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到大都爱看动漫,超爱看动画电影,每一部都不放过,如果打着电话突然有杂音,不是信号不好,可能是蚂蚁在发通信😂😂😂蚂蚁们的无线电信号是怎么做到全球统一的,估计是办了全球通套餐。
学名 七星瓢虫,人称 金龟子 ,地方称 花大姐。
有人说这么大还看动画片是幼稚,我笑笑不说话,因为他们不懂欣赏
1.看到是中法合拍,就想到应该是想用用这个噱头打中国票房吧(太了解法国人了)(中美合拍的什么时候上映啊?
😜)2.昆虫总动员1我就看过!
(十年前?
后来查了是5年前,还有个《虫虫危机》我也看过!
都好看!
)3.人类的眼神真是搞笑4.意思坏蚂蚁都去了pekin呗5.瓜德鲁普是哪?
(后来查了果然是法国海外省,让我想起了海岛大亨!
)6.蟑螂哥也帮忙哈哈:(小螂)去吧~小瓢:多谢多谢!
(虽然知道没有文字对白,但这也太可爱了吧😍唯一说话的是歌词和人类打牌)7.本来就我一个人的,我妈非要跟着,影院里就我俩哈哈8.放绿屁哈哈哈9.昆虫们互相帮忙可真有爱啊,哪里都有你们!!!
💗10.哈哈哈下雨场景也笑尿了,放屁把食蝇草熏晕也笑尿了,螳螂抓他催眠也笑尿了11.蜘蛛按弦酷耶,出来了好萌12.看着看着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13.不同地方瓢虫斑纹不一样14.音乐,配音都好赞15.哈哈好有神秘主义仪式感,毕竟是大自然嘛!
16.剧情有点迷糊了,到底几队啊🤦♂️17.你这只鲨鱼混进昆虫历险记里,是串戏了吧喂!
(忘记是哪个骗子了也是被鲨鱼吞了的)18.还有爱情呀❤️吃瓜群众转眼就没了哈哈19.椰子算是喜宴嘛哈哈哈20机智的从鲨鱼肚子里出来可还行!
21.最后还是要和泡坏自然环境的人类抗争到底可还行(有点俗)虽然太理想化了,但就是动画片嘛22.“你不许去!
我要去!
你不许去!
好吧…”23.螳螂催眠厉害哈哈哈24.剧情好充实哟:先是蚂蚁,然后解救小🐞,然后是组织人类开发雨林…25.小绿臭软虫🐛好萌啊,老臭虫威严霸气!
还会读心术!
牛逼!
26.开发公司叫SB哈哈哈27.“你想留下来吗?
那就快去呀!
别后悔啊!
”
百无聊赖的夏日午后,孩子们趴在地上看蚂蚁打架、抓只瓢虫细数虫背上的黑点儿数目。
这画面,是否也曾出现在你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里?
孩子们总热衷于探索蚂蚁和瓢虫们的世界,大象君今天推介的中法合拍动画《昆虫总动员2-来自远方的后援军》,绝对是这个漫长的暑假里,不二的亲子观影选择。
萌萌哒昆虫和真实美景融为一体,小虫子漂洋过海救朋友的故事,感人又有趣。
全程无对白的设定,不仅把动物拟人化呈现得恰到好处,而且完全跨越语言障碍,让每个孩子都能看懂!
法式浪漫幽默,外加满满童趣的情节设计,大人看了也不会无聊。
有些朋友可能早就是《昆虫总动员》系列的老粉丝了。
这部系列电影的主要角色,皆出自2002年就已面世的《微观小世界》电视短片系列。
这部堪称“昆虫世界百科全书”的剧集,在法国电视台播出后收视颇佳,并先后被100多个国家的电视台引进,其中也包括中国的中央电视台。
2013年于法国首映,历时5年漫长而精心制作、耗资约合2亿元人民币的动画电影《昆虫总动员》,先后登顶法国、瑞士、波兰、捷克等国周票房冠军,斩获七大高含金量的国际奖项,其中包括2015年凯撒奖最佳动画,更是被著名电影杂志《国际银幕》称为“真正超越语言的电影”。
昆虫总动员 (2013)8.42013 / 法国 比利时 / 动画 冒险 / 海琳·吉罗 托马斯·绍博《昆虫总动员2-来自远方的后援军》由前作原班人马倾力打造,不仅延续了“小昆虫大世界”的“实景+CG”画面呈现模式,保持了前作的整体风格调性,制作水准更是有了全面提升。
故事呈现在前作的基础上强化了剧情,丰富了角色之间的情感关联冲突,使得角色形象更加饱满。
该系列动画的导演海琳·吉罗和托马斯·绍博,除了是工作上的合作伙伴,他们在生活上还是一对夫妇。
而这第二部关于成长、告别、分离和勇气的电影,还是他们献给自己女儿的礼物。
当然,也适合你和你的孩子共同观看。
《昆虫总动员》描绘了一场昆虫界红蚂蚁和黑蚂蚁之间的“特洛伊攻城”大战。
在这场大战中,处于弱势的黑蚂蚁在瓢虫朋友的帮助下,最终保卫住了家园。
到了第二部,黑蚂蚁、瓢虫、小蜘蛛等重要角色全数回归,不过这一次,他们遇到了新麻烦。
成员没变,但冒险全线升级了!
如果没看过系列前作也没关系,《昆虫总动员2-来自远方的后援军》在前作的基础上丰富了剧情的冲突和戏剧性,角色形象更加丰富、更为立体,整个故事相较前作也更具趣味和观赏性。
《昆虫总动员2-来自远方的后援军》里,虫子们仍会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萌萌哒”交流,它们的家族结构、生活方式仍跟我们人类大不相同。
新故事仍跟随前作时间线展开,将昆虫们的冒险故事做了升级,是个囊括亲情、爱情和友情,聚焦于生活中那些微小却不渺小的生命的新故事。
大幅度增加的“外地”昆虫角色,包括螳螂、毛虫、螃蟹、蜘蛛……它们究竟属于哪科哪目?
还等着你们走进影院,进一步解锁。
这样一个发生在虫子们身上,关乎亲情、爱情、友情和成长的温馨故事,大概也能投射在你和你的孩子身上。
无对白的设定让本片不至于陷入动画片过分拟人的窠臼。
而写实与浪漫童话相结合的画风,绝对能让你体验真正的合家欢“快乐观影”。
正视人类在昆虫世界中存在的痕迹,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本片选择“实景+CG”制作的原因。
从故事板的手绘稿,到最终电影画面的呈现,每一个环节都是真实自然与法式浪漫结合的产物。
另外,本片的音效和配乐,小到昆虫的鸣叫,大到电影原声配乐,都由一支87人组成的法国交响乐团演奏完成。
这样的呈现形式,不仅给到观众风格统一、调性完整的声音体验,也为“无对白”这个看起来有点“冒险”的动画制作锦上添花。
没有台词的一个多小时电影,那得多无聊,不看。
后来经过一位朋友的费力“怂恿”,我耐不过他,便找来看看。
看完之后,我惭愧啊,竟然因为没有台词而错过了这部电影这么久,悲痛。
无声胜有声,这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
昆虫和人类,本来是跨物种,我却分明听得懂他们的意思。
反而觉得没有台词,给我们留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禁感叹妙哉!
不仅如此,它还打破了大人和小孩的“隔阂”,大人不会觉得幼稚、无趣,小孩不会觉得枯燥、看不懂,再次加分!
我还看到了人类世界里的亲情、友情、爱情以及智慧、合作,尤其看着小蚂蚁众志成城搬运粮食的画面,不禁想起童年里和蚂蚁的故事。
小时候总热衷于探索蚂蚁的世界,故意放食物残渣在地上,企图跟踪蚂蚁,以此找到他们的家。
我也曾想象蚂蚁的家是什么样,直到我看到《昆虫总动员1》里蚂蚁的“宫殿”,我感叹,震惊!
仿佛完成了儿时的幻想一般,妙不可言。
这部电影作品无论从画面还是情节来说,都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创作者团队一定是极其可爱,极其富有想象力的一群人!
原本看到蟑螂的时候心里一阵🤮但是忍住了继续看到结束,实在震撼!
小瓢虫的奇幻冒险真的是心跳的感觉~各种感情的交融是比任何语言都清晰传达了影片的深意。
已经好久没有看电影了,动画真的是不错的选择~突然好像不那么害怕小蚂蚁小毛虫了,可能昆虫被赋予了情感之后,即使没有任何能听得懂的语言,也不那么可怕了。
喜欢😊
收听了“反派影评”的短评了解的这个电影,起初是对全片无对白的点吸引。
令人失望的是电影院排片极少。
只能买早上9点的票。
困意不言而喻,但是观影体验非常好,困意全无。
全片很多视觉奇观和惊喜,音频和视觉特效非常棒。
无对白的电影看完能切身感受到主角、主角父亲、小蚂蚁等内心活动已实属不易。
好评,推荐推荐
昆虫总动员2#被儿童片名字耽误的片子,不管是色彩构图配乐都美到不像话的一部电影,欧洲动画的实验性确实很强,cg技术的作用也丝毫不弱。
昆虫视角大光圈的虚化效果让每一帧都非常有氛围感,加上丰富奇特的想象力与恰到好处的bgm,瓢虫们在月夜下的神秘仪式,爱听歌剧的小虫,缤纷的气球带着小船在云层中驶向远方,纤细的雪花飞扬在密林中,昆虫视角与人类视野的切换,一个半小时塞满惊喜和亮点的一部电影,虽然电影票相对较贵但能看得出来制作成本很高,现在主旋律持续上头中(继一个月前哪吒诡异的剧情后终于有一部值得去电影院看的电影了无比感动)以下文字建议看过后服用:一些不足在于主题确实比较弱,虽然一个个小高潮也很吸引人,但现在割裂感还是比较强,毛毛虫的伏笔埋得有点生硬,砍树情节如果前面呼应一下会更好
7分吧。。
三个小时前还看到评分有8.2,现在又掉到8.1了。
影片中不乏相当精彩的片段,刚开始也觉得一切画面都很有趣。
但后来就逐渐感觉有一些片段太过平淡。
看完后整部电影似乎没有多少令我印象很深刻的地方,这让我想到了当时跟《昆虫总动员》同一天上映的《速激》。
可能因为没来得及补第一部,人物关系就造成了第一道观影障碍。
另外可能因为第一次看无对白电影也不太适应,每当瓢虫父子不同框时,没有了大小的参照,都要反应一会这是爸爸还是儿子;我好像还在从蜘蛛网逃生、举办葬礼那一段把瓢虫儿子和他的新小女朋友弄反了。。
(脸盲症患者看电影的日常悲哀)影院里小盆友一直在实时解说,我不知道应该怪他们破坏了观影氛围还是应该感谢他们帮助我理解了部分情节。
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从未在影院感到困的我,观影过程中大概打了三次瞌睡,大概跟影片中某些地方的配乐也有关吧。
动物死忠粉——我和妈妈,满怀期待地去电影院看了《昆虫总动员2》。
又看到了有组织有纪律的黑蚂蚁,行走江湖的红瓢虫,有钱,有闲,爱音乐的小蜘蛛。
为了救死党红瓢虫,黑蚂蚁和小蜘蛛从冰天雪地的家乡上天入海,到了烈日炎炎的小岛。
被空运过来的瓢虫父子刚刚从螳螂的爪下捡回一条小命,一不留神又掉进了毛蜘蛛窝。
(PS:这个毛蜘蛛太可爱了吧!
看到虫虫落网还激动地扭屁屁~) 总之就是友情啊,亲情啊,爱情啊,等等等等的结合体。
妈妈结尾看哭了,她对我说,等你做父母了就懂了。
重点提一下,看这种无台词的电影,听的不就是音效吗?
我们的这场电影一共就二十多人,三分之二都是小孩。
在银幕前撒欢奔跑的,在座位上站着吃爆米花的,看到虫虫就激动地直嚷嚷的,真的是很烦人喂!
引起极度不适!
感觉变成一部环绕声的电影,前后左右都充斥着银幕外的各种声响,犹如身边围绕着好多讨人厌的飞虫,却不是影片中那些瞪着大眼睛,人畜无害的可爱虫虫。
影片讲述的是一只瓢虫父亲去救他孩子的故事,为此踏上了新的旅程,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遇到了重重困难,最终救出了孩子。
片中的角色的性格特点也很明显,虽然他们没有说台词(说也听不懂),但是还是能通过它们的行为,动作认识到它们是什么样昆虫。
瓢虫父亲勇敢、坚韧,小瓢虫啥也不怕,有自己的想法,领头蚂蚁重情重义,蜘蛛呆萌爱好古典音乐等等撑起了故事的剧情。
剧中展示了小昆虫们在遇到困难时,它们是如何去解决的,这强烈的吸引了观众的好奇心,把观众带入了一个全新视角的世界,遇到险情的时候,看到它们的反应,真是即紧张又觉得有点可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片画面优美,剧情结构内容紧凑,故事线主要分为两条,主线是瓢虫父亲这边去救它孩子,副线是蚂蚁和蜘蛛驾驶着气球飞船一路上遇到的种种阻碍。
在瓢虫父亲和小瓢虫在即将走投无路的时候,蚂蚁和蜘蛛驾着气球飞船出现了,救下了父子俩,最终两条故事线也汇聚成了一条。
建置第一幕,影片一开始介绍了瓢虫一家人的情况,蚂蚁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求救了瓢虫父亲,瓢虫父亲把处在危险关头的蚂蚁救了下来,在救蚂蚁的时候,小瓢虫跟着父亲来了,不小心就掉进了即将发往瓜德鲁普的罐头箱子。
瓢虫父亲走上了救它孩子的路上。
情节点1小瓢虫掉进密封的箱子中,瓢虫父亲跟着箱子来到了瓜德鲁普。
对抗第二幕,这一部分设置了很多的阻碍,戏剧冲突感十足,让观众紧张不已。
蚂蚁和蜘蛛驾驶着气球飞船,跨越了大半个地球只为把他们的朋友带回家。
一路上遇到恶劣的环境,被闪电击中,调入海中,鲨鱼又把船给吃了;小瓢虫躲过螳螂的追杀,被食人花吞掉,然后不小心掉到了大蜘蛛的网,在即将被大蜘蛛吃掉的时候,瓢虫父亲出现,用石头把大蜘蛛砸晕,救下了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小昆虫,但是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没有知觉。。。
情节点2瓢虫父亲救出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发现人类准备在海岸边建筑酒店,到时将会破坏点海边的生态环境,瓢虫父亲是带着孩子离开,还是怎么办呢?
结局瓢虫父亲没有立即离开,带领大家,前往毛毛虫的领地,然后把人类要建筑酒店的消息,传给了毛毛虫的老大,后来在大家的努力之下,把人类赶走了。
然后瓢虫父亲和蚂蚁,蜘蛛重新回到了他们熟悉的家,而小瓢虫则留在了岛上,和它的小女友在一起。
看到了父亲对孩子的爱,以及朋友之间的珍贵友谊,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面对多强大的敌人,他们都没有放弃,展现了小昆虫们勇敢,智慧的一面。
蒋渭水、郭雪湖、陈进、林玉山
民国旗袍,京剧扮相,满足所有愿望,心疼姐姐的眼袋,拍出了日清战争后台湾本岛居民的无奈,文化的抹杀思想的侵入值得深思,一国两制区域一体化探索
太拖沓了 但石铭眼神戏太好
清新自然的殖民地年代剧,从大正讲到二二八。节奏舒缓,没有过度的nostalgia,也几乎没有任何为冲突而冲突的多余情节。后期剧情略有些跳跃,大概是因为被压缩了几集的缘故。题材再加一星。
每天睡前一點點看完,看到主角們從1920年代的奔放恣肆一步步走到1930年代的壓抑再走到1940年代的破滅。不得不感慨,最羨慕的是陳植棋,「人生は短く芸術は長い」,在1931年4月的東京,25歲的時候懷著對於永恆藝術的渴望謝世。他不需要看到破滅了。一百年後的我們還得懷著對即將到來的更多破滅繼續活著。
節奏緩慢,一兩集的劇情才推進一點,有些日常太瑣碎,應可再精簡些。看得出插敘是為了多線敘事,但反而顯得凌亂,多條線並不能流暢相接,勉強將角色的交流串連起來而已。像蔣渭水那條線往往只有結果,沒有演出過程,就如蜻蜓點水,直到後期才好點。再如前幾集1980年的回顧視角,太愛強說黃金時代的感動,可是故事根本還沒演到多感動,營造出來的澎湃感倒像自嗨。男主個性衝動不定,追求自由沒錯,但家人哪次沒讓步?若家人強硬相逼就罷了,可實際上很為男主著想,男主對家人缺少責任心。且14集前後兩天就向兩個人求婚,於情有點渣啊!盡管遭遇大娘過世後變成熟,但也是傳統套路做乖乖牌,沒走出新路,人設不討喜。然而直到後期成年,主角群仍堅持宣揚公義的作法,這點令人敬佩。故事收在228事件後,所有人都黯淡了,不過現在也是一點一滴在改變了吧?
为柯姐来看的,找了好久的资源,还不错
就算在一個不好的時代也是能找到希望的柯姐出場時那傻白甜的樣子還挺甜的這劇台語為主,夾雜日語和普通話,還好有字幕不然就看不懂了
良心剧,国民党来了比日本更狠
導演完美,編劇完美,配樂完美。江家真的太和諧了,明明有三房,但大娘二娘三娘的相處真的像是親姐妹一樣。江家老爺和大娘的情誼也讓人感動。彩雲真的是好姑娘,逸安能娶到她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
没来由的,看了这剧总让我想起《双城记》的开头。一个又一个时代过去了。
日据时期要说日语,光复了要学国语,结果国民党来了比日本人还坏。
纪念陈澄波!
在网飞无意中发现的大河剧,断断续续看完心中满满的感动。日殖时期的青年画家们,一边努力增进画技、画出他们的黄金时代,一边通过画作和戏剧同殖民政府做着抗争、争取台湾人自治,其中也经历里很多身份认同等迷惘。我总想起日殖政府只能用日语演出时,石铭和阿月带头反抗“失去语言,就是失去身份和文化。”;想起台湾的青年们被征去帮日军侵占中国时,逸安的质问“我们到底是台湾人、中国人还是日本人?!”;想起二二八后他们的愤怒,中国人为什么要打中国人。金火的回忆截止于阿月和团长离开台北,逸安带着家人搬离大稻埕,而金火也带着家人前往日本、之后又被国民政府拉入黑名单多年不得入境。我内心希望着他们都逃过了后来的恐怖,安然到老。80年代的旧金山,老年金火和阿琴用紫色形容他们心中的大稻埕,那是没有政治纷乱的大稻埕。
一群台灣前輩畫家,用畫筆揮灑出屬於他們黃金的時代,自由的世界。畫面唯美,音樂優雅,利用大稻埕的人與事,述說日據時代、國民政府至近代台灣發生的故事,非常好看的時代劇。
该剧无论在时间,空间和演员的表演,拍得如此细腻,有深度,有内涵。要给大大的赞👍🏻👍🏻👍🏻
百變柯佳嬿
這個時代最終也只能演到這樣,展望的未來結果是極權和戒嚴,肅殺了日治時期的文化和菁英,只剩一大斷脫節的空白。沒出國的話也活不了多久了
很喜歡主題曲,那個年代能為夢想堅持到底的精神很令人動容,在最後看到台灣的士紳被戒嚴時期的政府無情的摧殘很心痛,但至少現在這個年代容許這種反省的戲劇且不會被封殺。
看这剧让我想起了TVB的《茶是故乡浓》,好像将近20年前看电视剧的感觉一下子又回来了,一同唤回来还有当时那种对世界的惊喜和对未知的期待。说回本剧,非常治愈(除了最后一集的二二八),以一种温馨的基调展现日据时代下大稻埕各色人物的喜怒哀乐,音乐也很好。世事变迁,人情依旧,所以的回忆都那么美。只是看完了,台语听力依然没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