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你的感情,是我还是丑小鸭,你已经是白天鹅。
我对你的感情,是就算遇到不堪的客人,肮脏的现实面前,只要有你在身边,依旧可以吃着零食傻笑,当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我对你的感情,是玩就一起开心,打就一起痛快。
是只想和你一起坐在沙发上看电影,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尖叫。
我对你的感情,是想把你的家,变成我们的家。
是抢走你手中的烟,把自己的苹果给你吃。
我对你的感情,是在你脆弱时做你依靠的肩膀,做你可以握住的手,
不用怕,要怕就两份怕。
我曾经以为深夜被孩子的哭声吵醒,两个人一起换尿布,只能偷闲吃一口饭,今生就可以这样幸福下去。
但听到街坊说出那三个字,我还是缩回了手,我如此细微的动作,却被你抓到。
我不知道深夜中额头上的吻,
不知道狠心赶走我后你的眼泪,
不知道独自带大孩子的辛苦,那个因为我的坚持才保存下来的,我们的孩子。
可能只是少了一点点勇气。
可如今,只剩我一个人。
曾经的感情到老,变成了希望我永远幸福。
多年之后,你的钥匙还是放在门口神主牌下,多年之后,我终于顶下当初说好的蛋糕店,但我的心像被穿了一个洞,不管生活多美满,再也开心不起来。
心里已经有一个人,就再也没法容下其他人了
就让我用一生怀念你。
原来过得很快乐,只我一人未发觉;如能忘掉渴望,岁月长,衣衫薄,无论于什么角落,不假设你或会在旁;我也可畅游异国,再找寄托。
——杨千嬅《再见二丁目》可能这个世界上最难说出口的话便是我爱你,但我更不敢说我要我们在一起,以前希望我们的感情到老不变,现在却希望你永远幸福。
在你不谙世事的时候我遇见了你,也许是你让我看到了我刚入行时笨拙青涩的样子。
我们一起憧憬着未来的生活,一起唱着《再见二丁目》,你有点稚气未脱,还有点跟不上节奏,只是我当时还不明白“岁月长,衣衫薄,无论于什么角落,不假设你或会在旁”词中的深意。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你好像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我也开始习惯了你的存在,沙发配零食互相依偎看电影时的一起大哭大笑大叫。
习惯了远离亲人的异乡生活,不知道原来我家长这样,你的到来让我感觉到了家的温暖。
你说堕胎伤身体,让我生,你说让我不要怕,要怕就一起怕。
你用苹果换掉了我手中的烟,却不知多年以后你却爱上了戒不掉的酒,我慢慢开始觉得A君B君好无聊,对你也慢慢有了一种超越好友的情愫。
你带我去吃充满你整个儿时回忆的土味佬蛋糕,还相约以后盘下这家店,我开心的回头笑着说“好呀
你说谢谢我给了你一个生日,其实是我谢谢你给了我这么一段,也是唯一一段快乐的时光。
你在大炮台的公园长凳下刻下“希望和灵灵相约到永远”,我在长凳下许下“希望和诗诗感情到老”
本以为真的会像许的愿望一般一直这样生活下去,但街坊邻居的流言蜚语还是让你缩回了原本握在一起的手。
回归前夕的澳门时局动荡如同你捉摸不透的思绪一般,我轻描淡写的一句“干嘛要那么辛苦?
”,眉宇间满是强装自若的苦涩,我自以为是的觉得那个台湾小哥能给你幸福,却一直后悔推开了自己的幸福。
街头熙熙攘攘的人流在庆祝着澳门回归,我们在喧闹的人群中争吵,你说“再也不想看见我”,我头也没回,留下了一个决绝的背影,连句再见也没道别就成永别。
你走之后我兑现了那时的诺言,盘下了那家你最爱吃的蛋糕店,只是当初当初在摩托车后座紧紧抱住我的那个人没有和我一起...家门钥匙依然放在了门口的神龛下,好像在期待你会再来一样...我在当年哪吒庙前祈祷的保险业务员那里买了保险,受益人是你...每年的生日我都带着乐乐去大炮台过,对了,我把我的生日愿望改了,刻成了“希望诗诗永远幸福”。
你不知道你睡着后额头的那一吻...你没看到我狠心赶走你后转身的泪目...只是这些你都不知道,我好想告诉你我爱你,那个带给我很多开心回忆的你,可是我不敢,我一直在用为你好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懦弱。
年轻时候的感情多少带了点自以为是,以为推开你是成全你,就能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我从未忘记过你...
个人觉得这部电影还是有后劲的,可能是因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曾经自己也亲手推开过一个女孩子,以极其渣的方式,但就像灵灵说的,如果再重来,我们还是会这样做,还是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说实话影片中的感情太过隐晦,我也没有看出灵灵是从什么时候心动的,就像别人说的,也许就是自然而然的情感吧。
全剧没有一场吻戏,也没有过多的同性情感的流露,最后半个小时的内容信息一下子全部倾泻下来,衔接和处理都太过心急,但是转念一想,感情不就是不知所起的吗。
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两个互相取暖的人之间的惺惺相惜,最终发现对方在自己心里的意义,一切都太晚了,一切又都不晚。
她终将守护着她,用自己的一生。
电影是哭着看完的,看完了仍沉浸在悲伤中久久不能自拔。
不是因为拍摄的影片有多么精彩绝伦,而是因为情节触动了内心。
每一个曾经深爱过的人,可能都会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
90年代的澳门,孤儿院长大的诗诗成年后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个工作——按摩师(又称骨妹),因为自己的勤奋和好学,被师姐灵灵关注到。
灵灵教她按摩手法,教她应对来往的各色男人,带她领略社会的嘈杂……两个女孩就这么惺惺相惜地走在了一起。
诗诗爱灵灵。
灵灵在工作中时刻照顾她,在她无处居住时又是灵灵把她带回自己家。
灵灵便是她的全部,她把全身心的爱都给了灵灵。
她把凌乱的家收拾得很好,为灵灵做早餐,坐在灵灵的摩托车上抱着她的腰带她去自己最喜欢的蛋糕铺子,甚至当灵灵因为意外怀孕后让她把孩子生下来一起抚养……灵灵爱诗诗。
灵灵没有得到过家人的关爱,而诗诗关照着她的生活起居,凌乱的家和一颗无所在乎的心开始洒进阳光。
她把诗诗时刻保护在身后;诗诗不知道自己的生日,灵灵便把自己的生日也作为诗诗的生日,为她一起庆祝;她在诗诗熟睡的时候温柔地亲吻她的额头……两个相伴的人,如果就这么一直爱下去,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然而,现实总是那么残酷,总会有一些事情的发生,一些人的出现打乱生活和感情的节奏,以致影响到一生。
邻居当着她们的面风言风语,说着“同性恋”“恶心”等字眼,即使爱得再无所畏惧,这些语言也会像尖刀一样在某一刻戳痛了心。
正如现实,作为少数,我们可以爱得坦荡荡,虽然也会被一些人接受,到仍有的反对的声音甚至污言秽语,总会让我们的心隐隐作痛之余仍无力去改变,只能小心翼翼地保护着拥有的这份感情。
有个台湾的小伙子来按摩,爱上了诗诗,羞涩却疯狂地追诗诗,他想带她回台湾。
在灵灵的心里,既然社会不认可同性恋,那么相夫教子安稳一生,回归这种所谓的世俗,对诗诗来说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爱诗诗,也许就该让她不要再跟着自己面对各种指点,经历接下来不可预测的颠簸生活。
她决定放手。
灵灵逼自己,用欺骗、气话等等狠心地让诗诗走开。
不知道真相的诗诗,以为灵灵不再爱自己,哭泣地转身离开,一走就是十几年。
因为深爱,所以才恨,而这份爱和恨的交织,在诗诗心里划了一道长长的伤口,她每天用酒精来忘掉疼痛。
其实,多年后,当灵灵因为车祸不幸去世后,保险受益人是诗诗。
诗诗归来,回想往事一幕幕,她才醒悟,她转身的那一刻,停在原地的灵灵也同样是泪流满面。
在分离的那个阶梯,她拥抱着灵灵,那个已经消失的爱人。
诗诗决定留在澳门,只为守候这份仍存在她内心的爱情,和爱人。
同性爱,遇见很难,相互爱了更难。
如果你爱我,就不要推开我。
如果你爱我,就不要离开我。
我认为一部电影如果值得观影的话,可能需要精神价值和现实价值两种,这部电影上映于2016年12月,在2017年中旬台湾也迎来了同性恋婚姻的的合法化,在那个时间段提出这么一个思想内核至少也在2-3星,犹豫了一会,我觉得只能给2星。
首先,其实电影在前面70-80分钟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姐妹情深,至于哦在最后十分钟用回忆来说明LGBT的内核,在整个电影手法上看起来很唯美,但是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说只是用了几个小片段来一带而过。
想起一部电影里的经典台词,“i always depended on the kindess of stranger”,这部电影过于依赖陌生人的好意了。
导致电影就变成了一部小清新的唯美电影,如果不带入其精神内核,我觉得可能甚至不如小时代。
刚开始我以为是友情片,看了一会后我以为是骨妹的日常生活片,接着就在青年和中老年中频繁切换,突然多了两个姐妹,于是我就以为讲的是4姐妹在骨场义结金兰,艰苦奋斗最后成就人生的励志片。
然后剧情急转直下,女配滥交意外怀孕,再加上当时澳门时局不稳,我以为是通过女主视角讲澳门那个时候的记录片。
电影中下部分,因为女主说打胎伤身,愿意和女配一起带大孩子,后来女主遇到一见钟情的备胎男,女配也不想带孩子了,两人最终闹绝交。
好吧,看到这我以为这是一个叫妹子爱惜身体,保护自己,就算滥交也要戴套的教育片。
最后通过成年后的孩子带出这部电影的主题,原来这是一部两个女生貌似友达以上恋人未满,最后女配为了女主好而走向悲剧结局的爱情片。
呵呵,先不说这混乱的剪辑和破碎的故事。
我就问你一句,一个认识不到24小时的(好吧,有点帅)男人光顾了妳一次就想娶妳当老婆,还说什么工作签证到期了,怕以后来不了,然后就跟男人走了?导演,你这是在暗示在澳门骨场上班的技师都是有外表没脑子的傻女人吗?
啊~~~我突然也好想去澳门骨场骗几个妹子回来玩,玩腻了再转手卖去山区,干净利落!
呸!
这样的电影给0分都是侮辱,给我负分滚蛋,浪费劳资时间!
《骨妹》。
7分。
徐欣羡导演,梁咏琪、廖子妤、余香凝主演作品。
这个故事谈不上是关于澳门的纪录片,但它是一篇上佳的关于女性友情的叙事散文。
女性的视角,女性的生活,女性的友谊,女性的情感,以及女性的遗憾,镜头轻盈,娓娓道来。
梁咏琪饰演已为人妻的诗诗,生活在台湾,酗酒,忧郁。
有一天突然接到少女时做骨妹(按摩女)的闺蜜灵灵去世的消息,于是她决定回澳门找找同时期做骨妹的老友。
廖子妤饰演年轻的诗诗,余香凝饰演灵灵,两人因同为按摩女感情十分无间。
有一天灵灵突然测出怀孕,两人合计后决定生下孩子共同抚养,生活虽然艰辛,但十分快乐。
孩子小几岁时,诗诗也遇到了真爱自己的男人,死心塌地的追求。
在友情与爱情的夹缝中,灵灵突然选择和诗诗断绝来往。
片尾友情的真相揭开时,诗诗心痛如刀绞,而梁咏琪也演得声泪俱下痛彻心扉。
虽然故事背景设置在彼时动荡的澳门,但故事其实与背景无关。
#剧情片GiGi的演技发挥的蛮稳的,一直觉得她只是个歌手而已,早年间有过好多经典流传的歌曲:短发、胆小鬼、爱的代价...这片看开局觉得是关于青春、关于友情、关于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很写实很走心,但看着看着就有些同性的味道了,虽然我只是觉得那是种浅浅淡淡表露出来的感觉。
骨妹.Sisterhood.2017.BD.1080P.x265.10bit.DD5.1.国粤双语.内封简繁.mkv
年轻谁都会有,年轻时候从来都不会遗漏朋友的存在。
朋友一起打闹,一起哭,一起笑,会担心对方为什么不开心,会逗她笑,会时不时担心她的小小世界会不会出现波澜……可是,友谊却又参杂着太多现实。
一个努力挽留,怎么也拦不住一个执意要走的人。
或许曾经每天欢快的垫着小脚尖的时间就是一个幻影而已……电影也是围绕友谊展开,故事最后将友谊拉入理想的最高境界,那就是相互喜欢着对方,这种喜欢已经凌驾于朋友、好朋友之上,所以,可以在彼此心中装着对方那么多年。
曾经和好友关系好到无法言喻的阶段,当时好怕这样的状态会消逝,那时我第一次有想和她成为结拜姐妹的冲动,这样,至少有个明目,我们可以一直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可是,物极必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人性是人,抛开吃吃喝喝,生活的本质意义是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共求发展,结果,差强人意,留下的都是伤痕。
回头想想,其实她只是喜欢和我吃喝打闹,共患难,开玩笑……共富贵,我又是谁…致敬遇到真爱以及遇到真友谊的大家。
我刷了两遍这部电影,第一次我浅浅的哭过,第二次,我哭成了泪人。
这种哭法,可能是我人生30年看电影的第二次。
我对同性恋不反对,因为我觉得不管是怎样的爱,都是别人的事,于我无关。
我也问过自己,早些年,我会回答,只要是爱我,是男是女,我都接受。
下面说说电影。
一,故事情节和现实。
故事情节纯情纯爱。
我很佩服编剧和导演,在浮躁社会,还能拍出这样唯美的片子,只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顺便插一句,陈凯歌也是有着这样的内心,所以有很多片子,未必能符合现在人的胃口和心态,被称为不接地气,那就接仙气吧!
其实我个人觉的这部剧虽然不圆满,但很美好。
试问这世间还有多少人,一生只爱一个人,更何况他不在你身边?
执着的人毕竟是少数,这是这部剧最打动我的地方。
人走着走着就散了,人走着走着就忘了,人走着走着就没了。
在洪流之中,被推着前进的我们,会停下脚步回望,等待吗?
不会。
而事实时,诗诗会因为眼前问题,没有时间去整理过去,一切都会淡去。
灵灵选择推开诗诗,有人说那是自以为是的爱。
我觉得不见得,谁又敢保证现在在一起了,一辈子就在一起了?
选择为什么那么难?
不是因为对错,而是因为就此要做出利弊的取舍和承担一切后果。
年轻时,不经世事的单纯,会犯很多愚蠢的错误。
早熟的人,自然会承担得更多。
也许,灵灵当下觉得这是最好的选择,没有人知道未来,已再无对错,史诗已已写成,往前走?
还是留在这儿?
都是自己遵从内心所追求的方向。
电影里,这两人都选择了留在这里,虽然没在一起,可她们都留在这份爱里,它不理性,不符合现实,所以很美,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这让我二刷认认真真的去理解,然后,狂哭。
二,我做过的两个决定。
这部片子让我回想起我两次决定。
与爱情无关,但让我心疼了。
第一次,豆蔻时的我,我自私的为了自己,失去了最真挚的友谊,那次选择让我后悔不已,愚蠢的推开她,让我也掉进了深渊很多年,我花了3年时间去找寻真相,花了n年时间去抚平自己伤口、去找补,而她的伤我永远都抚不平。
她哭着推开我,说别联系,别让我回忆过去。
我回了句:你好,我叫xxx。
她又退了一步,让我留在她的生活里,我欢呼雀跃,小心翼翼。
第二次,青春期的我,我果断决绝的推开她,至今也不认为有错。
是自以为是?
是。
但我不认为有错。
成长后的我,知道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一切都是为了她好,这样她也不再是夹心饼干,不再受欺负。
她找过我,问过我,而我没有说实话。
难受和痛都是一时的,过了,也就没事。
对当时的她,毕业后,我也只说了声抱歉,告诉她我的决定是为她好,她说过去了。
回不到从前,也不需要回到从前,那就好好的各奔东西吧。
其实我也是执着的人……推开你,我怕,还是由你来决定吧,我宁愿选择被动!
半部好戏。大概是因为后半段就没有18号的戏了。一小时以后就开始和TVB同轨了。前半部情比金坚后半部原来是塑料花姐妹。编剧拆散姐妹的水平还停留在八十年代港剧中。梁咏琪手里的酒也是无病呻吟,表现力贫血。
比较感动的就是,这种小成本电影花钱请梁咏琪这点就比较有诚意了,梁咏琪为了演绎好酒鬼形象,妆也没怎么化,眼袋都还在。说正题,这本该是多么美好的感情啊,结果因为灵灵单方面认为的好,毁掉两个人的一生幸福,哎,如果可以重来...
导演 我们不想看纯情擦边球→_→
就是浓缩版的TVB电视剧吧。澳门在香港 大陆之间可以插入的视角可以太多,但是这部片子什么也没有。甚至连怀旧都没有,澳门的质感一点没有。
96分钟46秒 推拿按摩这个题材居然拍的一点也不色情
年轻的时候太美好了,应该多些,中年醒悟是残忍的,但也比九泉之下要好一点
哭到我失焦呜呜呜能不错过该是怎样的幸运啊,相爱已经很难了老天也做点好事吧,哭死我真的。太微妙,以至于对方都没法察知这其实是爱情。
余香凝和廖子妤这两位新生代女演员都很好,可惜还是稚嫩一点,剧本也有点俗套,用骨妹的糖衣包着百合的故事
骨场版的阳光姊妹淘。中年与青年穿插。比较无聊。
哎,实在一般。这个片子能打到七分大概不少是梁咏琪粉丝的感情分了。#2018149#
《海边的macau》《澳门往事》。桃姐,骨妹都是一流的片子。《阳光姐妹淘》
话不说不明,白白错过了一生。
只有亲额头的镜头,其他地方没怎么看出是同性题材的电影,更深的是姐妹情,就像打断骨头连着筋一样的感觉。梁咏琪演的挺好,其他角色也都是美女,相貌如画,修的好。最后结尾太peace了。有点觉得像在另一个平行世界。现实中有这种情感多好呢,人类就是在影像中至于自己啊。
骨场小时代。拍得很敷衍,导演没经验,杨凡不是还监制吗,编剧也是银河映像出来的。梁咏琪怎么会来接这部戏
骨妹剧情当然很老套路啦,剪切方式也很俗套,过去和现在交织这样。但是梁咏琪还是好。两个小女生富有灵气,而梁咏琪在得知真相后的几场戏更打动人。也许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你对我是什么感情,我们之间是什么感情。可并不妨碍,我们曾拥有过那些日子。
看到后期,感觉像八点档连续剧。。白瞎了这么好的骨场素材背景
我觉得是拍的恰到好处的LGBT电影,不强调性别,只展露感情。
65分。真的在一起工作两年,就能成为一辈子的好姐妹了吗?愿意帮人还巨额赌债的那种,即使十几年没联系?
骨场见真情
让我想起了《自梳》,有温存动人的部分在,但有些柔弱,该爆发的部分没有展现出力量。梁咏琪有点可惜,没有赶上好时候。如果凭她年轻时的颜值气质与独树一帜的短发型像,一定能横扫Les题材,撸两个奖一点问题没有。