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给力荐的人,你们在想什么?
首先,剧情开始的时候,那个被杀的人真心好冤,妈蛋去一趟邮局,就被一个想寻死的黑人老兵给崩了。。。。
真心无语。。。
跑龙套的记者,好像是个华人,好不容易不用写讣告了,挖到一个宝,那个趾高气扬的样子是在讽刺中国人么?
最最重要的,一部电影以谋杀开头,让人有点兴趣,强忍着两个多小时的无聊看到最后,谋杀什么的被霸气女律师花200万摆平了。。。
至于为什么会杀那个人,导演是准备排续集么????
最后,快结尾的时候,最后活下来的那个黑人士兵说,我真正的朋友都挂掉了,这里是说那四个黑人是到搞基的哥门么??
片中完全没反应出来虽然故事叙述有挺多还是不错,但是就细节的逻辑性最多3星,看到豆瓣评分7.8,只能2颗星了,不能坑人
战争+剧情+人性+信念+种族,人性的趋恶倾向在特殊环境里表露无遗,只有信念让人向善。
故事是好故事,可惜内函太多主次不分明,内容太乱没能安排好,重剪!
当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用不同的语言祷告着同样的祷词时,我也颤抖着和他们一同向神祷告了:神啊,为什么会有战争,为什么会有种族歧视,为什么会有屠戮?为什么我们明明都这么黑暗,犯着不同的罪,任凭我们的私欲和强暴占据内心,却还会渴望着和平和美好,向往着永远,向往着天上的国度呢?昨天晚上躺在床上和同学讨论上帝,同学认为既然上帝给了人自由意志,可以选择光明或者黑暗,可以选择自己是否相信神时,上帝却仍然主宰了人的结局,不信者即下地狱,信者上天堂,那有什么意义呢?毕晓普说他只有在祷告的时候相信神,其他时候不信,厌倦了战争的他和需要安慰的勒娜斯在战时还是彼此体会了生命的美好,最后在柴恩快死的时候,为了保护安吉洛完成柴恩的遗愿,死在枪下.胆小的柴恩一心盼着回家,他不讨厌德国人不讨厌白人,他相信着上帝会带走他们,相信上帝是个色盲,一心盼望着去天国和主相见.山姆斯认为种族歧视需要被人们心中的正直和平等取代,人类需要进步,虽然在冰激凌店时遭遇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不能阻碍他们的反抗,我们黄种人呢,不也一直在努力吗?故事在赫克托的心里一直埋得很深,"我们也为国家战斗过",一个老兵,把他的青年时代奉献给了为了人类自由的斗争中.安吉洛的朋友告诉他"记得我们的童年,这就是我们的童年",我这80后没有经历过什么,生活在安逸的年代,但我能感觉到战争的残酷,被歧视的痛苦.奇迹不是安全,最后成了富翁的安吉洛发明了安全带,但是故事中没有喜悦,没有活下来的奇迹,大部分人祷告后被杀了,我想他们现在在天国了,生命其实没有多少价值,而真正的奇迹是我们的进步.这几天新疆的暴乱还是死了那么多人,我们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而奇迹是现在的我们坐下来看完电影的时候,知道和平的来之不易,知道人人平等的感觉,知道不管你是什么颜色,什么背景,说什么语言,我们都向往着美好,有机会去选择相信神的国度.我们就像小安吉洛一样,把发生过的都记在心里,然后去创造现在的奇迹!
整部影片只注意到勒俩个场景 一个是4个黑人士兵返头杀回那家酒馆 另一个是那位意大利MM的父亲为勒争取女儿和自己的生存希望而高喊"我是纳粹主义者"这俩处的心理诠释都让我很失望- -李 你到底要表现的是什么呢? 是突出意大利人民的肤色论吗 还是让我以意大利人民的此种懦弱来凸显你的全片引线?在MTIME的影评说这些黑人士兵在这个意大利的小村庄里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我看就一个找着勒 然而那却是放纵自己民族意识的慰藉 如果李是想让我们借此片而深思黑人饱受白人的歧视之实 那么我让他失望勒- -黑人大个儿简单的几笔甚至让我无法想想他的行为多么单纯 然后就直接就被其他伏笔带过队长的十字架也不晓得是什么的寄托- -希望不只是宗教的寄托 因为这会让影片诠释的对黑人的不平等更加淡出镜头"愿主宽恕他们,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做勒什么"这是那位意大利的神甫轻声的祷告 诠释勒战争 也是几个场景中让我最震撼之处5分 OVER
看完之后,突然想起了前一阵在主流媒体上很流行的一个词“政治正确”,大概是指在发表公众言论时要注意用词,不能伤害任何一个你“可能的”听众的“可能的”感情。
如果延伸到电影这块,我想《圣安娜奇迹》可以作为一个“政治正确”的代表了。
影片中至少可以整理出三条线索意大利 - 托斯卡纳 - 战争中矛盾的人性二战 - 黑人士兵 - 种族歧视 天主教 - 信仰 - 救赎每条线索都足以支撑起一部电影的躯干,李同学却成功的把它们塞到一个躯壳里!
虽然手法不怎么高明 镜头处理和情节上远离完美;虽然视点失焦 哪条线索都没有充分展示。
就单纯在电影角度来看,这无论如何都不会是个成功的作品。
但有这么多人捧,自然有它的理由,那就是“政治正确”导演是个黑人,是白人为主流的美国电影/西方电影中少有的关注了意大利裔和黑人两个受歧视的种族 - 他们在大部分西方电影中都是被丑化的,在社会生活中是被歧视的对于这两个种族宗教情结的回归 - 在这经济危机的年代,回归主的怀抱才是普世价值,才是最后的救赎之道多么政治正确啊你看尽管我不怎么喜欢这部电影,我也不是给了一个政治正确的评价?
不错,真是个奇迹圣安娜奇迹,果然是个奇迹,在这短短的一部电影中,包含了宗教、纳粹、人性、屠杀、种族歧视、背叛、掩盖真相、谋杀、古董失窃、从一无所有到亿万富翁的传奇、民间故事甚至是争风吃醋打情骂俏。
能把这么些东西都杂糅到一起,不论电影多糟糕,都应该给导演发一个勇气奖和最佳利用空间奖。
先说故事结构,很乱套,从开始的谋杀案切到1944年黑人连队过河一段,虽然比较唐突,但还算是正常。
之后电影就不那么正常了。
故事的叙述主角一变再变,不止局限在黑人四小强中,还包括了众多的意大利村民甲乙丙丁甚至大蝴蝶和德国军官。
如此庞杂的分支剧情严重拖慢了整个电影的叙事结构,也把叙事主体搞得人数众多。
这样的结构不是不行,撞车、两杆大烟枪莫不如是。
但遗憾的是,李导并没有驾驭故事的能力,却有着什么都舍不得扔的贪便宜的毛病,所以使得电影一次一次地跑偏,一次一次地有心上炕却迈不开腿。
另外,剧中一些情节设置很让人费解,比如巧克力巨人遇到安琪儿那场戏,毕少普明明在屋外警戒,怎么就会晃晃当当闪进来个德军衰人的?
另外在一个纳粹环视,重重包围的小镇,进来四个美国兵,白天闲逛,晚上开舞会吃冷餐,间或还有游击队没事放个枪去驱散不明真相的群众,德国人怎么就那么白痴,非得等到有人告密才能发现他们?
还有最后,德国军官居然放了赫克托一把,还把配枪送给他,这位军官就是再反战,也不至于在前一秒不分百姓军人一概屠戮,后一秒就立地成佛了吧?
另外赫克托的谋杀方式也很让人费解,如果他是和鲁道夫偶遇,那么为什么要随身携带一把装了子弹上了膛的鲁格?
如果他是有预谋的,怎么会知道鲁道夫会一定到他这里买邮票?
如果他是有预谋的,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成功率更高的方式,而不是守株待兔?
另外,一些诸如一人一枪扫倒一片德国鬼子,主角往往百发百中之类的港台枪战片伎俩,我就不再揭发了。
不过这个电影的确说明了一些问题,宗教救赎和种族问题,应该是李导想要说的,尽管说的时候有些口齿不清,但是我还是听懂了一些。
李导认为,种族歧视其实是源于信仰的动摇。
记得电影中曾经有大概如此的言论:意大利人很虔诚,在他们看来,黑人和他们并没有太多区别,都是上帝的子民。
在电影中,也有一段意大利人、德国人、美国黑人祷告时的互相切换,也很能说明李导的心意:种族歧视的最终解决方法是,虔诚地信仰上帝,只有这样,在上帝之下,大家才是平等的,这可能是真正所要实现的奇迹。
总之,把这部电影当拯救大兵看的人,会很失望。
除了个别略带说教痕迹的处理有点“雷”,整个片子感觉还好。
宣传文案中把这部电影和《拯救大兵赖恩》相提并论有点夸张了,只能说故事有点像,但在战争场面的表现、细节处理手法风格以及中心思想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尽管其中有不少闪耀人性光辉之处,可是过多笔墨纠缠在种族和宗教问题上,显得心胸狭隘了点。
倒是片子结尾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安全谨慎可以防范风险,可同时也扼杀了奇迹。
我们喜欢并歌颂奇迹,可现实中却不得不在谨慎和冒险中摆荡,挣扎着寻找一条“既...又...”的路线。
随便买了一些碟,居然在the hurt locker中发现装的是MIRACLE AT ST.ANNA。
这可真是神迹呀。
先是写实,然后奇迹坦然而来,上帝保佑黑战士在这场战争中不死,安排他的后半孑然一人,安排他遇见那意大利叛徒,用德国军官的鲁格手枪替所有的亡灵报仇。
但是枉死的那数百名村民呢?
这是什么奇迹呀?
看来我还是幼稚。
如果光是从种族角度去看,这部片未必煽情至极。
如果只看制作班底和演员大腕,这部片毫无圈点之处。
如果单单场面和音乐,甚至于爆破效果,完全谈不上大制作。
但剧情是感动人的。
几乎打着哈欠看完前半段,唯一触动神经的是连连的几段巧合,权当笑话来看。
本片用了一个多小时的完整铺垫,在最后的十多分钟推向高潮,结局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虽然倒叙和悬念电影看过不少,但是铺垫的暗线放到如此之长,记忆力和观察力差一点思想都会有所顿失,而漏掉很多值得感慨的地方。
通篇围绕着miracle来表述,在意大利这个天神庇护之下的国度,在虔诚得那么淳朴的小村庄里,关心、冷漠、性、嫉妒、杀戮、求生。
刻画得如此深刻,就有保存起来再看一次的冲动。
倘若说导演的美感触觉不好的话,最后一幕完全推翻。
巴拿马的海边,蓝色的天际、蓝色的海浪、白色的沙滩、白色的西装、白色的椅子、白色的雕像,还有黑色的人。
那一刻,世上最美。
要是教徒,值得推荐你去看一遍,励志在于,只要活下去,生命中总有好事会遇到。
在黑大个的眼里小男孩的生命是生命,其他人都无所谓?在导演的眼里小男孩的生命是生命,其他人都无所谓?在诸位影评的眼里小男孩的生命是生命,其他人都无所谓?
喜欢片头,已表达一切。碎片化和情绪化。
最让我崩溃的是,那些看似纯美的,往往是在一瞬间被毁灭了形象
打仗的部分很不错 但是最后有点太神奇了……
中规中距的一部反应,种族,战争,宗教,人性的片子.
战争的残酷怎么止死亡这么简单,各种矛盾参合在一起宗教人性种族个钟亲叛别离,故事里的线虽然很多但是却没有让人看不懂,角色塑造也很有趣特别是胖子黑大兵,小细节略欠缺整个故事倒还是可以;看完电影感觉原著很值得一读。那个先死的孩子来接那个小男孩的时候说的一句话:记住这一切这就是我们的童年
斯派克·李一如既往的往里面灌民权思想,但是又忍不住大唱给主的灵歌,所以这片即不战争又不文艺还死光光(我就是要剧透! 白瞎了个片头呢
这个一定是五颗星,各方面都无懈可击。
最后一幕看得人感动~
里面的奇迹太多了
题材很好,可惜拍乱套了。虽然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但是导演感觉像是被这些传奇完全给击中了什么都想放到电影里去,反而使得最打动的人部分被模糊了。回忆套回忆的拍摄方式也有点糟糕,对叙事没什么帮助。
同是上帝的子民,为何要有战争,为何要自相残杀,为什么要有种族歧视?看了三遍,第一遍没看懂,第三遍结尾猛地感动内牛了。20150220音乐好听。
2009 2 25
镜头剪辑加分,倒序插叙,结尾太装
一个感人的宗教故事。信仰的力量!
一部莫名其妙的电影,Spike Lee的脑袋被驴踢了。
线索有些散
美中不足的是我看的译制片,减一星。
好混亂的片子
其实题材不错,故事很有意思,但拍烂了……乏味而臃肿!叙事苍白又无戏剧性!三流制作……
杀死白人!!!!!!!!!!!杀死白人!!!!!!!!!!!杀死白人!!!!!!!!!!!杀死白人!!!!!!!!!!!杀死白人!!!!!!!!!!!杀死白人!!!!!!!!!!!操你妈的!!!!!!操你妈的!!!!!!操你妈的!!!!!!操你妈的!!!!!!操你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