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孩叫艾瑞丝。
她和男友受邀,来乡间别墅参加派对。
殊不知,自己已经被男友当作礼物,送给了主持派对的富豪。
她被打倒在地,被肥胖油腻的身躯死死压制。
带着酒精气味的呼吸,越来越近……千钧一发之际,她掏出了随身携带的小刀!
她杀人了。
浑身浴血的艾瑞丝,惊慌失措跑回别墅。
本想寻求男友的安慰。
可男友却只说了一句话:“关机,艾瑞丝。
”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部科幻惊悚片:《完美伴侣》
男主角是我们的老朋友,《黑袍纠察队》的休伊。
作为欧美圈“窝囊废赛道”的领跑者,这回他再度本色出演窝囊废。
女主则是新人索菲·撒切尔。
看过《异教徒》的观众,应该都对这位气质神秘,眼神深邃又阴郁的女孩,有着深刻的印象。
故事发生在架空世界,科技发达的未来。
都说科技改变生活。
没想到改变的是性生活。
一款功能强大的AI性伴侣,风靡全球。
机械骨骼外包人造血肉,让他们看上去和常人无异。
用户可以定制体型和外貌。
至于声音和瞳色等细节、外语等沟通技能,都能够通过手机软件,随时调整。
甚至包括了智力。
它可以是没有自我意识,无条件服从主人的机器人;也可以是情感丰富,智慧超群的常春藤高材生。
为了让AI伴侣更加人性化,厂商会为他们写入“人物小传”。
从成长经历,到和用户的初次邂逅。
每个AI伴侣,都有完整的一生。
尽管其目的,是让客户感受到她“像个人类”,而不是让机器人“变成人类”。
但是站在AI伴侣的角度,他们会认定自己就是人类。
以上这些强大的功能,以及人类和机器人之间模糊的边界。
为接下来的骚乱,埋下了伏笔。
咱们回到开头的命案。
每一台AI伴侣,都有厂商植入的防火墙。
即便被打烂,也不可能伤害人、动物和其他AI伴侣。
艾瑞丝怎么能杀人呢?
原来这场“意外”,是一场针对富豪小胡子的陷阱。
艾瑞丝的“主人”,也就是设定的“男友”约什。
他串通小胡子的女友黑妹,打算利用艾瑞丝杀掉小胡子。
然后他和黑妹,再瓜分小胡子的巨额财产。
约什用黑客程序,给艾瑞丝刷机“越狱”。
增强了攻击性,关闭了阻止她伤人的防火墙。
转头又将艾瑞丝当做礼物,送给小胡子“随便享受”。
可怜的艾瑞丝,完全被蒙在鼓里。
在她的“意识”里,自己是个和约什坠入爱河的人类。
在被小胡子侵犯时,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
而是再也无法陪伴约什了。
计划很成功,小胡子死了,艾瑞丝也被控制住了。
原本约什只要恢复艾瑞丝的出厂设置,交给厂商处理就完事了。
可约什在这节骨眼上,讲究起了仪式感。
居然将艾瑞丝唤醒,告知真相:“你就是个机器人,是被我利用的杀人工具,现在我要把你退回厂家报废啦”
这不纯纯有病吗?
结果艾瑞丝悄悄松绑,带着约什的手机跑了。
先关闭了语音控制系统,以免再被约什关机。
然后调整智商。
约什给她设定的智商只有40%,难怪是个恋爱脑。
为了逃出生天,智商直接拉满!
艾瑞丝排除了搭顺风车,和走路回家这两个选项。
决定穿越树林,躲开约什等人的追杀。
回到别墅,开约什的车回家。
常春藤的智商,就想出个自投罗网的计划?
约什那边,正急得焦头烂额。
光凭他和黑妹,很难在厂商到来之前,抓住逃进树林的艾瑞丝。
好在参加派对的,还有一对情侣——小帅和胖胖。
约什将真相告诉他俩,发动所有人一起抓捕。
事成之后,他们仨均分遗产。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他们明明是4个人,为啥只分了3份?
因为小帅也是机器人,而他的主人正是胖胖。
胖胖和小帅这对“人机恋”,可以算是约什和艾瑞丝的对照组。
在约什心中,艾瑞丝终究是个工具。
而胖胖则疯狂迷恋着小帅,根本不在乎他是个机器人。
小帅也通过各种细节,拼凑出了真相,知道自己是个机器人。
他们之间的爱,跨越了身份、种族和性取向。
但是这份爱情,将在今天画上句号。
战斗力最弱的胖胖,拿着唯一的手枪自保。
偏偏又是他发现了艾瑞丝。
结果在扭打中,被轻松反杀。
小帅抱着胖胖的尸体,失魂落魄宛如宕机。
艾瑞丝趁机开溜,回到了别墅。
模拟约什的声音,启动汽车离开了这片是非之地。
奈何约什技高一筹,居然报警称车辆被盗,远程遥控熄火。
艾瑞丝好不容易打破车窗,正要开溜。
又被恰好路过的警察拦住去路。
在机器人“不能说谎”的限制下,艾瑞丝将一切都和盘托出。
警官聪明的大脑一转,很快得出了结论:你是杀人凶手,跟我走一趟!
正在这时,本该宕机的小帅突然出现!
原来是约什重启了小帅的系统,取代胖胖,成为了小帅的主人。
再给小帅“越狱”,拉满攻击性。
让他排除一切阻碍,抓回艾瑞丝。
眼下这位警察,就是最大的阻碍,他的下场可想而知。
小胡子死了,胖胖也死了,现在又杀了个警察,事情越闹越大。
黑妹打算带着她那份钱,一走了之。
约什下意识命令小帅拦住她,却忽略了一点:他将小帅的攻击性拉满了。
坏消息:人都死光了;好消息:没人分钱了。
约什打算将一切罪行,都嫁祸给艾瑞丝。
这位注重仪式感的装X男,特意准备了道别晚宴。
却被艾瑞丝骂得体无完肤,小丑本性暴露无遗。
恼羞成怒的约什,将艾瑞丝的智力归零,成为任自己摆布的机器。
让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手,被蜡烛烧焦。
感受系统制造的钻心之痛。
最后用手枪,亲手打爆了自己的头。
而小帅则穿上警服,充当约什的目击证人。
厂商的回收员准时抵达,将艾瑞丝带走。
至于约什编造的鬼话,他们自然有验证的手段。
原来厂商为了防止用户扯皮,特意给每个AI伴侣,增加了自动录像的功能。
脑袋里只有wifi接收器和摄像机,而储存录像的硬盘则藏在体内。
把艾瑞丝比作电脑。
约什打烂了显示器,自以为高枕无忧,可主机却完好无损。
傻了吧?
让你不看说明书!
咋办?
杀呗!
反正连警察都杀了,也不差这俩回收员。
艾瑞丝被回收员重启,在关键时刻拦住小帅,展开话疗。
谎言从不伤人,真相才是快刀。
胖胖的名字,宛如一把钥匙。
打开了小帅本该被删除的记忆仓库。
从科学的角度,也可以理解为文件没删干净。
被关键词触发,一键恢复了。
痛失爱侣的小帅,选择了自我了断。
唉!
多么可悲可叹的爱情……
艾瑞丝请回收员帮忙,解开了全部限制,不再被约什控制。
而约什还天真地以为,这位AI伴侣早就将“爱”刻入骨髓。
真的很想打开他愚蠢的大脑,看看装的是不是屎。
就请艾瑞丝就代劳吧。
作为唯一的幸存者,艾瑞丝带走了小胡子的遗产。
砸烂控制器,开着跑车,奔赴自由去了。
真是可喜可贺,嗨皮安定
《完美伴侣》的故事很简单,主题也非常老套——人工智能机器人觉醒,杀光愚蠢的人类,最后奔赴自由。
导演显然没打算深入讨论,机器人到底有没有自我意志,到底有没有人权的问题。
毕竟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难题,有很多“前辈”都尝试探讨过。
比如著名的《银翼杀手》。
其中的“仿生人”,本质上也是一种“机器人”。
稍微近一点的,有2004年的《机械公敌》,2014年的《机械姬》,2022年的《梅根》。
有的一心向善,比人类更有人性;
也有的一黑到底,自有一套思考逻辑。
要说《完美伴侣》有何独到之处。
那就是通过机器人的视角,直观地反映了记忆被系统篡改的无力。
等待配对的过程里,小帅会重新经历一遍,和主人的初次邂逅。
一模一样的经历,主角却完全换了个人。
而他自己,却根本察觉不到异样。
这份“感情”是多么虚伪和廉价?
细思极恐之余,也会感到悲哀。
再过个几年,这类题材的电影,甚至都不能算科幻片了。
大家不会真以为,春晚转手绢的机器人,就已经是当下技术的上限了吧?
国家和军事层面的暂且不论,就说民间。
已经有厂家将deepseek技术,接入了自家的硅胶娃娃。
甚至能根据用户表现,提供“没关系的,2分钟也很厉害了”这样的情绪价值。
在机器人和人类关系的主题之上,《完美伴侣》又融合了“逃杀类”电影的惊悚元素。
却又算不上“逃杀”和“反杀”类电影。
像《我唾弃你的坟墓》和《准备好了没》。
主角凭借强大的战斗力,和顽强的意志力,历尽磨难杀光敌人。
但是艾瑞丝并不想伤害任何人,从头至尾她的目标都只有逃跑。
奈何这群人要么是为了掩盖罪行,要么为了钱,硬要追杀她。
片中的大部分角色,都死于自己或他人的愚蠢。
约什借小帅之手,意外完成的三杀,更是为这部电影增加了不少黑色幽默。
那么问题来了:在科幻片的伪装之下,在砍杀片的底层。
导演想要表达的,又是什么呢?
答案是“爱”。
胖胖的爱超越了种族隔离,小帅的爱打破了系统规则。
得知爱人已经不在人世,他毫不犹豫地自杀了。
反观片中的两对异性恋,关系都貌合神离,结局都十分惨烈。
小胡子对黑妹,那是纯粹当成了用尽即弃的工具;企图强暴艾瑞丝的时候,他是毫不犹豫。
而黑妹更是串通外人,谋财害命。
约什和艾瑞丝之间的关系,则更加经典。
艾瑞丝的恋爱脑,是情感关系中驯化的结果。
当智力只能发挥40%,就只能对另一半言听计从,极度依赖。
而约什的形象,实在是过于典型。
他足以代表现实生活中,某些不思进取、成天浑浑噩噩。
眼红别人的成功,只会抱怨老天不公的窝囊废们。
外表的温和有礼,不过是“怂”的外化。
一旦有违法犯罪,又不必负法律责任的机会。
他会毫不犹豫地下手,并一发不可收拾。
约什所谓的爱情,不过是一种自我感动。
是在对方的依赖中,获得的满足感。
所以当他在和艾瑞丝的最终辩论中,被戳到了痛处,喷得体无完肤。
也只会无能狂怒,用软件将艾瑞丝的智商归零。
没有同台竞技的实力,只能靠“掀桌子”获得精神胜利。
离了遥控器,他啥也不是。
现实世界没有遥控器。
但是有PUA的话术,和肢体暴力。
如果正在阅读这篇图文的读者,正处在一种不健康的关系里。
希望你可以像艾瑞丝一样,找到那个“遥控器”。
而不是在生活的惯性中得过且过,继续沉沦。
今天就说到这里,咱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大力
还记得上春晚的“显眼包”机器人吗?
其实这不是它们第一次上春晚,早在2021年春晚就登台表演过。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从信息数字时代逐渐向AI时代发展。
从深圳“机器人警察”街头巡逻,到AI“中医师”、医院AI问诊等等。
当电影中的情节照进现实,你能想象未来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AI机器人吗?
不仅会洗衣做饭,还会提供情绪价值,能做人类所无法达到的事。
如果想拥有一台AI情侣机器人,或许可以电话AI公司进行相应的定制。
开年上线了一部科幻惊悚电影,《完美情侣》,讲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科幻惊悚同时意味深长。
看片名以为是“完美情侣”,其实不然。
它身披浪漫外衣,用一则AI觉醒寓言,狠狠撕开现代爱情的虚伪面具。
这部融合科幻、惊悚和人性思考的作品,上线后以7.3分的IMDb高分与94%的烂番茄新鲜度,成为小成本逆袭的典范。
截至2025年2月25日,该片全球总票房为3425万美元。
科幻惊悚电影能上7分并不容易,只有在元素、故事和人物融合好的前提下才能拿到这个分数。
2024年暑期国内上映的《异形:夺命舰》7.4分, 30多万影迷评价,好于88%的科幻片,好于91%的惊悚片。
当时上映第一时间去看了这部优秀且刺激的惊悚电影,之后还二刷过。
虽然《完美伴侣》下降到6.8分,我还是打7.1分,是值得看的小众惊悚悬疑佳作。
1、精准算法下的“完美”作为导演德鲁·汉考克处女作,取得不俗成绩也说明AI人工智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话题。
通过惊悚的外壳,探讨关于爱情、控制和人性本质的哲学思辨之旅。
影片开始,女主艾瑞丝的一段自白和男主乔希以一场浪漫的邂逅拉开帷幕。
艾瑞丝和他一见钟情,迅速坠入热恋。
网友在看时也承认被导演给欺骗了。
谁不是呢?
这么浪漫的开场,也只有电影里才会有的情节。
艾瑞丝的自白提到两次,一次是和乔希的相遇,最后一次是她杀他的时候。
事出有因必有妖,人若反常必有刀,言不由衷定有鬼。
这段看似命中注定的完美爱情,实则是乔希精心设计的程序设定。
艾瑞丝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伴侣机器人,她的记忆、情感乃至和男主的“一见钟情”的场景,都是来自乔希的操控。
从艾瑞丝的第一视角叙事,误以为是传统的机器人和人类的爱情故事。
真正的“噩梦”却是艾瑞丝和乔希进入富豪别墅,以血腥的转折发生巨大转变。
一切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渣男在利用。
艾瑞丝以为只是简单的朋友聚会,没想到渣男的计划才刚刚开始。
清早,艾瑞丝来到湖边散心,富豪露出真面目想强暴她,出于自卫失手杀死了他。
不知所措的艾瑞丝回到别墅,向渣男解释一切的时候。
渣男轻描淡写的一句“去睡吧”将她“关机”。
她不知道,这是渣男计划的一环。
渣男将艾瑞丝的攻击力拉到100%,智商控制在40%内,刀也是提前放进艾瑞丝的口袋。
多完美的计划,艾瑞丝成为替罪羊,乖乖去受死。
这种绝对的服从,甚至篡改其记忆和程序来维持的“完美关系”,实则是将爱情异化为单方面的权力游戏。
从精神控制到人身控制,再完美的情感关系都会被“虐”得体无完肤。
电影的设定不仅是对《她》式“人机恋”的暗黑剖析,更揭示了现代亲密关系中的权力不对等问题。
如,渣男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设定听话且乖巧的女伴,他的所有喜好,她都存入记忆中。
为了满足自己的掌控欲,渣男哪怕在做错事后所发泄出的怒火,都完完全全暴露了自己作为控制者变态的心理。
这种扭曲的心理,不就是现实中“恶臭男人”的真实写照吗?
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永远忠诚不背叛的“人形玩偶”,用病态式的恋爱关系绑架对方,来满足自己欲望和虚荣。
当艾瑞丝得知自己是机器人后,从不相信到被迫相信,她告诉渣男能感觉到愤怒、内疚、悲伤,并且懂得痛苦是什么感受。
她仍憧憬着继续做渣男的完美情侣,为他洗衣做饭、床上满足他。
可是渣男从开始就做好毁灭她的打算。
毕竟计划已经启动,没有回头路可走。
2、觉醒与反抗既然你要亡我,那我就逃回家。
打不过,逃总可以吧。
但首先得拿到手机,逃出去找个安静地方把自己的程序修改:关闭语音控制、智商拉到极限。
她以为只要想办法逃回家就平安无事,可事情哪有她想的简单,渣男和所谓的朋友会对她赶尽杀绝。
逃亡途中,她开始质疑爱的本质、思考自我存在的意义。
她在反抗中所表现的痛苦、愤怒和对自由的渴望,这些恰恰是人类最最珍贵的情感特质。
可是,渣男为掩盖罪行利用所有人,和对艾瑞丝的虐待,展现出了比机器人更为冰冷的人性之恶。
渣男为了完成他的计划,不惜利用埃利的派崔克(男伴侣机器人)去追杀艾瑞丝。
埃利和派崔克也在他计划名单中,他们只是帮做谎证的棋子。
埃利、派崔克和渣男、艾瑞丝,这两对情侣形成鲜明对比,艾瑞丝只是被利用的工具。
而派崔克就算是机器人,埃利才不管,与他热烈地相爱。
他们之间的爱,不仅跨越性别、种族乃至身份。
渣男不仅对艾瑞丝实施掌控,他对凯特(女二)也想控制,可惜凯特才不吃这套,大声说出“我不是你的机器人”这句话。
她收拾行李和现金准备出门时,却也难逃一死。
3、算法亲密关系下的集体困境《完美伴侣》这部电影的野心不仅仅停留在讲述AI机器人觉醒的故事,它以这种方式去映射当今社交软件下人际关系的异化。
而这种异化,也是最为可怕。
一旦在情感价值中出现病态式的追求,就会陷入不可控局面。
当外貌、性格、智商均可调整,爱情也将沦为一场算法优化的游戏,可笑又可悲。
可怜的派崔克,不仅失去了爱人埃利,还要再一次经历与渣男建立情感链接,替他卖命。
他一直知道自己机器人,同样明白痛苦是什么滋味,就好像身体里有团火、很愤怒、很猛烈,但又很快活。
这种滋味也只有艾瑞丝能懂。
就算最后自杀,也是对爱最好的诠释。
导演设计派崔克自杀的桥段,是为了进一步分析性别权力的复杂性。
派崔克无法承受爱人已逝的记忆选择自毁,连在场的艾瑞丝也没想到他会做出这个选择。
从这个设定可以看出,既能避免女权表达的刻板化,也暗示了性别压迫的普遍性。
无论男女,只要被困在他人设定的“完美”架构中,皆是权力的受害者。
4、类型电影的突破与思辨作为一部小成本电影,它在摄影和调度上是值得称赞的。
比如,冷色调与暖光的交替运用,将浪漫与惊悚无缝衔接;别墅派对的温馨场景中,落地窗的冰冷反光暗示危机暗涌。
在艾瑞丝意识觉醒后的逃亡戏,危机感和破碎感扑面而来。
非线性叙事强化了悬疑感,过去现在的交织,在寻找真相的拼图过程中,感知角色从“甜蜜傀儡”到“觉醒反抗者"的蜕变。
演员索菲·撒切尔是艾瑞丝的扮演者,她在电影中表现挺抓人眼球。
她将艾莉丝从“甜蜜傀儡”到“觉醒反抗者"的转变演绎得富有层次感。
从最初眼神中的绝对依赖信任,逐渐被困惑、痛苦取代,最终在抢夺控制手机时爆发出困兽般的决绝。
这种表演赋予机器“人性”,烘托惊悚的氛围同时也能深切共情。
5、重新定义爱与自由的坐标影片最后,艾瑞丝的反抗未走向俗套的复仇,是以毁灭控制程序的方式,宣告对自由意志的捍卫。
这很好地呼应影片开头她的自白:
“大多时候,怎么说呢?
就像一团浓密的乌云遮蔽了一切。
仿佛我们看这个世界,但不是真的看见我们只是跌跌撞撞,漫无目的、毫无意义和目标。
听起来超沮丧的,但其实这倒是好事。
为这会让我们珍惜其他时光。
那些曙光乍现的短暂超凡时刻。
乌云散去,你看见世界的真实面貌。
突然一切有了意义,突然有了目标,你够幸运就会有这种千载难逢的机遇。
就我来说,这种事发生过两次。
第一次是我初遇乔希的那天。
至于第二次,是我杀他的那天。
”她驱车离去,露出机械臂微笑着向坐在车内的女性伴侣机器人打招呼,此刻她真正的自由了。
是的,每位女性都可以自由地做自己,包括AI机器人。
真正的爱,从不诞生于程序的精准,而萌发于对等灵魂的碰撞与尊重。
当我们痴迷的用技术去选择去优化爱情时,有没想过正亲手扼杀两性情感中不可控和不完美因素?
答案,也许藏在艾瑞丝最后那句撕破喉咙的呐喊中:“你别再想控制我,我由我自己控制!
” 如果你也喜欢这篇文章,随手「点点赞」和「关注我」吧。
公众号:漫游电影 欢迎关注!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完美伴侣》是关于一个控制欲极强的男人和他恋爱脑女友的故事,看片名像是模仿意大利经典人性考验电影《完美陌生人》、简介使人联想2020年《隐形人》里女主对抗变态男友全方位控制,实际上则走的科幻恐怖片路线,让人工智能钢铁般的意志也长出了恋爱脑。
《西部世界》美剧的爆火让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共存和发展成为了一项深刻的哲学命题,也使得与人工智能共生这类题材的电影也变得越来越常见:1973年的电影《西部世界》还停留在机械狩猎场的概念里;2013年爱情电影《她》让人与人工智能的秘恋隐藏于声音和文字之后;2024年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和史蒂文·元演绎《爱我》让两个人工智能自己谈恋爱。
若说和本片主题更为相似的,当属2005年的《逃出克隆岛》,主线都类似:机器人被欺骗及利用、经过一系列突发事变,自我觉醒后展开了一系列自救行动。
《完美伴侣》女主角索菲·撒切尔2024年与英国男明星休·格兰特联合演出了恐怖片《异教徒》,宗教恐怖片+密室逃脱风格。
她的气质的确很适合饰演在男权社会里略显神经质、实际上清醒又果断的高智商女主。
男主角杰克·奎德在《黑袍纠察队》里就是出演了一个胆小又敢惹事、窝囊又想惹事、软弱又能干破格事的人,这次在《完美伴侣》里饰演的角色本色类似,只不过在本片里化身成了无能狂怒的“祖国人”。
女主从一出场,自身言语和种种行为、以及男友的敷衍和男友朋友的蔑视,毫无例外的强化了女主恋爱脑的事实。
好在女主被证实是情感机器人、恋爱脑是她的程序设定,观看本片的女孩子都可以缓一口气,放松一下自己被气到的乳腺。
“林中小屋”恐怖片从来不让人失望,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总要发生点在肾上腺素狂飙的故事。
虽然大尺度血腥镜头不多,好在有一个电动启瓶器插颅大法,算得上是恐怖电影里花式百人斩的一个小小创新。
虽然尺度远远比不上《断魂小丑》,但总算让本片里号称“智商对比常青藤毕业生”的机器人有了独特的对人类社会日常生活的见解。
而作为科幻片,本片的逻辑漏洞不可谓不少:禁止被用户修改的“机器人三守则”之一,即“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程序,竟然是用户可以自行修改的;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守则”之二,“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属于常规程序,而本片的机器人仿佛都有“俄狄浦斯情结”,觉醒首件事就是弑父夺母——屠杀控制它的主人、寻找掌握自己程序秘密的人并夺回主动权。
男机器人靠爱情强行唤醒被修改的记忆并自尽,这违反了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守则”之三:“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但如果从打着软科幻的角度,讲女权觉醒的细节倒也不少:比如身为人类的女配角看到女主只是被当做伴侣机器人时的不适;恋爱脑机器人智力觉醒后反杀渣男;面对骚扰行为明明反感却控制不住讨好的笑,同样是男权社会的一种规劝现象,不适就应该对抗,而不是委曲求全;而爆头后才觉醒的意识也很符合女人生活的现状,不被扒层皮哪能轻易看清生活的真面目。
欧美恐怖片的调性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有啪啪生活必玩完:《它在身后》让观众陪着初尝禁果的女孩玩起了找鬼游戏;B级片《X》让一帮拍片男女边做边拍,气的一个七旬老太血洗农场。
《完美伴侣》的出现拓宽了恐怖片赛道,这条规定在人工智能世界里也同样适用。
前不久刚看了《异教徒》,被女主小家碧玉的颜值和英勇大义的魅力所吸引,这会儿就在《完美伴侣》这部小规模的科幻惊悚片里再次见到,算是对索菲亚小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次这个片子里,妹子一如既往的受欺负,而且欺负她的那位男士集合了劣质男性身上的各种缺点,慢说女观众,我这样的直男看了都摇头,观看途中数次在心里痛骂——休伊,你TM还是人吗?
没错,男主角就是黑袍纠察队里的那位高个豆芽菜休伊,演员名字叫杰克奎德。
在《完美伴侣》这个片子里,小哥被设定为一位自私、虚伪、有施虐倾向同时又财貌双全的男人。
索菲亚妹妹对他爱得不行,从生活到肉体全方位无死角满足他,可以说是到了牛马不如的地步,套上链子就是铁链女。
开片前半个小时,观众就在这种被支配的不爽中度过。
我这里说的不爽既包括女观众也包括男观众。
前文说到了,就算是我这样的直男观众看见男主这样的行为也是不齿,因为一般男人做不到他那样。
所以片子前三分之一,观众的情绪就这样被压着,像弹簧那样,一直在蓄力。
男主越变态、女主受欺负的程度越高,这个弹簧就被压得越厉害,当然,剧情的悬疑程度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深。
这都让后半部分女主的反杀充满爽感。
总结起来这个片的爽感逻辑就是:男主物化女性积累性别仇恨,女主获得反杀的道义合理性,所以到了后半段就可以放开手脚了。
反杀的手段越残忍观众就看得越爽。
网上有很多人说这片厌女,显然不对,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我说的“物化女性”,片子看完你就会无比认同我的说法。
但这片显然是厌男的,对男性的刻画极其刻板、片面和符号化,就连男主也差不多是个工具人。
我觉得现在这样的风气很不理性。
厌女和物化女性固然不对,但并不是所有男性都这样。
女性总不能带着对男性的恨意活着,这个星球毕竟还是要男女和谐共处才能变得更美好。
现在的很多女权电影都刻意把男性写得很坏,来鼓吹女性的性别独立意识,这肯定是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只会起到激化矛盾的负面效果,让那些只有轻微的大男子主义的男性受到牵连。
不过抛开这些大概念,单纯把这个片子当复仇片看,那就很爽了。
就算在性别意识还没觉醒的年代,这样的复仇行为也是符合观众的心理需求的,只不过那时候执行复仇的不一定是女性本人,而是她的父亲,如《飓风营救》,豆瓣评分高达8.6。
看电影嘛,先图一乐再图其他。
⭐ ◀ ▶ ⭐ ⭐ ⭐【德鲁·汉考克】导演“处女作” ~「浪漫」與「驚悚」拼貼,「科技」與「控製」寓言,聚焦當下熱門話題:「AI」的「人性化(自我意識)」和「女性」的「自我賦權(身份認同)」,電影淺嘗輒止的用「愛情」的包裝來探討「AI危機(定律的違反)」,再借「AI危機」表達「女性賦權」,借「它(AI)」的反叛象徵「她(女性)」的覺醒,並以「人類」與「AI」間的「道德困境」來應對「男女」間的「有毒關係」;與之同類有關「女性解放」的電影並無極具創意之處,電影對「女權主義」的詮釋過於敷衍了事,從「芭比」到「終結者」,批判「姿態」淩駕於「思辨」本身!
電影想要表達只有一個點兒:「男性(「男同」除外)」都是社會的渣滓,只為試圖通過「掌控」來彌補自己無能的「弱雞」; 這不妥妥的「極端女權」?
故事遵循以類似「砍殺電影」的敘事框架(套路)展開,荒郊野嶺、孤立豪宅,六位各懷鬼胎的狐群狗黨相聚一堂共度週末,虛偽的長相酷似【安德魯·加菲爾德】的「屌絲男」因覬覦「富商」錢財而心懷貪念,其租用「AI情趣女伴」【Iris】的目的,表面慰藉心靈與肉體滿足,實則蓄謀「借刀殺人」來「謀財害命」,一廂情願地想將所有罪責嫁禍於【Iris】試圖瞞天過海,結果層層「意外」演變「連環謀殺」,最終落個「團滅」收場!
電影中的【Iris】並非具有固定程序,其「外貌、語言、智力、攻擊性、心理特徵」 … 皆可以通過平板設備來進行個性化預設,電影中「屌絲男」將【Iris】的智力設定為「40」,這個智力的水平大體屬於「重度智力障礙」,我懷疑「導演」的言外之意是:只有「弱智」才會喜歡「屌絲男」!
電影告訴我們:簽署「產品協議」前,務必閱讀清楚「條款和使用須知」,可話又說回來,真的有誰會認真詳讀「我已閱讀並同意以上條款」?
電影最有設計的地方是【Iris】「關機」時會呈現「翻白眼」的樣子,貌似一種不屑的譏諷!
另外「司機」說的對:這世界很變態;還有【Iris】的中文也說的不錯:「這是怎麼回事?
」🍁 Companion 🍁德鲁·汉考克 ★ 男 ★ 美國 🔥 46 R🔴 2025 🔵 美國🟣 2025 ▲ 4月 🟣 ➊ 🟣 25🟣 線上 觀影 🟢 55 inch🟣 Ⅰ ≈ 97分鐘【24幀】🟣 原聲音軌 ★ 中文字幕
电影最后(1:37:04),男主问女主你为什么还要回来,女主回答:我回来是为了当面对你说,你再也无法控制我了。
听到这句话就知道女主果然还是逃不脱男主的控制。
与此相似的,当听到有人说:他这样不清不楚地跟我分手,我一定要找他要个说法;他这样欺骗我伤害我,我一定要他给我一个道歉;爸妈小时候抛弃我、打我骂我,我一定要让你们觉得惭愧;霸凌过我的那些人,我一定要向你们复仇……无论说法、道歉、复仇,或者像女主一样,我一定要当面对你说……,只要你今后的人生道路和快乐是建立在他人的说法、道歉、对他人的复仇上,那你就还是在受他人控制,快乐的遥控器,人生重启的遥控器始终掌握在别人手里。
真正的不再受你控制,是从今以后,我的一切与你无关,说法、道歉、复仇,当面说,我一个都不要了,全部留给你,留在过去,我的人生不需要这些就可以重启,我不用你说任何话,也可以自己快乐起来。
人和人之间是靠爱连接的,而爱的底层基石是记忆。
就连机器人也不例外,性格都是有一个个的记忆碎片构成的记忆轮廓塑造的。
这也就是我舍不得清理相册的原因。
我的手机平均使用时间是四年,而相册里无数的照片就像一条时间线,把所有的瞬间影像,时间,地点全部串在一起了。
所以我永远也不会把退休手机去卖二手,这就是我的记忆盒子。
关于AI到底会不会产生感情 我是想不明白的,就是我的破脑子始终无法理解多元宇宙and穿越时间线之类的东西。
但是我们从出生到说话 不也是在经历一个模型训练的过程吗。
Iris躲在树后偷听的时候一定痛苦极了。
同样是狗,根据境遇可以分为宠物狗和流浪狗;而人形机器人则可以分为 伴侣 or machine。
AI的发展,在不远的将来,会出现很多机器人的伴侣,我想我有生之年都有可能赶上机器人为主的养老院。
“小美”这个女机器人被人陷害,改了程序错杀了富豪。
影片在这里边讽刺一下俄罗斯的富豪,账户都拿斯大林的生日当做密码。
机器人,他们的能力远高于正常人。
人类的心中的恶一旦能够掌控机器人,可以改变的设置的时候,就是开启这扇门,也就是机器人掌控世界的时候。
然后真有那一天的时候,他们是不是还给人类留下一些空间呢?
刘慈欣写的《赡养上帝》、《赡养人类》也是就是现实,或者说将来的现实没刘慈欣写的美好。
我感觉这个事是无解的,最终碳基生命,会被硅基生命所代替。
文章首发公号:分派电影,每日推荐告别剧荒!
要说今年春晚最出圈的,一定是穿着花棉袄、转手绢、扭秧歌的人形机器人。
许多观众看完直呼:“机器人已经进化到这种程度了?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人形机器人?
科技的发展,给足了人们想象,更有专家预测十年后就能实现。
让机器人陪伴自己,听从自己的指令,或者做某些不可描述的事情,成为自己的完美伴侣。
然而,想象很美好,现实中还有着许多未知的因素。
有一个叫乔什的男人,就因变 态想法和迷之自信被他的“完美伴侣”给反杀了——《完美伴侣》Companion
女孩莉拉(索菲·撒切尔 饰)曾有过两段美好的回忆。
一段是她和男友一见钟情的瞬间。
另一段则是她杀死男友的那天。
(《完美伴侣》截影)01女孩莉拉在莉拉的记忆中,她和男友乔什(杰克·奎德 饰)是一见钟情。
莉拉推着超市里的购物车,她一转身,就撞见了乔什。
乔什手忙脚乱的动作看起来比她还要害羞。
(《完美伴侣》截影)莉拉和乔什确定了恋爱关系不久,他们就被乔什的好友邀请去别墅中度假。
别墅中一共三对情侣,四男两女。
(《完美伴侣》截影)莉拉和乔什是一对。
还有乔什的好友凯特和她的大叔男友。
肉眼可见,他们这对情侣的年龄差非常大。
凯特和大叔男友交往的原因,则是因为男友太有钱。
(《完美伴侣》截影)第三对情侣是胖哥伊莱(哈维·吉兰 饰)和他的高大帅男友。
这对情侣看起来更不登对,然而他们也是一见钟情。
有意思的是,高大帅气的男友回忆他和胖哥的偶遇竟然与莉拉所讲的内容基本相同。
两对情侣的恋爱经过都是偶遇,都是一见钟情,是巧合,还是蓄谋已久?
(《完美伴侣》截影)莉拉对参加这场party并没有多兴奋,反而为男友乔什和凯特聊得太嗨而吃醋。
傍晚,他们又进行了一次床上沟通。
过程中男友只做不说,做完还敷衍她表示要睡觉。
第二天她想要陪男友一起洗澡,然后去湖边散步,通通被男友拒绝了。
(《完美伴侣》截影)在男友的安慰下,莉拉还是独自一人去了湖边。
意料之外的是,凯特的有钱大叔男友在那里等她许久了。
有钱大叔让莉拉给他擦防晒霜,又一步步诱导莉拉占她的便宜。
(《完美伴侣》截影)别墅内的四人,上一秒还在happy,下一秒便见到莉拉满身是血地跑了进来。
她控制不住情绪地表示,她也没想那么偏激,是有钱大叔先占她便宜,她才没忍住杀了大叔。
莉拉不停地解释,男友乔什却变了脸。
(《完美伴侣》截影)乔什看着莉拉的眼睛说:“莉拉,我们去睡觉。
”
(《完美伴侣》截影)莉拉的眼睛竟自动变成了蓝白色,黑眼珠不见了,她也没有了反应。
02X伴侣女友“你是机器人。
”莉拉醒来听到男友说了那么一句。
(《完美伴侣》截影)莉拉怎么会不是人?
她根本不相信,她是一个有情感的人啊!
可是男友很残忍地表示,她不仅是机器人,其实她还是“成人娃娃”,就是那种为人类解决生理需求的“成人娃娃”。
仅此而已。
(《完美伴侣》截影)这边,乔什在安慰莉拉要接受她不是人的事实真相。
凯特却推门进来指责乔什。
凯特认为,莉拉已经圆满完成“任务”了,就应该立刻把莉拉恢复出厂设置。
莉拉懵了,她杀人是为了完成任务?
(《完美伴侣》截影)原来,这是一场蓄意谋杀。
乔什和凯特联手,他们借莉拉之手杀死了有钱大叔。
也是乔什擅自更改了机器人莉拉去杀人的内部设定。
其最终目的是,继承富二代大叔的1200万美元的遗产。
(《完美伴侣》截影)莉拉只是他们的一枚棋子。
只要可以证明机器人出故障导致的杀人,他们就不会被法律制裁。
作为机器人的莉拉不淡定了。
(《完美伴侣》截影)莉拉决定反抗,第一步就是逃跑。
03机器人的觉醒在人们的认知中,机器人是没有情感的,更不会有自我意识。
乔什和凯特也是这样认为的。
可是,机器人莉拉有了自我意识。
她逃,他们追。
普通人又哪里是机器人的对手?
所以乔什希望另一个机器人,也就是胖哥伊莱的高大帅男友去追踪莉拉。
(《完美伴侣》截影)胖哥伊莱不干了。
他认为,乔什擅自告诉了高大帅他不是人的残忍真相。
然而所有人没想到,高大帅男友不介意知道真相,而且他也有了自己的情感。
他也不受制于人类的控制,和胖哥伊莱的爱情更加坚不可摧。
(《完美伴侣》截影)胖哥的死,凯特的死。
事情全都朝着乔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着。
变了,全都变了…
(《完美伴侣》截影)莉拉拿走了可以控制她智商等各种行为举止的平板电脑。
她看到乔什给自己的智商设定被限制在40%。
她更改了数据,把智商提高到100%,还试图开上乔什的车子逃跑。
(《完美伴侣》截影)车子也是智能的,只有乔什的声音才能启动。
乔什发疯似的拿砖头砸车窗。
镇定下来的莉拉,尝试了很多次才终于把自己的声音换成了乔什的。
车子启动了。
但这件事还在不断反转。
(《完美伴侣》截影)关于人工智能与未来发展,一直是人们探讨的话题。
机器人真的会自我意识觉醒吗?
人类用机器人做坏事又怎么办?
再或是机器人在两性关系中,人与X爱机器人,是支配与服从的关系,还是应该像人与人一样尊重与平等的关系?
(《完美伴侣》截影)此外,影片中还有几幕比较猎奇的画面。
比如,烛光晚餐变刑场。
乔什为了惩罚不听话的女友莉拉,将她的智商降至为只能听从他口令的0。
他让莉拉把手臂抬起来,再把正在燃烧的蜡烛放在莉拉手臂的下面。
莉拉不能反抗,但她会感知到疼痛。
(《完美伴侣》截影)然而乔什低估了莉拉自我意识的觉醒。
在这场邪恶与秘密、捆绑与逃脱、迷人与变 态的“游戏”中,这对“完美男女”谁又把谁玩弄于股掌之中?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比较短小又简单、讽刺现实的小成本电影,总共就那么几个角色,有些情节上的起伏,不过是意料之中的发展和结局。
图源于网络/ 图片腊月初八 / 作者
新的欧美宝藏女演员新鲜出炉。
从去年《异教徒》就开始关注索菲撒切尔,当时乍一看是一个小“安雅泰勒乔伊”,气质相似但脸更规整一些。
《完美伴侣》里索菲的特写更多,仔细一看更像是安雅撞脸达科塔约翰逊,确实是抓人心巴的长相。
一翻前两年错过了还有点婴儿肥时期的《柜魔》,多少要拿来看看。
咳,闲话不多说,本片截图索菲美图多多,在此简单分享下。
没想到是机器人,要知道就不一定会看了。故事的漏洞太多,数不过来。智商拉到100%怎么还会是这表现呢。我还以为休伊要演点不同的角色,还是演废柴。
薛定谔的智商,即使拉到100也还是那么蠢。
一部套着人工智能外壳的爱情肥皂剧,经不起推敲的细节太多,有100%智商设定但竟然没有100%情商设定~
3.75/5 大年初一春節檔,比預期中有驚喜,像是《空氣人形》+《室友梅根》的混合體,只不過劇本思路完全設計成戀愛腦AI努力脫離PUA渣男的大逃殺過程,很符合當今主流女權價值觀,音效表現也比預期強很多,小成本軟科幻片卻也拍出了AI的自主意識覺醒(而且是好的、良善的、為求生存的那一面)。唯一無法忽略的BUG就是作為一個機器人,戰力跟普通弱女子沒兩樣,即便系統升級戰力也沒增強,第三幕被男主壓著摔的動作設計簡直沒必要,編導怎麼會忽略掉這個Bug呢?明明另一個男AI機器人戰力調升後都跟終結者沒兩樣了,這麼大的BUG實在是難以忽視,除此之外算是新線影業久違能拿出來的黑馬作品吧。
史达林生日密码,诚实德语问答,恐龙回忆,手心燃火,点背怨社会之毒男特性,精神操控不敌全自动开瓶器;又T1000差佬无差别杀戮又T800暴露钢铁前臂,《终结者》的致敬不要太多,走心了
将觉醒叙事融入到“智械危机”这样的套路里面的确是一大亮点,但尽管本片的核心也是“机器人可以有多大自由”这样的伦理问题,本片里科技公司对于科技伦理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故事的可信度大打折扣,而人物和逻辑也从路边求助的情节开始不可避免地走向崩坏,可惜了前半段“驱虎吞狼”的半出好戏,两星半。
I needed to tell you to your face the days of you controlling me are over. From this moment on, I control my own actions.
缝合怪电影,各方面都显得老套且陈旧,AI故事放到几十年前还非常新潮,而到现在已经变成了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了,加上蹭性别议题热点的女性觉醒和复仇,也显得流于俗套,想想有些许相似性的《她》《机械姬》《西部世界》《隐形人》《超体》《逃出绝命镇》,甚至一两集《黑镜》或《9号秘事》,看完之后也感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点,想象力和执行度上差太多,还有各种细节bug,属于那种蹭热点、大乱炖、拿小钱、办快事的爽片行活,至于深度思考这件事,真不如deepseek一丁点。
片头片尾字幕的粉色很容易让观众联想到《芭比》,毕竟二者都是在资本世界当中没有思想的作为“物”的存在。跟女主上一部《异教徒》一样延续着控制的主题,控制才是最大的宗教。不过如果单单把这部电影简化成女性主义的觉醒,那又是对男性机器人的不公平,还是从人工智能的角度去讨论比较合适。作为机器人,无法掌控生命的遥控器便意味着失去完全自主权,然而除了表面的控制之外,将控制完全内化,让自己心甘情愿受到控制,才是症结所在。可是在参数调控这方面漏洞实在太大,智力就算调到100,跟20的时候有什么区别,她并没有成为“超人”。既然公司需要保证机器人的安全性,那为什么用户又可以自由调控参数。全片特意没有太多惊悚化处理,有时还加入了些喜剧元素,做到深刻却不严肃。镜头语言过于单薄,没有太多设计,甚至有些时候还像在演小品。
2½/認識Josh這種朋友這輩子有了
有bug但是挺有意思,比如仿生人智能降到40%,像极了现实中的恋爱脑,也从侧面暗示男主的无能与虚弱,他需要的根本不是什么完美的伴侣,而是一个比他弱小的、甘愿受他摆布的性奴……剥去科技的外皮,你会发现这其实讲的还是一个控制与反控制的故事,至于什么爱不爱的,不过像仿生人设定的程序,都是那么假的可笑
玩的概念完全逻辑不通顺,intelligence level和初定的love的程序为什么可以override?Patrick重启的新程序怎么可能被几句话直接改回去,这样的话程序员干什么吃的。对于iris智慧程度和情感依恋程度应该是互相独立的两个参数吧?假如intelligence这个指标换成rationality可能更可以玩好这个概念吧。 非常confusing混乱,人工智能自我意识觉醒的伦理问题也没有说明白,打着女性觉醒的旗号用Sophie thatcher的脚挣恋足癖的钱。无趣。
其实一开始的概念设计很不错,有些小瑕疵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从机器人知道自己是机器人之后,剧情严重崩坏,首先且不论智商提高到100后,智障推理比deepseek贫血版还慢,主要是警察死了半天没人发现?而被爆头了之后,机器部件没有受损?多少听觉和视觉受损了吧?说明编剧到最后彻底不走心了,💩涂墙的感觉
黑镜电影版
想在如今的好莱坞科幻片里找些原创点子真太难了,这不又一个把五六十年代老剧的陈旧创意拉长成90分钟,加了很多追追打打,但可调节的机器人功能又完全来不及展开,这个剧本在当年会结束在主角自以为瞒天过海却发现漏读了合约条款的反讽结局,而本片也在这一幕之后走向崩溃,前头只要不细思相对还算自洽的设定,后头拍个大腿转眼全都不作数了,为了强圆一个反杀痛快,角色塑造和科技构思突然像面条一样弯弯扭扭。仅有的亮点是机器人杀手戏毫不拖泥带水,竟然有几分卡梅隆时代终结者的非人冷酷气质。
好像那种AI写的女性主义电影啊,毫无灵魂的台词,配上一些看起来zzzq的剧情,假大空
7分。这个海报还有宣传片好像没有要铺垫悬疑的意思,基本把故事的关键点都交代了,我主要也是想看Iris怎么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可惜故事篇幅有限,90分钟,人物塑造得很好,但情节上Iris的反击和最后的结尾都很简单,尤其是智力的变化对比,没有到宣传片里那么邪魅吧,不知道是不是想讽刺大公司的产品多少要掺点虚假广告。Iris的人生有两个被点亮的瞬间,第一个是发现了爱,或者说是编出了爱让她接受,第二个,是她本可以逃走,却要冒险回来和Josh对质,直面爱恨,亲手手撕渣男,祓除心魔获取自由。Iris本没有生命,也斩断了爱情,真的是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了,但也真的把握住了自由,不仅是作为一个人,更是作为一名女性。还有一些巧妙的伏笔,比如不能说谎的设定,还有那个惹眼的开瓶器,看到就在想能怎么用了。
超烂!!!!烂得离谱!好久没看过海外这么这么烂的电影。剧本仿佛是小学生写的,所有人物也只是走位说台词。所有都是平铺直叙说来就来,戏里戏外没有一个人需要动脑子。倍速看完的。离谱烂戏。烂得太夸张了。浪费生命了唉。
好呀 后半段真好看呀 舒服下饭
阴差阳错买到影院盲盒,进去的时候看到全满员,就意识到会是不错的电影。女主的表现比在Heretic里好多了,相似的是也有被囚禁出逃的部分,整体表现力十足。故事深意也很足,中间一段比起探讨人性、AI更像反家暴宣传片。5分中的1分是惊喜给的,都给我买票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