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觉得那个卡车司机是个隐喻,那老家伙就是阿尔文自己,你瞧他也有一条养路工的背带裤,他的卡车配色也和二位养路工的那辆小车加翻斗一样,还有他对自己的愚蠢的评价以及他对身边老太太的视而不见和阿尔文在破掉房屋中和老太太的相遇,还有阿尔文在影片最后对老头子说得那两句话,那其实就是他说给自己的
这是一部一个半小时的电影,我在无比安静的晚上看完了这部电影,这个电影让人内心无比安静,我想这是电影令人舒服的绿色调带来的宁静,两个马路工,一个不成熟,一个超成熟,但当他们大家是跑起来的时候我没有感到担忧和悲伤,我甚至笑出了声。
笑这两个像孩子一样的男人。
他们彼此看不起,却彼此的了解对方,吵吵闹闹,却真实的可怕。
生活总是这样,你总以为上帝要和你作对,然而生活却依然高冷,你不理它,它也不理你,你若理他,它将无比精彩,哪怕是属于平淡的精彩,没有过不去的坎,保持美好的内心和坚强的原则,去追寻自由吧!
重建大火毁灭的森林,经历了情感“雪崩”的两个人,也开始重建自己生活的新秩序。
“也许会有奇迹发生呢”,以思想而非实体般存在的老奶奶和老爷爷,诉说着人生的心路历程,老爷爷在最后告诉Alvin和我们——“你最好这样想”,重新开始,不管前方的路怎么,要坚信有一个奇迹等着你这是成熟,也是幸运音乐和森林灾后的美景不可或缺,自由的旋律和残破之美带动了对主题的共鸣观影过程像在山坡上看日落,过程有些闷,但是到最后觉得有一抹温暖种进了心底
火灾后的德州森林。
煤灰色的公路,明黄色的分割线,棕绿的林木,深宝蓝的背带裤,白色的灰烬,以及偶尔出现的棕色的绿色的昆虫和抬头所见被树杈割碎的灰蓝色天空。
世界尽头,大约就是像这样。
两个仿佛被遗弃在此的养路工,日复一日做着单调的工作。
大叔是不允许别人在自己杂志上写字的刻板无聊的大叔,小伙是把下体的激动挂在嘴边的鲁莽躁动的小伙。
共有的是孤独,是整个寂静的自然,包裹住与世隔绝的两人。
全片从始至终只出现过其他两个人物。
两次经过的醉醺醺的货车司机,总能向两人单调寂寞的生活里灌入浓烈的威士忌。
在废墟上苦苦寻找飞行日志的老太太,给孤独写下更加哀伤而无法辩驳的定义。
小伙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自然对他而言只是缤纷城市的反义,他日日挂在嘴边的是下一个周末的灯红酒绿和精彩纷呈。
而大叔却享受着与孤独相异的一个人的平静,独自一人钓鱼一人遐想一人看书,他每天给女朋友——小伙的姐姐写信,记着日常的琐事,抱怨小伙的一无是处。
不可调和的两个世界,注定有摩擦。
草绿色大背景下两个人的生活工作,充斥着没有营养的对话和无止境的争吵摩擦,却如偌大空间内的数块积木一样脆弱易变,只需一丝扰动便可迎来一次推倒重建。
周末,小伙独自驾车去城里寻欢,却发现惦念了一整个星期的聚会带来的是一次朋友间的决裂和一个女人的意外怀孕。
而大叔也收到女友的分手信,而终于把一个人与孤独划上了等号。
他走进树林,仿佛成片的树林都在说着I love you so much。
崩塌后的低落是小伙的无言和大叔的绝望。
他们继续工作,用榔头一下下固定路标,在路中央放置雪糕筒,推着车画下无止境的明黄色道路分割线。
黄色的油漆从推车底部喷出,被雨水冲刷后渗入路边的土壤,直至流进了溪流才被稀释到再也不能察觉。
情绪像是被压制在万吨海水之下的空盒,当空气无法抑制的要冲破盒子炸出来的冲动,被盒口的一个小孔释放,便似沸腾一般搅动了四周的海水。
他们对骂,抢夺杂志,踩碎对方的手表,说尽藏在心里的不满。
他们在树林里发了疯的狂奔,互相示威,在脸上抹上黑灰以示开战。
斗嘴,斥责,叫嚣。
矛盾到最盛时,两人互相吼叫着。
How could you live your life to this point without knowing how to gut a fish or build a tent or tie a knot?!
How did you live this long and not kill yourself for being such a boring loser and think you’re smart and good at everything?!
大叔却在这时候投了降。
他跳下数米的土坡,伤了自己。
把他救上来后,小伙问:你疯了么?
大叔说:那一瞬间我想杀了我自己。
接着争吵突然就停了。
火灾后的森林,正在重新建起崭新的马路。
也许是小伙看到大叔身上那和自己一样无所适从的无助,也许是大叔看到了小伙身上隐约流露的孤独。
当两人在帐篷里,小伙吐出自己得知炮友意外怀孕时的慌张时,当大叔一时短路跳下那个土坡时,他们都向对方的孤独走近了一步。
小伙学会了担当起作为一个未来父亲的责任,大叔也请求小伙带他一起去城里看看选秀比赛。
于是他们重建,而这条无尽的道路,也重新有了前方。
两人用油漆在马路上随意涂鸦,制作犯罪现场,把雪糕筒扔进溪流,将路标用力击碎。
彻彻底底放肆一把,就像无论眼前是怎样的孤独,我都取一瓢,饮下。
大叔说:在空中的那七秒,是飞翔。
Lance和Alvin分别是两种人,其实我觉得Lance这种好点。
Alvin之所以选择这份工作并不是是他所谓的喜欢享受孤独。
他爱Madison,很大程度上爱的是他独处时幻想中的Madison,他站在废墟上假装这是自己的家,家人和睦相处。
但是有可能实际上和Madison住在一起时并不是这样,貌似是Madison和之前的男朋友有一个孩子,这种关系对于Alvin确实很难处理。
通过和Lance老太太和卡车司机的对话看出,Alvin没有什么反社会人格,他和人交往并没有问题,他只是在逃避,享受独处时幻想和Madison的生活,这个是他的精神寄托,所以他们分手后精神寄托没有了,他也不再愿意独处,可见他并不是自身享受孤独。
当他给予Lance建议关于47岁女友怀孕的事情的时候,他说这是个奇迹,你不需要准备好。
事实上他只是会说这种大道理,以他自己的角度,和Madison在一起也是奇迹,夫妻就是要慢慢磨合,他不需要花这么多时间独处来思考和Madison的关系。
当然片尾他也有了一定的进步,他一向对Lance四处泡妞不屑,但是最后也准备去看选美开始新生活。
而Lance,选择和生活的正面碰撞冲突,他看起来不懂什么道理,抢别人的女朋友,偷Alvin的钱,想要丢弃一夜情孕育的小孩,但是在他人生的主线上他是能做出正确的决定的(当然某种程度上Alvin是给了他一点指点)。
从小事就可以看出来,当Alvin脾气暴躁的时候,他会回骂,但是他并不是打心底憎恨他打他还摔表(毕竟也是Alvin的钱买的嘛)。
人是应该这样的,不要表现的波澜不惊风度翩翩懂大道理,因为生理角度上人就是会生气,会害怕孤独的。
这个片子披着文艺片的壳,反映现在很多人面对生活的抉择的实际问题。
在万分甜蜜之际是否应该和某人在一起或是结婚,在万分痛苦之际是否应该分手。
不要被条条框框拘束,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
更不要像一开始的Alvin,犹豫又逃避,人肯定都是怕孤独的。
《雪崩王子》王子?
这是什么意思?
原来是片名“Prince Avalanche ”的直译。
另译为“公路王子、森林道路王子”!
影片为翻拍,根据冰岛导演Hafsteinn Gunnar Sigurðsson的《世界尽头的养路工 Á annan veg (2011)》。
以1987年德州一场大火后,当地管理部门雇佣居民进行灾后清理,其中就包括森林道路的养护、划线、安装标志等!
片中二位主人公就干这个!
除了风景展现,就是人与大自然的亲近!
当然,虽然远离城镇的这个森林世界中,没有电源、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报纸,也没有证券和贩卖!
但是因为有人,就会有心愿与情欲!
无论是车辆往来还是书信传递,讯息依然可以控制人的世界,每个角落!
从开篇的平静,到因为年长者因为被女友抛弃发生矛盾,到互相释怀后大醉一场,喜怒哀乐,畅快淋漓!
小成本不代表无真情!
人,哪里还有世界的尽头啊!
剧中出现过几次的卡车老头,他应该是曾经的居民,不舍得离开所以经常徘徊在那里,看到有人来修路,就用酒来感谢。
那个老太太是他的死去老伴的灵魂。
老头看不到她,Alvin跟她在房屋废墟里谈话时,老太太说“要花时间去接受”“好像在捡我的灰一样”。
结尾之前Alvin也意识到了老太太是灵魂,老头看不见,于是问老头“如果车里有个女人,你会对她好吗?
”结尾处在废墟里玩耍的孩子,也是死去的灵魂。
加上老太太,正好是四人,也就是影片开头中说到的这场大火一共四人死亡。
Alvin和Lance生活态度是相反的,Alvin保守,希望通过辛勤工作,让爱的人幸福,哪怕自己吃苦,但最后却被抛弃。
于时选择了妥协,决定让Lance带着自己去找乐子。
而Lance的生活的糜烂的,没有责任,不求上进。
一路受Alvin的影响,从不理解到学会反思,当他知道自己搞大一个47岁女人的肚子时,最后也竟然想要去抚养孩子。
电影传递的信息是要珍惜生命、生命与人,可以选择一种愉快的生活方式,但要负责任。
自认为自己是个比较宽容的人,一般还好的电影我都乐意当一个好人,然后笑呵呵的告诉大家要宽容,可是这部电影真没看出来有多好,可是它分不低呀,7.2分呀,成龙大哥那么好的警察故事2014(至少我觉得是极好的),才6分,而且豆瓣上长评都是好评,难道都是崇洋媚外的家伙,美国电影就是好是吧!
我就不得不吐下槽了!
首先,这片电影名字叫什么雪崩王子,我当时下载下来的时候一直以为是一部动漫片,可能还是一部比较有力量的雪人,当然咯,直观感受,好吧,我当时是翻译出的问题不深究!
第二,你们不觉得镜头有的时候很晃吗,反正我觉得有的地方时间太慌了,而且镜头停顿的时间过长,原谅我好几次以为我没快进!
第三,格局好单调,好冷清清的说。
这是要省钱吗,好吧,从电影制作成本上来说,你们赢了!
第四,那老奶奶的出现、好几个镜头也不知道啥意思,最后那短话就是不错,如果你车上有个女人,你会对她好吗第五,最后价值观是不是错了,他们是要一起出灯红酒绿了!
一起找妹子约炮去!
第六,也许你们说文艺片吧,好吧,我不适和文艺片,好吧,但这不妨碍我评价他,最后让我看到我不是一个人!!
这是一部看时有趣,过后记不住太多情节的电影。
就好像当我们游历在郊外时,突然遇到一陌生人,相互闲聊几句天,然后就不了了之慢慢淡忘掉。
片中就是一个有点激愤的年轻小伙和一个老成蛋定的成年人在无聊油漆着公路时的闲聊瞎扯,有人生、有理想、有女人、有失恋,还有遇到飘忽不定的老太和一名爱喝酒的货车老头,四人间交集着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性,朴实的对话,意外的际遇,愤怒的打闹,失落的心情,宁静的树林。
尽管改编了获得意大利图灵电影节上最佳影片《世界尽头的养路工》的冰岛文艺片,但美国人还是不失时机的捎带了一点重口味私货,一显美式与众不同的独特气质。
导演也凭借此片夺得柏林银熊奖,可见,平时的生活总会激起不平时的情感,让更多人陶醉在共鸣之中。
看起来真实好够无聊的了,奥还挺多理想的,不过现实是changhao,黑暗的,第一次遇见一个路过的人,然后三个人一起喝酒,聊天。
够剧情化的了。
真实走到那里就生活到那里,,,第二天在吃饭时候聊-异性问题,可能想通过在美国,表达一下底层生活的人,是怎么样的,第二次遇见一个妇女,真实可以让一个怎么间的细节上的贫穷人生活写上去,可不简单,其实每个国家都会有简谱朴素生活的,看来以后看电影,服务员都会问一下你但是的心情,心情不好应该要看什么电影,心情好又要看什么电影,,好像医生一样,第二次谈感情,闹矛盾两个人,因为过度无聊,
简单场景,极少的出场人物,却又深刻耐人寻味的主题。这样的题材需要强大的剧本支撑,编剧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对于故事的起承转合以及人物的表象和具象的刻画风趣不刻板,也吧教条。开场和结尾设计精彩,中途略有单薄,但这自然和谐的风景和舒适悠扬的配乐被逐一填满。
完全沉醉在画面和配乐里了。
架空式剧情片。
同样是与世隔绝的环境。此片为故弄玄虚的典范。其主旨不过是两种loser的不同形态,怪不得他们最后能冰释前嫌情投意合,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都是loser,loser的世界只有loser能懂。
冰岛的闷得看不下去…这个调了一下色彩饱和度版本的…还是看不下去。。。。。。。
从此,保罗·路德成了萌叔
挺有趣的。
摄影、剧本、配乐、内涵,都挺好。老太太那段看着挺忧伤。有几段看着挺昏昏欲睡。
Explosions In The Sky的配乐,诗歌一样憋屈的对白,ryan mcginley一样的色彩,逼格已满,情绪已足,5星奉上。
红黄蓝绿,文艺青年就是好色
大卫·戈登·格林作为一个低调的独立导演已经拍了十部片子,涉及的题材和风格都不大相同。《雪崩王子》几乎没有太多实实在在的情节,故事也没有太多出人意料的曲折,基本上只是两个孤独的男人在做一份世界上最寂寞的工作。仍然是关于爱情中的认同和生活中的自我救赎,只不过一切看起来都平平淡淡,甚至
看到最后才知道讲的什么,要不要这么累
我如何度过这个夏天
摄影好美。
不那么典型的公路片:漂亮的摄影和bgm、没有尽头的公路、男性的友情、酒精音乐和关于女人的冲突、有些寂寞有有些有趣的孤独感。看简介说翻拍自冰岛电影就大概明白了。
棒。
孤独又有趣。
没有故事 没有主题 靠两个人对话撑出的话痨片 时而严肃 时而神经 有几处冷冷的幽默还算不错 但始终没有连成一个整体
配乐真赞啊,最后听起来居然有点《南国野兽》的感觉,没有什么情节的电影,但是孤独感却拍得很漂亮,化解矛盾找到新的方向一直是独立电影的一个大主题,最后看着美景看着他们运去心里还是挺开心的。剧本只有65页,导演加了很多空镜头来控制节奏,自然景色真是太美,让人都羡慕这哥俩了。三星半。
镜头美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