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

麦田,Wheat

主演:范冰冰,黄觉,杜家毅,王学圻,王志文,王姬,李歌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9

《麦田》剧照

麦田 剧照 NO.1麦田 剧照 NO.2麦田 剧照 NO.3麦田 剧照 NO.4麦田 剧照 NO.5麦田 剧照 NO.6麦田 剧照 NO.13麦田 剧照 NO.14麦田 剧照 NO.15麦田 剧照 NO.16麦田 剧照 NO.17麦田 剧照 NO.18麦田 剧照 NO.19麦田 剧照 NO.20

《麦田》剧情介绍

麦田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战国时代,赵国小城潞邑的城主剧葱大人(王学圻 饰)在祭司(王姬 饰)的主持下,举行了与佳人骊(范冰冰 饰)大婚之礼。此时,突然传来秦国大军压境,逼近长平的消息,剧葱大人只得率兵奔赴前线。结果,长平之战,赵国全军覆没。 战后,身为秦国锐士的暇(黄觉 饰)为回乡割麦所以临阵 脱逃,却在半路碰到了贪生怕死的辄(杜家毅 饰)。两人为了躲避秦王诛杀令,阴差阳错闯进了潞邑。为了活命,他们只得假冒赵国的士兵,并编造了赵国战胜秦国的誓言。骊和祭司聆听着他们的讲述,一方面对胜利的结果感到心安,另一方面却觉得此事另有蹊跷。大嘴巴的侍女不断把谎言的片段传播出去,全城的女人都为之动容,她们期待着自己男人的归来。然而,却等来了无恶不作的强盗(王志文 饰)……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让爱飞翔说的就是你3全员单恋双盲试验费马的料理凶兆一号围捕令抗联敢死队之红雪无敌拍档之万无一失硝烟背后的战争阴阳路10:宣言咒丛林有情狼2都市牧羊曲双面少女2摸金玦之守护人表情奇幻冒险迷糊餐厅第二季美人鱼之海盗来袭异能学姐最佳情侣死亡将至那小子不可爱关东大先生X战警2紫川·光明三杰城市猎人死路寻死狄仁杰之诡镇幽魂今天吃什么信任

《麦田》长篇影评

 1 ) 就是一话剧啊

《麦田》从形式上来讲,和话剧的形式反而比较接近。

但即使是话剧,一旦离开了舞台,离开了剧场这样的环境,演员必要的夸张表演很容易显得过于强烈和突兀。

而这部形似话剧的电影,也是一样。

辄等角色本来就被夸张到虚假,再加上镜头下强盗(王志文)永远飘动的头发,对暇的手势刻意地特写,整部电影都让我觉得很难欣赏。

而似乎永远沉静的祭司和骊,又进一步放大了所有其他角色的夸张和荒谬。

从故事上来讲,主题就是谎言,有人为利益而说谎,有人相信了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加上深信谎言者对异见者的视而不见和排斥,当然还有真相击穿谎言后的巨大失落。

这个主题,更多是通过符号化的角色之间的对比和刻意的剧情来突显的,谁都看出来了,就是过于直白了。

无论是多么重要和深刻的道理,讲的不好,就是浪费了。

从这个方面来说,我觉得《新宿事件》也是一样。

 2 ) 《麦田》:潞邑城里的欲望

《麦田》:潞邑城里的欲望    一、白桦林    欲望来自于潞邑城,确切的说是来自于城里的一群寡妇。

寡妇作为世间一个特殊的群体,亘古以来,都艰难且坚韧的生存着。

现实中,寡妇或因为身份问题,或因为生活压力,或因为本能欲望等方面处境尴尬。

光影照进现实,《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讲述了一个寡妇所遭受的凄惨社会,罪恶人性的不公遭遇。

《麦田》则描述由一个寡妇放大为一群,一个城的寡妇的生逢乱世的生活状态。

这是一群寡妇的故事,一个因秦赵长平之战,赵大败,秦将白起坑杀30万赵地军士,赵国潞邑城成年男子死绝后留下的一座寡妇城。

    “静静的村庄飘着白的雪  阴霾的天空下鸽子飞翔  白桦树刻着那两个名字  他们发誓相爱用尽这一生  有一天战火烧到了家乡  小伙子拿起枪奔赴边疆  心上人你不要为我担心  等着我回来在那片白桦林  天空依然阴霾依然有鸽子在飞翔  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    战争的创伤不仅仅体现在战场上的血流成河,尸骨遍野,还有显性战争背后隐藏的隐性创伤。

一场战争长则几年短则几个小时,刀剑入库,枪声熄灭后战争时代,战争对于百姓生活的影响不会立即结束,而是会伴随多年甚至永世。

我们给予战场上拼命厮杀的英雄男子汉足够多的荣耀与颂扬,却少有关注这些男人背后的女性群体。

特别是战死了男人,儿子后的女人在得到世人同情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给予足够多的关注,但是她们在丧失了自己生命最重要的东西和最大的希望后,总是更容易的被忽视与遗忘。

    “雪依然在下那村庄依然安详  年轻的人们消逝在白桦林  噩耗声传来在那个午后  心上人战死在远方沙场  她默默来到那片白桦林  望眼欲穿地每天守在那里  她说他只是迷失在远方  他一定会来来这片白桦林  天空依然阴霾依然有鸽子在飞翔  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    1960年代,美国打越南,越南一个一个村庄都是女的。

长平之战不仅仅是中国才有的事情,不仅仅是古时才有的事情,它其实是人类的一种经验。

现在处于和平年代,祖国甚少战争,但在国情下,每年一度的千万民工北漂南下而形成的“民工潮”背后乡村中的留守妇人几近另一种类型,新时代的“寡妇症候群”,她们中很多人有时候一年都见不到自己男人一面,她们长年累月的独守乡田,她们的生活状态也一直被漠视。

    “雪依然在下那村庄依然安详  年轻的人们消逝在白桦林  长长的路呀就要到尽头  那姑娘已经是白发苍苍  她时常听他在枕边呼唤  "来吧亲爱的来这片白桦林"  在死的时候她喃喃地说  "我来了等着我在那片白桦林"”    二、《斗牛》VS《麦田》:上阵亲兄弟    《麦田》观影结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韩国电影《欢迎来到东莫村》,更近期的是管虎导演的《斗牛》。

《麦田》与《斗牛》的近乎一个爹妈的孩子一样,有着太多的相似的遗传基因,可谓兄弟片。

    首先,二者均取材自真实历史背景,战争年代。

《斗牛》取材抗日战争时期,《麦田》取材于战国乱世秦赵长平之战。

其次,二者在镜头拍摄中给人以画面质感强烈的视觉享受。

如果把基调低沉的《斗牛》比作沉郁灰白,磅礴大气的中国山水画,那么《麦田》就属于唯美靓丽,浓墨重彩的西方油画作品。

《麦田》的剧组远赴内蒙古额尔古纳河取景,“金日、木日、水日、火日、土日”串起了整部影片的时间脉络,大片大片的金黄麦田,饱满丰硕的沉甸麦穗让人身处这丰收金秋的欢喜场域。

最后从影片刻画人物上,二者更是形神兼备的相似。

《斗牛》中黄渤与生俱来的动物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施展与发挥。

而《麦田》中两个逃兵像猴子一样,近似蜥蜴一般在麦田里狂奔的时候,黄觉像一只松鼠模样飞速的啃着土豆皮的时候,物我两忘,人与兽水乳交融。

影片强调了人物的动物性,这种把人物动物化的手法,看似癫狂,实质逼近真实。

    《斗牛》是黄渤在一个人的城里一个人在战斗,战斗的很好。

《麦田》是两个男人在战斗,一个秦兵暇(黄觉饰)是秦国锐士,果敢勇武。

一个秦兵辄胆小猥琐。

特别是秦兵辄的一惊一乍歇斯底里异常龌龊式表演让人十分不舒服,也破坏了影片营造出的整部画面美感。

虽然导演何平说他有些地方故意处理得比较滑稽、夸张,像舞台剧一样,是为了把影片拍成一部寓言,人类经验的浓缩版。

那么以舞台剧衡量秦兵辄的夸张表演算作及格的话,那么王志文的戏份着实让我大跌眼镜。

单说形象造型上,王志文自出场到结束,一条结结实实,密不透风的大围巾上坐落着王志文的一座小头,头上奚落的假白发一直被吹风机吹飘扬在空中,最后“我自己来摸脖”最后一瞥可谓 “惊艳”全场,很拙劣,很失败。

较之于《墨攻》饰演的戏份也不多的梁王差距十万八千。

  三、男人VS女人:白天不懂夜的黑    《麦田》里的暇(黄觉)就是一个农民工:“这场仗打了10年,到了收麦子的时候,暇非要回家。

这跟农民工是一样的,春节为了团聚必须回家,至于为什么必须选在春节,不知道;为什么不管下多大的雪也要回家,不知道;挣钱干嘛,也不知道。

”    影片中胆小猥琐的秦兵辄骂果敢勇武的秦兵暇呆瓜一个,勇敢当饭吃,最后死的全是你们这样的勇士。

现实中胆小的人是很具有智慧的人,明了自己的弱点,懂得保护自己。

    现实中男人都梦想自己能三妻四妾,如猪八戒误入女儿国,如贾宝玉夜夜红楼梦。

如此春-梦,影片中却给出了噩梦般的解构。

影片中寡妇群陷入集体癫狂的状态,聚众酗酒,贪婪地趴在暇和辄的身上闻汗臭、酒臭,扒他们的衣服。

一个男人如何处理好与二个女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人生难解的课题,更甭说想管理一群女人了。

    现实中恋人,夫妻,女人都骂男人这不中用,那不行,都非常现实的把自己的男人与电视剧中富公子型男做比较,然后牢骚一番。

影片中给出了丧失男人后的女人从欲望跌至绝望的跨越转变,这是无法名状的孤独的悲伤痛楚。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

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

好景不长,赵明诚早逝,世态炎凉,李清照心力交瘁,词风大变,亦留下千古名篇。

可又几人忆起这词作背后的梧桐更兼细雨……    2009-10-24

 3 ) <麦田>观后

(以下为妞妞口述,小满中士记录,没有删节。

后半部分由小满中士提问,妞妞回答。

全部内容均没有他人提示。

)<麦田>好的地方在那两个男的一个一直是说“我是秦国人我是秦国人”,那个男的说“在我们逃出去之前我们是赵国人。

”范冰冰她们那些女的还把那两个人灌醉了酒让他们睡觉。

那两个男的想自己说瞎话想让那些赵国人觉得是自己胜利了其实是秦国人胜利了。

而且他们赵国的那些去打仗的男的也都死了。

给秦国打仗的那些人还喊“秦王万岁秦王万万岁!”那些在自己国家种地的那些人还以为是赵国一夜杀死了40万秦国人。

最后那两个从秦国来的逃兵也想杀他们秦国来的一些人中的一个大官。

到最后他们种地的时候,一看好像要下雨了,他们想快点,那些从秦国来的人都跑了。

留在赵国种地的那些人还没把麦子收完呢。

那两个来赵国的人睡完觉以后醒来还说“我满身都是宝贝,我在秦国是个贵族”赵国人说“就你还是贵族呢,你身上连块石头都没有”。

最后他从身上掏出玉的那个链,范冰冰一看是她以前那个他们自己的玉佩。

那个睡完觉醒来的人还迷迷糊糊地说:“你看完还给我”。

范冰冰没有还给她。

问:这个电影里你觉得谁演得最好?

答:迷迷糊糊的那个秦国逃兵。

问:哪个场面你印象最深?

答:一大片麦子的场面,还有夜里打仗的那段。

问:你觉得那两个逃兵是不是好人?

为什么?

答:一半好一半坏。

因为有一个逃兵还想回去收麦子,那个人抓他想让他留下在赵国打仗,但是他们俩跑了。

问:范冰冰演得怎么样?

答:还行吧。

问:让你印象深刻的还有哪个人?

答:那些留下来等着收麦子的那些女人。

 4 ) 交作业

豆瓣免费观影,要求观影两天内写300字以上影评,以此作为以后免费观影的参考,可电话过来确认是否到场时又礼貌地说道,请观影两日内不要写负面的评论。

何苦呢?

既是试映,就应该让想写的人去写,想骂的人骂,想赞的人赞,如果真是好片,自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我们的豆瓣作为每一个zhuangbility或不zhuangbility的文艺青年聚集地,注册用户量高达2000多万,这足以影响很大一部分习惯在看电影前先来豆瓣看影评的人的观影选择。

也因为豆瓣的影响力,其越来越受到电影发行方的重视。

自然,我们这些天天上豆瓣的人也会觉得这是一件甚好的事情。

我们开始关注保利博纳,因为不仅可以免费甚至可以提前观影,我们认真填写那些对电影期待的话,也期待自己能选中,为了让未来也能参加此类甚好的活动,选中后还认真完成300字以上的作业,并且不写负面评论。

如果你完成了以上整个流程,那么恭喜你,你和我一样,是一个奉旨守法的乖孩子在我看来,电影一直是很私人的事物,你喜欢是因为那会你共鸣了,共鸣后你就想写字了,写出来的还是特诚恳的字如果没有共鸣你也写字,那就只能是骂了嗯,现在切入正片。

我是个没看过黑泽明的肤浅之人,何况个人也不喜欢电影这种小品式的表达方式,所以仅能表达一下浅薄的感受。

看得出是何平用心之作,金木水火土依次对应叙事,以麦田开头以麦田收尾,却是虎头蛇尾。

嫣儿上吊前的铺成似乎太少,结尾处城中女人的集体服毒自杀和范小姐的时疯时好来得太过突然,以致现在脑海中印象深刻的就剩下影片前半部分的惊艳。

到现在我依然没搞清楚这片到底想表达什么主题?

但我知道,电影告诉了我们,每一个女人都需要一个男人,无论他是好男人还是坏男人甚至是傻男人。

至于演员。

范小姐永远都是在“演”电影,一开头与妇人的那段对话依然是那副金锁的表情,她永远撑不起一部电影,倒是最后疯掉后的那段不错。

不知何平是否正是因为她这种演戏方式,而将她安插在这部需要用力表演的电影里,或是因为她实在美貌确实适合那些缱绻的无声镜头。

丑角和黄觉都很卖力的在演,他们撑起了这部电影。

王姬还是老样子咦?

王志文大叔呢,他自了了那王学圻呢?

他戏份太少生气跑了最后,如果你喜欢黑泽明,可以一看。

影院可以让此片多一颗星。

字写完了,提交作业,睡觉

 5 ) 视觉的饕餮,类型的创新 -- 评《麦田》

何平从来都是一个玩概念玩的很足的导演,他的每部作品都有着很强的符号性和指向性,从而使他成为中国内地类型片的开山者和集大成者。

他更像是一个玩家,能够把电影完全当做一种享受来操控。

在他的每部电影里,看不到所谓艺术家的野心,也看不到所谓商业的媚俗,他给观众呈现最质朴的电影的美感和快感,而“享受”成为最能代表其电影气质的形容词。

这部《麦田》,同样打着深深的导演“玩电影”的印记。

一个无中生有的故事,能够让创作者展示的如此的精致并富有冲击力,我不禁惊讶,是不是导演无意中又一次开创了印象派唯美古典主义电影的先河。

抛开这些先入为主的概念,影片在各个电影指标上都属上乘之作,但似乎观众在看完此片后感觉除了那片金黄的麦田尚有余香,其他都不知所云。

这使我想到姜文的的《太阳照常升起》,两部电影的共同点在于导演都寄予了,或者剧本天生具有了多点的寓意,这些寓意很多是游离于大的主题之外的,但又在主题的框架之内无限趋近。

而这两部电影又恰恰走了两个极端,《太阳照常升起》把所有的指向性全都似隐非隐的展现出来,像是一层薄纱蒙在观众眼前,而《麦田》则完全把各种寓意隐匿在故事的整体脉络之中,完全不给观众窥一斑而知全貌的机会。

可以说创作者做这样的电影会感觉很high很有智力上的快感,而观众想要看明白这样的电影就要更辛苦些了。

影片的故事本身,并不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依赖性,它可以发生在现代,可以发生在唐代,当然也可以发生在战国时期的赵国。

而把故事安排在如此遥远的年代,使影片本身被赋予了一种仪式感。

我们虽然有着文化上的继承,但是对于那些古代人的名字,所用的器具,所穿的服饰,祭奠的礼节,都使我们有一种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感,从而使影片更加抽象,使观众能够跳出故事而关注其意义本身。

影片着力探寻了人类最原始对生命完整和尊严的向往,而麦田作为孕育生命的温床,成为影片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它代表着生生不息,它代表着希望。

影片中表现出的原始人类对性,对食物,甚至对精神的欲望,无不是对主题的一种强化和渲染。

使观众在观影的同时会有一种本性的萌动。

对于影片的细节,也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首先不得不说的是影片的画面。

这是影片的最大卖点,但好处在这种看似商业的卖点并不是脱离于影片而生硬存在的,相反,画面被主题恰如其分的使用,给人的观影感觉非常的流畅,合理,自然。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部电影中的视觉元素运用的比张艺谋的很多画框式的作品更加成熟和高级。

比如说,那片原始森林在金木水火土五天中的色彩的变化,都是那么的富有感情,亮暗之间的对比,颜色之间的过渡,都为剧情的推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影片展示了一种非常原始的人性的美感,非常的吸引人。

比如在那样一个性极端饥渴的全是女人的封闭环境里面,女人们对男人身体的迷恋;黄觉把麦穗搓开放进嘴里的一刹那,人对于粮食的那种感情;当知道自己的男人已战死沙场,女人们用自己的方式自尽时那种对生之尊严的珍视;一个战胜国的懦弱战士,因为不忍再看到人死的惨状而叛逃,等等的这些,都是人类从古至今最普遍也真挚的本性。

生而为仁,生而为义,这古往今来的生之法则成为影片的宣扬主旨。

导演把这些根源性的东西原原本本的朴素的表现出来,也许是不跟现代社会的道德价值观相匹配的,导演却敢于去挑战,以期唤醒人们最本质的情感。

另外,导演对于演员潜力的发掘,也成为这部电影非常值得一看的看点。

可以说范冰冰和黄觉都在这部影片中展现出了在其之前作品中所没有体现出来的表演张力。

这体现了导演非常敏锐的审美角度和非常娴熟的控制力。

在这一点上黄觉的爆发更加的完美,范冰冰感觉还是有点稍欠火候,但也比她之前的表演进步多了。

最后,仍然要表达对何平导演持之以恒的创新和自我超越的敬佩。

他的成功必将给中国的类型片以更多的借鉴和希望。

 6 ) 勇敢的尝试——《麦田》

[轻微剧透,请选择性阅读] 小广告我的影评和电影推荐都在我的影评bloghttp://moviefilm.blogbus.com/我首先必须说,要感谢豆瓣以及保利博纳提供的免费观影机会,能让我提前一天欣赏到这部影片。

然后,我必须声明,作为一个自由影评者(好装逼的头衔),我不牵扯到任何利害冲突,所以以下我的影评代表的是我个人,并且是认为客观的感受。

我对待每一部作品都会很认真,并给予一个客观和应得的评价,我不会带入其他额外的感情影响。

好的地方我自然会喝彩,我不满意的地方我自然也会提出意见。

感觉这部电影,概括来说,是一出史诗舞台剧。

这不是拔高或者贬低,史诗是英文词汇Epic,Epic film是一种电影的类型,简单的来说是指宏观背景下的人性戏剧。

至于舞台剧,那就十分好理解了,影片的信息也十分明确,五天内的故事被分割成五幕,既:金木水火土。

摄影在摄影方面,我也强烈的感受到了舞台剧的感觉,大家其实可以注意看,影片中所使用的镜头基本都是固定机位镜头,而且大多时间都是在30秒左右或者以上,充斥着舞台调度以及内心独白。

还有,影片中在群像戏中使用的90度直角俯拍镜头更是极致,我好几次在心里自己跟自己说,该切个正常角度的近景了吧,可是导演却一直用一个固定的镜头将类似的几场戏拍完。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尝试,何平的本意可能是想让观众用完全不干预,不带主观的站在第三者、旁观者的角度上去耐心的等待故事的发展。

当然,这并非创新,其实许多上个世纪的佳片都使用了这样的方法,最著名的要数黑泽明了,我特地拉了一下《影子武士》,本片的镜头使用,除了摄影技术革新所带来的变化之外,理念基本相同。

全景、中景居多;固定机位的使用以及充满场面调度;不刻意的追求特殊构图,讲究画面的均衡性……等等,这些方面的理念都是相同的。

而何平与摄影指导赵晓时(有意思的是,和何平导演一样,他也不是正统学院派出身)都完成的不错,而且许多镜头都拍得十分漂亮,在麦田的处理上更是美无话可说,并无邯郸学步之感,可以说完成的效果是相当不错的。

剧情既然谈到了本片与天皇的比较,那么不得不说说剧作。

总的来说,我喜欢,不对,是十分喜欢这部电影的故事,秦国的锐士(既是精锐士兵)为了收麦子而逃跑回家,但是却阴差阳错的与另外一个二逼逃兵来到了一个赵国的城池,而这个城市中没有一个成年男子,全是一群丈夫在外作战而务农的女人……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各种可能性与人性交锋的故事,所有导演或编剧都会和这个灵感陷入爱河。

这是一个好故事无疑,但何平在整体的处理上却有些,嗯,怎么说,怪异,这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或者褒义词,我对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第一幕,一些喜剧的让我的感觉这部影片在向天皇的《战国英豪》致敬,一群具有喜感的人通过阴差阳错的方式打了照面,然后又有《七武士》中菊千代尾随受雇武士的影子。

总体来说,我个人在第一幕没有找到一个好的状态,我总觉得很平(也许是看过类似题材影片的缘故吧)。

但随后的第二幕,剧作的质量开始回升,我也慢慢的开始进入了何平所营造的战国世界。

一些喜剧感以及戏剧的张力得到了不错的发挥,很能吸引住观众的眼球,尤其是在黄觉向范冰冰编故事的时候,把被活埋的赵括说成了无比强悍的胜利者,填埋了无数秦军。

其中穿插的,具有冲击力画面的闪回与现实形成了良好的,同时也是有效的回响。

在其中,我感受到了当年看《变脸》的感觉,黄觉的内心中充满了自我身份焦虑的冲突,我原本以为何平会根据这个继续把内心冲突放大,并成为戏剧张力的主要来源,但是我的估计错了。

随后便是将影片转入了一种假象的逃跑和阴谋论的氛围中,显得平淡、无力。

而且影片中的主要鸿沟设置得很模糊,黄觉想要回家收麦子的鸿沟似乎有闭合的感觉(鸿沟既是剧中人物面对的达到目标前的障碍,鸿沟越大,观众就越会揪心与此,鸿沟越小,那么人物就会很容易获得他想要的,便会没有吸引力)。

第三幕和第四幕的界限并不是很明显,唯一的不同就是引入了一条副情节(我认为这个设定很好),就是盗贼的入侵(很不幸!

让我再度联想起《七武士》中的情节),原本这个鸿沟裂开的很深,但是在荧幕上,人物跨越这个鸿沟却只用了不到五分钟的时间!

这,不应该是这样的。

我能看到何平的取舍,他是想塑造一个完全不同的类型影片,但是在对于这个的处理上,没有考虑观众的确切感受,他没有给予观众想要看到的,只是匆匆一笔带过。

而且,还有一个重大的问题,我简单的思考过后,也没有发现这条副情节对于整体的剧情进展有什么重大的作用,对于人物内心转变的推动力也不大。

我看到的人物还是第三幕的样子,没有变化。

在高潮幕,也就是最后一幕中,何平导演仍然给了我一个犯错的感觉,这和6年前的《天地英雄》如出一辙——烂尾。

本身这个设定是十分好的,也是具有极强的人性探索以及讽刺性。

但是呢?

我基于前面分散而不连贯的四幕,我完全感觉不到剧情拥有足够的可信度来引发最后的事件,虽然说在逻辑性上,玉佩的情节可以说的过去,但是,我还是觉得无法承担起这么大的转变。

其实从这个结局,喜欢黑泽明的朋友也可以看到天皇的影子,一种战争对人性的摧残所导致的悲剧结局。

但黑泽明在这方面的处理就十分小心,他给剧情设置了许多,基本说是无法逆转的东西,使得最后的结局令人信服,而且在照顾观众的情绪上,天皇也是十分小心谨慎,既然是整体的收尾,就必须要让这种不可逆转的、悲哀的观影情绪通过一个合理的节奏一点一点的给予观众,这样我们才能感受到故事的整体冲击力和本意。

但何平导演却是一股脑的把包袱打开,接受与否全由观众,虽然这样做不是不可以,但由于前面的不连贯性以及薄弱的人物性格,导致这一实验性的做法彻底失败了。

谈到了人物,我还得补充一小段。

影片的主要角色是范冰冰饰演的骊;黄觉饰演的暇;杜家毅饰演的辄以及王姬饰演的祭司。

我觉得骊的处理其实是不错的,但是呢,这个处理的成功是建立在大量的与王学圻饰演的剧葱大人(对不起!

我再度联想到《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那个角色!

)的闪回以及独角戏之上的,有充分足够的笔墨去描写这个人物,但问题是我觉得在其他角色的分配上,却几乎是忽略了。

暇唯一值得欢呼的内心是身份焦虑以及活埋赵军的闪回,但其他时候,他的内心和人物薄弱得像一张报纸。

辄和祭司完全不知道这些角色的具体作用,难道就是单纯的剧情发展推动者么?

他们的角色连纸上的字都没有,都是一张白纸。

角色得不到信服,观众也无法给予相应的情感回报,这也是导致影片剧情上失策的原因之一。

何平导演还有一个地方没处理好,就是内心独白的使用。

有几场戏的内心独白完全是不用展示的,观众不是傻子,他们完全能明白角色的想法和剧情的用意,本来这些部分都完成的很不错,但内心独白的大量出现,就导致了那种疲软和不自信的感觉。

把思考的空间留给观众,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范冰冰在床上的欲望场景却处理的很有意思,我不知道为什么这部分却没有内心独白。

难道观众对于情欲的思考会大于对理性的思考?

何平在剧作上的尝试无疑是勇敢的,具有创新性的,也是我个人十分喜欢和欣赏的。

但是……请允许我引用编剧界圣经《故事》一书中对多幕剧的一段描述,我觉得基本上概括了以上我谈到的地方(职业病,太多装逼术语的卖弄,下面来段简单的):“当作者增加幕时,他必须强行发明五个、也许六个、七个、八个甚至更多的辉煌场景。

这已成为一项他力所不能及的创作任务,所以他只好求助于那些遍布于如此之多的动作影片的陈词滥调。

”(何平导演看来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没有去用动作场面填充影片,他做出的选择是聪明的,增加更多剧情,但却失败了,因为太多的剧情故事与主线的鸿沟毫无关系。

)“当太多的场景竭力营造满堂爆彩的高潮时,本来重大的东西就会变得次要、重复,步步下滑,以致停顿。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具有次情节的三幕住情节会成为一种标准。

”表演一开始我觉得范冰冰的选择其实有点冒险,但没想到除了倾国倾城的美貌之外,她的表演作业也完成的很出色。

那种悲哀得让人心碎以及坚强的人物性格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真的觉得范冰冰在《麦田》中的表演很棒。

花瓶,好吧,希望你能用这部作品让这个带有贬义的头衔变成过去时。

我的老乡,黄觉,到你了。

很欣慰南宁能够出来你这样的演员,说实话,你的表演比起李少红的《恋爱中的宝贝》有了十分大,十分大,简直是天与地般的进步,但可惜的是,我感觉你被一个日本人附身了,他叫三船敏郎。

你让我感觉你在重复他的表演,特别是《七武士》中的菊千代,我不由得不去这么想。

三船君那种收放自如的张牙舞爪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黑泽明在自传《蛤蟆的油》中都说自己当时看到三船敏郎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虽然说黄觉的表演并不是那种假的刻意,但无奈选择了一条复制天才的道路,显然并不合时宜。

但你的努力和潜力能让观众感受的到,这就够了。

杜家毅,制片人其实才是他的主要身份,出演的作品很少,我唯一有印象的是《洗澡》中站在喷头下才能唱歌的男高音。

本片的表现我觉得也不错,毕竟不是一个专业演员出身,却能收放自如的在大荧幕上解放自己的天性去完成喜剧段落的演出,着实不易。

至于其他的角色,就一句话概括吧。

王学圻:台词不错,气场十足,老戏骨。

王志文:虽然背后有个电风扇,但演出很抢眼(影志的引用,我觉得很贴切)。

王姬:没什么感觉。

李歌:让我想起了《太阳照常升起》。

总结其实呢,说了这么多剧作的问题(只是我个人的拙见),但我个人却是挺喜欢《麦田》这部影片的。

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一部拥有强烈黑泽明感觉的影片,但在剧情和剧作以及包装风格上的实验性和独特性,却是让我由衷的佩服与致敬。

在中国,或者乃至世界,我们基本找不到几部类似的电影。

何平导演的野心我是看到了,何平导演的真诚我也能感受得到。

比起六年前的《天地英雄》,进步了非常多,尤其是在细节的处理和想象力上,都让人感受到了中国电影目前所缺少的和没有的,但无奈六年前的那个错误还是犯下了,既是故事的整体性以及结局的说服力上,是在是有些差强人意。

我下面要说的话和我得到免费观影的机会没有任何联系:虽然影片交出的答卷并不是那么理想,但是我无法对于这样的创新和努力视而不见。

中国电影目前真的是太缺少这些在宏观之下对于人性微观心理描写的影片了,而且视觉和影片风格上又是令人惊喜(我之所以对这部影片很期待完全是因为影片的海报所传达给我的那种特殊感)。

所以我给予6.5/10的评价。

 7 ) 咱来讨论下历史文化知识行不?

身为历史知识单薄的电影爱好者,唯一能聊以自慰的只能是——起点低,进步就快,咱勤快点时刻学习着吧-_-||| 瞧,这电影看了2小时,回家查资料自我教育时间就翻了倍。

下面,交上学习小结,呃,或者叫,略有所得但疑惑更多之请教贴。

金木水火土日电影分了章节,有些戏剧的味道,这挺好。

但分章的依据让我昏了一昏,习惯性想到了七曜,知道不对。

经查:金日、木日、水日、火日和土日,是日子的天干地支的甲子纳音的五行。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两两相配,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个组合,称六十甲子。

给个直观的例子:甲子、乙丑,配海中金。

手头资料不足,小有疑惑。

记得成书年代相近的《吕氏春秋》中并不以五行纪日,记载长平之战的《史记》也是,而后世五行日常出现在风水、命理的卜课里。

片中金木水火土的五日,是否隐含了剧作者的吉凶观?

有待同好共探!

合卺与结发潞邑城主大婚虽短,也详细呈现了婚“礼”。

其一,合卺之礼,交杯酒的前身。

用匏(葫芦)一剖为二,以七将两器(瓢)之柄相连,以之盛酒,夫妇共饮,表示从此成为一体。

我的疑惑,在两半葫芦的连接,那华丽丽的红绳……红绳或红线表示姻缘,起源并不早。

月老的故事,最初出现在唐人李复言的小说中。

是否另有什么讲究,恕我火星……其二,结发之礼。

看电影时,我把战报的上呈的情节理解成了结发礼的打断。

在我印象中,结发是需要夫妻二人在床榻上将发束相结的。

但小查而得《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缨。

”就是说,缨是许嫁的标志,表示这一女子已经有了对象。

这条束发丝绳,直到成婚的当夕,才由新郎解下,这就是《仪礼·士昏礼》所说的:“主人(婿)入室,亲脱妇之缨。

”影片中确实礼毕了。

女司仪、女祭司与城里的女人们这些全是疑问。

当时的婚礼是由女司仪主持的?

婚礼当中可以任意呈报军情?

城主不在时,女祭司的权力有多大?

城里上年纪的女人们共商大事?

有种看希腊的神话剧的错觉。

命运,巧合,神力,民众的愚昧与喧嚣。

是战士还是武士片中一正一谐的男主,衣装发型、台词动作、情节冲突,都将我的思想抛向黑泽明的黑白世界中。

怪只怪,咱在系统了解民族文化前,过早被邻邦娱乐业荼毒了。

看吧,我确实是认真看片,仔细思考,严肃学习的观影良民。

而且,我不准备把更多困扰带给大家。

这些困扰包括:骊夫人的着装,片头赵国儿歌的方言,一城人在城墙外同耕一片麦田,城中老妇的京腔,那块玉佩到底是不是金镶玉等等一系列贯穿影片的光影声色。

考据癖是不好当的,自然,我也达不到那种高度。

把无意自称历史纪录片的娱乐大片这样学习,也有失公道。

但如果不是历史,它讲了什么呢?

 8 ) 两个男人在女儿城中的遭遇

两个秦国逃兵,由于某种不可抗拒的原因,流落到赵国的小城潞邑,开始了他们的神奇之旅。

两个人,一个是精壮男,曾经是秦国的锐士,相当于今天的特种兵,一心只想回家收麦子;另一个是猥琐男,形象心理都很猥琐,心里总想些鸡鸣狗盗之事。

而这个小城潞邑,竟然是一个无一名男子的女儿之城。

城中管事的,是在新婚之夜夫君就被调上前线的美丽城主,另外一位则是长期孤独的女祭司。

精壮男和猥琐男迫于形势,自认是赵国人,赢得了女人们的初步信任。

而后在城主的款待中,又违心地编出了赵人大胜的假新闻。

没想到,这样的谎言让女人们大为高兴,最兴奋的是女祭司的女佣,她利用最原始的手段向全城婆娘们现场直播了宴会内容。

男人们醉了,因为酒;女人们也醉了,因为大胜。

在这种情况下,精壮男和猥琐男产生了矛盾,猥琐男认为应该留下来享受齐人之福,而精壮男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回家收麦子,结果呢?

正义战胜了邪恶,猥琐男的丑陋想法暂时没有得惩。

但是,一边是年轻力壮的男人,一边是独守空房的女人。

下面的情节会如何发展呢?

从片名金黄的<麦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经典的<红高粱>,难道这两者之间就没有一丝潜在的联系么?

这时候,意外却出现了。

一群强盗冲入城中,准备占城霸女。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精壮男挺身而出,拯救了岌岌可危的潞邑城,也拯救了这些险些被凌辱的女人们。

这样的行为,让美丽的女城主对这两个男人产生了一些好感,同时,也让冷漠的女祭司的思想开始有了变化。

这两个人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是好人为何有诸多疑点,是坏人为何又拔刀相助?

这种情况让女祭司对于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也让看电影的我非常纠结。

就在城里的女人们开始倾向于接受这两个男人时,意外又出现了!一件玉佩出现在众人面前!玉佩的出现完全改变了情节的走向,也改变了人物的命运........剧透到此结束。

影片的监制、编剧和导演集于何平一身,因此如果票房有问题也怪不着别人。

画面很美,美术指导霍庭霄,主要作品有<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十面埋伏>。

摄影也很有特色,用了很多俯视的镜头,摄影赵晓时,主要作品<梅兰芳>。

电影以战国时期著名的长平之战为背景,以个人命运为主线,让我们了解到这个震惊的历史事件。

立意不算新颖,手法有些老套,故事情节极其拖沓,影响了对战争背景的表现。

很多艺术化的处理,例如两人对白、单人表演,虽然可以让观众思考,但是却影响了整个影片的结构。

我认为如果这部片子由目前两小时缩短到一个半小时以内,让情节更紧凑些,效果可能会比现在好。

总而言之吧,如果你愿意在国庆长假喜庆详和的气氛中多一些思考,多一些纠结,是可以考虑看一看这部片子的。

再说两句闲话。

影片开始和结尾都有儿童用方言唱歌,相互呼应,有点意思。

但这也提醒了我,秦国与赵国的方言应该是不同的,这样的话秦国人是不是很难冒充成赵国人?

此外,电影介绍中讲到男人出门打仗已三年,但在强盗进城的一场中,强盗抱着的幼儿明显不到两岁,这样的安排是不是有些欠考虑?

 9 ) 何平的三步走

中国社会三步走,何平也在三步走。

中国社会一步步往上走,何平一步步往下迈。

钱花的越来越多,片子是一部不如一部。

我的一睡在上铺多年的兄弟,现已在电影局高就,平生最爱何平。

此君尤爱那部《双旗镇刀客》,大学时对此片的一次超水平读解,引为挚爱,曾以此交过无数次作业,后来改名曰《何平电影论》当作毕业论文,评为优等;还曾和《正午》做过比较研究,夹杂着黑格尔等诸多理论,发表在当年的《电影学院学报》上,作为本科生,这可是了不起的事。

一部片子的读解,能交如此多的作业,片子的水准首先可见一斑。

片尾,孩哥和孙海英大战,一阵飞沙走石,迷魂人眼——我奇怪地问:这啥玩意乱七八糟的?

那小子得意且不屑地瞟我一眼:嗐!

不懂了吧,这他妈就是意境!

当时我也不懂意境什么的,只觉得这片子粗粝、死硬、酷,有力道。

这种感觉也部分地在《天地英雄》中延续,虽然影片的革新意味已经大不如以前,但毕竟还能烘托出一种视死如归的热血气息。

片中至今令人记忆犹新的,是王学圻身上线条分明的肌肉,和一个叫“老不死的”的老家伙。

周韵在片中也反串饰演了一个靠舍利发光、意念杀人的小和尚,后来她和男主角姜文好上了,成了姜太太。

到了《麦田》,则连仅剩的一丝真气也不见了。

影片似乎想表达在某个国度的偏僻一隅,历史真实和身份错位之间的荒诞感,由此来衬托出一种大悲剧的情怀。

但是,制片人、编剧、导演何平讲故事的水平实在是令人不敢恭维,以至于让人怀疑他是否真的在操作一件大众商品。

在影片华丽的外衣下,是无尽的龌龊、恶心和丑陋。

男的丑陋,女的也丑陋——不是深层人性的丑陋,而是视听污染的丑陋。

要不是还有一个如花似玉、但突然又失心疯的范冰冰,片子就真的让人没法看了。

有时候,权力的掌控对艺术家来说并不是好事。

影史上,艺术家因为没有节制导致失败可谓满坑满谷。

这一点,如果放在田壮壮身上,并不令人奇怪;但放在曾任哥伦比亚亚洲总监的何平身上,真有些说不过去了。

下次,何导,讲述哲学大道理之前,先把故事说明白好吗?

我们仍然支持你。

 10 ) 很美很艺术

看完到豆瓣来评分,居然大家给的不高。

也许我被范冰冰迷住了,反正我就是喜欢她。

美色有什么不好。

也非常适合这个片子。

这个片子就是很艺术很美。

美得有点不真实,一大片金黄的麦田,一群白衣长裙的女人,等着男人回来。

一个秦国的锐士,一个胆小的逃兵,一伙强盗,一场战争。

不知为什么看完让我首先想到的是 幻城。

这个片子很有舞台效果,很适合在电影院欣赏。

突然又想到无极了,比无极好。

无极很搞笑,这个真的很文艺。

其实想给个力荐的,可是群众的唾弃有点可怕。

还是给个力荐吧,我看过不少片子,真的觉得这个很好。

一群女人的表演也非常的有效果。

大家都是练过舞台表演的么?!

片子很美,也挺残忍的。

尤其是两个男人把秦国人的胜利说成赵国人胜利的故事的时候,想到其实是赵国被坑杀的对比,对敌人的残忍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一群女人如此恨得暴力,也实在是很让人震颤。

这部片子就像是一则文言,一幕短剧,一副画卷。

简单,隽永。

流畅,略略少了些气概。

那个要回家收庄稼的庄稼汉,不要那么英雄化他嘛!

《麦田》短评

原来是跟苦竹林类似风格的片子,但既不够黑色也不够幽默,实在看着浪费时间。

5分钟前
  • ZEAL
  • 很差

很有想法的黑色讽刺战争片,王学圻和黄觉的古装超有感觉,但没想到最大的亮点居然是美如画的老范和出场自带吹风机宛若走错片场的王志文。老范的面容在发丝间隐现,美的惊心动魄,而王志文像是从某个漫画里蹦出来一样。

6分钟前
  • 麦克斯-普莱斯
  • 推荐

元素太多,混搭的有些凌乱.

10分钟前
  • 丁香树
  • 还行

什么玩意儿?

12分钟前
  • claireC
  • 较差

最近很不爱看这种古装片,无趣

14分钟前
  • 沙拉酱波娃
  • 很差

这片子太抽象,咱一般人不太好接受!

19分钟前
  • 亦瑶燕伶
  • 还行

觉得美术指导肯定是牛逼人士 画面都挺PL的之前一直以为只有北欧才会有那么纯粹的麦田景色,300和角斗士里的麦田场景在咱中国也是有实景滴……再就是范冰冰其实跟章子怡一样,如果不演那么犯贱的角色时 其实还是蛮好看的本电影觉得从美学和故事编排角度上来说都挺不错的~

24分钟前
  • Bay
  • 推荐

Wheat.2009.DVDRip.XviD-CoWRY

28分钟前
  • 金英俊
  • 较差

不咋地

31分钟前
  • 灿小烈
  • 较差

范冰冰演技巅峰

32分钟前
  • 财源滚滚
  • 推荐

可笑

36分钟前
  • 疯狂的二狗
  • 较差

那两个男的 笑死了 一堆大婶大妈级的yy。。。剧透:村里n年没男人 男人都出去打仗了,因此 当村中来了两个男人也是仅有的两个男人时。。她们笑了。。

39分钟前
  • crystal
  • 还行

操。。。

41分钟前
  • |Dime|
  • 较差

不紧不慢如散文诗般的写意,衬托出惨烈的长平之战

45分钟前
  • 松狮牌机器猫
  • 推荐

几乎再现了我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所有想象。

47分钟前
  • 昏金暗玉
  • 推荐

结尾是在搞什么?黄觉从弯变直了?

51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

挺喜欢何平电影慢慢的感觉,有些导演很有才气和特色,可是在这个时代却必须满足商业的需求,整个范冰冰来,一切风格都消失了,成为统一观看眼睛之下的失败之作

55分钟前
  • 一灯
  • 推荐

赶脚像是一部话剧。。。。。。且狗头蛇尾

57分钟前
  • 江边一只鸟
  • 还行

王志文的老道和 範冰冰的清冷添彩不少。並沒有雲雲惡評那樣的 差。

60分钟前
  • 曼靑
  • 推荐

无聊到爆

1小时前
  • 了不起的克莱德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