毒莫若……
两星给莎朗,女神就算是老了,嘴角的褶皱尽显岁月的痕迹了也还是女神。
哪怕那些诱惑少了本能1的信手拈来和恣意狂放,令女人也欲罢不能得爱她之外,她也还是个风韵犹存的妇女。
还有一颗星给男主的腹肌,起码比一的有看点啊虽然胸毛和长相什么的因为不是我的菜瞬间减分。
剩下的,基本与一相差无二。
很艰难才看完,甚至没有一点意料之外。
“死”的人都按照剧情一个个死了。
唯一的看点大概是心理医生最后努力牵起的嘴角?
想想,还是止于一更好,起码女神可以永远是女神啊。
为何大家都只关心女主老没老,却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影片本身上?
这么低的评分着实不太中肯。
从剧情安排上,在给定女主是杀人凶手的前提下,依然能让观众反复犹豫和怀疑案件的真相,参与故事的推理,这已经是一大成功。
更值得一提的是,多重故事线的并行发展,和烧脑的心理解析。
唯一让人有点遗憾的是,故弄玄虚有点过,以至于不能完全确准事情的真相,略显捉襟见肘。
但总体不失为一部优秀的心理犯罪片。
故事的深度也较《本能》有很大的进步。
沙朗·斯通的演技丝丝入扣,气场镇压整场影片,也远比在《本能》中的表现成熟细腻得多。
总之,我认为总评分远远低估了影片的实力,希望看到我点评的朋友能重新对影片有所期待。
我没看过《本能》,很多人说那是个绝对的经典,沙郎斯通凭那部片子一举登上性感女神之宝座,至今不衰。
可是,我没看过那片子。
我只在昨晚,去影城看了《本能2》。
这部电影直看得我是龙心大悦春心荡漾。
时隔这许多年拍续集,沙朗真是好勇气。
快50岁的女人,保养的再好,也敌不过岁月的无情侵蚀。
于是,我看到的,是个皮肤粗糙肌肉松弛的黄花美女。
COCO说,她的腿还是保养的很好的。
我笑:你那是没仔细看,坐在影院第一排正中间位置的我,可是看的细致。
有个凯瑟琳躺在诊所长沙发上的镜头,给出了腿部特写,那些肌肉分明是无法抵挡地心引力的统统想要叛逃敌国。
COCO骂:你我到了她这年纪时可能还不如她呢。
是的,我承认,我或许是真的不会如她保养的好,可是我到了那年纪时一定不会露胸又露腿的拍大特写。
没那身段不要紧,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可是,容貌或许会老,神情气质不会老。
凯瑟琳是性感的,却并不是性感在身体上,虽然她穿衬衫永远从第四颗纽扣开始扣,虽然她露胸露腿露背把能露的不能露的全露了个遍,可是,她真正的性感,却是性感在眼神里,还有那一付风骚的腔调之上。
凯瑟琳是个不折不扣的骚货,举手投足之间,全是在勾引在诱惑。
凯瑟琳也是个极端聪明的荡妇,那眼神里的邪恶诱惑,是因为她有着一切在掌控之中的笃定。
关于凯瑟琳的眼神,全片有2处最是让我心动到高潮,其一是凯瑟琳与一低贱的街头混混在小旅馆里做爱,那个心理医生正在透过房顶的玻璃天窗观望着她,她望向房顶看住那医生,眼神如此邪恶。
其二,是在影片近结尾处,那医生手拿枪指住她,随后却立即被蜂拥而至的警察按倒在地,凯瑟琳拥着那女医生,半掩在她身后,眼神里是大局已定的安然和狠决。
关于事实,她从来没有说破任何,却一直在用眼神倾诉:我知道,我知道是这样的。
我非常非常的喜欢凯瑟琳这个角色,她聪明狡诈她风骚淫荡她是邪恶的坏妖精,她看破一切却不说破,她三面三刀的玩着危险游戏。
哦~我真真爱她!
莎朗·斯通老了。
无论她如何保养,昔日里眼睛里的光彩已经失去。
《本能1》里,那充满挑衅与诱惑的眼神是很迷人的,但到了第二部,她重施故技,却只让我感觉疲劳。
十几年时间的沉眠会让很多东西失去原来的感觉,例如央视版《西游记》,例如《本能》。
除了莎朗·斯通,摄制人马几乎全部换了新血液,这导致无论气氛渲染还是节奏松弛,都与前作有了不小的差距。
要不是故事本身还有些看头,它会让很多影迷大失所望的。
不过即便如此,《致命诱惑》依然遭受票房惨败,真称得上是既不叫好又不叫座。
高贵性感的女作家(莎朗.斯通扮演)驾驶着一辆SPIDER超级跑车在繁华的夜都市里超速飞驰着,旁边搭载了一位吸食了药品而显得精神恍惚的足球明星。
忽然跑车失控了,撞开桥上的护栏在空中划出一个优美的抛物线然后堕入河中——危险!
却见莎朗.斯通非常镇定地打开汽车车窗,解开自己的安全带,然后从容地从车窗中钻出,向水面游去。
恰恰就在此时,那个足球明星在被河水没顶之后从昏睡中清醒了,他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处境:自己正坐在一辆已没入水中正迅速下沉的车中,想要解开安全带并离开车子已力不从心;再抬头看去,车外,那位美女作家正以极为优雅的姿态轻盈地浮向水面,那舒展的泳姿美丽得令人窒息,仿佛她就是一位天使,一条美人鱼…… 这就是电影《本能2》的开场。
看到这里,我关掉影碟、关掉电视、关掉灯,让自己没入房屋里的黑暗中……够了,今晚我不想再看下去了,因为我已经知道了《本能2》想要诉说的结局:男人都将要下地狱,而女人呢——都会上天堂!
很棒的电影,不是吗?
一个意味深长的开场!
不错,我一个人正在走向地狱,而你们都将浮出水面,这就是我的命运。
原文出自本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kexiao
这本续集出的和成名作相差巨大,单看2或许会觉得还像这么回事,但是和1比,简直天上人间。
本能一以桃色悬疑为卖点,开创桃色电影的先河。
故事的线索分层交错,剧中人物一度摇摆,真正的凶手时隐时现,到剧末,观影者都会有找不着北的感受。
相比之下,本能二中,剧情是垂直展开的,人物的立场十足的分明,女主人公的开场就是一段直白的表述,还没几分钟,人物的底子就能被摸透。
于是乎导演只能在电影的情节上做文章,但可惜剧本的先天不足,并没起到像上集那样惊人的效果,反倒因为情节的过于艰涩,给人华而不实的感觉。
此外,萨朗斯通在两本电影中的姿态也颇能让人玩味。
1中,是由迈克尔饰演的探员作为电影主线,萨朗斯通在剧中插入,凯瑟琳在电影中的穿插和起伏使得女性迷幻,神秘的感觉被放大了,这也是电影桃色意味的源泉。
而2里,时隔数年,女性成为了此本电影的主角,开场的人物换作了凯瑟琳,而且女主人公一出场就是十足的放荡和高调,除了给人淫乱之感丝毫没有桃色的趣味与魅力。
这无疑是本能二给人的感觉差的原因。
归根结底,大男子主义喜欢欲抱琵琶半遮面的女人,即使剧情不允许(比如一),也要搞一个可以和他抗衡的男人(比如迈克尔饰演的警探),像本能二这样女性主义一边倒的作品,拍出来难道还是给女人看的不成?
就知道会难看,没想到这么难看。
人难看,怪岁月。
电影难看,怪导演无能。
是啊,保罗范霍文的班可不是好接的!
这是拍过《星河战队》,《机械战警》,《全面回忆》,《透明人》的商业片大师啊!
十四年前,当《本能》这个烂故事到了他手里,就能翻新出“冰锥”,“翻腿” 这样一时无两的经典画面,就能把一位过气女星打造成全球的性感旗帜,就能把一部大俗片拍得让观众有种窒息的快感……可惜他不傻,十四年后,不会接这个棘手的活儿。
烂摊子没人接,只有找Michael Caton-Jones这样的烂导演,也难怪,没片约,抓着一部是一部吧,可怜的人,连东施效颦的能力都没有,沉闷啊沉闷,近两个小时的折磨啊,最后还想赶时髦,玩一开放式结局,你,你,你,你笑死我得了!
莎姐就不说她了,她老不是她的错,数落她不厚道,要指责的是那些找她来拍这片子的人,安的什么心啊?
前阵子看了她的《破碎之花》,还比较适合她一些,虽然那里面就数她戏差。
片子在英国拍的,也没有什么必要性,难不成现在好莱坞也学成龙电影?
实在没卖点了就来句:全程境外拍摄……别这么土吧?
应该是看过的,只是看过。
很经典的一部片 画面、情节、节奏都处理的非常好
狗尾續貂
没劲
24_106。其实单纯讲故事和表演也还行,男主最后被逼疯这点也演得挺好的,前提是去掉情色这方面。莎朗斯通在第一部实在是太美太性感了,14年后拍的2,跟第一部同样的裸露和床戏,虽然身材一样好,但实在脸是不会骗人的,再怎么最先浮在脑海的一句还是“美人迟暮”,怎么说,我并不想看一个50岁的裸体啊尽管是莎朗斯通
82
莎朗斯通怎么一下子老了那么多
啊……崩溃了。
金酸梅莎姐拿的实至名归~
不跟第一部比的话 还是挺好的 只是结尾有些画蛇添足 谁让你结构都类似第一部的 还有男主比男配更应该得金酸梅吧
其实第二部也挺好看的。
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也很危险啊。
大妈您不行了吧,胸都下垂了
102 好困。。。
男主真他妈丑
有重复剧情
果然还是男性性幻想的体现。并且一点进步也没有
智慧与美貌并存,我更钦佩凯瑟琳的头脑
真的好喜欢Erotic Thriller这种拉扯,反转似乎在祛魅。当然也可以批判男凝啊,不过就是这种真真假假——且不提打开盒子是否活着,有没有猫都是问题——的情欲迷雾带感。
凯瑟琳老成了这个样子 哎 伤感 虽然身材依然保持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