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下课后就去看了今天的电影排片,还撺掇了全国各地同学去看,要求完了把票根送我,我这是逼死伙伴的节奏。
今天满课,本打算下午上了课后直接逃了舞蹈课去看(我上周去探班已经逃了一次舞蹈课,T_T今天都跟不上进度了。
)今早专业课老师有事上了两节课就完了,于是下课后马不停蹄带着棒棒糖和小伙伴去了电影院,恰好赶上一场快开演。
话说我只要看到肖sir出场我就开始笑,小伙伴都嫌弃我到家了。
当看到周瑾和罗子涵吵架时,千年不遇的情况出现了,放映机竟然出现了问题,屏幕黑了,当时我已经愤怒到了极致。
有生以来看电影从来没遇见这种情况好吗?
还在我男神首部电影处女作发生,真的有种想砸了电影院的冲动。
当时一片漆黑,被电影气愤感染的也不敢出去。
过了大约两三分钟吧就开机接着放了,服务员给观众一人送了一杯可乐,但是还是抵消不了我的怨恨。
看完后厚着脸皮去前台跟工作人员要了巨幅海报,还指明要袁弘主打的那张,结果没有,哭→_→不过送的这张也还好啦。
完了死缠烂打让电影下架后把门口的展板给我留着。
现在看着微博各种秀票根都冷笑一声,弱爆了好么,秀海报才是王道。
在我的带领下好多红豆们看电影都开始洗劫影院海报了,红豆洗劫潮流盛大来袭。
刚刚把海报贴墙上开心的不行,以后每天早上醒来就能看见,啦儿啦。
就像探班时对你说的一样,我们都等制服好久了,制服肯定大卖。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你银幕事业的一个重要临界点,有了第一部就会有第二部。
大家都会看到,你会有多好。
其实我是抱着很护的心态去看的心想就算不好也要说好,谁要是敢吐槽我就骂死他。
可是看见肖凯出来的那一刹那,我还是愣了,因为超过了我对肖凯形象的最好预计,好太多了。
你不再是那个穿插于各种古装剧温润如玉风度翩翩的公子,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楞头青警员。
肖凯这个角色你最大的突破就是让人们忽略了他长得怎么样,帅不帅是其次,更多的是让人们看到你的演技和实力,尤其是很多细节方面,处理的好的不能再好。
比如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在被方队训的时候能依然锐气十足的顶回去。
在出现血泪以及查面包车时,迅速开始掉书袋,充分表现出了方队说的你很会考试,也将“高材生”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遭方队骂时会不服气的撇嘴呼气,同时也表现了年轻人初出茅庐的傲气。
肖凯他是个平凡人,也会有七情六欲,所以在面对周瑾这样的美女时,他同样会殷勤示好,在眼神以及面部表情上把握的都很合适。
更让我窝心的是你在行动时指挥警察的手势以及拿枪的动作,和周围的特警根本就没差。
天知道你是在幕后学习研究演练了多少次,才和真正的特警都相差无几。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本来是抱着去看你的心态去的,却被你演的角色震撼到了。
这个角色你完全走出了偶像派的圈限,用实力说话,你是一个演员,你的演技比你的脸更值得人们关注。
感谢秦雯,为你加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袁弘。
更感谢她说下次一定要让你当男主角,让我都不禁有了要立志给你写剧本的远大梦想。
虽然比其任达华的轻车驾熟,你显得青涩很多,但是作为处女作,你比我想象中表现的要更优秀。
对啊,你这么好,值得更好的,是我们所有人心中的想法。
31岁的你眼角都有了淡淡的细纹,周围朋友老是调侃我,他会老的啊,他已经31了。
那有怎样?
等你四十岁,五十岁的时候我依然还爱你,还能告诉我朋友,你看我男神就算老了演戏也依然很棒。
所以我一点也不担心你老了怎么办,我爱你年轻时的好容颜,到老了我也能爱你熟练的演技。
(我估计就算你有一天老了我也会觉得你很帅)这几天看你做节目的图,我仔细看了你眼角眉梢,遮不住的疲惫,禁不住揪心的心疼,你肯定都没有好好睡觉。
就这么几天时间匆匆回北京做宣传,行程通告被排的满满的,发布会却依然对粉丝关怀备至。
有豆子说觉得你这几天看起来不开心,我在想,一定是太累了,每天都马不停蹄的忙宣传,能不累么?
傻缺,关心别人的时候能不能先照顾好自己,你是我们的精气神,你要是不好我们怎么能放心?
我们期待你更多的作品,但是更希望你好好的,每天都能很开心,平安喜乐,这就是对豆子们最好的交待。
2013.2014 这是你的时代。
一路走来,你都不是一个人,至少在你变得更完美的路上,我们都会为你保驾护航。
未来不远,坐等君临天下。
这漫长岁月,我们会一起看你能走多远。
这部戏最大的惊喜是一直备受舆论诟病,在我心目中油头滑嘴的陈思成的演技!
把一个自卑懦弱可怜童年受尽侮辱的男孩,以及对有钱人的渴望心里已经变态的男人塑造的非常完美。
活捉一枚盛世白莲花、超级玛丽苏、百变谎话精——苏瑾,cos时羞辱陈思诚的都是别的女孩的主意而自己是被迫的,当丈夫的姐姐去世后让对自己有好感的方警官陪同去坟墓...且不说拙劣的演技和超出戏的口音。
无意义的男主,和打包来的其他配角。
选角这块除了陈思成外真是一大败笔其实这部戏故事框架蛮好的,但是导演的叙事能力太糟bug过多,逻辑漏洞百出,情节设置有些问题众演员演技又捉急,这些糟粕佐料生生把鲜美的汤熬成垃圾也是下了一番苦心剧中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陈思成说的用自己的人生来唤醒世界的法律自律。
去看之前没想到会是那么用心的一部作品——用心才可以称之为作品,否则只是活儿。
电影放映结束的时候,我和朋友都在座位上又坐了一会儿,没想到是这样的结局,而除了意外之外,还有对于人情人性的一声叹息。
国内犯罪片不多,我们平时都是喜欢看美剧的人,现在终于大陆也开始严谨、准备充分的开始讲悬疑故事了,而且难得的是穿针引线,伏灰千里的、耐心的铺垫,前面种种看似无心的细节在最后的水落石出中都有作用。
我很想剧透。
因为结果真不是你们以为的那样......我推荐同事和老板去看了,总之是对得起这张电影票钱和这宝贵的忙里偷闲的95分钟。
看电影之前很是纠结这个片名,搞不清楚“制服”究竟是一个动词还是名词,而看完电影之后发现《制服》其实是个双关语,里面有着以Cosplay杀人事件为题材的犯罪故事,也有着结尾处国产电影标准的“神兵天降”而且邪不胜正模式,从中能体会到导演的用心良苦,可话又说来了,又有多少观众能体会到导演的心思呢,要是不看预告片甚至海报,根本搞不清楚这是什么类型的片子,也许那些抱着《青春期》或者《海天盛宴》的心态的观众,估计会大跌眼镜的。
这是一出犯罪题材电影,惊悚性质,比起国产很多装神弄鬼的惊悚片来说,本片显然从一开始就不打算跳大神,而是本着西方很多如《七宗罪》、《一级恐惧》这类惊悚片发力,本片的导演王光利以前是跟着王晶混的,《卧虎》就是出自其手,在本片的监制栏上也看到了王晶,不禁想起来有着鲜明王晶烙印的《强奸:制服诱惑》、《吸血贵利王》这些电影。
本片与这些电影异曲同工,都是以大量旁门左道的噱头己任,罪犯杀人手法、重口味情节、加上一些色情场面,可以满足很多人的猎奇心态。
再加上任达华、徐若瑄、王晶这样的组合,喜欢看港片的观众对这样的搭配并不陌生,《羔羊医生》、《魔鬼天使》这样的犯罪作品历历在目,所以说该片很有针对性,要不是邱淑贞退隐多年,估计王晶还会把她搬出来的。
单从本片的效果来看,不少裸露情节,因为凶手专杀女性,杀人时把用乙醚迷昏的受害者扒个精光,将冷冻液氮气注入受害人肺部,让后者的肺部变成“冰冻巧克力”,受害者立刻死亡,不会因痛苦而变得表情扭曲,然后再用冷库的低温让死者处于硬直状态,为死者化妆,粉底打掉尸斑,然后给她们穿上各种各样的制服,护士装、空姐服、新娘服等,在摆好一个优雅的姿势,死者硬直不要紧,用滚烫的开水冲洗死者关节,然后轻轻一扭,关节就碎了,然后尸体可以像摄像师给照相者摆造型一样任你摆布,只是因为低温环境下作业会导致尸体内出血,时间一长血会从七窍中流出,这样一具“艳尸”给人带来的是感官上的直接刺激,顺便在联想一下制作“艳尸”的过程,很会令人毛骨悚然。
这样的情节和桥段出现在国产电影中似乎有些意外,电影的口味比较重,而且色情、杀人噱头做的很足,这样的情节在西方很多限制级惊悚片中都能看到,强调连环杀手的杀人手法,诸如《七宗罪》、《沉默的羔羊》这些经典之作几乎引领了犯罪惊悚题材的“噱头”风潮,有时候观众很能沉迷于片中罪犯杀人的猎奇效果,意在强调“感官的蹦极”,甚至有很多效颦之作忽略的剧本的作用,而单纯的将噱头放大成电影唯一的卖点。
所以说《制服》有着一个比较温柔的片名,但在国产片行列里内容得尺度还是很大。
因为纵观国产同类作品,无论好片与烂片,对杀人手法的细致刻画,还从未有电影敢这么干。
别看尺度大,但本片最终还是落到了审查范围之内,只因最后“神兵天降”,这里的“神兵”真的是从天而降,这种手法似乎成为国产电影的惯例,无论之前包袱多么有料,戏做的有多么足,眼看着犯罪分子就要逍遥法外的时候,突然不知从来来了一群警察,三下五除二的搞定了,比如几年前《密室之不可告人》的这样的反面教材,当观众期待着精彩的结局时,没想到迎来的是警察的结局。
不过《制服》这里的“神兵天降”并完全不是贬义,这种结局是好莱坞发明的,很多题材的作品无论动作片还是惊悚片都会留有这样一个情节,比如《侏罗纪公园》和《虎胆龙威3》就是标准的“神兵天降”结尾,但绝对没人说这些电影是烂片。
这样的结尾是好是坏,完全看电影是否有一个让“神兵”从天而降的理由。
在《制服》中,电影用了大量前戏来烘托任达华饰演警察的近乎偏执的理念,也就是当所有人都不信的时候,只有他信。
往往这样的角色最终会一锤定音,本片即使如此,电影有推理部分,从受害者之间几十年的联系,再到杀人手法推断犯罪分子的心态与惯用手,再从死者服装上的面料等等很多细节推测出杀人细节以及作案地点,最后才有了“神兵天降”。
不难看出,《制服》很想按照西方经典犯罪题材的路线走,这样的噱头倒是很有当年《羔羊医生》的影子,凶手也有高智商连环杀人罪犯的神韵,只不过在国产电影审查制度下,那些高智商犯罪的作品是无论如何也搞不成的,因为首先结尾必须警察获胜,如果向《七宗罪》那样一味的强调犯罪分子的先进性,而且警察无论如何也要比罪犯高,这样的电影就没法看,不是犯罪题材而是智力竞赛。
所以本片为了“神兵天降”牺牲了犯罪分子小部分智商,换来比较严实的推理和惊悚桥段,就是为了让“神兵天降”显得不那么突兀。
电影的剧本在国产同类题材中还是非常不错的,尽管杀人、色情噱头很足,但没有刻意去营造,这部分内容没有与剧情脱节,罪犯之所以这样杀人是有历史渊源的,不像某些电影摆出了与故事主题毫无关系的恐怖情色镜头,这一点已是不易。
而关键的是“神兵天降”并不是结尾,真正的结尾非常不错,电影的曾用名叫《恶魔的右手》,电影无论是犯罪分子,还是最后结尾处的意料之外,都很点题,讨论了每个人心中的善与恶。
所以这部电影还是不错,除了一些小BUG之外,最大的问题在于两点:烂片名与“赞美我啊”。
从看到穿空姐制服那个死者开始就猜到凶手是老徐了。
从看到保险人员是陈思成开始就知道他是凶手了。
剧情弱智到连90年代初的侦探剧水平都不如。
空姐的死法根本和其他死者不一致,而且既然凶手要杀老徐,会因为别人开了老徐车就杀了另一个人吗?
凶手认车杀人的吗?
就算是一不小心杀错人,也不可能帮死者穿空姐制服。
警察难道不怀疑吗?
警察智商低观众智商可不和他们一样低,不能拿这种片子忽悠观众啊
微博大V史老漆写于2013-10-27 今天下午,承蒙朋友抬举邀请我观看了新片《制服》又名《恶魔右手》在北京的首映式。
说实话,里面的演员我就认识仨:任达华徐若瑄吴樾剩下的那个演变态杀手的很眼熟但是不知道名字。
影评这个东西其实不好写,剧透菊花万人捅,但是一点都不剧透那也不可能。
所以就随手写一点,诸公凑合着看。
首先朋友跟我说的时候有一点勾起了我的兴趣,他说,这片子是连环杀人案件主线,整个拍摄过程,找了很多刑警,法医咨询意见和看法。
而且说欢迎我挑毛病。
实话,类似题材的东西不管电影还是电视剧我读不怎么看,因为不管是暗算还是潜伏,笑点或者说槽点太多。
不管是风声还是东风破,基本上都可以当笑话看。
哪怕美剧,也只有一部CSI我勉强能看下去,识骨寻踪,国土安全,绝命毒师,都是强忍着看了几集,也就基本不看了。
一个字,假。
而这部电影,虽然也有毛病,虽然跟美国电影沉默的羔羊三部曲,美国侦破类电视剧CSI还有差距,但,我不得不说,它的确给我一种惊讶的赶脚。
惊讶指的是,常识性错误之少,细节之准确,远在国内同类电影体材之上甚多。
说几个让我惊喜的小细节:1任达华在第二个死者现场根据背部尸斑分部判断死者的姿势以及是被凶手抱到现场这个很准确,应该是咨询过专业法医。
2凶手在处理第二死者的时候,用开水浇双腿已达到缓解尸僵,实现凶手给死者设定的造型的视觉效果的最终目的,这一点也很准确,现实中殡仪馆就是这么整理死者遗容的。
3饰演法医的央视名嘴刘仪伟用镊子吃康帅傅桶面,而且一边吃饭一边说……内个,我相信多数法医筒子们应该都很有共鸣。
而且据说,这个小细节的处理就来自魔都某法医的真实写照,话说,那些年法医处的那些镊子的那些事儿啊!
以及镊子的一百零八种功能。
连环杀人案件是一个很吸引眼球的题材,但是写好(拍好)并不容易,其最大的难点就在于,把握凶手的动机和犯罪心理。
这一点不管是雷米老师的心理罪,城市之光两本书,还是美国的沉默的羔羊系列,犯罪动机和犯罪心理都是两个一旦处理不好,就会给整部作品拉分的两个重要环节。
之所以雷米老师的心里罪能够大卖,沉默的羔羊成为永恒的经典,跟他们对犯罪动机和犯罪心理的精彩处理是密不可分的。
而电影对这个的处理中规中矩,虽然毫无亮点,但是至少不像鬼子动漫金田一和柯南那么无厘头,为了屁大的理由就杀人,为了很扯淡的理由杀人,为了无厘头的理由杀人。
这一点,雷米老师在第七个读者里面对连环杀人凶手的心理刻画还略显稚嫩;在心理罪里面,对孙普的心理刻画就已经渐入佳境;在教化场里面,反而有过于追求细节而让整体效果打折扣;但是在城市之光这本书里面,连环杀人凶手的心理刻画堪称一流水准,已经丝毫不逊色与美国名著沉默的羔羊了。
如果本剧打算拍摄续集,而且继续打算走连环杀人这条路的话,建议最好能够咨询一下雷米老师,国内连环杀人题材,罪犯心理刻画,无人能出其右。
当然,如果续集直接把城市之光搬上银幕,那就最好了!
任达华这位老戏骨在本剧中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个人以为,没有他饰演香港警察和香港黑社会这么的入木三分,可能是因为大陆警察形象他没有共鸣,也没有熟悉。
总之,他饰演的刑警队长,给人的感觉就是徒有其表,没有内涵。
徐若瑄几十年如一日的不会念台词真够不容易的。
她的声音其实很磁性,她的对白如果是朗诵,那将是一流水准!
但,这是电影,这是台词,则显得太做作了。
从当年她拍的准三级魔鬼天使到今天,二十多年,一直保持以朗诵的方式念台词,也堪称坚持风格。
顺便,当年魔鬼天使里面的淑乳坟起,盈盈一握,最多不过B-cup,但是在本剧中,俨然已经有D-cup了,凶手用剪刀剪开徐若瑄的衣服的时候,黑色内衣……果然时光是把杀猪刀,嬷嬷哒。
吴樾,我对这个人很崇拜,但我对这个人其实并不了解。
他的角色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情景喜剧神作《地下交通站》里面的蔡水根。
真乃活灵活现,机智百出。
在本剧中,他演一个娘里娘气的裁缝,最后坠楼而死。
不得不说,还是很有挑战的,吴樾小哥好歹也是无数科班出身,打星啊!
本剧中有一段跑酷的戏,吴樾前面跑,任达华后面追,在某烂尾楼里,吴樾连环踢,还是很漂亮的,但是被猪脚光环附体的任达华的无敌侧踹完破之。
本剧的武打设计都是他,虽然打戏不多,但是做的不错。
最后,说说毛病,俗称挑刺。
毛病呢,都不是什么大毛病,但小毛病,也是毛病。
毛病1:本剧最开始,女警察审讯第一死者丈夫的时候,审讯室有问题,这里不是米国,在俺们棕国,审讯必须两个人(边上站着的警察叔叔不算)一个预审员,一个记录员。
女警察一个人拿着个夹子劈头盖脸的问,介四不合条例地。
这里真应该参考一下重案六组,虽说这是连续剧,但是至少审讯室是我看过的所有影视作品里面,最地道的。
毛病2:临近结尾的时候,凶手打算给徐若瑄穿上鞋,嘴里不停地说,不穿上就不完美了啊。
一个完美主义者的神经质的连环杀手,他的作案现场不可能是一个潮湿,阴暗,肮脏,混乱的地方。
而是必须肯定绝对是一个宽敞,整洁,明亮的地方。
这一点,沉默的羔羊三部曲里面的连环杀手汉尼拔博士的处理就很好。
汉尼拔博士杀人都在他那个带上下水的厨房案板上,就算活人取脑,也是流血很少,动作优美,场面明亮,华丽……我能够理解导演这么设计是为了突出视觉效果增加惊悚感,昏暗的过道,闪烁的灯光,地上的积水,很有赶脚但是,如本剧这样的连环变态杀人狂,要是他一定肯定必须要在这个地方完成他的“作品”的话,那么他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打扫卫生。
毛病3:也是本剧最大的毛病。
那就是凶手之死,凶手是死于液氮,直接被徐若瑄在关键时刻拿液氮冻成了冰坨子,液氮的温度是-196℃,把人冻成冰坨子没问题,但问题是,尼玛一个五升的,凶手本来拿来把人的肺冻住然后一拳敲碎的液氮罐,居然能把一个一百多斤的成年男子冻成一块冰?
颠覆了我的初中物理学啊!
把一个成年人冻死大约需要液氮50升,冻成电影里面那效果,大约需要200升。
仅仅5升的液氮,还是喷射的话,第一人都是活的,他会躲,傻站在原地等着被冻死的那是树;第二,就算傻站在原地等着,这么点液氮撑死了冻住一条胳膊。
毛病4跟毛病3相辅相成,那就是,不管凶手还是徐若瑄,都直接在金属管路上用手开关液氮阀门,OMG,尼玛那可是-196℃!
乃们的手难道都不是肉做的吗?
东北的冬天舌头在金属门把手上一舔就冻住的段子都听过吧?
那才零下三十度!
正确的开关液氮阀门,是要带手套的,而且是戴手套还得用扳子。
都不是直接戴手套开关。
液氮容器、管路属于超低温设备,在分类上属于特种装备。
现实中,操作特种设备都是要持证上岗的。
所以我倒是不怪编剧和导演,要求乃们了解这个实在有点强人所难。
本剧最大亮点,就是当徐若瑄的大姑子死的时候,穿着凶手本来应该给她穿的空姐制服,当时看到这里,我扑哧一下就笑了,当时我以为这是编剧2b,因为带有强烈目的性的连环杀人案(第一死者打扮成护士,第二死者打扮成伴娘,第三死者打算打扮成空姐)误杀是有的(徐若瑄大姑子开了徐若瑄的车,而凶手刚刚尾随徐若瑄的车差点收拾了他)但是把误杀的人按照目标打扮,是不可能的。
这根本不是连环杀人凶手的风格。
任何带有强烈目的性的连环杀手都不会这么做。
结果结局居然是个包袱,这一点让我对编剧刮目相看,本来以为是个低级错误,没想到反倒成了峰回路转的亮点,朋友说的欢迎挑错,果然有资格。
以及本剧中短暂出现的某收藏品展,一大堆明清瓷器贼光闪闪,一看就是天下收藏鉴宝锤下冤魂。
居然在本剧中也是包袱,被揭了!
实话,成龙大哥的十二生肖里面的藏品都是惨不忍睹,本剧在细节方面堪称严谨。
我看的是首映,等到公映的时候,我还会带家人再去看一遍。
虽然有些小毛病,但瑕不掩瑜。
这部电影总的来说,还是超出了我的期望值的一部好片子!
ps:出了高清之后我会下一部保存在硬盘上。
不管你是如何看待这部电影。
在我看来,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种类型,抨击了现实。
我觉得足够五颗星。
影片开始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气氛,符合现在悬疑片的类型。
第一次知道这部影片是由于姚贝娜的片尾曲。
MV的特色,勾起了我对这部影片的好奇。
制服,一语双关。
如果单纯是因为制服两字,我希望你还是不要看这部影片。
这不是卖肉的俗气故事。
十年之后,当所有人都忘记曾经被捉弄的少年,过着光鲜亮丽的生活。
却从未想过自己的玩笑给他人带来了多少的伤害。
因为心理阴影,少年的右手失去了知觉,失去了男人的冲动。
他靠报复曾经伤害自己心灵的人来获取自己的满足。
他自大,他狂妄。
他向警察示威,去警察局炫耀。
他由于生活的压力,家庭的负担,被他人侮辱的自卑,使他完全沦丧 。
他也许在别人眼中是变态,但他只是单纯的想向社会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
为什么贫穷要使他遭受别人的冷眼,为什么十年之后只有自己因为少年时期的捉弄,受到这样的待遇。
陈思成歇斯底里的表演,最后对警察恭顺的推销业务。
极具黑色喜剧的效果。
更加突出这个人物的特点。
是影片中最悲哀的角色。
周瑾,一时的冲动导致她由边缘走向深渊。
左手天使右手恶魔,再善良的人,终有不为人知的黑暗。
人性明灭,奉行着自己的底线。
人们都有自己的原则,当原则被别人打破,被他人践踏,沉默总是会被爆发。
我认为这部影片没有绝对的恶,无论是大小姐的飞扬跋扈,穷学生的唯唯诺诺,可怜者的杀戮报复,有因才有果。
只是轮回未免太过于残酷。
人性,就在于一瞬之间,一念成仁,一念成魔。
我叫方友为,是一名普通的警探。
在别人眼里,我就是一个怪人,穿着破旧的风衣,拿着老土的手机,骑着90年代的铁驴。
可是谁又知道我心里的痛呢?
我永远忘不了二十年里的每个夜晚,我疯狂的骑着铁驴找遍每条大街小巷,只为寻找爱人的一丝一线。
尽管过去这么多年,我依然相信,最爱的妻子一定会回来的。
我叫周瑾,是一个普通的艺术家。
在别人眼里,我就是一个白富美,长着天使的面孔,住着宽敞的豪宅,有着体面的工作。
可是谁又知道我心里的痛呢?
表面的光鲜亮丽,带来的是经济的窘迫,人人羡慕的目光,依然难掩内心的伤痛,远在天边的男友,什么时候能够回来?
我是陈思城,是一个普通的保险员。
在别人眼里,我就是一个屌丝,平凡无奇的一张脸,滔滔不绝的口水,矜矜业业的工作。
可是谁又知道我心里的痛呢?
十四年前的一场意外,使我从天堂沦为地狱。
原本善良天真的我,如今却失去了活下去的理由。
我恨他们,恨他们的一切,可是为什么,为什么我的记忆里,永远都是他们的音容笑貌,原来。。。
原来尽管过去多么的不堪,还是会有美好的东西永远的留在我心里。
我叫方友为,今天我遇到了她。
她很漂亮,哪个男的见到都会动心。
她很不幸,凶手或多或少的和她有关联,她很坚强,面临亲人的死亡她也很平静。
当她在我面前,痛苦流泪的时候,我终于明白,表面的坚强,掩盖了内心的柔弱,原来她和我是一样的人。
我愿默默的守护她,让一切罪恶快点消失。
我是周瑾。
今天我遇到了他。
他是一个成熟干练的男人。
一系列的凶手案,彻底打乱了我的生活。
可是他三番两次的孤身舍命的保护我,的确让我很动心。
大概我已经喜欢他了吧,可是命中注定,我和他有缘无份,他有他的坚持,我有我的羁绊。
我在废墟中把他的旧手机找到了,就是那个他和爱人唯一联系的手机。
当我把它邮给他的时候我想这是我能为他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国产电影的犯罪题材实在不多,讲杀人而且还是高智商犯罪的就更少了。
这全因广电总局不允许有高智商犯罪,而警察则要在关键时刻出现制止犯罪份子的嚣张气焰所导致。
有这么一个精神文明的指导方针在,为什么黑色犯罪电影在国内鲜有,且有的基本都不怎样的现状也就很明显了——就算有编剧抱定心思,满怀热情的去写一个讲述连环杀人罪案的剧本,经过不停的审核和修改,反复增删,即便最后侥幸能通过,不但最后的质素堪忧,所有对电影创作的热情,也都在这个过程里被消耗掉了。
《制服》的故事是充满噱头的。
“漆黑的夜里,一具被打扮成护士的艳尸惊现废弃医院。
”单是这么一句剧情简介,就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不过,但凡在电影院里经过几轮类似惊悚片洗礼的观众,都会对这类片子持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次任达华担当男主角,扮演追踪凶手的刑警队长。
他可能是有史以来仅次于李修贤,演警察最多的香港演员,而如今任达华也顺应起合拍片的潮流,开始成为光荣的内地公安了,不得不让人唏嘘。
虽然剧情简介很下三路,但是片名却很低调,没有叫《艳尸惊魂》,而是看起来更像是社会题材的《制服》。
故事以任达华饰演的警察所展开,虽然在电影里,任达华是以“兵”的形象出现,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过去他所出演的另一部国产黑色悬疑电影《守望者:罪恶迷途》。
在《守望者:罪恶迷途》,他本来可以做一个好人,却因为不停的受到身边人的影响,最终踏上了一条不归路;而在《制服》里,任达华扮演的是一位颇有经验的老干探,和袁弘饰演的新手下搭档破案。
莽打莽撞的小警察不知天高地厚,也不把经验十足的老警察放在眼里;而城府颇深的老警察则深藏不露,一步一步的引导着不停犯错的新警察渐渐成长。
他这么做,无非四个字:职业道德。
对得起身上那身制服,是任达华这位老辣干探的为人处事准则。
虽然有着徐若瑄被捆绑的SM情节,也有着变态杀人狂扑向比基尼装受害者的段落,但显而易见在国内的电审制度下,《制服》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大家所想要的限制级段落。
实际上情色是噱头,但血浆倒用得不少,要和《制服诱惑》比是不可能的,《人肉叉烧包》也离得很远,不过在内地大银幕上能公映的尺度里,《制服》尚算是做到了极限水准。
里面让人印象深刻的配角很多,性向不明的小裁缝,上一秒还在唯唯诺诺目光躲闪,下一秒就变态的秀起兰花指,跟男主角从楼顶一路肉搏坠落到工地上;陈思成戴着眼镜朴实的推销着保险,最后也有意想不到的翻盘。
悬念设置不能说完全令人满意,但也基本算是尊重了观众的智商。
比起《血战到底》时期在剧情节奏上存在严重问题的王光利,《制服》有着《卧虎》(港版)的风韵,保持了良好的叙事节奏感,最后的十分钟也值得称赞。
不过这一点恐怕和监制王晶的名头有些关系,那十分钟所给人的感觉,与王晶过去的《黑白森林》《提防老千》《旺角监狱》等片何其相似。
港产片的小聪明这次嫁接到内地的警匪片里,所形成的化学反应倒也算是不错。
至于影片标题的“制服”二字,更像是一层笼罩在人性之外的掩饰:人内心深处的善与恶,都这样依附在外表上,等候时机,突然爆发。
至于是力挽狂澜还是覆水难收,就像影片最后的任达华那样,他赢来了这个案件的结局,可下一个呢?
人生最终那一幕究竟如何,到底无人可知。
对于一个正的编剧专业学习学生来说,有这样要求剧本水平的国产片一般都会要去看一下。
另外对于一个美剧迷来说,追完了灵书妙探和福尔摩斯,听说国内有这样的电影,一般也是要去看一下的。
向来国产犯罪剧情片不怎么样,我是买了爆米花进去的,没想到还真是超出了我的期待。
前段时间,听去看过内部放映的老师和朋友说这部片子会是今年国产片的有一黑马,现在看来,真是可以期待了。
导演编剧甚至陈思成先生应该都是美剧迷,片子受美剧快节奏的影响很大,没有像大多数国产片一样把观众当傻子,而是马不停蹄的层层推进,陈思成的出现算是全片最亮点。
但即使如此,我都没想到会在最后的十分钟继续给我惊喜,而且连最后一分钟,都没有放弃继续影响观众的情绪!
最后那颗星单独送给最后十分钟。
这类剧的人物很难做,因为不得不把大部分的精力用于剧情推进,而常常忽略了人物。
但是从任达华到徐若瑄,到陈思成、吴越都是被赋予了性格和灵魂的。
袁弘这个助手警察,我们也在台词中看到了导演编剧试图给他也赋予情感。
导演的拍摄手法我不太懂,但是片头很赞,密室戏多角度,极过瘾,看得出有韩剧的影子。
看完片子,我特地注意了其他观众的反应,显然也觉得是个不错的商业剧,他们的评价不多,但“挺好看的”几个字,算是对诚心诚意的剧组工作人员最好的褒奖了。
希望国内犯罪片从此起步,越走越远。
希望国产剧多一点这样让我们走进电影院的理由。
小徐穿上学生服…简直了!!
果然戴眼镜的人自带腹黑心机特质(陈思诚)。一看到任达华就想起了多年前和温碧霞的爱情动作教育片
演技真做作。
chen陈思成真的好变态,为女神徐若瑄加一分!
好没劲的电影啊 真是没水平 达哥一个人也撑不起来
亮点只有一个,男人都懂的。为这个加1颗星!
李艾好惨,哈哈哈。导演王光利呢
三星半...制服妹徐若瑄美美噠~別的沒啥說的
社会上接连发生两起猎奇杀人案。死者均为妙龄女子,尸体被特殊手法冷冻过,事后被穿上华丽夸张的制服公然丢弃。刑警队长方友为展开调查。发现两位死者十年前曾是大学同学,同一个Cosplay俱乐部待过,二人的同学周瑾成为下一个被杀害的目标。 凶手磨刀霍霍,狞笑着向他仇恨多年的女人们展开无情报复……
任达华
我是为了看袁萌萌的无奈戏份太少 中国的悬疑片进步空间还有很大……
港改名冰裸殺-挺好看,可惜還是美術有欠缺,我1/10桶水的水平剛學到一點,後期制作要調色,不同劇情加不同場景, 鏡頭色彩不是白天黑夜明暗這麼簡單,要總的色調,也要按需要個別調色,整部片情節變化頗多,色調卻欠變化.而真兇我在他出場已猜到,但結局有黑色電影味道這個沒想到,結局後的尾巴更好.
陈思成演得不错 徐若瑄还那么美
挺无语的
影片本身很凑合,相当凑合。题材是大陆电影中很少见的连环杀手类型,但模仿国外同类影片的桥段太多,再加上光菊的各种限制也不可能有太多惊喜,但比起越来越多的国产雷片来说,最起码雷点倒是不多。PS:“主演任达华,徐若瑄,再配上“制服”这个片名,我还以为他们又要重操旧业了...”
挺好一故事架构被编剧整的七零八落的、这种类型的国产电影果然部部有硬伤。
偶的妈啊,这对于偶来说:算恐怖片了!!!
虽然各种情节,各种设定都是东拼西凑拿来的,但起码观赏性还可以,算会抄的一类。其实看名字看海报看宣传噱头就知道这就是部专为大陆宅男打造的意淫片,找一下当年看三级的感觉,消费一下任达华和徐若瑄的剩余价值,想想都知道,既然内地都过审了那还能满足啥幻想啊,关于她身体最好的记忆还是留给她青春时的样子吧。
也许开头对两个嫌疑人追查的故弄玄虚就是为衬托结尾反转的出人意料,总之是个圆满还算精彩的故事,虐杀色情重口戏点到为止适时转镜,足够过审但真心不过瘾。从没有学过电影的王光利的合格之作,但实在缺少悬疑电影必备的针锋相对点拔弩张,我想根本原因绝不仅仅是因刘主持高导走过场式的表演。
多好的题材,多好的片名,浪费了,有个毛尺度。结局略有点悬疑值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